① 孫子兵法與現代營銷管理
記得有本書叫《商戰三十六計》,你在網路里搜一下應該找得到。我在這里給你舉個裡面的例子:
偷梁換柱
●某廠家頻更其陣刮出「旋風」
1973年,南方某制葯廠還是一個農場所屬的一個小葯廠,全廠圍繞著10隻大鍋爐轉,土法熬制中成葯穿心蓮片,一年下來只有20來萬元的產值。
改革開放,使我們的社會從閉鎖禁錮跨越了出來,把時代的弄潮兒推向了風尖浪口。這個葯廠運用公共關系這個信息社會的「潤滑劑」和「催化劑」,向舊的經營方式展開了凌厲的攻勢,旋風式的橫掃九州方圓。
他們吸取成功的公關經驗,結合企業的實際,運用公關原理,科學地分析和處理企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獲得了公眾對某廠家的了解、信任和支持。
1982年3月,廠長對外宣布實行產品銷售的「五包」優質服務,即包質量損失、包降價損失、包葯品淘汰損失、包葯品超期庫存損失。沒有想到難題接踵而至,先是國家衛生部門宣布淘汰127種葯物,一箱箱已出廠的淘汰葯品又「回了娘家」,接著是130種葯品調價,使葯廠因此而賠了100多萬元。
然而,巨大的代價使某制葯廠贏得了極高的信譽。商業部門當年向制葯廠追加了600多萬元的訂貨,經銷部門更是把與制葯廠做買賣視為保險生意而競相訂貨。由此,制葯廠佔領了預定的目標市場,與目標公眾結成了一種永久的關系,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了葯廠的知名度。
1984年,制葯廠開國內企業辦體育之先河,獨領風騷,出資「買下」了某足球隊,在合同期內該隊以「制葯廠足球隊」的名字參加國內、國際足球比賽。此舉一方面為足球隊解決了經費問題,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葯廠的聲望,為工廠做了極佳的廣告。同時,還舉辦了廣州四城市國際足球邀請賽,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外國的企業家看到某廠家制葯廠有如此的實力,都願與之做生意。此舉雖花費了數萬元的巨款,但從業績上看,從1984年以來,該廠年產值平均遞增4000萬元以上,從1.2億增至1986年的2.25億,1987年已逾3億,還是很劃得來的。
制葯廠還積極開展公益贊助活動。他們向敬老院、少年蓓蕾劇場、環境市容等單位捐款,並向廣州雜技團贈送葯品。該廠專門設立了文化體育發展公司,決定將3年內所得的全部利潤用於發展廣州的體育事業,還決定將某廠家制葯廠年產值的1%用作活動經費。這一系列措施,在有利於社會、有利於群眾的同時,還起到了商品廣告所起不到的作用。
制葯廠的公共關系,講求的是「內求團結,外求發展」的管理藝術。在外部具有良好的信譽和完美的形象的同時,還要追求內部上下的和諧,左右的融洽,只有這樣才是公共關系取得成功的保證。以人為中心的現代化管理制度是貝兆漢吸取西方「人本主義精神」和東方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合理內核,結合企業在新時期的實際情況而建立的一種合乎情理的管理制度。這種制度既能尊重和發揮人的個性,又注意培養職工的集體意識,滿足了職工的不同層次的需要,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制葯廠的「文化沙龍」正體現了這種某廠家文化。
每個星期三的晚上,廠領導與職工、科技人員和幹部聚集在一起。一邊喝茶、喝咖啡,一邊就國家大事和本廠的大事自由自在地討論問題。如:「假如你是廠長」「改革帶來的思考」等。凡參加「文化沙龍」的人,都能感覺到一種和諧的氣氛和團結向上的精神。這種友善親密的關系,感情的聯絡,共同的目標,產生了一股強大的向心力。
制葯廠通過創辦報紙和雜志,擴大了廠內職工的信息交流,使職工能夠及時了解生產情況,增強了職工的責任心和主人翁意識。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都要通過各種形式徵求廣大職工和顧客的意見,讓他們參與管理,提高職工的參與意識。
制葯廠是靠科技打開產品銷路的,突出地表現在他們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早在制葯廠還是一個不知名的農場附屬企業時,廠長就指出,企業要生存發展非靠人才不可,但由於制葯廠當時只是一個「農」字當頭的山野小作坊,遠離市區,生活條件艱苦,別說人才,就是一般的勞動力也很難請上山。廠長求賢若渴、愛才如命,想方設法硬是把一批批知識分子請上了山。如今,該廠共有600多名科技人員,佔全廠職工的11%。幾年來,每年平均有30個新品種問世,先後推出了40多種暢銷的醫葯產品。
美國的行為科學家費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激勵-保健雙因素」理論指出,工資、福利、環境等「保健」因素只能消除職工的不滿情緒,而不能使之產生滿意。尤其是對於文化層次較高的知識分子,要想使他們滿足,就必須運用成就感、賞識感、責任感等「激勵」因素,為他們創造自我實現的條件。洪光是制葯廠幾年前新來的一個年輕的大學生,由於他銳意進取,成績顯著,被提拔為一個產值最高的制葯分廠的廠長。在這一崗位上,他不負重望,如今已成了制葯廠的一顆新星。自我實現,激發了人的內在潛能,把個人的榮辱與企業的興旺發達聯系起來,企業上下擰成了一股勁。「舉賢任賢,用而不疑」的用人之道,也成了制葯廠得以騰飛的關鍵。
制葯廠被評為「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廠領導寓思想政治工作於經營活動之中,激勵職工「愛廠、興利、求實、進取」,孕育出制葯廠人的精神,在公眾中形成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如今的制葯廠,已成為全國屈指可數的大制葯集團,從昔日的山野小廠到現在的花園式醫葯城,從10隻大鍋爐到億元固定資產,從幾十個人的小企業到幾千人的醫葯聯合體,年產值數億元,創利稅數千萬,換匯數百萬美元,偌大的業績,沒有花國家的一分投資,這全得益於企業良好的公共關系。
② 銀行營銷實戰兵法的介紹
本書是銀來行營銷實戰寶典叢源書之一,是一部銀行行長和業務主管有效拓展市場的制勝寶典,也是銀行客戶經理快速提高營銷能力的必備參考書。銀行市場定位戰、銀行產品戰、銀行價格戰、銀行促銷戰、銀行渠道戰、銀行品牌戰以及銀行新型營銷戰……本書將為你奉上銀行最新的「作戰守則」和「戰爭攻略」,還有中外著名銀行的作戰「心得」。
③ 孫子兵法和市場營銷到底有多大的聯系
商場如戰場,如果你能這樣轉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你就會發現,原來孫子兵法和市場營銷天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精采
④ 《孫子兵法》中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是一段什麼樣的歷史這在現代營銷中有什麼啟示
不要一心只想把東西推銷出去
要讓人家看到你東西的好讓人聽你說過不但自己要還想告訴周圍的人。
⑤ 急求關於《孫子兵法》於營銷策略的論文
《孫子兵法》與商業競爭
春秋末期偉大的軍事家孫武曾經說過:「兵者,國之大事也」。我們都說「商場即戰場」,在商戰中如何取得成功,主要取決於如何去競爭。應該說,在商業大戰中,不懂得競爭者,就無法進行商業上的戰略定位。孫子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試想:如果我們不懂得競爭對手的情況,要贏得一片市場,佔領一片市場,是絕對不可能的。
一、「知彼知己」是商業決策的基礎
對經營者來說,「知彼知己」就是要掌握企業內部、競爭對手、市場以及宏觀環境等各個方面的信息。但在決策中,「知己」——即掌握自身內部的情況不難;而「知彼」——即了解企業外部市場環境、特別是競爭對手的情況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孫子兵法》中講審時度勢,先謀而後動。在市場競爭中,一定要了解市場、掌握市場環境的變化。作為企業來說,就是要搞好市場調查分析,研究掌握市場信息,做到全面了解和掌握市場。有了這些,就剩下速度了。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中國企業唯一爭得過國外企業的是什麼?就是速度。很多國外企業到中國說在國外要做十年的事,到中國只有五年,非常快。在商戰中,猶如打仗一樣需要快速。
二、「將孰有能」是科學決策的關鍵
孫子十分強調將帥的地位和作用。經營決策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企業領導人。決策者的水平如何,將是直接關系經營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為此,孫子提出了「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哲理的「智」——智謀就是知識;「信」——有信譽,賞罰有信,具有一定的權威,取信於眾;「仁」——關心下屬、上下同心;「勇」——勇敢果斷,敢於承擔責任,果敢決斷;「嚴」——紀律嚴明,並且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在我們看來,我們競爭對手的大將基本都是這樣,在瓦解對方的同時飛速壯大自己。
三、「出奇制勝「是商業競爭的法寶
「出奇制勝「是《孫子兵法》的最大特色,是摧毀敵人克敵制勝的最大法寶。在現代商戰中,如企業形象、品牌效應、技術特點、顧客服務以及商業網路等,一定要出新出奇。其實所謂的商業「詭道」,就是專指商業經營者的謀略藝術,商家高手在風波暗涌的商戰中唯有「出奇制勝」,才會獲得最終的勝利,贏得最佳時機,確立自己的品牌和企業地位。
《孫子兵法》用於商業競爭,其謀略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以上所提到的幾種觀點只是其中一部分。在商海大潮的奮戰中,商家盡可以更廣泛的運用《孫子兵法》的謀略,使其在商戰中發揮最大的作用,成為手中制勝的法寶。
⑥ 誰能提供兩個孫子兵法謀攻篇與營銷相關案例
E君是北京業務的領導。當年公司決定進軍華東等市場時,E君極力建議:因資源有限,應繼續加大對北京市場的投入,而不是進軍外地市場。一年後,公司從外地市場剎羽而歸時,E君已經郁悶一年了。此時,公司想由E君再攻上海,E君可能的言行和結果是:
① 心生怨氣,「不聽我的建議,現在怎麼樣?」。結果被老闆幹掉;
② 謙稱自己能力有限,申請更大許可權,並要求加薪。老闆同意;
③ 萌生去意,極力謙辭。結果不再被重用。
最終公司選擇了D君成為新的業務負責人,F君、G君、H君等原與D君平級,因此時有聯合起來不服從D君之意,D君該如何轉變此局面:
① 抓住機會,逐一懲罰以立威;
② 逐一獎勵,以獲得支持;
③ 獎勵其中兩個。
與韓、魏剛剛講和,讓白起停止進軍趙國後的第二年,秦昭襄王又想出兵趙國都城邯鄲,白起認為去年沒有一鼓作氣,今年直攻邯鄲不可能。秦王就派王齕去攻邯鄲,久圍不下,且連吃敗仗。白起就跟同僚說:「秦王不聽我的,看現在怎麼樣?」秦王聽說了,大怒,強行要求百乞出將,白起就裝病不去。第二年,白起被貶為平民,讓他離開咸陽,這時應侯(范睢)對秦王說:「白起這傢伙有怨言。」,秦王就賜白起自殺了。
秦王贏政想滅掉楚國,問需要多少兵馬,大將李信說:「不超過20萬」,大將王剪說:「至少60萬」。秦王說:「王將軍老了啊,怎麼如此膽怯。」。於是派立信、蒙恬伐楚,王剪稱病還鄉。伐楚未果,第二年李信大敗而歸。秦王親自去向王剪道歉,請他出將,王剪說:「我出將,可以,但必須要60萬兵馬」。秦王同意,並親自送行到霸上,王剪又要求賞賜自己良田大宅,秦王大笑同意。出發後,王剪又多次索要賞賜,朋友說:「您這樣做太過分了吧?」,王剪說:「秦王如今把全國的軍隊都交給我,我如果不要求賞賜,反而會讓秦王覺得我志向遠大、不可駕御啊!」。
理智上,為了自己的發展,應該選擇答案2。但現實中,大多看到的是答案1,我們條件反射的會說「當時我說什麼來著?那樣的決策根本就是錯誤的!」以示自己高明的、化解自己怨氣、不吐不快的言語。功績越大,越自以為神明,連白起也不能倖免。王剪的態度已不易,後面要求田宅以示無大志的做法,更是對人性的把握游刃有餘,佩服!答案3,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關鍵看老闆的誠意(始皇能親請王剪,並表示歉意),但要跑就趕緊,老闆不會再給你新的機會了。
楚王陳勝(就是揭竿而起的那個)派好友武臣帶領張耳、陳餘去攻打趙地,武臣取得勝利後自立為了趙王。趙王派韓廣去攻打燕地,結果韓廣自立為燕王。趙王去攻打燕王,不小心被燕將抓到了,燕將要求趙軍割地換人,趙軍派來使者也被殺死。這時一廚子進見燕將說:「您知道張耳、陳餘想要什麼?」,燕將說:「他們的大王武臣呀!」,廚子說:「您不了解張耳、陳餘想要的呀!想當年武臣、張耳、陳餘一起攻佔趙地,三人都想稱王,只是趙地局勢不定,所以因武臣年齡大而立為王,張、陳年齡輕而為相。現在,趙地局勢穩定,張、陳二人正盤算著分裂趙地,各自稱王,只是沒有好的機會!現在您囚禁了趙王,這兩人名義上是不割地而要會趙王,實際是想讓您殺了趙王,然後兩人各自稱王。燕國對付一個趙王容易,但以後一旦有機會,張、陳二王以為趙王報仇為名義,聯合攻燕,滅燕就太容易了!」燕將於是把趙王放回去了。
看到這個故事,大家可能會想起晏子二桃殺三士的典故,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新任領導常常頭痛個別部下拉山頭,不陰不陽,與自己總是保持距離,不知如何才能對你向心。明白人的趨利性以及不甘人下的心理,借勢而動就是了。
⑦ 「孫子兵法」中的計謀,如何在商業中很好的實行!並舉例
1、以孫子兵法中的謀攻中所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2、知己而不知彼,一勝一負。
3、不知己不知彼,每戰必敗。
4、也就是說營銷中倘然沒有很好的做出事先調查,非常容易失敗。
⑧ 中國兵法如何讓運用到商業上
孫子兵法在我國經濟領域的應用由來已久。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最早將《孫子兵法》引入經營管理的是戰國魏文侯時的白圭。他將孫吳兵法和商鞅之法的原理,用於生產經營,善觀時變,採取「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等策略,取得了成功。目前,有許多企業家和經濟學家對孫子兵法的商戰應用價值有深刻的體會。北京大學北大國際MBA中方院長胡大源說:「《孫子兵法》是對兩千多年前大量戰爭實例的精闢總結。當今MBA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深入觀察現實問題進而找出其規律的能力。每個企業都歡迎善於解決問題的經理人。」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徐二明說:「在國外學習戰略是將《孫子兵法》作為經典的參考書,他們認為戰略中的許多思維方式早在2000多年前就解決了。其實外國人喜歡看的書,反而是我們的《孫子兵法》,他們覺得很有用。近年來,很多管理學學者發現企業競爭與戰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已經將《孫子兵法》的理念應用於管理運作上。」 LG中國總裁盧庸岳說:「我很喜歡中國的《孫子兵法》,裡面有很多智慧的東西。對於經營管理也很有用。」
20世紀60年代,日本將《孫子兵法》引進了企業管理。日本學者村山孚說:日本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兩個支柱,一個是美國的現代管理制度,一個是《孫子兵法》的戰略和策略。日本企業家大橋武夫撰寫了《兵法經營學》,講述如何將兵法理論運用於商戰,其中特別強調以孫子兵法管理企業。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公開宣稱孫子兵法是他們成功的法寶。他說:「中國古代先哲孫子,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公司職員必須頂禮膜拜,對其兵法認真背誦,靈活應用,公司才能興旺發達。」日本麥肯齊公司董事長大前研一寫了《孫子對日本經營管理產生的影響》一文,指出日本企業所以能戰勝歐美企業,原因就在於日本「採用中國兵法指導企業經營管理,比美國的企業經營管理更合理有效」。他在《戰略家的頭腦》一書中,大量引證《孫子兵法》的內容,宣稱《孫子兵法》是日本企業的「最高經營教科書」。
美國的經濟學界和企業界在對孫子兵法頂禮膜拜上並不比日本人遜色。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喬治在《管理思想史》中則說:「你想成為管理人才嗎?必須去讀《孫子兵法》!」美國當今著名經營戰略學家哈默在他的文章中多次引用孫子的語錄。他說:「僅估計已知競爭者的當前戰略優勢無助於了解潛在競爭者的決心、持久力與創造力。孫子,一位中國軍事戰略家,3000年前就曾論證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美國福坦莫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北大國際MBA美方院長楊壯說:「《孫子兵法》是戰略理論領域的傳世之作,是世界兵法史上的經典之作,是一本企業致勝之道的巨著。」
其他國家的有頭腦的成功企業家也同樣看到了孫子兵法的價值。義大利埃尼公司總裁貝爾納貝說:「關於戰略這一題目,我正在讀《孫子兵法》,這是一本大約2500年前由一位中國將軍孫子所寫的經典教科書,這是一本關於戰略的全面的教科書,今天仍能運用到人類的各種活動中去。」
孫子的思想已經在現代經濟戰略理論上打上深深的印跡。美國營銷大師菲利浦·科特勒也曾在其《營銷管理》一書中,探討了兵法在營銷中的應用。日本企業家非常推崇孫子「上下同欲者勝」的思想,將其與儒家思想結合創立了溫情主義的合作型管理模式。在現代經濟戰略管理學中,有一個叫做「SWOT」的概念(Strengths ,Weakness,Opportunity and Threats),即「強弱、機遇和風險」。來華講授經濟學的美國學者約翰·阿利,將「SWOT」與《孫子兵法·虛實篇》聯系在一起。他指出:「《孫子兵法》的虛實之分及其倡導的以實擊虛的效果,與現代SWOT分析方法的效果如出一轍。SWOT分析法是營銷中流行的策略性方法。這種方法給出公司強弱的領域,給出市場的機會與風險。應用實力去追尋機遇的觀點,可以說是《孫子兵法》的再版。這完全是換一種說法說出了我們計劃要做的事情。」這位學者還專門撰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孫子七字謀略——營銷經理如何應用孫子兵法》。他在文中寫道:「《孫子兵法》雖然古老,卻可能成為未來的藍圖。」
孫子兵法幫助許多企業家獲得了巨大商戰的戰果。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董事會主席羅傑·史密斯在1984年銷售汽車830萬輛,居世界首位。他說他成功的秘訣就是「從2000年前中國一位戰略家與的《孫子兵法》一書中了許多東西」,從而使他獲得了一個「戰略家的頭腦」。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取勝者,謂之神」。市場是瞬息萬變的,經營者應依據市場變化靈活採取對策。索尼公司應用孫子的這一思想取得了成功。50年來,索尼「以正合,以奇勝」,不斷根據市場需求,推出新產品,佔領市場,支撐企業發展。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這種思想已成為企業的重要戰略思想。許多企業避開市場競爭主戰場,獨辟蹊徑,開辟無人涉足的細分市場,一舉獲得成功,達到了揚長避短,避實擊虛的效果。在這方面,日本的任天堂公司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它原是一家生產撲克牌的小公司,1980年獨辟蹊徑開發出普及型家庭游戲機,打開日本市場,1986年推出適合美國家庭的游戲機,又開辟了美國市場,現在正席捲歐洲市場。
我國著名企業家張瑞敏對孫子兵法有深入的研究。他認為,搶占市場要有速度,這就是孫子所說的「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而這個「石」就是顧客。他運用孫子兵法的戰略思想,在激烈的商場競爭中獲得巨大成功,使中國的海爾走向世界。
沃爾沃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吳渝章是一位運用孫子兵法非常成功的企業家。1997年他剛加盟沃爾沃時,該公司在中國年銷售量只有27輛。經過5年奮戰,他擊敗了主要競爭對手,將沃爾沃年銷售量提高了30多倍,占據了中國大車市場的主要份額。他深有體會地說:市場就是戰場。不懂市場戰爭學的企業家,不可能帶領企業在長期市場競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不懂孫子兵法的企業家,不可能是真正的成功者。古語雲:半部《論語》治天下。今朝雲:半部《孫子兵法》打江山。《孫子兵法》是商戰中的「聖經」。特別是在今天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飛速過渡的時代,也就是在各個行業的商戰中從一統「周天子」天下的局面向「春秋」,再飛速向「戰國」發展的時代,《孫子兵法》對我們的企業家們更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和實際的使用意義。這是我個人最愛的一本書。每個月保證讀一次而因所處情況和位置不同,感受和體會自然不同。《孫子兵法》是我事業上的「充電器」。
我國山東的大王鎮,擁有70多億資產。它的成功也與孫子兵法的應用有著密切關系。這個鎮的「大王精神」反映了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傳統的中國兵學文化。
⑨ 孫子兵法的商業運用
孫子在《孫子兵法.計篇》中說道:「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其實這個道理在現代商戰中也是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我從現代商戰的角度,來對這五個因素作一個新的解讀. 1,智:兵家者流用智為先.對一個企業家而言,聰明才智是其在市場競爭中獲勝的基本要求。很難想像,一個思想遲鈍、頭腦不聰、少謀寡斷的企業領導人,能使他的企業在市場竟爭中站穩腳跟。(雖說商戰如戰場,但是商場畢竟不是真正的戰場。商場用智必須有前提、有條件、有限度。這個前提、條件、限度就是恪守道德、法律給我們的束縛。否則智就變成了卑鄙)2,信:「誠而有信」是孫子兵法認為的作為一個將帥必備的五德之二。提起「誠而有信」人們就很自然地想起古時著名的商鞅懸木募徒者予五十金的故事。其實,不僅是政治家、軍事家需要「誠而有信」的優良品德,企業家在現代商戰中也要以誠信為本。不僅對企業內要講誠信,而且對與本單位、本企業有來往的單位、企業也要講究誠信。我國各地的老字型大小都把誠信視為企業的生命,同時都是靠貨真價實、童叟無欺而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信賴. 3,仁:孫子兵法認為將帥必備的五德之三是「仁」。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企業領導人要像軍隊統帥一樣具有仁愛的品德。應以深厚的感情關心員工、愛護部署、在生活上予以關懷。在工作上予以幫助。在經營管理上充分發揚民主,實行決策民主、生產管理民主、營銷民主。不僅要對內部員工講仁愛,在外部對產、供、銷協作單位,對廣大消費者也要講究仁愛。4,勇:勇實際上就是制定決策要果斷,,執行決策要堅毅。在戰場上,將帥之勇是敢於決勝乘勢,殺生取義,在商場上,企業家之勇是敢於冒大風險,獲取厚利。 5,嚴:一個統帥如果沒有威嚴肅眾的本領,那麼他的軍隊就會像一盤散沙,不用打仗都必敗無疑。同樣,一個企業的主管如果不實施嚴格的管理,那麼,不用說去參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自身就淘汰了。嚴格的團隊紀律不僅是一支軍隊戰鬥力的保證,而且也是一個企業生產力保證。問題是,嚴格總是簡單地被認為是要嚴厲地約束部下或員工得到行為與思想,其實不然,對一個團隊來講,嚴格是多方面的,不僅對員工,作為一名管理者,嚴格地約束自己更是必須的。 給我加分哈!加分哦!
⑩ 孫子兵法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從市場競爭的角度分析這句話的涵義。我們老師出的題目 拜託啦各位。。。
用形式來解決一些競爭,例如:你讓想他給你鞠躬,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門檻降低,所有的只要進來的人都會向你鞠躬。能在市場競爭上利用形式會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擇物任勢和擇人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