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陝西禮泉紅富士蘋果和洛川蘋果有哪些區別
富士蘋果的特點是體積很大,遍體通紅,形狀很圓,平均大小如棒球一般。果實的重量中,有9-11%是單糖,而且其果肉緊密,比其他很多蘋果變種都要甜美和清脆,因此受到全世界消費者的廣泛喜愛。富士蘋果與其他蘋果相比有更長的最佳食用日期,甚至無需放入冰箱保存。室溫下可保存4個月,如果放入冰箱,富士蘋果可保存5到7個月。洛川蘋果是指陝西洛川的蘋果。洛川蘋果,具有品質優良,果形優美,個大均勻,果面潔凈,色澤艷麗,肉質脆密,含糖量高,香甜可口,硬度適中,耐貯藏等特點。
2. 禮泉的蘋果怎麼樣
禮泉蘋果賣相差,但是口感還是很不錯的。
3. 陝西禮泉蘋果怎麼樣
相當好吃,送親朋好友首選
4. 今年陝西禮泉蘋果熟了嗎
陝西紅富士蘋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從9月下旬開始就有收購的,11月初開始大量成熟。
陝西紅富士的物候期介於雙親國光和元帥之間。萌芽期在各地表現比國光早2~7天,陝西多在3月31日左右,開花期為4月下旬。新梢生長期開始比國光早,但新梢停止生長又較國光晚。
果實成熟期一般從盛花後計,果實生育期170~180天,即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採收。早熟品系的果實成熟期提早1個月左右。
渭北黃土高原不僅是中國五大蘋果產區中惟一符合最適宜區7項指標要求的富士蘋果優生區,而且這一區域晝夜溫差大,氣溫日較差11.8—16.6℃,白天果樹養分積累較多,夜晚消耗較少,果品蓄糖量高,風味濃。
5. 我是禮泉的。今年蘋果。六七毛今年外面蘋果行情怎麼樣
我是禮泉的。今年蘋果 六七毛(每公斤還是)一斤。
今年外面蘋果行情 比當地 翻倍還要多。
上海批發市場的價格差不多(平均數 或者說是中位數):每斤3元 (每公斤6元)。
超市至少再翻倍 (每公斤16元的蘋果 蠻多的。一般般的10元一公斤)
趕快行動,運輸到上海來吧。翻倍的生意,難得有。
6. 禮泉縣的蘋果與洛川蘋果有什麼區別啊
顏色上也有一點區別的,洛川蘋果顏色粉一些禮泉蘋果顏色更紅一些!
7. 禮泉蘋果的禮泉縣蘋果的產銷之路
陝西省禮泉縣蘋果的產銷之路
近年來,在不少蘋果產區的果農受賣難困擾的時候,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不僅保證了本縣50萬畝果園10億多公斤蘋果的順利銷售,而且成了陝西其他縣區乃至西北地區蘋果銷售的最大集散地,年吞吐蘋果總量達到25億公斤。蘋果收入在全縣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收入中的比例分別佔到70%和85%以上。
一、激活各種市場要素,讓千家萬戶匯入市場洪流在禮泉,比起甜甜的蘋果味更讓人難忘的是濃濃的市場味。這里除了這兩個勞務早市,禮泉還有一個蘋果交易的夜市。在縣城東關農貿市場上,幾乎每天晚上都有西安、咸陽等地的上千家蘋果零售商前來批發時令鮮果。
分散的市場在禮泉的蘋果交易中發揮著更加突出的作用。在禮泉的大街小巷,現在有406家果行門面。海銘果行老闆趙志俊講到,果行的惟一收入就是收取客商每公斤蘋果不超過2分錢的代辦費,代辦的主要內容是由代辦員領著客商看果、組織套網、裝箱、裝車,還免費為客商提供食宿。他們每年的純收入約3萬元,僅9月20日當天就為12家客商發走了100多噸蘋果,除了發代辦員工資等開支外,凈收入上千元。
果農變果商是禮泉蘋果經銷史上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轉變。禮泉縣果業局副局長趙學習介紹說,全縣至少有3萬多名果農除了經營自己的果園外,還當起了收購、外銷的果商,禮泉的青年娃娃因賣蘋果把上海都逛完了。史德鎮雪村村民竇偉超告訴記者,他這幾年每年要拉兩、三次蘋果到外地銷售,已走過了蘭州、西寧、銀川、昆明、武漢等地。賣一車蘋果能得2000元左右的利潤,同時也收集了信息,增長了見識。
二、不斷進行多層次調整,讓產業鏈成長為產業樹早在1995年,禮泉蘋果栽植面積就達到了50萬畝。此後,禮泉縣再未擴大栽植規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品種更新、貯藏保鮮和銷售、加工等產業鏈的培育上,並以果業為根,大力發展貯藏、運輸、包裝、勞務、餐飲、住宿、農葯銷售和城市建設等相關產業,讓產業鏈壯大為產業樹,出現了一業興帶動百業興的喜人局面。
西蘭路果品包裝市場聚集了禮泉縣204家果品包裝銷售商,年營業額高達1.7億元。杜志剛夫婦開的紙箱批發部雖然門面不大,庫房卻有十幾間,年銷售紙箱350萬-400萬件,營業額達到400萬元。老杜告訴記者,他靠的全是薄利多銷,賣一個紙箱賺不到2分錢,但一年也能收入三五萬元,而且基本上沒有風險。
通過多種融資辦法,禮泉縣已建成現代化氣調冷庫24座,農民自建簡易果庫5萬多孔,貯藏能力達到4億公斤,年供貨期長達10個月之久,年貯藏增值過億元;建成果品包裝袋、包裝箱、發泡網廠70多家,包裝材料佔領了西北果品包裝材料市場;全縣擁有大型貨運車輛上萬輛,小型機動車3萬-5萬輛,居陝西省各縣之首,每天投入運營車輛1000多輛。建成的兩家濃縮果汁生產廠家,年消化殘次果近兩億公斤。相關產業的發展拉長了產業鏈,實現了果品的多層次增值,去年全縣果品相關產業增值3億多元。
三、政府。創造好的軟環境最重要禮泉縣地方政府在推進蘋果產業化的過程中,不僅注重市場服務和科技推廣,也十分注重優化環境,克服狹隘的地方保護意識。
為優化銷售環境,禮泉縣專門成立了果品經銷環境治理辦公室,在全縣設立了109個投訴站,形成了縣、鄉、村三級果品環境治理體系。提出不讓外地客商在禮泉打輸官司,確系客商無理的也要得理讓人,凡果品糾紛案一律做到小案不過夜,大案3天結。禮泉縣境內還建立起果品綠色通道,對運果違章者只糾不罰,過橋費一律減半收取,果品檢疫費減半收取。一次,四川3名客商到葯王洞鄉花寨村收購蘋果,本來一個箱子應裝10公斤,但客商悄悄拿了一個12公斤的磅陀做手腳,結果2100箱多裝了4200公斤,被果農發現後當即把這3名客商圍了起來,客商找到果品治理辦,治理辦的同志立即主持重新過磅,只要求按實際重量付錢,並保證客商順利拉走蘋果。其後,這3名客商年年來,收購量越來越大。
禮泉縣政府還敞開胸懷,以給牌子、給章子、給位子等辦法,在全國大中城市包括廣西、雲南、新疆、內蒙古等地的口岸城市設立信息窗口和辦事處100多個,這些辦事處的主任或經理多數由當地人擔任,自負盈虧,自主經營,他們在開拓市場方面發揮了特殊的作用。廣西南寧辦事處的主任高克儉,原是當地鐵路部門的下崗工人,他靠促銷一箱蘋果收取一角會費,不僅使辦事處具備了對外接待和打廣告的實力,而且使自己成了百萬富翁,當上了南寧市政協委員。如今,全國主要果品銷售市場幾乎都有禮泉的蘋果銷售辦事處,都有禮泉出去的蘋果,海外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也設有禮泉蘋果的直銷窗口。
8. 禮泉蘋果的蘋果之鄉的禮泉
禮泉從上世紀90年代便是有名的「蘋果之鄉」,禮泉蘋果遠銷全國各地,以合適的價格,優良的品種贏得大家的一致認可和好評。全縣蘋果種植面積70萬畝,年產果品8億公斤,其中蘋果6.5億公斤,果品收入近10億元,僅果品一項農民人均純收入1600元以上,一躍成為全國第一水果大縣,禮泉紅富士、秦冠、酥梨等多次被評為部優、省優和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名牌水果等。引進了新品種蘋果類型,是一種夏季上市的蘋果類型,「嘎啦」,「美八」,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好評,以及各個經銷商的青睞。 蘋果產業的迅速發展有力地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截止目前,全縣建成果品氣調冷庫24座,簡易儲藏果庫6萬多個,儲藏規模達4億多公斤,僅儲藏增值2億元以上;建成年產萬噸濃縮果汁生產線兩條,年加工鮮果4萬余噸,創匯百萬美元;果品包裝企業發展到246家
,年產值近4億元;各類運輸車輛5萬輛;建成果品批發市場4個,果行500餘家,果品經銷人員達5萬餘人,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果品集散地。禮泉縣有果品75萬畝,其中蘋果50萬畝,梨15萬畝,桃、杏、李、石榴、葡萄等雜交果10萬畝,平均年產果品80萬噸。
禮泉縣屬暖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96℃,無霜214天,年平均降水量537-546平方毫米。海拔在402-1467米之間,北山南塬,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冷暖適中,自然環境十分優越。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呈階梯型跌落,分山、塬、川三種地貌。北部屬丘陵溝壑區,內有五峰山(海拔1467米)九嵕山、朝陽山和芳山等,由西向東走向,綿延40餘里,佔全縣總面積的34%。北部山區又有30萬畝天然草場,待開發的荒山、荒坡、荒溝面積8萬畝,土層深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蘋果最佳適生區。中部是黃土丘陵區,海拔在580-850米之間,佔全縣總面積16%,南部屬黃土台原區,海拔在450-560米之間,為川原平地,佔全縣總面積50%。適合蘋果的生長禮泉為高緯度地區,具有溫差大,果味甘甜。又有涇河。禮泉之水的滋養。
9. 地理因素對禮泉蘋果的影響
位於較乾旱地區,晝夜溫差大,白天積累的大量營養夜晚得到了有效保留,因此多汁美味,馳名中外(聽說賣到了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