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貴陽恆大文化旅遊城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貴陽貴陽恆大文化旅遊城
別名:貴陽恆大文化旅遊城
城市:貴陽
樓盤位置:甲秀南路與思雅路交匯處
開發商:貴陽恆大耀佳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板塔結合,小高層,高層,
公交線路:周邊規劃地鐵s4號線,城際快鐵站;立體多維交通,暢達全城; BRT快速公交、80路、207路、255路、402路、404路、花溪車站-凱壩等多條公交線路到貴陽恆大文化旅遊城。
其他交通方式:恆大文化旅遊城項目橫跨城市快速幹道甲秀南路,緊鄰貴陽南環高速黨武立交,15分鍾直達高鐵貴安站,25分鍾直達龍洞堡國際機場;周邊規劃地鐵s4號線,城際快鐵站;立體多維交通,暢達全城; BRT快速公交、80路、207路、255路、402路、404路、花溪車站-凱壩等多條公交線路。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47800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0%,共0棟樓,停車位1:1.2
周邊配套:1、周邊景觀(自然景觀,公園綠化):青岩古鎮、花溪公園、十里河灘濕地公園、天河潭風景區、孔學堂、夜郎谷、高坡雲頂草原、花溪平橋黃金大道旅遊等
2、周邊公園:花溪公園、十里河灘濕地公園
3、周邊醫院(就醫條件):貴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花溪區醫院
4、周邊學校(就學條件):貴安新區第1幼兒園,第1小學,貴州師范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花溪大學城等
內部配套:貴陽恆大文化旅遊城項目配套設施:
1、x09項目橫跨城市快速幹道甲秀南路,緊鄰貴陽南環高速黨武立交,15分鍾直達高鐵貴安站,25分鍾直達龍洞堡國際機場;
2、x09輕軌、環鐵:周邊規劃地鐵s4號線,城際快鐵站;立體多維交通,暢達全城;
3、x09公交線路: BRT快速公交、80路、207路、255路、402路、404路、花溪車站-凱壩等多條公交線路;
4、x09休閑配套:青岩古鎮、花溪公園、十里河灘濕地公園、天河潭風景區、孔學堂、夜郎谷、高坡雲頂草原、花溪平橋黃金大道旅遊等;
5、x09教育:貴安新區第1幼兒園,第1小學,貴州師范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花溪大學城等;
6、x09醫療:貴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花溪區醫院;
7、內部配套:公建配套、超市幼兒園會所健身房、規劃多所品牌幼兒園、規劃會所健身房、溫泉度假、足球世界等。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㈡ 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景區概況
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以花溪河為紐帶,涵蓋十里河灘、花溪公園、洛平至平橋觀光農業帶和大將山景區。
十里河灘:十里河灘景區南起牛角島,北至龍王村,西臨花溪大道,東抵大將山山脈,長6.5千米,面積2.19平方千米。十里河灘濕地生態系統包括農田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河灘濕地、濕草甸、溝渠等多種類型,具有蓄水及消減洪峰的功能,能夠調節氣候,改善環境;蘊藏了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其中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保護植物7種——香樟、櫸樹、青檀、沉水海菜花、銀杏、牡丹、杜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種——大鯢(俗稱娃娃魚)、游隼、紅隼、岩原鯉、多斑金線䰾。十里河灘景區秀峰環抱,竹木夾岸,洲島錯落,跌水潺潺,魚游碧水,鷺戲淺灘,還有水車、碾房、糧倉等人文景觀。陳毅元帥曾贊嘆「十里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農田」。
花溪公園:花溪公園作為風景區建設,始於民國28年(1939年)4月,公園原名「中正公園」,1940年3月,公園建設基本完工,由時任黔省政府主席的吳鼎昌親自主持落成典禮。次年,何應欽為公園大門坊額題寫了「中正公園」四個字。1949年,正式命名為花溪公園。2009年12月,花溪公園納入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洛平至平橋觀光農業帶:包括花溪平橋、黃金大道、陽光水鄉觀光農業帶。
大將山景區:大將山脈位於花溪大道東側,於花溪河相依相偎,3.9平方千米。山勢雄偉峻峭,植被良好,山下村莊農舍,溪水蜿蜒,山上松林濃郁,山間多為林間台地,形成開敞的林窗,建有觀景亭可俯瞰十里河灘的優美景色。
㈢ 關於某地旅遊資源調查的寫作提綱怎麼寫
第1篇:旅遊資源調查報告書
調查目的:通過這次的旅遊資源調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理論結合實際,對旅遊行業的資源開發、產品設計、服務與管理工作有較實際、深刻的感性認識,加深和鞏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能提高觀察、調研、分析、評價、規劃設計以及歸納寫作等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能經由思考和凝練,形成畢業論文的研究主題和范圍,為論文開題做好准備;能增強服務意識和敬業精神,拓寬視野,更好更快地適應旅遊行業的需求,為今後的學習和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調查要求:
⑴ 要求學生認知各類旅遊資源的分布特徵,闡述其在地域空間的分布位置、變化規律、數量、特色、特點、類型組合匹配、組成結構和功能價值等,並對其進行評價。
⑵ 以花溪公園旅遊資源為基礎,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規劃、景點設計,形成內容豐富的旅遊路線,以期能有效地發揮旅遊資源的潛力和價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園的特色空間形象,為其旅遊事業的發展提供有益參考,使花溪公園獨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綻放。
⑶ 收集、熟悉、了解我國《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14)標准。
⑷ 按照國家標准規定的內容和方法進行調查。
⑸ 保證成果質量,強調科學性、客觀性、准確性,並盡量做到內容簡潔和量化。
1、花溪公園概況
花溪公園坐落於貴陽市南郊的花溪區,花溪區北臨南明區、烏當區,東與龍里縣相鄰,南接長順縣、惠水縣,西與清鎮市、平壩縣接壤,全區地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土地總面積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個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海拔1100米,氣候溫涼,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花溪公園,位於貴陽市南郊17公里花溪區內,建於1937年,佔地800餘畝,是貴州著名的旅遊勝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園景色、民族風情為一體,是貴州三顆「高原明珠」之一。公園內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觀、水文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主的特色城市休閑旅遊地帶。不但是附近的居民優良的休閑娛樂場所,也是花溪區重要旅遊景點之一。
2、 花溪公園周圍環境概況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錦、溪水長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數座參差其間,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綿亘。那裡山環水繞,水清山綠,堰塘層迭,形成方圓十多公里的名勝風景區域。它包括「十里河灘」、「天河潭」、「高坡民族風情和自然風光」、「青岩古鎮」、「黔陶幽境」等8個景區。
「高坡民族風情和自然風光」出自於景區的高坡鄉,那裡是貴陽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鄉的苗族有不少傳統的民族節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場」最富魅力,觀看、參與的遊人絡繹不絕。那裡,古代苗族的懸棺葬和崖洞葬,也給人留下難解之謎。
花溪以南12公里處的青岩鎮,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始建於明初。鎮四周原建有城牆,分內城、外城,用方塊巨石壘砌,築有敵 樓、垛口、炮台,因年久失修,成為殘垣 。現修復的定廣門城樓,巍然聳立,氣勢恢宏,與古道、石坊、寺廟交相輝映。西鎮的3架古石牌宏偉壯觀。 古鎮的古建築櫛比鱗次,有「九寺、八廟、五閣、二祠、四溶洞」,保存完好。
「黔陶幽境」位於崇山峻嶺中,因兩座山峰間凌空飛跨著一座天然石橋--鬼架橋而出名。鬼架橋橋長約11米,寬約60厘米,系石岩與樹根相伴天然生成。從橋面到谷底足有10多層樓高。站在牆上往下看,令人心驚膽顫。不少遊人最初抱有「不過此橋非好漢」的決心,但到了橋頭都卻步不前了。從花溪到黔陶,一路環境幽靜,山風吹來,林濤起伏,響聲不絕。在鬼架橋的山後,還有一個直徑數十米的仙人池。每年雨季,飛瀑灌池,吼聲灌耳,十分壯觀。
其中花溪天河潭風景區、青岩古鎮景區為國家AAAA級國家旅遊區,花溪城市濕地公園已經成功申報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並對外開放。這些景點共同組成了花溪獨特的風景網路,給花溪區的旅遊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3、花溪公園主要景點
花溪公園經過多年的改變之後,仍舊保存其原始的自然風貌,山水自然融合形成了一個位於城市中心的秀麗風景。目前其主要景點包括音樂廣場、馬鞍橋、百步橋、東舍、西舍、壩上橋、牡丹園、碧桃園、水杉路、紅楓園、葫蘆坡、松柏園、南湖、蛇山、麟山、龜山、兒童樂園等。主要以貴州獨特的喀斯特地貌為主配合花溪河水的流動,形成的一副動態的山水畫。在公園內你能體會到自然的風光,也能看到現代城市的氣息。在麟山頂,還可以俯瞰花溪的全貌。
第2篇:南通旅遊資源調查報告
萬里長江一路蜿蜒在入海口兩岸築起了兩座美麗的城市,南邊的是上海,北邊的叫南通。我們說南通比不上上海的繁榮,上海卻是不比起南通的秀麗。
1.調查區旅遊環境
南通位於江蘇省東部,長江入海口北岸,東瀕黃海,面向上海與蘇州、無錫、常州,背依廣袤的蘇北平原、素有「江海門戶」之稱。現轄四市、二縣、三區,轄區總面積8001平方公里,人口785萬。
南通江風海韻,風光綺麗。這樣一個城市註定著它的旅遊資源也蒙上了多樣的色彩。約莫數一數,蜿蜒30華里的濠河環抱全城,形同葫蘆,宛如珠鏈,被譽為南通城的「翡翠項鏈」。市區南郊的狼山風景區是江蘇六大自然風景區之一、國家4A級旅遊區,區內有千年古剎廣教寺、鑒真東渡出海遺址、駱賓王衣冠冢、康熙御書亭、葵竹山房等文物古跡;海安青墩新石器文化遺址;如皋冒辟疆、董小宛故居、水繪園、定慧寺;如東海上迪斯科;通州戲劇古鎮石港;海門蠣蚜山;啟東圓陀角。人文、休閑、生態皆囊括其中。
南通位於發達的江浙滬旅遊區,又可以得到上海等大城市客源市場輻射,因而客源市場腹地廣闊。但是由於區域旅遊形象尚未完全確立、交通條件尚未完全改善、旅遊項目偏少偏小,這一市場效應尚難全部顯現。
㈣ 貴陽花溪十里河灘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要不要門票,多少錢一個人
十里河灘不需要門票是開放型的,如果搭乘觀光車就10元,你會騎自行車的話可以選擇租自行車,大約也是10元左右,旁邊是花溪公園門票6元。
㈤ 花溪公園和十里河灘是同同一一個地方嗎
不是。但隔不遠
㈥ 花溪十里河灘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怎麼樣
國家級濕地公園,會不好么?個人感覺蠻不錯的,又不收費,哈哈哈
㈦ 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景觀資源的分布及主要景物
五區三脈 兩堤八景
按照規劃,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十里河灘景區分為「五區三脈」,即生態核心區、濕地科普區、花圃展示區、民俗文化體驗區和濕地游覽區,以及大將山山體生態軸(林脈)、原住民民俗體驗軸(地脈)和花溪河高原濕地軸(水脈)。
今後,十里河灘將建成「兩堤(春堤拂曉、秋堤沐晚)八景(蘆花飄雪、煙雨柳灣、荷塘映月、故人田園、黔地往事、古村遺韻、稻花怡庭、濕地花田)」等生態旅遊景觀。
三類景觀 盡顯山水
貴陽市和花溪區還將按照原生態的理念 1、地質遺珍
主要指花溪碧雲窩早三疊世中期的紫紅色地表風化殼及溶塌角礫岩;碧雲窩的紫紅色地表風化殼(鈣質古土壤或鈣結殼)和溶塌角礫岩記錄了早三疊世中期海平面下降後,碳酸鹽岩台地內部變為陸地遭受地表風化,後又隨著海平面回升變為咸化瀉湖的歷史。是研究地表風化的極佳地點。目前地質界專家研究表明,花溪區是世界三疊紀Nerrites相遺跡化石發育最好的地區。遺跡化石在環境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有的遺跡化石還具有很高的美學觀賞價值。
2、山景
(1)大將山:大將山是高原明珠—花溪的第一景,其名源於當地百姓的美好願望:連綿的山脈有如大將軍威震此地,給老百姓帶來吉祥平安之意。大將山脈是卡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整體呈南北走勢,沿花溪河東岸蜿蜒分布,最高處海拔超過1300米。山體大連續,局部小山包相對獨立,與花溪河呈互依互抱之勢。山體連綿蒼翠,山上植被完整,是花溪河優美的天然綠色屏障。大將山脈與花溪河互生互襯,構成了花溪優美獨特的天然山水格局。
(2)麟山:位於花溪公園北側,原名獅子山,長200米,寬100米,相對高度4185米,是花溪公園內的最高山。明代《弘治貴州圖經新志》把麟山定位貴陽名山。清人周奎曾作《麟山記》,將原名「獅子山」改今名。山上林木蒼翠,古樹參天,巨石嶙峋,峭壁入雲。沿石級而上,山腰有「飛雲閣」,依山而建,亭中可小憩觀景。從「飛雲岫」穿洞而出,可至山頂,在此鳥瞰四周,花溪景色盡收眼底。山頂矗立巨石,石壁上刻有「黔山一柱」,為貴州書法家王萼華墨跡。山麓有「生聚教訓」摩崖,為劉劍魂先生1938年提撰。「麟山聳翠」已成為花溪公園富有特色的景觀。遊人游覽花溪公園,也以一登麟山縱覽花溪全景為快。
(3)龜山:位於公園西南側,緊鄰麟山。是一個長200米,最寬處40米,高僅95米的小山。鋒山上蒼松翠柏,濃蔭蔽日。山上原建有「清暉樓」:古樸典雅,現存遺址。山麓緊連壩上橋頭,建有「防空亭」,又稱「觀瀑亭」,於亭內可觀壩上橋瀑流。
(4)蛇山:在鳳山以南相隔僅數米。長有320米,最寬80米。形成四個小峰頂,原生植被良好。
(5)鳳山:在麟山、龜山的河對面,三山成鼎足而立之勢。是一座方圓約70*70米,高149米的小山峰,山頂有一小洞可通。
(6)姐妹峰:在花溪水庫大壩左右兩側,非常秀麗的兩座山峰,奇石綠樹。山上植被保存完好。像兩名美麗的少女迎接各方來客。 該區以花溪公園為中心,呈帶狀延花溪河彎曲展布。
十里河灘景區景色誘人,區內河水曲回,秀峰環抱,竹木夾岸,河中沙洲綠島千姿百態,跌水深潭相間展布。其中花溪公園更是集自然山、水、洞於一體。
(1)團寨河灘景觀:該景觀由三級跌水以及石橋殘部組成。上層水面開闊平緩,兩岸柳木夾岸。旁邊一小山包林木蔥郁。
(2)上水河灘景觀:該景觀由蛇狀河曲、河牛2個小島及1個大島、水輾、小橋、上水村寨、孤丘組成。河曲竹木夾岩,綠島相間,上水村依山面水,孤丘(比高40米)屹立河畔,其襯景、對景效果好。
(3)董家堰河灘景觀:該景觀范圍自董家堰高車至麥達新橋。景觀組成以100~120米寬的河面為主體,內含綠孤島2個,有老堰截河水形成同一級的4處跌水。
(4)麥翁河灘景觀:景觀范圍上至麥翁橋,下至攔水壩,長約600米。景觀組成以彎曲河道水面為主體,內含綠島3個,大島1個,河畔旁側有依山面水的麥翁村,垂柳夾岸,水映青山綠柳,景觀秀麗。
(5)濟番州河灘景觀:景觀范圍上至花溪公路大橋下,下至朝陽村,長約650米,景觀以彎曲河道水面為主體,內含牛角、沙洲島和小島1個,歷史悠久的花溪中學坐落於河畔旁側。河中有跌水景觀。
(6)花溪公園芙蓉洲:位於花溪公園東北部,也稱放鶴洲。由沙洲、礁島、石徑、石橋組成。在平坦寬闊的水面上,一簇簇長滿蘆葦和木芙蓉的礁島參差分布。夏日,島上一片蔥綠,野鴨、鴛鴦在水中嬉戲,一隻只遊船在島間悠閑游動。秋日,島上蘆葦蘆花與綠水相映成趣。蜿蜒的放鴿橋如曲折玉帶將水中洲島連成通道,橫卧在怡靜碧綠的溪水中。遊人在橋上,若置身於水中,與藍天、白雲、綠樹、碧水融為一體,鳥兒在空中翱翔飛舞,「鶴橋秋色」成為一幅秀麗圖景。
(7)螃蟹井—穆家壩河灘景觀:該景觀以彎曲河道水面為主體,其間具有賓館,螃蟹井、村寨、孤丘組景。該景觀的原始風貌獨具一格,河水碧綠迂迴,兩岸秀山並列,山澗螃蟹井水流涓涓,農田稻花滾滾,苗圃翠新,大有「穿花復繞水,隔岸聞花香」風光。在吉林賓館一帶。更是綠樹成蔭,草坪蔥蔥,姐妹峰則是古藤繞崖,螃蟹井布依農舍更反映了布依山寨特色。
(8)大壩溢洪道景觀:溢洪道下面有被洪水長期沖刷裸露的基岩,其岩層層面和裂縫面清晰,基岩面高低凹凸不平,有「怪石嶙峋」之景觀特徵。平時無注能源消耗時時頗有氣勢的一幅枯山水,渾厚的巨石疊於水道中。開閘放洪時,則洪流翻騰咆哮洶涌澎湃下瀉,如萬馬奔騰,形成一道飛瀑,異常壯麗。是十里河灘的最後一景。 1、園景
(1)花溪公園
該園雛形始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由舉人周奎父子營造。1939年經貴州省政府批准正式建設風景區。現有面積50.10公頃,其中山域面積佔81.5%,年平均客游量80萬人次。花溪公園是貴州省著名風景區,被譽為貴州高原明珠。公園范圍,東至花溪大橋,南沿磊花路,西臨花溪平橋,北抵花溪小寨。它融真山真水、田園景色、民族風情為一體,被譽為「高原明珠」。陳毅元帥游過花溪後,曾留下「真山真水到處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步農田」的詩句。秀美的小山巒,聳立與花溪河的兩岸,山內多有溶洞貫穿,有暗河流淌其下。蜿蜒曲折的花溪河,清清流水婀娜多姿。河水貫山過崖,越橋撞壁,形成了許多小湍流、小瀑布、小湖潭、小河灘。沿溪兩岸,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巧奪天工的樓台亭榭、步蹬飛橋、賓館別墅,給這山環水繞、堰塘層迭、河灘十里的綺麗風光增添了醉人的情致。溪畔附近的麟山,高步過百米,遠望恰似一座天然的大盆景。小山之上碧翠層岩、小徑曲環、溶洞橫穿,「飛雲閣」巧建山間,遊人登至山頂,可俯視花溪全景。另一座名為龜山的山巒與麟山相依,居於花溪河中心。山麓中有小橋飛架,河水奔騰,瀑布下落處河水碧綠,流速漸緩,形成帶狀小湖,遊客可泛舟漫遊,一覽兩岸瑰麗風光。「壩上橋」上方,綠樹掩映之中有一幢紅瓦白牆的小別墅,據說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在此指揮過抗戰事宜。橋的下方有一棋亭,1959年陳毅元帥曾在此題詩雲:「花溪棋亭位山腰,多人聚此費推敲。勸君讓他先一著,後發制人棋最高。」立意清新,耐人回味。
主要景點有音樂廣場、芙蓉洲、百步橋、壩上橋、麟山、龜山、松柏園、碧桃園、牡丹園、竹蓮池、棋亭、花溪小憩、西舍、戴安瀾將軍衣冠墓、平橋、黃金大道。
(2)董家堰荷花池
位於董家堰橋南。原為盆景園。內有面積較大的荷塘,被木橋與亭房分割成三個大小不等的水面。塘中荷花蔥郁茂盛,荷花叢中不時有水鳥現沒,置身塘中竹亭,鳥鳴蟲唱,荷香陣陣。
(3)牛角島
緊鄰花溪大橋,建於2005年。佔地1.98公頃。是花溪區整治水土流失的重點生態建設項目。現已成為花溪公園的外延,是現代風格的市民生態開放活動廣場。
(4)鐵路橋至麥翁橋之間綠地
在鐵路橋至麥翁橋之間,沿花溪大道一側河岸目前已修建園路與臨水平台,目前有一臨時管理用房,別無其他服務設施。無明顯入口接駁點,遊人不便進入,且內部未形成環路。
(5)陽光水鄉觀光農業帶
建於2000年12月,位於花溪公園以西至洛平水庫東,佔地面積477畝。園區重點打造了高新技術示範基地、無公害果樹產業科技示範基地、生態觀光旅遊示範基地。內含荷花池110畝,果園區30畝,大魚塘17畝,蘭花棚2畝,溫室塑料大棚栽種鮮花7個3畝,名特優物種多功能展示廳10畝,北片桃園區80畝。先後授予「貴州省國家級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花溪區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稱號。
(6)黃金大道
位於平橋上游至螃蟹井的西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