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學市場營銷學Marketing,關於成本定價的題目。Cost-based pricing is
Cost-based pricing is proct driven
我的理解是:成本定價法可以促進產出
應該是錯誤的。
成本定價法基本可以保證回一定的利潤,但不能保證產答品一定會銷售出去
若成本較高則價格較高,銷量會較低;此時的定價不會促進產出,因為庫存量大
2. 《市場營銷學》計算題
區別明星、問號、復奶牛、瘦狗四個制在BCG的位置的指標主要是看市場成長率和相對市場佔有率。
市場成長率在10%以上的為明星或問號;
10%以下的為奶牛或瘦狗。
相對市場佔有率在100%上的為明星或奶牛;
100%以下的為問號或瘦狗。
綜上,16.7%和112.5%···········可以知道A企業處於明星的位置。
希望能幫到後面來不懂的學弟學妹們。
3. 市場營銷學計算題跪求。
應該定價為26元每雙 盈虧平衡點的定價是每雙26元,如果要盈利30萬,則定價每雙40元
4. 市場營銷學作業、練習,列舉10種定價策略或者方法。求營銷學大佬
又是理論,並不能穿花生實際
5. 市場營銷學計算題
價格=單位成本*(1+成本利潤率)
=(單位固定成本+單位變動成本)*(1+成本利潤率)
=(600萬/2000+1000))*(1+25%)
=5000
6. 幾個市場營銷的計算題,成本加成定價
一:單位成本=(總固定成本+總變動成本)/產品總量=(20000+30000)/1000=50(元)。
價格=單位成本十單位成本×成本利潤率=單位成本(l + 成本利潤率)=50*(1+20%)=60(元)。
按成本加成定價法確定其單位銷售價格為60元。
二:零售價=產品進價*(1+產品加成率)=2000*(1+16%)=2320(元)。
按零售價加成這批彩電零售價格是2320元。
三:總成本=總變動成本+總固定成本=1.2*200000+100000=340000(元)。
單位成本=總成本/產品數量=340000/200000=1.7元/件。
單位售價=(總成本+利潤)/產品數量=(340000+60000)/200000=2(元)。
如果企業要保證60 000元的利潤,則定價為2元/件。
1.5元/件<2元/件, 且其單位成本為1.7元/件, 如果1.5元/件虧損賣出了。
如果有廠商向企業訂購50000件產品,但出價1.5元/件,不接受。
(6)市場營銷學定價計算題擴展閱讀:
對絕大多數企業而言,營銷中最大的開支是廣告,廣告最大的開支是媒體費用。特別對於快消品而言,如日化、飲料等品牌而言,媒體費用占據其營銷預算80-90%,有些企業甚至高達95%。
因此,企業需要將整個營銷流程進行「梳理、簡化」,當我們將企業營銷的起點與營銷費用拉成一個直線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流程、各個環節所潛藏的機會與風險。
首先,在產品調研、市場研判以及營銷診斷方面,企業首先得有個嚴密而科學的判斷。
其次,在前期調研診斷的基礎上,決定營銷導向(產品導向、銷售導向、品牌導向、競爭導向),營銷的目的越有針對性,執行就越具操作性和效果具備可評估性。
第三、確定企業的營銷目標後,可以規劃區域市場、消費群體、傳播內容、以及效果評估指標。值得一提的是,評估指標一般從銷售量、招商額以及品牌知名度、美譽度等等。從這個角度上說,傳播的戰略目標後兩項是緊密相連的。
第四、在確定企業目標、傳播目標的基礎上,根據消費群體規劃企業的媒體類別以及選擇指標。不同媒體評估指標差異較大,傳統的CPM成本並不具備橫向可比性。因此,企業選擇媒體的指標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受眾價值(規模、比重、消費行為等)二、媒體價格(折扣、政策等)。判斷此兩個因素的指標,盡可能量化。
第五、在對媒體有個定量與定性的判斷後,媒體的管理職能就凸現出來。就可以展開對品牌的傳播展開有效的媒體資源開發了。一般由具備媒體與廣告方面2年以上經驗的經理人料理。
媒體的管理是一項復雜的考量企業家戰略、策略、戰術的活兒,需要廣泛的專業積累、人脈與經驗。在開發企業有效媒體資源方面,需要在企業的兩大戰略(企業戰略與品牌戰略)下,有原則而有技巧的發揮。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媒體投放更有針對性,更具實效。
7. 市場營銷學計算題答案
寬度為復5,即化妝品+炊具+家用電器制+婦女兒童用品+廉價處理品;
總長度為20,即所有產品項目的總和(5+2+3+5+5)
平均長度為4,總長度除以產品線數目(20/5)
深度為12。
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8. 市場營銷學的一題計算題
由售假和銷售量總的影響總銷售額降低為4000*1-3000*0.8=1600
由銷售價引起的為(1-0.8)*3000=600
所以銷售價下降對總銷售額的影響程度為600/1600=0.375
9. 大一市場營銷學計算題,緊急!!!(需要步驟)
1、已知某生產企業一種產品的固定成本為20萬元,每個產品的可變成本是12元,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公司將價格定為每個17元。計算:為保證公司10萬元的利潤,公司的銷售量要達到多少
解題:10萬利潤=X*(17-12)
100000/(17-12)=X
X=10w/5
X=2w
2、企業生產B產品的生產能力達300000件,但目前市場需求為200000件,且已趨於飽和,生產B產品單位變動成本為1.2元件,企業固定成本總額為100000元,計算B產品的盈虧平衡價格,如果企業要保證60000元的利潤,則定價多少?如果有廠商向企業訂50000件產品,但出價1.5元/件,是否接受
盈虧平衡價格: X=(1.2*20W+10W)/20W Y=(1.2*30w+10W)/30W
X=34w/20w Y=46w/30W
X=1.7 Y=1.53
x為產量為20W件的盈虧平衡價格;Y為產量為30W件的盈虧平衡價格。
設利潤為:Z
Z=50000件*1.5-(50000*1.2+100000)
Z=7.5W-16W
Z=-8.5W(虧損)
不予接受.
3、某企業生產某日用商品,投入固定成本50萬元,生產能力5萬件,單位變動成本25元,單位商品利潤9元,某客戶預訂該商品4萬件,其中3萬件按原價執行,另1萬件在原件的基礎上打折6成,試問該企業是否願意接受此訂單
此問題貌似缺少條件:另1萬件在原件的基礎上打折:原件的基礎是指售價的基礎還是利潤的基礎?
如果是利潤基礎6折則百分百接受此訂單,如果是售價基礎6折因不知道售價,所以無法判斷。
從經營管理的角度來說 應該接受訂單。理由:不接受訂單則意味著固定成本的投入閑置浪費,況且還有27W的利潤擺在面前(3W按原價執行)。
同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祝你好運! 記得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