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非價格競爭的特點
非價格競爭的特點:
(一),非價格競爭是價格競爭的發展和升華
非價格競爭完全以市場需求或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與價格競爭相比,其市場適應性更強,發展空間更廣.
1,非價格競爭相對於價格競爭具有相對廣泛的市場針對性和適應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消費水平開始由溫飽型向小康型轉變,消費結構和消費心理也發生著變化.需求的個性化,差異化,多樣化,層次化,動態化已逐步成為當今市場消費的基本特徵.單一的價格競爭當然是無法適應和滿足這一市場需求的.而非價格競爭則可以通過了解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不斷按照消費者潛在的和現實的需求改進產品,改進營銷策略.以豐富多彩的競爭手段和形式,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應付競爭者的挑戰.
2,價格競爭相對於價格競爭,具有相對無限的競爭空間
價格競爭僅通過價格的升降來刺激消費,達到競爭的目的, 而非價格競爭則可以通過產品升級,技術革新,質量改良,品牌建樹,超值服務等多種手段來吸引消費,達到擴大產銷量的目的.
3,非價格競爭相對於價格競爭更具有市場開拓創新能力
價格競爭對市場的開拓主要表現為對消費者求廉心理的滿足,通過低價刺激對產品的購買需求,最終實現產銷量的增加.非價格競爭以其競爭手段的多樣性,針對多樣化的需求和消費質量的提高來開展市場競爭.因此,它對市場的開拓可以說是多點開拓和值得開拓,非價格競爭的市場開拓能力是強勁的,具有創造性.
4,非價格競爭相對於價格競爭更突出了競爭的公平性和兼容性
價格永遠是產品對消費者具有較強誘惑力和影響力的方面.但目前價格競爭卻因諸多原因而變成了一種惡性競爭.一味的盲目降價,對消費者,企業,乃至整個經濟都是得不償失.而非價格競爭,則通過增加科技投入,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優質服務等來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要.這樣的競爭公平,公正,公開,有利於推進企業進步.同時,非價格競爭更容易使企業聯合起來,互相兼容,形成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非價格競爭是價格競爭的發展,升華,是社會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發展的必然.[5]
(二),價格競爭的特點
非價格競爭作為社會化商品經濟或發達商品經濟階段的產物,與此時的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也有其獨有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1,非價格競爭是一種產品單一因素競爭向多因素競爭的轉變.
在價格競爭階段,產品競爭主要是通過產品自身的因素完成的,自由競爭階段的壓低價格和壟斷競爭階段的抬高價格都是如此.其原因在於,一方面生產力的水平不高,產品十分有限,經濟競爭只能是數量的競爭,往往通過提高產品的產量,增加產品的市場佔有量相應地降低產品的價格的競爭方式就能取得競爭的優勢.從經濟結構的特點來看,主要是技術含量低和低附加值的產品,企業沒有必要花大力氣樹立名牌和企業形象,也不需要完善的服務;另一方面是人們手中的貨幣也十分有限,社會的有效需求相對不足;同時人們了解商品信息的渠道也不夠暢通,在沒有其它條件可供選擇的情況下,價格是唯一的選擇目標.隨著產品的逐漸豐富,同類產品之間的可選擇性在不斷增強,進而產品的質量也成了人們選擇商品的主要標准.與此同時,商品的外觀,形狀,包裝等可視性因素及延伸性因素如服務等都成了人們選擇商品的依據.
2,非價格競爭是從注重產品內在因素競爭向產品內外因素相結合競爭的轉化.
現代社會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在數以萬計的同類商品面前,消費者選擇那些商品,很大程度上就依賴於人們掌握的信息的情況.現代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信息傳播技術的大力發展也在客觀上為人們多方面,多渠道的選擇商品提供了保證.過去產品的競爭主要靠產品的內在因素,即產品的性能,品質,貴賤等因素來完成,產品的宣傳和傳播主要靠人際傳播來進行.而現在隨著同類商品的不斷增多,人們不可能對每種商品都能有很清楚的了解,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都掌握清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或產品通過廣告宣傳就可以被廣大公眾所認知,公眾也不像過去那樣只認識產品而不認識生產者或只認識此產品而不認識彼產品了,而往往是通過產品來了解企業,或有時就是通過企業形象而認識其產品,信賴其產品的.這也正是現代名牌戰略和企業形象戰略不斷得到普及和推廣的主要原因.
3,非價格競爭也實現了銷售方式從推銷觀念向營銷觀念再向競爭觀念的轉化.
在早期的商品經濟發展階段,產品銷售以推銷為主,這種方式是企業為處理掉它所製造出來的產品所做的工作,它是以產品為中心的銷售方式;而營銷則是注意觀察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調整企業的產品,服務和分銷方式以適應市場的新的需求的銷售方法,這種方法變以產品為中心為以顧客為中心,從而實現了產品競爭中銷售模式的改變.目前競爭觀念又取代了營銷觀念.一些企業家認為營銷觀念片面強調顧客導向而對競爭者的經營戰略,特別是對競爭者即將採取的措施及其潛能重視不夠,就使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不能區別於其競爭對手,從而使相關企業面臨的市場相對狹小,彼此之間都無法實現利潤極大化.因此必須在考慮顧客需求滿足的同時又考慮競爭者的經營戰略,才能在最小風險下實現盈利的持續增加.因而企業的差別潛能,產品的市場定位,產品開發,信息溝通和營銷策略就和價格的制定一起成了生產者實現產品競爭不得不考慮的內容.這種營銷方法的改變,也正是非價格競爭的主要表現方式之一.
非價格競爭是比價格競爭更高層次的一種競爭方式.因為,價格競爭主要是生產成本的競爭,即在盡可能減少生產成本條件下的競爭.而非價格競爭所涉及的方面更為廣泛,層次更為深入,對生產者的技術,知識,信息及其管理水平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時代的進步,對市場營銷者來說,產品的製造將不是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因此,非價格競爭是一
種能夠適應商品經濟不斷發展的要求,並代表著市場營銷競爭大趨勢的競爭方式.
㈡ 如何選擇適當的營銷策略以擺脫傳統的價格競爭策略
企業欲想在當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要對其營銷策略做出科學的抉擇。營銷策略一般分為三種:一是無差異營銷;二是差異營銷;三是集中營銷。企業要對上述三種營銷策略擇其優者而用之,且用得恰到好處,使其收到預期的成效,通常應考慮以下因素:1企業資源能力。當企業資源能力有限無法佔領范圍比較大的市場時,唯一比較切實可行的選擇,就是採用集中營銷策略,即針對一部分特定消費者群的需求,進行專業化生產,將力量集中投向一個或少數幾個目標市場,以在小市場中取得較大的市場份額。因為與其把力量均衡用於廣闊的市場得到很小的市場佔有率,倒不如在部分市場里佔有較高的市場份額。這樣,就有可能使企業在某個目標市場上處於競爭優勢地位,不僅可以節約市場營銷費用,增加利潤,而且還可以提高其企業和產品在目標市場上的知名度、美譽度,增強消費者對本企業及其產品的依賴感。必要時還可在此基礎上步步深入向市場的廣度和深度發展。如生產司其樂牌洗衣機的上海市司其樂洗衣機總廠,因考慮到自己起步較晚,生產技術條件較落後,企業資源能力有限,就採用集中營銷策略,先把其產品打進內蒙古等邊遠地區,繼而以鞏固北方,打進中原,爭取西南為主要目標,然後再逐步向全國其他省區擴展,但暫不進入京、津、滬市場。由於其選擇了最適應本企業資源能力的最佳的營銷策略,發揮了其相對優勢(因為司其樂洗衣機缸是鋁膽,在北方比塑料膽受歡迎),因此,經過幾年努力之後,司其樂洗衣機名聲大振,其產品很快遍布全國。但採取此策略時,要注意自己在該市場的地位是否相當穩固,是否對目標市場上的目標顧客的需求及特點有相當的了解,有無穩操勝券的把握,以免擔較大的風險。2產品的同質性。即購買者對產品特徵的感覺相似的程度。若企業投放市場的是同質的或相似的產品,如汽油、食鹽、食糖等,那就宜採用無差異營銷策略,即把整個市場作為企業潛在的推銷對象,對整個市場只投放一種產品,只運用一種市場營銷策略,以通過大批量生產單一品種的產品、大量營銷來迎合市場上最大多數人的需求,從中贏得利潤。因為進入該市場的購買者,對其產品特徵的感覺相似的程度較高,對其產品的購買不挑剔,他們關心的是能買到商品,價格是否便宜;注意的是能體現產品使用價值的主要特徵,並不在意產品的細小差別和次要特徵。此策略一般只適用於差異小、適應性較強、具有廣泛需求的產品及生產單一產品的中小型企業。3市場的同質性。即各細分市場中的消費者的需求、偏好、消費習慣、購買行為及各種特徵相似的程度。若市場同質性較高,各市場購買的數量相同或相似,對營銷刺激的反應也大致相同,則最好採用無差異營銷策略。4產品在其生命周期所處的階段。所謂產品生命周期,就是指產品從投放市場直到退出市場的全過程。它一般分為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飽和期、衰退期5個階段。這5個階段的營銷策略是有區別的。當企業推出的一種新產品處於導入期時,由於企業的促銷重點放在發展顧客的基本需求方面,廣告宣傳應針對消費者對該產品一無所知的狀況,大造聲勢,偏重於介紹其產品的基本性能、用途、特點等,以逐步消除消費者對產品的陌生感,並不斷加深消費者對產品的良好印象,故宜採用無差異營銷策略,或者全力以赴投入某目標市場,採用集中營銷策略。當產品進入成長期時,廣告宣傳的重點就要轉移到誘導消費者對產品的興趣和偏好上來,以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並進而變為購買行動。而當產品到了成熟期,鑒於該產品已在消費者中享有一定的聲譽,加之市場上已有不少同類產品參與競爭,因此,為使消費者不喜新厭舊,對其產品仍有一種懷念感,企業就應在廣告宣傳中突出宣傳該產品的獨立之處,即與同類產品相比所具有的差別性優勢,運用差異營銷策略,使消費者通過比較,對該產品仍有信賴感,以激發其購買欲,使其生命周期得以延長。此策略通常用於多品種生產和經營的大中型企業和競爭激烈的市場。其缺點是,由於突出產品的差異性即差別性優勢,強調滿足不同顧客的不同需求,企業面臨的目標市場多而小,因此,生產成本和經營費用較高。5競爭者的營銷策略。當競爭對手正躍躍欲試採用差異營銷策略與本企業決一雌雄時,本企業若仍以無差異營銷策略與之抗衡,則勢必敗北。反之,當競爭者採用無差異營銷策略時,如果某些其他因素對自己有利的話,則可採用差異營銷策略與之競爭,以便獲得較佳成效。6競爭者的數目。若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寥寥無幾或企業推出的產品不愁銷路,就不可不必採用成本較高的差異營銷策略。反之,當市場上同類產品的競爭對手眾多時,企業為突出其產品與同類產品所存在的差異性,強化購買者對該產品印象,使不同的消費者群都能對本企業產品一見鍾情,以擴大其市場覆蓋面,自然以差異營銷為上策。總之,企業在選擇目標市場營銷策略時,必須根據主客觀條件進行通盤考慮,認真權衡利弊,做出明智的抉擇。論市場營銷中的非價格競爭策略隨著市場的演進,企業間競爭的程度日趨激烈,一場場價格戰悄然席捲全國,其激烈程度也日趨上升。但市場的成長和成熟,價格戰已難以發揮往日的威力,也引的是非論述眾說紛紜,對企業的形象造成不利影響。這些都迫使企業重新認識價格戰,重新認識競爭,以便採取更積極而有意義的競爭策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競爭可以分為價格競爭和非價格競爭兩種方式。價格競爭是指企業運用價格手段,通過價格的提高、維持或降低,以及對競爭者定價或變價的靈活反應等,來與競爭者爭奪市場份額的一種競爭方式。長期以來,價格競爭一直深受商品生產者、經營者重視。甚至一談到競爭,就會想到削價。在一定條件下,價格競爭是必要的。但是,把價格看成決定交易成敗的唯一因素,難免會造成價格競爭的泛濫。事實上,單純依賴價格競爭,有很多弊病:1、價格競爭是競爭對於易於仿效的一種方式,很容易招致競爭對手以牙還牙的報復,以致兩敗俱傷,最終不能提高經濟效益;2、以削價為手段,雖然可以吸引顧客於一時,但一旦恢復正常價格,銷售額也將隨之大大減少;3、定價太低,往往迫使產品或服務質量下降,以致失去買主,損害企業形象;4、價格競爭往往使資金力量雄厚的大企業能繼續生存,而資金短缺、競爭能力脆弱的小企業將蒙受更多不利。因此,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非價格競爭已逐漸成為市場營銷的主流。從市場營銷環境看,經濟、技術各方面的發展,也為非價格競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經濟的發展,消費層次的提高,使得購買者的注意力並不僅僅停留在商品價格上,不再是價格越低的商品越暢銷,而是越能滿足某種特定市場需要越好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與消費者能夠更有效地從商品自身構造包括質量、功能、商標、包裝、服務等上區別競爭商品。所謂非價格競爭,是指企業運用價格以外的營銷手段,使本企業產品與競爭產品相區別,並使之具備差別優勢,以推動產品銷售的競爭方式。非價格競爭策略主要有:1、差異化競爭策略與無序的價格競爭相反,差異化競爭容忍對手的存在,通過提供與競爭產品在造型、花色、性能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徵的產品,來爭取消費者選購的差異,以擴大本企業產品銷售。差異化競爭策略並非無中生有,它建立在科學的市場細分基礎上,而市場細分又是建立於顧客需求的差異上。推行差異化戰略要求企業具備更嫻熟的營銷技巧,有足夠的實力影響和調節市場需求。同時,企業應從本行業的特點出發,選取為顧客特別重視的幾個特點,加以發揮,使本企業處於別出新裁,出奇制勝的地位,從而建立差異化,形成企業別具一格的創新形象,以獲取高額利潤,創造企業效益。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把質量與別具一格混為一談,認為質量好就是別具一格;二是差異化的實施對成本驅動的影響;三是過分追求差異而忽視整個價值鏈。這些都會造成企業的重大失誤。2、戰略聯盟所謂戰略聯盟,是指兩家或兩家以上公司為了達到某些共同的戰略目標而結成的一種網路式聯盟,聯盟成員各自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相互合作,共擔風險,在完成共同的戰略目標後,這種聯盟一般都會解散,其後為了新的戰略目標,公司又可能與新的合作者結成新的聯盟。戰略聯盟反映了一種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的新型競爭觀念,它以一種合作的態度來對待競爭者。通過建立雙方的信任關系,實現優勢互補,藉助對方來加強各自的競爭力,在合作的基礎上展開競爭,從而不斷提高競爭的水平,促進社會經濟和技術的進步。3、情感營銷策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技術、高價值、高檔次不斷增加,產品的差別化、個性化特徵越來越明顯。消費者對產品的認識不僅包括質量、價格等理性層面的理解,而且越來越強調以文化知識、個性、品位等為主要內容的情感因素,消費者的情感性消費不斷增加。3、情感營銷策略現代營銷應適應消費者從量的需求階段、質的需求階段向情感需求階段的轉變,從設計、包裝、商標、廣告、公關、服務、環境等方面進行情感設計,把傳統經營活動引入到一個全新的情感營銷領域。對於企業家和經營者來說,應有針對性地推出產品或改變銷售方式,提供超值服務,使產品散發出來的氣氛、情感和趣味與眾不同,從而達到促銷產品的目的。4、商業科普競爭策略商業科普是以高知識含量為特徵的服務過程。它通過把商品知識傳授給顧客,使顧客產生認同,從而實現以知識創造市場。企業通過科普活動實現以知識創造市場,是一個貫徹於經營管理活動始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可以採取各種形式提高營銷活動的知識含量,同顧客建立結構性的層次關系。商業科普的形成,應從商業科普環境、商業科普服務、商業經營科普、商業管理科普、社會公益科普等方面,提高消費者的科技素質。商業科普策略的運用,必將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
㈢ 如何選擇市場營銷策略
十大理念:
1。知識營銷
知識營銷指的是向大眾傳播新的科學技術以及它們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通過科普宣傳,讓消費者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重新建立新的產品概念,進而使消費者萌發對新產品的需要,達到拓寬市場的目的。
2。網路營銷
就是利用網路進行營銷活動。當今世界信息發達,信息網路技術被廣泛運用於生產經營的各個領域,尤其是營銷環節,形成網路營銷。
3。綠色營銷
是指企業在整個營銷過程中充分體現環保意識和社會意識,向消費者提供科學的、無污染的、有利於節約資源使用和符合良好社會道德准則的商品和服務,並採用無污染或少污染的生產和銷售方式,引導並滿足消費者有利於環境保護及身心健康的需求。
4。個性化營銷
即企業把對人的關注、人的個性釋放及人的個性需求的滿足推到空前中心的地位,企業與市場逐步建立一種新型關系,建立消費者個人資料庫和信息檔案,與消費者建立更為個人化的聯系,及時地了解市場動向和顧客需求,向顧客提供一種個人化的銷售和服務,顧客根據自己需求提出商品性能要求,企業盡可能按顧客要求進行生產,迎合消費者個別需求和品味,並應用信息,採用靈活戰略適時地加以調整,以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協調合作來提高競爭力,以多品種、中小批量混合生產取代過去的大批量生產。
5。創新營銷
創新是企業成功的關鍵,企業經營的最佳策略就是搶在別人之前淘汰自己的產品,這種把創新理論運用到市場營銷中的新做法,包括營銷觀念的創新、營銷產品的創新、營銷組織的創新和營銷技術的創新,要做到這一點,市場營銷人員就必須隨時保持思維模式的彈性,讓自己成為"新思維的開創者"。
6。整合營銷
這是歐美90年代以消費者為導向的營銷思想在傳播領域的具體體現,起步於90年代,倡導者是美國的舒爾茲教授。這種理論是製造商和經銷商營銷思想上的整合,兩者共同面向市場,協調使用各種不同的傳播手段,發揮不同傳播工具的優勢,聯合向消費者開展營銷活動,尋找調動消費者購買積極性的因素,達到刺激消費者購買的目的。
7。消費聯盟
以消費者加盟和企業結盟為基礎,以回報消費者利益的驅動機制的一種新型營銷方式。
8。連鎖經營渠道
這是一種縱向發展的垂直營銷系統,是由生產者、批發商和零售商組成的統一聯合體,它把現代化工業大生產的原理應用於商業經營,實現了大量生產和大量銷售相結合,對傳統營銷渠道是一種挑戰。
9。大市場營銷
大市場營銷是對傳統市場營銷組合戰略的不斷發展。該理論由美國營銷學家菲利浦?科特勒提出,他指出,企業為了進入特定的市場,並在那裡從事業務經營,在策略上應協調地運用經濟的、心理的、政治的、公共關系等手段,以博得外國或地方各方面的合作與支持,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10。綜合市場營銷
這是一種市場營銷溝通計劃觀念,即在計劃中對不同的溝通形式,如一般性廣告、直接反應廣告、銷售促進、公共關系等的戰略地位作出估計,並通過對分散的信息加以綜合,將以上形式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明確的、一致的及最大程度的溝通。
這種溝通方式可以帶來更多的信息及更好的銷售效果,它能提高公司在適當的時間、地點把適當的信息提供給適當的顧客的能力。
折疊
㈣ 淺析非價格競爭的優勢 論文
非價格競爭的優勢:
(一),非價格競爭是價格競爭的發展和升華
非價格競爭完全以市場需求或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與價格競爭相比,其市場適應性更強,發展空間更廣.
1,非價格競爭相對於價格競爭具有相對廣泛的市場針對性和適應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消費水平開始由溫飽型向小康型轉變,消費結構和消費心理也發生著變化.需求的個性化,差異化,多樣化,層次化,動態化已逐步成為當今市場消費的基本特徵.單一的價格競爭當然是無法適應和滿足這一市場需求的.而非價格競爭則可以通過了解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不斷按照消費者潛在的和現實的需求改進產品,改進營銷策略.以豐富多彩的競爭手段和形式,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應付競爭者的挑戰.
2,價格競爭相對於價格競爭,具有相對無限的競爭空間
價格競爭僅通過價格的升降來刺激消費,達到競爭的目的, 而非價格競爭則可以通過產品升級,技術革新,質量改良,品牌建樹,超值服務等多種手段來吸引消費,達到擴大產銷量的目的.
3,非價格競爭相對於價格競爭更具有市場開拓創新能力
價格競爭對市場的開拓主要表現為對消費者求廉心理的滿足,通過低價刺激對產品的購買需求,最終實現產銷量的增加.非價格競爭以其競爭手段的多樣性,針對多樣化的需求和消費質量的提高來開展市場競爭.因此,它對市場的開拓可以說是多點開拓和值得開拓,非價格競爭的市場開拓能力是強勁的,具有創造性.
4,非價格競爭相對於價格競爭更突出了競爭的公平性和兼容性
價格永遠是產品對消費者具有較強誘惑力和影響力的方面.但目前價格競爭卻因諸多原因而變成了一種惡性競爭.一味的盲目降價,對消費者,企業,乃至整個經濟都是得不償失.而非價格競爭,則通過增加科技投入,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優質服務等來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要.這樣的競爭公平,公正,公開,有利於推進企業進步.同時,非價格競爭更容易使企業聯合起來,互相兼容,形成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非價格競爭是價格競爭的發展,升華,是社會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發展的必然.[5]
(二),價格競爭的特點
非價格競爭作為社會化商品經濟或發達商品經濟階段的產物,與此時的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也有其獨有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1,非價格競爭是一種產品單一因素競爭向多因素競爭的轉變.
在價格競爭階段,產品競爭主要是通過產品自身的因素完成的,自由競爭階段的壓低價格和壟斷競爭階段的抬高價格都是如此.其原因在於,一方面生產力的水平不高,產品十分有限,經濟競爭只能是數量的競爭,往往通過提高產品的產量,增加產品的市場佔有量相應地降低產品的價格的競爭方式就能取得競爭的優勢.從經濟結構的特點來看,主要是技術含量低和低附加值的產品,企業沒有必要花大力氣樹立名牌和企業形象,也不需要完善的服務;另一方面是人們手中的貨幣也十分有限,社會的有效需求相對不足;同時人們了解商品信息的渠道也不夠暢通,在沒有其它條件可供選擇的情況下,價格是唯一的選擇目標.隨著產品的逐漸豐富,同類產品之間的可選擇性在不斷增強,進而產品的質量也成了人們選擇商品的主要標准.與此同時,商品的外觀,形狀,包裝等可視性因素及延伸性因素如服務等都成了人們選擇商品的依據.
2,非價格競爭是從注重產品內在因素競爭向產品內外因素相結合競爭的轉化.
現代社會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在數以萬計的同類商品面前,消費者選擇那些商品,很大程度上就依賴於人們掌握的信息的情況.現代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信息傳播技術的大力發展也在客觀上為人們多方面,多渠道的選擇商品提供了保證.過去產品的競爭主要靠產品的內在因素,即產品的性能,品質,貴賤等因素來完成,產品的宣傳和傳播主要靠人際傳播來進行.而現在隨著同類商品的不斷增多,人們不可能對每種商品都能有很清楚的了解,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都掌握清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或產品通過廣告宣傳就可以被廣大公眾所認知,公眾也不像過去那樣只認識產品而不認識生產者或只認識此產品而不認識彼產品了,而往往是通過產品來了解企業,或有時就是通過企業形象而認識其產品,信賴其產品的.這也正是現代名牌戰略和企業形象戰略不斷得到普及和推廣的主要原因.
3,非價格競爭也實現了銷售方式從推銷觀念向營銷觀念再向競爭觀念的轉化.
在早期的商品經濟發展階段,產品銷售以推銷為主,這種方式是企業為處理掉它所製造出來的產品所做的工作,它是以產品為中心的銷售方式;而營銷則是注意觀察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調整企業的產品,服務和分銷方式以適應市場的新的需求的銷售方法,這種方法變以產品為中心為以顧客為中心,從而實現了產品競爭中銷售模式的改變.目前競爭觀念又取代了營銷觀念.一些企業家認為營銷觀念片面強調顧客導向而對競爭者的經營戰略,特別是對競爭者即將採取的措施及其潛能重視不夠,就使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不能區別於其競爭對手,從而使相關企業面臨的市場相對狹小,彼此之間都無法實現利潤極大化.因此必須在考慮顧客需求滿足的同時又考慮競爭者的經營戰略,才能在最小風險下實現盈利的持續增加.因而企業的差別潛能,產品的市場定位,產品開發,信息溝通和營銷策略就和價格的制定一起成了生產者實現產品競爭不得不考慮的內容.這種營銷方法的改變,也正是非價格競爭的主要表現方式之一.
非價格競爭是比價格競爭更高層次的一種競爭方式.因為,價格競爭主要是生產成本的競爭,即在盡可能減少生產成本條件下的競爭.而非價格競爭所涉及的方面更為廣泛,層次更為深入,對生產者的技術,知識,信息及其管理水平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時代的進步,對市場營銷者來說,產品的製造將不是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因此,非價格競爭是一
種能夠適應商品經濟不斷發展的要求,並代表著市場營銷競爭大趨勢的競爭方式.
㈤ 市場營銷競爭策略有哪些
營銷理論上主要有四種營銷競爭策略:
1直接與競爭對手競爭;這種策略主要適用回於本企業具備較強答的競爭實力,行業中企業實力相當或本企業實力上略占優勢的情況,對於企業的要求當然也很高;
2使競爭對手難以反擊;即採用一些措施、手段是競爭對手還來不及做出反應就處於失敗或被動、劣勢的地位,對於企業的策略,創新性,技術性等要求都很高,現實中可行性也有待考慮;
3不戰而勝的競爭策略;主要是採用一些迫使對方投降、讓步的策略方式,採取一些競爭手段,逼迫對方作出退出該領域或行業的手段來,要根據行業特點和具體情況而定;
4與競爭對手合作的策略。這種方式比較可行,對於實力相當而求得共同發展的企業來說都是一劑良,既可以求得雙贏,又能增進合作,實現企業盈利。
㈥ 非價格競爭的原則
企業間競爭大致可分為兩類:價格競爭和非價格競爭。價格競爭是通過降價來使顧客花更少的錢卻得到同樣滿足的一種競爭。非價格競爭,即價值競爭,就是為顧客提供更好、更有特色,或者更能適合各自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的一種競爭。
原則:
產品和消費者需求都存在差異性;
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價格需求關系,一些體現身份地位的產品非高價格賣不出;
運用價格以外的競爭手段,如產品的品種、質量、性能、專利、品牌等來喚起顧客的購買慾望,並使其購買產品,從而達到戰勝競爭對手的目的。
㈦ 市場營銷學中的定價的基本策略是哪些
定價基本策略,是企業在特定的定價目標指導下,依據對成本、需求及競爭等狀況的研究,運用價格決策理論,對產品價格進行計算的具體方法。
定價策略主要包括成本導向、競爭導向和顧客導向等三種類型。
(一)成本導向定價法
以產品單位成本為基本依據,再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價格的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中外企業最常用、最基本的定價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又衍生出了總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等幾種具體的定價方法。
1、總成本加成定價法。在這種定價方法下,把所有為生產某種產品而發生的耗費均計入成本的范圍,計算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合理分攤相應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標利潤率來決定價格。
2、目標收益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又稱投資收益率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的投資總額、預期銷量和投資回收期等因素來確定價格。
3、邊際成本定價法。邊際成本是指每增加或減少單位產品所引起的總成本變化量。由於邊際成本與變動成本比較接近,而變動成本的計算更容易一些,所以在定價實務中多用變動成本替代邊際成本,而將邊際成本定價法稱為變動成本定價法。
4、盈虧平衡定價法。在銷量既定的條件下,企業產品的價格必須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做到盈虧平衡、收支相抵。既定的銷量就稱為盈虧平衡點,這種制定價格的方法就稱為盈虧平衡定價法。科學地預測銷量和已知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是盈虧平衡定價的前提。
(二)競爭導向定價法
在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上,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這種定價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競爭導向定價法。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
1、隨行就市定價法。在壟斷競爭和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條件下,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憑借自己的實力而在市場上取得絕對的優勢,為了避免競爭特別是價格競爭帶來的損失,大多數企業都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即將本企業某產品價格保持在市場平均價格水平上,利用這樣的價格來獲得平均報酬。此外,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企業就不必去全面了解消費者對不同價差的反應,也不會引起價格波動。
2、產品差別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是指企業通過不同營銷努力,使同種同質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不同的產品形象,進而根據自身特點,選取低於或高於競爭者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價格。因此,產品差別定價法是一種進攻性的定價方法。
3、密封投標定價法。在國內外,許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設備和建築工程項目的買賣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業等,往往採用發包人招標、承包人投標的方式來選擇承包者,確定最終承包價格。一般來說,招標方只有一個,處於相對壟斷地位,而投標方有多個,處於相互競爭地位。標的物的價格由參與投標的各個企業在相互獨立的條件下來確定。在買方招標的所有投標者中,報價最低的投標者通常中標,它的報價就是承包價格。這樣一種競爭性的定價方法就稱密封投標定價法。
(三)顧客導向定價法
現代市場營銷觀念要求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必須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並在產品、價格、分銷和促銷等方面予以充分體現。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方法叫做顧客導向定價法,又稱「市場導向定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主要包括理解價值定價法、需求差異定價法和逆向定價法。
1、理解價值定價法。所謂「理解價值」,是指消費者對某種商品價值的主觀評判。理解價值定價法是指企業以消費者對商品價值的理解度為定價依據,運用各種營銷策略和手段,影響消費者對商品價值的認知,形成對企業有利的價值觀念,再根據商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來制定價格。
2、需求差異定價法。所謂需求差異定價法,是指產品價格的確定以需求為依據,首先強調適應消費者需求的不同特性,而將成本補償放在次要的地位。這種定價方法,對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場上制訂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價格,或使不同商品價格之間的差額大於其成本之間的差額。其好處是可以使企業定價最大限度地符合市場需求,促進商品銷售,有利於企業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
3、逆向定價法。這種定價方法主要不是考慮產品成本,而重點考慮需求狀況。依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最終銷售價格,逆向推算出中間商的批發價和生產企業的出廠價格。逆向定價法的特點是:價格能反映市場需求情況,有利於加強與中間商的良好關系,保證中間商的正常利潤,使產品迅速向市場滲透,並可根據市場供求情況及時調整,定價比較靈活。
㈧ 非價格競爭的策略主要有哪幾種舉例說明
1.產品質量競爭手段
一個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是否有競爭力,主要靠的是產品過硬的質量。有關調查結果表明 ,產品質量的信譽度與產品市場佔有率大致成正比。沒有質量信譽的產品是缺乏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質量策略,成為企業經營者首先要謀劃和制訂實施的策略。
2、產品創新手段
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標准化產品、統一的營銷方式和水準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單一的產品品種無法滿足消費者,價格因素在競爭的影響降低,消費者開始關注產品的差異化還有其更新換代的速度.
3、產品品牌個性化
每一種產品的不同的質量、價格、外觀、品位、內涵都會給客戶帶來不同的感受和理念,也會給客戶帶來不同程度的心理上的滿足,這些都是影響客戶購買產品的重要因素。消費者越來越強調的是產品的文化內涵、個性、等感性方面的影響因素,這種情感因素的增加也加寬了消費者對產品及品牌的的理解和依賴。
4.服務創新策略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及消費者主權意識的提高,服務這一「第三利潤源泉」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重視
5、戰略聯盟
戰略聯盟是一種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的新型競爭觀念,它以一種合作的態度來對待競爭者,形成商業聯盟,通過建立雙方的信任關系,在合作中競爭,實現優勢互補,藉助對方來加強各自的競爭力,在合作的基礎上展開競爭,從而不斷提高競爭的水平,促進社會經濟和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
6、廣告策略
廣告宣傳的基本功能在於向消費者傳遞商品的信息,溝通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以此促進商品銷售。而廣告之所以能在市場促銷過程中去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由於廣告的功能所決定的。當前,促銷宣傳不再是僅以某種優惠或變相優惠來吸引消費者購買,而是以妥善處理公共關系,樹立產品和企業的良好形象,增強消費者和社會的信任為其主流的一種商業方式。
7、渠道創新策略
市場競爭日趨增強的激烈性和對抗性,要求企業經營更加深入和細致化,提高資源的可控程度。而渠道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其「自我意識」和不穩定性對企業的經營效率、競爭力和經營安全形成的局限和威脅卻逐漸顯現,對
銷售渠道的重新整合成為企業關注的問題。營銷渠道管理不僅僅是指銷售或供給,更重要的,它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與顧客建立新型聯系以捕捉商業機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