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談談目前企業開展網路營銷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應怎樣改進
我國的網路營銷總體還處於起步階段,發展水平還很低,還相當脆弱,在體系、組織、模式、法律、技術以及管理等方面均未成形。
具體表現為:
(一)觀念滯後,認識不清。根本原因是企業的管理階層上網意識差,他們對企業信息化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重視,大多數企業仍將競爭定位於傳統的實體市場上。
(二)即使是上網的企業,也並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網路營銷。大多數企業僅僅停留在網路廣告和網路宣傳及促銷上,很少有企業擁有自己獨立的域名網址,更談不上對企業產品具體、細致、生動、形象的介紹,而這恰恰是進行網路營銷所必須的。至於涉足網路調研、網路分銷、網路服務方面業務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這種極低的利用率,使得網路營銷的巨大優勢難以發揮出來,從而使企業原本具有的利潤潛力難以發掘出來。
(三)網路營銷產品種類少、范圍小。實行網路營銷的產品主要集中於電腦及其配件、軟體、圖書、汽車等有限的幾類特殊商品上,面向大眾的生活用品上網的很少。
(四)上網企業效益不好。目前全國開通網上購物的商業企業,迄今尚無一家贏利。不少網上商店開張不久即宣告倒閉,少數幾家也是依靠其實體商店的信譽而得以勉強維持。
具體可參考http://wenku..com/link?url=T6qW9klBz-_HI3Rg5CMdtYIpZa1yEXJ5iGQe-Fdw8az-WvbqB3Tr_Lap2TBE3EQ2f7HmtS
Ⅱ 傳統營銷和網路營銷的優缺點是什麼
傳統營銷的優勢
(1)人們的生活習慣、工作方式、價值觀都比較接受傳統消費
(2)顧客回能直接感受到產品答,降低了購買風險,售後方面也更有保障
(3)一部分人將逛街購物做為一種時尚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面對產品生動形象的解說往往更能成功的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
傳統營銷的劣勢
(1)商品的附加成本增加從而沒有價格優勢
(2)商品有地域的限制且商品信息不流通,導致地域價格差
(3)廣告成本大且有時間限制、地域限制,並且傳播信息難以保留
網路營銷的優勢
(1)有利於企業取得未來的競爭優勢
(2)網路商品成本低、網路用戶廣、信息傳遞快捷、購物方便
(3)加快了市場營銷的速度與范圍
(4)幫助中小企業了解市場和發展自己的機會
(5)廣告沒有時間、地域、信息難保留等的限制
網路營銷的劣勢
(1)缺乏信任感
(2)缺乏生趣
(3)網路技術與安全性問題尚待改進
(4)缺乏相應的法律約束
(5)廣告效果不佳
(6)企業促銷被動性加劇
(7)由於物流的不成熟使得商品的損壞機率很大
(8)產品的售後也很難得到保障
(9)有很大一部分潛在消費者不會使用電腦
Ⅲ 我國網路營銷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
網路營銷(Cybermarketing)是指藉助於互聯網路、電腦通信技術和數字交換式媒體來實現營銷目標的一種營銷方式。對照傳統營銷,無論是從降低了 企業 的營銷成本看,還是從提供了更多的營銷機會看,抑或是滿足了更多的消費者個人偏好看,網路營銷都比前者具有更多的優勢。因此,網路營銷得以在全球范圍內迅速開展起來。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統計,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國網上購物大軍已達4640萬,佔全體網民的22.1%,其中半數為網上購物常客。隨著網民購買服裝,生活家居用品比率的不斷增高,B2C市場已經開始逐漸的從單一化的產品模式(書籍、影像製品和數碼產品等)向多元化的產品模式轉變。同時,由於C2C市場的迅速發展,網上支付的比率迅速的增長至48.4%。不僅是大型企業開展網上營銷紅紅火火,一些中小企業也開展的有聲有色。但是,在這一片欣欣向榮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網路營銷的發展。
一、網路營銷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網路營銷的認識存在偏差
企業對網路營銷的認識存在偏差。對於一些企業來說,特別是這些企業的領導層和管理層,長期受到傳統營銷觀念的 影響 ,雖然在形式上接受了網路營銷這種新型營銷方式,但在本質上仍然沒有接受網路營銷,其經營管理的理念更是沒有更新。導致企業網路營銷流於形式。具體表現在:企業網站長期沒有更新,沒有聯系信息,只是作為擺設,沒能真正起到企業和外界之間的橋梁作用。
消費者對網路營銷的認識存在偏差。對於一些消費者來說,傳統的消費觀念也根深蒂固,作為信息劣勢的一方,消費者因為不能實地看察商品,總是認為有欺騙而不放心,加上時有類似的新聞在電視上出現,造成消費者不願意進行網上消費。消費者對網路營銷的這種認識也給企業進行網路營銷造成影響。
(二)網路基礎設施和配套建設問題
擁有一個廣泛而高速通暢的網路是進行網路營銷的必要條件。但是在我國廣大的 農村 地區幾乎是網路的盲點,而一些縣城或鎮上,雖然有網路,但往往速度很慢而且功能幾乎不涉及到網路營銷這塊,網路營銷的重點還是在我國的城市裡。從全國范圍看, 經濟 發達地區的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遠遠高於經濟欠發達地區。另外,我國的網路普及率只有16%,低於全球網路普及率的19.1%。這些問題的危害在於:網路營銷既不能普及到全國地區,也不能普及到全國人民大眾,無形中損失了大量的市場機會。
(三)我國網路營銷策略水平普遍不高
我國網路營銷的開展還剛剛起步,總體水平比較低,對網路營銷策略缺乏普遍和深入的研究 ,對於一些適合網上銷售的產品有了一些簡單的方法和策略,而對於一些難以網上銷售的產品,相關企業卻望而卻步,沒有及時的應對之法,特別是對於網路渠道的管理策略而言。由於傳統的營銷渠道一旦建立,企業很難在一時之間加以改變,也難以控制,所以改革的力度相當大。網路營銷的開展不可避免的會觸及到許多中間商的利益,所以沖突不可避免,許多企業在碰到這樣的情況時往往容易退卻,更不用說對網路營銷的策略進行創新。
(四)網路誠信問題沒有根本解決
由於網路營銷在我國開展的比較晚,這種營銷方式在我國還沒有深入人心,許多人對這種新型營銷方式還心存顧忌。在電子商務發展過快的今天,由於相關部門的法律法規、監管手段以及技術力量卻沒有及時跟進相對落後,致使我國電子商務行業良莠不齊,網上購物上當受騙受損的事件屢見不鮮,大大削弱了消費者對於網路購物的信心,嚴重製約了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也直接影響到網路營銷的發展。
二、對網路營銷存在問題的對策
網路營銷作為新經濟形式下的產物,對我們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網路營銷飛速的發展過程中,它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當然,在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中難免會存在許多問題。為此,我國網路營銷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再認識和調整:
(一)樹立網路營銷觀念和意識
對於企業的全體員工,尤其是領導層和管理層,一定要樹立網路營銷的新觀念,改變自己的傳統經營管理思想,以適應在新經濟形式下的競爭。對於一些中小企業而言,網路營銷給他們帶來了低成本優勢,也帶來了更多的營銷機會,同時也帶給他們和大企業同等競爭的機會,在沒有規模經濟制約其自身的情形下,參與到全國甚至是全球的市場競爭中。
對於消費者而言,也要改變自己的消費觀念,畢竟網路營銷會帶給自己更大的方便和快捷。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網路營銷在我國的發展會有更大的空間,也將會成為未來營銷的主流,消費者也應該適應潮流接受網路營銷的新觀念。
(二)加大對 網路 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網路在全國范圍內的不斷普及,對網路基礎設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互聯網范圍的逐步擴大,從城市逐漸向鄉鎮一級擴展,這無疑是對我國的網路運營商提供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必須把網路的范圍鋪向更廣闊的農村 。據CNNIC統計,2007年農村網民成了新增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模年增長率超過100%,達到127.7%,農村網民數量達到了5262萬人。7300萬新增網民的4成,即有2917萬來自農村。這個數據充分說明了廣大農村日益成為網路普及的新亮點,只有加大對這些地區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未來 電子 商務包括網路營銷才能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三)大力提高網路營銷策略水平
在網路營銷策略組合中,不僅是傳統的「4P」的內涵發生了變化,而且應該向「4C」轉變。現在看來,網路營銷能更好的解決「顧客、溝通、便利和成本」這些因素所帶來的 問題 。不僅如此, 企業 對自己網站的推廣上也要有相應的策略,要有相應的網站推廣計劃,相應的推廣策略以及對網路消費者行為的 分析 ,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網路廣告,它在整個網路營銷策略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針對網路廣告的設計與發布,都要有相應的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針對網路廣告的收費方式也要有所依據。
(四)網路誠信體系的建立及相關 法律 法規的制定和完善
建立完善的網路誠信體系,是進行電子商務活動和網路營銷的保證。如今在網上開展營銷活動的企業已經可以申請誠信等級。在網上開展營銷活動的企業,只要登錄相關網站,下載全國企業網路營銷基本誠信資料庫申報表,即可申請從低到高不同誠信等級。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將從企業基本信息、綜合素質、履約及資產質量、贏利能力、用戶滿意度等多個角度展開調查、核實和評估,決定是否將其納入到基本誠信資料庫,並頒發相應的誠信等級。這樣一來,消費者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哪些企業是值得信賴的。將那些缺乏誠信的企業剔除和淘汰。
但僅僅依靠道德層面和政策層面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是應該在法律層面上給予支持和保護。由於網路營銷在我國的發展處於起步階段,涉及的領域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約束,只有在相關法律上有大概的涉及,這就會給不法企業有可乘之機。因此我們要在這方面多多努力,加快電子商務立法的制定與不斷完善,特別是在電子商務交易方面的規范。還有就是加快網路廣告法的制定,傳統的廣告法已過於陳舊狹隘落伍,完全不能適應它的發展,對電子合同法這方面也要進行必要的修善。
綜上所述,網路營銷是適應網路技術發展與信息網路 時代 社會 變革的一種全新的營銷理念,它在未來經濟中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在發展中肯定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們也只有不斷的探索,在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共同努力下,在發展中解決問題,推動網路營銷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
Ⅳ 淺談網路營銷的產生及其存在的優勢與不足
現在企業選擇網路營銷的案例是越來越多,網路營銷包括、競價排名、論壇發帖、軟文推廣、博客推廣、郵件營銷、微博營銷、視頻推廣、圖片推廣、口碑營銷等十大類。 一.SEO 知道SEO這個詞的可能不知道,網路營銷包括SEO,網路營銷是一個綜合的大類,而SEO是網路營銷的分支。 優勢:SEO優勢在於依靠網站為媒介,發布信息,進行關鍵詞的優化,以獲得搜索引擎排名。給網站帶來流量,帶來瀏覽量。 弊端:可能有些比較熱的關鍵詞不能通過SEO獲得排名,短期內很難看到效果。 二.競價排名 通過購買網路、新浪、網易、天涯論壇等大型門戶網站的廣告位來獲得網站的流量。 優勢:短期內就能獲得很好的排名,對於一些大型企業,前期做網路推廣是必須的! 弊端:價格貴,中小型企業很難承受高額的廣告費 三. 論壇發帖 天涯論壇、經濟雜談、新浪經濟論壇等各種大中小型論壇進行發帖推廣企業產品。 優勢:范圍廣,有很好的網路宣傳效果,如果可以通過與新浪、網易、搜狐等各大論壇版主合作,讓他們把網站文章置頂加精,更加有利於網站知名度的提高,增強了信任感!、 弊端:企業大規模的廣撒網,對網站進行發帖質量肯定不高,而且刪帖率極高,最終導致網站發了很多的帖子,看不到效果。而且帖子存活率很低! 四. 軟文推廣 軟文推廣是網路編輯人員針對網站產品的樣式、類別、優勢等寫出的適合論壇發布的文章,這些文章包括論壇帖子、博客文章、貼吧文章等,這三類文章又要以不同的要求寫出適合網站推廣的文章,要求比較高! 優勢:文章類型涉及范圍廣,可讀性強,對關鍵詞的優化排名有好處!是網站推廣的主要力量! 弊端:文章類別多,文章寫作難度大,要求編輯水平高,又需要大量的原創,因此出現文章質量跟不上的弊端,導致可讀性不強!解決辦法請專業的編輯人員寫高質量的文章! 五. 博客推廣 博客推廣包括新浪博客、網易博客、搜狐博客、天涯博客等大型的博客媒介 優勢:博客賬號多用,一個賬號可以實現大類別中的通用,不僅可以發布博客文章,而且可以發帖,傳照片、傳視頻、寫微博、與網友互動,是網路營銷中的大後台!而且權重高!可以給主站放友情鏈接,提高網站權重! 弊端:不能充分的利用博客的優勢,有些時候是為了避免博客權重過於高,導致與主站關鍵詞進行爭權重。 六. 郵件營銷 郵件營銷這種方式通過網路機器,進行大規模的發布企業網站產品郵件信息,進行推廣。 優勢:提高網站流量有奇效 弊端:轉化率,跳出率很高,轉化率低 七.微博營銷 微博營銷是一種依靠粉絲進行網路推廣的一種方式 優勢:傳播范圍廣,如果有轉發,引起共鳴,可以起到很好的傳播作用。 弊端:產品很難對味,網友們喜歡新鮮的搞笑的事情或者搞笑視頻,一般的產品很難有生動性。不容易被轉發傳播! 八.視頻推廣 視頻推廣需要很大的投入與策劃,需要專業的人員製作視頻。 優勢:生動性高,傳播快速 弊端:素材比較難找 九.圖片推廣 製作添加網站網址的圖片,吸引用戶視野 優勢:圖像更容易被人記住,觀賞性教文章更強,與文章結合效果會更好 弊端:在很多的地方不能加入錨鏈接,無法通過圖片進行點擊 十.口碑營銷 通過在網路上發布言論,製造有利於企業產品的優勢言論 優勢:可以大規模的利於網路水軍,進行回復言論,引導互聯網企業言論,樹立企業良好形象 弊端:難以找到話題進行真正的共鳴!
Ⅳ 哪些企業的網路營銷有些不足 改進的地方
一般從企業自身與市場兩方面分析,比如網站優化。站外新媒體的優化等等
Ⅵ 網路營銷策略手段中存在哪些問題及對策
網路營銷策略中存在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項目問題不一樣。策略中存在靈活多變的方式,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Ⅶ 我國中小企業網路營銷促銷策略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建議
推薦你SEMtime(上海)網路推廣公司!
SEMtime根據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的需求,可以為企業研究最實惠的宣傳方案,有效的把各企業的產品信息、公司新聞、公司資料等信息被各大戶網站收錄,免費排在各搜索網頁的前列,把企業信息展示在全國客戶面前。可以說,我們就是企業的網路營銷的尖兵,不僅提高企業網站的有效點擊率,而且讓客戶的訂單激增,為企業創利!
SEMtime傳播理念:由創意拉動效應,效應產生效益。互動營銷才能更好的為企業和品牌信息進行傳播;
SEMtime調研策劃:分析企業/品牌的互聯網傳播現狀,鎖定企業與目標受眾的社會化網路觸點,為企業制定精準有效的互聯網營銷策略;
SEMtime服務:搜索引擎優化、網路營銷推廣、事件炒作、口碑營銷、危機公關等。
SEMtime,你身邊的網路營銷服務商。
Ⅷ 關於網路營銷策略的問題
首先互聯網已經普及,互聯網廣告每年都已高的增長率在遞增,可以看出他的潛力,企業營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要根據企業的所在行業不同制定企業的營銷策略,權衡分析,不要盲目跟風,不利用企業的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