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市場營銷觀念的大致經歷的幾個階段是( )。
生產觀念 產品觀念 推銷觀念 市場營銷觀念 社會營銷觀念 這是西方企業市場經歷漫長的過程形成
㈡ 市場營銷觀念發展的五個階段都是什麼呢
從19世紀末到現在,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市場觀念,可分為五個階段:
(1)生產觀念。即以生產為中心的企業經營指導思想,重點考慮「能生產什麼」,把生產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中心。
(2)產品觀念。即企業以消費者會選擇質量高的產品為前提,把企業營銷活動的重點放在產品質量的提高上,堅信只要企業能提高產品的質量,增加產品的功能便會顧客盈門,而不必講究其它如銷售方式。
(3)銷售觀念。又稱推銷觀念,是以銷售為中心的企業經營指導思想,重點考慮如何能賣出去,把銷售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核心。
(4)市場營銷觀念。是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企業經營指導思想,重點考慮消費者需要什麼,把發現和滿足消費者需求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核心。
(5)社會營銷觀念 。社會營銷觀念是20世紀70年代出現的新觀念,它強調企業向市場提供的商品和勞務不僅要滿足消費者的個別的、眼前的需要,而且要符合消費者總體和整個社會的長遠利益。
(2)市場營銷的幾個階段擴展閱讀:
觀念區別
1、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一般稱之為舊觀念,是以企業為中心、以企業利益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標來處理營銷問題的觀念;
2、市場營銷觀念與社會營銷觀念稱之為新觀念,分別稱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顧客導向觀念和以社會長遠利益為中心的社會導向觀念。
李維特曾以推銷觀念與市場營銷觀念為代表,比較了新舊觀念的差別
推銷觀念:採用的是由內向外的順序。它從工廠出發,以公司現存產品為中心,通過大量推銷和促銷來獲取利潤。
市場營銷觀念:採用的是從外向內的順序。它從明確的市場出發,以顧客需要為中心,協調所有影響顧客的活動,並通過創造性的顧客滿足來獲取利潤。
現代的觀念
創造需求的營銷觀念
現代市場營銷觀念的新領域
現代市場營銷觀念的核心是以消費者為中心,認為市場需求引起供給,每個企業必須依照消費者的需要與願望組織商品的生產與銷售。
幾十年來,這種觀念已被公認,在實際的營銷活動中也倍受企業家的青睞。然而,隨著消費需求的多元性、多變性和求異性特徵的出現,需求表現出了模糊不定的「無主流化」趨勢,許多企業對市場需求及走向常感捉捕不準,適應需求難度加大。
另外,完全強調按消費者購買慾望與需要組織生產,在一定程度上會壓抑產品創新,而創新正是經營成功的關鍵所在。
為此,在當代激烈的商戰中,一些企業總結現代市場營銷實踐經驗,提出了創造需求的新觀念,其核心是指市場營銷活動不僅僅限於適應、刺激需求,還在於能否生產出對產品的需要。
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長盛田昭夫對此進行了表述:「我們的目標是以新產品領導消費大眾,而不是問他們需要什麼,要創造需要。」索尼公司的認識起碼有三方面是新穎的:
其一,生產需要比生產產品更重要,創造需求比創造產品更重要;
其二,創造需要比適應需要更重要,現代企業不能只滿足於適應需要,更應注重「以新產品領導消費大眾」;
其三,「創造需求」是營銷手段,也是企業經營的指導思想,它是對近幾十年來一直強調「適應需求」的市場營銷觀念的發展。
㈢ 市場營銷觀念的發展包括哪幾個階段
經歷了4p 、4c 、4r三階段。
4c是美國營銷大師勞特朋所創4c理論的簡稱,即:顧客的欲求與需要、顧客獲取滿足的成本、顧客購買的方便性、溝通。從關注4p轉變到注重4c,是當前許多大企業全面調整市場營銷戰略的發展趨勢,它更應為零售業所重視。
(一)顧客(customer):零售企業直接面向顧客,因而更應該考慮顧客的需要和慾望,建立以顧客為中心的零售觀念,將「以顧客為中心」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於市場營銷活動的整個過程。零售企業應站在顧客的立場上,幫助顧客組織挑選商品貨源;按照顧客的需要及購買行為的要求,組織商品銷售;研究顧客的購買行為,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要;更注重對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
(二)成本(cost):顧客在購買某一商品時,除耗費一定的資金外,還要耗費一定的時間、精力和體力,這些構成了顧客總成本。所以,顧客總成本包括貨幣成本、時間成本、精神成本和體力成本等。由於顧客在購買商品時,總希望把有關成本包括貨幣、時間、精神和體力等降到最低限度,以使自己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因此,零售企業必須考慮顧客為滿足需求而願意支付的「顧客總成本」。努力降低顧客購買的總成本,如降低商品進價成本和市場營銷費用從而降低商品價格,以減少顧客的貨幣成本;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盡可能減少顧客的時間支出,節約顧客的購買時間;通過多種渠道向顧客提供詳盡的信息、為顧客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減少顧客精神和體力的耗費。
(三)方便(convenient):最大程度地便利消費者,是目前處於過度競爭狀況的零售企業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如上所述,零售企業在選擇地理位置時,應考慮地區抉擇、區域抉擇、地點抉擇等因素,尤其應考慮「消費者的易接近性」這一因素,使消費者容易達到商店。即使是遠程的消費者,也能通過便利的交通接近商店。同時,在商店的設計和布局上要考慮方便消費者進出、上下,方便消費者參觀、瀏覽、挑選,方便消費者付款結算等等。
(四)溝通(communication):零售企業為了創立競爭優勢,必須不斷地與消費者溝通。與消費者溝通包括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店地點、商品、服務、價格等方面的信息;影響消費者的態度與偏好,說服消費者光顧商店、購買商品;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在當今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環境中,零售企業的管理者應該認識到:與消費者溝通比選擇適當的商品、價格、地點、促銷更為重要,更有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
總之,零售企業在組織市場營銷活動時,應該從零售企業的行業特徵出發,關注4ps的組合運用。同時,更應該了解、掌握當前許多大企業全面調整市場營銷戰略的發展趨勢,注重4c在零售企業營銷管理中的運用。
㈣ 市場營銷管理程序包括哪幾個階段
所謂市場營銷管理過程是指企業為實現目標,完成任務而發現、分析、選擇和利用市場機會的管理過程。具體包括,分析市場機會、選擇目標市場、設計市場營銷組合以及執行和控制營銷計劃。
一、分析市場機會
市場機會就是未滿足的需要。為了發現市場機會,營銷人員必須廣泛收信市場信息,進行專門的調查研究,充分了解當前情況外,還應該按照經濟發展的規律,預測未來發展的趨勢.營銷人員不但要善於發現和識別市場機會,還要善於分析、評價哪些才是適合本企業的營銷機會(就是對企業的營銷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競爭優勢的市場機會),市場上一切未滿足的需要都是市場機會,但能否成為企業的營銷機會,要看它是否適合於企業的目標和資源,是否能使企業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比競爭者或可能競爭者獲得更大的超額利潤。
二、選擇目標市場
企業選定符合自身目標和資源的營銷機會以後,還要對市場容量和市場結構進行進一步分析,確定市場范圍,無論是從事消費者市場營銷還是從事產業市場營銷的任何企業都不可能為具有某種需求的全體顧客服務,而只能滿足部分顧客的需求。這是由顧客需求的多樣變動性及企業擁有資源的有限性所決定的。因些,企業必須明確在能力可及的范圍內要滿足哪些顧客的要求,首先進行市場細分,然後選擇目標市場,最後進行市場定位。
三、設計市場營銷組合
企業在確定目標市場和進行市場定位之後,市場營銷管理過程就進入第三階段——設計市場營銷組合。市場營銷組合是指企業用於追求目標市場預期銷售量水平的可控營銷變數的組合。營銷組合中包含的可控變數很多,可以概括四個基本數量,即,產品、價格、地點和促銷。
市場營銷組合因素對企業來說都是可控因素,即企業根據目標市場的需求,可能自主決定產品結構、產品價格、選擇分銷渠道和促銷方式,但這種自主權是相對的,要受到自身資源和目標的制約及各種微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
四、執行和控制市場營銷計劃
企業市場營銷管理的第四步是執行的控制市場營銷計劃,只有有效地執行計劃,才能實現企業的戰略任務,因些這是營銷過程中極其重要的步驟。
㈤ 市場營銷的發展有那五個階段
1.萌芽階段(1900~1920) 這一時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過工業革命,生產迅速提高,城市經濟迅猛發展,商品需求量亦迅速增多,出現了需過於供的賣方市場,企業產品價值實現不成問題。
2.功能研究階段(1921~1945) 這一階段以營銷功能研究為其特點。此階段最著名的代表者有:克拉克(F?E?Clerk),韋爾達(L?D?H?Weld),亞歷山大(Alexander),瑟菲斯(Sarfare),埃爾德(Ilder)及奧爾德 遜(Alderson)。
3.形成和鞏固時期(1946~1955) 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范利(Vaile),格雷特(Grether),考克斯(Cox),梅納德(Maynard)及貝克曼(Beckman)。
4.市場營銷管理導向時期(1956~1965年) 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羅·奧爾德遜(Wraoe Alderson),約翰·霍華德(John A?How ard)及尤金尼·麥卡錫(E?J?Mclarthy)。 奧爾德遜在1957年出版的《市場營銷活動和經濟行動》一書中,提出了「功能主義」。
5.協同和發展時期(1966~1980年) 這一時期,市場營銷學逐漸從經濟學中獨立出來,同管理科學、行為科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理論相結合,使市場營銷學理論更加成熟。
以上為市場營銷發展的五個階段簡述。
㈥ 市場營銷的流程的三個階段
企業的營銷工作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先進的營銷理念將提出企業的市場業績。從營銷組合策略的角度講,市場營銷理念經理4Ps-4Cs-4Rs三個階段。
一、經典4Ps
4Ps(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營銷策略自20世紀50年代末由JeromeMcCarthy提出以來,對市場營銷理論和實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被營銷經理們奉為營銷理論中的經典。而且,如何在4Ps理論指導下實現營銷組合,實際上也是公司市場營銷的基本運營方法。
4P指代的是Proct(產品)、Price(價格)、Place(地點,即分銷,或曰渠道)和Promotion(促銷)四個英文單詞。這一理論認為,如果一個營銷組合中包括合適的產品,合適的價格,合適的分銷策略,和合適的促銷策略,那麼這將是一個成功的營銷組合,企業的營銷目標也可以藉以實現。
但是簡潔也常常意味著有所遺漏。這就像一件考究的中式長袍,誰都能穿,但不是誰穿著都合身。如同一位歐洲學者/咨詢顧問所言,"營銷組合的4Ps模型被廣泛接受的原因,恐怕並非由於其普適性,而在於它是一個優美的理論。
二、4Cs:4Ps的挑戰者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媒介傳播速度越來越快,4Ps理論越來越受到挑戰。到80年代,美國勞特朋針對4P存在的問題提出了4Cs營銷理論:
4C分別指代Customer(顧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溝通)。
1.Customer(顧客)主要指顧客的需求
企業必須首先了解和研究顧客,根據顧客的需求來提供產品。同時,企業提供的不僅僅是產品和服務,更重要的是由此產生的客戶價值(CustomerValue)。
2.Cost(成本)不單是企業的生產成本,或者說4P中的Price(價格)
它還包括顧客的購買成本,同時也意味著產品定價的理想情況,應該是既低於顧客的心理價格,亦能夠讓企業有所盈利。此外,這中間的顧客購買成本不僅包括其貨幣支出,還包括其為此耗費的時間,體力和精力消耗,以及購買風險。
3.Convenience(便利),即所謂為顧客提供最大的購物和使用便利
4C理論強調企業在制訂分銷策略時,要更多的考慮顧客的方便,而不是企業自己方便。要通過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後服務來讓顧客在購物的同時,也享受到了便利。便利是客戶價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Communication(溝通)則被用以取代4P中對應的Promotion(促銷)
4C認為,企業應通過同顧客進行積極有效的雙向溝通,建立基於共同利益的新型企業/顧客關系。這不再是企業單向的促銷和勸導
顧客,而是在雙方的溝通中找到能同時實現各自目標的通途。
4Cs理論也留有遺憾。總起來看,4Cs營銷理論注重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與市場導向的4h相比,4Cs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但從企業的營銷實踐和市場發展的趨勢看,4Cs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①4Cs是顧客導向,而市場經濟要求的是競爭導向,中國的企業營銷也已經轉向了市場競爭導向階段。顧客導向與市場競爭導向的本質區別是:前者看到的是新的顧客需求;後者不僅看到了需求,還更多地注意到了競爭對手,冷靜分析自身在競爭中的優、劣勢並採取相應的策略,在競爭中求發展。
②4Cs理論雖然已融入營銷策略和行為中,但企業營銷又會在新的層次上同一化。不同企業至多是個程度的差距問題,並不能形成營銷個性或營銷特色,不能形成營銷優勢,保證企業顧客份額的穩定性、積累性和發展性。
③4Cs以顧客需求為導向,但顧客需求有個合理性問題。顧客總是希望質量好,價格低,特別是在價格上要求是無界限的。只看到滿足顧客需求的一面,企業必然付出更大的成本,久而久之,會影響企業的發展。所以從長遠看,企業經營要遵循雙贏的原則,這是4Cs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④4Cs仍然沒有體現既贏得客戶,又長期地擁有客戶的關系營銷思想。沒有解決滿足顧客需求的操作性問題,如提供集成解決方案、快速反應等。
⑤4Cs總體上雖是4Ps的轉化和發展,但被動適應顧客需求的色彩較濃。根據市場的發展,需要從更高層次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企業與顧客之間建立起有別於傳統的新型的主動性關系,如互動關系、雙贏關系、關聯關系等。
三、4Rs--營銷理論的最新進展
針對上述問題,近來,美國Don.E.Schuhz提出了4Rs(關聯、反應、關系、回報)營銷新理論,闡述了一個全新的營銷四要素:
1.與顧客建立關聯
在競爭性市場中,顧客具有動態性。顧客忠誠度是變化的,他們會轉移到其他企業。要提高顧客的忠誠度,贏得長期而穩定的市場,重要的營銷策略是通過某些有效的方式在業務、需求等方面與顧客建立關聯,形成一種互助、互求、互需的關系。
2.提高市場反應速度
在今天相互影響的市場中,對經營者來說最現實的問題不在於如何控制、制定和實施計劃,而在於如何站在顧客的角度及時地傾聽顧客的希望、渴望和需求,並及時答復和迅速做出反應,滿足顧客的需求。
3.關系營銷越來越重要
在企業與客戶的關系發生了本質性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搶占市場的關鍵已轉變為與顧客建立長期而穩固的關系,從交易變成責任,從顧客變成用戶,從管理營銷組合變成管理和顧客的互動關系。
溝通是建立關系的重要手段。從經典的AIDA模型: "注意一興趣一渴望一行動"來看,營銷溝通基本上可完成前三個步驟,而且平均每次和顧客接觸的花費很低。
4.回報是營銷的源泉
對企業來說,市場營銷的真正價值在於其為企業帶來短期或長期的收入和利潤的能力。
4Rs理論有四大優勢:
① 4Rs營銷理論的最大特點是以競爭為導向,在新的層次上概括了營銷的新框架。4Rs根據市場不斷成熟和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著眼於企業與顧客互動與雙贏。
② 4Rs體現並落實了關系營銷的思想。通過關聯、關系和反應,提出了如何建立關系、長期擁有客戶、保證長期利益的具體操作方式,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③ 反應機制為互動與雙贏、建立關聯提供了基礎和保證,同時也延伸和升華了便利性。
④ "回報"兼容了成本和雙贏兩方面的內容。追求回報,企業必然實施低成本戰略,充分考慮顧客願意付出的成本,實現成本的最小化,並在此基礎上獲得更多的顧客份額,形成規模效益。這樣,企業為顧客提供價值和追求回報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客觀上達到的是一種雙贏的效果。
當然,4Rs同任何理論一樣,也有其不足和缺陷。如與顧客建立關聯、關系,需要實力基礎或某些特殊條件,並不是任何企業可以輕易做到的。但不管怎樣,4Rs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是經營者和營銷人員應該了解和掌握的。
4Ps、4Cs、4Rs三者是什麼關系呢?不是取代關系而是完善、發展的關系。由於企業層次不同,情況千差萬別,市場、企業營銷還處於發展之中,所以至少在一個時期內,4Ps還是營銷的一個基礎框架,4Cs也是很有價值的理論和思路。因而,兩種理論仍具有適用性和可借鑒性。4Rs不是取代4Ps、4Cs,而是在4Ps、4Cs基礎上的創新與發展,所以不可把三者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在了解體現了新世紀市場營銷的新發展的4Rs理論的同時,根據企業的實際,把三者結合起來指導營銷實踐,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㈦ 市場營銷主要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大致有以下幾個階段的發展變化,以及相關特點如下:
生產觀念階段
是指導銷售者行為的最古老的觀念之一,20世紀20年代前的生產觀念是一種重生產、輕市場營銷的商業哲學,這種理念在供不應求的物資缺乏時代特別流行;
產品觀念階段
是市場營銷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營銷理念,也是一種較早的企業經營理念,產品理念認為消費者最喜歡高質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種特色的產品,企業應致力於生產高值產品,並不斷加以改進它,在這種理念下,企業過於相信,只要生產的產品足夠好,就一定會有市場。這種理念很容易導致企業陷於對自己產品的自娛自樂中,導致「市場營銷近視」,致使企業經營陷入困境。
推銷觀念階段
4個支柱是:工廠,產品導向,推銷、贏利,它是一種重營銷輕生產產品的觀念市場營銷觀念
是一種新型的企業經營哲學。這種觀念是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出發點的,即「顧客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它是一種以顧客需要和慾望為導向的哲學,是消費者主權論在企業市場營銷管理中的體現;使市場營銷學發生了一次革命。
社會市場營銷觀念
要求市場營銷者在制定市場營銷政策時,要統籌兼顧三方面的利益,即企業利潤、消費者需要的滿足和社會利益。社會市場營銷觀念是對市場營銷觀念的修改和補充。它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其產生和存在都有其歷史背景和必然性,都是與一定的條件相聯系、相適應360度全營銷觀念是指一個企業組織要緊密圍繞營銷展開,並且根據市場營銷,將企業組織重新架構,比如產業研發要對接客戶需求,及時響應客戶需求,組織流程要能夠快速高效的響應客戶需求,售後服務要能夠快速高效的響應客戶,所有組織部門都要以客戶為中心的形式。
㈧ 市場營銷觀念演進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市場營銷觀念演進經歷了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市場營銷觀念、社會營銷觀念等階段。
1、生產觀念階段
生產觀念盛行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該觀念認為,消費者喜歡那些可以隨處買到和價格低廉的商品,企業應當組織和利用所有資源,集中一切力量提高生產效率和擴大分銷范圍,增加產量,降低成本。
顯然,生產觀念是一種重生產、輕營銷的指導思想,其典型表現就是「我們生產什麼,就賣什麼」。以生產觀念指導營銷活動的企業,稱為生產導向企業。
2、產品觀念階段
產品觀念是與生產觀念並存的一種市場營銷觀念,都是重生產輕營銷。產品觀念認為,消費者喜歡高質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產品。因此,企業管理的中心是致力與生產優質產品,並不斷精益求精,日誌完善。
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公司經理人常常迷戀自己的產品,以至於沒有意識到產品可能並不迎合時尚,甚至市場正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他們在設計產品時只依賴工程技術人員而極少讓消費者介入。
3、推銷觀念階段
推銷觀念產生於資本主義經濟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過渡階段。盛行於20世紀30—40年代。推銷觀念認為,消費者通常有一種購買惰性或抗衡心理,若聽其自然,消費者就不會自覺的購買大量本企業的產品,因此企業管理的中心任務是積極推銷和大力促銷,以誘導消費者購買產品。
其具體表現是:「我賣什麼,就設法讓人們買什麼」。執行推銷觀念的企業,稱為推銷導向企業。在推銷觀念的指導下,企業相信產品是「賣出去的」,而不是「被買去的」。
4、市場營銷觀念階段
市場營銷觀念是以消費者需要和慾望為導向的經營哲學,是消費者主權論的體現。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該觀念認為,實現企業諸目標的關鍵在於正確確定目標市場的需要和慾望,一切以消費者為中心,並且比競爭對手更有效、更有利地傳送目標市場所期望滿足的東西。
市場營銷觀念的產生,是市場營銷哲學的一種質的飛躍和革命,它不僅改變了傳統的舊觀念的邏輯思維方式,而且在經營策略和方法上也有很大突破。它要求企業營銷管理貫徹「顧客至上」的原則,從而實現企業目標。
因此,企業在決定其生產經營時,必須進行市場調研,根據市場需求及企業本身條件選擇目標市場,組織生產經營,最大限度地提高顧客滿意程度。
5、社會營銷觀念階段
社會營銷觀念是以社會長遠利益為中心的市場營銷觀念,是對市場營銷觀念的補充和修正。
企業生產經營不僅要考慮消費者需要,而且要考慮消費者和整個社會的長遠利益。這類觀念統稱為社會營銷觀念。
社會營銷觀念的基本核心是:以實現消費者滿意以及消費者和社會公眾的長期福利作為企業的根本目的與責任。理想的營銷決策應同時考慮到:消費者的需求與願望的滿足,消費者和社會的長遠利益,企業的營銷效益。
(8)市場營銷的幾個階段擴展閱讀
觀念區別:
1、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一般稱之為舊觀念,是以企業為中心、以企業利益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標來處理營銷問題的觀念;
2、市場營銷觀念與社會營銷觀念稱之為新觀念,分別稱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顧客導向觀念和以社會長遠利益為中心的社會導向觀念。
㈨ 市場營銷學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各階段有哪些特點
市場營銷理論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初創階段。市場營銷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創立,源於工業的發展。這時市場營銷學的研究特點是:a. 著重推銷術和廣告術,沒有出現現代市場營銷的理論、概念和原則;b.營銷理論還沒有得到社會和企業界的重視。
第二階段:應用階段。20世紀20年代至二戰結束為應用階段,此階段市場營銷的發展表現在應用上。市場營銷理論研究開始走向社會,被廣大企業界所重視。
第三階段:形成發展時期。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為市場營銷學的發展階段,市場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態。
第四階段:成熟階段。80年代至今,為市場營銷學的成熟階段,表現在:a.與其他學科關聯,b.開始形成自身的理論體系;80年代是市場營銷學的革命時期,開始進入現代營銷領域,使市場營銷學的面貌煥然一新。
拓展資料:
市場營銷就是商品或服務從生產者手中移交到消費者手中的一種過程,是企業或其他組織以滿足消費者需要為中心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市場營銷學是系統地研究市場營銷活動規律性的一門科學。
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動詞理解,指企業的具體活動或行為,這時稱之為市場營銷或市場經營;另一種是名詞理解,指研究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或行為的學科,稱之為市場營銷學、營銷學或市場學等。
市場由一切有特定需求或欲求並且願意和可能從事交換來使需求和慾望得到滿足的潛在顧客所組成。一般說來,市場是買賣雙方進行交換的場所。但從市場營銷學角度看,賣方組成行業,買方組成市場。行業和市場構成了簡單的市場營銷系統。買方和賣方由四種流程所聯結,賣者將貨物、服務和信息傳遞到市場,然後收回貨幣及信息。
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市場是由諸多種類的市場及多種流程聯結而成的。生產商到資源市場購買資源(包括勞動力、資本及原材料),轉換成商品和服務之後賣給中間商,再由中間商出售給消費者。消費者則到資源市場上出售勞動力而獲取貨幣來購買產品和服務。
政府從資源市場、生產商及中間商購買產品,支付貨幣,再向這些市場征稅及提供服務。因此,整個國家的經濟及世界經濟都是由交換過程所聯結而形成的復雜 的相互影響的各類市場所組成的。
市場營銷者則是從事市場營銷活動的人。市場營銷者既可以是賣方,也可以是買方。作為買方,他力圖在市場上推銷自己,以獲取賣者的青睞,這樣買方就是在進行市場營銷。當買賣雙方都在積極尋求交換時,他們都可稱為市場營銷者,並稱這種營銷為互惠的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