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外留學商科回國找工作好還是留在國外學商出來可以找什麼工作國企好還是外企去上海的話待遇好嗎
一、商科類專業一般分為三類:
1.經濟類:經濟學,網路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教育經濟,體育經濟,土地資源管理經濟,國民經濟,貿易經濟,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等。
2.金融類:金融學,金融管理,銀行與金融,精算(數學金融,金融工程),會計金融,保險,投資學,稅務,社會保險,房地產經濟也估計等。
3.管理類:旅遊管理,工商管理,企業管理(含: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農林經濟管理,農業經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可授管理學、醫學學位),教育經濟與管理(可授管理學、教育學學位),國際經濟與貿易管理等。
二、就業的方向
企業管理專業(Enterpris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各類工商企業、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以及政府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的工作。
2.經濟學專業(Economics)
政府和商業機構的經濟顧問、經濟研究員、經濟咨詢顧問、市場研究員、進出口貿易公司、銀行業培訓師、貨幣市場經營人員。
3.銀行與金融專業(Banking and Finance)
公司/政策顧問、商業顧問、政府或私人部門的研究人員、商業經濟從業人員、財務分析師、工業分析師、金融規劃和市場運營工作、各行業培訓師工作(財政、管理、外貿機構、國際或國內貸款拆借機構)。
4.市場營銷專業(Marketing)
各類企業中的市場營銷顧問、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從事管理決策、營銷管理、銷售、公關、品牌傳播、理論研究與教學,或者是實際操作與管理性工作,品牌推廣負責人、產品推廣負責人、產品分銷渠道負責人、銷售部門負責人。
5.會計/法律雙學位(Accounting/Law)或精算專業(Actuarial Studies)
律師、法律顧問、會計、可任職於公司、銀行、稅務、保險公司、或政府部門等需要用數學、數據統計、人口統計理論、金融經濟分析等手段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構。
6.會計專業(Accounting)
注冊會計師(稅務、咨詢、審計)、公司會計、公司秘書、管理咨詢、政府部門工作(稅務、審計、財政、地方政府)、財務規劃、投資顧問、金融機構(銀行、財務公司)等。
7.農業經濟管理類:(Agricultural Economy Management)
主要到各類農(林)業企業、教育科研單位和各級政府部門從事經營管理、市場營銷、金融財會、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貳』 我們公司上了個新項目,想在海外進行網路推廣(歐洲)。鋼管,鋼構行業。如何操作有建議的沒
歐洲黃頁
找我吧
『叄』 成都有哪些單位有招聘外國員工和實習生的需求
SII公司是一個以色列人創辦的外國公司,辦公環境自由、國際化,現在我們誠招在成都的大學生或剛畢業的實習生兩名。
要求:
- 青睞6個月實習期
- 態度積極
- 有責任心
- 簡單的英語聽說能力
『肆』 請問,你現在了解了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 招聘的外派翻譯這個職位了嗎
大學生「理想中」7大熱門行業
■公務員關鍵詞:穩定
數據:社科文獻出版社近日發布《中國人才發展報告3》顯示:2006年全國報考公務員人數已經接近100萬人。民革中央招聘3名公務員,卻有2800人報名,比例達到933:1。
調查:在接受采訪的100名學生中,40%的人都報考過公務員。
為了公務員這個「第一選擇」,不少學生買書、上培訓班、挑燈夜讀,儼然把它當成人生的「第二高考」。
■電信運營關鍵詞:高薪
數據:一家移動公司總部給大學生提供的15個職位,共有2.8萬人發送簡歷。其中,遠在西藏工作的監控員職位,也有94人應聘。
調查:受訪的大學生中,88%願意進電信部門,其中不少理科生表示:「進去從銷售部門做起都願意!」其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便是「高薪」———一家人力資源網站上寫著某省級移動運營商員工的待遇除月薪6000元外,還有不少於5種共高於4000元的補貼。
■能源企業關鍵詞:高薪、外派
數據:「進入電力、石油等能源公司的機會較少,十幾個職位至少也要有上萬人投遞簡歷。」長期從事招聘工作的業內人士透露。
調查:92%的大學生認為能源企業是個「穩定的鐵飯碗」,80%的人表示會考慮進能源企業。薪金豐厚、經常有出國機會是吸引他們的最主要因素。
■汽車行業關鍵詞:穩定
數據:戴姆勒-克萊斯勒等公司招聘專業汽車技術人才,一個職位會收到三四百份簡歷;而通用汽車招聘一個新聞、行政之類的職位,至少會收到1500份簡歷。
調查:100名受訪學生中,80%的學生認為「汽車行業可以當成終生行業去做」。
■房地產企業關鍵詞:高薪
數據:業內人士透露,用「千里挑一」來形容房產企業校園招聘一點都不誇張。
調查:「房地產應該是薪酬最高的行業之一了!」不少大學生這樣認為。在接受調查的100名學生中,60%的人表示願意考慮房地產企業。
■網路公司關鍵詞:發展
數據:四大門戶網站之一的某網站相關負責人透露,他們今年的校園招聘僅在重點大學召開,但很快便回收了三四萬份簡歷。
調查:受訪的100名學生中,54%的人認為網路公司「挺有前途」。「工資比一般單位高、有利於下一份工作」是最重要的原因。
■國際型廣告公司關鍵詞:發展
數據:奧美廣告公司招聘一位市場調查的工作人員,投簡歷的人數超過千人,僅通過初試的就200個。
調查:「從奧美出來,再找工作就容易多了!」「國際化運作的經驗及策劃的能力,再加上相關的培訓和機會,就是擠破了頭我也要進去!」受訪的相關專業大學生這樣表示。受訪者中,80%的人認為國際型廣告公司「很有前途」。
通信業:需求旺盛,營銷人員比重繼續上升
今後幾年,通信業人才需求將主要分布在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新增電信企業和政府部門,市場營銷服務人才比重將超過技術人才。人才構成進一步變化為:經營管理類、通信技術類和市場營銷類人才需求比例為2∶3∶5.這個比例中經營管理與市場營銷人員比重較之前有所上升,預示著更多非通信專業人才將湧入通信行業。
汽車業:人才全面緊缺
未來5年,根據汽車發展的水平和需要來看,人才供求矛盾的變化將不是漸增,而是激增。這意味著人才供求的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尤其是研發機械工程師、銷售和市場人員的新增工作機會將非常可觀。在汽車企業的招聘中,不是哪類人才比較重要,而是各類人才都很重要;不是哪類人才緊缺,而是全面緊缺。主要包括:汽車研發人才、維修人才、營銷人才、管理人才、汽車服務人才等。
快速消費品:營銷人才缺口大
快速消費品行業的人才缺口將依然主要來自市場營銷崗位。近年來,該行業大量的市場、銷售人員,特別是品牌建設人員流向其他行業,而從其他行業流向快速消費品行業的市場人員並不多。因此,在2007年相關企業將有必要繼續對此類人才進行儲備。
石油業:專業人力資源匱乏
石油行業招聘企業以特大型國有企業和外資石油服務公司為主。外資石油企業方面,從其在中華英才網上所發布的職位顯示出,專業技術人才,尤其是地質工程師和鑽井工程師有明顯的人力資源匱乏的現象。同時,因為目前石油企業才人流動的內外部條件還未成熟,所以外資企業雖然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等優越條件,招聘到所需的研發技術人員也有一定難度。國有企業方面則是從事跨國經營的人才極為緊缺——就陸上石油企業而言,無論是各石油企業還是三大集團公司直屬機關,從事跨國經營的管理人才都不足總人數的1%. 06年人才市場盤點
人才供求走勢將在未來很大程度上得以延續,因此提醒職場人士關注。
年度十大需求旺點
市場營銷類、物流類、房地產建築專業類、咨詢類、項目管理類、生產管理類、電子工程師類、質量管理工程師類、設計類、IT軟體研發測試類等是人才市場10大需求旺點。其中,市場營銷類人才不僅包括銷售代表,還包括銷售團隊管理人員、區域銷售管理人員、渠道銷售人員等;物流類人才主要是物流管理、國際物流銷售類的專業人才;房地產建築類以各類規劃設計工程師、建築師為主;咨詢類人才包括各類咨詢顧問、咨詢師等;項目管理類以項目經理、項目專員為主;生產管理類主要是各類管理人才;電子工程師類主要包括設計工程師、機電工程師、研發工程師等;質量管理類以QA、QA專業人員和質量管理崗位為主;IT軟體研發測試類主要是軟體研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等。
法律、行政:明顯「供過於求」
目前在人才市場人才明顯「供過於求」的職位類別有:法律類、行政類等。法律類主要指公司法務、法律助理等;行政類主要指各類文員、行政事務人員等。
校園人才的需求出現新態勢
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到高校直接選拔優秀畢業生,人才競爭的白熱化,直接導致入校招聘時間的大幅度提前。主要體現出以下五點特徵:
第一,整體形勢供需兩旺,專業供求基本平衡。企業需求強勢遞增,同時高校擴招影響也逐漸明顯,每年大批量的大學生湧入人才市場,不斷沖擊同類人才的市場價格。學生選擇面繼續大幅度拓寬,企業、單位選擇人群更廣、選擇階梯和人才梯度越發清晰。
第二,少數類別專業生源社會需求旺盛,但優秀生源供給不足。一些看來較為冷門、從業人員較少的專業,反而就業較為容易,發展也較為平穩。
第三,個別專業畢業生源充沛,但社會需要反應冷淡。由此造成的人才浪費、人不盡其能的情況也較常見。如這兩年高校里較為看好的法學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數量已經大大超出了社會需求,反而使這部分學生往往面臨就業難或者學不盡用的情況。
第四,學習專業、學校、語言能力在企業、單位評價人才時的重要性更加明顯。同時,實習經驗等方面也成為大學生初次就業的重要考察方向,正在進行中的「飛越重洋」海外實習生選拔計劃報名火爆,可見大學生已經在積極的豐富個人的實習經歷以應對這一狀況。
第五,企業對學歷的要求趨於理性。更多的企業在選擇應屆生源時能做到按需錄取,一味追求高學歷的情況越來越少。一方面是企業對人才認識的理性化,另一方面,也是用人單位合理規避人才流失所帶來負面影響的必然要求。
『伍』 高分懸賞!誰應聘過三一重工國際營銷代表職位能否告知內幕
我有同學在三一做銷售8年了,他們是怎麼操作的,我可以非常詳細回的告訴你。
首先,他答是在海外做售後,基本上是技術方面的活,工資獎金補助比較穩定。
然後,他回國從事銷售,第一年他從家拿了10萬塊做市場,送禮啊請客什麼的,客戶就是上帝。。第二年開始比較頻繁出單,投入產出成正比了,第三年開始賺錢,現在基本每年能賺40-50萬,但比較辛苦,經常要三陪客戶,還要本部-區域頻繁來往,還要工地、鄉下、郊區到處開放潛在客戶,每天回來還要寫總結,做匯報。不過,付出總有回報的,出了單錢還是能拿到手的。
國際營銷代表,告訴你,壓力比在國內更大,國內2個月不出單,就很難熬了,當然,第一年是最痛苦的,凡事開頭難,國外你想想,生活習慣,文化程度,交際方式都和國內有差異,如果你是剛跨入這一行,我不建議你從國外做起,如果是去做售後,就另說了。說白了,在三一,出單就是硬道理,你有信心在海外3個月內做到出單的話,就去試試吧。
『陸』 什麼職業最有前景
什麼職業最有前景?
1、汽車維修
學汽車維修技術是有前途賺錢快的一門技術,現代汽車維修服務於千家萬戶,面對的是機、電、液一體的高科技集成物,且種類繁多,技術更新快,對從業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越來越全球化的中國市場,汽車行業的競爭其實也是汽車技術的革新和競爭,是汽車技術人才的競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就業前景十分廣闊,前途一片光明。
2、傳媒
在互聯網的發展下,它也有了創新,有了非常多的新技術新工作方式產生。比如,現今還在火爆的自媒體運營、網路直播等等,都是傳媒技術創新的產物。雖然,這個專業看著很是高深,但是其實也是遵循一個規律發展的,也是有技術可言的。所以,人們只需要去掌握相關的技術,也能夠混出一片名堂來的。
3、高鐵/航空服務
這類也是近幾年比較火的專業,但是對於學生的自身要求條件可能高一點,同時由於工作的特殊性,長期都是在車上或者飛機上的,如果對這方面有抵觸情緒的,慎重選擇。
4、計算機
其實女生也可以學計算機,因為現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計算機行業一直是一個非常吃香的工作,但是不管怎麼說,男生確實在這個崗位上占據一定的優勢,同時,由於學歷的限制,可上升的空間一般,但是作為一個對接新時代的事情,是值得學習的。
5、烹任
烹飪技術也是有前途賺錢快的技術之一,一名烹飪專業優秀畢業生,特別是高檔餐廳主廚月薪可達到8000元以上。社會對這一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卻居高不下。文化基礎、專業理論和技術性較強,尤其具備營養學與食品科學方面知識,烹飪專業的學生供不應求,所以烹飪技術的前途廣闊。
『柒』 中建一局的國際工程事業部怎麼樣是個很年輕的公司~有大神能給詳細介紹下該公司嗎 待遇 海外項目
我是中建一局國際工程事業部員工。單位整體的規劃還是不錯的,歷年招收的員工學歷、學校都不錯,薪資比一般的施工單位會好一些。但海外項目營銷比較困難,除了俄羅斯市場已開拓了,其它國外項目都未拿下。不過,機會總是有,看個人是否能等待吧。
『捌』 為什麼很多企業不願意錄用三加一項目的留學生
我國已成全球最大的留學輸出國之一。
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間,自費出國留學人員增長3倍,2011年達34萬人。與此同時,選擇回國發展的留學生比例也在不斷上漲,僅2011年,我國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19萬人,與2010年相比激增38%。 不過,智聯招聘近日發布的調查顯示,超七成企業HR(人力資源部門主管——編者注)表示,不會優先錄用海歸。
具體來說,66.1%的人表示會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喜歡海歸的HR和管理階層為8.0%。另有25.9%的人表示比較青睞海歸。 企業HR還選出自己不偏向海歸的原因,其中,42.2%的HR認為海歸「好高騖遠」,33.4%的人覺得他們容易跳槽不穩定,20.7%的人感覺海歸有些盲目自信。 有專家指出,不少海歸的優勢就是外語,在專業學識和創業能力上,與國內頂尖高校畢業生相比沒有太大的競爭力。
其次,海歸的專業相對集中在商科,並非當前國內企業最短缺的技術型人才。 智聯招聘的調查顯示,33.9%海歸的進修專業為金融/財會,其次是管理/人力資源類專業,達到23.6%。其他的主修專業分別為市場/營銷方向(17.7%)、語言/教育方向(13.8%)和公關/傳媒方向(4.9%)。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留學目的國的人才培養模式打折,也是海歸優勢下降的重要原因。如今,不少國家為提振本國經濟,在降低對中國學生的留學門檻同時,也降低了對留學生教學質量的要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不少歐美國家尚未走出經濟低迷的狀態。
隨著中國留學人數連年走高,一些國家瞄準了中國留學市場。據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統計,國際學生的流入,每年可為各東道國帶來800億~900億美元的收入。 近年來,除美國、英國等中國留學生青睞的國家繼續加大留學宣傳外,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也紛紛宣布和增加針對中國留學生的優惠措施,一些大學甚至從今年起,正式承認中國的高考成績。 與此同時,一些國外大學出現教育質量難以保證的問題。比如,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商科研究生培養,學制僅為一年。由於其學制短,花銷相對較小,深受不少看重「性價比」的留學生青睞。
而「一年制」碩士,是近年來部分留學目的國宣傳和擴招的重點項目。這種「短期留學」究竟能讓留學生學到多少實質內容?其效果值得懷疑。 在海外的實習和工作經驗,也是體現海歸留學含金量的重要方面。然而,有業內人士指出,像英國等歐洲國家給留學生提供的實習和工作機會越來越少。英國甚至把留學生的兩年實習期取消,澳大利亞、紐西蘭也相繼取消留學生的實習期。難怪不少學者、專家指責有些國家不負責任,賺了留學生的錢,然後盡快打發他們回國。
此外,在巨大的利潤誘惑下,一些不良留學中介為了獲利,沒有主動告知或刻意隱瞞客戶留學風險,甚至進行虛假宣傳,使得一些學生進入「野雞」大學後悔不已。 如今,很多家庭是在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適合留學的情況下,盲目從眾地砸錢送孩子去「鍍金」,盡管不少主要留學目的國近年來一再提高留學費用,。 啟德教育集團國際教育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出國留學家庭中,年收入30萬元以下的家庭數從2010年的58%升至76%。越來越多工薪階層家庭送子女出國留學。而英國留學網數字顯示,英國大學學費在過去的10年中至少增長了三分之一,有些課程的學費增幅超過二分之一。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任何人作留學決定時,都應有足夠的依據,要理性。每個人要依據自身經濟條件、職業生涯規劃、潛能、專業方向等綜合考慮是否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