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營銷環境中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
企業戰略管理的基本控制模式由兩大因素決定:外部不可控因素和內部可控因素。其中企業的外部不可控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合作夥伴(如銀行、投資商、供應商)、顧客(客戶)、公眾壓力集團(如新聞媒體、消費者協會、宗教團體)、競爭者,除此之外,社會文化、政治、法律、經濟、技術和自然等因素都將制約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由此分析,外部不可控因素對企業來說是機會與威脅並存。企業如何趨利避險,在外部因素中發現機會、把握機會、利用機會,洞悉威脅、規避風險,對於企業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在瞬息萬變的動態市場中,企業是否有快速反應(應變)的能力,是否有迅速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是否有創新變革的能力,決定著企業是否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企業的內部可控因素主要包括:技術、資金、人力資源和擁有的信息,除此之外,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又是企業戰略制定和戰略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個企業制定企業戰略必須與企業文化背景相聯。內部可控因素可以充分彰顯出企業的優勢與劣勢或弱點。從而知己知彼,揚長避短,發揮自身的競爭優勢,確定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和目標,使目標、資源和戰略三者達到最佳匹配。 企業通過對外部機會、風險以及內部優勢、劣勢的綜合加權分析(藉助外部因素評價矩陣[EFE]、競爭態勢矩陣[CPM]以及內部因素評價矩陣[IFE]),確立企業長期戰略發展目標,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再將企業目標、資源與所制定的戰略相比較,找出並建立外部與內部重要因素相匹配的有效的備選戰略(藉助SWOT矩陣、SPACE矩陣、BCG矩陣、IE矩陣及大戰略矩陣),通過定量戰略計劃矩陣(QSPM)對若干備選戰略的吸引力總分數的比較,確定企業最有效、最可能成功的戰略。然後制定企業可量化的、具體的年度目標,圍繞著已確立的目標,合理的進行各項資源的配置(如人、財、物方面的配置和調度),並有效地實施戰略,最後是對已實施的戰略進行控制、反饋與評價。這是最後一項工作,也是極重要的工作。往往一些戰略的挫敗很大部分是在實施戰略的過程中,缺乏嚴格的控制機制和績效考核標准所導致的。充分與及時的反饋是有效戰略評價的基石,在快速而劇烈變化的環境中,企業的戰略經受著巨大的挑戰。通過戰略評價決策矩陣,可以清晰地了解公司現行戰略與實際的目標實現進程,公司現行戰略在變化的環境中的適應性,以及是否需要修正原有的戰略策略等問題。
B. 市場營銷組合可控制因素
產品(Proct)、渠道(Place)、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
C. 我在做自考題的一個多選題: 市場營銷組合的特點 A.復合結構 B.層次性 C.動態組合 D.可控因素組合 E.戰略
A.復合結構 ,C.動態組合 D.可控因素組合 E.戰略
D. 8.為什麼說市場營銷組合要素是企業內部可以控制的變數
市場營銷組合要素,是企業根據戰略定位制定的營銷規劃方法。是可以更改、調整的,故可控。
E. 市場營銷題
應該是從消費者需求到生產,生產是根據市場需要,消費者滿意來的
整合營銷就是4p。
市場營銷學的第一章吧
F. 市場營銷組合因素有哪些
營銷組合即營銷手段,是市場營銷中的一個最基本概念,指企業根據顧客的需求和企業的營銷目標來確定可控營銷因素的最佳組合。在企業探索消費者需求的過程中,他們的探索主要在--4p、6p、7p、10p和11p及4Cs。
[編輯本段]探索方向
4p
產品(proct)質量、功能、款式、品牌、包裝 價格(price)合適 促銷(promotion)好的廣告 分銷(place)建立合適的銷售渠道
6p:
政府權力(power)依靠兩個國家政府之間的談判,打開另外一個國家市場的大門。 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ms)利用新聞宣傳媒體的力量,樹立對企業有利的形象報道,消除或減緩對企業不利的形象報道。 「兩害相遇取其輕」「軟廣告」 「民眾的輿論」在中國將會起更大的作用。
7p:
產品、價格、促銷、分銷渠道、人員、有形展示、服務過程。
10p:
探查(probe)即探索,就是市場調研,通過調研了解市場對某種產品的需求狀況如何,有什麼更具體的要求。 分割(partition)即市場細分的過程。按影響消費者需求的因素進行分割。 優先(priorition)即選出我的目標市場。 定位(position)即為自己生產的產品賦予一定的特色,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或者說就是確立產品競爭優勢的過程。
11p:
(被稱為大市場營銷) 員工(people)「只有發現需求,才能滿足需求」,這個過程要靠員工實現。因此,企業就想方設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4Cs;
由美國勞特朋(Robert Lauteerborn)針對4p理論存在的問題,從營銷者的角度提出了4Cs營銷理論,即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力求盡量經濟、方便地滿足顧客的需要,同時和顧客保持有效的溝通。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顧客的需要和慾望(Consumer needs and wants) 顧客的成本(Cost to consumer) 便利(Convenience) 溝通(Communication)
G. 市場營銷組合的本質是什麼
所謂市場營銷組合是指企業開展營銷活動所應用的各種可控因素的組合。在二十世紀五十版年代初,根據需求中權心論的營銷觀念,麥卡錫教授把企業開展營銷活動的可控因素歸納為四類,即產品、價格、銷售渠道和促銷,因此,提出了市場營銷的4'組合。到八十年代,隨著大市場營銷觀念的提出,人們又提出了應把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和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on)也做為企業開展營銷活動的可控因素加以運用,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國際市場營銷環境,因此,就形成了市場營銷的6'P組合。
到九十年代,又有人認為,包括產品、價格、銷售渠道、促銷、政治力量和公共關系的6'P組合是戰術性組合,企業要有效地開展營銷活動,首先要有為人們(people)服務的正確的指導思想,又要有正確的戰略性營銷組合(市場調研probing、市場細分partitioning、市場擇優prioritizing、市場定位positioning)的指導。
這戰略的4'P營銷組合與正確的指導思想(people)和戰術性的6'P組合就形成了市場營銷的11'P組合
H. 市場營銷組合是指 A. 對企業微觀環境 B. 對企業宏觀環境 C. 對影響價格因素 D. 對企業可控的各種營銷因素
D,你這個沒打全,原題應該是這樣:
市場營銷組合是指( A )。
A、 對企業可控的各種營銷因素的組合
B、 對影響價格因素的組合
C、 對企業微觀環境因素的組合
D、 對企業宏觀環境因素的組合
I. 舉例說明市場營銷組合的可控性和整體性
市場營銷組合是指企業針對目標市場的需要,綜合考慮環境、能力、競爭狀況,對自己可控制的各種營銷因素(產品、價格、分銷、促銷等)進行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使之協調配合,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以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可控性
營銷組合各因素對企業來講都是「可控制因素」。就是說企業可以根據市場的需要,選擇生產經營的產品結構,制定產品的價格,選擇分銷渠道和促銷方式等,對這些營銷手段的運用和搭配,企業有自主權。但是這種自主性是相對的,是不能隨心所欲的,因為企業營銷過程中不但要受本身資源和目標的制約,而且還要受各種微觀和宏觀環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些是企業不可控的變數,即「不可控因素」。因此,營銷管理者的任務就是在綜合運用營銷組合策略時,既要善於利用各種可控因素,又要善於靈活地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這樣,才能在市場上爭得主動。也就是說,企業在制定營銷組合時,必須以深入細致的市場調研為基礎,充分掌握市場環境變化態勢及目標市場的需求特點,只有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和目標市場需要制定的營銷組合,才是最優組合。
整體性
營銷組合是企業根據營銷目標制定的整體營銷策略,它要求企業市場營銷的相關因素協調配合,一致行動,發揮整體功能。因為各因素獨立發揮作用時,難免缺乏整體的協調,有些功能就會相互抵消,或效果不明顯;而在組合條件下,各個因素相互補充,協調配合,目標統一,其整體功能必然大於局部功能之和。因此,企業在制定營銷組合時,應追求整體最優,而不能要求各個因素最優;各個亞組合也必須服從整體組合的目標和要求,維護營銷組合的整體性,充分發揮營銷組合系統的整體效用。
J. 市場營銷組合的構成因素是
市場營銷組合是指企業為達到自己的經營目標,對選定的目標市場運用各種營銷策略和手段,組合成系統化的整體策略的過程。市場營銷組合要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產品(Proct)、價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銷(Promotion),簡稱4P。
1.產品
提供哪種或哪些產品,如何管理現有產品,是否放棄失敗產品等都需要策略,品牌定位、包裝等也是產品策略的內容。
2.價格
產品定價決策是重要的營銷決策之一。價格調整、產品定價、銷售條件與折扣等也需要制訂相關的策略,如何決定新產品的價格是企業需要應對的挑戰之一。
3.渠道
渠道也稱市場營銷渠道,是指產品在其所有權轉移過程中從生產領域進入消費領域所經過的各個環節及相關的經營機構。
4.促銷
企業需要制訂整合廣告、人員推銷與銷售推廣等策略。當產品從產品生命周期的初期步入後期,其促銷策略也需隨之而調整。
應該說,產品、價格、分銷和促銷這四種營銷組合要素相互關聯,某要素的變動將影響其他要素的變動和調整。營銷組合也受企業選擇價格還是其他要素作為主要競爭手段的影響:當企業決定以價格為主要競爭手段時,其他三大營銷要素必須支持攻擊性價格策略,如促銷活動以「低價、超低特價」為訴求主題即是如此。在非價格競爭上,產品和促銷策略就非常重要,例如產品是高價,相應促銷活動就應該為產品樹立高質量形象。需要提醒的是,價格策略並不改變供求曲線,而非價格競爭會改變供求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