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市場營銷學中4P理論是什麼
營銷組合(Marketing mix)是企業為了進占目標市場、滿足顧客需求,可以整合、協調使用的可控制因素。內包括:(4P)
a) 產品容Proct
b) 價格Price
c) 渠道Place
d) 促銷Promotion
㈡ 市場營銷的4v理論指什麼,詳細解釋
所謂「4V」是指「差異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價值(Value)」、「共鳴(Vibration)」的營銷組合理論。
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後,隨著高科技產業的迅速崛起,高科技企業、高技術產品與服務不斷涌現,營銷觀念、方式也不斷豐富與發展,並形成獨具風格的新型理念,在此基礎上,國內的學者(吳金明等)綜合性地提出了4V的營銷哲學觀。所謂「4V」是指「差異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價值(Value)」、「共鳴(Vibration)」的營銷組合理論。 第一,顧客是千差萬別的,在個性化時代,這種差異更加顯著。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描述企業的定義時曾這樣說,企業的宗旨只有一個定義,這就是創造顧客。從表面看,企業向不同的顧客提供的是同一種商品,但實際上,顧客所買的可能是根本不同的東西。同樣是買汽車,有的購買的是純粹的交通工具,有的則更附加了地位、聲望這些車外之物;同樣是買服裝,中老年人注重更多的是冬暖夏涼這些功能,而年輕人則可能把款式和是否流行作為首選內容。顧客對商品看法的差異決定了他是否作為最終消費者。而從生產者來講,產品是否為顧客所歡迎,最主要的是能否把自己的產品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讓消費者一見鍾情。
㈢ 4P營銷理論的內容
4Ps營銷理論實際上是從管理決策的角度來研究市場營銷問題。從管理決策的角度看,影響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各種因素(變數)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企業不可控因素,即營銷者本身不可控制的市場;營銷環境,包括微觀環境和宏觀環境;二是可控因素,即營銷者自己可以控制的產品、商標、品牌、價格、廣告、渠道等等,而4Ps就是對各種可控因素的歸納:
產品策略(Proct Strategy),主要是指企業以向目標市場提供各種適合消費者需求的有形和無形產品的方式來實現其營銷目標。其中包括對同產品有關的品種、規格、式樣、質量、包裝、特色、商標、品牌以及各種服務措施等可控因素的組合和運用。
定價策略(Pricing Strategy),主要是指企業以按照市場規律制定價格和變動價格等方式來實現其營銷目標,其中包括對同定價有關的基本價格、折扣價格、津貼、付款期限、商業信用以及各種定價方法和定價技巧等可控因素的組合和運用。
分銷策略(Placing Strategy),主要是指企業以合理地選擇分銷渠道和組織商品實體流通的方式來實現其營銷目標,其中包括對同分銷有關的渠道覆蓋面、商品流轉環節、中間商、網點設置以及儲存運輸等可控因素的組合和運用。
促銷策略(Promoting Strategy),主要是指企業以利用各種信息傳播手段刺激消費者購買慾望,促進產品銷售的方式來實現其營銷目標,其中包括對同促銷有關的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公共關系等可控因素的組合和運用。
這四種營銷策略的組合,因其英語的第一個字母都為「P」,所以通常也稱之為「4P『s」。
㈣ 市場營銷中4V理論是什麼
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後,隨著高科技產業的迅速崛起,高科技企業、高技術產品與服務不斷涌現,營銷觀念、方式也不斷豐富與發展,並形成獨具風格的新型理念,在此基礎上,國內的學者(吳金明等)綜合性地提出了4V的營銷哲學觀。所謂「4V」是指「差異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價值(Value)」、「共鳴(Vibration)」的營銷組合理論。
㈤ 市場營銷的4P與4C和4R以及4S和4V分別指的是什麼代表什麼意思...
1、4P:該營銷理論是美國營銷學學者傑羅姆·麥卡錫教授在20世紀的60年代提出來的。分別是指:產品(proct) 價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銷(promotion)。
2、4C:該營銷理論是由美國營銷專家勞特朋教授(R.F. Lauterborn (1993)在1990年提出的,分別是指:即消費者(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溝通(Communication)。
3、4R:該營銷理論是由美國學者唐·舒爾茨提出的,分別是指:Relevance(關聯)、Reaction(反應)、Relationship(關系)和Reward(回報)。
4、4S:該理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一種營銷理論,更多的體現著對營銷人的要求和,分別是指:滿意(satisfaction)、服務(service)、速度(speed)、誠意(sincerity)。
5、4V:該理論是由國內的學者(吳金明等)提出的,分別是指是指同時運用差異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價值(Value)、共鳴(Vibration)。
(5)市場營銷4理論擴展閱讀:
市場營銷的原則:
1、誠實守信的原則
誠實守信又是基本層的道德要求的最基礎部分,它是企業經商道德的最重要的品德標准,是其它標準的基礎。在我國傳統經商實踐中,它被奉為至上的律條。
2、義利兼顧的原則
義利兼顧是指企業獲利,要同時考慮是否符合消費者的利益,是否符合社會整體和長遠的利益。利是目標,義是要遵守達到這一目標的合理規則。二者應該同時加以重視,達到兼顧的目標。義利兼顧的思想是處理好利己和利他的關系的基本原則。
3、互惠互利原則
互惠互利是進一步針對企業的營銷活動的性質,提出的交易中的基本信條。
互惠互利原則要求在市場營銷行為中,正確地分析、評價自身的利益,評價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對自己有利而對利益相關者不利的活動,由於不能得到對方的響應,而無法進行下去。而對他人有利,對自己無利的,又使經濟活動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4、理性和諧的原則
理性和諧的原則是企業道德化活動達到的理想目標模式。
在市場營銷中,理性就是運用知識手段,科學分析市場環境,准確預測未來市場發展變化狀況,不好大喜功,單純追求市場佔有率,而損失利潤;或像營銷界一直抨擊的秦池一樣,不問自身的生產條件,只為「標王」而付出高昂的代價,最終只能自食惡果。
㈥ 市場營銷的4R理論到底是什麼
市場營銷中的營銷4r指的是:Relevance(關聯)、reaction(反應)、relationship(關系)、Reward(回報)。
4R營銷理論是以關系營銷為核心,注重企業和客戶關系的長期互動,重在建立顧客忠誠的一種理論。它既從廠商的利益出發又兼顧消費者的需求,是一個更為實際、有效的營銷制勝術。
4RS理論的營銷四要素:
第一,關聯(Relevancy),即認為企業與顧客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建立並發展與顧客之間的長期關系是企業經營的核心理念和最重要的內容。
第二,反應(Reaction),在相互影響的市場中,對經營者來說最難實現的問題不在於如何控制、制定和實施計劃,而在於如何站在顧客的角度及時地傾聽和從推測性商業模式轉移成為高度回應需求的商業模式。
第三,關系(Relationship),在企業與客戶的關系發生了本質性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搶占市場的關鍵已轉變為與顧客建立長期而穩固的關系。
第四,報酬(Reward),任何交易與合作關系的鞏固和發展,都是經濟利益問題。因此,一定的合理回報既是正確處理營銷活動中各種矛盾的出發點,也是營銷的落腳點。
㈦ 市場營銷4P理論是什麼
4P理論:又稱「市場營銷組合」,就是企業的綜合營銷方案,即企業針對目標市場的需要對自己可控制的各種營銷因素(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的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使之協調配合,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以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簡單地說,市場營銷組合是指企業可以控制的各種市場營銷因素的綜合運用。
由於市場因素的多種多樣,紛繁復雜,人們為了便於分析,曾提出各種分類方法。目前最為流行和受到世界各國普遍接受的方法是美國營銷學家E.J.麥肯錫提出的,即把各種營銷因素歸納為4大類:產品(Proct)、價格 (Price)、分銷 (Place)、促銷(Promotion),故簡稱「4P」。所謂市場營銷組合,也就是4個「P」的適當組合與搭配,它體現著現代市場營銷觀念的整體營銷思想。該理論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
近年來,國際市場競爭激烈,許多國家政府幹預加強和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使市場營銷理論有了新的發展。1986年,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新的理論,他認為,企業也能夠影響自己的營銷環境,而不應只單純地順從和適應環境。因此,營銷組合在「4P」基礎上,還應再加2個「P」,即政治力量(Politic Power)和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ons),成為「6P」,後來科特勒又提出了「10P」營銷組合理論。
營銷組合概念的本質不在於確定哪些因素是影響因素,那些不是影響因素;哪些因素企業可以用,哪些因素企業不能用;而在於企業對於所有可控因素的綜合運用。它所追求的是1+1大於2的整體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