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蘋果公司是如何做市場營銷的
蘋果公司做市場抄營銷的不外乎有二點:
1.蘋果市場營銷=市場洞察+市場選擇+市場定位+產品+價值+渠道+宣傳+顧客經營。
2.蘋果公司的口碑營銷也是其主要的法寶之一,它通過對消費者進行文化認同的培養,逐步培育長期的客戶。
3.蘋果公司對iPhone的營銷並非簡單的飢餓營銷,而是極端的飢餓營銷,它們先是避而不談,只告訴市場,將有新產品iPhone面試,但是之後的很長時間對於iPhone的信息近乎沒有,等到市場極端渴望從各種途徑獲得產品信息時,再對iPhone進行簡單介紹。等到iPhone正式上市之後,其廣告便鋪天蓋地,通過各種形形色色的途徑讓你天天看到、處處看到。這種極度的反差,讓消費者猶如久旱逢甘露,突然間對iPhone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與購買沖動,從而獲得成功。
4.在市場營銷學中,所謂「飢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飢餓營銷就是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達到加價的目的。
② 喬布斯的營銷觀念是什麼
1.喬布斯的營銷觀念是飢餓營銷。
2.「飢餓營銷」,運用於商品或服務的商業推廣,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以維護產品形象並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營銷策略。
3.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mNVVPQWdDN2-_oLK
③ 喬布斯的經營理念
1. 與競爭對手合作
你能想像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合作的景象嗎,當然不能。然而,蘋果與微軟這兩個老冤家在1997年卻建立了合作關系,這委實令人詫異。
在蘋果經歷了12年的經營虧損後,喬布斯需要很快為蘋果注入新的資金。因此,他開始向比爾.蓋茨尋求合作,蓋茨最終向蘋果投資了1.5億美元。
2. 開發亮麗性感的產品
作為一名偉大的推銷員,喬布斯深知產品外觀美感的重要性,他也意識到蘋果產品看起來已經過時。喬布斯在1998年蘋果的一次會議中表示,「你一直公司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嗎?公司的產品外觀非常糟糕,沒有一點性感美學元素在裡面。」如今,蘋果開發的產品個個性感十足。
3.變革原始的商業規劃,樹立新的發展藍圖
蘋果最初只是一家生產電腦的公司,喬布斯知道如果公司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就必須改變這種單一性。後來,蘋果MP3,iPhone,iPad等相繼問世,取得了巨大成功。喬布斯也在2007年將公司的名字從Apple Computer Inc.改為Apple Inc.,這也象徵了公司的更新更廣闊的發展藍圖。
4. 開創新的解決方案來逾越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礙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很多銷售商都沒有足夠重視蘋果產品。喬布斯是如果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他開創了蘋果商店。現在蘋果商店已經遍布全球,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
5. 主動告訴消費者他們需要什麼,不能消極地等待消費者的信息回饋
喬布斯一向採用的方式是,在消費者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之前告訴他們需要什麼。蘋果有能力使用戶購買他們曾經認為不需要的產品。
6. 連點成面
蘋果推出的產品不僅極具創新性,而且不同的產品之間還能夠有機融合。iPod和iTune是完美組合,iPad和iPhone在應用店中也是彼此呼應。喬布斯曾經說過,「創新就是將不同的事物有機連接起來,連點成面,形成合力。」
7. 員工僱傭標准不能千篇一律
不是只有常春藤的畢業生才能經營公司。喬布斯曾經就說,「蘋果曾經開發的Macintosh計算機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為計算機開發人員的多樣性,有音樂家,詩人,也有藝術家和歷史學家,他們最終成為了世界上最出色的電腦專家。」
8. 鼓勵別人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蘋果在20世紀90年代末發起過一個以「Think Different」為主題的廣告設計大賽,並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激起了人們的創新發明意識,也正是這些造就了今天的蘋果。
9. 使產品簡單化
簡單的用戶體驗才是王道。蘋果的設計師Jonathan Ives曾說過,「無論我們開發什麼產品,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使產品變得簡單易用,因為人們天生青睞簡單易用的產品。」
10. 銷售的是夢想,而不僅僅是產品
喬布斯總能給人這樣一種感覺,用戶購買的不是蘋果產品本身,而是產品的象徵意義。要記住,人們最關心的還在他們自己,所以要讓產品與用戶產品連接,這樣產品對用戶就有不一樣的意義。
④ 喬布斯傳營銷中真正的贏家
[喬布斯傳營銷中真正的贏家]一夜之間,全國10個城市同時出現了印著《史蒂夫·喬布斯傳》首發信息的廣告牌,這批廣告的投放公司是網路快時尚品牌凡客誠品,喬布斯傳營銷中真正的贏家。此時離這本書的全球首發只剩四天時間。 最先被留意到的可能是首都機場高速路上那個30米的高架廣告,上面印著《史蒂夫·喬布斯傳》的首發信息,投放廣告的是中信銀行信用卡部。相似內容的廣告牌還出現在深圳地鐵通道中。 蘇寧線下1000多家店為蘇寧易購的預售做著配合宣傳。京東商城為它買下了新浪的展示廣告位。參與翻譯的東西網和譯言網在首頁最顯著的位置上掛出它的封面。騰訊為它製作了專題網頁,優酷為它製作了視頻網頁,巨鯨為它製作了音樂網頁—這些二級域名的官方頁面,意味著很多年後讀者依然可以方便地看到與這本書有關的新聞、視頻和音樂。 除了實體書,出版方中信還首次嘗試同步發行暢銷書的電子版,跟唐茶合作的《喬布斯傳》電子版11月1日出現在蘋果商店中(原定跟實體書同步發行,因為蘋果商店的審核出現延後),當天即成為中國區付費排行榜的第一名。實體書在發行1個星期後,銷量達到67.8萬冊。「只要渠道有斷貨的消息傳出,印刷廠就開機印刷補貨。」中信出版社品牌營銷總監孔彥說。 你幾乎可以在線上任何一個主流的購物渠道看到它的預售信息,當當網、卓越網、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快書包還有凡客誠品。當你在網路或谷歌搜索「喬布斯傳」,你會同時看到多家公司為它做的關鍵詞推廣。在網路之外,覆蓋全國的30家主流書店在同一天為它的發行准備了促銷活動。如果你持有中信銀行的信用卡,還可以直接回復簡訊提前訂購這本書。 不算《聖經》的話,這可能是圖書發行史上最熱鬧的一次營銷。對它的關注從它還是一項寫作計劃時就開始了。一家有影響力的出版機構曾計劃出資100萬美元競購版權也未能簽約。拿下中文版權的中信出版社從詢價開始就被要求簽下保密協議。中信出版社為此成立了20人的專案小組,負責這本書的出版和推廣。不過,嘗試過五花八門的策劃後,中信出版社發現他們要做的其實是選擇「不去做什麼」。 他們舍棄了花哨的腰封,甚至拿掉了習慣性放在扉頁上的品牌宣傳文案。在中信出版社最初的計劃中,他們會邀請一批簽訂了保密協議的名人提前閱讀,寫出讀後感,然後結集印刷,作為精裝版里附贈的小冊子,讀後感《喬布斯傳營銷中真正的贏家》。優酷網站的創始人古永鏘就是其中之一,他寫了將近6000字的讀後感。但這個策劃不了了之。曾被當作重頭策劃的演唱會也被取消了。「越做到最後,就越覺得很多事都是多餘的,這本書從設計到銷售都應該更簡潔,更喬布斯一點。」孔彥對記者說,她也是《史蒂夫·喬布斯傳》專案小組的執行負責人。 孔彥計劃中的很多事最後都重新計劃了。這本原定2012年2月出版的傳記,先是受喬布斯離職的影響提前至2011年11月21日,又因為喬布斯的突然病逝,提前到2011年10月24日。優酷在9月初確定成為《史蒂夫·喬布斯傳》的官方視頻網站,steve-jobs.youku.com與書的發行同步上線。優酷網高級運營副總裁魏明對《第一財經周刊》的記者說:「這是讀者看書和視頻同步的一次探索,我們的視頻都是按照書里內容的順序排下來的,當時優酷的編輯在出版社裡關了好幾天,對照著書製作視頻。」優酷為自己定製了一批書,准備作為活動禮品送給用戶。 巨鯨網就是中信出版社原計劃里演唱會的合作組織者,雖然演唱會取消了,但作為音樂合作網站,巨鯨網也為這本書製作了二級域名的主頁,讀者可以試聽書中提到的那些讓喬布斯著迷的音樂。新浪網因為沒有搶到官方網頁的合作多少有些不甘心,不過中信在新浪微博上為這本書申請了官方微博。 結果就是,似乎你在哪裡都能看到這本書,不僅僅是印象里與賣書相關的渠道。公司們將與《史蒂夫·喬布斯傳》建立聯系看作提升品牌形象的機會,沒有人想錯過這趟順風車。 中信銀行信用卡是這本書的合作夥伴之一。除了戶外廣告和郵寄賬單上的推廣,在公開發售前,他們通過簡訊向400萬活躍持卡用戶發送了預訂邀請,持卡人直接回復信用卡後四位和一個代碼就可以訂閱這本書。有1萬人通過這種方式預定這本書,這批訂單23日就開始安排發貨,以保證持卡人可以在24日全球首發第一天就拿到圖書。 人人都記住了凡客是因為它把營銷做出了書的邊界。因為同步搭售T恤,還贈送徽章等小物,凡客居然成了這本書最熱門的賣家。在TechWeb做的一個投票中,有71.1%的人選擇在凡客購買《史蒂夫·喬布斯傳》,遠遠領先當當網和卓越網。而在卓越網之前的預售訂單里,也有不少人最後取消,改投凡客。 凡客誠品的創始人陳年曾是卓越網的執行副總裁,凡客跟中信出版社的合作由高層之間直接敲定。凡客官方微博從10月20日就開始為這本書的營銷預熱。投放到全國10個城市的500塊廣告牌(數據來源未經證實)由凡客品牌部和遠山廣告共同完成。「做了8個版本,陳年都不滿意。有的版本是字體不滿意,有的是提煉出來的文字不滿意,最後,我們決定突出書本身,還選了喬布斯的一句話寫在上面─『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當時另一個版本選的一句話是『Stay hungry,Stay foolish』,最後我們還是選了一句通俗易懂的,那句英文的印在了喬布斯帆布包和徽章上,這些產品都在凡客銷售或隨書贈送。」凡客誠品副總裁楊芳說。 9月,中信出版社總編輯潘岳在說到這本書的營銷規劃時,曾提到「飢餓營銷」這個詞,不過,看起來中信出版社最終採取了完全相反的策略。幾乎每個合作夥伴都想拿到「獨家」合作,但中信出版社並沒有把獨家授權給其中一家,而是接納了每一個合作方,開拓盡可能多的合作渠道。為了延續這本書的營銷熱度,中信還將於11月18日舉行一場喬布斯精神分享會,活動地點定在國家大劇院。 孔彥希望能統計出合作夥伴為這本書投放了哪些廣告:「我還沒拿到數據,我們想盡可能統合它們的宣傳做一些策劃,比如凡客這個,我們策劃了一個上傳與《史蒂夫·喬布斯傳》廣告合影的有獎活動。」 但中信可能沒想到這些合作點亮了凡客這樣的電商,對於後者而言,用不著代價昂貴的版權費用,還可以利用自己現成的渠道把喬布斯的照片鋪滿10個城市的公交車站。丁香園CTO馮大輝在問答網站知乎上總結:「凡客為何如此積極地宣傳《喬布斯傳》?01 搭車做品牌形象宣傳;02 算一下,凡客一個新用戶的成本是多少?而買這本書的人是否一定是凡客的用戶,轉化率你猜會怎樣?凡客賺大了。」 〔喬布斯傳營銷中真正的贏家〕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⑤ 喬布斯在管理上究竟有什麼精髓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喬布斯的秘密武器
蘋果公司的喬布斯真正的秘密武器是他具有一種敏銳的感覺和能力,能將技術轉化為普通消費者所渴望的東西,並通過各種市場營銷手段刺激消費者成為蘋果「酷玩產品」俱樂部的一員。
喬布斯將他的舊式戰略真正貫徹於新的數字世界之中,採用的是高度聚焦的產品戰略、嚴格的過程式控制制、突破式的創新和持續的市場營銷。
第一
重回蘋果後的喬布斯採取的第一步驟就是削減蘋果的產品線,把正在開發的15 種產品縮減到4 種,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員,節省了營運費用。之後,蘋果遠離那些用低端產品滿足市場份額的要求,也不向公司不能占據領導地位的臨近市場擴張。
第二
發揚蘋果的特色。蘋果素以消費市場作為目標,所以喬布斯要使蘋果成為電腦界的索尼。1998年6月上市的iMac擁有半透明的、果凍般圓潤的藍色機身,迅速成為一種時尚象徵。在之後3年內,它一共售出了500萬台。而如果擺脫掉外形設計的魅力,這款利潤率達到23%的產品的所有配置都與此前一代蘋果電腦如出一轍。
第三
開拓銷售渠道,讓美國領先的技術產品與服務零售商和經銷商之一的CompUSA成為蘋果在美國全國的專賣商,使Mac機銷量大增。
第四
調整結盟力量。同宿敵微軟和解,取得微軟對它的1.5億美元投資,並繼續為蘋果機器開發軟體。同時收回了對兼容廠家的技術使用許可,使它們不能再靠蘋果的技術賺錢。 總之,喬布斯真正的秘密武器是他具有一種敏銳的感覺和能力,能將技術轉化為普通消費者所渴望的東西,並通過各種市場營銷手段刺激消費者成為蘋果「酷玩產品」俱樂部的一員。
第五
隨著個人電腦業務的嚴峻形勢,喬布斯毅然決定將蘋果從單一的電腦硬體廠商向數字音樂領域多元化出擊,於2001年推出了個人數字音樂播放器iPod。到2005年下半年,蘋果公司已經銷售出去2200萬枚iPod數字音樂播放器。 在iPod推出後不到一年半,蘋果的iTunes音樂店也於2003年4月開張,通過iTunes音樂店銷售的音樂數量高達5億首。在美國所有的合法音樂下載服務當中,蘋果公司的iTunes音樂下載服務占據了其中的82%。與此同時,蘋果也推出適合Windows個人電腦的iTunes版本,將iPod和iTunes音樂店的潛在市場擴大到整個世界。通過iPod和iTunes音樂店,蘋果改寫了PC、消費電子、音樂這3個產業的游戲規則。 盡管已經從最初對技術的一無所知變成今天的億萬富翁,但喬布斯做事情的熱情始終未變,他對創新的熱情就如他最喜歡的《全球概覽》停刊前的告別辭所寫: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大智若愚。)
第六
每當有重要產品即將宣告完成時,蘋果都會退回最本源的思考,並要求將產品推倒重來。以至於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病態的品質、完美主義控制狂的標志。波士頓咨詢服務公司共調查了全球各行業的940名高管,其中有25%的人認為蘋果是全球最具創新精神的企業。 「在蘋果公司,我們遇到任何事情都會問:它對用戶來講是不是很方便?它對用戶來講是不是很棒?每個人都在大談特談『噢,用戶至上』,但其他人都沒有像我們這樣真正做到這一點。」喬布斯驕傲地說。
喬布斯推崇精英人才文化
與對產品和戰略高度聚焦的做法相似,在人才的使用上,喬布斯也極力強調「精」和「簡」。喬布斯曾創立並管理的Pixar公司倡導的是沒有「B團隊」,每個電影都是集合最聰明的漫畫家、作家和技術人員的最佳努力而成。「質量比數量更加重要。」喬布斯表示從若干年前看到Stephen G. Wozniak為製造第一台蘋果機而顯示出的超凡工程學技能的那些日子開始,喬布斯就相信由頂尖人才所組成的一個小團隊能夠運轉巨大的輪盤,僅僅是擁有較少的這樣的頂尖團隊就夠了。為此,他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打電話,用於尋找那些他耳聞過的最優秀人員、以及那些他認為對於蘋果各個職位最適合的人選。 喬布斯還在2000年蘋果的一度停滯期喊出了「Think Different」(另類思考)的廣告語,他希望這個斥資上億美元宣傳的廣告不僅讓消費者重新認識蘋果,更重要的是,喚醒公司內員工的工作激情。 而喬布斯本人也將一個企業家的能量貢獻於眾多別的CEO認為是自己不需要親自做的事情中,不論是校對合作協議、還是給記者打電話講述一個他認為非常重要的故事,他都會去做。而同時,與很多CEO不同的是,他很少參加華爾街分析家的研討會,傾向於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在員工的眼中,喬布斯承擔了很多責任,但在很多富於創造性的層面上他又非常放手而不參與。 前蘋果產品營銷主管Mike Evangelist離職後在他的博客中透露,喬布斯每一場講演都需要幾個星期的預先准備和上百人的協同工作,經過精確的細節控制和若干次秘密綵排之後,喬布斯總是以激情四射的演講者面目出現在現場。當喬布斯邀請百事可樂總裁約翰·斯高利加盟蘋果時,他這樣說:「難道你想一輩子都賣汽水,不想有機會改變世界嗎?」 在這樣的個人化文化指引下,喬布斯以用戶個人化引導產品和服務,以員工個人化來塑造公司文化和創新能力,以自身個人化獲得一種自由和愜意的人生。以曾經由喬布斯掌控的Pixar為例,Pixar最著名的企業文化就是「以下犯上」,娛樂和自由的工作環境,我行我素、稀奇古怪的員工,隨時隨地隨便提出的新主意,都構成了一種職業文化中的高度個人化的元素。「什麼中層、部門、領導,這些詞我們統統沒有,這就是我們獨一無二的地方。」這是Pixar員工的描述。
⑥ 蘋果公司的營銷策略
蘋果公司的營銷策略主要分為兩點:
一、iPhone的飢餓式營銷策略
在市場營銷學中,所謂「飢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飢餓營銷就是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達到加價的目的。蘋果公司對iPhone的營銷並非簡單的飢餓營銷,而是極端的飢餓營銷,它們先是避而不談,只告訴市場,將有新產品iPhone面試,但是之後的很長時間對於iPhone的信息近乎沒有,等到市場極端渴望從各種途徑獲得產品信息時,再對iPhone進行簡單介紹。等到iPhone正式上市之後,其廣告便鋪天蓋地,通過各種形形色色的途徑讓你天天看到、處處看到。這種極度的反差,讓消費者猶如久旱逢甘露,突然間對iPhone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與購買沖動,從而獲得成功。
每隔一陣子才透露一點新信息的手法,使得iPhone的討論聲浪與人氣不斷維持及提升,各大討論版上不斷交換意見、比較信息,成功運用消費者的力量幫iPhone做免費的廣告。iPhone在展示時也刻意隱藏手機畫面上十二個圖示中的其中一個,不但製造神秘性,也引發外界不斷猜測這之下究竟隱藏著什麼新功能。最後才公布這一圖示具有瀏覽YouTube(編者註:世界上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和上傳、下載影片的驚喜功能。
二、iPhone的口碑營銷策略
蘋果公司的口碑營銷也是其主要的法寶之一,它通過對消費者進行文化認同的培養,逐步培育長期的客戶。有一個故事是關於「蘋果」超級愛好者的,說的是一個中國男孩在他五歲時,他的父親給他買了一台「蘋果」電腦,愛上「蘋果」的這名小男孩從此購買了關於「蘋果」的所有個人設備。後來他應聘到一家世界級頂級公司,在那個頂級公司里他只做一件事,就是用「蘋果」的電腦做PPT程序。再後來他回到中國,辦了一個個人的「蘋果」博物館,自願不拿工資推廣「蘋果」產品和文化,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喜歡。他喜歡「蘋果」所有的功能,因為這些功能都是極致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蘋果」產品出售的不僅僅是產品,而是一種「蘋果」文化,它代表著創新、酷設計、以人為本、簡單操作等等。
⑦ 喬布斯/史玉柱/市場賣菜阿姨。三種類型人不同的營銷觀念,簡易對比論述。
喬布斯是精品產品支持,營銷手段開道,所謂好東西賣好價錢。石玉柱是通過廣告,將白開水賣出好價錢。市場大媽是低端產品低端價格,投入少收益少,完全聽天由命。喬布斯是做產品,石玉柱是做生意,市場大媽是過生活。喬布斯才是產品觀念,石玉柱是市場觀念,大媽是靠天吃飯。喬布斯通過一款產品引導了市場的發展,石玉柱是迎合市場做出一款產品,大媽是不管你市場如何不管你白菜如何,我總要生活。
⑧ 史蒂夫、喬布斯的創業經歷、
1955年2月24日,斯蒂夫·喬布斯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剛剛出生,就被心狠無情的在美國舊金山一家餐館打工的父親與瀟灑派的酒吧管理員的母親無情地遺棄了。幸運的是,一對好心的夫妻收留了這位可憐的私生子。
當時,喬布斯就生活在著名的「矽谷」附近,鄰居都是「矽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職員,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喬布斯從小就很迷戀電子學。
在上初中時,喬布斯在一次同學聚會上,與比他年長5歲的沃茲見面。沃茲是學校電子俱樂部的會長,對電子也有很大的興趣。兩個人一見如故,8年後他們創辦了蘋果電腦公司。
帶著6502晶元,兩個狂喜的年輕人回到喬布斯的車庫,開始了自己偉大的創新。他們設計了一個電路板,將6502微處理器和介面及其他一些部件安裝在上面,通過介面將微處理機與鍵盤、視頻顯示器連接在一起,僅僅幾個星期,電腦就裝好了
一個偶然的機遇給「蘋果」公司帶來了轉機。1976年7月的一天,零售商保羅·特雷爾來到了喬布斯的車庫,當看完喬布斯熟練地演示電腦後,他認為「蘋果」機大有前途,決意冒一次風險——訂購50台整機,但要求一個月內交貨,喬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簽約,拍板成交,這可是做成的第一筆「大生意」。
50台整機在特雷爾手裡很快銷售一空,有了良好的開始,「蘋果」公司名聲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