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請用市場營銷理論分析鮮橙多的成功

請用市場營銷理論分析鮮橙多的成功

發布時間:2021-07-07 13:25:21

『壹』 食品營銷策劃書睡會幫我我找一份謝謝

我可以幫你,你得把你的產品,銷售方式,資金預算等等一系列東西給我,我給你羅列個大體框架和思路。

『貳』 統一鮮橙多如何讓出老大寶座

統一企業自2001年在國內推出鮮橙多,憑借響亮的廣告語多C多漂亮,一時蔚為風潮,銷售量獨領風騷,佔半壁江山達數年之久。如今,老大寶座易人,市場佔有率也一路下滑到20%左右。 果汁飲料市場廣義來說包含100%果汁(濃縮汁還原)和稀釋果汁。目前稀釋果汁還是主流,在全國主要城市的滲透率近70%,且每年還以10%以上的速度成長。這一品類的品牌集中度很高,8個品牌就占整個稀釋果汁飲料市場的近80%。其中美汁源和統一鮮橙多合計就佔了約40%~45%,算是第一集團軍,二線品牌基本上是在5%~15%的市場佔有率里廝殺,其中包括康師集團的康師傅果汁、鮮的每日C;匯源的真系列、果鮮美、奇異王果、檸檬Me;農夫山泉的果蔬汁和水溶C100等。 品牌定位缺乏創新 消費者對果汁飲料的需求主要為好喝、有營養、解渴。不喝的障礙則在於太甜或口味太重,覺得有添加防腐劑對人體不好及價格貴不值。所以口感、營養、健康、價值感才是企業塑造品牌的主要訴求。在品類才在導入期的時候,先發或領導品牌的訴求及核心價值就需緊扣著品類的最主要需求動機。 鮮橙多在導入期一開始就鎖定偏女性的訴求,雖然口號多C多漂亮很清楚也很響亮,但是在口感上,除了跟隨競品推出蜜桃多、葡萄多、蘋果多等新口味,並沒有真正的突破,在營養價值上也沒足夠的著墨。如此一來當然給予後發品牌可乘之機。 檢視其他幾個果汁飲品的品牌定位。針對講究果汁口感的消費者,美汁源果粒橙以好喝的果汁和豐富口感取勝,讓消費者感覺有較多的營養價值,有點像是果汁飲品的升級;果繽紛則是添加新奇的各類水果口味,給消費者新奇感;農夫果園則因為是30%果蔬汁,所以在營養價值上和口感獨特性上也較突出。如果我們進一步將品牌的定點陣圖勾勒出來,以果汁需求最主要的兩個因素:口感獨特性和營養價值感作為兩個主軸,統一鮮橙多現在的定位是處於很被動的地位。 或許是鮮橙多獨霸市場的局面久了,忘了身為領導品牌該做的事。它不是推出升級版的產品自我突破,堵住重要的市場空缺,而是關注並購。統一企業在這幾年中買了匯源10%的股權,並購了健力寶,但這些財務運作並沒有鞏固其在果汁飲品市場的領導地位。再回過來看鮮橙多在產品方面的努力,2007年添加膳食纖維,2008年稱其果汁取自第一道優橙原汁,這些都不能強化多C和漂亮的功能性利益點,所以鮮橙多品牌定位的獨特性基本上已經消失。 品牌的識別體系較弱 品牌識別體系 (Brand Identity System) 是國際品牌大師大衛·艾克教授提出的,其精神在於建立和探討品牌的核心價值,也就是所謂的品牌承諾(Brand Promise),及與核心價值相聯系的各種利益點,其中包括功能性利益點、感性利益點和自我表徵利益點。如果從品類發展和競爭的角度來看,通常在導入期和成長期中段,各個品牌的溝通通常會落在功能性利益點。 但到了功能同質化時,就需要溝通感性的利益點。溝通重心就在於爭取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也就是相關性與共鳴的課題。 針對上述各果汁飲品品牌的識別體系之要素,整理、分析和推演出這些品牌自2002年以來的溝通歷程。 通過上述推演我們不難發現,鮮橙多在導入期一開始就鎖定偏女性的訴求,雖然口號很清楚也很響亮。但是當它作為領導品牌要延伸到大包裝,走入群眾和家庭時就顯得尷尬和牽強。 缺乏品牌溝通 品牌溝通主要涉及溝通的主要對象,可能是購買者,也可能是使用者。消費者接收企業傳達的品牌信息後,形成個人對品牌內涵和精神的理解,從而對品牌形成看法和態度的基礎。 2004年美汁源進入中國的時候,代言人劉青雲扮演的是一個成熟但又有點無厘頭式幽默的男士,傳遞的主要信息集中在柔取的陽光果肉和嘴巴喜歡,身體喜歡。2007年當大家開始關心奧運時,楊威、程菲和李婭的相繼出現,美汁源就借勢將果汁的利益點和奧運健兒聯系起來。到了2008年,美汁源就讓這些體操代言人演繹喝得自然,活得生機。奧運熱過後,美汁源就將溝通方向定在享受上面,藉由新代言人陳奕迅和年輕人個性化演出愛怎麼享受就怎麼享受。 反觀統一鮮橙多這七八年的溝通成果就要糟糕得多。2002年多C多漂亮的核心信息一直維持到2007年。2007年統一鮮橙多曾想藉由周迅的代言,轉換到感性的層面,由內而外的漂亮、自信,為此,在產品內容上也加了膳食纖維作為支持。但農夫山泉的水溶C100五個半新鮮檸檬的C含量的概念後發制人,更清晰、易懂。2008年,統一鮮橙多又轉到活得漂亮。更趨感性的主張,這次同樣在產品上作了一點文章:取自第一道優橙原汁。然而,這個特點也沒轉化到消費者能感受到的利益點,如口感更香濃與活得漂亮銜接不上,變成各說各話。所以沒有真正產品概念的創新,只在溝通層面上作點文章,統一鮮橙多的衰退是無法避免的。 品牌組合失策 果汁飲料市場,企業都有自己的品牌組合策略。康師傅有康師傅果汁和鮮的每日C;匯源有匯源100%、鮮果美、真鮮橙、奇異王果、檸檬Me;可口可樂則有酷兒和美汁源。作為單一品牌純果樂表面上看沒有品牌組合,但是如果借鑒一下它在美國、日本的作為, 不難看出果繽紛充其量不過是純果樂用來切入中國果汁飲料市場的副品牌。待灘頭堡穩固了,主力部隊可隨時登陸,大舉進軍,各個系列性產品或副品牌都會源源而出。反觀統一, 鮮橙多留下的基本上是xx多的口味延伸平台。如今,果汁飲料市場經過美汁源、果繽紛、甚至農夫果園的連番沖擊後, 游戲規則早已改變,單純在口味延伸上做文章,已經充滿了局限性。 統一鮮橙多在上市初期,甜甜溫和的口感,加上泛Vc的概念和認知,讓消費者找到一個新的消費理由,所以鮮橙多一下子火了起來。但是回顧過去四五年來,身為行業的領導品牌,除了率先推出大包裝外,統一鮮橙多在上述的品牌管理要素上,不論是品牌定位、品牌核心價值還是品牌溝通和品牌組合策略上都走偏了,沒有領導品牌該有的作為,給了實力競品迎頭趕上的機會。這也足以讓國內的一些目前仍處於領先地位的食品飲料品牌深思。 連風彥:資深營銷傳播與品牌策劃人,歷任北京電通國際業務中心副總經理,營銷總監、策略規劃總監。

『叄』 請問有哪位高手知道關於統一鮮橙多的營銷策略的PPT模板的策劃方案

這個不會外傳的,你搜索個公共性質的營銷方案把!

『肆』 匯源果汁是如何進行市場細分的

匯源果汁市場細分策略優劣分析營銷大師科特勒曾說:「現代戰略營銷的中心,可定義為STP市場營銷――就是市場細分(Segmentation),目標市場(Targeting)和市場定位(Positioning)。」市場細分是企業戰略營銷的起點,其是對擬進入或希望通過評估來決策是否進入的單一體市場,從消費者或客戶的需求為出發點,對影響購買決策的外在行為和內在考慮因素進行一系列的市場調研和論證,運用數理統計、實驗等方法將單一的市場按照不同的標准和特性(從表象的二維變數到層級性的多維變數)劃分成多個具有某一或幾種相似特質性的子市場(各子市場之間有時會有交叉)。 企業則根據自身的資源和外部競爭情況從中選擇自己具有比較優勢或認為更具有投資價值的子市場作為企業的目標市場。企業的一切營銷戰略,都必需從市場細分出發。沒有市場細分,企業在經營時就如同「瞎子摸象、大海撈針」,根本無法鎖定自己的目標市場,企業也就無法在市場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沒有明確的市場定位,企業也就無法規劃和塑造差異化的品牌形象並賦予品牌獨特的核心價值;當然就更無法針對性地去設計獨特的產品去滿足市場了。只有進行市場細分,才有營銷戰略的差異化。因此,市場細分是企業戰略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平台。 在碳酸飲料橫行的90年代初期,匯源公司就開始專注於各種果蔬汁飲料市場的開發。雖然當時國內已經有一些小型企業開始零星生產和銷售果汁飲料,但大部分由於起點低、規模小而難有起色;而匯源是國內第一家大規模進入果汁飲料行業的企業,其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是其他小作坊式的果汁飲料廠所無法比擬的。「匯源」果汁充分滿足了人們當時對於營養健康的需求,憑借其100%純果汁專業化的「大品牌」戰略和令人眼花繚亂的「新產品」開發速度,在短短幾年時間就躍升為中國飲料工業十強企業,其銷售收入、市場佔有率、利潤率等均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從而成為果汁飲料市場當之無愧的引領者。其產品線也先後從鮮桃汁、鮮橙汁、獼猴桃汁、蘋果汁擴展到野酸棗汁、野山楂汁、果肉型鮮桃汁、葡萄汁、木瓜汁、藍莓汁、酸梅湯等,並推出了多種形式的包裝。應該說這種對果汁飲料行業進行廣度市場細分的做法是匯源公司能得以在果汁飲料市場競爭初期取得領導地位的關鍵成功要素。 但當1999年統一集團涉足橙汁產品後一切就發生了變化,在2001年統一僅「鮮橙多」一項產品銷售收入就近10億,在第四季度,其銷量已超過「匯源」。巨大的潛力和統一「鮮橙多」的成功先例吸引了眾多國際和國內飲料企業的加入,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康師傅、娃哈哈、農夫山泉、健力寶等紛紛殺入果汁飲料市場,一時間群雄並起、硝煙彌漫。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2002年第一季度的最新統計顯示,「匯源」的銷量同樣排在鮮橙多之後,除了西北區外,華東、華南、華中等六大區都被鮮橙多和康師傅的「每日C」搶得領先地位,可口可樂的「酷兒」也表現優異,顯然「匯源」的處境已是大大不利。盡管匯源公司把這種失利歸咎於可能是因為「PET包裝線的缺失」和「廣告投入的不足」等原因造成,但在隨後花費巨資引入數條PET生產線並在廣告方面投入重金加以市場反擊後,其市場份額仍在下滑。顯然,問題的症結並非如此簡單。 在市場的導入初期,由於客戶的需求較為簡單直接,市場細分一般是圍繞著市場的地理分布、人口及經濟因素(如年齡,性別,家庭收入等)等廣度范圍展開的,與行業分類方法有點相似(註:行業細分一般只是把業已存在(哪怕很小)或潛在的市場用容易區分或識別的標准(如年齡、性別、性能、原料、產地等單一要素,最多為二維變數)來劃分成更小的子行業,以便於統計、分析和歸納其特性。各細分的子行業由於有易於識別的有形標准,相互間往往不交叉,且這種分類標准一經確定後往往多年不變。其一般應用在政府、行業協會及社會研究機構等,主要目的是為了從行業整個產業鏈的角度加以引導和規范使其健康發展。)。其特徵表現在目標細分市場的形象化。也就是說,通過市場的廣度細分,其目標細分市場可以直接形象地描寫出來。比如說,當企業把市場分割為中老年人,青年人以及兒童等幾個目標細分市場時,人們都能形象地知道這些細分市場的基本特徵。由於這種「分類」方法簡單、易於操作、費用低,大部分企業都可掌握且也樂於採用。但只有在市場啟動和成長期的恰當時機率先進行廣度市場細分的企業才有機會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這時候品牌競爭往往表現得不夠明顯,競爭一般會表現在產品、質量、價格、渠道等方面,有人稱之為產品競爭時代,匯源果汁就是在此期間脫穎而出的一個專業品牌,並成為數年來果汁業的領跑者。 但當客戶的需求多元化和復雜化,特別是情感性因素在購買中越來越具有影響力的時候,此時市場競爭已經由地域及經濟層次的廣度覆蓋向需求結構的縱深發展了,市場也從有形細分向無形細分(目標市場抽象化)轉化,即細分後的目標市場,無法通過形象的描述來說明。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市場的深度細分,找到「追求時尚」這一目標細分市場。但這個目標細分市場在哪裡?它是由哪些顧客組成?這些顧客是否有著共同的地理、人口及經濟因素特徵?企業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法與這個目標細分市場人群溝通?顯然,這時的目標細分市場已經復雜化和抽象化了,企業對消費者的關注也已從外在因素進入心理層面因素。同時,企業也無法用傳統的方法去接近所選擇的目標細分市場,這時運用科學的市場研究方法來正確地細分市場就顯得尤其重要了。而這時仍然運用市場競爭初期的淺度市場細分方法甚或「行業細分」的方法對市場進行細分已根本無法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以統一「鮮橙多」為例,其通過深度市場細分的方法,選擇了追求健康、美麗、個性的年輕時尚女性作為目標市場,首先選擇的是500ML、300ML等外觀精製適合隨身攜帶的PET瓶,而賣點則直接指向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統一鮮橙多,多喝多漂亮」。其所有的廣告、公關活動及推廣宣傳也都圍繞這一主題展開,如在一些城市開展的「統一鮮橙多TV-GIRL選拔賽」、「統一鮮橙多陽光女孩」及「陽光頻率統一鮮橙多閃亮DJ大挑戰」等,無一不是直接針對以上群體,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產品在主要消費人群中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再看可口可樂專門針對兒童市場推出的果汁飲料「酷兒」,「酷兒」卡通形象的打造再次驗證了可口可樂公司對品牌運作的專業性,相信沒有哪一個兒童能抗拒「扮酷」的魔力,年輕的父母也對小「酷兒」的可愛形象大加贊賞。而「匯源」果汁飲料從市場初期的「營養、健康」訴求到現在仍然沿襲原有的功能性訴求,其包裝也仍以家庭裝的為主,根本沒有具有明顯個性特徵的目標群體市場。只是運用廣度(也是淺度)市場細分的方法切出「喝木瓜汁的人群」、「喝野酸棗汁的人群」、「喝野山楂汁的人群」、「喝果肉型鮮桃汁的人群」、「喝葡萄汁的人群」、「喝藍莓汁的人群」等一大堆在果汁市場競爭中後期對企業而言已不再具有細分價值的市場。即使其在後期推出了500ML的PET瓶裝的「真」系列橙汁和卡通造型瓶裝系列,但也僅是簡單的包裝模仿,形似而神不似。(匯源近期推出的「他她水」功能飲料頗有新意,自是另當別論) 至此,我們已能看出在這場果汁飲料市場大戰中,匯源公司領導地位如此輕易被動搖真正原因。我們說「匯源」與統一、可口可樂公司比較,他們間的經營出發點、市場細分方法的差異才是導致市場格局發生變化的關鍵因素。「匯源」是從企業自身的角度出發,以靜態的廣度市場細分方法來看待和經營果汁飲料市場;而統一、可口可樂等公司卻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以動態市場細分的原則(隨著市場競爭結構的變化而調整其市場細分的重心)來切人和經營市場。同樣是「細分」,但在市場的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的生命周期卻有不同的表現和結果。 由於市場細分的重要性,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關注並加以應用。但由於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以及「市場細分」理論體系本身尚未完善,加之市場細分方法的實際應用在國內也鮮有流傳,故許多企業在運用時往往容易陷入認識的誤區,即不管市場所處的競爭結構和環境只對市場進行靜態的淺度市場細分,而當市場的競爭結構發生變化時仍然使用原有的市場細分方法從而喪失了很多市場機會,甚或丟失已有的市場份額。 動態的深度市場細分是市場競爭中、後期企業取得成功的必然選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鎖定自己的目標市場群體,集中有限資源,運用差異化的深度溝通策略並輔以多種手段贏得其「芳心」並不斷培養其忠誠度,從而達到最大限度阻隔競爭對手的目的。而使用靜態的淺度市場細分的企業,由於與客戶建立的是一種「不痛不癢」的關系,其客戶忠誠度極低,當有更多的企業進入該行業搶奪市場時,企業能採用的市場競爭手段也就是價格戰和增加廣告投入等常規方法了,其實這是眾多企業對市場細分認識不足的一種無奈選擇。

『伍』 一種新上市的飲料,怎麼打開市場在花費成本最小的前提下。

你好。
所有的市場營銷工作開展的基本的流程是:分析——計劃——執行——控制。

你得先了解這個行業、這個產品的方方面面,包括環境、競爭對手、消費者心理、渠道、終端等等。

提供一些材料供您參考。
祝你成功。

目 錄

第一部分:產業環境與產業政策
第一章 飲料行業產業環境分析………………………………………2
第二章 飲料行業產業政策分析………………………………………2
第二部分:行業整體發展狀況
第三章 飲料行業整體發展狀況分析…………………………………3第四章 飲料行業消費結構分析………………………………………4
第三部分:行業市場狀況分析
第五章 飲料行業競爭態勢分析………………………………………6
一、行業整體競爭態勢分析
二、區域市場競爭態勢分析
三、龍頭企業競爭態勢分析
第六章 飲料行業新品開發狀況分析…………………………………15
第四部分:飲料行業前景預測
第七章 飲料行業發展趨勢預測………………………………………17

第一章 飲料行業產業環境分析

一、功能飲料發展趨勢較好
飲料發展到今天,其品種極其繁雜。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逐漸趨同。人們日益關注健康和環境,不喜歡糖和添加劑含量高的飲品。保健功能飲料越來越受到關注。保健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如何通過飲食來達到健康保健效果,一直是消費者和飲料生產企業高度重視的課題。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在不斷推出功能飲料,這種飲料已經不再局限於補充營養這一范疇,甚至拓展到防病治病領域。有資料表明,在美國,幾乎所有的飲料生產企業都在開發生產功能飲料,就連擁有世界飲料第一品牌的可口可樂也不例外。

二、世界飲料產銷的重心轉向亞洲
在亞洲,中國是「重中之重」,當今世界著名飲料產銷巨頭已將目光對准中國,紛紛打算在中國拓展市場,然後輻射整個亞洲。

三、居民消費價格變化
居民消費價格變化是判斷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晴雨表,是出台不同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依據。2004年,在國家搞好宏觀調控和穩定全局的前提下,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基本上是食品消費價格的變化起重要作用,居民消費價格上漲主要是食品消費價格明顯上漲引起;上半年城鄉居民食品消費價格上升,居民消費價格隨之上升;進入9月份後城鄉居民食品消費價格穩中有降,消費價格指數隨之回落。居民消費預期看好,帶動了國內飲料市場的發展。

第二章 飲料行業產業政策分析

一、《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將發布
05年10月1日,國家將正式實行新的食品標簽包裝規定。屆時,包裝上沒有明確標明添加劑成分等的做法將被視作違規,而飲品也將因標識不合格而被判定不合格。本次國家質檢總局和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和《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通則》兩個食品標簽標准將分別取代現行的1994年版的《食品標簽通用標准》和1992年版的《特殊營養食品標簽國家標准》。
根據標准,飲料名稱要從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已規定的名稱中選用一個等效的名稱;沒有標准規定的,也不能使用讓消費者誤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稱;即便要標「新創名稱」、「奇特名稱」等也要在鄰近部位再標一個標准規定的名稱。專家還強調,產品名稱必須標在飲料標簽的醒目位置,而且飲料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以及奇特名稱與真實屬性名稱必須使用同一字型大小,比如「橙汁飲料」中的「橙汁」和「飲料」,都必須使用同一字型大小。
糖酒快訊分析中心認為,目前,中國果汁類飲料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人均消費量很低,行業協會還需要在食品安全、標准等方面多下工夫,以推動行業的發展。今年國家認證認可
監督管理委員會將飲料行業列為推動HACCP(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認證的重點行業,在今年果汁飲料中國名牌的評比中,HACCP管理也被明確列為必備的條件。可見國家目前對飲料行業安全問題日益重視。即使如此,還是出現了部分申報企業在實行HACCP管理過程中才臨時補課的現象,這說明企業對其重視程度不夠。所以,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標准等方面的管理十分緊迫。

二、《聚酯(PET)碳酸飲料瓶》(修改版)推行
10月在珠海召開的全國塑料製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上,《聚酯(PET)碳酸飲料瓶》(修改版)通過了專家審查。PET容器已經成為各國廣泛使用的包裝材料和容器,在食品、日用品、工業用品、農業用品包裝等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飲料包裝中的應用發展更為迅猛。《聚酯(PET)碳酸飲料瓶》(修改版)的推行,將有利於行業規范化生產此類產品,同時也有利於國家相關部門進行質量技術方面的監督檢查。
糖酒快訊分析中心認為,食品市場准入制度在飲料等幾個行業率先開始實施。市場准入制度一旦實行將在很大程度上規范飲料行業和市場,對提高飲料行業整體水平和技術、保證產品質量和品質起到積極作用。

第三章 飲料行業整體發展狀況分析

2004年一季度,飲料行業產銷兩旺,銷售收入、利潤和稅收都比上年同期有了較大幅度增長。2003年的非典疫情使人們認識到身體保健的重要性,功能飲料為更多人所接受,呈快速發展態勢。2004年,我國功能飲料市場的發展繼續加速。我國功能飲料主要品牌都集中於同一個目標市場競爭,產品定位和促銷方式雷同。
二季度,飲料行業企業單位數呈增長態勢,從2月的900家增加到6月的923家。飲料行業產品繼續保持上年年底以來的高速增長勢頭,各月產品相對上年同期增幅均保持在30%以上(其中4月接近30%),其中6月份最高達到41.98%。飲料行業累計產品銷售收入增長率雖低於產成品增幅,但亦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長。上半年飲料行業累計產品銷售收入4678781.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35%。第二季度,碳酸飲料行業產品各月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長,4-6月份的增幅分別為11.69%、27.49%、74.18%。瓶(罐)裝水製造業產品各月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長,4-6月份的增幅分別為42.43%、38.11%、57.86%。與此同時,瓶(罐)裝飲用水製造業累計產品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亦有大幅增長。
2004年前三季度,軟飲料製造業以及各子行業的產成品、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和利稅總額都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但行業內仍然有較多企業虧損,虧損企業以及虧損企業虧損額均較上年年底有所增長。隨著城市市場趨於飽和,農村市場將成為各飲料企業爭奪的重點。第三季度外資品牌大舉進軍桶裝水,使桶裝水市場競爭趨於激烈。
2004年第四季度,該時期為飲料行業的淡季,但依然有不少以功能為賣點的飲料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果汁飲料銷售狀況不錯。

第四章 飲料行業消費結構分析

我國飲料工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並進入全面競爭時代,碳酸飲料、水、茶、果汁飲料四大領域激烈拼殺。可以預見,中國飲料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很大,未來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新品飲料要想站穩腳跟,必須從產品的功能性差異化或產品的情感性差異化方面入手,尋找市場的盲點,在細化產品的消費群體中,開拓出自己的市場。

一、功能飲料
2004年,被業內稱為功能性飲料發展年。「脈動」的火爆炸開了功能性飲料的市場缺口,使得許多保持著高度市場敏感性的廠商在最短的時間內急速跟風而上。於是在04年飲料旺季尚未完全啟動之際,娃哈哈的「激活」、匯源的「他+她-」、養生堂的「尖叫」、康師傅的「勁跑X」等一個個功能性飲料相繼出生。媒體上,廣告輪番轟炸;地面上,搶佔分銷渠道……
各個地區的商超里隨處可見的飲料銷售黃金位置都被功能飲料壟斷。曾經稱王稱霸的茶飲料和果汁飲料則被擠到了角落裡。同時,功能飲料的熱銷帶來其價格的居高不下,從2.5元到5元,並且在長達半年的銷售期內沒有哪家率先降價。與此同時,外國的飲料巨頭也把功能飲料看成香餑餑,爭先恐後地進入中國功能飲料市場,如來自美國的佳得樂、來自日本的力寶健等。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公司也表示看好中國的功能飲料市場。
第三季度開始,功能飲料逐漸顯示出其不足的「底氣」,廠家紛紛打出「降價」牌,但是隨著王老吉的出現,功能飲料市場有了新的轉機。「脈動、激活」之類產品主要是通過弱化基礎功能,豐富產品使用價值,提出時尚功能飲料概念。但王老吉出現之後,推動功能飲料的消費發展成為「以功能為產品核心利益,並兼具高滿意度的口感體驗」的時代,它把「露露」的「調節血脂」和「紅牛」的「抗疲勞」類功能飲料時代進行了延伸,避免時尚功能飲料流行之後歸於平淡的命運。
未來的飲料市場必定是一個多元共存的市場,飲料中補充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為消費者所廣泛喜愛,同時功能飲料消費理念升級已是大勢所趨,它的發展方向值得我們關注。

二、果汁飲料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飲料生產量和消費量的持續增長成為可能。而一個品類要得寵於消費者,最根本的因素便是能切合消費者的慾望及追求。果汁飲料的"天然、健康、回歸自然"滿足了消費者對天然、營養、低糖、健康型飲料的需求,因此其消費長久不衰。
隨著飲料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果汁行業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目前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果汁生產國和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第三大果汁消費國。由於我國勞動力成本低,所以我國的蘋果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隨著高成本生產國的不斷退出,我國蘋果汁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更加突出,世界濃縮蘋果汁生產中心向我國轉移的趨勢越發明顯。這將帶動國內果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匯源家庭裝100%純果汁的PET包裝產品的推出也說明其看好濃縮果汁不但能夠在新主流沖擊下穩占其位,並且具有四季消費均衡的優勢。但是,原料質量有待提高、「農葯殘留」問題嚴重、無序競爭現象等都是目前制約果汁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值得果汁行業廠商思考。
曾有一項市場調查顯示,消費者在購買果汁時比較看重品牌因素,但品牌忠誠度較低。被訪者在一段時間內只喝一種類型品牌飲料的概率不足10%。因此對我國果汁飲料市場進行不遺餘力的教育、培育是當前比較重要的事情。但是仍可以預測人們消費水平逐年上漲、投資回報可觀、銷售增長穩定等都是催動資本長劍指向果汁飲料市場的原始動力,我國果汁飲料的發展潛力仍然巨大。

三、茶飲料
2003年,混合果汁、加汽果汁是飲料行業的亮點;2004年,功能飲料發力。茶飲料在這兩年雖充當著「配角」,卻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目前,國內茶飲料的競爭不斷加劇,茶飲料的市場整合速度加快。在茶飲料市場處於領先地位的康師傅,04年年初與朝日和伊藤忠聯手打造飲料霸主,被業內人士視為茶飲料開始整合的一個信號。3月正式涉足茶飲料市場的健力寶一下子推出冰紅茶、冰綠茶、麥香茶三大系列的產品,對茶飲料進行差異化營銷。4月中旬可口可樂又在北京推出了「雀巢冰極茶」。這些飲料巨頭的進入將對目前國內茶飲料市場的格局形成沖擊,一些中小品牌將在大品牌的沖擊下被淘汰出局,茶飲料市場的整合速度正在加快,未來的茶飲料市場將是巨頭間的游戲。
糖酒快訊分析中心認為,目前茶飲料市場大品牌表現活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茶飲料市場的發展空間巨大。健力寶、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爭相進入茶飲料行業就是有力證明。在眾多的飲料中,真正和中國文化一脈相承的就是茶飲料,可以說茶飲料的後勁很足。二是,05年茶飲料行業標准出台。因為現在茶飲料的行業進入門檻低,市場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所以,提高產品質量,維護食品安全成為當務之急。消費者更願意購買質量有保證的知名品牌。而在標准出台之前,各大茶飲料品牌仍然加緊跑馬圈地,搶奪市場。
同時也應該看到,目前國內的茶飲市場已經不存在補充跟隨的市場機會,雖然茶飲料從主流退隱二線之後仍然占據相對穩固的消費份額,但高速增長已很難再現,娃哈哈、康師傅、統一三大品牌的銷售滑落足以證明這點。所以這時茶飲料生產企業為進一步確立自身在產品市場上的地位,惟一看好的將是無糖茶飲料。有資料顯示,麒麟公司憑借無糖茶飲料占據了日本2/3的市場份額。因此,今後在無糖茶飲料方面,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四、飲用水
2004年飲用水市場的主要紛爭集中在桶裝水市場,北方集中在北京,華南集中在廣東。在沈陽迅速收編23家水站之後,可口可樂9月在北京桶裝水市場上又掀起更大的波瀾。目前的北京水市場不僅已經囤積了娃哈哈、樂百氏、雀巢這樣的水業巨頭,還有本地品牌燕京穩坐市場老大地位。可口可樂此次借天津的水源以新品牌加入,顯然是對這塊誘人的蛋糕垂涎已久,北京桶裝水市場肉搏戰在所難免。
下半年,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紛紛加緊了對廣東水市的攻城略地,使得華南桶裝水市場土洋大戰在所難免。11月百事可樂開始向多家中型飲用水生產廠家發出邀請為其貼牌生產
純凈水,並計劃百事可樂純凈水在05年飲用水銷售旺季到來之前可以上市。而在此之前,可口可樂已購買了桶裝水生產線准備在廣東大展拳腳。相信05年廣東飲用水市場註定將有一場激戰。
五、其他
飲料市場的更替總是令人目不暇接,在果汁、茶飲、功能飲料大熱之後,即飲咖啡也隨之升溫。 統一「雅哈」咖啡的推出無疑使廠家看到新的希望。上市不到半年的「雅哈」以良好的口味和適宜的價格,讓該產品急速升溫。有資料顯示,內地平均每年每人的咖啡消費量還不到一杯,市場空間和潛力由此可知。但是由於缺乏情感訴求;市場推廣投入不夠;價格偏高等原因導致即飲咖啡市場遲遲不能啟動。即飲咖啡要發展,推廣咖啡文化很重要。因為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咖啡更大程度上是一種生活品位的象徵。所以加大咖啡文化的教育和傳播,是更快拓展內地市場考慮的首要問題。

第五章 飲料行業競爭態勢分析

一、行業整體競爭態勢分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中國的飲料行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同時,飲品行業仍然存在巨大潛力,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的飲料行業競爭漸漸趨於白熱化。2004年飲料市場終端的色彩斑斕達到了空前程度,廣告運動也幾乎失去了品類主題,茶飲料、果汁、兩樂以及功能飲料首次在終端佔位和廣告傳播中形成平衡。雖然時尚前沿被功能飲料占據,但相比2002~2003年的茶飲料主流,功能飲料似乎只在概念和氣勢上占優,並沒有對其他品類形成侵佔性的沖擊,可見品類多元化已經從大份額主流交替時期過渡到均分時期,而各階段的主流如瓶裝水、碳酸飲料、高濃度果汁、茶飲料等逐漸沉澱為基礎品類。

1、國內品牌:從主流引導到格局構成
實際上,飲料品類發展的縱向深度有限,低技術含量的特點決定了飲料品類的開發不可能一直處於高速狀態,包括新興的功能飲料。品類布局存在嚴重缺失的企業必然失去持續增長動力,甚至遭遇品牌老化的境地。「脈動」和「激活」使兩大水飲企業在2004年汲取了一股新鮮空氣,卻未能象娃哈哈品牌那樣「常青」。而其成名品類瓶裝水在價格暗戰中利潤日漸微薄,市場基礎份額也遭受口感體驗品類和功能主流的削弱。娃哈哈茶飲料即使在主流時期也未能追上「康師傅」老大的地位,而如今「兩樂」也開始向茶飲投入巨資,必然使競爭更加激烈。
2、外資品牌:品類多元「猛」於品牌多元
可口可樂在中國碳酸飲料市場已經占據約53%的市場份額,但仍然不滿足,還決定繼續全品類開發,所以遭遇了品類競爭,而且對手不止一個。「永遠的可口可樂」不等於「永遠的可樂」,即使其品牌理念傳播與時俱進,也無法阻止青少年追逐更多、更新的口感體驗。
實際上可口可樂早已難捺失落,相繼推出多品牌純凈水、健怡可樂、保銳得功能飲料以及果肉飲料,並擬計劃將茶飲料開發作為下階段品類延伸重點。同時看到,百事可樂也開始不惜斥巨資挺進非碳酸飲料市場。

二、區域市場競爭態勢分析
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長期對家樂福,好又多,北京華聯等幾個大型商超進行跟蹤,調查城市主要為成都,西安,廣州,武漢、北京和沈陽等6個城市。調查結果如下:
註:
① 商品采樣原則,根據品牌在不同銷售點出現的重復次數取樣,重復次數多的采為樣本
② 樣本排名確定原則,品牌近期銷量上升幅度,廣告終端促銷力度,消費者認可程度的綜合評分
③ 表中「/」處表明在該地區未將該品牌作為取樣樣本
④ 抽樣城市:成都、西安、廣州、武漢、北京、沈陽等六個城市
1、北京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統一系列 統一系列 統一系列 統一系列 百事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第二 康師傅 康師傅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百事可樂 統一鮮橙多
第三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百事可樂 王老吉 統一系列 統一鮮橙多 百事可樂
數據來源與整理: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
兩樂、統一、康師傅仍佔領北京地區的主要市場份額,王老吉作為進入北京地區的新型品牌,需要繼續加強在該地區市場的推進。北京飲料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當屬桶裝水市場:
區域格局 市場定位
樂百氏 北部區域 中低端
娃哈哈 東南區域 中低端
雀巢 北部區域 中高端
燕京 全市范圍 中低端
屈臣氏 部分區域 高端市場

目前的北京水市場不僅已經囤積了娃哈哈、樂百氏、雀巢這樣的水業巨頭,還有本地品牌燕京穩坐市場老大地位。其實在可口可樂出擊北京桶裝水之前,食品巨頭雀巢就已經行動起來了,一改以往自行銷售的方式,與分銷商合作拓寬銷售渠道,增加零售水站。雀巢公司表示,今年的目標就是全力爭取在飲用水市場上實現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重大突破。面對競爭對手的挑戰,樂百氏北京市場的負責人也表示:他們要爭取搶到全國桶裝水市場第一的水市場份額。而目前作為北京桶裝水市場老大的燕京更是放言:「燕京是北京人的選擇,我們將爭取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對於價格已經穩定的北京桶裝水市場來說,價格戰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他們之間的競爭
將集中在品牌與質量兩個方面。面對大品牌在品牌和資金上的強大實力,小品牌水企業面臨的將是一場岌岌可危、沒有對話資格的洗牌大戰。

2、廣州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第二 百事可樂 脈動 百事可樂 百事可樂 百事可樂 百事可樂 百事可樂
第三 脈動 康師傅冰紅茶 康師傅 康師傅冰紅茶 康師傅 康師傅茶飲 康師傅茶飲
數據來源與整理: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
廣州地區飲料品牌呈可樂和茶飲平分天下的局面,兩樂占市場份額第一的局面沒有變化。廣州地處東南沿海,是國內、國外品牌的必爭之地,同時,目前涼茶飲料市場巨大,潛力尚待開發。傳統涼茶盟主王老吉以10個億的銷售額震驚業內後,其它涼茶品牌也紛紛發力,為爭奪整個涼茶市場接近50億元的巨大市場份額,開始了各自通路差異化的大角逐。
鄧老涼茶:廣東市場上,鄧老涼茶針對不同渠道進行了有效的市場組合。除了依託傳統OTC渠道實現銷售後,還以連鎖店的形式進入廣州的三十餘家大型樓盤。在餐飲渠道,鄧老涼茶採用了對重點酒樓買斷茶飲獨家銷售權的策略。在商超和賣場,鄧老涼茶採取陳列與堆頭相結合的戰術,專門設計了一整套推廣和維護的操作規范,與瀘州老窖、杏花村、稻花香、王朝干紅等十餘種知名酒類產品實現了大面積的捆綁促銷。在此基礎上,鄧老涼茶與這些品牌的經銷商實現了網路、管理和物流等資源的共享,其知名度與銷售量皆在短期獲得了巨大提升。
黃振龍:黃振龍涼茶在廣東具有規模龐大的連鎖加盟店集群和獨特的俱樂部銷售模式。隨著黃振龍涼茶不斷擴張規模,其連鎖加盟店的數量已經接近600家。與其他涼茶不同的是,其通過依靠「黃振龍涼茶俱樂部」進行大量的文化和促銷活動,已基本實現「會員復合促銷」的銷售策略。這種會員制模式為黃振龍涼茶收集了大量的商業信息,同時也極大地發揮了會員宣揚黃振龍的口碑作用。
寶芝林:與其它涼茶品牌相比,寶芝林更注重打造涼茶的口感。寶芝林通過多次調配草葯用料比例,在不降低葯性的原則上,科學地增加了糖度,改變傳統涼茶的微苦口感,形成甘甜而有益的獨特風格。不僅如此,寶芝林通過結合各種體育運動,打造其功能性健康飲料的品牌理念,其獨特的體育營銷模式也因此大獲成功。

3、武漢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統一 脈動 統一 統一系列 脈動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第二 脈動 康師傅 脈動 脈動 統一 康師傅茶飲 康師傅茶飲
第三 康師傅 統一 康師傅 康師傅系列 康師傅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數據來源與整理: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
武漢飲料市場液體奶品牌眾多,而且各類飲料平分天下。功能飲料、茶飲料和功能飲料
價格整體走低,碳酸飲料價格相對穩定。在夏季的銷售旺季,各個飲料商家通過價格火拚,一方面使市場幾近飽和,另一方面各自佔領了相對穩定的市場份額。在旺季過後,相信企業的降價舉動已不是為了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而是鞏固戰鬥成果,目的是通過持續的價格策略培養忠誠的消費人群。
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認為,飲料固然有其產品特性本身的優點和缺陷,但彌補劣勢,創建新興促銷方式和手段、開發出適合不同季節飲用的飲料,才是促進銷量增加的根本途徑。

4、成都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第二 康師傅 脈動 康師傅 農夫山泉 脈動 康師傅茶飲 康師傅茶飲
第三 脈動 康師傅 匯源 康師傅冰紅茶 農夫山泉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數據來源與整理: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
統一鮮橙多在成都的市場佔有率第一。今年成都飲料市場的變化折射出國內乳品市場的變化局勢,大規模的降價風暴席捲了成都市場上幾乎所有的飲料品牌,出現了飲料比水賤的局面。在成都家樂福、人人樂等大型超市,很多飲料的價格比礦泉水都低。康師傅新出的每日西西里紅橙才賣1元/瓶,健力寶爆果汽500ml也是1.5元/瓶,並且買二送一,算下來才1元/瓶。
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認為:成都市場飲料品類繁多,一些企業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完成其銷售目標,常常採取價格戰。而且一旦有企業降價,其它企業就不得不跟進。面對外來資本的頻頻進入與國內大品牌價格壓境的咄咄逼人,更多的中小飲料企業只有不斷想辦法加快自身的發展,才能在競爭中有一席之地。

5、西安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可口可樂 娃哈哈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第二 娃哈哈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第三 統一鮮橙多 康師傅綠茶 康師傅綠茶 康師傅系列 康師傅綠茶 百事可樂 康師傅綠茶
數據來源與整理: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
西安飲料市場可口可樂、統一鮮橙多、康師傅綠茶的霸主地位依然穩固,形成果汁飲料、碳酸飲料、瓶裝水和茶飲料 「四大天王」割據局面,其比例約為3∶4∶2∶1。
市場上瓶裝水品牌價位相近,現在500ml裝均已低至1元左右,瓶裝水銷量最大的品牌是「屈臣氏」。果汁飲料日漸走俏。近年來,西安市民飲料消費理念向健康和品位過渡。許多年輕人已經開始傾向於果汁加零食的消費和娛樂方式。碳酸飲料仍是主流,茶飲料份額縮小。中老年人仍傾向於傳統的飲茶方式。因此,茶飲料的銷售今後幾年的漲勢不會太明顯,開發新口味、培養消費習慣還是企業的重要任務。
6、沈陽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康師傅 康師傅 / 康師傅系列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第二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 可口可樂 康師傅茶飲 康師傅茶飲 康師傅茶飲
第三 農夫果園 農夫果園 / 娃哈哈茶 統一 統一 統一鮮橙多
數據來源與整理: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
很多人都知道沈陽是康師傅的天下,去年康師傅在沈陽的銷量排到茶飲料和果汁第一,但今年的形勢卻有了微妙的變化,新上市的農夫果園賣得很好,搶占部分果汁市場,農夫果園引人注目的廣告起了轟動效應,消費者反映很好。由於沈陽的消費者還處於感性消費階段,廣告的好壞將成為直接影響消費者選擇的主要因素;但價格因素也不能忽略。不過,農夫果園的出現並沒有轉移康、統交戰的視線,在沈陽,康師傅和統一的平級戰幾乎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兩者除在終端零售上進行陳列面的爭奪外,主要表現在價格的競爭。

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認為:04年華北、華南飲料市場上,碳酸飲料佔有較大優勢,特別是在北京地區。而華中地區,統一則占據強勢地位;就整體而言,各種飲料力量相對均衡。西南地區的統一鮮橙多憑借區域優勢穩坐頭把交椅。西北地區的茶飲料比較受歡迎,碳酸飲料反而略顯寂寞,可口可樂在碳酸飲料市場仍然具有優勢,統一鮮橙多的表現和在其他城市一樣良好。東北地區飲料消費重點同樣集中於3個強勢品牌,說明該地區消費者消費習慣接近,在進行品牌推廣之前,這一點很值得注意。
今年飲料市場也難逃降價大潮的侵襲。從整體上看,碳酸飲料的價格較為穩定,而其他的功能性飲料、果汁飲料和茶飲料不得不以低價格來鞏固原來的市場份額。相反,瓶裝水卻在部分地區出現價格上漲現象,主要因為今年國家重點治理超載超限,原先的運輸成本上漲了30%左右;而且用於生產飲料瓶主要原材料——食用PET(聚脂)材料由年初的6000元/噸上漲到了1萬元/噸,加上淡季水量緊缺,最終導致瓶裝水成本上漲了20%左右。今年的市場還表現出:一些地區地飲料商家通過在一些純果汁、植物蛋白飲料包裝上做賣點,力圖通過禮品路線引導消費觀念,打開市場空間。在功能性飲料充斥市場的時候,飲料廠商們不妨也回過頭來,發展新思路,看看傳統飲料的下一個賣點,以便在功能性飲料

『陸』 求市場細分的具體案例

從匯源果汁談深度動態市場細分 營銷大師科特勒曾說:「現代戰略營銷的中心,可定義為STP市場營銷――就是市場細分 (Segmentation),目標市場 (Targeting) 和市場定位 (Positioning)。」市場細分是企業戰略營銷的起點,其是對擬進入或希望通過評估來決策是否進入的單一體市場,從消費者或客戶的需求為出發點,對影響購買決策的外在行為和內在考慮因素進行一系列的市場調研和論證,運用數理統計、實驗等方法將單一的市場按照不同的標准和特性(從表象的二維變數到層級性的多維變數)劃分成多個具有某一或幾種相似特質性的子市場(各子市場之間有時會有交叉)。企業則根據自身的資源和外部競爭情況從中選擇自己具有比較優勢或認 為更具有投資價值的子市場作為企業的目標市場。企業的一切營銷戰略,都必需從市場細分出發。沒有市場細分,企業在經營時就如同「瞎子摸象、大海撈針」,根本無法鎖定自己的目標市場,企業也就無法在市場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沒有明確的市場定位,企業也就無法規劃和塑造差異化的品牌形象並賦予品牌獨特的核心價值;當然就更無法針對性地去設計獨特的產品去滿足市場了。只有進行市場細分,才有營銷戰略的差異化。因此,市場細分是企業戰略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平台。 在碳酸飲料橫行的90年代初期,匯源公司就開始專注於各種果蔬汁飲料市場的開發。雖然當時國內已經有一些小型企業開始零星生產和銷售果汁飲料,但大部分由於起點低、規模小而難有起色;而匯源是國內第一家大規模進入果汁飲料行業的企業,其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是其他小作坊式的果汁飲料廠所無法比擬的。「匯源」果汁充分滿足了人們當時對於營養健康的需求,憑借其100%純果汁專業化的「大品牌」戰略和令人眼花繚亂的「新產品」開發速度,在短短幾年時間就躍升為中國飲料工業十強企業,其銷售收入、市場佔有率、利潤率等均在同行業中名列前茅,從而成為果汁飲料市場當之無愧的引領者。其產品線也先後從鮮桃汁、鮮橙汁、獼猴桃汁、蘋果汁擴展到野酸棗汁、野山楂汁、果肉型鮮桃汁、葡萄汁、木瓜汁、藍莓汁、酸梅湯等,並推出了多種形式的包裝。應該說這種對果汁飲料行業進行廣度市場細分的做法是匯源公司能得以在果汁飲料市場競爭初期取得領導地位的關鍵成功要素。 但當1999年統一集團涉足橙汁產品後一切就發生了變化,在2001年統一僅「鮮橙多」一項產品銷售收入就近10億,在第四季度,其銷量已超過「匯源」。巨大的潛力和統一「鮮橙多」的成功先例吸引了眾多國際和國內飲料企業的加入,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康師傅、娃哈哈、農戶山泉、健力寶等紛紛殺入果汁飲料市場,一時間群雄並起、硝煙彌漫。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2002年第一季度的最新統計顯示,「匯源」的銷量同樣排在鮮橙多之後,除了西北區外,華東、華南、華中等六大區都被鮮橙多和康師傅的「每日C」搶得領先地位,可口可樂的「酷兒」也表現優異,顯然「匯源」的處境已是大大不利。盡管匯源公司把這種失利歸咎於可能是因為「PET包裝線的缺失」和「廣告投入的不足」等原因造成,但在隨後花費巨資引入數條PET生產線並在廣告方面投入重金加以市場反擊後,其市場份額仍在下滑。顯然,問題的症結並非如此簡單。 在市場的導入初期,由於客戶的需求較為簡單直接,市場細分一般是圍繞著市場的地理分布、人口及經濟因素 (如年齡,性別,家庭收入等)等廣度范圍展開的,與行業分類方法有點相似(註:行業細分一般只是把業已存在(哪怕很小)或潛在的市場用容易區分或識別的標准(如年齡、性別、性能、原料、產地等單一要素,最多為二維變數)來劃分成更小的子行業,以便於統計、分析和歸納其特性。各細分的子行業由於有易於識別的有形標准,相互間往往不交叉,且這種分類標准一經確定後往往多年不變。其一般應用在政府、行業協會及社會研究機構等,主要目的是為了從行業整個產業鏈的角度加以引導和規范使其健康發展。)。其特徵表現在目標細分市場的形象化。也就是說,通過市場的廣度細分,其目標細分市場可以直接形象地描寫出來。比如說,當企業把市場分割為中老年人,青年人以及兒童等幾個目標細分市場時,人們都能形象地知道這些細分市場的基本特徵。由於這種「分類」方法簡單、易於操作、費用低,大部分企業都可掌握且也樂於採用。但只有在市場啟動和成長期的恰當時機率先進行廣度市場細分的企業才有機會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這時候品牌競爭往往表現得不夠明顯,競爭一般會表現在產品、質量、價格、渠道等方面,有人稱之為產品競爭時代,匯源果汁就是在此期間脫穎而出的一個專業品牌,並成為數年來果汁業的領跑者。 但當客戶的需求多元化和復雜化,特別是情感性因素在購買中越來越具有影響力的時候,此時市場競爭已經由地域及經濟層次的廣度覆蓋向需求結構的縱深發展了,市場也從有形細分向無形細分(目標市場抽象化)轉化,即細分後的目標市場,無法通過形象的描述來說明。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市場的深度細分,找到「追求時尚」這一目標細分市場。但這個目標細分市場在哪裡?它是由哪些顧客組成?這些顧客是否有著共同的地理、人口及經濟因素特徵?企業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法與這個目標細分市場人群溝通?顯然,這時的目標細分市場已經復雜化和抽象化了,企業對消費者的關注也已從外在因素進入心理層面因素。同時,企業也無法用傳統的方法去接近所選擇的目標細分市場,這時運用科學的市場研究方法來正確地細分市場就顯得尤其重要了。而這時仍然運用市場競爭初期的淺度市場細分方法甚或「行業細分」的方法對市場進行細分已根本無法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以統一「鮮橙多」為例,其通過深度市場細分的方法,選擇了追求健康、美麗、個性的年輕時尚女性作為目標市場,首先選擇的是500ML、300ML等外觀精製適合隨身攜帶的PET瓶,而賣點則直接指向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統一鮮橙多,多喝多漂亮」。其所有的廣告、公關活動及推廣宣傳也都圍繞這一主題展開,如在一些城市開展的「統一鮮橙多TV-GIRL選拔賽」、 「統一鮮橙多陽光女孩」及「陽光頻率統一鮮橙多閃亮DJ大挑戰」等,無一不是直接針對以上群體,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產品在主要消費人群中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再看可口可樂專門針對兒童市場推出的果汁飲料「酷兒」, 「酷兒」卡通形象的打造再次驗證了可口可樂公司對品牌運作的專業性,相信沒有哪一個兒童能抗拒「扮酷」的魔力,年輕的父母也對小「酷兒」的可愛形象大加贊賞。而「匯源」果汁飲料從市場初期的「營養、健康」訴求到現在仍然沿襲原有的功能性訴求,其包裝也仍以家庭裝的為主,根本沒有具有明顯個性特徵的目標群體市場。只是運用廣度(也是淺度)市場細分的方法切出「喝木瓜汁的人群」、「喝野酸棗汁的人群」、「喝野山楂汁的人群」、「喝果肉型鮮桃汁的人群」、「喝葡萄汁的人群」、「喝藍莓汁的人群」等一大堆在果汁市場競爭中後期對企業而言已不再具有細分價值的市場。即使其在後期推出了500ML的PET瓶裝的「真」系列橙汁和卡通造型瓶裝系列,但也僅是簡單的包裝模仿,形似而神不似。(匯源近期推出的「他她水」功能飲料頗有新意,自是另當別論) 至此,我們已能看出在這場果汁飲料市場大戰中,匯源公司領導地位如此輕易被動搖真正原因。我們說「匯源」與統一、可口可樂公司比較,他們間的經營出發點、市場細分方法的差異才是導致市場格局發生變化的關鍵因素。「匯源」是從企業自身的角度出發,以靜態的廣度市場細分方法來看待和經營果汁飲料市場;而統一、可口可樂等公司卻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以動態市場細分的原則(隨著市場競爭結構的變化而調整其市場細分的重心)來切人和經營市場。同樣是「細分」,但在市場的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的生命周期卻有不同的表現和結果。 由於市場細分的重要性,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關注並加以應用。但由於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以及「市場細分」理論體系本身尚未完善,加之市場細分方法的實際應用在國內也鮮有流傳,故許多企業在運用時往往容易陷入認識的誤區,即不管市場所處的競爭結構和環境只對市場進行靜態的淺度市場細分,而當市場的競爭結構發生變化時仍然使用原有的市場細分方法從而喪失了很多市場機會,甚或丟失已有的市場份額。 動態的深度市場細分是市場競爭中、後期企業取得成功的必然選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鎖定自己的目標市場群體,集中有限資源,運用差異化的深度溝通策略並輔以多種手段贏得其「芳心」並不斷培養其忠誠度,從而達到最大限度阻隔競爭對手的目的。而使用靜態的淺度市場細分的企業,由於與客戶建立的是一種「不痛不癢」的關系,其客戶忠誠度極低,當有更多的企業進入該行業搶奪市場時,企業能採用的市場競爭手段也就是價格戰和增加廣告投入等常規方法了,其實這是眾多企業對市場細分認識不足的一種無奈選擇。

『柒』 統一鮮橙多如何讓出老大寶座

統一企業自2001年在國內推出鮮橙多,憑借響亮的廣告語多C多漂亮,一時蔚為風潮,銷售量獨領風騷,佔半壁江山達數年之久。如今,老大寶座易人,市場佔有率也一路下滑到20%左右。
果汁飲料市場廣義來說包含100%果汁(濃縮汁還原)和稀釋果汁。目前稀釋果汁還是主流,在全國主要城市的滲透率近70%,且每年還以10%以上的速度成長。這一品類的品牌集中度很高,8個品牌就占整個稀釋果汁飲料市場的近80%。其中美汁源和統一鮮橙多合計就佔了約40%~45%,算是第一集團軍,二線品牌基本上是在5%~15%的市場佔有率里廝殺,其中包括康師集團的康師傅果汁、鮮的每日C;匯源的真系列、果鮮美、奇異王果、檸檬Me;農夫山泉的果蔬汁和水溶C100等。
品牌定位缺乏創新
消費者對果汁飲料的需求主要為好喝、有營養、解渴。不喝的障礙則在於太甜或口味太重,覺得有添加防腐劑對人體不好及價格貴不值。所以口感、營養、健康、價值感才是企業塑造品牌的主要訴求。在品類才在導入期的時候,先發或領導品牌的訴求及核心價值就需緊扣著品類的最主要需求動機。
鮮橙多在導入期一開始就鎖定偏女性的訴求,雖然口號多C多漂亮很清楚也很響亮,但是在口感上,除了跟隨競品推出蜜桃多、葡萄多、蘋果多等新口味,並沒有真正的突破,在營養價值上也沒足夠的著墨。如此一來當然給予後發品牌可乘之機。
檢視其他幾個果汁飲品的品牌定位。針對講究果汁口感的消費者,美汁源果粒橙以好喝的果汁和豐富口感取勝,讓消費者感覺有較多的營養價值,有點像是果汁飲品的升級;果繽紛則是添加新奇的各類水果口味,給消費者新奇感;農夫果園則因為是30%果蔬汁,所以在營養價值上和口感獨特性上也較突出。如果我們進一步將品牌的定點陣圖勾勒出來,以果汁需求最主要的兩個因素:口感獨特性和營養價值感作為兩個主軸,統一鮮橙多現在的定位是處於很被動的地位。
或許是鮮橙多獨霸市場的局面久了,忘了身為領導品牌該做的事。它不是推出升級版的產品自我突破,堵住重要的市場空缺,而是關注並購。統一企業在這幾年中買了匯源10%的股權,並購了健力寶,但這些財務運作並沒有鞏固其在果汁飲品市場的領導地位。再回過來看鮮橙多在產品方面的努力,2007年添加膳食纖維,2008年稱其果汁取自第一道優橙原汁,這些都不能強化多C和漂亮的功能性利益點,所以鮮橙多品牌定位的獨特性基本上已經消失。
品牌的識別體系較弱
品牌識別體系 (Brand Identity System) 是國際品牌大師大衛·艾克教授提出的,其精神在於建立和探討品牌的核心價值,也就是所謂的品牌承諾(Brand Promise),及與核心價值相聯系的各種利益點,其中包括功能性利益點、感性利益點和自我表徵利益點。如果從品類發展和競爭的角度來看,通常在導入期和成長期中段,各個品牌的溝通通常會落在功能性利益點。
但到了功能同質化時,就需要溝通感性的利益點。溝通重心就在於爭取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也就是相關性與共鳴的課題。
針對上述各果汁飲品品牌的識別體系之要素,整理、分析和推演出這些品牌自2002年以來的溝通歷程。
通過上述推演我們不難發現,鮮橙多在導入期一開始就鎖定偏女性的訴求,雖然口號很清楚也很響亮。但是當它作為領導品牌要延伸到大包裝,走入群眾和家庭時就顯得尷尬和牽強。
缺乏品牌溝通
品牌溝通主要涉及溝通的主要對象,可能是購買者,也可能是使用者。消費者接收企業傳達的品牌信息後,形成個人對品牌內涵和精神的理解,從而對品牌形成看法和態度的基礎。
2004年美汁源進入中國的時候,代言人劉青雲扮演的是一個成熟但又有點無厘頭式幽默的男士,傳遞的主要信息集中在柔取的陽光果肉和嘴巴喜歡,身體喜歡。2007年當大家開始關心奧運時,楊威、程菲和李婭的相繼出現,美汁源就借勢將果汁的利益點和奧運健兒聯系起來。到了2008年,美汁源就讓這些體操代言人演繹喝得自然,活得生機。奧運熱過後,美汁源就將溝通方向定在享受上面,藉由新代言人陳奕迅和年輕人個性化演出愛怎麼享受就怎麼享受。
反觀統一鮮橙多這七八年的溝通成果就要糟糕得多。2002年多C多漂亮的核心信息一直維持到2007年。2007年統一鮮橙多曾想藉由周迅的代言,轉換到感性的層面,由內而外的漂亮、自信,為此,在產品內容上也加了膳食纖維作為支持。但農夫山泉的水溶C100五個半新鮮檸檬的C含量的概念後發制人,更清晰、易懂。2008年,統一鮮橙多又轉到活得漂亮。更趨感性的主張,這次同樣在產品上作了一點文章:取自第一道優橙原汁。然而,這個特點也沒轉化到消費者能感受到的利益點,如口感更香濃與活得漂亮銜接不上,變成各說各話。所以沒有真正產品概念的創新,只在溝通層面上作點文章,統一鮮橙多的衰退是無法避免的。
品牌組合失策
果汁飲料市場,企業都有自己的品牌組合策略。康師傅有康師傅果汁和鮮的每日C;匯源有匯源100%、鮮果美、真鮮橙、奇異王果、檸檬Me;可口可樂則有酷兒和美汁源。作為單一品牌純果樂表面上看沒有品牌組合,但是如果借鑒一下它在美國、日本的作為, 不難看出果繽紛充其量不過是純果樂用來切入中國果汁飲料市場的副品牌。待灘頭堡穩固了,主力部隊可隨時登陸,大舉進軍,各個系列性產品或副品牌都會源源而出。反觀統一, 鮮橙多留下的基本上是xx多的口味延伸平台。如今,果汁飲料市場經過美汁源、果繽紛、甚至農夫果園的連番沖擊後, 游戲規則早已改變,單純在口味延伸上做文章,已經充滿了局限性。
統一鮮橙多在上市初期,甜甜溫和的口感,加上泛Vc的概念和認知,讓消費者找到一個新的消費理由,所以鮮橙多一下子火了起來。但是回顧過去四五年來,身為行業的領導品牌,除了率先推出大包裝外,統一鮮橙多在上述的品牌管理要素上,不論是品牌定位、品牌核心價值還是品牌溝通和品牌組合策略上都走偏了,沒有領導品牌該有的作為,給了實力競品迎頭趕上的機會。這也足以讓國內的一些目前仍處於領先地位的食品飲料品牌深思。
連風彥:資深營銷傳播與品牌策劃人,歷任北京電通國際業務中心副總經理,營銷總監、策略規劃總監。

『捌』 關於代理飲料的問題。在線等答案。

所有的市場營銷工作開展的基本的流程是:分析——計劃——執行——控制。

你得先了解這個行業、這個產品的方方面面,包括環境、競爭對手、消費者心理、渠道、終端等等。

提供一些材料供您參考。
祝你成功。

目 錄

第一部分:產業環境與產業政策
第一章 飲料行業產業環境分析………………………………………2
第二章 飲料行業產業政策分析………………………………………2
第二部分:行業整體發展狀況
第三章 飲料行業整體發展狀況分析…………………………………3第四章 飲料行業消費結構分析………………………………………4
第三部分:行業市場狀況分析
第五章 飲料行業競爭態勢分析………………………………………6
一、行業整體競爭態勢分析
二、區域市場競爭態勢分析
三、龍頭企業競爭態勢分析
第六章 飲料行業新品開發狀況分析…………………………………15
第四部分:飲料行業前景預測
第七章 飲料行業發展趨勢預測………………………………………17

第一章 飲料行業產業環境分析

一、功能飲料發展趨勢較好
飲料發展到今天,其品種極其繁雜。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逐漸趨同。人們日益關注健康和環境,不喜歡糖和添加劑含量高的飲品。保健功能飲料越來越受到關注。保健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如何通過飲食來達到健康保健效果,一直是消費者和飲料生產企業高度重視的課題。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在不斷推出功能飲料,這種飲料已經不再局限於補充營養這一范疇,甚至拓展到防病治病領域。有資料表明,在美國,幾乎所有的飲料生產企業都在開發生產功能飲料,就連擁有世界飲料第一品牌的可口可樂也不例外。

二、世界飲料產銷的重心轉向亞洲
在亞洲,中國是「重中之重」,當今世界著名飲料產銷巨頭已將目光對准中國,紛紛打算在中國拓展市場,然後輻射整個亞洲。

三、居民消費價格變化
居民消費價格變化是判斷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晴雨表,是出台不同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依據。2004年,在國家搞好宏觀調控和穩定全局的前提下,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基本上是食品消費價格的變化起重要作用,居民消費價格上漲主要是食品消費價格明顯上漲引起;上半年城鄉居民食品消費價格上升,居民消費價格隨之上升;進入9月份後城鄉居民食品消費價格穩中有降,消費價格指數隨之回落。居民消費預期看好,帶動了國內飲料市場的發展。

第二章 飲料行業產業政策分析

一、《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將發布
05年10月1日,國家將正式實行新的食品標簽包裝規定。屆時,包裝上沒有明確標明添加劑成分等的做法將被視作違規,而飲品也將因標識不合格而被判定不合格。本次國家質檢總局和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和《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通則》兩個食品標簽標准將分別取代現行的1994年版的《食品標簽通用標准》和1992年版的《特殊營養食品標簽國家標准》。
根據標准,飲料名稱要從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已規定的名稱中選用一個等效的名稱;沒有標准規定的,也不能使用讓消費者誤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稱;即便要標「新創名稱」、「奇特名稱」等也要在鄰近部位再標一個標准規定的名稱。專家還強調,產品名稱必須標在飲料標簽的醒目位置,而且飲料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以及奇特名稱與真實屬性名稱必須使用同一字型大小,比如「橙汁飲料」中的「橙汁」和「飲料」,都必須使用同一字型大小。
糖酒快訊分析中心認為,目前,中國果汁類飲料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人均消費量很低,行業協會還需要在食品安全、標准等方面多下工夫,以推動行業的發展。今年國家認證認可
監督管理委員會將飲料行業列為推動HACCP(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認證的重點行業,在今年果汁飲料中國名牌的評比中,HACCP管理也被明確列為必備的條件。可見國家目前對飲料行業安全問題日益重視。即使如此,還是出現了部分申報企業在實行HACCP管理過程中才臨時補課的現象,這說明企業對其重視程度不夠。所以,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標准等方面的管理十分緊迫。

二、《聚酯(PET)碳酸飲料瓶》(修改版)推行
10月在珠海召開的全國塑料製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上,《聚酯(PET)碳酸飲料瓶》(修改版)通過了專家審查。PET容器已經成為各國廣泛使用的包裝材料和容器,在食品、日用品、工業用品、農業用品包裝等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飲料包裝中的應用發展更為迅猛。《聚酯(PET)碳酸飲料瓶》(修改版)的推行,將有利於行業規范化生產此類產品,同時也有利於國家相關部門進行質量技術方面的監督檢查。
糖酒快訊分析中心認為,食品市場准入制度在飲料等幾個行業率先開始實施。市場准入制度一旦實行將在很大程度上規范飲料行業和市場,對提高飲料行業整體水平和技術、保證產品質量和品質起到積極作用。

第三章 飲料行業整體發展狀況分析

2004年一季度,飲料行業產銷兩旺,銷售收入、利潤和稅收都比上年同期有了較大幅度增長。2003年的非典疫情使人們認識到身體保健的重要性,功能飲料為更多人所接受,呈快速發展態勢。2004年,我國功能飲料市場的發展繼續加速。我國功能飲料主要品牌都集中於同一個目標市場競爭,產品定位和促銷方式雷同。
二季度,飲料行業企業單位數呈增長態勢,從2月的900家增加到6月的923家。飲料行業產品繼續保持上年年底以來的高速增長勢頭,各月產品相對上年同期增幅均保持在30%以上(其中4月接近30%),其中6月份最高達到41.98%。飲料行業累計產品銷售收入增長率雖低於產成品增幅,但亦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長。上半年飲料行業累計產品銷售收入4678781.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35%。第二季度,碳酸飲料行業產品各月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長,4-6月份的增幅分別為11.69%、27.49%、74.18%。瓶(罐)裝水製造業產品各月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長,4-6月份的增幅分別為42.43%、38.11%、57.86%。與此同時,瓶(罐)裝飲用水製造業累計產品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亦有大幅增長。
2004年前三季度,軟飲料製造業以及各子行業的產成品、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和利稅總額都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但行業內仍然有較多企業虧損,虧損企業以及虧損企業虧損額均較上年年底有所增長。隨著城市市場趨於飽和,農村市場將成為各飲料企業爭奪的重點。第三季度外資品牌大舉進軍桶裝水,使桶裝水市場競爭趨於激烈。
2004年第四季度,該時期為飲料行業的淡季,但依然有不少以功能為賣點的飲料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果汁飲料銷售狀況不錯。

第四章 飲料行業消費結構分析

我國飲料工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並進入全面競爭時代,碳酸飲料、水、茶、果汁飲料四大領域激烈拼殺。可以預見,中國飲料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很大,未來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新品飲料要想站穩腳跟,必須從產品的功能性差異化或產品的情感性差異化方面入手,尋找市場的盲點,在細化產品的消費群體中,開拓出自己的市場。

一、功能飲料
2004年,被業內稱為功能性飲料發展年。「脈動」的火爆炸開了功能性飲料的市場缺口,使得許多保持著高度市場敏感性的廠商在最短的時間內急速跟風而上。於是在04年飲料旺季尚未完全啟動之際,娃哈哈的「激活」、匯源的「他+她-」、養生堂的「尖叫」、康師傅的「勁跑X」等一個個功能性飲料相繼出生。媒體上,廣告輪番轟炸;地面上,搶佔分銷渠道……
各個地區的商超里隨處可見的飲料銷售黃金位置都被功能飲料壟斷。曾經稱王稱霸的茶飲料和果汁飲料則被擠到了角落裡。同時,功能飲料的熱銷帶來其價格的居高不下,從2.5元到5元,並且在長達半年的銷售期內沒有哪家率先降價。與此同時,外國的飲料巨頭也把功能飲料看成香餑餑,爭先恐後地進入中國功能飲料市場,如來自美國的佳得樂、來自日本的力寶健等。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公司也表示看好中國的功能飲料市場。
第三季度開始,功能飲料逐漸顯示出其不足的「底氣」,廠家紛紛打出「降價」牌,但是隨著王老吉的出現,功能飲料市場有了新的轉機。「脈動、激活」之類產品主要是通過弱化基礎功能,豐富產品使用價值,提出時尚功能飲料概念。但王老吉出現之後,推動功能飲料的消費發展成為「以功能為產品核心利益,並兼具高滿意度的口感體驗」的時代,它把「露露」的「調節血脂」和「紅牛」的「抗疲勞」類功能飲料時代進行了延伸,避免時尚功能飲料流行之後歸於平淡的命運。
未來的飲料市場必定是一個多元共存的市場,飲料中補充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為消費者所廣泛喜愛,同時功能飲料消費理念升級已是大勢所趨,它的發展方向值得我們關注。
二、果汁飲料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飲料生產量和消費量的持續增長成為可能。而一個品類要得寵於消費者,最根本的因素便是能切合消費者的慾望及追求。果汁飲料的"天然、健康、回歸自然"滿足了消費者對天然、營養、低糖、健康型飲料的需求,因此其消費長久不衰。
隨著飲料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果汁行業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目前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果汁生產國和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第三大果汁消費國。由於我國勞動力成本低,所以我國的蘋果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隨著高成本生產國的不斷退出,我國蘋果汁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更加突出,世界濃縮蘋果汁生產中心向我國轉移的趨勢越發明顯。這將帶動國內果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匯源家庭裝100%純果汁的PET包裝產品的推出也說明其看好濃縮果汁不但能夠在新主流沖擊下穩占其位,並且具有四季消費均衡的優勢。但是,原料質量有待提高、「農葯殘留」問題嚴重、無序競爭現象等都是目前制約果汁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值得果汁行業廠商思考。
曾有一項市場調查顯示,消費者在購買果汁時比較看重品牌因素,但品牌忠誠度較低。被訪者在一段時間內只喝一種類型品牌飲料的概率不足10%。因此對我國果汁飲料市場進行不遺餘力的教育、培育是當前比較重要的事情。但是仍可以預測人們消費水平逐年上漲、投資回報可觀、銷售增長穩定等都是催動資本長劍指向果汁飲料市場的原始動力,我國果汁飲料的發展潛力仍然巨大。

三、茶飲料
2003年,混合果汁、加汽果汁是飲料行業的亮點;2004年,功能飲料發力。茶飲料在這兩年雖充當著「配角」,卻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目前,國內茶飲料的競爭不斷加劇,茶飲料的市場整合速度加快。在茶飲料市場處於領先地位的康師傅,04年年初與朝日和伊藤忠聯手打造飲料霸主,被業內人士視為茶飲料開始整合的一個信號。3月正式涉足茶飲料市場的健力寶一下子推出冰紅茶、冰綠茶、麥香茶三大系列的產品,對茶飲料進行差異化營銷。4月中旬可口可樂又在北京推出了「雀巢冰極茶」。這些飲料巨頭的進入將對目前國內茶飲料市場的格局形成沖擊,一些中小品牌將在大品牌的沖擊下被淘汰出局,茶飲料市場的整合速度正在加快,未來的茶飲料市場將是巨頭間的游戲。
糖酒快訊分析中心認為,目前茶飲料市場大品牌表現活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茶飲料市場的發展空間巨大。健力寶、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爭相進入茶飲料行業就是有力證明。在眾多的飲料中,真正和中國文化一脈相承的就是茶飲料,可以說茶飲料的後勁很足。二是,05年茶飲料行業標准出台。因為現在茶飲料的行業進入門檻低,市場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所以,提高產品質量,維護食品安全成為當務之急。消費者更願意購買質量有保證的知名品牌。而在標准出台之前,各大茶飲料品牌仍然加緊跑馬圈地,搶奪市場。
同時也應該看到,目前國內的茶飲市場已經不存在補充跟隨的市場機會,雖然茶飲料從主流退隱二線之後仍然占據相對穩固的消費份額,但高速增長已很難再現,娃哈哈、康師傅、統一三大品牌的銷售滑落足以證明這點。所以這時茶飲料生產企業為進一步確立自身在產品市場上的地位,惟一看好的將是無糖茶飲料。有資料顯示,麒麟公司憑借無糖茶飲料占據了日本2/3的市場份額。因此,今後在無糖茶飲料方面,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四、飲用水
2004年飲用水市場的主要紛爭集中在桶裝水市場,北方集中在北京,華南集中在廣東。在沈陽迅速收編23家水站之後,可口可樂9月在北京桶裝水市場上又掀起更大的波瀾。目前的北京水市場不僅已經囤積了娃哈哈、樂百氏、雀巢這樣的水業巨頭,還有本地品牌燕京穩坐市場老大地位。可口可樂此次借天津的水源以新品牌加入,顯然是對這塊誘人的蛋糕垂涎已久,北京桶裝水市場肉搏戰在所難免。
下半年,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紛紛加緊了對廣東水市的攻城略地,使得華南桶裝水市場土洋大戰在所難免。11月百事可樂開始向多家中型飲用水生產廠家發出邀請為其貼牌生產
純凈水,並計劃百事可樂純凈水在05年飲用水銷售旺季到來之前可以上市。而在此之前,可口可樂已購買了桶裝水生產線准備在廣東大展拳腳。相信05年廣東飲用水市場註定將有一場激戰。
五、其他
飲料市場的更替總是令人目不暇接,在果汁、茶飲、功能飲料大熱之後,即飲咖啡也隨之升溫。 統一「雅哈」咖啡的推出無疑使廠家看到新的希望。上市不到半年的「雅哈」以良好的口味和適宜的價格,讓該產品急速升溫。有資料顯示,內地平均每年每人的咖啡消費量還不到一杯,市場空間和潛力由此可知。但是由於缺乏情感訴求;市場推廣投入不夠;價格偏高等原因導致即飲咖啡市場遲遲不能啟動。即飲咖啡要發展,推廣咖啡文化很重要。因為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咖啡更大程度上是一種生活品位的象徵。所以加大咖啡文化的教育和傳播,是更快拓展內地市場考慮的首要問題。

第五章 飲料行業競爭態勢分析

一、行業整體競爭態勢分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中國的飲料行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同時,飲品行業仍然存在巨大潛力,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的飲料行業競爭漸漸趨於白熱化。2004年飲料市場終端的色彩斑斕達到了空前程度,廣告運動也幾乎失去了品類主題,茶飲料、果汁、兩樂以及功能飲料首次在終端佔位和廣告傳播中形成平衡。雖然時尚前沿被功能飲料占據,但相比2002~2003年的茶飲料主流,功能飲料似乎只在概念和氣勢上占優,並沒有對其他品類形成侵佔性的沖擊,可見品類多元化已經從大份額主流交替時期過渡到均分時期,而各階段的主流如瓶裝水、碳酸飲料、高濃度果汁、茶飲料等逐漸沉澱為基礎品類。

1、國內品牌:從主流引導到格局構成
實際上,飲料品類發展的縱向深度有限,低技術含量的特點決定了飲料品類的開發不可能一直處於高速狀態,包括新興的功能飲料。品類布局存在嚴重缺失的企業必然失去持續增長動力,甚至遭遇品牌老化的境地。「脈動」和「激活」使兩大水飲企業在2004年汲取了一股新鮮空氣,卻未能象娃哈哈品牌那樣「常青」。而其成名品類瓶裝水在價格暗戰中利潤日漸微薄,市場基礎份額也遭受口感體驗品類和功能主流的削弱。娃哈哈茶飲料即使在主流時期也未能追上「康師傅」老大的地位,而如今「兩樂」也開始向茶飲投入巨資,必然使競爭更加激烈。
2、外資品牌:品類多元「猛」於品牌多元
可口可樂在中國碳酸飲料市場已經占據約53%的市場份額,但仍然不滿足,還決定繼續全品類開發,所以遭遇了品類競爭,而且對手不止一個。「永遠的可口可樂」不等於「永遠的可樂」,即使其品牌理念傳播與時俱進,也無法阻止青少年追逐更多、更新的口感體驗。
實際上可口可樂早已難捺失落,相繼推出多品牌純凈水、健怡可樂、保銳得功能飲料以及果肉飲料,並擬計劃將茶飲料開發作為下階段品類延伸重點。同時看到,百事可樂也開始不惜斥巨資挺進非碳酸飲料市場。

二、區域市場競爭態勢分析
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長期對家樂福,好又多,北京華聯等幾個大型商超進行跟蹤,調查城市主要為成都,西安,廣州,武漢、北京和沈陽等6個城市。調查結果如下:
註:
① 商品采樣原則,根據品牌在不同銷售點出現的重復次數取樣,重復次數多的采為樣本
② 樣本排名確定原則,品牌近期銷量上升幅度,廣告終端促銷力度,消費者認可程度的綜合評分
③ 表中「/」處表明在該地區未將該品牌作為取樣樣本
④ 抽樣城市:成都、西安、廣州、武漢、北京、沈陽等六個城市
1、北京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統一系列 統一系列 統一系列 統一系列 百事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第二 康師傅 康師傅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百事可樂 統一鮮橙多
第三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百事可樂 王老吉 統一系列 統一鮮橙多 百事可樂
數據來源與整理: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
兩樂、統一、康師傅仍佔領北京地區的主要市場份額,王老吉作為進入北京地區的新型品牌,需要繼續加強在該地區市場的推進。北京飲料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當屬桶裝水市場:
區域格局 市場定位
樂百氏 北部區域 中低端
娃哈哈 東南區域 中低端
雀巢 北部區域 中高端
燕京 全市范圍 中低端
屈臣氏 部分區域 高端市場

目前的北京水市場不僅已經囤積了娃哈哈、樂百氏、雀巢這樣的水業巨頭,還有本地品牌燕京穩坐市場老大地位。其實在可口可樂出擊北京桶裝水之前,食品巨頭雀巢就已經行動起來了,一改以往自行銷售的方式,與分銷商合作拓寬銷售渠道,增加零售水站。雀巢公司表示,今年的目標就是全力爭取在飲用水市場上實現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重大突破。面對競爭對手的挑戰,樂百氏北京市場的負責人也表示:他們要爭取搶到全國桶裝水市場第一的水市場份額。而目前作為北京桶裝水市場老大的燕京更是放言:「燕京是北京人的選擇,我們將爭取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對於價格已經穩定的北京桶裝水市場來說,價格戰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他們之間的競爭
將集中在品牌與質量兩個方面。面對大品牌在品牌和資金上的強大實力,小品牌水企業面臨的將是一場岌岌可危、沒有對話資格的洗牌大戰。

2、廣州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第二 百事可樂 脈動 百事可樂 百事可樂 百事可樂 百事可樂 百事可樂
第三 脈動 康師傅冰紅茶 康師傅 康師傅冰紅茶 康師傅 康師傅茶飲 康師傅茶飲
數據來源與整理: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
廣州地區飲料品牌呈可樂和茶飲平分天下的局面,兩樂占市場份額第一的局面沒有變化。廣州地處東南沿海,是國內、國外品牌的必爭之地,同時,目前涼茶飲料市場巨大,潛力尚待開發。傳統涼茶盟主王老吉以10個億的銷售額震驚業內後,其它涼茶品牌也紛紛發力,為爭奪整個涼茶市場接近50億元的巨大市場份額,開始了各自通路差異化的大角逐。
鄧老涼茶:廣東市場上,鄧老涼茶針對不同渠道進行了有效的市場組合。除了依託傳統OTC渠道實現銷售後,還以連鎖店的形式進入廣州的三十餘家大型樓盤。在餐飲渠道,鄧老涼茶採用了對重點酒樓買斷茶飲獨家銷售權的策略。在商超和賣場,鄧老涼茶採取陳列與堆頭相結合的戰術,專門設計了一整套推廣和維護的操作規范,與瀘州老窖、杏花村、稻花香、王朝干紅等十餘種知名酒類產品實現了大面積的捆綁促銷。在此基礎上,鄧老涼茶與這些品牌的經銷商實現了網路、管理和物流等資源的共享,其知名度與銷售量皆在短期獲得了巨大提升。
黃振龍:黃振龍涼茶在廣東具有規模龐大的連鎖加盟店集群和獨特的俱樂部銷售模式。隨著黃振龍涼茶不斷擴張規模,其連鎖加盟店的數量已經接近600家。與其他涼茶不同的是,其通過依靠「黃振龍涼茶俱樂部」進行大量的文化和促銷活動,已基本實現「會員復合促銷」的銷售策略。這種會員制模式為黃振龍涼茶收集了大量的商業信息,同時也極大地發揮了會員宣揚黃振龍的口碑作用。
寶芝林:與其它涼茶品牌相比,寶芝林更注重打造涼茶的口感。寶芝林通過多次調配草葯用料比例,在不降低葯性的原則上,科學地增加了糖度,改變傳統涼茶的微苦口感,形成甘甜而有益的獨特風格。不僅如此,寶芝林通過結合各種體育運動,打造其功能性健康飲料的品牌理念,其獨特的體育營銷模式也因此大獲成功。

3、武漢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統一 脈動 統一 統一系列 脈動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第二 脈動 康師傅 脈動 脈動 統一 康師傅茶飲 康師傅茶飲
第三 康師傅 統一 康師傅 康師傅系列 康師傅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數據來源與整理: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
武漢飲料市場液體奶品牌眾多,而且各類飲料平分天下。功能飲料、茶飲料和功能飲料
價格整體走低,碳酸飲料價格相對穩定。在夏季的銷售旺季,各個飲料商家通過價格火拚,一方面使市場幾近飽和,另一方面各自佔領了相對穩定的市場份額。在旺季過後,相信企業的降價舉動已不是為了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而是鞏固戰鬥成果,目的是通過持續的價格策略培養忠誠的消費人群。
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認為,飲料固然有其產品特性本身的優點和缺陷,但彌補劣勢,創建新興促銷方式和手段、開發出適合不同季節飲用的飲料,才是促進銷量增加的根本途徑。

4、成都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第二 康師傅 脈動 康師傅 農夫山泉 脈動 康師傅茶飲 康師傅茶飲
第三 脈動 康師傅 匯源 康師傅冰紅茶 農夫山泉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數據來源與整理: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
統一鮮橙多在成都的市場佔有率第一。今年成都飲料市場的變化折射出國內乳品市場的變化局勢,大規模的降價風暴席捲了成都市場上幾乎所有的飲料品牌,出現了飲料比水賤的局面。在成都家樂福、人人樂等大型超市,很多飲料的價格比礦泉水都低。康師傅新出的每日西西里紅橙才賣1元/瓶,健力寶爆果汽500ml也是1.5元/瓶,並且買二送一,算下來才1元/瓶。
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認為:成都市場飲料品類繁多,一些企業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完成其銷售目標,常常採取價格戰。而且一旦有企業降價,其它企業就不得不跟進。面對外來資本的頻頻進入與國內大品牌價格壓境的咄咄逼人,更多的中小飲料企業只有不斷想辦法加快自身的發展,才能在競爭中有一席之地。

5、西安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可口可樂 娃哈哈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第二 娃哈哈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統一鮮橙多
第三 統一鮮橙多 康師傅綠茶 康師傅綠茶 康師傅系列 康師傅綠茶 百事可樂 康師傅綠茶
數據來源與整理: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
西安飲料市場可口可樂、統一鮮橙多、康師傅綠茶的霸主地位依然穩固,形成果汁飲料、碳酸飲料、瓶裝水和茶飲料 「四大天王」割據局面,其比例約為3∶4∶2∶1。
市場上瓶裝水品牌價位相近,現在500ml裝均已低至1元左右,瓶裝水銷量最大的品牌是「屈臣氏」。果汁飲料日漸走俏。近年來,西安市民飲料消費理念向健康和品位過渡。許多年輕人已經開始傾向於果汁加零食的消費和娛樂方式。碳酸飲料仍是主流,茶飲料份額縮小。中老年人仍傾向於傳統的飲茶方式。因此,茶飲料的銷售今後幾年的漲勢不會太明顯,開發新口味、培養消費習慣還是企業的重要任務。
6、沈陽
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一 康師傅 康師傅 / 康師傅系列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第二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 / 可口可樂 康師傅茶飲 康師傅茶飲 康師傅茶飲
第三 農夫果園 農夫果園 / 娃哈哈茶 統一 統一 統一鮮橙多
數據來源與整理: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
很多人都知道沈陽是康師傅的天下,去年康師傅在沈陽的銷量排到茶飲料和果汁第一,但今年的形勢卻有了微妙的變化,新上市的農夫果園賣得很好,搶占部分果汁市場,農夫果園引人注目的廣告起了轟動效應,消費者反映很好。由於沈陽的消費者還處於感性消費階段,廣告的好壞將成為直接影響消費者選擇的主要因素;但價格因素也不能忽略。不過,農夫果園的出現並沒有轉移康、統交戰的視線,在沈陽,康師傅和統一的平級戰幾乎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兩者除在終端零售上進行陳列面的爭奪外,主要表現在價格的競爭。

糖酒快訊市場分析中心認為:04年華北、華南飲料市場上,碳酸飲料佔有較大優勢,特別是在北京地區。而華中地區,統一則占據強勢地位;就整體而言,各種飲料力量相對均衡。西南地區的統一鮮橙多憑借區域優勢穩坐頭把交椅。西北地區的茶飲料比較受歡迎,碳酸飲料反而略顯寂寞,可口可樂在碳酸飲料市場仍然具有優勢,統一鮮橙多的表現和在其他城市一樣良好。東北地區飲料消費重點同樣集中於3個強勢品牌,說明該地區消費者消費習慣接近,在進行品牌推廣之前,這一點很值得注意。
今年飲料市場也難逃降價大潮的侵襲。從整體上看,碳酸飲料的價格較為穩定,而其他的功能性飲料、果汁飲料和茶飲料不得不以低價格

『玖』 針對上海飲料市場營銷環境進行SWOT分析

企業通過大半年的市場運做,也投入了大量的促銷傳播活動可還是沒有形成良好的市場基礎,使企業和產品的市場導入期過長遲遲未能將市場打開。

通過我們公司對飲料市場和對公司營銷定位和運營執行的情況診斷分析,其主要原因表現為:

A)定位不夠精確

從產品的目標消費群定位上看:根據現在推廣的這3個產品的功效是屬於清熱類的功能性飲料,口感的葯味比較濃。而公司卻簡單將它們定位為15歲—25歲之間的廣泛的目標消費群,並按普通茶飲料傳統的營銷策略去推廣。然而,這種產品的目標消費群更確切的定位是25歲—45歲的消費群。

然而市場運作的最基本的目標消費群定位不夠精確,那後面所有的傳播和推廣工作的結果將是事倍功半!事情首先要做對然後才是做好 。

B、在市場推廣策略上,營銷傳播核心不明確,導致所有執行促銷活動很凌亂,隨意性很大。從傳播的角度看信息的有效到達率幾乎為0。因此傳播的費用花了很多卻都是在浪費。在終端推廣執行上沒有到位,監督、考核等管理工作不明確,也沒有執行的標准。

C、品牌形象訴求凌亂,沒有實現統一訴求傳播。比如,企業視覺系統標志定位後,沒有按照VI的應用原則,容易造成品牌資源的浪費,不利於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的統一傳播和有效整合。

D、主導產品包裝過於貼近其他品牌的風格,沒有個性。

E、終端促銷沒有很好運用,引起銷勢不好,很難拉動銷售。

F、產品結構需要調整。目前企業的3個產品在短期內還不能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再說在細分市場上其市場份額也沒有多少,這樣的產品目標消費群本來就很窄。加上企業資金實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企業目前解決生存問題也是關鍵的。

G、再銷售上看,市場強勢企業經過多年經營所構築起的幾乎壟斷的銷售壁壘,別人的營銷運營能力、資金勢力、市場品牌價值、銷售網路等都是XX公司所面臨的挑戰。

H、從大環境上,茶飲料的生產壁壘不高,其他企業能輕易進入。如果企業在短時間內不能建立根據地,在一定的區域市場不能形成一定的市場份額,那未來企業必將與其他新進企業一起在低斷市場撕殺。

2、企業市場機會

我能分得一杯羹嗎?這是許多市場拾遺者的心聲,也是XX公司最為關心的問題!

1.市場機會

巨大的市場機會與風險的存在,使得許多欲進入茶飲料市場的企業不盡要問,我能分得一杯羹嗎?市場的進入壁壘有多高?盡管目前我國茶飲料市場的壟斷程度較高,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但這並不等於沒有給新進入者留有市場生存與發展的空間。

從宏觀市場分析:按人均消費量來,2000年中國人均消費茶飲料僅0.3公斤,如果與日本人均年飲用量的20到30公斤計算,我國茶飲料還有50倍以上的成長空間,即使從我國目前人均10公斤的飲料消費量來看,我國茶飲料的市場容量至少為1300萬噸,而目前我國茶飲料的實際產量僅為185萬噸,尚有1115萬噸的市場成長空間,而且目前的銷售還僅僅集中在重點城市,快速成長期估計至少還有3年。

以下具體通過生產與銷售環節的壁壘來看一下新進入者的市場機會。

● 生產壁壘

據我們所掌握的情況,生產茶飲料的直接成本並不高,一瓶飲料的成本約在1元左右,雖然目前茶飲料價格下調了6%-8%,但零售價仍可以賣到3元。因此對於商家來說,茶飲料的生產壁壘並不高。

● 銷售壁壘

雖然目前茶飲料市場的壟斷程度較高,主要茶飲料企業的廣告投放力度較大,品牌知名度較高,給新進入者築起了很高的市場壁壘,但也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出目前我國茶飲料尚處於成長期,目前市場中主要茶飲料企業所獲得的成功,一方面是由於其經營上的成功,但另一方面是因為其進入市場較早,"吃得快",對於新進入者而言,只要找准市場的賣點,取得成功並不是沒有機會。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茶飲料市尚未達到可樂市場那樣高的品牌忠誠度,產品口味才是市場的真正賣點 。

●區位優勢

利用廣西連接東南亞之區位優勢,開發東南亞市場是XX公司一個重要的市場機會點。同時也是為將來全面開發全國市場的戰略部署。

●技術優勢

XX公司的生產工藝有先進的技術,在行業上有自己的生產標准,是其他公司所不具備的,這為企業高科技品牌奠定雄厚的基礎。

六、消費者特徵與消費習慣分析

1.消費者特徵

●女性稍高於男性。調查顯示,女性最常喝飲料的比例高於男性這與女性消費者看重茶飲料的健康、時尚特性不無關系,另外喝茶飲料不發胖是女性多於男性選擇茶飲料的主要原因之一。

●年齡:青年人是主力軍。調查顯示,15-25歲消費者是茶飲料的主要目標消費群,其次是26-35歲年齡段的消費者,這兩年齡段占總體的69.5%成為茶飲料的消費主體。

2.消費者消費習慣

●飲用頻率:據有關調查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沈陽、西安茶飲料消費者多數為輕度消費者(1個月飲用3次以下),占消費者的55.9%,而重度消費者(每天喝)的比重僅為6.8%.這表明目前我國茶飲料市場仍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最常飲用的場合:從消費者飲用茶飲料的場合來看,"平時口渴時喝"是消費者最常飲用茶飲料的場合,占被訪者的68.9%其次為外出/旅遊時,而在平時吃飯時喝的消費者卻較少。

七、整合行銷策略

針對目前市場的狀況及XX公司的現狀,要想在這群雄紛爭的市場上立足並穩健持續的發展。必須對企業和產品進行更好的規劃,在營銷運作策略上更需要創新。只要這樣企業方可在這深不可測的危機層層的飲料市場上才能發展。

(一) 總策略

高端品牌定位,中國功能性茶飲料專家品牌形象的高科技品牌內涵!整合媒體資源,開展品牌先行的策略,充分展示企業品牌的個性。

(二)人才策略

人才,企業生存之本。可吸引好的人才講究緣分,而自己企業培養的人才才是企業真正的人才。

組建自己的營銷隊伍為企業全面開發全國市場,甚至在將來開發全亞洲和全世界市場做好人才培養和儲備。

定期和不定期舉辦專業知識培訓,有必要與國家高等專業院校聯合將公司有潛力的人才委託培養。

條件要是許可也可嘗試與高等院校聯合招生,為企業培養更多的人才,對企業樹立品牌也有很大的推動力。

(三)營銷定位

1、企業品牌定位

中國功能性茶飲料專家品牌形象

企業以專業的功能型飲料專家形象的進入市場。配合媒體傳播,公司統一服裝,工作牌,銷售人員的文件包。

必須堅持誠信行銷、雷厲風行的態度和行為准則進入市場。

2、市場地位定位

針對公司的資本、人力、網路、運營經驗等資源及飲料市場目前市場的狀況,公司在未來1—3年的發展初期主要做個快樂的市場拾遺者,採取跟進的策略緊貼著市場的大鱷,虎口奪食逐步蠶食他們的市場份額。

資源的積累才是公司發展壯大的基礎和關鍵。力求解決生存立足之本再謀求更大的發展。

3、目標消費群定位

以市場最大的消費群體15歲—40歲的年輕人作為新一輪營銷推廣的第一目標消費群體。有利於企業品牌的樹立及產品的銷售。

4、 產品策略定位

完善XX系列產品,以多個品種、多種口味的策略進行推廣,並根據企業發展狀況和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里及各產品的市場成熟度調整主導的產品。

l 主導產品:今年內以消費群較為廣泛的產品做為主導產品——XX激爽。

XX激爽。對甜葉茶進行調整,提高甜葉茶甜度,添加茉莉花香型或薄荷做為一個新品種(也可以另行開發)。通過對這個產品的推廣帶動企業品牌的樹立及其它產品的銷售。

閱讀全文

與請用市場營銷理論分析鮮橙多的成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商超edi電子商務 瀏覽:377
淘寶女裝推廣策劃方案 瀏覽:261
ktv啤酒促銷活動主持人台詞 瀏覽:141
新聞稿的策劃方案 瀏覽:450
中國電子商務認證平台 瀏覽:547
縣科協幹部意識形態培訓方案 瀏覽:141
重慶物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37
電子商務收稅 瀏覽:195
汽車行業的微信營銷方案 瀏覽:210
廣義狹義電子商務區別 瀏覽:264
個人簡歷電子商務總監 瀏覽:611
電子商務應用的例子 瀏覽:456
營銷活動策劃方案大全 瀏覽:863
電子商務項目介紹 瀏覽:496
慧成電子商務待遇怎麼樣 瀏覽:813
營銷團隊組織架構方案 瀏覽:188
衣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62
節假日超市紙質用品促銷方案 瀏覽:686
電子商務重大誤解 瀏覽:610
骨幹教師送教下鄉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