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廣告與營銷的關系
廣告與營銷的區別:
1、定義不同
廣告就是廣而告之,即向社會廣大公眾告知某件事物。營銷,指企業發現或挖掘准消費者需求,從整體氛圍的營造以及自身產品形態的營造去推廣和銷售產品,主要是深挖產品的內涵,切合準消費者的需求,從而讓消費者深刻了解該產品進而購買該產品的過程。
2、時效不同
營銷以單一特定時期為標准,無論在此期間有無達到銷售目的或利潤目的,對將來的銷售則不予考慮,是即時效果。廣告常常是延時效果,即本年度廣告費投放下去後,不一定馬上發生作用,結果經常要延後一年,甚至讓許多消費者牢牢記憶。
廣告與營銷的聯系:
廣告是企業營銷的組成部分。廣告要和其它促銷手段配合,與產品、價格和渠道等要素一起實現企業的營銷目標,即應將廣告置於整個市場營銷背景下來探討其規律。
廣告的目的就是促銷,因而廣告的策略要和整個營銷目標相結合,圍繞營銷目標,配合其它營銷手段,以達到更好的效果。脫離企業的營銷目標,去運作廣告,肯定會遭到失敗。只有在營銷的視角下認識廣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廣告與市場營銷核心理念的轉變擴展閱讀:
發展方向
第一,從營銷的主體來看,企業是營銷的主體單位一般是傳統營銷。當然傳統營銷並不是唯一的營銷的主體,比如各種組織機構和個人多種主體共存共同發展也是營銷的主體單位。
第二,從營銷的對象來看,企業營銷的對象不再是單一的產品和服務而是各種有價值的事物,都可以進行有效地使用。
第三,從營銷的操作手法來看,營銷不再是單純的傳統營銷手段.而是當代各種營銷手法的混合,比如流行的網路營銷、電話營銷、無線營銷、聲動營銷、OAO、會員制營銷等等,這些營銷手段,一般大企業都會與傳統營銷靈活地選擇同時進行搭配出最適合企業營銷的手段。
第四,營銷發展的未知性來說,營銷的發展誰也不能肯定地說營銷即將發生什麼,這個明確的答案誰也不敢給出,就算是專家他或她也不能肯定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情,因為很簡單從哲學上來說:「事物的發展是未知的總是變化的」。
第五,從營銷的發展來看,人們在不斷地實踐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不斷地解決困難,在解決困難中以及各種營銷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理論,從而讓營銷的各種理論不斷地得到升華和發展。同時理論在不斷地進步的同時人們再用這種升華過的理論去指導營銷實踐活動。
② 市場營銷觀念是如何演變的
市場營銷觀念是指企業從事營銷活動的指導思想.市場營銷觀念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並隨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市場營銷學的產生和發展就是新的營銷觀念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營銷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市場營銷觀念的演進可大致分為五個階段:生產觀念階段,產品觀念階段,推銷觀念階段,市場營銷觀念階段和社會市場營銷觀念階段.
一. 生產觀念
生產觀念是指導銷售者行為的最古老的觀念之一.生產觀念認為,消費者喜歡那些可以隨處買得到而且價格低廉的產品,企業應致力於提高生產效率和分銷效率,擴大生產,降低成本已擴展市場.
生產觀念纏身於20世紀20年代前.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相對落後,市場趨勢是求大與供的賣方市場.由於社會生產力相對落後,許多產品的成本很高,企業為了擴大市場,必須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由於市場求大與供,因而顧客最關心的是能否得到產品,而不是關心產品的細小特徵.於是,生產企業就要集中力量想方設法擴大生產.因而,生產觀念不是從消費者需求出發,而是從企業生產出發.其主要表現是"我生產什麼,就賣什麼".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要任務是改善生產技術,改進勞動組織,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增加銷售量.
二. 產品觀念
產品觀念認為,消費者最喜歡高質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產品,企業應致力於生產優質產品,並不斷加以改進.它產生於市場產品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形勢下.最容易滋生產品觀念的場合,莫過於當企業發明一項新產品時.此時,企業最容易導致"市場營銷近視",既不適當的把注意力放在產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場需要上,在市場營銷管理中缺乏遠見,只看到自己的產品質量好,看不到市場需求在變化,致使企業經營陷入困境.
三. 推銷觀念
推銷觀念(或稱銷售觀念)視為許多企業所採用的另一種觀念.它認為,消費者通常表現出一種購買惰性或抗衡心理,如果聽其自然的話,消費者一般不會足量購買某一企業的產品,因此,企業必須積極推銷和大力促銷,以刺激消費者大量購買本企業產品.推銷觀念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被大量用於推銷那些非渴求物品,即購買者一般不會想到要去購買的產品或服務.許多企業在產品過剩時,也常常奉行推銷觀念.
推銷觀念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末至50年代前.當時,社會生產力有了巨大發展,市場趨勢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過渡,大量產品銷售不出去,因而迫使企業重視採用廣告術與推銷術去推銷產品.推銷觀念表現為"我賣什麼,顧客就買什麼".
四. 市場營銷觀念
市場營銷觀念的形成使企業經營觀念上的一次"革命",它是作為對上述諸觀念的挑戰而出現的一種嶄新的企業經營觀念.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營銷觀念認為,實現企業營銷目標的關鍵在於正確確定目標市場的需要和慾望."發現慾望,並滿足它們","生產你能夠出售的東西,而不是出售你能夠生產的東西","熱愛顧客而非產品","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使顧客的每一塊錢都能買到十足的價值、質量和滿意".概括起來說:顧客需要什麼,企業就生產什麼.這種觀念拋棄了以企業為中心的指導思想,代之而起的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指導思想.
推銷觀念注重賣方需要;營銷觀念則注重買方的需要.推銷以賣方需要為出發點,考慮如何把產品變成現金,而營銷則考慮如何通過產品來滿足顧客的需要.推銷觀念採用從內向外的順序.它從明確的市場出發,以顧客需要為中心,協調所有影響顧客的活動,並通過創造性的顧客滿足來獲利.
可見,市場營銷觀念的4個支柱是:市場中心,顧客導向,協調營銷和利潤.推銷觀念的4個支柱是:企業,產品導向,推銷,贏利.從本質上說,市場營銷觀念是一種以顧客需要和慾望為導向的哲學,是消費者主權論在企業市場營銷管理中的體現.
五. 社會市場營銷觀念
社會市場營銷觀念是對市場營銷觀念的修改和補充.這種觀念認為,企業的任務是確定目標市場需求,並且在保持和增進消費者和社會福利的情況下,比競爭者更有效率的使目標顧客滿意.這不僅要求企業滿足目標顧客的需求與慾望,而且要考慮消費者及社會的長遠利益,即企業利益、消費者利益與社會利益有機的結合起來.
這種觀念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市場營銷環境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環境惡化、資源短缺、人口爆炸、世界性通貨膨脹、社會服務被忽視等.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企業僅僅奉行營銷觀念滿足個體消費者需要是不夠的,它往往會導致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損害廣大消費者利益等諸多弊病.因為市場營銷觀念迴避了消費者需要、消費者利益和長期社會福利之間隱含著沖突的現實.
③ 廣告與市場營銷的關系
市場營銷包含4p:產品、價格、分銷、促銷。
而現代廣告其實促銷中的一個環節而專已。
4p中的促銷不是我們屬通常在商場見到的促銷活動,這里的促銷是指企業利用各種信息載體與目標市場進行溝通的傳播活動,
包括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與公共關系等等。
其實商場經常搞的促銷活動在營銷里只是屬於營業推廣的范疇罷了。
④ 請問~市場營銷的核心理念是什麼以及你對它的理解
以顧客為中心,尋找目標市場的需求,整合公司所有職能,比競爭對手更有效更有利的傳遞他們期望滿足的東西
例如我回答這問題
⑤ 市場營銷的核心理念
以產品為導向的理念、以推銷為導向的理念、以市場為導向的理念、社會營銷導向理念、戰略營銷導向理念、關系營銷導向理念以及整體營銷理念。
⑥ 廣告營銷理念的三次變遷
1)獨特銷售主張(USP)戰略
當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的時候,企業是不需要品牌戰略的,如何多快好省地生產是企業經營的核心。如20世紀初的福特汽車,由於採用了「流水線」作業,生產效率極大提高,成為美國工業領袖。但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新技術不停地被開發,產品供應越來越多,相當多企業的庫存增加,市場出現供過於求。這時候,勞斯·瑞夫斯提出了獨特銷售主張(USP)理論,這種品牌戰略方法強調——將產品本身獨特的賣點(USP)傳播出去,藉助一個強有力的賣點,就可以最快最好地銷售,並建立起自己有獨特個性的品牌。
如:50年代的M&M's巧克力,是第一個包有糖衣的巧克力糖,於是它以「只融於口,不融於手」為獨特賣點,迅速成為領導品牌。
2)品牌形象(BI)戰略
科技更新很快,競爭對手模仿的速度也就很快,從產品上找出差異來顯得日益困難,或者找出來的差異根本不是消費者關心、需要的。漸漸的消費者被同質化的產品「教育」了,他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在乎產品的功能性。實際上到了1960年代時,美國的營銷環境普遍處於這種狀態,USP理論遇到了瓶頸。
針對這種營銷環境,大衛·奧格威提出,當產品趨向同質化,消費者經驗增加,人們開始不注重產品本身的差異,他們對品牌的理性選擇減弱了,而是追求超出功能需要的感性價值,企業的戰略,轉移到差異化的品牌傳播上來,期望通過廣告宣傳等手段,建立起良好的、有獨特感性利益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消費者的購買。這種建立品牌的方法,後來被人稱為品牌形象戰略。
例如:二戰前被定位為女士香煙的萬寶路,通過品牌形象的打造,將過去廣告中富態女子的形象,改成現在我們看到的牛仔形象,通過多年一致的推廣,已讓「牛仔世界」的形象深入人心,從而使萬寶路成為全球頭號香煙品牌。
3)品牌定位(Positioning)戰略
品牌形象大行其道的結果,是不可避免的形象近似和互相干擾,使消費者難以區分。同時,由於社會的發展,產品、媒介與信息爆增,使得消費者疲於應付,此時要通過廣告去建立獨特清晰的品牌形象,顯得日益困難。美國在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品牌形象戰略效果越來越不好。
這時,傑克·特勞特和阿爾·里斯先生提出了定位理論,解決了這一營銷難題。定位理論指出消費者對過多的信息、品牌傾向於排斥,消費者在購買某類別或特性商品時,更多的優先選擇該類別或特性商品的代表品牌,如購買可樂,選擇可口可樂,購買創口貼時,選擇邦迪,購買安全的汽車時,選擇沃爾沃。此時,企業經營要由市場轉向消費者心智,企業全力以赴的,是讓品牌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占據某個類別或特性的定位,即成為該品類或特性的代表品牌,讓消費者產生相關需求是成為其首選。
如賓士顯示「聲望」,寶馬適合「駕駛」,富豪是「安全」的汽車,法拉利代表「速度」。
⑦ 營銷理念的演變過程
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企業和其他組織無不是在以下五種觀念的指導下從事營銷活動。 (一)生產導向型——生產觀念 生產觀念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於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商品供不應求,市場經濟呈賣方市場狀態。表現為企業生產什麼產品,市場上就銷售什麼產品。在這種營銷觀念指導下,企業的經營重點是努力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產量,降低成本,生產出讓消費者買得到和買得起的產品。因此,生產觀念也稱為「生產中心論」。生產觀念是指導企業營銷活動最古老的觀念。曾經是美國汽車大王的亨利·福特為了千方百計地增加T型車的生產,採取流水線的作業方式,以擴大市場佔有,至於消費者對汽車款式、顏色等主觀偏好,他全然不顧,車的顏色一律是黑色。這就形成了企業只關心生產而不關心市場的營銷觀念。 (二)產品導向型——產品觀念 該理念認為,消費者或用戶最喜歡質量好、性能佳、有特色的產品,只要質量好,顧客自然會上門,顧客也願意為高質量付出更高的價錢。「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兒不愁嫁」,是這種指導思想的生動寫照。概括為一句話就是「只要產品好,不怕賣不掉」。 (三)推銷導向型——推銷觀念 二次大戰後,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發展,使社會產品日益增多,市場上許多商品開始供過於求。企業為了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紛紛重視推銷工作,如:組建推銷組織,培訓推銷人員,研究推銷術,大力進行廣告宣傳等,以誘導消費者購買產品。這種營銷觀念是「我們會做什麼,就努力去推銷什麼」。由生產觀念、產品觀念轉變為推銷觀念,是企業經營指導思想上的一大變化。但這種變化沒有擺脫「以生產為中心」、「以產定銷」的范疇。前者強調生產產品,後者強調推銷產品。所不同的是前兩種觀念是等顧客上門,而推銷觀念是加強對產品的宣傳和推介。 (四)營銷導向型——營銷觀念 該種觀念認為,實現企業目標的關鍵是切實掌握目標顧客的需要和願望,並以顧客需求為中心集中企業的一切資源和力量,設計、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安排適當的市場營銷組合,採取比競爭者更有效的策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取得利潤。
營銷觀念與推銷觀念的根本不同是:推銷觀念以現有產品為中心,以推銷和銷售促進為手段,刺激銷售,從而達到擴大銷售、取得利潤的目的。市場營銷觀念是以企業的目標顧客及其需要為中心,並且以集中企業的一切資源和力量、適當安排市場營銷組合為手段,從而達到滿足目標顧客的需要、擴大銷售、實現企業目標的目的。
營銷觀念把推銷觀念的邏輯徹底顛倒過來了,不是生產出什麼就賣什麼,而是首先發現和了解顧客的需要,顧客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銷售什麼。顧客需求在整個市場營銷中始終處於中心地位。它是一種以顧客的需要和慾望為導向的經營哲學,是企業經營思想的一次重大飛躍。 (五)社會營銷導向——社會營銷觀念 當前,企業社會形象、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顧客利益的沖突等問題越來越引起政府、公眾及社會輿論的關注。環境污染、價格大戰、畸形消費等不良現象,導致來對「理性的消費」、「回歸儉朴」、「人類觀念」的呼籲。相應的,「綠色營銷」、「從關心顧客到關心人類,從關注企業到關注社會」等一系列新的營銷觀念,也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企業從營銷觀念向社會營銷觀念轉變。
⑧ 簡述廣告目標與市場營銷目標的關系
廣告的目標是突出產品賣點,為鑄就品牌與企業形象,主題明確,創意新穎版獨特,能從某個角或多個方權面,喚起觀眾的共鳴,同時提升銷售業績.
市場營銷的目標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將產品或服務成功的賣給客戶,為企業獲得利潤的最大化,樹立企業品牌形象,擴大市場佔有率,獲得客戶的滿意度.
廣告與市場營銷的目標是一致的,前者是支持後者的,是市場營銷獲得成功的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手段.
⑨ 市場營銷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市場營銷的核抄心理念是創造客戶價值。即找出和確定目標客戶潛在的或現實的需求,通過企業的整體營銷活動加以滿足,使客戶的價值獲得最大滿足。
企業的營銷戰略貫穿了市場營銷的核心理念,它主要解決以下三方面問題:第一,通過市場調查進行市場細分,將相關的細分市場確定為目標市場;第二,定位---給出客戶買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而不買競爭對手的理由;第三,確定營銷組合(4P):產品(pro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