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場營銷中需要、慾望與需求的區別
市場營銷中需要、慾望與需求的區別如下:
1、性質不同
1)、需要具有共性,是對人類整體而言。
人類的需要(needs)是一種感到缺乏的狀態,包括對食品、服裝、溫暖和安全的基本生理需要,對歸屬和情感的社會需要,以及對知識和自我表達的個人需要。
市場營銷最基礎的概念是人類的需要。指人們某種不足或短缺的感覺。它是促使人們產生購買行為的原始動機,是市場營銷活動的源泉。如餓思飲,寒思衣。
2)、慾望對消費者個體而言,具有特性。
慾望是指建立在不同的社會經濟、文化和個性等基礎之上的需要。
慾望(wants)是人類需要的表現形式,受到文化和個性的影響。慾望受一個人的社會背景所決定,是明確表達的滿足需要的指向物。
3)、需求是以購買能力為基礎的慾望,是建立在需要和慾望二者的基礎之上。
在得到購買能力的支持時,慾望就轉化為需求(demands)。在既定的慾望和資源條件下,人們會選擇能夠產生最大價值和滿意的產品。
(1)需要市場營銷擴展閱讀
營銷的核心是為客戶創造價值,滿足客戶需求,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基礎上,同時企業創造利潤。
三、為顧客創造價值的途徑
(一)、強化顧客的感知
顧客價值只是顧客的一種感受和體驗,是不可准確計算的。強化顧客感知關鍵是要強化有形證據在顧客服務中的作用。要求的一致性、產品的適宜性、價格的合理性、品牌的優異性、服務的完美性是決定顧客感受強弱的主要因素。企業通常可以採用高品質,優質服務的策略來達到這個目的。
(二)、獨特的服務
在激烈的競爭中,唯有盡力在不同的方面為顧客提供獨特服務才能避免陷入惡性的價格戰中。提供特殊服務的關鍵方法之一是關注細節。只有細節才能顯示企業服務到位,才能讓顧客感動。但只要是顧客關心的,就是有價值的。
(三)、協助顧客解決問題
企業在提供產品或服務後,要協助顧客達到使用產品或服務的目的,這種基於「雙贏」的夥伴型關系策略很快會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與顧客建立起良好穩定的客戶關系。
(四)、價值創新
價值創新是現代企業競爭的一個新理念,被認為是提高顧客忠誠度、保持企業持久競爭優勢的重要源泉。它不是單純提高產品的技術競爭力,而是通過為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來爭取顧客,贏得企業的成功。
顧客價值創新的戰略焦點不在於競爭而在於顧客,不是為了擊敗競爭對手,也不是要比競爭對手做得更好,而是通過顧客價值創新,為顧客提供更具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以滿足不斷變化著的顧客需求與偏好。以優異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贏得用戶的忠誠,已成為企業增競力的一有效策略。
市場競爭如同戰爭一樣,當實力暫時上不去的時候,就應尋求其他取勝的辦法。
2. 做市場營銷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市場營銷就要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不是全都專業但是要知道。做版什麼都需要全身心權的投入才能夠做得比別人好,所以需要大量的思考,大量的調查,大量的行動。
要了解整個市場的發展歷史,看看名家的市場分析,結合自己的情況去分析一下前景。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對市場的敏感度,市場時時刻刻千變萬化,如果不能感受到這種氣息把握商機又如何能做出及時的決策呢?又如何能領先於別人不被市場淘汰呢?
3. 市場營銷需要注意哪些
他在有生之年裡,從白手起家開始,如今創立了2家世界500強企業。
他的商界傳奇故事,引得馬雲多次登門拜訪請教。任正非、孫正義、季羨林、張瑞敏、俞敏洪、郎咸平,這些大佬可都是他的粉絲!
64歲退休,68歲查出癌症,78歲又再度受邀出山,僅用1年時間就挽救了已宣布破產的企業日航,並打破日航盈利的歷史紀錄!
他就是:稻盛和夫——一個被日本尊稱為「經營之聖」的人。
一、銷售最大化、經營最小化。
稻盛和夫掌管的京瓷之所以能夠維持這樣的高收益,正是由於「追求銷售額的最大化和費用支出的最小化」。起初他對財務一竅不通,因此只能以單純的方式理解企業經營,可這么做反而帶來了好的結果。公司首個財年的稅前利潤率就超過了10%。努力追求銷售額的最大化,同時盡量削減所有經費支出。這樣可以無限地提高銷售額,也可以把經費支出降低到最小限度,從而無限地增加利潤。
二、經營取決於堅強的意志。
特別是在全網營銷的商海中,企業隨時都有可能遭遇各種難以預料的事態和狀況,在這種時候,如果企業的領導者缺乏堅強的意志的話,就有可能輕易變動修改企業目標。這種做法將會導致企業的既定目標變得有名無實,並進而損害到企業員工對領導者的信賴和尊敬。因此,能夠矢志不渝地堅守既定目標的堅強意志也就成為企業領導者所必需的一個重要資質。
需要具備幾個點:
1、培養自己建立信心,做一個SWOT(Strength優勢、Weakness劣勢、Opportunity機會和Threat威脅)分析。
2、進行理性的積極思考。如何制定策略,你可以用你的優勢來利用新的機遇。
3、避免完美主義。一個心智強大的人應該不是要避免所有的錯誤,但是要能夠避開它們。
4、有方向性行動。採用解決問題的生活態度,試著向前走,不要靜止。你必須要有往前走的勇氣。
三、不斷從事創造性工作。
「不斷從事創造性的工作」是稻盛和夫老先生經營十二條的第十條,稻盛老先生認為,沒有哪一家公司天生就有傑出的技術,能不能專注於創造性的工作,明天勝過今天,後天超過明天,不斷改進,不斷創新,這是能不能實行獨創性經營的關鍵。在全網營銷時代的浪潮中,未來的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和虛擬現實,如果未來重復性的工作都被這些新技術取代了,我們該怎麼辦?此時,你的創造力顯得尤為重要,你的工作競爭力也將取決於自己的創意潛能。
稻盛和夫的方式,不是領導經常給員工講理想、畫大餅的理念。而是告訴我們公司在創業之初應該擁有夢想,不僅為盈利,更是為崇高偉大的夢想。學習稻盛和夫,敢於將大餅拿出來和員工分享,與士兵同甘共苦。
4. 市場營銷需要什麼
市場營銷的核心概念 市場營銷涉及到其出發點,即滿足顧客需求,還涉及到以何種產品來滿足顧客需求,如何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即通過交換方式,產品在何時、何處交換,誰實現產品與消費者的聯接。可見,市場營銷的核心概念應當包含需求及相關的欲求、需要,產品及相關的效用、價值和滿足,交換及相關的交易和關系,市場、市場營銷及市場營銷者。 1.需求及相關的欲求和需要 (1)需要(Needs) 指消費者生理及心理的需求,如人們為了生存,需要食物、衣服、房屋等生理需求及安全、 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等心理需求。市場營銷者不能創造這種需求,而只能適應它。 (2)欲求(Wants) 指消費者深層次的需求。不同背景下的消費者欲求不同,比如中國人需求食物則欲求大米飯,法國人需求食物則欲求麵包,美國人需求食物則欲求漢堡包。人的欲求受社會因素及機構因素,諸如職業、團體、家庭、教會等影響。因而,欲求會隨著社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市場營銷者能夠影響消費者的欲求,如建議消費者購買某種產品。 (3)需求(Demand) 指有支付能力和願意購買某種物品的欲求。可見,消費者的欲求在有購買力作後盾時就變成為需求。許多人想購買奧迪牌轎車,但只有具有支付能力的人才能購買。因此,市場營銷者 不僅要了解有多少消費者欲求其產品,還要了解他們是否有能力購買。 2.產品及相關的效用和價值的滿足 (1)產品(Proct) 是指用來滿足顧客需求和欲求的物體。產品包括有形與無形的、可觸摸與不可觸摸的。有形產品是為顧客提供服務的載體。無形產品或服務是通過其他載體,諸如人、地、活動、組織和觀念等來提供的。當我們感到疲勞時,可以到音樂廳欣賞歌星唱歌(人),可以到公園去遊玩(地),可以到室外散步(活動),可以參加俱樂部活動(組織),或者接受一種新的意識(觀念)。服務也可以通過有形物體和其他載體來傳遞。市場營銷者切記銷售產品是為了滿足顧客需求,如果只注意產品而忽視顧客需求,就會產生「市場營銷近視症」。 (2)效用、價值和滿足(Utility,Value,Satisfaction) 消費者如何選擇所需的產品,主要是根據對滿足其需要的每種產品的效用進行估價而決定的。效用是消費者對滿足其需要的產品的全部效能的估價。產品全部效能(或理想產品)的標准如何確定?例如某消費者到某地去的交通工具,可以是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飛機等。這些可供選擇的產品構成了產品的選擇組合。又假設某消費者要求滿足不同的需求,即速度、安全、舒適及節約成本,這些構成了其需求組合。這樣,每種產品有不同能力來滿足其不同需要,如自行車省錢,但速度慢,欠安全;汽車速度快,但成本高。消費者要決定一項最能滿足其需要的產品。為此,將最能滿足其需求到最不能滿足其需求的產品進行排列,從中選擇出最接近理想產品的產品,它對顧客效用最大,如顧客到某目的地所選擇理想產品的標準是安全、速度,他可能會選擇汽車。 顧客選擇所需的產品除效用因素外,產品價格高低亦是因素之一。如果顧客追求效用最大化,他就不會簡單地只看產品表面價格的高低,而會看每一元錢能產生的最大效用,如一部好汽車價格比自行車昂貴,但由於速度快、修理費少、相對於自行車更安全,其效用可能大,從而更能滿足顧客需求。 3.交換、交易和關系(Exchange、Transactions、Relationships) (1)交換(Exchange) 人們有了需求和欲求,企業亦將產品生產出來,還不能解釋為市場營銷,產品只有通過交換才使市場營銷產生。人們通過自給自足或自我生產方式,或通過偷搶方式,或通過乞求方式獲得產品都不是市場營銷,只有通過等價交換,買賣雙方彼此獲得所需的產品,才產生市場營銷。可見,交換是市場營銷的核心概念。 要完成一筆交換,必須滿足下列5個條件: 至少要有兩個參與交換的夥伴; 參與的一方要擁有另一方希望獲得東西; 參與的一方要能與另一方進行溝通,並能將另一方需要的商品或是服務傳遞過去; 參與一方要有接受或是拒絕的自由; 參與一方要有與另一方交往的慾望。 有時,上述所有的條件都具備了,交換也不一定發生。但是若沒有這些條件,交換肯定不會發生。 (2)交易(Transactions) 交換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事件。如果雙方正在洽談並逐漸達成協議,稱為在交換中。如果雙方通過談判並達成協議,交易便發生。交易是交換的基本組成部分。交易是指買賣雙方價值的交換,它是以貨幣為媒介的,而交換不一定以貨幣為媒介,它可以是物物交換。 交易涉及幾個方面,即兩件有價值的物品,雙方同意的條件、時間、地點,還有來維護和迫使交易雙方執行承諾的法律制度。 (3)關系(Relationships) 交易營銷是關系營銷大觀念中的一部分。精明能乾的市場營銷者都會重視同顧客、分銷商等建立長期、信任和互利的關系。而這些關系要靠不斷承諾及為對方提供高質量產品、良好服務及公平價格來實現,靠雙方加強經濟、技術及社會聯系來實現。關系營銷可以減少交易費用和時間,最好的交易是使協商成為慣例化。 處理好企業同顧客關系的最終結果是建立起市場營銷網路。市場營銷網路是由企業同市場營銷中介人建立起的牢固的業務關系。 4.市場、營銷、市場營銷及市場營銷者 (1)市場(Markets) 市場由一切有特定需求或欲求並且願意和可能從事交換來使需求和慾望得到滿足的潛在顧客所組成。一般說來,市場是買賣雙方進行交換的場所。但從市場營銷學角度看,賣方組成行業,買方組成市場。行業和市場構成了簡單的市場營銷系統。買方和賣方由四種流程所聯結,賣者將貨物、服務和信息傳遞到市場,然後收回貨幣及信息。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市場是由諸多種類的市場及多種流程聯結而成的。生產商到資源市場購買資源(包括勞動力、資本及原材料),轉換成商品和服務之後賣給中間商,再由中間商出售給消費者。消費者則到資源市場上出售勞動力而獲取貨幣來購買產品和服務。政府從資源市場、生產商及中間商購買產品,支付貨幣,再向這些市場征稅及提供服務。因此,整個國家的經濟及世界經濟都是由交換過程所聯結而形成的復雜 的相互影響的各類市場所組成的。 (2)營銷(marketing) 營銷(Marketing)的任務是辨別和滿足人類和社會的需要。對營銷所作的最簡明的定義是:「滿足需求的同時而獲利。」美國營銷協會(AMA)從管理角度所下的定義是:營銷既是一種組織職能,也是為了組織自身及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創造、傳播、傳遞顧客價值,管理顧客關系的一系列過程。我們從社會和管理角度對營銷下定義。社會角度的定義說明了營銷的社會作用。從這一角度看,營銷是個人和集體通過創造,提供出售,並同別人交換產品和價值,以獲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種社會和管理過程。營銷的目的在於深刻地認識和了解顧客,從而使產品或服務完全適合他的需要並形成產品自我銷售。營銷的對象有十大項:有形的商品、無形的服務、事件、體驗、人物、地點、財產權、組織、信息和理念。 (3)市場營銷(Marketing)及市場營銷者(Marketers) 上述市場概念使我們更全面地了解市場營銷概念。它是指與市場有關的人類活動。亦即為滿足消費者需求和慾望而利用市場來實現潛在交換的活動。它是一種社會的和管理的過程。 市場營銷者則是從事市場營銷活動的人。市場營銷者既可以是賣方,也可以是買方。作為買方,他力圖在市場上推銷自己,以獲取賣者的青睞,這樣買方就是在進行市場營銷。當買賣雙方都在積極尋求交換時,他們都可稱為市場營銷者,並稱這種營銷為互惠的市場營銷。 市場營銷管理 市場營銷管理是指為創造達到個人和機構目標的交換,而規劃和實施理念、產品和服務的構思、定價、分銷和促銷的過程。市場營銷管理是一個過程,包括分析、規劃、執行和控制。其管理的對象包含理念、產品和服務。市場營銷管理的基礎是交換,目的是滿足各方需要。 市場營銷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刺激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但不能局限於此。它還幫助公司在實現其營銷目標的過程中,影響需求水平、需求時間和需求構成。因此,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是刺激、創造、適應及影響消費者的需求。從此意義上說,市場營銷管理的本質是需求管理。 任何市場均可能存在不同的需求狀況,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是通過不同的市場營銷策略來解決不同的需求狀況。 1.負需求(Negative Demand) 負需求是指市場上眾多顧客不喜歡某種產品或服務,如近年來許多老年人為預防各種老年疾病不敢吃甜點心和肥肉,又如有些顧客害怕冒險而不敢乘飛機,或害怕化纖紡織品有毒物質損害身體而不敢購買化纖服裝。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是分析人們為什麼不喜歡這些產品,並針對目標顧客的需求重新設計產品、訂價,作更積極的促銷,或改變顧客對某些產品或服務的信念,諸如宣傳老年人適當吃甜食可促進腦血液循環,乘坐飛機出事的概率比較小等。把負需求變為正需求,稱為改變市場營銷。 2.無需求(No Demand) 無需求是指目標市場顧客對某種產品從來不感興趣或漠不關心,如許多非洲國家居民從不穿鞋子,對鞋子無需求。市場營銷者的任務是創造需求,通過有效的促銷手段,把產品利益同人們的自然需求及興趣結合起來。 3.潛在需求(Latent Demand) 這是指現有的產品或服務不能滿足許多消費者的強烈需求。例如,老年人需要高植物蛋白、低膽固醇的保健食品,美觀大方的服飾,安全、舒適、服務周到的交通工具等,但許多企業尚未重視老年市場的需求。企業市場營銷的任務是准確地衡量潛在市場需求,開發有效的產品和服務,即開發市場營銷。 4.下降需求(Falling Demand) 這是指目標市場顧客對某些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出現了下降趨勢,如近年來城市居民對電風扇的需求已飽和,需求相對減少。市場營銷者要了解顧客需求下降的原因,或通過改變產品的特色,採用更有效的溝通方法再刺激需求,即創造性的再營銷,或通過尋求新的目標市場,以扭轉需求下降的格局。 5.不規則需求(Irregular Demand) 許多企業常面臨因季節、月份、周、日、時對產品或服務需求的變化,而造成生產能力和商品的閑置或過度使用。如在公用交通工具方面,在運輸高峰時不夠用,在非高峰時則閑置不用。又如在旅遊旺季時旅館緊張和短缺,在旅遊淡季時,旅館空閑。再如節假日或周末時,商店擁擠,在平時商店顧客稀少。市場營銷的任務是通過靈活的定價、促銷及其他激勵因素來改變需求時間模式,這稱為同步營銷。 6.充分需求(Full Demand) 這是指某種產品或服務目前的需求水平和時間等於期望的需求,但消費者需求會不斷變化, 競爭日益加劇。因此,企業營銷的任務是改進產品質量及不斷估計消費者的滿足程度,維持現時需求,這稱為「維持營銷」。 7.過度需求(Verfull Demand) 是指市場上顧客對某些產品的需求超過了企業供應能力,產品供不應求。比如,由於人口過多或物資短缺,引起交通、能源及住房等產品供不應求。企業營銷管理的任務是減緩營銷,可以通過提高價格、減少促銷和服務等方式使需求減少。企業最好選擇那些利潤較少、要求提供服務不多的目標顧客作為減緩營銷的對象。減緩營銷的目的不是破壞需求,而只是暫緩需求水平。
5. 市場營銷學中「需要」解釋
需求和需要是經濟和管理學科特別是市場營銷學中的兩個相近又有區別的重要概念,可以說沒有這兩個概念作基石,市場營銷學科的大廈將轟然倒塌。然而,綜觀多數營銷學教村,對這兩個概念的應用是不夠嚴謹的。本文擬就需求和需要在營銷學中的理解與應用作些探討,不當之處還請專家指正。
盡管需求與需要兩個概念在經濟和管理學科中相當重要且運用得非常普遍,但在漢語的權威辭書中對需要與需求的解釋卻相當簡單。
《辭海》中沒有對需求的解釋;對需要的解釋為:人對一定客觀事物需求的表現。人類在種族發展過程中因維持生命和延續種族,形成對某些事物的天然需要,如對營養、自衛、繁殖後代的天然需要,在社會生活中為了提高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形成高級的物質需要,如對社交、勞動、文化、科學、藝術、政治生活等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在社會實踐中得到滿足和發展的,具有社會歷史性。它表現為願望、意向、興趣而成為行動的一種直接原因。
《辭源》中也沒有對需求的解釋,對需要的解釋是:給用。
《現代漢語辭海》對需要的解釋為:對事物的要求。對需求的解釋為:由需要而產生的要求。
台灣版的《中文大辭典》也沒有對需求的解釋。對需要demand的解釋是:經濟學名詞,謂有一定購買力者對於一定貨物之慾望或要求,與供給相對。為經濟行為之經緯。一切貨物之價格,均依其關系決定之。我們熟悉的西方經濟學中的需求曲線、需求彈性概念在過去的台灣著作中常為需要曲線、需要彈性。
綜上所述在常用的中國語言中需要與需求兩個概念沒有什麼特別的區別,兩者換用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然而在經濟和管理學科中,需要和需求是兩個必須區別的概念。世界級的營銷學大師菲力普·科特勒在其多個營銷學教程版本中對兩個概念作了區分。It is important to distinguish among needs,wants,and demands。A human need is a state of deprivation of some basic satisfaction。Demands are wants for specific procts that arebacked by an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to buy them。Wants become demands when supported by purchasing power。譯者將其翻譯為:對需要、慾望和需求進行區分是重要的。人類的需要是指沒有得到某些滿足的感受狀態。需求是指對有能力購買並且願意購買的某個具體產品的慾望。只有當有購買能力支撐時慾望便轉化成了需求。
我們注意到在這里譯者把needs翻譯成了需要,demands翻譯成了需求。那麼是不是國內在翻譯國外的經濟或管理文獻的統一地把needs翻譯成了需要,demands翻譯成了需求呢?答案是不一定。在中國營銷傳播網知識庫中稱消費者的需求為needs,需要為demands。類似這樣的說法反映出國內營銷學界對兩概念使用的不嚴謹。事實上根據吳光華《漢字英釋大辭典》的解釋,需要可譯為:need,want,require,de-mand等;需求可譯為needs,need,demand,requirement等。反之在常見的英漢辭典中英語的need和demand的漢語釋意中都有需要及需求。菲力普·科特勒的《市場營銷管理》(亞洲版第二版)MARKETING MAN—AGEMENT(Ninth Edition)的AssessingMarketing's Critical Role in 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部分,大多用的是need,want,僅在區分need,want,demand及MarketingManagement部分闡述Marketing managersmanagedemand時用了demand,可見恐怕就是菲力普·科特勒也沒有一定要把needs對應為需要,demands對應為需求。也許正因如此,國內的市場營銷學科中就有人混淆了需要和需求兩個概念。諸如以下說法:市場營銷者要以消費者及其需要為中心;消費者的慾望和需要受人口變數及其它變數的影響;需求Needs、欲求Wants、需要De-mands是市場營銷的關鍵……完全可以說是隨心所欲,沒有一定。這種現象對—門學科的建設及發展是有害無益的。
本文以為將需要和需求進行區分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所謂需要是就人的生存和發展而言所不能少者,如吃、穿、住、行諸項,馬斯洛所說的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needs)、安全需要(Safety needs)、歸屬需要(Socialneeds)、尊重需要(Esteemneeds)及自我實現需要(Self--actualizationneeds)等;麥克利蘭所說的成就需要(needforachievement)、權力需要(oeedforpower)、親合需要(needforaffiliation)等;阿爾德福所說的生存的需要、關系的需要、成長的需要等;大家常說的物質需要、精神需要等。它們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而言是客觀存在的,對人的生存和發展而言它只及「要」而不論其它。
需求應視為在具體時間、具體條件、具體環境之約束下需要的特定體現。它在關注「要」的同時還得強調與「要」相關的諸多方面。如是否有相應的資源支撐。兩者的關系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沒有需要則無從談起需求,即需要是需求的基礎,反之只談需要則無法討論日常生活之具體滿足,即需求是需要的具體體現。人的同一需要可反映為現實生活中的各色各樣的需求。如同是對吃的需要,在長征途中表現為對雪水草根的需求,在現代城市青年身上則表現為對漢堡、牛奶的需求。對住的需要在農村表現為對農舍的需求,在城市則是對樓房的需求,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經濟學家更關心需求,因為需要是不受約束的,需求則指實際能夠得到滿足的需要。那麼市場營銷管理是更關心需要呢還是更關心需求呢?本文認為作為研究具體的企業市場營銷管理規律的學科它應該更關心需求而不是需要。
多有市場營銷學教材說市場營銷管理就是以滿足人類各種需要和慾望為目的,通過市場交換變潛在交換為現實交換的活動。產品是任何可以滿足人類某種需要或慾望的東西。如此等等的說法都是不正確的。如果企業的營銷以滿足人類的需要或慾望為目的,則企業的努力就尤如船行大海茫茫無邊無法靠岸。因為人類的任一需要都有無數的表現形式,而任何一家企業的資源相對於人類需要的無數表現形式而言都是非常有限的,企業只能針對社會的某一需求開發、設計、生產產品,即企業的產品只能是製造可以滿足人類的需求的東西,至於這種需求是何種需要的體現,企業在所不問,唯其如此企業的努力才能落到實處。比如一家服裝企業如果滿足人類的穿的需要,也可以說是人類的生理的需要,也可以說是人類的生存的需要,也可以說是物質需要為目的而努力的話,該企業就沒有努力的方向,它只有以滿足現代社會中某群人的某方面的需求為努力方向,企業的有限資源才有向心力,市場才會對該企業的努力給予認可。
市場營銷講究細分需求、有針對性、可贏利,只有抓住需求這一關鍵才是抓住了市場營銷的本質。綜上所述,本文認為國內營銷學界不能惑於一書之譯,而將需要與需求混用,兩者是有很大區別的不同概念,亂用的結果必然會貽誤市場營銷學科的發展
6. 市場營銷需要什麼能力
有位營銷來專家說做營銷需要八自大能力,但在下看來,做營銷需要三種能力就可以了:1、你要不激情!不要笑,營銷是個壓力相對較大的行業,如果沒有激情,你就不會勤奮,不會努力!2、要有相應的專業知識,更不要笑!我見過很多沒人任何專業知識的營銷人員!他們很有激情,也很努力,甚至很敬業,但他們卻永遠在營銷行業的下層做,換了一份又一份的營銷工作,到頭來還只是個不出業績的業務員!3、有外向,要善談!這是你與其它人良好溝通的基礎,你可能沒有技巧,但誰天生就有技巧呢?技巧這種東西很容易學的,但外向與善談這種技能比較不容易學,一般企業也不給你這個時間去學!
如果你有了上述三項能力,其它的或多或少有學習,或者邊做營銷邊學習就行了!
7. 市場營銷(什麼樣的人適合做營銷)
只有色狼才能做好營銷,正人君子是做不好營銷的。
色狼有什麼特徵呢?主要有三點:
第一,膽子大,路子野。正人君子不敢說的話,他敢說;正人君子不敢摸的地方,他敢摸;正人君子不敢乾的事情,他敢想也敢幹。
做營銷也是一樣的,營銷就是見很low的事情,只要做營銷就會被罵,就會適當招黑。有時候,營銷甚至需要說一些有爭議的話,來博取注意力,吸引流量。
有些不方便寫在這里的話,都在公眾微信號「吳寒笛可愛多」(微信ID:whdkad)里,公眾號里回復「有用」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