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閆國慶國際市場營銷

閆國慶國際市場營銷

發布時間:2021-05-26 23:47:25

⑴ 推薦幾本關於市場銷售的書籍,

大道無形,學習市場營銷,建議不要直接去購買市場營銷專業性很強的書籍,建議可以讀一下《大染坊》裡面在故事中會教授你如何營銷,如何做好競爭

⑵ 國際市場營銷學的圖書信息

作/譯者:閆國慶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9787302153429 [十位:7302153426]
頁數:391 重約:0.630KG
定價:¥38.00 本書以現代世界經濟發展為背景,以國際市場為導向,對國際營銷的理
論與實踐進行了系統、深入的闡述。全書分六篇17章。第一篇導論,系統介
紹了國際營銷學的理念及其演進歷程;第二篇國際營銷環境分析,分析了經
濟、社會文化和政治法律等宏觀環境因素,並論述了如何建立國際營銷信息
系統及進行國際營銷調查;第三篇國際營銷戰略,論述戰略規劃、競爭戰略
和策略、目標市場選擇及其進入方法、產品差別化及定位等,全景式對國際
營銷戰略進行了分析;第四篇國際營銷組合策略,對國際營銷中的產品、價
格、渠道、促銷等策略進行了論述;第五篇國際營銷的組織和控制,介紹了
國際營銷組織實施和控制等內容;第六篇國際營銷的未來,展望了國際營銷
的發展趨勢及未來。
本書不僅全面介紹了國際營銷的基本理論和策略,而且用大量篇幅講述
這些理論和策略的運用技巧,每章都以「全球視角」開篇,每節穿插「國際
營銷案例」或「超級鏈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每章後都附有針對性較強
的「國際營銷案例分析」,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本書還附有精心製作
的PPT,供讀者和教師授課使用。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本、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篇 導輪
第1章 認識市場營銷
全球視角世界是平的
1.1 營銷的定義
1.2 市場營銷學的核心概念
1.3 營銷觀念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思考題
本章討論案例 「康師傅」發跡內地
討論題
第2章 國際營銷學主要概念及其基本理論
全球視角 從「海爾中國造」到「海爾世界造」
2.1 國際營銷學的主要概念及其形成
2.2 國際營銷學的基本理論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思考題
本章討論案例 可口可樂,鑄造競爭實力,演繹營銷神話
討論題
第二篇 國際營銷環境分析
第3章國際營銷經濟環境
全球視角 康涅狄格公司在日本市場的營銷環境
3.1 全球經濟環境
3.2 區域市場環境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思考題
本章討論案例 TCL進入越南市場
討論題
第4章 國際社會文化環境
全球視角 將文化置於國際領域
4.1 文化的概念及文化環境的重要性
4.2 文化的基本要素
4.3 社會文化環境的綜合評價
4.4 社會文化環境對國際營銷產品的影響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思考題
本章討論案例 在拉丁美洲營銷工業品
討論題
第5章 國際政治、法律環境
全球視角 21世紀國際政治、法律環境的影響
5.1 國際政治環境
5.2 國際法律環境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思考題
本章討論案例 波音公司的政治營銷策略
討論題
第6章國際營銷信息系統和營銷調研
全球視角 國際營銷信息系統和營銷調研的重要』性
6.1 國際營銷信息系統
6.2 國際營銷調研
6.3 網上調研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思考題
本章討論案例 跨國公司的市場信息系統(網路)
討論題
第七章國際營銷戰略
第7章 國際營銷戰略規劃
全球視角 寶潔的國際營銷戰略
7.1 公司總體層次戰略
7.2 國際營銷戰略規劃過程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思考題
本章討論案例 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全球第一的互聯網傳媒和通信公司
討論題
第8章國際營銷競爭戰略和策略
全球視角 低價——沃爾瑪的經營原則
8.1 行業分析
8.2競爭對手分析
8.3競爭戰略設計
8.4 競爭策略設計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思考題
本章討論案例 日本廠商開發中國家電市場戰略
討論題
第9章 國際營銷的目標市場選擇及其進入方法
全球視角 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應分三步走
9.1 國際市場的細分
9.2國際目標市場的評估和選擇
9.3 進入國際市場方式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思考題
本章討論案例 海爾洗衣機進入日本市場
討論題
第10章 國際營銷的產品差別化和定位
全球視角 銳步健步躍進中國市場
10.1 國際營銷的差別化
10.2國際營銷的產品定位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思考題
本章討論案例 養生堂成功解密
討論題
第四篇 國際營銷組合策略
第11章 國際市場產品策略
全球視角 挽救瑞士表
11.1 國際產品整體概念
11.2 國際產品的調整與適應策略
11.3 國際市場產品生命周期
11.4 國際新產品開發策略
11.5 國際品牌策略
本章小結
關鍵術語
思考題
本章討論案例 賣冰茶給英國人——「太糟了」
討論題
第12章國際市場價格策略
全球視角 尿布大戰
12.1 國際定價的影響因素
12.2 國際定價方法及程序
12.3 國際定價策略
…… 本書是關於介紹「國際市場營銷學」的教學用書,具體包括了:認識市場營銷、市場營銷學的核心概念、國際營銷學主要概念及其基本理論、國際營銷經濟環境、國際社會文化環境、國際政治環境、國際營銷信息系統和營銷調研等方面的內容。
1.圖書信息 國際市場營銷學 第2版 書號: 13830A ISBN: 978-7-111-13830-3 作者: 逯宇鐸 等主編 印次: 2-2 責編: 常愛艷 開本: 16(B5) 字數: 626 千字 定價: ¥39.80 所屬叢書: 21世紀高等學校經濟管理類教材 裝訂: 平 出版日期: 2010-02-09 2.內容簡介
本書在全面借鑒國內外最先進的國際市場營銷理論、方法和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環境,系統論述了國際市場營銷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旨在讓讀者系統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國際市場營銷的含義;了解和掌握國際市場營銷的發展過程及其重要性;幫助讀者認識在我國開展國際市場營銷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的必要性和意義;幫助讀者全面理解國際市場營銷的理論體系,懂得國際市場營銷環境,包括國際經濟環境、國際政治環境、國際法律環境、國際文化環境以及國際科技、自然和人口環境等;了解國際市場的基本格局,掌握分析國際市場的基本方法;掌握國際市場營銷的戰略,懂得如何開展市場調研預測和評估,進行國際市場細分和定位策略,採取正確的方法進入國際市場,實施國際市場的業務戰略和競爭戰略;掌握國際市場營銷的策略,正確使用國際產品策略、國際定價策略、國際營銷渠道策略和國際促銷策略等方法和技術,實現國際市場營銷目標;使讀者既牢固樹立國際意識,同時又具有開展國際市場營銷的相應知識和能力。
本書集國內已有著作之長,並吸收和借鑒了國外國際市場營銷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既有理論性,又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內容全面,結構新穎;既可作為大專院校的教材,也可作為各種類型專業培訓教材,同時也是各種層次、各種類型經營管理人員的必備讀物。
3.章節目錄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
第1章緒論1
1?1國際營銷的基本概念1
1?2企業營銷活動的國際化4
1?3國際營銷的理論基礎及其發展11
1?4國際營銷學的研究對象、基本任務和
研究方法13
1?5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必要性和研
究學習國際營銷理論的意義16
思考題20
國際營銷環境篇
第2章國際營銷的政治環境22
2?1東道國的政治架構22
2?2國際政治關系32
2?3國際經營的政治風險41
思考題49
案例分析題49
第3章國際營銷的法律環境51
3?1東道國的法律環境52
3?2國際法與國際營銷68
3?3國際商務爭議的解決72
思考題76
案例分析題77
第4章國際營銷的經濟環境79
4?1東道國的經濟制度和貿易政策80
4?2東道國的經濟狀況85
4?3經濟全球化97
4?4國際經濟組織102
4?5匯率108
思考題114
案例分析題114
第5章國際營銷的其他環境:文化、科技、自然
和人口116
5?1東道國的文化環境117
5?2東道國的科技環境130
5?3東道國的自然環境134
5?4東道國的人口環境136
思考題139
案例分析題139
國際營銷戰略篇
第6章國際市場競爭戰略144
6?1公司所在行業分析144
6?2競爭優勢分析148
6?3競爭戰略定位及實施153
6?4國際競爭職能的資源配置——建立國
際戰略聯盟166
思考題170
案例分析題1171
案例分析題2174
第7章國際市場戰略業務決策178
7?1建立戰略業務單位178
7?2戰略業務單位的環境分析與業務組合184
7?3戰略業務單位的業務成長模式195
思考題200
案例分析題1200
案例分析題2203
第8章國際市場目標營銷戰略209
8?1國際市場細分209
8?2國際目標市場選擇216
8?3國際市場定位222
思考題225
案例分析題226[2]Ⅷ目錄第9章國際市場進入戰略227
9?1進入國際市場的障礙227
9?2進入國際市場的模式228
9?3影響國際市場進入方式選擇的因素236
思考題237
案例分析題237
國際營銷策略篇
第10章國際市場產品策略242
10?1國際產品與整體產品概念242
10?2產品生命周期與國際產品技術生命
周期247
10?3國際產品的標准化與差異化250
10?4國際市場產品品牌策略、商標策略與
包裝策略262
思考題272
案例分析題272
第11章國際市場定價策略275
11?1國際市場價格的形成275
11?2國際市場產品價格的影響因素277
11?3國際營銷中的基本定價方法284
11?4國際市場的定價策略293
11?5國際市場定價應注意的問題301
思考題306
案例分析題306
第12章國際市場營銷渠道策略311
12?1國際市場營銷渠道311
12?2國際市場營銷渠道成員315
12?3國際市場營銷渠道決策322
12?4國際營銷渠道管理331
思考題339
案例分析題339
第13章國際市場促銷策略344
13?1國際市場促銷策略概述344
13?2國際市場促銷的方法346
13?3促銷組合策略376目錄[2]Ⅸ思考題378
案例分析題378
國際營銷管理篇
第14章國際營銷調研與信息系統382
14?1國際營銷調研的基本概念383
14?2國際營銷調研的范圍385
14?3國際營銷調研的程序389
14?4國際營銷調研的基本方法392
14?5國際營銷調研的組織398
14?6國際市場預測400
14?7國際營銷信息系統404
思考題411
案例分析題1411
案例分析題2412
第15章國際營銷組織414
15?1國際營銷組織策略414
15?2國際營銷的組織結構類型和選擇416
15?3國際企業的組織聯合424
思考題427
案例分析題427
第16章國際營銷控制與營銷效果評價429
16?1國際營銷計劃429
16?2國際營銷控制及其效果評價436
16?3營銷審計442
思考題447
案例分析題447
參考文獻449

⑶ 《國際市場營銷學》 第二版 閆國慶 主編 誰有全書案例全解

您好,看到您的問題將要被新提的問題從問題列表中擠出,問題無人回答過期後會被扣內分並且懸賞分也將被容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您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或者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多認識一些知識豐富的網友,和曾經為你解答過問題的網友經常保持聯系,遇到問題時可以直接向這些好友詢問,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 三,該自己做的事還是必須由自己來做的,有的事還是須由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解決的,別人不可能代勞!只有自己做了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別人只能給你提供指導和建議,最終靠自己。 您可以不採納我的答案,但請你一定採納我的建議哦! 雖然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但一定可以使你更好地使用問問哦~~~

⑷ 遼大的金融學(國際金融方向)詳細介紹

你好,我是遼大大四的學生。
遼大經濟學院金融學(國際金融方向)
本專業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國際經濟、金融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正規的、規范化專業理論和技能的訓練,具有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本專業分國際金融和證券投資兩個專業方向。
2. 專業基本要求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基本理論和方法;(2)掌握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3)能利用計量、統計、會計等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4)了解主要國家和地區金融發展狀況和金融政策;(5)了解國際、國內金融理論的發展態勢和前沿問題;(6)能夠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計算機從事本專業具體。
3. 培養目標及個人就業方向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能夠比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掌握國際、國內金融的基本原理和知識,了解黨的金融領域理論發展態勢和前沿問題,了解和掌握當代金融部門的具體業務的操作技能,成為在銀行業和證券業勝任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4. 學制
以四年制為基礎,實行三至六年的彈性學制。
5. 授予學位
經濟學學士學位
6. 核心課
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
7. 主幹課
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國際結算(英文)、金融市場、投資銀行學、金融理論與實務(英文)、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學、金融機構管理(英文)。
遼大亞澳商學院 金融學
1. 專業內容及特點
以兩年專業核心課在遼寧大學學習為起點,後兩年即可到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也可在遼寧大學進行專業主幹課的學習。除遼寧大學安排的公共基礎課外,專業核心課包括:CEP英語、EAP基礎英語、信息系統、商務數學與統計、商務溝通、市場營銷學、會計學、經濟學、商務原理、管理學共八門課程。
2. 專業基本要求
有良好的英語基礎。進行3、4年級的專業課學習應具備雅思6。0或同等英語水平。具有一定的數學水平。掌握本專業所要求的全部基本內容。
3. 培養目標及個人就業方向
旨在培養學生掌握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具備熟練的外語應用能力和從事專業理論研究與實際操作的基本技能,成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4. 學制
以四年制為基礎,實行三至六年的彈性學制。
5. 授予學位
經濟學學士學位
6. 核心課
CEP英語、EAP基礎英語、信息系統、商務數學與統計、商務溝通、市場營銷學、會計學、經濟學、商務原理、管理學。
希望對你有幫助。
專業的好壞判斷不是本人力所能及的。

⑸ 閆國慶 國際市場營銷學(第三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提供的 課件密碼

你可以把文件傳到網盤或者其他地方,可以試著給你破解

⑹ 國際商務閆國慶課後答案 你認為中國企業在未來國際商務中面臨什麼機遇與挑戰

當前,中國企業走出去形勢良好,面臨著難得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綠色低碳已經成為共識。新的供需產業鏈逐漸形成,新產業、新商機層出不窮。
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加大給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商務創造了非凡的條件。中國企業不斷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資,引進世界先進的管理理論和經驗;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更加深入地參與國際分工。
三、人民幣不斷升值為企業對外貿易提供了良好條件。有關資料顯示,去年新興市場吸收外資超過發達國家,成為今後投資的「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中國企業要想選准海外發展的領域,加快國際化的步伐,還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一、緊緊把握國際市場動向、不同國家貿易政策,密切關注新能源、新產業的發展動態。尤其應注意發達國家對我國實施的非關稅壁壘,如歐盟的碳關稅、日本的堅持自己成本更高的葯品檢驗之毒以及各類知識產權等問題。
二、經濟全球化意味著國內的弱小企業時刻面對著強大、成熟的國際跨國公司的競爭,企業要增強自己的資金、產品質量、產品優勢、營銷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實力,以合理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
三、參與國際商務的企業要深入研究當地的政策、法律。與此同時,要防止惡性競爭,維護國家整體利益和良好形象。
四、關注國際局勢的變化,不斷提高安全和風險防範的意識,努力增強防範與抵禦風險的能力。

⑺ 我要調查了解著名的農產品名稱和特點

摘要: 我國加入WTO後,農產品貿易將在WTO多邊貿易框架下進行,並遵守相關協議,本文利用貿易競爭力指數測度了我國農產品最近幾年的競爭力,得出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還普遍不具有競爭力;充分利用《農產品協議》下的農業補貼政策對農產品進行補貼、加大對農業扶持的力度是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也是世界各國保護農業的普遍做法,在此基礎上,筆者提出了相應的補貼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 國際競爭力 TC指數 農產品補貼 建議

我國加入WTO後農產品的貿易將在WTO多邊貿易體制框架下進行,並遵守相關協議的規定,專家普遍認為我國農產品在加入WTO後將受到一定沖擊。盡管2002年加入WTO對農產品的沖擊並未象預料的那麼明顯,但是長期來看,我國農業在仍保持目前水平情況下,加入WTO對農產品的沖擊是必然的。入世的第三個年頭(2004年),我國已經從農產品凈出口國轉變成為農產品凈進口國,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由於競爭力弱勢而受到的沖擊已開始顯露,農業需要扶持是不容置疑的,也是世界各國普遍的做法。針對農產品具體競爭力弱勢,尋求有效的補貼方式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我國農產品出口現狀

我國是傳統農業大國,農產品進出品貿易在整個進出口貿易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長期以來,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順差是我國國際貿易順差的重要來源,1996~2001年,我國農產品貿易順差總額分別為34.29億美元、50.02億美元、54.73億美元、53.3億美元、44.4億美元、42.29億美元。近幾年來,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呈現如下特點:

(一)農產品出口增長速度慢,占出口總額比重不斷下降

從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就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農產品生產量第一大國,但我國農產品出口比例卻不斷下降,從2000年的6.3%直線下降到3.9%(見表一)。其原因在於,我國農產品出口額增長幅度有限,遠遠不如工業製成品出口的增長, 1980至2000年,中國農產品出口以平均每年6.8%的速度增長,而同期工業品出口的平均增長速度則達到17.4%。

(二)農產品出口開始由順差變為逆差

2004年盡管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額雙雙增長,但進口增幅大大超過出口增幅,由上年順差轉變為逆差,變為農產品凈進口國。具體表現為:

1、土地密集型大宗農產品出口明顯下降,進口大幅增長

糧食(不包括大豆)出口明顯下降、進口大幅增加,呈凈進口格局,由上年凈出口1991.7萬噸轉變為凈進口495.8萬噸;食用油籽進出口雙下降,食用植物油進出口雙增長,貿易逆差擴大;棉花、食糖進口增長,出口下降,貿易逆差擴大。

2、勞動密集型農產品進出口雙增長

蔬菜、水果進出口雙增長,均為貿易順差;畜產品、水產品進出口雙增長,畜產品貿易逆差擴大,水產品貿易順差擴大。

二、我國農產品貿易競爭力分析

測度貿易產業國際競爭力的一種指標就是貿易競爭指數(TC指數),也稱貿易專業化系數(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 TSC),表示一國進出口貿易差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

TC指數=(出口-進口)÷(出口+進口)

指數越大表明競爭力越強。

WTO《農業協議》適用的農產品范圍包括HS(協調制度)前24章除魚及魚產品以外的所有產品,以及另外單列25種產品。我國自92年以來使用與國際接軌的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簡稱HS制度),因此,為了統計和計算方便,筆者使用按HS協調制度統計的前24章商品進出口數據,所計算出的TC指數見附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如果我們以0.5作為競爭力標准,2002年只有01、05、07、10、16、19、20、22章(共8章)的產品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以0.4作為標準的話,僅增加09和21章的產品,大多數產品的TC指數還不足0.4,可見在國際市場上我國大部分農產品不具有競爭力。

(一)分析我國農產品TC指數,我國農產品競爭力呈現以下特點:

1、勞動密集型初級產品如畜產品、水產品、蔬菜、水果,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優勢,表中第1、5、7、20章則屬於此類。

2、土地密集型種植業(主要包括玉米、小麥、大豆、棉花、油料、油料作物)和大宗商品(如食糖、可可及可可製品)國際競爭力低下,如表中的第12、17、18章。

3、加工製成品及非食用農業原料國際競爭力低下,如表中的第三類、第14和23章。

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呈現如此特點是與我國資源稟賦狀況密切相關的。從土地、資本和勞動力三大要素狀況進行比較,我國的勞動力資源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但人均資本和土地擁有量卻無法與其他國家相比,不僅如此,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呈現出加速下降的趨勢。因此,相對而言,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尤其是食品在出口中佔有較大優勢。總體來看,畜產品、水果和蔬菜產品的競爭力總體水平要高過我國大宗農產品的競爭力,特別是較少依賴土地、較多耗費人力的水產品、蔬菜、水果等鮮活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較強,我國絲類產品、淡水產品、蔬菜和茶葉在國際市場有較高的佔有率。而屬於典型資本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產品的豬、牛、羊等大牲畜飼養,劣勢十分明顯;食品中的乳品及蛋品、糖、糖製品及蜂蜜、飼料(不包括未碾磨穀物)的出口也不佔優勢。此外,由於我國農業科技總體水平落後,農業科技貢獻率低,農產品的附加值小,因此在國際市場上適應能力不強,很容易遭受貿易壁壘的阻礙。

(二)從具體產品來看

1、糧食

糧食產品多為土地密集型產品,而我國是土地稀缺的國家,農業生產以精耕細作為主,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機械化程度還較低,盡管糧食單產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這種勞動力密集的生產方式已不能適應穀物生產發展,小麥、玉米、大豆等主糧品種的競爭力較小。盡管2003年我國糧食出口創歷史新高,達2200.4萬噸,凈出口1615.9萬噸,但從長期看,我國糧食並沒有比較優勢,從確保糧食安全、節約土地資源等角度看,我國的糧食生產以滿足國內市場為主,今後不可能也不宜大量出口,相反,糧食、棉花等土地密集型產品的進口還會增加。

2、具有優勢的非糧食產品

非穀物優勢產品主要有花生、茶葉、蔬菜和水果、水產品以及肉類總計,尤其是蔬菜和水果、水產品均屬於大類產品,所涉及范圍較廣,我國優勢十分明顯。

但我國優勢農產品出口過於集中,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加入WTO之前,遭受進口國對我國農產品實施的緊急限制進口措施;加入WTO後,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優勢充分體現出來,但是,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次數明顯增加,商務部2003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9.7%的食品土特產和畜牧產品出口行業受調查企業稱受到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82%的企業稱減少了市場份額,而35%的企業則被擠出市場。

3、不具有優勢的非糧食產品

該類產品主要包括飼料、食糖、煙草、豬肉、牛肉、羊肉、動植物油、棉花和奶。盡管從肉類總計的角度來看,我國具有微弱的比較優勢,但在牛、羊、豬等大牲畜生產上並不具有優勢,禽畜產品出口在我國農產品出口中所佔的比重較低,這主要是因為我國飼養業仍以家庭飼養為主,並未形成規模。

(三)從出口結構來看

我國以加工程度低、附加值較小的初級產品為主,初級農產品比重達到80%,深加工產品僅有20%,而世界農產品出口大國荷蘭初級農產品與深加工產品出口的比例分別為25%和75%。另據有關方面分析測算,發達國家農產品的加工品占其總生產量的90%以上,加工轉化後產值增加2-3倍;而我國農產品加工品只佔其總生產量的25%左右,加工產值只增加30%左右。

從附表,97-02年類章產品TC指數的變化來看,除了第10章的TC指數有較為明顯的增長外,絕大部分的產品TC指數是不斷下降的,這說明如果農產品國內支持和保護力度不變的情況下,農產品的競爭力是無法靠自身的改進來提高的。

正因為我國農產品具有以上特徵,在國際市場上有以下劣勢:

1、對市場需求的適應能力不強

對市場需求的適應能力亦指農產品滿足市場需求的應變能力。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可以由很多因素決定,如消費者收入、消費傾向、農產品品種和質量等,所以,針對不同層次的消費者生產不同農產品滿足市場的需要,才具有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但是,我國長期來,農產品品種的單一,檔次單一使得農產品缺乏市場適應能力,一旦對方國實施貿易壁壘的阻礙,我國農民就收到很大損失。

2、對市場的佔有能力不強

長期以來,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主要靠傳統的價格、質量取勝,還沒有形成品牌競爭力。在我國目前農產品市場出現買方市場的情況下,優質的服務、豐富多樣的營銷方式也成為佔領市場的重要因素。一旦形成品牌競爭力,價格和質量成為次要的因素,農產品品牌的品質、信譽成為主要因素,對市場的佔有能力也加強了。

三、我國農產品補貼政策建議

有測算顯示,每一萬美元的農產品出口,可以創造28個就業崗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我國農產品出口每年直接解決中國1600萬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農產品出口已經成為一些地區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象山東煙台、濰坊等地區,農民增加的收入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到一半來自於農產品出口。2005年,我國農產品關稅水平將降至15.35%,而世界農產品關稅平均水平為62%,我國將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之一,農產品貿易將面臨更大的壓力。一旦貿易逆差持續增長,勢必會對中國農業和農民就業帶來不小的沖擊,因此,努力尋求有效的方式,用足用好WTO「綠箱補貼」和「黃箱補貼」政策,培育我國農產品出口競爭力是必須的。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我國曾對糧棉等農產品實行較大力度的價格和流通干預政策,但是這種干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護性補貼性質,是有違WTO規則的。2004年,黨中央、國務院也連續出台了減免農業稅、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大型農機具補貼和水稻最低收購價等一系列農業補貼和支持政策,對調動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恢復性增長起到重要政策支持和引導作用。結合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狀況,筆者認為農產品的補貼還應著幾方面傾斜:

1、補貼要向提高農產品深加工、精加工能力傾斜

從產量來看,我國主要農產品如糧食、水果、肉類、奶類的產量已經位居世界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國,但是,從農業總產值特別是農產品加工產值與出口創匯等指標來看,我國和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巨大的差距。前面已經分析了,具有勞動密集型特點的農產品如蔬菜、水果、園藝產品、肉類產品我國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但是其加工製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不足,而這些初級產品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國際市場供求的變化很容易對其造成很大的沖擊,從而應對國際市場的靈活性不足,在這一層面來說提高加工能力可以分散出口風險,滿足國際市場多方面的需求。

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大都在2.0-3.7:1以上,而我國卻只有0.43:1,以食品為例,發達國家食品工業的產值是農業產值的1.5-2倍,而中國還不到1/3,足見我國農產品加工的潛力。提高農產品的加工能力、延伸農業產業鏈,是提高農產品經濟效益、提升其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2、補貼要向提升農產品科技含量傾斜

我國傳統的農產品具有典型的初級產品性質,科技含量低,在國際市場上以價格取勝,從長遠看,要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必須走科技科教興農的道路。首先,科技是質量的保證,我國相當部分農產品的質量不能達到日益提高的市場需求水準,目前,我國農產品的綜合優質率約15%左右,其中糧食產品的優質率一般在10%左右,嚴重影響了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其次,科技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手段。以美國的玉米為例,從1975到1994年的20年裡,其播種面積沒有明顯的變化,但是產量卻增加了四分之三;單產從每公頃5460公斤上升到8830公斤,這與美國的機械化和專業化分不開的。目前美國等發達國家,玉米正向專用型、高附加值型方向發展,如高賴氨酸、高油、高色安酸等玉米品種的開發在美國已經取得很好的發展,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同時,由於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較低,增加農業科技、資金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出將十分突出。

前面已經分析了,我國人均土地資源相對比較貧乏,要提高收益,必須依靠科技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出價值。因此,推進農業科技革命,促進傳統技術和高新技術結合,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和農產品科技含量,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實現農產品的向高品質、高科技的轉變,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農產品的提高競爭力的另一途徑。

3、補貼向提高勞動者素質傾斜

科技成果的運用和加工能力的提高都要依靠勞動者素質的提高,低素質的勞動力數量是阻礙農業比較優勢發揮的一個重要因素[1]。劉擁軍在《世界農產品貿易中的比較優勢》一文中利用回歸模型分析了高素質勞動力對農業比較優勢的影響,就具體產品而言,高素質勞動力對穀物、油料、棉花具有顯著性的正影響,對肉類也有正影響。因此,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加大人力資本投入是保持農產品比較優勢,進而提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農業發展中只有高素質的農民,才能領會、掌握、應用高科技的產品和技術,在這方面,可以組織開展農民培訓教育,實現科技下鄉,農民的技術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也就有了保證。

4、補貼要向為農產品出口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傾斜

我國加入WTO後,農產品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國內、國際市場相互影響不斷加深,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傳統的質量價格競爭已經不具有優勢,建立完善的營銷和促銷網路、實施品牌戰略是農產品立足國際市場的關鍵。目前我國農產品出口中年出口低於100 萬美元的中小企業佔全部出口企業總數的 70% 以上,這些企業進入農產品出口市場時間短、經營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信息渠道不暢,同時,國際農產品市場瞬息萬變,進口檢驗檢疫要求等技術性貿易壁壘增加,能否及時迅速准確掌握信息已經成為擴大農產品出口的一項關鍵工作,而獲得這類信息,對每個企業來說是其成本很高,因此,特別需要政府部門提供農產品出口政策、市場方面的信息。

總之,在實施農產品補貼政策時有所側重,引導資源合理配置,使政策起到調整農產品產業結構優化的指揮棒作用,最終提高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競爭力;同時,補貼應為進一步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擴大農產品銷售提供信息和服務支持。

【參考文獻】

1、 中國農業信息網,2004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分析(農業部)

2、 中國經濟信息網,2004年中國行業年度報告

3、劉擁軍,2004,《世界農產品貿易中的比較優勢》

4、劉春香、閆國慶、陳麗靜:《我國農產品比較優勢和競爭力的實證分析》,載《國際貿易問題》,2004(4)

5、王曉英、王素梅:《入世後我國農產品競爭力研究》,載《生產力研究》,2003(1)

6、黃漢權等:《加強農業保護,提高我國農產品競爭力》,載《經濟研究參考》,2004(74)

7、柯炳生:《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理論、現狀和政策建議》,載《農業經濟問題》,2003(2)

8、程國強:《WTO農業規則與中國農業發展》,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

9、唐正平,鄭志海:《入世與農產品市場開放》,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 2000

10、楊鵬飛等:《WTO法律規則與中國農業》,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0

11、丁學東:《世界貿易組織與農業政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4

12、劉力, 蒙慧:《WTO與中國農業發展對策》,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01

註:表中的類章為:第一類 活動物;動物產品;01章 活動物;02章 肉及食用雜碎;03章 魚、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及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04章 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動物產品;05章 其他動物產品;第二類 植物產品;06章 活樹及其他活植物;鱗莖、根及類似品;插花及裝飾用簇葉;07章 食用蔬菜、根及塊莖;08章 食用水果及堅果;甜瓜或柑桔屬水果的果皮;09章 咖啡、茶、馬黛茶及調味香料;10章 穀物;11章 制粉工業產品;麥芽;澱粉;菊粉;麵筋;12章 含油子仁及果實;雜項子仁及果實;工業用或葯用植物;稻草、秸稈及飼料;13章 蟲膠;樹膠、樹脂及其他植物液、汁;14章 編結用植物材料;其他植物產品;第三類 動、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產品;精製的食用油脂;動、植物蠟;15章 動、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產品;精製的食用油脂;動、植物蠟;第四類 食品;飲料、酒及醋;煙草、煙草及煙草代用品的製品;16章 肉、魚、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及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的製品;17章 糖及糖食;18章 可可及可可製品;19章 穀物、糧食粉、澱粉或乳的製品;糕餅點心;20章 蔬菜、水果、堅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製品;21章 雜項食品;22章 飲料、酒及醋;23章 食品工業的殘渣及廢料;配製的動物飼料;24章 煙草、煙草及煙草代用品的製品;)

閱讀全文

與閆國慶國際市場營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娃哈哈校園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1
電子商務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瀏覽:898
這個電子商務 瀏覽:886
深圳多米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32
電子商務學校學電子商務哪個 瀏覽:462
國慶女裝促銷活動策劃文案 瀏覽:767
天貓店鋪策劃方案 瀏覽:185
關於房產年策劃方案 瀏覽:930
促銷活動營銷方案 瀏覽:141
海爾洗衣機營銷方案 瀏覽:553
養護產品推廣提成方案 瀏覽:338
公司幹部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701
涼鞋廠家促銷活動廣告語 瀏覽:508
商家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43
電子商務及酒店銷售渠道的多元化 瀏覽:484
潤滑油促銷活動詞語 瀏覽:92
餐飲店促銷活動發朋友圈文案 瀏覽:326
屈臣氏促銷活動目的 瀏覽:21
年末促銷活動廣告語 瀏覽:867
開業活動促銷話術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