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興平蒜苔市場營銷策劃

興平蒜苔市場營銷策劃

發布時間:2021-05-26 14:42:06

㈠ 蒜苔的產地分布

山東蒼山~四川~雲南曲靖~這些地方是主要的產地

㈡ 我是一個文科生,想去俄羅斯留學,有什麼條件去俄羅斯選什麼專業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高中畢業證+會考成績單翻譯公證
申請預科
文科生可以考慮政治學、國際關系、新聞學、語言學、歷史學等文科專業。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追問,望採納。

㈢ 江蘇的蘇北有什麼特產

一、沙塘韭黃
沙塘韭黃「色淡黃,葉似金條,莖如白玉」,以清鮮味美、芳香可口而聞名遐邇,是各種韭黃品種中的上品。北宋蘇東坡在徐州任知州時曾寫過 「漸覺東風料峭寒,青篙黃韭試春盤。」的詩句,這就是指銅山沙塘韭黃,它色、香、味三絕。陸游也曾有詩贊道「新京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余。」
沙塘韭黃 江蘇省 銅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沙塘韭黃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江蘇省銅山縣何橋鎮、黃集鎮、劉集鎮、大彭鎮、張集鎮、伊庄鎮、房村鎮、單集鎮等8個鎮18個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6°58′-117°01′,北緯34°16′-34°19′。
二、沛縣大米
沛縣大米因其無污染、無公害、顆粒晶瑩、軟筋香甜等特點而聞名,達到國家一級米標准,暢銷全國。
沛縣大米是江蘇省徐州市沛縣的特產。沛縣大米因其無污染、無公害、顆粒晶瑩、軟筋香甜等特點而聞名,達到國家一級米標准,暢銷全國。沛縣大米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沛縣楊屯鎮在國家商品糧基地--微山湖西畔。此地交通發達、土壤肥沃,河流網路縱貫橫通,盛產優質粳稻,被譽為"魚米之鄉",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
沛縣大米採用微山湖生態水澆灌育成,米質具有"軟、香、爽"的獨特優勢。
2013年,沛縣稻米協會申報的「沛縣大米」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注冊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商標注冊號為:10903661。
三、新沂水蜜桃
新沂市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是我國最適宜栽培桃樹的地區之一。該市建成了以踢球山區、馬陵山區和徐塘林場等為主的3大水蜜桃產區。目前,新沂水蜜桃品種有中國沙紅、大珍寶、新川中島、春蜜、春美等10餘個早、中、晚熟品種。
新沂水蜜桃形美、色艷、味佳,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一直以來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江蘇省新沂市新安鎮、時集鎮、雙塘鎮、高流鎮、棋盤鎮、馬陵山鎮、唐店鎮共7個鎮現轄行政區域
新沂市人民政府《市政府關於劃定「新沂水蜜桃」地理標志產品產地范圍的批復》新政復〔2013〕5號
江蘇省地方標准:《新沂水蜜桃》(草案)
四、窯灣綠豆燒酒
在廣袤的蘇北大地,有一個古老的歷史名鎮座落其中,這就是窯灣鎮。她就象一顆璀璨的明珠點綴
在京杭大運河與洛馬湖之間。窯灣市井繁華,煙火鼎盛,商賈雲集,水路交通發達,位於宿遷、新沂、 邳州交界處,素有「雞鳴三縣」之稱。
窯灣古有「四季時菜迎賓客,蘇北水鄉勝江南」之美譽,可謂物華之地,魚米之鄉。其歷史名酒--- 窯
灣綠豆燒香醇甜美,久享盛譽,被列為江蘇八大名酒之一。追溯起源,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呢。
清朝康熙年間,窯灣有家萬茂酒坊,生產一種叫「老瓦縫」的綠酒很暢銷,路人有口碑。
五、沛縣狗肉
相傳秦末時,樊噲以屠狗為主。劉邦喜食其所售狗肉,手頭不寬裕時,常拖欠樊噲的狗肉錢。樊噲為免受賒欠之苦,渡河另徙它處。不料劉邦得一大黿相助,也渡河追蹤而至。樊噲知原委後大怒,跑到河邊,將那大黿捉來殺了,與狗肉一同烹煮。不料狗肉爛熟後,鮮香十倍於初時。黿汁狗肉由此得名。(徐州)「黿汁狗肉」是江蘇省徐州市名食,它既可切成冷盤佐酒,又可上大席。不僅如此,他還是歷史名菜,與漢高祖劉邦有關。原來劉邦為徐州沛縣人氏,那裡狗肉鋪到處都是,人們相信吃狗肉有益氣輕身、安五臟、益脾胃、暖腰膝、壯氣力、治五勞七傷等好處。
六、贛榆大黃魚
贛榆縣位於黃海海州灣腹地,是全國漁業百強縣。贛榆縣海頭鎮的大黃魚養殖是當地一大特色支柱產業,產品遠銷上海、北京、廣東、海南等地,在全國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
大黃魚肉質較好且味美,「松鼠黃魚」為筵席佳餚。大部分鮮銷,其他鹽漬成「瓜鯗」,去內臟鹽漬後洗清曬干製成「黃魚鯗」或製成罐頭。魚鰾可干製成名貴食品「魚肚」,又可制「黃魚膠」。大黃魚肝臟含維生素A,為制魚肝油的好原料。耳石可作葯用。
2013年,贛榆縣海頭鎮淺海水域養殖協會申報的「贛榆大黃魚」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注冊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商標注冊號為:11681140。
七、贛榆對蝦
贛榆縣位於黃海海州灣腹地,是全國漁業百強縣。贛榆縣海頭鎮的對蝦養殖是當地一大特色支柱產業,產品遠銷上海、北京、廣東、海南等地,在全國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
位於太平洋西海岸的江蘇贛榆縣擁有62.5公裏海岸線、23萬畝灘塗,溫暖適宜的海洋性氣候和遼闊純凈的近海水域為對蝦養殖提供了理想的場所。贛榆縣依託雄厚的水產科技力量,發展對蝦養殖6萬畝,在80年代初連續4年創對蝦養殖單產、總產、規格和效益四項全國第一。
2013年,贛榆縣海頭鎮淺海水域養殖協會申報的「贛榆對蝦」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注冊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商標注冊號為:11681141。
八、花果山風鵝
風鵝是孫悟空老家花果山地區的特產,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相傳為中華美食鼻祖--商朝宰相伊尹隱居花果山下所密制。
花果山風鵝是興雲集團鵝業公司與南京農業大學在傳統配方基礎上採用現代高科技,共同開發研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保健產品。採用源自江蘇省最大的綠色天然無公害牧場--萬頃草場沂河淌的綠色鵝源,運用風鵝低鹽嫩化技術,經過63道工序精緻加工而成。產品低脂肪、高蛋白、皮薄肉嫩、臘香可口,富含人體所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深得講究綠色保健的中上層消費人群的青睞,是全國鵝產業化第一塊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中心認證的綠色品牌,被評選為首都國宴特供食品,江蘇省名牌產品,2003年世界女子沙灘排球賽專用食品,榮獲江蘇省第九屆食品博覽會金獎。火暴北京首屆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海名特優新產品交易會、江蘇農業國際合作洽談會、江蘇省第九屆食品博覽會。是新世紀理想的保健食品,亦是饋贈親友之佳品。
"花果山"鵝肥肝系列食品,含有人體所急需的不飽和脂肪酸,被公認為"世界綠色食品之王",已成為風靡全國的新世紀佐餐營養食品。
九、連島海苔
連雲港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亞歐大陸橋的東橋頭堡。連雲港海區獨特的海洋水文環境和氣象條件造就了連雲港紫菜的優良品質,這種不可復制的天然環境,是我國沿海其他地區所不具備的,2014年連雲港市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連雲港紫菜」成功上榜,是江蘇省唯一獲獎的海產品品牌。連雲港有紫菜加工公司一百多家,海苔公司幾十家,養殖面積有10多萬畝,年產值2億多元,這也給了連雲港另一個名片——中國紫菜之鄉。
連雲港連島海苔有限公司是連雲港連島海洋漁業有限公司下屬專注於紫菜二次加工研發的子公司,連島海苔是其推出的一款即食海苔休閑食品,選用連島海區特有的條斑紫菜,嚴抓每一道工序,確保產品品質。主要有原味、香辣味、香橙味等烤海苔卷,調味切片海苔,大片海苔等,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以多食不胖、便於攜帶、不易變質、開袋即食的美食新理念。深受越來越多的人群親賴,是走親訪友送禮佳品。
十、東台西瓜
特定產於江蘇省東台市境內的西瓜,謂之「東台西瓜」東台西瓜(1張)東台於2008年通過中國園藝學會西瓜專業委員會組織的評審,成為全國第一個「中國西瓜之鄉」。「東台西瓜」商標已經獲准國家商標局注冊,是第一個突破了農產品產地證明商標空白,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獲准具有地理標志的國家注冊的瓜類產品。「東台西瓜」已有800多年的種植歷史, 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土壤條件、豐富的種植經驗形成了自有的風味特色。特小鳳、早春紅玉等品種,從果型大小、色澤到內在品質均適應市場需求,產品十分暢銷,甜透大江南北。
十一、裕華大蒜
大中鎮原裕華是全國聞名的大蒜之鄉,現有耕地面積16.5萬畝,2011年大蒜種植面積10.5萬畝,實現產值8.8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800元,占農村人均純收入的87%以上。目前,全鎮的大蒜已形成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化格局。2000年,「裕華牌」大蒜被國家認定為綠色食品,1999年、2001年「裕華牌」蒜苔被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認定為名牌產品稱號,2005年裕華牌大蒜被省認定為名牌產品,2006年5月通過了國家
大蒜標准化生產基地的驗收,在農業部舉辦的邳州大蒜節上被評為「全國大蒜生產十強鎮」。
大中鎮原裕華農副產品資源豐富,大蒜種植歷史悠久,是傳統的蔬菜生產基地。近年來,圍繞大蒜特色經濟,積極培植規模生產基地,大蒜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以上。2000年9月,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生產基地5萬,2001年,被江蘇省確定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10.5萬畝。同時,我們推廣了以大蒜為主體的高效、立體間套種模式,研究推廣了地膜栽培、雙季大蒜、大蒜平衡配套施肥、蒜種冷藏春化、大蒜葉枯病和根蛆防治等技術,開發了大蒜專用肥。畝效益由過去幾百元增加到二、三仟元。2001年,我鎮大蒜基地已被列為省無公害綠色食品和國家標准化大蒜生產基地。同時注重無公害標准化生產,2009年,我鎮青蒜5.5萬畝,畝鋪秸草3000斤以上,年用秸桿7.5萬噸,不僅杜絕田間秸草燃燒,減少空氣污染,而且使土壤有機質逐年上升,減少了化肥用量,從而加快我鎮蒜品標准化生產進程。
近年來,裕華鎮加大龍頭企業發展力度,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全鎮建立了以綠豐、盛興為主體,十四個恆溫庫企業、五個蒜品加工企業等十九個企業組成的蒜業集團。全鎮庫容量達15000多噸,年加工大蒜油30噸、大蒜片2000噸。該鎮生產的保鮮蒜苔、蒜頭、蒜油、蒜片、大蒜泥、大蒜素等產品出口到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鎮有大蒜生產協會,各村有大蒜生產分會,負責協調大蒜的生產和銷售,同時建立了36個貿易棧,350多個購銷點,在上海、北京等全國大中城市開設銷售窗口20多個,農民經紀人達5500人,形成了完整的大蒜市場營銷網路。裕華大蒜生產協會被命名為省重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
十二、淮安蒲菜
蒲菜俗名蒲兒菜,是淮安特有的傳統名菜。因為它是香蒲根部的莖芽,所以又名蒲芽、蒲筍;《西遊記》稱它叫蒲根菜,在古書上則稱之為蒲、深蒲或蒲蒻。蒲,是一種野生的水生植物,又名香蒲。蒲葦韌如絲,那是老蒲。初生的蒲心蒲莖很嫩,可以食用。人類食用蒲,歷史久遠。
淮安水鄉澤國,盛產蘆蒲,不但早就有了吃蒲菜的傳統,而且一直保留到現在。淮安蒲菜的味道仍然很美。味美的原因是水土沒有變壞,甚至變得更好,更適合蒲菜的發育。淮安蒲菜以萬柳池、勺湖、夾城、新城所產的最佳,其中尤以萬柳池天妃宮一帶蒲菜和夾城池河蒲菜最為著名。因為這里池淺淤深,水質優良,所產蒲菜莖粗白長,壯而不老;經過科學鑒定和實際品嘗,的確是上品。
其它地方水土各異,所產皆不及淮安,即連淮安四鄉所產的也遠不及城區的好。別的地方產的只能叫做蒲根,不能成筍,不可稱之為菜,就象前面所舉唐宋人詩中的蒲根一樣,與蒲菜風馬牛毫不相干。因為這些東西既瘦且綠,非苦即澀,難以入饌。淮安蒲菜可炒可燴,肥嫩香脆,爽口美味,可以製作多種名菜。
蒲菜是淮安的特產。這種菜清香甘甜,酥脆可口,似有嫩筍之味。這種菜是淮安城裡僅有的土特產,生長在淮城的勺湖、月湖,如移植到郊外或江南、兩廣,蒲葉在水中的部分如一根纖細的玉管,把這潔白肥嫩的蒲根莖,放入雞湯或肉湯內,外加佐料燴制。如跟豬肉一起燴制則更好。這種菜味鮮爽口,營養豐富,為淮安佳餚。現在進過人們不斷實踐、改進,精心烹調,已能做出清蒸蒲菜、葷燴蒲菜等數種名菜。
十三、淮安黑豬
「淮安黑豬」產業發展蓄勢待飛。「淮安黑豬」近期正式通過了農業部組織的國家級畜禽新品種現場審定,這是建國後江蘇培育的第二個國家級豬種,也是我省第二個注冊成功的畜禽地理標志。淮安市農委經過多年探索實踐,進行高起點規劃建設,導入獨特的益生菌替代抗生素技術和生物床飼養模式,達到無排放、無臭氣、無污染、無葯殘,目前養殖技術和規模均居全省第一,年內可達萬頭出欄量。「淮安黑豬」這一國家優良品種正逐步成為淮安至江蘇畜牧養殖業的一塊金字招牌。
2010年底,「淮安黑豬」成功申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成為我省第二個成功注冊地理標志的畜禽品種,蘇淮生態黑豬肉品牌影響逐漸擴大,淮安黑豬肉已成為中高檔消費群體青睞的綠色產品。蘇淮豬含有國家保護豬種-淮豬的血統主,為國內生產速度最快的黑豬之一,有「中國式的杜洛克」美譽。2010年12月,蘇淮豬順利通過農業部組織(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國家級新品種現場審定,於2011年5月正式獲得國家畜禽新品種(配套系)證書,這標志著蘇淮豬正式成為國家級畜禽新品種,成為建國以來江蘇省培育出的第二個國家級豬種,同時也是國內在培育豬種基礎上進一步培育出的四個黑豬之一。
十四、洋河大麴
洋河大麴是江蘇省泗陽縣的洋河酒廠所產,曾被列為中國的八大名酒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甜、綿、軟、凈、香」是洋河大麴的特色。現洋河大麴的主要品種有洋河大麴(55度)、低度洋河大麴 (38度)、洋河敦煌大麴和洋河敦煌普曲四個品種。
十五、八集小花生
泗陽名特產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濃郁的地方特色。早在春秋時期,孔夫子由魯赴吳講學,路過今天八集這個地方,當地學子聞名挽留夫子講授,學子們有的送干肉,有
的送當地土產花生,孔夫子品嘗花生後,連聲贊道:「微乎此果,食可長生。」孔夫子走後,人們把他講學的地方起名「學城」,建房立牌位,他誇贊的土產花生,取名「長生果」。八集鄉土地大都屬於砂質壤土,日夜溫差大,生長出的花生殼薄,肉嫩,油量高,含油量高達40%-43%,富含鈣、鐵、鎂、鋅等微量元素。經過炒制,八集小花生具有白、香、甜、脆的特點,口感較好,堪稱饋贈親友的上品。

㈣ 蒜苔冷庫儲存興平價格每噸多錢

容量50噸 按300立方庫體計算 造價在11萬左右 建在地下室 配置一樣的 耗電量相對要少些

㈤ 雞肉炒木耳蒜苔怎麼做好吃

前言
雞肉的脂肪含量比豬肉低,多吃不容易發胖。蒜苔木耳都是普通的蔬菜,雞肉炒木耳蒜苔木耳非常的好吃。木耳可促進體內的免疫力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可清理消化道,是排毒食品之一,木耳興平補益,性質滑利。木耳中鐵的含量極為豐富,故常吃木耳能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
材料
主料:雞肉150g、木耳100g、胡蘿卜50g、蒜苔250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澱粉適量、大蔥適量、姜適量、生抽適量
雞肉炒木耳蒜苔
1
准備雞肉、大蔥、鮮姜。
2
蒜苔洗凈切斷。
3
木耳需提前泡發好並洗凈瀝干水分。
4
雞肉切絲、胡蘿卜切片、蔥切蔥花、姜切絲。
5
鍋中油溫放入雞肉絲煸炒。
6
放入蒜苔、胡蘿卜翻炒。
7
放入木耳翻炒。
8
加入生抽。
9
加入精鹽翻炒。
10
翻炒均勻,勾薄芡即刻出鍋。
11
盛盤即可享用。
小貼士
雞肉炒木耳蒜苔也可換成其他肉類炒。

㈥ 急求有關濰坊市農村金融的相關數據近三年的

濰坊農業經過20多年的改革發展,已經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歷史性變化。特別是通過大力推進農業的產業化、國際化,全市呈現出了向現代化農業迅速邁進的良好發展趨勢。在這一新的時期,農業與金融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如何認識農業新的發展趨勢,如何加大金融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不僅關繫到農業和金融業自身的發展,而且對整個國民經濟具有重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一、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趨勢

我市自1993年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施農業產業化戰略,農業發展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面對國內外市場的劇烈競爭和即將入世的挑戰,又不失時機地實施了農業經濟國際化戰略。在有關政策的激勵引導下,全市農業經濟空前活躍,具有現代農業特點的典型和新生事物迅速涌現,呈現出向現代農業邁進的十大發展趨勢。

(一)農業發展從增產型向增效型加速轉變,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向深層次推進。

按照農業經濟國際化的要求進行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是濰坊農業的新特點。各地按照比較優勢原則,積極發揮農業比較優勢、培植農業比較優勢,再創濰坊農業新優勢,使我市農業結構調整向更深的層次推進。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品種調新。更新、引進和培育市場適銷的新品種的熱潮正在興起。政府、農民、龍頭企業聯手,採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從國外、全國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毗鄰省份地區引進一大批具有較高科技含量、適合市場消費需求的優質新品種,品種更新速度明顯加快。2000年,全市引進、試驗、推廣種養業新品種1000多個,種植業良種率達到97%,養殖業良種率達到85%以上。二是品質調優。各地都加大了農產品名牌戰略的實施力度,優質農產品注冊商標成為一種時尚,全市有38種農產品取得綠色食品標志,有188種農產品注冊了商標。為提高我市農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從種植、養殖到加工、銷售,開始按國際標准組織生產,按國際慣例進行運營,農業生產、農業監測、農產品評價「三大標准體系」正在建立完善。三是區域結構調特。各地打破「樣樣都有一點,樣樣只有一點」的格局,注重按照比較優勢的原則,對區域農業進行整體規劃,形成了具有較大規模的特色農業基地,象壽光的蔬菜,昌樂的西瓜、肉鴨,安丘的大姜、大蔥、諸城的肉雞和得利斯系列肉製品,都形成了面積達幾萬畝甚至幾十萬畝連片種植、養殖的特色農業產業帶,具有十分鮮明的區域經濟特色。

(二)農民分工分業和土地規模經營明顯加快,一批實行專業化經營的核心農戶脫穎而出。

隨著市場化、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近年來農民的分工分業和階層分化也明顯加快。農業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的速度開始提升。全市縣以下小城鎮已發展到226個,城區人口達到230萬人,城市化程度達到39%。與此同時,農業經營戶的分工分業也明顯加速。在眾多兼業農戶逐步從種植業分離出來的同時,土地相對集中和農業規模經營又呈加快勢頭。第二輪土地承包再延長30年不變政策的全面落實,為建立「穩定承包權,放活使用權」的土地流轉制度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一些地方,通過土地使用權的有償轉讓、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土地流轉,一批專業化經營的種植大戶、養殖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農產品加工運銷大戶成為發展高效農業的市場主體,規模經營效益和區域特點日益突出。另外,農業龍頭企業、工商企業投資開發農業生產基地,使一批農民成為新一代的農業工人和產業農民。

(三)農業產業化經營向廣度和深度推進,農業龍頭企業快速崛起。

我市自提出並實施了農業產業化戰略以來,加快發展農業龍頭企業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一大批龍頭企業群體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帶動力量,迅速發展壯大,全市70%以上的耕地成為龍頭企業的配套基地。近幾年,適應經濟國際化的需要,全市按照「大(規模)、高(高水平)、外(外向型)、強(強帶動)」的要求,集中扶持建設一批大的龍頭企業。通過政府扶持、與國外合資、利用先進技術改造等多種途徑,組織國有、集體、聯戶、個體、外資一起上,大力加強龍頭企業建設,培植起了一批外連市場、內聯基地、農戶的龍頭企業群體。這些企業依靠現代化的物質裝備、信息手段和加工技術,按照標准化組織生產,通過訂單農業與農戶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成為帶領農民進軍國際、國內市場的「航空母艦」。如諸城外貿集團,肉雞產品在日本市場免檢,對日出口占我國出口日本總量的40%;澱粉生產能力佔全國的四分之一;色素年加工能力佔世界市場的二分之一;全國6個省市有諸城外貿集團的基地。諸城市僅外貿公司和得利斯集團兩個龍頭企業,就帶起20多萬農戶搞養殖,占總戶數的90%以上。現代化的龍頭企業建設,增強了輻射帶動能力,加快了農業走向市場的步伐。目前,全市已建立各類龍頭企業4000多家,其中,有4家國家級、5家省級、50家市級,年加工能力達600多萬噸。

(四)工商企業競相投資農業領域,正在引發農業逐步趨向多元化經營新格局。

我市當今農業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業,良好的農業基礎,突出的產業優勢,日益完善的市場運作機制,優惠的政策,使我市農業成為工商企業投資的熱土,並表現出五大特點:一是投資主體多。過去農業的投資主體主要是國家和集體。近年來初步形成了國有、民營、外資企業的多元化投資格局。一些曾經跳出農門務工經商的農民企業家,憑著雄厚的資本實力和經營才能,投資農產品的加工、儲藏、運輸業,為農業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隨著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我市的農業投資環境備受外商青睞,目前,全市與瑞士、諾華、美國孟山都、法國福克斯等一批大財團建立了廣泛合作關系,興辦外商獨資和合資企業459家,利用外資2.39億美元。二是投資領域廣。有搞名特優新農產品基地的,有投資種子種苗業、農產品加工的,也有投資辦農產品市場的,還有投資荒山、丘陵開發觀光農業的。三是投資規模大、一般每個投資項目都在百萬元以上,象日本池田株式會社在安丘獨資創辦的福華食品有限公司,兩期投資達到1400萬美元。四是投資項目科技含量高。工商企業投資農業都非常注重科技進步,一般都有科研機構作依託、有農業科學家和各方面農技專家參與。如以北京大學為技術依託的生物技術開發園區,正在建設的四條農業高新技術走廊,匯集了全國及一些發達國家的農業技術成果和高層次人才,已有20多名院士、30多處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在走廊落戶。五是經營方式新。一般都做到以市場為導向、公司化運作、企業化管理。這種工商企業家攜工商資本投資農業的熱潮,不僅使資本缺乏的農業增加了資本,更重要的是這些工商企業家引入了經營農業的全新理念和全新的農業經營方式,這將會引發傳統農業一場新的變革,也對轉變金融投資理念產生一定的影響。

(五)農民開始注重提高組織化程度,專業合作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

近年來,我市農民越來越感到單家獨戶和提籃小賣式的生產經營方式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的不適應。組織起來搞加工,聯合起來闖市場已成為眾多農戶的共同心聲,符合國際農業發展共同趨勢的農業產後加工流通領域的合作應運而生。全市已涌現出了5000多個各類農業專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社,46%以上的農民加入了各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這類農業合作組織大多是與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和專業大戶發展相伴相生的,它是農戶以相同的產業經營為基礎,組織起來進行技術、資金、加工和營銷等方面的服務。通過合作降低市場風險,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實現效益最大化。目前主要有三種不同的形式和功能:一種是以共同的技術需求為基礎,組建專業技術協會。主要是相互交流技術經驗,由懂行的社員或聘請專業技術人員來為全體成員提供技術推廣服務。這類合作組織主要存在於種養業。象肉鴨養殖協會、蔬菜生產合作社等等。第二種是以農產品加工、營銷為主要合作內容,旨在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和市場營銷水平,合作創立共同的農產品品牌,使全體成員共享農產品加工、流通環節增值利潤,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全面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寒亭固堤鎮的西瓜協會,諸城綠寶蔬菜協會都打出了合作社的注冊商標和地方名優品牌。第三種是類似於行業協會的專業合作組織。這類組織主要是通過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聯合協作,協調農產品原料收購價格,協商產品的銷售價格和有關政策,避免價格劇烈波動、互相哄抬搶購原料和競相壓低外銷價格等生產者之間無序競爭,促使該行業穩定發展,使農民和加工企業從生產穩定發展中得到好處。

(六)農業經營突破了社區封閉性,出現了全方位開放的態勢。

農業生產要素的流動和重組,打破了傳統社區界限,在越來越廣闊的地域空間上實行優化配置。一方面,全市通過實施農業經濟國際化戰略,農業對外開放和對外招商出現了快速增長的好勢頭,各地興起了農業招商熱。通過參加和舉辦農產品展示展銷會、洽談會、到國外招商等形式,吸引國內外客商前來洽談投資。今年的壽光蔬菜博覽會就吸引了聯合國農畜牧組織、世界銀行、歐洲聯盟等35個國外組織協辦,74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名外商參會、參展,簽約項目92個,合同額1.5億美元。去年,全市共落實招商引資項目2299個,其中,50%以上屬於農業領域種養和農產品加工項目。另一方面,我市有一技之長的農民也把農業發展的眼光投向省外和國外。通過走出去,到國外建農場、搞基地、辦加工企業、設立經營公司或辦事處,產品就地銷售,把生意做到國外,開通濰坊農業走向世界的直接通道和信息窗口。目前全市已在國外建立各類農業企業、站點近100個,到國外從事農業生產的上千人,年創外匯近1億美元。壽光市已在美國的洛杉磯、西雅圖等地創辦農場4家,設立經銷公司11家,年經營額2000萬美元。我市農業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加快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步伐,促進了農業生產與國際市場的對接。

(七)工業化裝備和經營理念正在引入農業,企業化方式經營管理農業方興未艾。

伴隨著農業市場化、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迅速發展,農業的工業化生產正在廣泛地採用。設施農業、溫室栽培、工廠化養殖正在成為我市現代農業的生力軍。我市與以色列合資的濰禾農場,從育苗到生產,全過程實現了微機自動化控制,走進大棚就象進了農業生產車間。位於壽光北部的卧鋪鎮,依靠設施農業和無土栽培技術,創造了鹽鹼地生產名優蔬菜的奇跡。無土栽培技術、微滴灌技術、生物技術等農業高新技術已進入了普通農民種養大棚。我市農民傳統的農業經營理念正在被現代的綠色生產經營理念所取代。農業高新技術生態原理和工廠化生產的綜合,使我市正在走出一條把自然再生產與工業化生產有機結合的全新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

(八)生態農業越來越受到青睞,多樣化的農業功能開始顯現。

我市全面進入小康階段和人民生活消費水平的普遍提高,對農業正在產生重大的影響。人們從吃得飽轉向吃得好、講營養、講健康安全的消費變化,引導我市農業出現了綠色食品熱和有機農業熱。壽光市適時叫響了壽光綠色蔬菜的品牌,在全市推廣了綠色食品蔬菜標准化生產技術,從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種植管理等各環節,嚴格按標准組織生產。今年壽光蔬菜高科技示範園等5個「無農葯殘毒放心菜」生產基地和兩個「無農葯殘毒放心菜」專營區,已經農業部、山東省人民政府授牌,為帶動擴大標准化生產基地規模,打造過硬的蔬菜品牌,進一步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創造了條件。經濟發展帶來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已使人們的環境意識覺醒,對良好的生態環境的追求使農業的生態功能得以呈現,在優化生態環境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逐漸形成共識。有機、生物施肥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節水灌溉技術在農業生產上廣泛使用。尤其林業,以生態功能為第一目標,將營造和保護生態公益林,退耕還林與集約經營的高效經濟林建設結合成為新時期發展的主題。人們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休閑時間增加,假日經濟火爆,引發了農業的休閑功能。迎合人們的消費需求,花卉業迅速發展成我市的支柱產業。以安丘的青雲山、奎文的金寶樂園、濰城的浮煙山森林公園為代表的我市休閑觀光農業也迅速崛起,在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使人們意識到農業不僅能為人們提供衣食等物質產品,而且還能夠提高生態環境的質量,提供休閑娛樂等精神產品。農業功能的多樣化開發應用,進一步拓寬了人們發展農業的視野,開辟了農業生產經營的新天地。

(九)農業科技熱潮迭起,科技興農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

近年來,我市把農業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作為科技興農的突破口來抓,各地實施「良種工程」的力度大大增強,高科技含量的種子種苗業得到廣泛重視。有些蔬菜種子超過了黃金價格,但仍成為農民的搶手貨。農業科技開始從高產技術到高效技術的轉變,高產模式栽培正在被高效優質安全的標准化生產技術所取代。全市的272處農業科技示範園和4條農業高新技術走廊成為農業高、精、尖技術引進、推廣和科研的「集散地」和示範區。科技園區內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0%以上,全市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2%。農業企業與科研院校、科研人員聯手,使農業土地資本、工商資本、科技知識結合找到了有效的載體。科技人員下海,以技術參股、專利成果折股等等多種形式直接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興辦農業科技企業,鄉鎮農技站、農技員通過土地反租倒包和股份合作等形勢,領頭創辦農業科技服務實體,使一批農大畢業生和農科人員成為直接的農業生產經營者。農民學科技用科技成為自覺追求。全市每年有20多萬人參加農業科技培訓,累計有8萬多農民獲得了「綠色證書」,許多農民拿到中級甚至高級技術職稱,不少農民掌握了外語,成為跨國經營的行家裡手,農民自費請專家到田間地頭傳授技術在我市已不再鮮見。

(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突破修修補補的格局,全面推進高標准大規模建設。

濰坊地形地貌復雜,農業自然災害時常發生,嚴重製約著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我市痛下決心,把推進高標準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來抓。著眼於增強糧食生產能力的500萬畝標准農田建設正在進行,力爭用幾年的時間達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樹成行、排灌配套、早澇保收」的標准。水利建設,以緩解水資源緊缺為主線,重點抓了蓄水、調水兩大工程。蓄水工程重點是大型水庫的除險加固,恢復和提高蓄水標准。工程完成後,可增加蓄水2億方。調水工程,採取「多庫串聯、水系聯網,優化配置水源」的辦法,建設大型長距離跨流域調水工程,大幅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與此同時,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還十分注重工程建設與生態建設的緊密結合,山、水、林、田、路統一規劃,使河道整治、水庫整修、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生態林建設同步進行,這種高標準的農田基本建設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一個扎實的基礎保障。各縣市區還把搞工業開發區的思路引入到農業建設中來,對成片的土地進行綜合整治,搞好「四通一平」,整體推出對外招商,成為集約化經營的農業開發區。

二、關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進農業發展的建議

農業發展的總體趨勢表明,我市農業正處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急劇變革的轉折時期,農業發展正處於十分關鍵的階段。面對這種新的發展態勢,必須對現代農業的先進典型和新生事物給予積極引導和大力扶持,不失時機地推進農業實現新的突破。而這種突破離不開金融的支撐作用。回顧農村經濟體制改造20多年來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每一次大的飛躍、農村改革的每一項大的突破,必然帶來農村金融體制上的大改變和業務上的大發展。在我市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金融行業應在更高的境界上重新定位,充分發揮金融的杠桿作用和對經濟的支撐作用,積極支持全市農業經濟的發展。

(一)著力支持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內聯千家萬戶、外聯國內外市場,具有開拓市場、引導生產、深化加工、提供服務、促進發展的綜合功能,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環節,也是金融業務發展新的增長點。近幾年,我市通過加強龍頭企業建設,形成了1800多家大型龍頭企業,70多家龍頭企業集團,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象諸城外貿集團公司是我市較早推行產業化經營的以肉雞加工為主的龍頭企業。為了進一步膨脹規模,拓寬經營渠道,這家公司在金融部門的支持下,僅去年一年就投資1.5億元,擴大澱粉、熟食品、色素等骨幹項目。年肉雞加工量達到14萬噸,去年年出口3.4萬噸,佔全國出口量的11%;澱粉年加工能力達到34萬噸,佔全國出口量的四分之一;色素年加工能力2億克,成為全國最大的天然色素生產基地。去年,這個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3億元,利潤1.5億元,年出口創匯8000萬美元。良好的效益,使多家銀行與之建立了相互信任和相互依存的良好銀企關系。昌樂縣通過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幾年時間就形成了樂港、永昌、佳盛、凱盛等一批骨幹龍頭企業,年出口創匯4000多萬美元。因此,今後金融部門應加大支持涉農龍頭企業發展力度。不論是新辦企業還是老企業改造,誰有前景支持誰。要在繼續支持市場型、中介組織型等多種形式的龍頭企業的同時,重點支持發展科技含量高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培育出優質企業金融客戶,通過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創造名牌,佔領市場,在新的層次和境界上實現「雙贏」。

(二)大力支持發展新興主導產業

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經營,會使經濟迸發出巨大的活力。活躍的經濟必然給金融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農業生產是一個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相結合的過程,在傳統農業和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生產風險確實很大,金融對農業投資一度進入低潮。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農民的市場意識、風險意識逐步提高,因市場需求而逐步興起的新興主導產業成為我市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新亮點,也為農村金融開辟了新的市場。畜牧業在穩定發展豬、肉蛋雞生產的同時,肉牛、奶牛、羊、兔等食草性動物以及肉鴿、狐狸、貂等特種動物養殖業將持續快速發展。海洋水產業實行捕撈與養殖相結合,海水養魚、養蝦、養蟹以及稀有品種養殖前景十分廣闊。花卉是我市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支柱產業,由於市場前景好、效益高,規模不斷擴大。全市花卉面積發展到5萬多畝,畝效益都在萬元甚至十幾萬、幾十萬元以上。隨著我市農業經濟國際化戰略的深入實施,一大批具有農業比較優勢的特色農產品和品牌產品,象壽光蔬菜、昌樂西瓜、濰縣蘿卜、青州柿餅、安丘蜜桃等正在培植壯大,逐步成為新的支柱產業。對新興產業,通過產業化經營,不斷完善共同利益機制,化解經營風險,把農業由平面開發納入多層次立體開發,有力地促進了當地二、三產業的發展,形成了培植一個主導產業、發展一批加工企業、形成一個產業鏈條、出口一批系列產品、富裕一方群眾的良性循環系統,有效地吸收轉化本地農產品,提高了附加值,增加了農民收入。與此同時,當地金融也得到了健康發展。我市凡主導產業突出、產業化經營好的地區,當地居民儲蓄明顯增加,金融資產質量也明顯提高。

(三)支持發展高科技農業

高科技農業的總體特徵是科技含量高,科技在農業增長中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農產品產量高、品質優、價值高、成本低,效益好。因此,高科技農業的投資回報率也比較高。據資料表明,農業科技投資的內部收益率世界平均達到40%,其中亞洲國家為67%,拉丁美洲為42%,22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平均40%,我國農業科研投資的內部收益率也高達56%—60%。因此,高科技農業成為非政府部門投資的重點。為提高我市的農業科技水平,全市大力組織實施了「種子工程」,多層次、大規模引進、推廣市場前景好、效益高的名特優稀新品種,大量採用組織快繁、種子包衣、胚胎移植等先進技術,實施工廠化育苗,有效地提高了種、養業良種率。實施「種子工程」不僅提高了全市農產品質量,也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種、苗企業到我市投資。僅壽光市就有世界500強之一的瑞士諾華集團,以色列、美國等多家公司來建立種子公司。我市正在規劃建設的農業高新技術走廊,成為高科技農業項目的投資熱土。率先建設的濰坊至壽光農業高新技術走廊,總長50公里,第一期建設面積十萬畝,吸引投資近3億元,現已基本建成了40個高新技術項目,消化吸收高新技術成果60多項。壽光蔬菜高科技園被確定為科技部重點科技推廣項目區,北京大學生命科院和山東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山東省蔬菜研究中心到此落戶。農業高新技術走廊在為國內外高科技企業帶來無限商機的同時,也為我市的金融行業開辟了廣闊的市場。

(四)扶持種、養、加大戶

隨著我市民營經濟的發展,在農業領域出現了一大批種、養、加大戶。他們多數為農村有一技之長的「小能人」。他們憑借自己的原始積累,再通過合夥、入股、民間借貸等途徑籌集一定的資金,使自己的生產經營達到一定的規模。這些種、養、加大戶由於數量多,幾乎遍布每個鄉村,因此,成為帶動鄉村經濟的最活躍因素。然而,由於資金所限,他們的規模不大,帶動力不強,如果金融部門積極給予資金扶持,他們就會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帶動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象壽光市孫家集鎮通過政府扶持、銀行信貸支持,使以蒜苔為主的蔬菜加工冷藏業迅速發展,一年就涌現出20多個加工大戶,每戶建有1—3個恆溫冷藏庫。僅此一項年銷售收入就達到2.5億元。安丘市農民吳衛東創辦的東方紅食品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大蔥、大蒜和牛蒡種植出口,去年完成銷售收入8000萬元,出口創匯900萬美元,實現利稅800萬元。帶動起專業化生產基地2萬多畝,專業戶1萬多個。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使農戶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他們的經濟活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

(五)大力支持農村公共設施建設

濰坊作為農業大市,農業的基礎設施總體上還比較薄弱,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農村有效需求不足,除了收入的制約外,還有消費環境方面的制約。能否在農村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盡快解決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關繫到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成敗。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資金問題,如果單靠每年自然增長的地方財力,顯然力不從心,而金融卻可以發揮巨大的杠桿作用,在短時間內較好地解決問題,並且信貸資產安全能夠得到保障。事實證明,國家實施農村和農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客觀上為金融部門提供了難得的商機。各金融單位應抓住時機,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加大投入力度,以農村的水利、道路、電網、通訊和農產品市場設施為重點,大力支持農村公共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的生產條件和生活居住環境,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六)大力支持加快城市化進程

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是我市實現現代化必須跨越的歷史階段,也是解決目前農村和農業諸多問題的關鍵。我市把農業產業化、鄉鎮企業和小城鎮建設作為全市農村工作的三篇「大文章」一起運作、整體推進,推動了生產要素向城鎮的轉移和集中,多數龍頭企業都集中到了城鎮,轉移農業勞動力達70萬人。目前全市縣以下小城鎮發展到226處,建成區面積260平方公里,鎮區人口達到230萬。其中2萬人以上的20個,1萬人以上的40個,全市城市化水平達到39%。據專家論證,小城鎮發展的過程,實際上是農村各種資源合理配置、調整和聚集的過程,是解決農民收入過低的根本出路;是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的有效途徑;是擴大內需,促進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持久的動力;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我市自1994年至今,全市小城鎮建設累計投入達40多億元,其中90%以上是社會投入。在今後的城市化過程中,銀行可以憑借自身強大的資金實力,對小城鎮發展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結構調整、第三產業發展和城市功能完善等多方面予以信貸支持,前景是十分看好的。

㈦ 長治美食有哪些

1、武鄉棗糕

武鄉棗糕是山西省武鄉當地一種獨有的漢族小吃,清到民國時期,曾蜚聲於並州、平遙、太谷、潞安等地。棗糕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具有質軟、色黃、味甜之特點。

㈧ 國美在線如何曬產品

貌似是來海兔?這類生物應該有殼的自吧?殼呢?通常這類食物放點辣椒蒜苔之類的炒炒吃好吃,別炒太過,不然肉質就不好了,炒太過了就炒沒了.拿蔥姜熗鍋後,放入干辣椒,煸出來香味後,放入你的海產品,肉質泛白就放鹽,味精.根據個人口味定量.稍微炒炒出來水了,1分鍾左右出鍋就好.

閱讀全文

與興平蒜苔市場營銷策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網點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25
小美好營銷方案 瀏覽:484
北京一代天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39
娃哈哈校園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1
電子商務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瀏覽:898
這個電子商務 瀏覽:886
深圳多米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32
電子商務學校學電子商務哪個 瀏覽:462
國慶女裝促銷活動策劃文案 瀏覽:767
天貓店鋪策劃方案 瀏覽:185
關於房產年策劃方案 瀏覽:930
促銷活動營銷方案 瀏覽:141
海爾洗衣機營銷方案 瀏覽:553
養護產品推廣提成方案 瀏覽:338
公司幹部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701
涼鞋廠家促銷活動廣告語 瀏覽:508
商家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43
電子商務及酒店銷售渠道的多元化 瀏覽:484
潤滑油促銷活動詞語 瀏覽:92
餐飲店促銷活動發朋友圈文案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