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資指些什麼
農用物資簡稱農資,一般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用以改變和影響勞動對象的物質資料和物質條件,如農業運輸機械、生產及加工機械、農葯、種子、化肥、農膜等等。
土地不是農用物資,而是農業勞動對象(農業生產過程中人們將勞動加於其上的物質對象),與農用物資相比,它具有數量有限,位置固定,功能不可代替,肥力可以再生等特點。農用物資應用於農業生產,必須採用先進的農業技術,才能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如科學使用化肥和防治病蟲害,採用現代技術改土治田,建立科學的耕作制度等。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不斷發展,農用物資的概念也不斷擴大,現代科技方法也可稱為農用物資,如電腦農業專家系統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使微電腦也成為農業生產中的一部分。
農葯包含殺蟲農葯、殺菌農葯、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土壤改良劑等。
分析報告
1)農資行業生命周期。通過對農資行業的市場增長率、需求增長率、產品品種、競爭者數量、進入壁壘及退出壁壘、技術變革、用戶購買行為等研判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
農資分析報告 (5張)
2)農資行業市場供需平衡。通過對農資行業的供給狀況、需求狀況以及進出口狀況研判行業的供需平衡狀況,以期掌握行業市場飽和程度;
3)農資行業競爭格局。通過對農資行業的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的競爭能力的分析,掌握決定行業利潤水平的五種力量;
4)農資行業經濟運行。主要為數據分析,包括農資行業的競爭企業個數、從業人數、工業總產值、銷售產值、出口值、產成品、銷售收入、利潤總額、資產、負債、行業成長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
5)農資行業市場競爭主體企業。包括企業的產品、業務狀況(BCG)、財務狀況、競爭策略、市場份額、競爭力(SWOT分析)分析等。
6)投融資及並購分析。包括投融資項目分析、並購分析、投資區域、投資回報、投資結構等。
7)農資行業市場營銷。包括營銷理念、營銷模式、營銷策略、渠道結構、產品策略等。
農資行業現狀分析報告是通過對農資行業的發展特點、所處的發展階段、供需平衡、競爭格局、經濟運行、主要競爭企業、投融資狀況等進行分析,旨在掌握農資行業態勢,並為研判農資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信息支持。
② 農資類產品的分銷會什麼時間開合適
農資類產品的分銷會在農產品豐收的季節,這個時間開是最合適的,而且是豐收的季節,最好的果實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③ 農資行業的前景如何主要是化肥農葯方面的。
有人說農資行業是「萬年行業」。只要人類不毀滅,就要吃飯,就離不回開農業,就離答不開農資。中國大陸的農資行業,大體上經歷了;1.計劃經濟時期的省、地、縣三級批發模式。2.改革開放,與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相適應的夫妻店、路邊店模式。三.隨著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土地流轉、集約經營,農資行業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總之,為農服務的農資行業,要隨著農業的發展而發展、隨著農業政策的調整而調整營銷模式。同時,農資行業也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它在不斷造就百萬富翁億萬富翁的同時,也不斷的將一部分人邊緣化,甚至「逐」出農資行業。所以,你問前景如何,我說——光明、值得奮力一搏!
④ 農資營銷在向合夥人方向轉變,得利的是農民嗎
最近,我與一些農資生產企業主溝通,發現一個新的營銷變化,就是農資生產企業更加迫切地希望營銷從業者直接與公司以合夥人的身份做銷售,直接通過自己的渠道將產品分發下去,以求得到產品的銷售最大化和資金的完全流動。
我的第一感覺是,農資生產企業正在想辦法以新零售的模式組建自己新的銷售網路,以期肥企與銷售人員形成絕對的合作關系,來降低人員流動的風險性。
肥料營銷人員與探訪果農,了解肥料需求
本文只是我最近對4個省的4個肥企營銷改變的一點想法,其中能夠看得出來的是有良心的肥企是在想辦法讓銷售人員更有積極性,讓渠道更加通暢化,讓產品更有競爭力,合夥人制度也許是在當下比較可行的一種銷售方法,這樣列出來,也許對農資行業是一點有益的探索吧,與同行共勉!
⑤ 農資公司需要哪些人才
總經理:懂管理,農業大學農學、植保、土化等相關專業基礎最佳,也許就是兄弟你自己了;
會計:熟悉財務軟體、辦公軟體等,有企業財務經驗最好;看公司規模,如果普通,1名會計即可,兼做稅務報賬和成本管理;
出納:人品可靠、思路清晰、細心。無需經驗;
銷售人員;公司最核心的要素,身體好能吃苦、性格好懂得為人處事、有進取心等等,總之要有管理渠道和管理客戶的銷售能力。這個可以招有經驗的骨幹,同時培養新人。以農學、植保、土化、農資等相關專業為佳,因為農資專業技術涉及面廣,市場競爭也很激烈,應注重技術營銷和技術服務,除非是銷售和推廣服務多條線運作,否則不建議用「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的;
倉庫管理員:人品可靠、細心、不浮躁、敬業。
發貨員:如果業務不大,可以倉庫管理兼任,要會開車。
總之,銷售人員是核心,只要銷售能做起來,其他的都不是大問題,從創業起步開始規范化管理,後面與管理相關的工作就輕鬆了。但銷售永遠不能輕松!
⑥ 農資經銷商如何才能打造一支能夠「帶貨」的隊伍
農資經銷商銷售如果還是往年那種單純拿貨下鄉、培訓銷售的老套路,那麼你會發現越來越不好賣了。這里有幾個原因,一是農資經銷商越來越多了,眾多人搶佔一個市場,同吃一塊蛋糕肯定有“狼多肉少”的感覺。二是專業的農資經銷商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用“搶”、“放”、“堵”的方式來硬性銷售,在農戶處的口碑越來越差,當然賣了一年,第二年就不好賣了。三是准備長久做農資銷售的經銷商變少了,精英經銷商搶佔了80%的市場,其它經銷商不謀發展,只看眼前利益,結果不言而喻。
那麼農資經銷商如何打造一支能夠“帶貨”的隊伍,也就是如何打造一支能出貨的隊伍,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4、團隊隊員利益的分配及團隊協作。
農資銷售做得好不好,一個關鍵因素在於業務人員的利益分配是否合適,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強不強。
農資銷售的渠道其實基本一樣,縣鄉村三級或者縣村兩級,這就是農資經銷商的業務人員。前面我們強調了對於業務人員的培訓要加強,讓他們懂得農資經營的規劃是什麼,不僅是掙到錢,而是在長久地掙到錢,怎麼掙?必須得講清楚,不然你給他多少的利益都不會長久。
比如說我們在銷售過程中,一噸肥料給業務人員200塊錢的利潤,但也會有人給他300塊錢,這種惡性競爭只能會讓農資經銷商自身的利潤空間越業越小,而導致最終的解體。我們要在產業鏈的前提下給他們更多的掙錢方式,比如與糧食收購掛鉤,給用了肥的老百姓保證一斤多少錢的市場漲幅,經銷商還分配給業務人員多少錢一斤的收糧提成,這預先是與糧站談好的,也可以在利潤分配上偏重於一方面,比如把肥料利潤一部分讓利到收糧上來。方法有多種多樣,能保證業務人員的利潤,只能多不能少,這樣才能有效地使業務人員越干越有精神,不會隨意離你而去。
5、與農民的黏性。
好些農資經銷商做的業務從某方面來講並不叫業務,比如說招呼也不打,直接將肥料、種子垛到了農戶家院子,有的因為用誰家的肥料種子沒用他的還跟農戶和其它經銷商結下仇人,這都是不可取的,肯定做不大,但對於行業的發展是有惡劣影響的。
我們需要在農資各方面形成一種聯盟,咱賣肥料,農戶需要種子咱可以做個推薦,有了病蟲害了可以推薦誰的農葯,賣農葯的去解決病蟲害,需要什麼肥料,可以針對性推薦誰家的哪款肥料,這絕對能促進農資市場的良性發展。
與農民產生黏性,最重要的是讓百姓產生依賴感、信任感。這並不是動動嘴講一下的問題,而是真的要從處理問題中來取得。比如我們銷售肥料,地里出現問題了,一般都會找種子的原因,賣肥料的也完全可以去了解一下,跟肥料有關系沒有。正面地應對問題反而會使農戶產生對你的信任。
以上簡單講了一下農資經銷商如何打造一支好的團隊,好的團隊不僅能直接賣貨,更能被動賣貨,能讓農戶找上門來買或者指定買,那肯定不僅是產品過硬,農戶對經銷商及業務人員的信任才是主要因素。
農資人實錄祝各位農資經銷商有大局意識、長遠意識、注重培養隊伍服務性,生意一年比一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