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跪求說下中國汽車業進出口貿易現狀
場掃描
■小排量進口車比例增大
自去年9月1日調整汽車消費稅後,受一些進口車型的價格上漲和整體經濟環境影響,我國進口車銷售業績開始走下坡路,以至於到今年年初,進口車的銷售情況仍然非常不穩定。直到今年6月份,海關進口量和上牌量才開始逐步回升,趨於穩定狀態,特別是10月份的海關進口量,更是達到今年的最高點。
中國進口車貿易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徐迪分析道:「今年的進口車市場以消化庫存為主,經過上半年市場的轉暖,供應商加大了訂貨量,下半年進口量開始逐步恢復。」據他介紹,今年前10個月的車型銷售結構中,進口SUV車型同比增加了3萬輛,占進口車增量的78%,特別是緊湊型SUV車型,同比增幅達54.8%。另外,前10個月的銷售中,中低排量進口車同比增長幅度大,而大排量車卻大幅下降,這一現象反映在進口車的各類細分車型中。而從地區結構看,今年的大中型城市上牌量增長相對較慢,上海甚至出現負增長,而中西部地區市場的增幅卻較高。
透視分析
■市場呈現兩極分化
分析今年各進口車品牌的銷售情況,整體呈現出一個較為有趣的現象:諸如賓士、寶馬、大眾這樣進入中國市場較早的汽車品牌,均成為今年穩步上升的佼佼者;而謳歌、英菲尼迪這樣進入中國市場較晚的汽車企業,由於基數較小,也得到一定幅度的增長;但雷克薩斯、奧迪、路虎等品牌,以及像勞斯萊斯、賓利等超高端品牌的銷量卻都在下降。
專家分析,一方面,由於汽車消費稅徵收的特殊界限,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導致3.0升以上排量的進口車銷量下滑,這讓擁有豐富產品系列的賓士、寶馬品牌獲得優勢。另一方面,性價比較高的斯巴魯、謳歌等品牌,也在今年的特殊環境下得以成長。「對於雷克薩斯、奧迪、路虎的下滑原因,除了缺乏適合產品、供貨量不足等問題外,最重要的還是與自身品牌的營銷管理有關。」徐迪就向記者強調,像豐田品牌,其管理層面自去年起就開始較大程度的人員替換,這很有可能是導致雷克薩斯對中國市場反應不及時的主要因素。
未來走勢
■明年或出現小幅增長
從目前的情況看,部分進口車品牌在今年吸取了教訓,隨著新的計劃和產品推出,明年進口車市場的競爭壓力在逐步升級。
據中國進口車貿易有限公司預測,今年進口車上牌量為33萬輛,同比增長將達22%,而明年進口車市場的需求預計為37萬輛左右,比今年增長16%。對此,中國進口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宏祥表示,雖然從整體來看,進口車市場的發展前景較樂觀,但市場仍在被國家出台的相關政策左右,進口車市場明年的情況仍存在不確定因素。
另外,也有相關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的進口車業務已達到了一個新階段,今後我國的進口車市場很難出現大幅度的銷量增長。對於明年的增長預測,徐迪表示,進口SUV車型和MPV車型份額將延續增加趨勢。明年,中型以上進口轎車份額會略有下降,緊湊型轎車份額會大幅提高。另外,緊湊型SUV車型份額仍將提高,而中型SUV車型份額會減少。其中,3.0升以下車型仍是主要增長點。明年進口車市或出現小幅增長。
❷ 平行進口汽車的銷售前景如何
現在進復口車平行銷售只在上海自製由貿易試驗區和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試點。 2015年1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平行進口車試點的通知》的正式出台,這半年來,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平行進口車」方案敲定了。 2015年10月22日上午,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平行進口汽車試點啟動儀式在天津港保稅區(空港經濟區)舉行,相關部門向首批5家試點平台和30家試點企業授牌。平行進口汽車,是指擁有銷售資質的經銷商經專業渠道直接從海外市場購買,並引入中國市場進行銷售的汽車。由於進口地不同,可分為「美規車」「中東版車」等,以區別於傳統渠道,即4S店銷售的「中規車」。
❸ 從國外進口汽車到中國市場銷售,需要取得何種產品認證才能順利通關
國家對於進口汽車的企業的資格有限制,並非任何企業都可以直接進口汽車。 此外進口汽車還有口岸限制,全國僅有不超過5個港口可以進口汽車。 如果想要進口的汽車是首次進入中國市場,該車還必須向國家發改委的有關部門申報,還要通過檢驗檢疫局的檢驗,以及環保局等相關政府部門的檢驗和許可之後方可進口。
❹ 我們公司想進口汽車用於銷售,一定要有汽車品牌的授權嗎如果沒有該如何操作
不一定非要有汽車品牌的授權。
如果想賣進口車,首先要掛靠一個有授權的店,比如某個本田店,有授權牌,可以選擇做二級銷售網點,進口車只要有銷售許可證就行了,沒什麼限制。
如果想要授權可以直接聯系想進口的汽車品牌在國內的辦事機構,如果願意合作,會幫經銷商進行品牌授權的相關工作的,汽車授權是因為有4S要求,幫助廠家做一系列的後續工作,1S銷售2S維修3S反饋4S培訓。
❺ 急求中國近幾年的汽車市場發展狀況及未來前景分析!
2008年我國汽車行業的前景分析
2007年我國汽車市場銷售狀況良好,汽車市場經過2005年的低迷期後穩步發展,勢頭良好:乘用車中高檔車型和都市型SUV將維持較高增速;商用客車行業將持續穩定增長;商用貨車行業整體增速將回落,機會在於產品升級與出口。
2008年汽車行業將面臨節能環保政策影響、徵收燃油稅的影響、內外資兩稅合一的影響、高油價時代發展新能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汽車各子行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通過分析汽車行業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歷史市場表現、銷售毛利率發展趨勢、在建工程比例,建議投資者關注三類整車股:價值型、成長型、低估型
汽車業的蓬勃發展給汽車零配件行業龍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汽車零配件各細分行業龍頭將維持高增長和高的銷售毛利率,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優質汽車配件龍頭公司。
新的消費群體形成、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是乘用車市場穩定成長的大好背景,國內經濟生產總值與固定資產投資高位運行、新農村建設等因素是商用貨車穩定發展的保障,人口紅利、旅遊業蓬勃發展、高速公里里程擴張是商用客車維持持續增長的驅動力。汽車業中既有作為可選消費品的乘用車、又有具有生產資料屬性的商用車,每個細分子行業都面臨機遇與挑戰共存的成長階段,同時也給汽車零配件龍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會,處於汽車產業鏈中上游的龍頭汽車配件商將迎來一個高速成長時期。我們試圖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發現並挖掘汽車業的投資價值。
一、2007年汽車行業銷量回顧及簡析
目前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大約為3輛/百人,按照國際上通常的汽車普及階段劃分,我國總體處於"汽車化階段前期",但是由於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突出,城市與地區之間的發展水平迥異,一線城市汽車保有量接近20輛/百人,汽車消費進入"汽車化階段",預計我國大部分城市將長期處於該階段。
截至2007年10月,我國汽車銷量達到715萬輛,累計同比增長達到24%。其中乘用車銷售507.94萬輛,累計同比增長23.57%,商用車累計銷售207萬輛,累計同比增長25.14%。首先看看各個細分車型銷售情況體現出來的短期趨勢。
我國乘用車市場從2002年開始步入年銷量百萬大關,五年時間高速增長,2007年年底有望達到600萬輛的銷量。鑒於我國地區之間經濟水平相差相對較大,汽車行業的發展引擎主要是老用戶的替換需求和新用戶的首次購車需求。
存在替換需求的用戶對價格、燃油成本敏感度不高,更重視品牌的成熟度與性能,所以,這部分需求可能是針對中高檔排量的乘用車;首次購車的需求群體集中於30歲以下,這部分用戶追求時尚動感,預計將成為都市SUV和中檔轎車的主力消費群體。
乘用車品牌競爭激烈,目前我國共有乘用車品牌340個左右,平均每個品牌年銷量一萬七千輛,今年同比負增長的乘用車品牌達到45%。應該說,乘用車市場呈現品牌雜規模小企業數量過多的特點,同時這也與我國乘用車的消費特點有關。
商用車細分產品中,"重量化"趨勢明顯,重型貨車、大客、高噸位半掛車增速顯著高於其它細分商用車產品。商用車中,貨車周期性相對較強,客車行業整體增速平穩,銷量幾乎保持在年20%增長左右。
而我國的燃油稅從提出到如今燃油稅已經經歷了十年時間三屆政府,在國家節能減排的環保政策下,燃油稅的開征箭在弦上,很可能於2008年3月開征,有關專家預測燃油稅率可能在30%至50%之間,開征之後,每台車的用車成本將提高,以1.6L排量車為例,每百公里耗油8L,假設一年跑3萬公里,以93號汽油5.34元/升計算,再加上其它稅費,年耗油費1.28萬元,設燃油稅率為50%,成本要提高6000元,和排量為1.0L的比較一下,每百公里耗油5L,年跑3萬公里,年耗油費用8000元,交50%的燃油稅,成本提高4000元,總計1.6L排量車每年比1.0L排量車在燃油使用成本上多七千元左右。
另一方面,徵收燃油稅後1.0L排量車每年單車新增油稅成本占車價的百分之六,而1.6L排量車這個數目為百分之四多一點。徵收燃油稅對乘用車市場消費結構的確切影響和燃油稅率、燃油稅徵收結構有關,如果燃油稅為30%,則影響很小,如果為50%-100%,則可能對乘用車消費結構帶來較大的影響,一部分中檔車消費需求轉移到小排量車,同時也有一部分原本打算購買小排量車的消費者可能放棄或者暫時購車打算。
從歷史情況來看,油價的上漲並未影響汽車銷量的增速,一方面,油價年漲幅未超出過25%,另一方面,我國汽車人均保有量低,市場潛力巨大,油價上漲的成本短期內不會對乘用車總銷量造成影響。
2.排放政策
2007年是國三排放標准開始實施的年份,2010年我國將全面實施國四排放標准。環保排放標準的升級對小排量車和部分老車型產生影響,北京馬上要實施國四標准,一些品牌可能不得不退出北京市場,對於老牌合資企業的老產品,更新換代的壓力增大。總體上對乘用車影響要先於商用車,預計對明年的商用車市場影響有限。
3.兩稅合一利好部分汽車企業
國家所得稅法實施後,將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還將國債利息收入,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收入等規定為"免稅收入";取消內資企業實行的計稅工資制度,對企業真實合理工資支出實行據實扣除。對於已經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存在一定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將逐步與25%接軌。"兩稅合一"以後,合資企業的所得稅稅率將由15%提高到25%,而內資汽車企業的所得稅則由於33%降至25%。
就細分子行業來說,轎車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均為合資企業,兩稅合並對已經享受了較長時間優惠政策的合資公司盈利將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但不影響企業長期的競爭能力。商用車企業多為內資企業,將受益於兩稅合並的執行。就車企來說,兩稅合並將對中國重汽(000951)、宇通客車(600066)、曙光股份(600303)等繳納33%所得稅率的商用車上市公司產生利好。國家的稅收政策有利於創造公平的汽車產業競爭環境,相信在國家鼓勵自主創新的大背景下,今後自主品牌車企的生存環境將大大改善。
4.新能源給我國汽車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高油價時代,汽車驅動力必將朝著替代傳統能源的方向發展,燃油稅的出台、油價高企催生新能源汽車熱,我國今年公布了《新能源汽車准入管理規則》,各大汽車製造商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上已經有很多動作,發改委公布的嚴格的准入門檻並實行一項否決制意在把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投入集中在有較強實力的汽車企業手中以盡快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商用。從歐美市場看,基本上業界認為至少未來5年新能源汽車主流為混合動力車。
上海汽車已經推出自主研發的榮威混合動力轎車和"上海"牌的第四代燃料電池轎車,據上海汽車計劃,公司將在奧運之前小批投產自主品牌混合動力轎車,同時推進合資品牌混合動力轎車與客車的研發,在2010年實現混合動力轎車規模化投產。此外,東風電動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研製出混合動力公交車,一汽集團完成解放牌混合動力客車樣車開發,一汽紅塔已經有少量電動汽車外銷,長安集團的混合MPV計劃2008年上市,長安集團計劃沿著從輕度到中度再到重度混合動力汽車的軌跡發展其新能源汽車。
混合動力汽車是汽車傳統動力到純新能源過渡的一個長期階段,我國汽車業有望藉此機會縮短與歐美市場差距,兩三年之內,混合動力汽車難以大規模產業化,但是目前走在前列的車企一定會在全球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之時占據先機。
三、展望2008年汽車行業的發展
乘用車作為汽車行業內的消費類子行業具有客車與貨車不可比擬的市場潛力。在轎車領域,我們認為偏高端品牌銷量持續穩定,中端市場競爭激烈,外形時尚動力性好的車型將受到新一代汽車消費用戶的青睞,低端經濟型轎車的春天的到來尚需時日。
經過改良的休閑型SUV將繼續保持高增長勢頭,油價、稅收等因素對SUV影響有限,根據成熟用車市場的數據,SUV的市場份額在我國將持續擴大,隨著二三線城市用車需求的釋放和購車能力的逐步成長,SUV將擁有新的增長點。
MPV用車集家用和商務用途於一身,模糊了它作為可選消費品和生產工具特性的界限,今年MPV增速將超過乘用車行業平均增速,我們認為其潛力略遜於SUV市場,目前有一些汽車企業投資於MMPV項目,相信更加親和於家用的MMPV將占據一部分家用乘用車市場。搖錢樹下教你搖錢術
商用載貨車將受益於未來幾年我國GDP10%以上的增長速度、固定投資增長速度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計重收費范圍的進一步擴大,發展新農村導致的城鎮、鄉鎮之間運輸類貨車的需求增長、龍頭企業的出口市場逐步打開等因素。商用車總體上將維持10%左右的增速,由於今年重卡行業的"井噴",明年整體銷量同比增速將小於今年的同比增速,重卡銷售結構進一步改變,大馬力高噸位重卡佔比繼續增大,高端載貨車出口市場有望進一步拓寬。未來,載貨車行業的兩大增長點在於高噸位型節能重卡和出口。
客車行業常年保持穩定的增長,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公路客運量呈逐年遞增態勢,旅遊車更新換代成為客車行業發展的驅動力之一,與載貨車一樣,客車作為商用車細分行業因其高性價比獲得國外進口商青睞,目前出口地主要集中在中東、古巴等地,我國汽車技術水準與歐美成熟市場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客車在發達國家的出口還難以展開。發展中國家的汽車工業發展較為落後,但是運輸需求增長,這對我國商用車的出口形成利好。出口產品單車價格高於國內,有利於改善企業的綜合毛利率。
上海大眾等強勢合資公司,涵蓋品牌眾多,自主品牌發展勢頭良好,未來有望繼續注入相關資產,預計2008年全面攤薄每股收益達1元,預計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股價或有30%-40%的上升空間。搖錢樹下教你搖錢術
宇通客車(600066):客車業龍頭,公司主營大中客車,發展勢頭良好,由於公司整車底盤自製、產品結構偏向高端高端,使得產品毛利率較高。有望在內需與出口的雙重推動下繼續其良好的主營收益。考慮到公司持有的金融股權,如果明年公司賣出套現,則較大程度地增厚公司業績,但在盈利預測時我們不考慮這種非持續性因素。預計公司明年每股收益1.17元,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公司股價或上升30%。
一汽轎車(000800):中高端轎車龍頭,預計成為一汽整體上市平台,旗下產品譜系相對單薄,但盈利穩定,產品毛利率較高,基本維持在22%以上,預計明年將有新老4款車以供銷售,從公司業績看估值已經到位,考慮到未來的整體上市和資產注入,建議持有。
2.成長型該類汽車股具有以下特點:具備眼光長遠的管理層,目前在建工程項目較多,在建工程凈額占據主業收入很大比例,主營業務可能出現較大轉折點,公司整體上處於一個主營業務重構的轉型期。同時該類上市公司具有相對較多的不確定性,投資於該類個股存在相對較大的風險。
典型個股為:
長豐汽車(600991):純正SUV汽車股,相對於集團公司目前15萬整車產能(長沙5萬,永州10萬),目前不到5萬的銷量顯得有些浪費,作為一家老牌越野車企業,之前需求主要依賴於政府部門公檢法系統,今年公司新品獵豹CS6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意味著可以在出口市場大展拳腳。另外,公司管理層准備將產品改良得更加親民,打開潛力巨大的普通消費市場,預計明年將開發並推出三款新車,除越野車外更涉足轎車與輕卡行業。另外,公司將加大營銷網路構建。目前長豐算是三菱在中國的合作夥伴中實力相對最強的一個,我們預計公司與三菱的新合資公司即將成立並在新的汽車業務領域大展拳腳。預計公司明年業績每股0.94元,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12個月內或有90%左右的上漲空間。
公司風險提示:管理層低估產品轉型難度,營銷網路建設滯後使得公司產能無法釋放,進入新的汽車子行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較多。
江淮汽車(600418):公司管理層強勢,眼光長遠,江淮汽車經歷從客車底盤延伸至MPV、輕卡、重卡、越野車的屢次成功轉型,目前公司多項目擴張,做足基本功,不追求眼前利益,明顯著眼長遠,穩打穩扎。公司未來將擁有MPV、SUV、轎車、輕卡、中重卡等系列產品,轉型成功後,乘用車可能達到30萬以上產能。2007年公司產品銷量增長,但受累於多項目擴張,體現在凈利潤上增幅為負,我們看好公司長期發展潛力,預計於2008年下半年進入收獲期。預測2008年每股收益為0.4元,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12個月內或有60%-70%左右的上漲空間。
公司風險提示:項目擴張過多,進入收獲期的過程可能比較漫長。往轎車上轉型尚待實踐考驗。
長安汽車(000625):公司持有長安福特馬自達50%股權,旗下有馬自達3、馬自達2、福特等眾多強勢品牌。預計今年銷售20萬輛車,重慶工廠擴產至25萬輛車/年,南京工廠建成投產,一期年產能16萬。明年公司將擁有40萬整車產能,推出的新品為馬自達2、福克斯緊湊型新車嘉年華、新款蒙迪歐等車型。預計明年銷售35萬輛車,則公司08年每股收益在0.82至0.89元之間,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12個月內或有45%-60%左右的上漲空間。
公司風險提示:除長安福特馬自達外,業務扭虧尚需時日;旗下品牌眾多銷售網路有待完善,馬自達系列車型銷量上升空間有限,與工廠大幅擴張的產能相比有銷售壓力,產能不可等同於利潤。
3.低估型該類公司業績雖無大亮點,但市場給予其估值水平偏低,值得逢低買入。
典型個股為:
海馬股份(000572):公司車型較為穩定,產品結構偏低端,新產品換代相對緩慢。但公司脫離馬自達後顯示出強勁的自主創新能力,後續或有相關研發中心等資產注入,目前已經低估。預計公司08年每股收益0.7元,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12個月內或有60%左右漲幅。
江鈴汽車(000550):公司主營輕型汽車及相關零部件,公司產品毛利率、主營業務凈利率較高、期間費用控制合理,每股收益增速平穩。近250個交易日落後於大盤,後市有望回歸合理價值。預計公司08年每股收益0.95元,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12個月內或有55%左右漲幅。
曙光股份(600303):公司主營黃海牌商用車及SUV,旗下擁有"曙光""黃海"兩個品牌,受益於08年奧運,涉足中高檔客車製造。預計公司08年每股收益0.65元,相對於2007年11月27日收盤價,12個月內或有50%左右漲幅。
五、關注具有規模優勢的汽車配件龍頭股
在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進程中,汽配企業成長迅速,競爭環境可能不如整車激烈,而且優秀的汽配企業毛利率高,通過比較汽配行業和整車行業,發現汽配行業整體在建工程比率超過整車整體水平10個百分點左右。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分享汽車零配件行業廣闊的成長空間帶來的收益。
我們關注兩大指標:1.具有強大的規模優勢;2.具有細分行業壟斷優勢的龍頭。結合我們所預測的公司未來收益的情況,推薦以下重點汽車配件股(註:以下所稱"目前股價"均為2007年11月28日收盤價):
濰柴動力(000338):重卡發動機龍頭,擁有重卡黃金產業鏈,旗下有濰柴大馬力發動機、陝西重汽、陝西法士特齒輪等優秀的子公司,公司業績優良,目前已經超跌,我們預計07、08年每股收益為3.2、3.8元,以目前股價,動態市盈率不足20倍,未來12個月內股價或有60%左右的漲幅。
福耀玻璃(600660)我國最具規模與技術優勢的汽車玻璃生產霸主,在汽車玻璃行業市場佔有率很高,其市場地位幾乎沒有對手,產品結構導致其綜合毛利率處於汽車配件行業首位,我們預計公司未來將延續主營業務大幅增長的勢頭,預計07、08年每股收益為0.9、1.2元,動態市盈率為23倍,考慮到福耀玻璃的獨特優勢,可以給予其相對較高的市盈率,我們認為未來12個月內股價或有65%左右的漲幅。
金馬股份(000980):公司主營汽車零部件、防盜門及紙製品,公司經過資產重組,浙江鐵牛集團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有望形成協同效應,做強主業,前期投資項目使得公司可能在處於業績拐點期。我們預計07、08年每股收益為0.17、0.4元,以目前股價,動態市盈率為21倍,,未來12個月股價或有50%以上漲幅。
襄陽軸承(000678):公司是我國最大的汽車軸承專業製造商,產品型號眾多,適應性強,其軸承有望涵蓋商用車、乘用車市場,需求面拓寬,業績將出現大幅增長,我們預計公司07、08年每股收益為0.14、0.28元。以目前股價,動態市盈率為23倍,未來12個月股價或有30%以上漲幅。
風帆股份(600482):公司是我國鉛酸蓄電池生產龍頭企業,公司巨資投入電池項目有望形成汽車用電池、工業電池和鋰電池三大增長驅動力。公司目前主業汽車啟動用電池未來需求空間廣闊,新的太陽能電池項目和工業電池項目將形成新的增長點,預計"十一五"期間,公司盈利將保持強勁增長。預計公司07、08年公司每股收益為0.55、1.15元,目前動態市盈率為30.4倍,未來12個月股價或有60%以上的漲幅。
❻ 以前做過銷售,現在平行進口車市場這么火,想去天津港賣車,一個月萬把快拿到嗎,還有要有什麼條件嗎
乾的好當然能拿到啦,甚至不止那麼多,還會更多的。需要具備什麼條件的話:你既然干過銷售,那就應該知道基本的應職條件,剩下的我感覺就是關於車輛方面的知識及常識問題了吧,相信自己。
www.okeycar.com
❼ 汽車市場營銷的影響
從生態學和系統學的理論觀點來看,企業與外部環境共同構建了一個大的系統。企業要想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實現自身利益的優化就必須合理的分析應對所有與企業有關的各種因素。在汽車銷售領域,文化環境、經濟環境、政治法律環境、人口環境、技術環境和自然環境等因素對企業的營銷策劃及銷售業績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細分為國際經濟環境,區域經濟環境、本地經濟環境,行業經濟環境和消費者的經濟條件。國際經濟環境主要是指整體的世界經濟狀況,全球的GDP增長速度,國際貿易的與國際投資的發展情況。區域經濟環境主要是指一定地理區域范圍而結成某一特定經濟聯盟的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環境,是國際營銷者跨國經營所面臨的重要經濟環境,對企業國際營銷產生直接的影響。本地經濟環境主要是指企業所在國的經濟環境,它對企業的行為及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產生直接的影響。三者由大到小:全球經濟環境-區域經濟環境-本地經濟環境。行業經濟環境是指整個產業應對各、種形勢所作出的調整指標和布局。消費者環境是所在國居民收入水平及其消費偏好結構特點。同時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因素、市場商品供給狀況和消費者儲蓄結構等因素也對汽車的營銷產生巨大的影響。
(1)關稅政策
在市場營銷過程中,企業應該緊密關注所在地區的關稅政策,調整產業走向,順應市場變化。2008年底經濟型轎車的養路費用被取消,同時在2009年度,國家為了振興汽車產業和鋼鐵等相關產業,相繼推出了小排量車購置退稅優惠政策和汽車以舊換新等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大幅度的刺激了國內潛在的購車力量。2009全年汽車行業迎來了黃金時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統計,僅在2010年1月份,中國汽車生產和銷售總額的增長幅度接近了83.9%,而後逐月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並回落到31.9%。雖然這一年汽車市場銷售呈現快速的增長態勢,但是它每月的總銷量走勢基本與以往的月銷量走勢保持一致。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很多中國家庭都萌生了購車的想法。從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所發布的2011年中國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公告中,在2011年度,中國汽車市場保持著平穩的增長態勢,汽車生產與銷售均超過了1800多萬輛,成功的刷新了全球汽車產銷歷史紀錄。
(2)燃油價格浮動
燃油價格的浮動在汽車市場營銷中起著重要的干預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營銷策略的調整提供指導建議。中國作為燃油消耗大國,對石油的消耗僅次於美國。對於中國汽車消費者來說,燃油價格牽動著無數車主的心。石油作為不可再生的資源,在資源戰略儲備中越來越彰顯它的重要性。每逢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時,國內就緊跟著上調,這種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對汽車的銷售產生影響。由於國際油價上漲,國內按相關條例規定可以申請燃油價格上調,國家發展改革委於2012年3月19日發出通知,決定從2012年3月20日零時起,將會對汽油和柴油價格進行上調,每噸提高600元,據相關數據統計,在2005至2012年這8年期間,中國成品油價格先後共經歷了18次上調,僅7次下調。
(3)鋼鐵價格
鋼鐵行業與汽車行業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作為汽車生產的主要原材料,鋼鐵價格的變動也一直是汽車生產廠家關注的因素之一,其價格的浮動能夠通過企業反饋給消費者。例如2012年3月20號,隨著燃油價格的再次上調,導致汽車銷量明顯減少,從而也會影響到鋼鐵行業。
(4)政治法律環境
政治法律環境包括政治形勢和法律規章制度。政府的決策對企業的銷售計劃和方向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例如政府對汽車企業的優惠政策,節能補貼,佔地優惠等。與此同時,國家為了保護市場,也會採取針對汽車銷售的相應措施,例如:進出口控制,外匯管制,關稅調節,技術引進及開發等。法律上更傾向於國家相關部門對汽車銷售頒布的相應法律、法規等。
(5)人口環境
人口環境包括人口規模、人口年齡、家庭結構和人口分布等因素。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人口大國,其擁有的潛在消費市場是各國爭先搶占的領域。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居民對汽車的消費需求也正處於增長階段。這對汽車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全年車市產銷輛實現1850萬輛,這對於國外品牌還是國內自主品牌都是一個好消息。
(6)技術環境
汽車自發明以來,在科技的推動下,不斷成長變化,衍生出許多令消費者無法抉擇的款式。同時隨著石油的不可再生性,新能源汽車在也正邁著前進的步伐,在不久的將來會取代燃油汽車。因此汽車企業如果不能跟上時代及科技的步伐,那麼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會是淘汰之路。
❽ 最近應同時應聘到了幾家4S店做銷售顧問,請問進口車好賣還是國產車好賣。大眾或者其他什麼。
如果你已經做了中端品牌銷售至少1年以上。我建議你就不要在考慮一汽大眾或者上海大眾了。
個人建議你選擇進口大眾。
1.同樣是高端品牌和寶馬賓士一樣。客戶群體都很高端。
2.一樣很鍛煉人。幫助你提升個人能力。寶馬,奧迪不愁賣。在那裡做銷售顧問。產品知識和銷售技巧提升有限。
3.目前培訓體系最好的就屬進口大眾和寶馬。其餘一般。進口大眾的培訓在近幾年無論從內容還是選址,教師規模已經超過寶馬。
僅供參考
❾ 中國汽車市場營銷現狀分析(一)
中國汽車市場營銷現狀分析(一)
我國的汽車產業,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從解放初引進蘇聯技術到改革開放後引進歐美生產線,從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賴進口到九十年末國產車成為市場主流,前後經歷了五十多年的時間。1999年年底,我國汽車生產能力超過250萬輛,汽車產量從1980年22萬輛快速增長到1999年的183.2萬輛,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國全年汽車產量累計570.77萬輛。與汽車產量快速提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的相對滯後。在長期的計劃經濟條件下,汽車作為特殊物資,銷售被國家控制,銷售渠道單一,基本不存在事實意義上的營銷,直接造成了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發展的先天不足。一、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發展歷程在1994年以前,汽車作為國家重要的「一類物資」之一,與鋼材、糧食等一起,按國家的既定計劃進行生產、調撥規格和數量完全由國家來定;中汽貿、中汽銷兩個主要的汽車銷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車生產和消費在嚴格的數字約束下進行;當時政府官員對來年汽車產銷量的『預測』發言總是及其准確,因為產銷量是早就在規劃定好的,根本不是由市場決定。所以,這個階段根本談不上營銷。在1984、1985年間,國家實行計劃、市場雙軌制,允許企業超產部分汽車自銷。此時,『中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