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吃虧是福 ,請舉一個事例說明!
吃虧是福的事例:
一、高考的故事
湖南有個貧窮的家庭,兩個女兒在讀高中,一個兒子在讀中學。兩姐妹高考時都考上了大學,姐姐一看家裡的窘況,就把自己的錄取通知書偷偷藏起來,說自己沒考上,而讓妹妹去讀。妹妹一直不知道真相,有次她放假回來,偶爾的機會發現了姐姐的錄取通知書。
令人震撼的是,姐姐錄取的學校比她的還要好。這個時候一家人才發現,姐姐為了成全妹妹,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寧願一輩子當個農民。大家被這種高尚行為深深感動了,報章媒體上紛紛贊嘆她。
二、甄宇的故事
東漢時期,有一個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時任太學博士。他不僅博學多識,而且為人忠厚,遇事謙讓,上下同僚都相處的很好。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番進貢的活羊賜給了在朝的官吏,要他們每人得一隻。在分配活羊時,負責分羊的官吏犯了愁: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麼分群臣才沒有異議呢?
這時,大臣們紛紛獻計獻策。有人說:「把羊全部殺掉吧,然後肥瘦搭配,人均一份。」也有人說:「乾脆抓鬮分羊,好不好全憑運氣。」就在大家七嘴八舌爭論不休時,甄宇站出來了,他說:「分只羊不是很簡單嗎?依我看,大家隨便牽一隻羊走不就可以了嗎?」
說著,他就牽了一隻最瘦小的羊走了。看到甄宇牽了最瘦小的羊走,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專牽最肥壯的羊,於是,大家都撿最小的羊牽,很快,羊就被牽光了。每個人都沒有怨言。這件事情傳播開來,洛陽城裡的人無不為甄宇的高風亮節折服,四處贊揚他,以致連光武帝也知道了。
一次,光武帝視察太學,想召會甄宇,直接詢問「瘦羊博士」在哪裡。從此以後,京師洛陽的人們就以「瘦羊博士」來稱呼甄宇。不久,在群臣的推舉下,甄宇又被朝廷提拔為太學博士院院長。從表面上看,甄宇牽走了小羊吃了虧,但是,他卻得到了群臣的擁戴、皇上的器重。
三、吳子恬的故事
在明朝有一個讀書人叫吳子恬。吳子恬的母親過世早,父親娶了繼母。繼母偏心,對他弟弟比較好,對他不好。他心裡慢慢地就有不平,有抱怨。後來他娶妻了,繼母對他太太也不好。他就不平,想要去找繼母理論,但是太太把他勸了下來。後來他的父親去世了,父親留下地和銀兩。
結果繼母把最差的田給他,自己跟弟弟留好的田地,還把不少錢都私吞了。吳子恬要去找繼母理論,又被太太攔下來。太太對吳子恬說,吃虧是福。越爭福報越折損。結果很快地,繼母生的兒子染上賭博惡習,把錢全部敗光,母子幾乎淪為乞丐了。
假如你是吳子恬,這時候你會怎麼辦?是否會幸災樂禍地表示「蒼天有眼,你們也有今天」?這個時候,吳子恬的太太很懂人情事理,趕緊勸他去把母親、弟弟接回來。他們不僅把繼母和弟弟接回了家,還幫助弟弟戒賭,最後感動了繼母跟弟弟,一家人和和樂樂地生活在一起。
一般人做不到這樣,盡棄前嫌,不把對方任何的過錯放在心上。太太生了三個兒子,後來都考上了進士。該是他們家的福報,怎麼會跑得掉呢?一個家族裡面出一個進士就很不容易了,她生三個,三個都是進士,你看她的福報有多大!
四、農夫的故事
有一個農夫的玉米品種,每年都獲得極好的收成,而他也總是將自己的優良種籽,毫不吝惜地分贈給其它農友。有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大方?他說:我對別人好,其實是為自己好。風吹著花粉四處飛散,如果鄰家播種的是次等的種籽,在傳粉的過程中,自然會影響我的玉米質量。
因此,我很樂意農友們都播種同一優良品種。他的話看似簡單卻深富哲理。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所做的。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須先讓別人得到。
五、島村寧次的故事
被譽為「日本繩索大王」的島村寧次以五角錢的單價大量購進麻繩,然後以原價賣給東京一帶的紙袋工廠,從而贏得了「島村寧次的繩索真便宜」的好名聲。於是訂單源源不斷,島村便拿著購貨單對訂戶道:「這是我一年來購買繩索的收據,這一年我一分錢也沒有賺你們的,長次下去,我只好破產了。」
訂戶為島村的誠信折服,情願島村單價增加五分錢。島村又拿著顧客購貨單據找到供應商道:「一年來,我是一分錢也沒有賺到,只是給您做了義務推銷員,再幹下去,我是受不了了。」供應商翻閱著原價賣出去的單據,感動不已,於是每根繩索降低五分錢供貨。
如此一來,每根繩索就賺一角錢,利潤已經相當可觀。沒過幾年,島村成為腰纏萬貫的富商。島村寧次後來深有感觸地認為,只有那些膽識謀略過人的企業家才敢對開始時吃虧,而後便佔大便宜的「原價銷售法」敢於為之。
⑵ 求兩個故事
建議你去看看商業信息戰之類的,網上很多的,還有就是那些情報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