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問卷設計應該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要說遵循的原則,那就是大同小異,
就是
要客觀性,有效性,科學性。回
問題設置要中立,不答能有誤導性措辭,要先從簡單的問題開始,涉及隱私的要放在後面等。。。
要明確你這個調查的目的,就是通過調查要解決哪些問題了解哪些內容。
其次就是根據調查目的
設計調查內容和調查問卷
在設計完問卷後,要進行試調查,在試調查的基礎上
對問卷還要進行修訂等
Ⅱ 金融市場的調查問卷設計有哪些原則
金融市場調研是產品研發及顧客需求的第一步,這就需要通過已有顧客的售後反饋初步設計問卷。在設計問卷時,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相關性:即所設計的問題要與問卷主題相關。不同的產品滿足的客戶需求不同,同樣的產品注重的點也不同。這就要求企業對產品要有清晰的定位,明確顧客需求。例如,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需要了解怎樣的理財產品能夠吸引客戶,同時是否有合適的期限以及科學的收益分配分方式等。要盡量避免問卷中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問題。
(二)一般性:即問卷問題是否符合一般的常識。問卷問題如果出現常識性錯誤,不僅不利於問卷的數據分析,還會使被調查者輕視調查者水平,降低調查質量。
(三)邏輯性:問卷的設計要有整體感,這種整體感即是問題與問題之間要具有邏輯性,獨立的問題本身也不能出現邏輯上的謬誤。問題設置要有相關性,調查對象就會感到問題集中、提問有章法。相反,假如問題是發散的、帶有意識流痕跡的(比如在基礎信息部分提問產品相關問題,然後又問基礎信息),問卷就會給人以隨意性而不是嚴謹性的感覺。那麼,將市場調查作為科學經營決策過程的企業就會對調查失去信心。邏輯性的要求是與問卷的條理性、程序性分不開的。在一個綜合性問卷中,調查者可將差異較大的問卷分塊設置,從而保證每個「分塊」中的問題都密切相關。
(四)明確性:明確性即問卷的問題要清晰明確,這是單就問題本身而言的。首先要求問題本身不能有歧義,沒有語病;其次要求問題便於回答。一般問卷填寫時間應在20分鍾之內,若問題復雜,會對被調查者的體驗造成影響。
(五)非誘導性:非誘導性就是問題中不能攜帶個人感情,更不能通過心理效應誘導顧客。誘導顧客的情況是要堅決避免的,這會導致數據分析出現毀滅性誤差,進而影響產品設計。另外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是問卷設計者會帶入個人的價值觀。這是與生俱來與後天個人經歷所致的,無論個人怎麼控制都無法擺脫。這就需要進行團隊合作,多個成員共同對問題進行修改。
(六)便於整理分析:企業或個人自媒體發布問卷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問卷調查進行數據分析,進而了解顧客需求。如果所設計的問卷整理分析困難,那便失去了意義。因此數據要能夠進行累加,且累加後的相對數要有意義,能為實際問題提供參考。拿手機來說,顏色就是一個不錯的調查項目,因為選擇某種顏色的次數可以累加,可以得出各顏色的百分比,還可以知道哪種顏色是最受歡迎的。這些結果可以為設計手機顏色提供參考。
Ⅲ 調查問卷設計原則有哪些
1、合理性
合理性指的是問卷必須緊密與調查主題相關。
2、一般性
一般性,即問題的版設置是否具有普遍權意義。
3、邏輯性
問卷的設計要有整體感,這種整體感即是問題與問題之間要具有邏輯性,獨立的問題本身也不能出現邏輯上的謬誤。
4、明確性
所謂明確性,事實上是問題設置的規范性。
5、非誘導性
不成功的記者經常會在采訪中使用誘導性的問題。
在問卷調查中,因為有充分的時間作提前准備,這種錯誤大大地減少了。
6、便於整理、分析
成功的問卷設計除了考慮到緊密結合調查主題與方便信息收集外,還要考慮到調查結果的容易得出和調查結果的說服力。
(3)市場營銷調查問卷設計的原則和步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有明確的主題。
2、結構合理、邏輯性強。問題的排列應有一定的邏輯順序,符合應答者的思維程序。
3、通俗易懂。問卷應使應答者一目瞭然,並願意如實回答。
4、控制問卷的長度。回答問卷的時間控制在20分鍾左右。
5、便於資料的校驗、整理和統計。
Ⅳ 簡述問卷設計的主要步驟
問卷設計七個步驟
1、根據研究目的與假設,收集所需要的資料
2、確定問卷形式,可以從研究者的時間、研究范圍、對象、分析方法和解釋方法等方面考慮
3、列出標題和各部分項目
4、徵求意見,修訂項目
5、試測,以30-50人為試測樣本,求出信度、效度
6、進行項目分析,重新修訂
7、正式測試
(4)市場營銷調查問卷設計的原則和步驟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問卷調查法的具體步驟
1、根據績效考評目的和對象,查閱工作崗位說明書,通過必要的現場調查,詳細地採集與工作績效各種要素和指標相關的數據和資料。
2、列出所有相關的影響和制約工作績效的要素及具體的指標,並進行初步篩選。
3、用簡潔精練的語言或計算公式,對每個相關要素(指標)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做出准確的界定。
4、根據調查的目的和單位的具體情況,確定調查問卷的具體形式、所調查對象和范圍,以及具體的實施步驟和方法。
5、設計調查問卷。將需要調查的內容,以一定的格式編製成問卷。這步是很重要的。對於調查問卷中所提的問題、問題的回答方式、答題次序等都要慎重考慮。
6、發放調查問卷。通過一定的渠道將調查問卷分發給調查者,選擇的渠道應是可靠的。
7、回收調查問卷,進行整理匯總和統計分析,取得最後的調查結果。
Ⅳ 在線調查問卷的基本結構、製作步驟、設計的原則和要求。
在線調查和紙質調查的問卷設計基本一致的
一般都是先要確定調查的目的,想通過調查來獲取哪些信息
接下來將調查目的和想要獲取的信息具體分解為不同的調查內容,即調查問卷的問題
然後設置相應的問題選項
原則和要求是要簡短,不能太長,容易理解、容天達
Ⅵ 問卷調查設計的原則有哪些
1、系統性原則。很多人認為問卷設計很簡單,只要把需要了解的事情變成問題和答案,根據邏輯適當調整先後順序,問卷設計就算完成了。實際上這只是樸素的想法,基本上是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圍繞研究問題,提出研究假設,然後設計指標體系,再根據指標體系設計單個的問題和答案,最後根據問卷的邏輯、問題的性質和視覺效果等方面調整順序。所以,問卷設計的首要原則是系統性,在整體框架擬定的前提下,才能開始單個問題的設計,繼而再由單個問題的銜接回到整體框架,也就是要遵循由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的原則。
2、方便性原則。從研究者的角度來看,設計問卷主要是希望通過對問卷所涵蓋變數的統計分析,驗證自己的研究假設。所以,研究者希望問卷中的每一個問題都能緊扣研究假設。但是調查對象考慮的問題卻不是這樣。首先他們想到的是為什麼會找到他而不是找別人做問卷,由此產生警戒性,不願意合作;其次他們可能很忙,或者覺得這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而不願意浪費時間;再者問卷中的語言比較專業化、問題和選項難以理解或者問題的數量過多,使得他們產生畏難情緒,填不下去或者敷衍了事。這些因素很多時候是在研究者考慮范圍之外的,但恰恰又是影響調查研究成敗的重要方面。所以,研究者在設計問卷時,不能僅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還應該更多地考慮調查對象,是他們在願意合作的前提下順暢地填答。最好的狀況是使調查對象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當然,這還是就一般的情況而言,實際上根據樣本的性質及調查對象的不同,還要考慮問卷的語言、問題的形式等。
3、科學性原則。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調查研究基於實證主義方法論的基礎之上。因此,在問卷設計的過程中是不可以價值有涉的,即不可以為了驗證研究型假設而設計問題。例如,問卷中的傾向性問題就不符合科學性原則。無論這種傾向性問題是以顯性還是隱性的方式出現的,都使得調查對象的填答是在迎合研究者而不是反映自己的真實情況。問卷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檢驗研究假設,而研究假設的檢驗是基於統計分析基礎之上的。所以,一份質量較高的問卷必然要在設計時就考慮到統計分析的問題。具體說來,如果研究假設只包含一個變數,意味著調查的主要目的是一般性的描述,那麼只需要做關於變數諸多方面指標的單變數統計分析就可以了,只是在設計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對該變數的影響時,才需要考慮雙變數統計分析。總體來說,統計分析的難度不大。而如果研究假設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變數,則意味著調查的目的主要是解釋和說明,那麼除了單變數統計分析之外,需要做大量的雙變數統計分析,甚至是多變數統計分析。因此,在問卷設計這個環節就必須考慮得更加細致一些,如在基本的研究假設之下還應該包括哪些具體假設,這些具體假設的檢驗需要用到哪些統計方法等等。
4、嚴謹性原則。問卷設計是一件非常嚴謹的工作,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馬虎。首先,在提出研究假設之後,要展開探索性研究。做這種探索性工作的常見方式是設計者圍繞所要調查的問題,自然地、隨便地與各種對象交談,並留心觀察他們的特徵、行為和態度。這個環節常常為許多研究者所忽視,以致在問題的設計上缺乏針對性,理解能力弱的調查對象不知所雲;在答案的設計上江郎才盡,不能窮盡所有的選項,有時候還會發生選項的交叉重疊,調查對象無所適從。其次在問卷初稿的設計中要嚴格遵循指標體系。很多研究者要麼沒有指標體系,要麼把指標體系作為擺設,想當然地進行設計,這樣問卷的質量必然很低。再次是問卷設計要考慮調查資料的收集方式。調查資料的收集方式包括自填式問卷和結構訪問法,前者又包括個別發送法、集中填答法和郵寄填答法,後者則包括當面訪問法和電話訪問法。不同的資料收集方法問題的提法、措辭、長度和數量應當有所不同,否則會影響調查的效果和質量。然後試調查這個環節。問卷初稿還僅僅是書齋里的成果,還沒有接受實踐的檢驗,還不清楚調查對象是否願意填答以及填答時會遇到什麼障礙。因此,通過試調查(包括客觀檢驗法和主觀檢驗法)可以了解問卷中存在的問題,並予以修正。最後是問卷的排版。排版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與問卷設計無關,但排版的水平將直接影響問卷的填答。例如,有些研究者常常為了節省空間,而沒有在不同的問題之間留出空行,或者將問題及其部分答案放在前一頁,而將其它答案放在後一頁,容易造成調查對象的視覺疲勞。後者則是調查對象誤認為該問題只有前幾個答案,無法在問卷中反映自己的真實情況。
5、趣味性原則。這一原則並非針對所有的問卷,但考慮到社會調查的普及,公眾對社會調查的拒斥心理明顯增強,研究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問卷的趣味性。由於內容已經確定,問卷的趣味性只能體現在形式上,而形式的趣味性又通過題型反映出來,即填空式、是否式、多項選擇式、矩陣式和表格式的交叉使用。如果調查對象的文化程度較高,還可以採用一些復雜的量表,如語義差異量表等。這樣,問卷就不會因為僅僅是多項選擇式而顯得呆板。另外,還可以採用虛擬的藝術方法,即先假定一種情境,然後要求調查對象在該情境下答題,這樣的形象生動的、具有故事性的虛擬情境會大大激發調查對象的興趣和熱情。
51調查,讓調查更簡單方便!
Ⅶ 問卷設計的原則
問卷調查是目前調查業中所廣泛採用的調查方式---即由調查機構根據調查目的設計各類調查問卷,然後採取抽樣的方式(隨機抽樣或整群抽樣)確定調查樣本,通過調查員對樣本的訪問,完成事先設計的調查項目,最後,由統計分析得出調查結果的一種方式。它嚴格遵循的是概率與統計原理,因而,調查方式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同時也便於操作。這一方式對調查結果的影響,除了樣本選擇、調查員素質、統計手段等因素外,問卷設計水平是其中的一個前提性條件。而問卷設計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又與設計制度(原則)有關!
一、合理性。合理性指的是問卷必須緊密與調查主題相關。違背了這樣一點,再漂亮或精美的問卷都是無益的。而所渭問卷體現調查主題其實質是在問卷設計之初要找出與"調查主題相關的要素"!
如:"調查某化妝品的用戶消費感受"----這里並沒有一個現成的選擇要素的法則。但從問題出發,特別是結合一定的行業經驗與商業知識,要素是能夠被尋找出來的:一是使用者(可認定為購買者)。包括她(他)的基本情況(自然狀況:如性別、年齡、皮膚性質等);使用化妝品的情況(是否使用過該化妝品、周期、使用化妝晶的日常習慣等);二是購買力和購買欲。包括她(他)的社會狀況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職業等);化妝品消費特點(品牌、包裝、價位、產品外觀等);使用該化妝晶的效果(評價。問題應具有一定的多樣性、但又限制在某個范圍內,如1.價格; 2.使用效果; 3.心理滿足,等);三是產品本身。包括對包裝與商標的評價、廣告等促銷手段的影響力、與市場上同類產品的橫向比較、等……應該說,具有了這樣幾個要素對於調查主題的結果是有直接幫助的。被訪問者也相對容易了解調查員的意圖,從而予以配合。
二、一般性。即問題的設置是否具有普遍意義。
應該說,這是問卷設計的一個基本要求,但我們仍然能夠在問卷中發現這類帶有一定常識性的錯誤。這一錯誤不僅不利於調查成果的整理分折,而且會使調查委託方輕視調查者的水平。如搞一個"居民廣告接受度"的調查:
問題:你通常選擇哪一種廣告媒體:
答案:a、報紙;b、電視;c、雜志;d、廣播;e、其它
而如果答案是另一種形式:
a、報紙;b、車票;c、電視;d、牆幕廣告;e、汽球;f、大巴士;8、廣告衫;h、……
如果我們的統計指標沒有那麼細(或根本沒必要),那我們就犯了一個"特殊性"的錯誤,從而導致某些問題的回答實際上是對調查無助的!
在一般性的問卷技巧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犯問題內容上的錯誤。如:
問題:你擁有哪一種信用卡?
答案:a、長城卡;b、牡丹卡;c、龍卡;d、維薩卡;e、金穗卡,
----其中"d"的設置是錯誤的,應該避免。
三、邏輯性。問卷的設計要有整體感,這種整體感即是問題與問題之間要具有邏輯性,獨立的問題本身也不能出現邏輯上的謬誤。從而使問捲成為一個相對完善的小系統。如:
問題:
1、你通常每日讀幾份報紙?
a、不讀報;b、l份;c、2份;d、3份以上;
2、你通常用多長時間讀報?
a、10分鍾以內;b、半小時左右;c、l小時;d、 l小時以上;
3、你經常讀的是下面哪類(或幾類) 報紙?
a、×市晚報;b、×省日報;c、人民日報;d、參考消息;e、中央廣播電視報;f、足球……
在以上的幾個問題中,由於問題設置緊密相關,因而能夠獲得比較完整的信息。調查對象也會感到問題集中、提問有章法。相反,假如問題是發散的、帶有意識流痕跡的,問卷就會給人以隨意性而不是嚴謹性的感覺。那麼,將市場調查作為經營決策的一個科學過程的企業就會對調查失去信心!
因此,邏輯性的要求即是與問卷的條理性、程序性分不開的。已經看到,在一個綜合性的問卷中,調查者將差異較大的問卷分塊設置,從而保證了每個"分塊"的問題都密切相關。
四、明確性。所謂明確性,事實上是問題設置的規范性。這一原則具體是指:命題是否准確?提問是否清晰明確、便於回答 ;被訪問者是否能夠對問題作出明確的回答,等等。
如上文問題中"10分鍾"、"半小時"、"l小時"等設計即是十分明確的。統計後會告訴我們:用時極短(測覽)的概率為多少;用時一般(粗閱)的概率為多少;用時較長(詳閱)的概率為多少。反之,答案若設置為"10分一60分",或"l小時以內"等,則不僅不明確、難以說明問題,而且令被訪問者也很難作答。
再則,問卷中常有"是"或"否"一類的是非式命題。如:
問題:您的婚姻狀況:
答案: I、已婚; Ⅱ、未婚;
顯而易見,此題還有第三種答案(離婚/喪偶/分居)。如按照以上方式設置則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選擇上的困難和有效信息的流失!其症結即在於問卷違背了"明確性"的原則。
五、非誘導性。不成功的記者經常會在采訪中使用誘導性的問題。----這種提問方式如果不是刻意地要得出某種結論而甘願放棄客觀性的原則,就是徹頭徹尾的職業素質的缺乏。在問卷調查中,因為有充分的時間作提前准備,這種錯誤大大地減少了。但這一原則之所以成為必要,是在於高度競爭的市場對調查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非誘導性指的是問題要設置在中性位置、不參與提示或主觀臆斷,完全將被訪問者的獨立性與客觀性擺在問卷操作的限制條件的位置上。如:
問題:你認為這種化妝品對你的吸引力在哪裡?
答案: a、色澤;b、氣味; c、使用效果; d、包裝; e、價格; f、……
這種設置是客觀的。若換一種答案設置:
a、迷人的色澤;b、芳香的氣味;c、滿意的效果;d、精美的包裝……
這樣一種設置則具有了誘導和提示性,從而在不自覺中掩蓋了事物的真實性。
六、便於整理、分析。成功的問卷設計除了考慮到緊密結合調查主題與方便信息收集外,還要考慮到調查結果的容易得出和調查結果的說服力。這就需要考慮到問卷在調查後的整理與分析工作。
首先,這要求調查指標是能夠累加和便於累加的;其次,指標的累計與相對數的計算是有意義的;再次,能夠通過數據清楚明了地說明所要調查的問題。
只有這樣,調查工作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更多內容請到:http://www.52diaocha.com 我愛調查網
Ⅷ 調查問卷設計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首先是語言准確性,問卷是調查人員與被調查人員進行語言交流和信息溝通的媒介和橋梁,如果問卷設計人員在設計時運用詞語不夠恰當,給被調查人員造成理解上的偏差,這將對調查人員下一步的改進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擾。再者是語氣上的緩和適中,問卷的交流互動是調查人員與被調查人員的交流過程,可以想像一下,一份在語氣上較為強硬的調查問卷是很難得到被調查人員的真心對待的,那麼,問卷所反映出來的信息也不會是真實有效的,問卷就失去了意義。當然,一味地緩和語氣,大量引用專業術語和華麗的辭藻也會使被調查者雲里霧里,所得到的信息也不會是准確的。
再者是主題明確,思路清晰,一般來講,問卷的主體部分是所關注的問題,而且問卷設計人員在安排問題的順序時也遵循一定的主體思路,由於問題的設計順序是由簡及難,由淺入深,被調查人員的關注程度也是漸漸增大的,如果主題不明確,那麼被調查人員思路是很難與問題的節奏保持一致的。如果問題的設計順序反過來,也會造成被調查人員的不適應。
再者是問卷問題不應該冗長不堪,問卷的篇幅不宜過長。問卷設計人員應當在撰寫問題時,力求語言精練,簡化問題,消弭被調查人員的抵觸心理,在表達問題時,言簡意賅,易於理解。很多時候,人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問卷篇幅過長,從一定程度上就「嚇」到了被調查人員,再加上所提問題冗長復雜,這些都會讓被調查人員對這張問卷心存不滿。准確的語言,緩和的語氣,明確的主題,清晰的思路,簡練的問題設置,不長的問卷篇幅這些問卷設計原則能夠讓設計人員在問卷設計時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