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奧運主題的營銷策劃方案
世界最大的啤酒瓶蓋「奧運五環」拼圖
青島啤酒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策劃案
【活動主題】
黃石迎奧運 共創吉尼斯
【活動時間】
2008年8月2日
【活動地點】
團城山人民廣場或黃石市體育館
【活動概述】
2008,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所有炎黃子孫的心與北京共振。為了表達了253萬黃石人民對第29屆北京奧運會的祝福之情,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的前5天,用「藍、黃、黑、綠、紅」五種顏色的青島啤酒瓶蓋,拼出奧運五環圖案,啤酒瓶蓋總量在10萬個以上,同時在「奧運五環」圖案下方,用瓶蓋拼出「黃石人民預祝北京奧運會圓滿成功!」字樣。這一時刻將把「青島啤酒」和「黃石」的名字一起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史冊。
這是一場集娛樂和挑戰為一體的大型市場公關營銷活動,這更是一場張揚「青啤」實力、彰顯黃石民眾團結與活力,眾志成城迎奧運的一項新的挑戰。這一活動將「青島啤酒」與「吉尼斯世界紀錄」有機結合,充分彰顯了黃石經濟文化的內涵,以黃石人自己的方式參與奧運,並以奧運精神激勵黃石人開拓進取,建設美好家園。
屆時活動將邀請省市領導、世界冠軍、行業精英、高校學生等社會各個層面的人一起來參加這次活動,共同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
【活動辦法】
一、活動准備階段:(2008年元月1日-2月29日)
1、與啤酒瓶蓋生產廠家聯系,特製「藍、黃、黑、綠、紅」五種顏色的青島啤酒瓶蓋;
2、設計出「奧運五環」拼圖的圖案尺寸,並計算出活動中各色啤酒瓶蓋所需的數量;
3、向政府有關部門上報活動方案,爭取更多的政府部門參與主辦本次活動;
4、研究和制定本次「青島啤酒」大型營銷活動的銷售政策,比如:幾個啤酒瓶蓋換一瓶青島啤酒;酒店和居民小區的啤酒蓋兌換政策等。
二、活動組織階段:(2008年3月1日-7月19日)
1、在市區各大酒店和大型居民小區設立「青島啤酒」瓶蓋收集箱,兩至三周對啤酒瓶蓋進行一次分色整理、集中收集和數量統計;
2、召集百名活動志願者,並給參與挑戰的每一位挑戰者頒發挑戰證書和贈送文化衫;
3、活動場地的定址。
三、活動實施階段:(2008年7月20日-8月2日)
1、活動所需的「青島啤酒」瓶蓋集中收集和分色統計整理;
2、參與挑戰活動的志願者進行培訓;
3、活動場地的布置以及安全保衛工作等;
4、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申報。
【活動賣點】
策劃一:青島啤酒五色瓶蓋特製包裝隆重上市暨「黃石迎奧運,共創吉尼斯」活動啟動儀式
賣點1:向媒體展示「奧運五環」色彩的啤酒瓶蓋,並在新聞發布會上用五色瓶蓋特製包裝青島啤酒擺出一個「奧運五環」創意示意圖;
賣點2:黃石市委領導帶頭開啟並捐獻首個活動啤酒瓶蓋。
策劃二:黃石名人捐獻啤酒瓶蓋
賣點1:世界冠軍程菲捐獻;
賣點2:黃石十大經濟風雲人物或百位企業家或黃石百位文化名人捐獻;
賣點3:黃石百家企業員工捐獻。
策劃三:捐獻啤酒瓶蓋龍虎榜和奧運幸運星抽獎
賣點1:每兩周在商業中心舉辦一次瓶蓋現場徵集活動,現場兌獎,前50名捐獻者在媒體公布和獎勵;捐獻瓶蓋成績可以累計,累計數量最高者給予重獎;
賣點2:每捐獻10個瓶蓋可獲得搖獎券一張,通過電腦搖獎,抽取「奧運幸運星抽獎」2008名。
註:獎勵為青島啤酒和奧運會紀念品
策劃四:百名活動志願者大徵集
賣點1:徵集與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同月同日出生之人。最少徵集29名,年齡29歲,出生日期為8月8日出生的青年男女;
賣點2: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者報名條件之一:捐獻五色瓶蓋各兩枚以上,方獲得申請表格。
策劃五:吉尼斯世界紀錄高調收官
賣點1:五位重要領導人各持一枚不同顏色的瓶蓋,在最後一刻填滿「奧運五環」拼圖;
賣點2:五色瓶蓋停止生產,收藏價值提升;
賣點3:「奧運五環」拼圖展覽一周,供市民拍攝紀念,門票收入全部捐獻希望工程。
【活動宣傳】
一、以《東楚晚報》和《黃石日報》為主要宣傳陣地,同時整合電視、廣播、戶外、網路等多種傳播途徑,並通過東楚網•黃石新聞網互聯全國,引起省內外新聞媒體的關注;
二、通過不斷的活動新聞炒作,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
三、活動廣告宣傳費用約x萬左右,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費用5萬。
【活動特色】
一、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之際,創造黃石首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主題,能激發廣大黃石市民的參與熱情,以及市民對「青島啤酒」的鍾愛;
二、通過活動推廣,尤其是與廣大消費者的互動,極大推動「青島啤酒」的銷售;
三、本活動依託《東楚晚報》和《黃石日報》等主流媒體,具有超強的權威性、公信力和影響力,能極大地樹立「青島啤酒」品牌形象。
『貳』 如何營銷「後奧運經濟」
從幾家奧運贊助商及非奧運贊助商的「奧運營銷」不難看出,面對奧運,企業的奧運前營銷還是做得很到位,然而,成功的營銷需要「善始善終」,營銷沒有終點,尤其是後奧運時代,對於酒類企業來講,如何做好後奧運營銷,如何整合自己在奧運期間提升起來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後奧運時代顯得格外重要。
可口可樂全球奧運總監彼得·富蘭克林曾說:「奧運贊助權不會自然而然地變成企業的優勢,只有通過一系列商業活動的推廣,贊助權的效力才能發揮出來。」贊助奧運並不是企業的最終目的,其目的是利用奧運背景實現與消費者的溝通來提升品牌價值。從這種意義上說,奧運贊助商並非一定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要真正獲得長期優勢並不容易。奧運會即將開幕,隨著贊助商對營銷投入的增加,非奧運贊助商對營銷的沖擊也在加強。
奧運過後,及時的營銷跟進將成為奧運營銷成敗的關鍵。著名營銷策劃人李光斗認為:「隨著奧運的日益臨近,針對奧運主題的營銷競爭勢必經達到白熱化,作為白酒企業如何從中脫穎而出,首先應認清自己參與競爭的目的與自身所具有的現實條件,適時適勢做好周密而完整的奧運營銷規劃。」
中國有大大小小上萬家白酒企業,在進行奧運營銷時,企業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營銷。任何企業或品牌,其資源都是有限的,對白酒行業而言更是如此。因此,無論是區域性的強勢品牌、或是地方性的小品牌,在進行奧運營銷過程中,一定要將有限的市場資源聚焦到重點的區域市場或某一項營銷活動上來,這樣既可以避免資源的分散利用而導致效果的不理想,同時又能大大節約市場資源、提高營銷效益。而對於一些有實力的全國性白酒品牌如五糧液、茅台、水井坊等則可以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奧運營銷,這類企業或品牌無論是知名度還是企業實力都具備了這一條件。全方位的立體式參與手段既可穩固、擴大品牌現有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同時,企業品牌的影響力也將進一步滲透到其他的非主打市場。當然,對於一些正在成長為全國性品牌的企業如郎酒、洋河酒業則可利用「插位」營銷策略進行全方位的奧運營銷,以使品牌的影響力與產品的銷量在短期內獲得快速的提升。
李光斗說:「奧運會的營銷是一個持續漸變的過程,它不僅是相對奧運前,奧運後的營銷同樣重要,由於奧運會結束後,奧運的余熱仍會發揮著一定影響,與奧運相關的報道仍會維持較長一段時間,這些對於白酒企業來說仍然是大好機會。此時的白酒企業則應審時度勢,進行有差異性的各種營銷活動,如進行相關奧運節目或欄目的冠名,與媒體合作開辟新的欄目,以此提高品牌的影響力與關注度;刊登報紙、雜志廣告為奧運冠軍祝賀,以引起受眾的興趣與關注。」
「同時,還可為當地奧運冠軍舉行慶功酒會,並借機邀請當地政府機關領導與會,這不僅可在當地製造新聞效應,同時也加強了企業與政府間的公關,可謂一舉兩得。」總體而言,奧運營銷是一個持續、系統、整體的營銷過程與策略。「後奧運經濟」時代,對於企業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每個企業都有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如何在這次競爭中成為焦點,則需要各個白酒企業結合自身的資源條件、市場現狀、營銷目標等各種因素進行全方位的利弊權衡後而採取適合自己的奧運營銷方式。
『叄』 奧運營銷的奧運營銷的定位
奧運營銷是燒錢的大事,而把「寶」押在哪裡是獲得傳播效果與成功的關鍵
把「寶」押在運動員身上
這類奧運傳播採用典型的「名運動員+品牌/產品」的廣告形式,押對與押錯自有天命,押對了誰,就借誰的光,比如耐克會前押對了劉翔,並專門為他特做一雙耐克跑鞋,結果勝出了穿阿迪達斯跑鞋的對手,耐克的風頭自然勝過本是奧運會TOP贊助商的阿迪達斯;可口可樂也押對了劉翔,沒想到僅用劉翔的光芒就蓋住了百事可樂所有娛樂明星的光芒,自然因劉翔而樂翻天,可口可樂最會押,因為它有最先進的體育明星商業價值評估系統,最見功力的是它不會在體育明星價值最高的時候簽約,而是在「最佳時段」簽下其「期望值越來越高的過程」;而隆鑫摩托因押對劉翔而狂喜,千里馬汽車也因押對劉翔而沾沾自喜。因為投資實在是小,劉翔在奧運會前價格一律是30萬,而奧運會後狂升至800萬才談。
押對了運動員的還不少:麥當勞押對了郭晶晶,安利押對了田亮,可口可樂押對了騰海賓,李寧永遠地押對了中國領獎隊員,也押對了西班牙籃球隊。特別是穿李寧的西班牙「敵人」戰勝穿耐克的中國隊時,我們郁悶了,是不是中國隊沒有穿李寧而丟掉自己呢?
而更多的企業在奧運會前拍廣告卻押錯了,閃了腰、咬了牙、痛了心、丟了臉,黯然神傷,灰土灰臉,趕緊撤,要麼調換版本,要麼收縮規模!財大氣粗的全球通押錯了全面潰敗的中國體操隊,整個營銷傳播費用投入近九千萬,體操隊代言的戶外廣告牌都馬上撤了,安踏押錯了孔令輝與王浩,沒有了「贏的力量」,百事可樂押錯了李小鵬成為老一代的選擇,新一代的領軍人物是敗中取勝代可口可樂的騰海濱,明星與廣告價值都打折不少啊!激烈的商業競賽本想從體育競賽中尋找激勵和寄託移情,也落空了,無法寬慰的心,也蒙上了抹之不去的陰影。
把「寶」押在奧運連接點上
這是些最有錢的主,聯想用八千萬美元的昂貴代價押在成為奧運會全球頂級贊助商——「TOP計劃成員」上,因此聯想的手提電腦才有機會每次出現在主持人桌前。昆侖潤滑油以3280萬元押在央視廣告第一標——《奧運金牌榜》的冠名權上,讓國人關注金牌的同時留下昆侖潤滑油的印象。中國聯通把「寶」押在央視專為它量身定做的節目《聯通雅典》上。美的押在了《精彩瞬間》。這些企業其實是把「寶」押在了有創意的媒介投放上。最成功的是李寧押在了「中國奧運健兒領獎服」這個奧運連接點上,每一次升國旗,奏國歌,愛國情結、民族精神、奧運精神合為一體,為奧運會所用,即使不在全球頂級贊助商之列,也同樣贏得中國人心和世界眼光。
把「寶」押在奧運精神上
農夫山泉的奧運營銷雖然沒有押在任何體育明星,但把「寶」押在了體育精神與奧運精神上,藉助公益活動「一瓶水,一分錢,千千萬萬像大腳這樣的孩子,需要您的幫助」,電視廣告《大腳篇》中穿著破球鞋不停奔跑的男孩讓動容,他的西北方言廣為留傳:「俺叫大腳,不是俺腳大,是俺跑得快。2008年,俺想去北京跑,俺能跑。」正如袁偉民說中國還不是一個體育強國。中國只是發展到競技體育與「非常體育」,32枚金牌只是門面而已,只有大部分公民感到體育是一種個人需要時,這個國家的體育才能稱為真正的體育、大眾的體育。中國需要這樣的體育,「中國需要體育精神」,「中國需要運動」。每一個人都要有運動的慾望,每一個人都需要運動的條件。
耐克的「你能比你快」也高度地體現了體育精神與奧運精神。
把「寶」押在戰略規劃上
耐克要開拓亞洲和中國市場,必然要發現和挖掘新的亞洲籍偶像,就象NBA需要姚明來開拓亞洲和中國市場一樣,而耐克已經失去了姚明(姚明已轉投銳步),還有誰能體現它的國際超級巨星戰略呢?目光投到了劉翔的身上,因為他身上有王者的潛力和個性氣質。而可口可樂要佔穩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如何抗衡百事可樂娛樂明星超級豪華陣容的強大攻勢,唯有另闢蹊徑,選用期望值越來越高的體育明星,因為體育明星其實是稀缺的戰略性資源,劉翔當然是可口可樂必須要壟斷的戰略資源。
怎樣運用奧運營銷與體育營銷是一個企業整合能力的「綜合大考」。耐克、可口可樂、李寧、聯想、農夫山泉、金六福、安利都表現得很好,因為他們深諳把「寶」押在哪裡!什麼時候押,怎麼押之道。必須有天生的連接能力,這樣才能獲得眼球聚焦和江湖地位,與奧運親密接觸,與消費者親密接觸,與回報親密接觸。
只有把體育營銷上升到戰略的高度,才能站得高,行得遠,勝劵在握,決勝於未來,而不是象全球通之類拍拍腦袋。
把「寶」押在傳播主張和廣告語上
只有深刻地理解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受眾的期待與接受,並結合品牌的核心價值,提煉出令人認同的傳播主張和廣告語,才能提升傳播效果。
耐克的傳播主張和廣告語:「你能比你快!」既弘揚了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又結合了耐克的品牌精髓與核心價值:「超越」,再加上劉翔奪冠後馬上播出的「劉翔版廣告」《定律是用來打破的》,更是讓人無限震動和感動,禁不住拍案叫好。耐克層層推進的旁白說出了中國人甚至亞洲人壓抑已久,渴望爆發的心聲,正如劉翔奪冠後的肺腑之言讓人熱淚盈眶:「誰說黃種人不能進入奧運會前八名,我是世界冠軍,我相信夢想終究會變成現實的,還會有更多更多的奇跡。」
李寧的電視廣告也同樣震動人心:「同一種血脈,同一種夢想,因為我們都是中國製造。」不但讓中國人感同身受,也體現了李寧做為民族脊樑式的中國品牌所特有的中國情結和中國魂魄,成為象徵性與代表性的中國品牌。如果「中國製造」改為「中國創造」就太好了,一字之差,境界懸殊不同啊!
『肆』 如何借勢奧運話題,耍出營銷心機
8月奧運季,正如火如荼進行。賽場上,奧運健兒激烈競技。賽場外,品牌廣告主比拼營銷創意。於是,微博上、朋友圈中蹦出了五花八門的海報、小視頻、直播、H5等。不過就廣告創意而言,H5的傳播與互動效果,是最有代表性的。
隨後,我們看到耐克、寶潔、安踏、vivo相繼在朋友圈推出H5。他們都希望以奧運精神為切入點,通過一個個場景與故事的創意,達到與用戶互動的效果。
其中,vivo的H5《寧澤濤正向你游來》,借勢了奧運與寧澤濤的雙重熱點,讓我們感受到了有點不一樣的廣告創意。
▌H5場景設計與奧運穿越
參與感:這個H5的初始畫面,引導著用戶長按屏幕參與進來。隨著泳池中寧澤濤的出現,比賽場面的遞進,微信圖文消息的定格,再由新聞中游出來的比賽場景,完成了用戶體驗的第一階段,即參與感。
從線上線下的勢頭來看,X7極有可能繼續攻佔開學季的銷售高點,今年突破千萬大關。至於X7能否承載起助推vivo沖擊「Q3、Q4國產TOP2」的重任,我們不妨認真期待一下。
『伍』 奧運來了,各大品牌如何借勢營銷
世界盃吧 比如vivo就靠微博關鍵詞「世界盃」買斷 營銷
『陸』 奧運營銷的中國奧運贊助商注意事項
作為奧運會的贊助商,尤其對於國內的部分贊助商,對贊助奧運會這樣的世界賽事尚屬首次,在奧運期間的贊助決策和活動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從品牌的角度來分析產品和品牌戰略是否和奧運的產品和品牌戰略很容易地結合在一起,是不是可以利用奧運來發展這個品牌。湯姆強調,奧運是全球性的,是世界上最好的、頂尖的,從企業品牌來說,產品也最好是全球性的,或者企業有明確的發展規劃,而不是盲目投入。
第二、應該考慮奧運會能夠給企業本身帶來什麼樣的特殊效益,消費者渴望什麼、品牌的價值是什麼,能不能將所有的各方因素全面融合為企業的贊助活動服務?這是作為贊助商應該高度關注的問題。
第三、企業一定要考慮自己的實力,看口袋裡的錢是不是夠贊助奧運以及長期的營銷費用。湯姆表示,奧運是一個非常昂貴的銷售平台和市場平台,在贊助這個行業裡面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你至少要花3倍的贊助費來利用贊助的平台。VISA通過多年的經驗認為這條不成文的規定相對來說是比較確切的。這意味著企業至少要拿出相當於贊助費4倍的資金來運作奧運營銷。
奧運營銷
第四、企業一定要看有沒有能力把奧運贊助結合到日常的商業運作裡面,在長期內充分利用和發揮奧運贊助的效應。根據VISA的經驗,可以肯定VISA不是在奧運會比賽的短短17天內完成有關的營銷活動,也不是在奧運前一年半年內突擊宣傳。整個營銷活動主要是接下來的時間來完成推廣。因此中國一些願意成為奧運贊助商的企業,千萬不要因為簡單地想成為奧運贊助商而成為奧運贊助商,關鍵的是要從自身業務角度出發,看能不能發展自己的品牌和業務。
第五、如何運用體育贊助的魅力,採用什麼樣的宣傳和營銷策略,提高贊助的效率和回報。贊助企業採用什麼樣的策略為贊助服務對贊助效益尤為明顯,應該注意如下三點:
1、密切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巧妙的與其他促銷手段相結合,形成與消費者的有效溝通。
2、有效的時間(集中策略、季節策略、同步策略、提前策略、連續性策略、節奏性策略和空間策略)和空間策略(世界性策略 全國性策略)。
3、針對賽事中不斷變化的情況,採用循序漸進的原則。
『柒』 伊利在2008年奧運會中的營銷策略是
8月24日,隨著奧運聖火在鳥巢上方緩緩熄滅,被國際奧組委主席羅格譽為「無以倫比的」北京奧運會勝利落下帷幕。熱鬧之後,中國迎來的是北京奧組委的總結大會,是各色排行榜的搶鮮出爐,以及各大奧運企業們 的營銷 盤點。 據了解,2008北京奧運會共有贊助企業63家。這些憑借品質與信譽得以牽手奧運的企業,在長達三年的奧運之旅中紛紛花費巨資,帶來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中國式奧運秀」。而伊利集團在奧運閉幕式結束後爭取到的第一個15秒廣告,則因激動人心的「有我中國強」口號,成為了08奧運企業營銷大作的收官之筆。 據近日由中國傳媒大學網路口碑研究所公布的《奧運品牌網路口碑趨勢報告》顯示,在此次奧運會贊助商中,活動表現位列前10名的品牌,民族品牌佔了6個。其中,伊利集團以其全方位的品牌推廣手段與多渠道的奧運營銷活動,成為了表現最出類拔萃的奧運贊助商之一。 據悉,作為唯一一家符合奧運標准、為奧運會提供乳製品的企業,伊利集團的奧運攻勢自05年牽手奧運之後,即以漸進且集中之勢多方出擊。選擇體育明星代言,強化品牌與奧運的深度關聯是伊利集團奧運營銷的第一步。而對於明星的選擇,則是伊利合理分析後的結果。在通過消費者調研報告,以及對現有運動員和運動隊的分析、排序之後,伊利最終篩選出了劉翔、郭晶晶、易建聯、乒乓球運動隊、羽毛球運動隊、花樣游泳運動隊等代言人和代言團隊。事實證明,本次奧運會上,無論是獨得兩金續寫跳水女皇神話的郭晶晶,還是蟄伏多年一鳴驚人的馬琳,都在第一時間成為了媒體聚光燈前的寵兒,而他們的簽約企業伊利也借著產品助力奧運冠軍的東風成為了最受矚目的奧運企業之一。 如果說,伊利對代言人的選擇為其奧運營銷的成功布下了重要一局,那麼其通過廣告支持所贏得的回報則更是無可估量。 伊利在 奧運會開、閉幕式前後購得的累計60秒鍾的廣告「第一位置」,成為了奧運會開幕式上,除了點火儀式外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民族符號之一。無論是在人們對奧運會開幕式屏息翹首的那一瞬期待中,還是在開幕式結束後觀眾難以自己的激情里,伊利「有我中國強」的話語符號和背後所代表著的民族精神,都隨著廣告的展示,不僅被13億中國人牢牢記憶,更被全世界逾1/3的人口了解和欣賞。 而讓 伊利在 喧囂熱鬧的奧運營銷大戰中脫穎而出的,卻不僅僅是廣告與代言人的選擇。始終致力於宣傳奧運、支持奧運和服務奧運,走出了一條踏實卻略顯低調的奧運公益之路,才是伊利最終獲勝的根本法寶。 2007年4月9日,「伊利奧運健康中國行」大型奧運主題活動在全國展開,一場「全民奧運」的熱潮從此而始。2007年11月15日,伊利集團推出了「有我中國強——尋找我的奧運坐標」大型網路公益簽名活動,成為網民助威奧運的主戰場之一。與此同時,作為 「為夢想創造可能」品牌主張的實戰演繹,伊利集團 「健康中國」計劃則先後推出了「5.25健康中國公益日」、「陽光社區公益夢想」、「500福娃迎奧運,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陽光心靈關愛計劃」等系列奧運公益活動。作為長期的品牌戰略規劃,中國奧運健兒每奪得一塊金牌,伊利就將向「健康中國」計劃注入20萬元資金,為推動社區、青少年、環境的健康發展與社會的和諧進步持續發力,用公益的火種點亮「健康中國人、健康中國」的美好願望。目前,隨著中國奧運軍團51塊金牌的入賬,伊利集團1020萬的公益資金也已隨之啟動。 據了解,奧運為伊利帶來的拉動早已成效卓著。「牽手奧運,伊利的品牌價值得到大幅度提升。」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介紹說。簽約奧運以來,伊利的品牌價值已從136.12億元飆升到201.35億元。而據8月30日的伊利中報數據顯示,伊利上半年的主營業務激增23.06%,兩倍於行業增長。種種數據都已說明,伊利無疑成為了奧運大餐中笑到最後的企業之一。
『捌』 冬季奧運會的營銷困境
隨著第20屆冬季奧運會大幕的拉開,都靈成為了本周全球最為關注的熱點城市。在賽場上征戰的各國體育健兒備受矚目的同時,在賽場上同樣大顯身手的一支中國電腦軍團,而成為國際IT巨頭密切關注的焦點。
記者從聯想集團了解到,西征冬奧賽場的中國電腦軍團,由聯想的近100名技術工程師和項目管理人員組成,這支中國電腦軍團的「裝備」,則包括聯想的近5000台台式電腦、600多台筆記本、近400台伺服器和1600台桌面列印機。而這些裝備,為本屆冬季奧運會提供了最強力的IT支持與服務。與此同時,在都靈冬季奧運會的奧運場館內,7家由聯想布建的網吧,為參加本屆冬季奧運會各方人士,提供了最為便捷的溝通橋梁。
據悉,中國電腦軍團的這次奧運亮相,是聯想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TOP)之後在奧運會上的首次「全線出擊」。「在冬奧會上的大規模亮相,將是聯想電腦大規模出擊國際市場的前奏。」在聯想的奧運亮相之前,全球IT界都已在關注聯想「蓄謀已久」的國際化戰略,而這次聯想的完美亮相,讓一向在歐美市場所向披靡的跨國IT巨頭,感到了來自中國的巨大競爭壓力。
奧運會的信息系統,一向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復雜的信息系統之一,而聯想作為都靈冬奧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PC、筆記本、伺服器和列印機等計算機設備的獨家提供商,本周在都靈已經向全球展示了出色構建與運營全球最復雜信息系統的強大實力。
都靈冬奧會「激情在這里燃燒(Passionliveshere)」的口號,不僅代表了一種參與和承諾的價值理念,也表達出了身處奧運的人們在殘酷的自然條件下,一種不畏困境、自強不息的精神體現。而在嚴冬下接受考驗的不僅僅只有人性的頑強,聯想集團副總裁李嵐告訴記者:「在都靈冬奧會的整個賽場上,長時間地低溫環境下作戰,對於聯想設備的穩定運轉和服務人員的及時響應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是,聯想國際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已經經歷過了數百次的實地測試以及眾多賽事的極限考驗,各類產品均運行穩定可靠,將成為冬奧會成功舉辦的有力保證。」
與此同時,以奧運戰略為契機,聯想的奧運品質在市場上已經深入人心。據悉,聯想亮出的高配置、高品質的揚天電腦,無論是頂尖系統架構設計、一鍵徹底殺毒,還是系統內核智能修復、硬碟防震,都充分考慮到了其定位下中小企業用戶的實際應用需要。在數據安全、系統保護、使用舒適三大商業應用的出色表現,也在市場贏得了廣泛認同。依靠揚天的奧運品質,聯想的國際化戰略在這次奧運精彩亮相的同時,也在加速實施。
有關人士稱,在都靈冬奧會上的出色表現,為聯想國際化進程提供了強大的助推作用。聯想集團作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的顯赫身份,是它此次得以在冬奧賽場上一展風姿的必備通行證,而且這個身份認證也具有絕對的惟一性,即除聯想以外的其他PC廠商是無緣奧運贊助的。而聯想集團在收購IBMPC業務之後,而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PC廠商,如何在國際市場上與DELL、HP相抗衡,又是非「走國際化路線」所不能取勝的,所以藉助於都靈冬奧會這一契機,把聯想品牌在歐洲乃至全世界打響,也就成為其一個必然的選擇。同樣,聯想揚天憑借著與奧運精神相契相合的性能品質,也引起了海外人士的廣泛關注。同時,聯想揚天所傳達的信息,還絕非是「參與到國際化的市場競爭中來」這么簡單,它更加是為了實現聯想對中小企業用戶的一個扎實而深切的承諾。事實上,聯想在構建了包括「成長計劃」、「成長聯盟」在內的整條資源鏈之後,就已經幫助中小企業獲得了成長和發展的持續動力,而此次冬奧會的盛情資助,更是一種世界級技術與國際化品質的綜合體現。藉助冬奧會的火熱激情呈現揚天所賦予給中小企業用戶的厚重技術功底,藉助歷久彌新的奧運精神,讓中小企業用戶與揚天共同見證「更快、更高、更強」的性能本色,聯想在2006年伊始就為全年的商用電腦推廣定下了一個強有力的基調———國際化的戰略趨勢已經勢不可擋。
聯想集團副總裁李嵐坦言道:「奧運是一個非常好的全球推廣舞台,所以我們希望藉助這樣的舞台使聯想成為一個真正國際知名的品牌。」
今天的都靈,不僅成就了冬奧運動員的競技大舞台,同樣也拉開了聯想揚天完成中小企業成長計劃的國際化大幕。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通過奧運精彩亮相,在與國外知名PC品牌的角力中,聯想已經拿出的是一張通行國際的金卡,准備在2006年的全球PC市場上驍勇出擊。
在大舉出擊國際市場的同時,作為曾經在國內創造過「百日破百萬」銷售神話的揚天電腦,則在春節一過就掀起了「奧運營銷」的又一個高潮。記者從聯想方面獲悉,從今天到3月31日的一個半月時間里,聯想為揚天M5100、M5700和A系列推出了購機送卡西歐登山系列高級運動腕錶的促銷活動,拉開了新的一輪PC市場的競爭大幕。郝文
『玖』 北京奧運會與國家品牌推廣
眾所周知,現代奧運會已不僅僅是一項體育賽事,奧林匹克運動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競技體育本身,成為了一種文化盛宴,它蘊藏著展示國家歷史文明,介紹城市發展形象,提供巨大商業機會等諸多要素。奧運會已經成為一種具有巨大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品牌。
當然,每一個品牌都會擁有自己的內涵。那麼奧運會的品牌內涵又是什麼呢?邵世偉認為,奧運會具有的人文色彩和文化氣息,是形成品牌內涵的靈魂。
北京奧運會提出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利用這三大理念共同構造出「新北京、新奧運」的品牌。其內涵包括許多方面,既關注奧運會本身,更關注參與奧林匹克運動的人;既關注奧運會對北京乃至全國發展的促進作用,也關注奧運會對環境的影響;既關注奧運會對社會文化發展的影響,也關注奧運會對經濟、科技發展的促進作用。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就需要整合北京奧運會各方面的資源,以一個整體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以樹立、打造奧運大品牌。
但「品牌」的內涵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它要有基礎的支撐。就北京奧運會來說,這個「基礎」應該包括奧運會本身的水平、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和城市服務水平等等方面。
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奧運會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北京申辦奧運會之前就提出了「綠色奧運」的理念,並把它列在三大理念的第一位。只有通過舉辦奧運會,達到提高城市環保水平、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目標,奧運會的品牌才得以確立。
事實上,讓世界了解北京,使北京奧運的品牌傳播出去,重要的渠道是通過各種媒體來實現的。能直接到比賽現場觀看奧運會的觀眾是有限的,但是,通過電視這樣的現代化手段,近40億的觀眾可以分享奧運會帶來的歡樂。因此,重視和加強與媒體的溝通與合作,通過媒體的放射作用,讓世界了解和參與北京奧運會,是北京奧運籌備工作中的重要內容。
同時,北京奧組委也將主動與世界主流媒體和國際綜合類媒體合作。北京奧運會所產生的信息資源是全方位的,願意與所有關注中國、關注北京、關注北京奧運會的國外媒體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為他們的報道提供便利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