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別克的營銷策略
不僅僅普通的產品銷售,他們還為您提供上牌幫助及貸款等一條龍服務。解決了消費者上牌和貸款的困難,的確吸引了不少購車者。
優質的售後服務。貼切的維修過程,加上滿意的跟蹤服務給了不少買車人的安全感,讓人買的放心。而別克的守候至深夜的「星月服務」不僅樹立了「別克關懷「的的品牌形象,更是讓駕駛者開的安心。 中國汽車的第一個售後服務品牌「Buick Care別克關懷」。除了寓意深刻的視覺標識外,「別克關懷」最受人矚目的是其全新的「關懷式售後理念」,及在此基礎上推出的6項標准化「關心服務」。品牌化的進程,使售後服務更為具像化、專業化,並將原先階段性、季節性的服務活動標准化「別克關懷」的推出,突破了售後服務在形象上從屬於銷售的現狀,更將汽車售後服務從傳統的被動式維修服務帶進主動關懷的新時代,同時將加強別克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有別於傳統被動式的售後服務,「別克關懷」以「比你更關心你」為核心,強調售後服務的主動性,要求售後服務人員比車主更關心他的車,主動擔當車主的義務汽車保養顧問,並重視車主在體驗整個服務過程中的心理感受。為將全新的售後服務理念落到實處,並讓每位車主都體驗到別克關懷,上海通用汽車推出了6項標准化「關心服務」,包括:
1)主動提醒問候服務,主動關心;
2)一對一顧問式服務,貼身關心;
3)快速保養通道服務,效率關心;
4)配件價格、工時透明管理,誠信關心;
5)專業技術維修認證服務,專業關心;
6)兩年或四萬公里質量擔保,品質關心。 別克帶領美國汽車工業進步的步伐早在1906年就開始了,那年別克生產了當時第一輛裝有4缸發動機的汽車——1907 D型,其考究的工藝和美輪美奐的風格至今風采不減。它的車身以木製馬車車廂為藍本,這也是那個時代的特徵,包括底盤、輪輻、輪圈在內,大量採用木質結構,手工打造,輔以經過仔細打磨拋光的金屬飾帶,簡直就是一件藝術佳作。從那以後,別克便開始以製造豪華車而享有盛名,別克產品也被上層名流們用於誇耀其富有和時髦。
二十年代,阿爾弗雷德-斯隆(Alfred P. Sloan)掌舵通用汽車的初期,即以超前時代的經營理念確立了凱迪拉克、別克、奧克蘭德、奧爾茲、雪佛蘭的品牌排序,別克作為重要的主力品牌,斯隆為其制定了「寧靜舒適,但有強勁動力」的產品基調,保留了強調先進工藝技術和外觀設計的豪華車理念。1924年的別克4系車售價965美元,別克6系車1295美元,可謂價值不菲,但是擁有了頂置氣門發動機和別人沒有的四輪制動裝置,還有精細絕倫,能讓傢具商都感到汗顏的豪奢的座椅,足以讓用戶自豪誇耀了。
1936年是別克車型大豐收的一年,它一口氣推出了三款引起巨大轟動的車型——Roadmaster、Special和Century,這些車型掀起了市場狂飆,對全世界的汽車造型產生了長達十餘年的影響。
Roadmaster堪稱汽車外觀設計的里程碑,它體現了許多別克的嶄新元素,例如全鋼車身,子彈形車燈,及高坡度的擋風玻璃,車內部也有一些顯著的變化,包括液壓剎車和改良成獨立的車懸架,無一不是當時了不起的成就。在很多以二戰前後時期為背景的電影中可以看到,那時無論歐美的汽車造型都在向Roadmaster看齊。今天,人們在老爺車市場上很難找到1936年版的Roadmaster——收藏家們都視其為生命,絕對不賣!
另外,Roadmaster經久不衰的魅力也反映在兩位大名鼎鼎的別克超級粉絲的車庫藏品名單中。「飛機大王」霍華德-休斯在世時曾珍藏了一輛1953年版Roadmaster;而當代美國家喻戶曉,入選好萊塢名人堂的王牌脫口秀主持人傑伊·萊諾(Jay Leno)則會不時地親手擦拭他心愛的1955款Roadmaster。
斯隆開創了一種汽車設計的新商業模式,就是在設計新的汽車式樣的時候,必須有計劃地考慮以後幾年不斷更換部分設計,形成一種制度,使汽車式樣兩年一小變,三到四年一大變,有計劃地讓樣式老化,促使消費者求新棄舊,從而創造積極市場。他曾表示:「車身的豪華程度、外觀和配色賞心悅目程度以及與競爭對手的差異程度,都將構成汽車的主要吸引力,通用汽車的未來完全取決於這些吸引力。」這些創想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後的別克車型中有著非常具體而鮮明的體現。 二戰後,美國迅速進入了經濟繁榮大發展時期,汽車步入了它的「維多利亞」時代,很多戰時研製的新發明開始普及民用,別克也迎來風格和技術創新上的高峰。
1948年,別克在美國第一個將液力變矩自動傳動裝置應用在汽車上,這就是今天人們都熟悉的自動變速器。緊接著,別克與凱迪拉克、奧茲莫比爾一道,率先採用液壓助力轉向和助力制動裝置,大大提升了駕駛安全性,讓婦女也能輕松開車。然而要論引起的轟動,這些技術性革命與通用汽車天才設計師哈里-厄爾的汽車新造型相比,仍然略顯失色。
戰後進入噴氣機時代,哈里-厄爾有一次被邀請參觀了戰斗機基地後,大受啟發,從而在1951年別克LeSabre概念車上誕生了風靡一時的「高尾鰭」設計。LeSabre概念車的幾大閃光特色:車身防撞設計、大大的尾翅,還有更低、更長、更寬的造型,定義了整個1950年代轎車設計風格趨向。 從5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經濟體現出不可思議的活力,曾創下接連106個月持續增長的記錄,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中產階級也在這一時期迅速膨脹,廉價能源的獲得和購買力的增強,推動美國汽車工業朝著車體更大、馬力更強的方向發展。
1959年,別克推出了它的巨型旗艦Buick Electra和Buick Electra 225,替代此前的Super、 Roadmaster 和 Limited這三款別克生產線上的頂級車型。Buick Electra 225中的數字表示車長達到225英寸(5715mm),因此獲得「二又四分之一」的昵稱。它因為有一個穿越車身一直延伸到背後的筆直的線條和凹面的尾燈而與眾不同,動力採用別克6.6L V8引擎。Buick Electra以更好的動力、加長的長度、加寬的車身、更大的空間、更具肌肉感的形象及更加關注安全的設計而引起轟動。這些大受歡迎的特徵在隨後的幾代車型中都得到保留,要說具體的差別之處,那就是別克在「豪華」的路上越走越遠。
Riviera 一詞最早出現在1949年,是別克用來形容一種雙門無柱硬頂(hard-top)的車身設計風格的,這種風格在接下來的30年裡一直大行其道,當時的廣告說這種風格「相當的時髦」。1963年,Riviera正式作為獨立名稱,冠以一款與眾不同的強調操控的舒適豪華車型。比起其他的別克車,,Riviera尺寸略小,1900公斤的重量也略輕,裝備6.5 L和6.9 L兩款V8發動機。所有駕駛過它的人都說這是路面感最好的美國車之一,同時兼備了出色的乘坐舒適性和駕駛操控性。美國汽車雜志Car and Diver 說:「Riviera 與傳統的別克大型轎車不同,其豪華舒適、動力性能與出色的路面感的完美結合,使它在所有美國車(Jaguars,300LS,Corvettes之類)中獨樹一幟,它可以與Bentley Continental 媲美,雖然價格只有後者的一半。」
Buick Electra和Riviera在問世後的幾十年中不斷演進,從設計風格、車身平台到底盤、動力系統都歷經了多代改進,迎合了時代的變革,因而成為美國豪華車市場上飄揚不倒的旗幟。尤其是Buick Electra作為別克的頂級車型,因其對美國汽車文化中豪華車精髓的淋漓闡釋而深受美國中產階級上層的寵愛。美國專業汽車雜志Road & Track說它「是一輛好得出奇的美國箱式轎車」。通過它可以看到,作為定位市場高端的別克車型骨子裡的一些固有特徵從來不為歲月所動:具有時代感的設計風格、奢華的內飾、充裕的動力,還有那近乎完美無缺的舒適。它們都已化作靈魂而融入別克的鋼筋軀體之中,猶如浪潮過後沉澱下來的熠熠放光的金砂。
經過30年的輝煌,Buick Electra最終於1990年光榮退役,將別克舵手的位置讓給了一個更強有力的繼承者。別克林蔭大道(Park Avenue)時代的序幕就此開啟。
隨著昂科拉ENCORE的上市,別克在中國已擁有11個系列、48款車型,形成了在高檔舒適車型、高檔轎跑車型、高檔SUV車型三條產品線上的全面布局。如果說2008年別克的首款豪華SUV昂科雷成功開啟了品牌全面轉型之路,那麼今天,別克的首款國產SUV 昂科拉ENCORE拿過了接力棒,立足400萬輛的扎實積累,開啟別克品牌「全球科技、創新體驗」的新時代征程。在新的起點上,別克將展開新一輪產品布局,通過更優異的核心科技價值,不斷為消費者,尤其是新崛起的年輕消費群體,提供更出色的全方位品牌體驗,繼續鞏固別克在各主要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續寫品牌新的輝煌。
㈡ 400分求汽車4s店信息管理系統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源代碼等)
相關資料:
我國汽車營銷模式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
[摘要] 本文對我國汽車4S營銷模式的現狀進行掃描,指出存在的五大問題,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對解決存在問題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 汽車產業 營銷模式 汽車4S店
一、前言
汽車4S店是指將整車銷售(sale)、零配件供應(spare part)、售後服務(service)、信息反饋(survey)四項功能集於一體的汽車服務企業。汽車4S營銷模式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從歐洲傳入中國,中國汽車廠商1999年以後開始大量建立自己的汽車銷售4S店。雖然4S營銷模式在中國的歷史不到十年,但是在4S店的建設上已經暴露出投資過熱後的各種問題。中國出現了世界最豪華、最龐大的4S專賣店群,但是大部分經銷店卻出現了「一流設施、二流銷售、三流服務」的尷尬現狀。
二、我國汽車銷售4S店現狀
1.我國轎車銷售4S店現狀
自從上海通用和廣州本田率先引進4S模式之後,我國各種品牌汽車廠商紛紛仿效,在近五六年時間里,我國的4S店的數量已躍居全球前列,每個品牌的4S店基本上超過100家,像一汽豐田2001年才在中國設立合資企業,但到2004年它在中國的4S店已達到190家,僅在北京就有30多家。
我國轎車銷售4S店除少數幾個中高檔品牌外,其餘品牌的4S店現狀已不容樂觀:深圳部分經營日產、一汽大眾和菲亞特品牌的經銷商慘淡經營,有的已經開始轉手賣店;2004年以後,北京基本上每月都有一到兩家4S店關閉……實際上,早在2004年,很多轎車4S店已經瀕於破產。2005年以來,汽車整車銷售利潤年均下降5%,4S營銷模式已經暴露出許多問題,2006年汽車銷售繼續低迷,4S營銷模式的弊端就顯得更為突出。車市繁榮時,4S店的一切問題都被掩蓋了,一旦車市不景氣,4S店的很多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山西新寶鼎公司解除與長安福特馬自達合約關系的「新寶鼎事件」,讓一直潛藏在汽車經銷商和廠家之間的矛盾第一次在廣大消費者面前曝光,說明昔日風光無限的4S店遭遇到窘境; 2006年12月31日正式實施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也必然影響全國數萬家汽車經銷商和4S店的生存。市場跡象表明,一場汽車銷售業的大洗牌正在來臨,首當其沖的是各種壓力和矛盾集中的4S店經銷商。
2.我國卡車銷售4S店現狀
卡車銷售4S店的情況與轎車的截然不同。卡車4S店的起步晚,可以說是方興未艾。這幾年,幾大輕卡廠商銷售業績呈穩步上升的發展態勢,卡車廠家有了信心和資本來興建4S專營店以深化輕卡的營銷模式,卡車4S店呈現出雨後春筍般的生長勢頭。
三、我國汽車4S營銷模式的主要問題
4S店之所以造成今天這樣的困境,除了國家關稅下調、國家宏觀調控、轎車市場回歸理性發展等大環境的原因外,我國汽車4S營銷模式本身的缺陷是主要原因。這主要表現在:
1.進入壁壘中存在尋租現象
廠家掌握汽車銷售領域的主導權,尤其是在汽車暢銷前幾年,申請一家4S店需要上百萬元甚至幾百萬的公關費,這是業內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2.過度投資造成的過度競爭
幾乎每個新品牌進入中國,都要大張旗鼓地投資建網,每個品牌的4S店少則100多家,多則超過300家,更有老牌企業在全國已有600多家特約銷售商。如在北京東南一片半徑5公里的范圍內,居然有7家豐田4S店,又如上海大眾僅在北京就有39家專賣店,若再加上新建的4家斯柯達店,僅在北京就有43家4S店。銷售網點過於密集,利潤空間逐年減少,隨著競爭加劇和投資逐步增大,某一品牌汽車的市場銷量被攤薄,其4S店難以支撐其運作成本,至於能否盡快收回投資成本,對4S經銷商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風險。
3.4S經銷商與汽車生產廠家地位不對等
汽車廠家從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出發,對4S經銷商進行強行搭售、強制性接車現象並不少見。比如,2004年乘用車市場不好,有些汽車企業便強迫4S店不顧市場實際變化而吃貨,而4S店因為擔心汽車廠家將其4S資格收回,不得不大量積壓庫存。廠家的庫存壓力通過4S店推向了社會。
4.4S店初期投資過高
據調查,一個4S店的固定資產投資在1000萬至1500萬元,流動資金要求在1000萬元,總投資少則三五千萬元,多的上億元。在汽車企業的嚴格規定下,一個集展示、銷售、維修保養為一體的4S店要佔地5至10畝,有工位20至30個。
5.經營成本高
汽車專賣店追求數量增長之時,提升檔次之風也越演越烈。巨大的投入使賣車成本居高不下,我國目前80%以上的4S店在慘淡經營。一家4S店即使一台車不賣,一天維持運轉的水、電等的運營費用在一萬元以上。
四、問題分析及主要對策
1.降低成本是大勢所迫
建設一個4S店不僅需要支付灰色公關成本,而且需要支付巨大的初始成本,還需要高額的運營成本。在汽車銷售的暴利時代,成本問題被虛假繁榮掩蓋了。隨著汽車市場新品種不斷推出,各種車型價格紛紛跳水,4S店的市場利潤在縮水,汽車銷售進入微利時代後,經銷商自然無法承擔4S店高昂的投資費用和運營費用,前期投入可能成為沉沒成本,因此難怪高投入高成本的4S模式進入了消退期。如果4S店減少一些投資,降低建設成本,把富麗堂皇的商場建成大型倉儲式賣場,把這部分節約下來的確投資在車價中相應地減除或用於對用戶的服務,也許消費者更樂於接受。現代物流理論強調物資流通的高效率,不遺餘力地減少流通環節的成本,中國4S店的奢華之風,顯然是與之背道而馳的。
2.收縮營銷網路是大勢所趨
在全球普遍整合經銷網路的今天,國內汽車企業卻在大搞分網經營,我國有很多4S店只銷售單一品牌的車型,比如:僅豐田在中國就有雷克薩斯、一汽豐田、廣州豐田3個網路;上海通用有卡迪拉克、別克、雪佛蘭等3個品牌網路;同是大眾品牌的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同是馬自達的M6和323,都是分開銷售的。這種分網經營必然是重復布點、資源不能共享,是規模不經濟的。筆者認為,廠家應根據車型、品牌對旗下的4S店進行整合,根據市場供求情況來調整產量,這樣不但可以節約開支,也可以使4S店的產品更加多樣化。值得一提的是,與國內大舉興建4S店的現象正好相反,美國、歐洲的汽車專營店網路正因為各種原因不斷收縮,因為4S這種專營方式正受到當地消費者的質疑:龐大的經銷網路和過於密集的銷售網點消耗了巨額運營成本,最終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美國汽車經銷商協會的統計結果表明,美國本土經銷商的利潤連續五年走低,2006年更是下滑到銷售額的1.45%,為此,美國汽車經銷商不得不採取多種措施(例如通用汽車將SAAB、卡迪拉克等高端品牌在歐洲並網銷售),努力降低4S店的運營成本,而歐盟為了降低銷售成本,打破汽車銷售過程中的壟斷,更是取消了汽車專營政策。目前,在我國轎車4S店面臨困境、卡車4S店方興未艾的時候,國外4S店的發展歷程有前車之鑒的作用,防止我國卡車營銷重蹈轎車4S店之覆轍,更是各卡車廠商、政策制定部門必須清醒思考的問題。
3.不是什麼品牌都能採用4S營銷模式
4S是賣方市場時的經營理念,它不是惟一的營銷模式,不適合所有的車型和地區。4S店就其高額成本、高效服務的角度來講,適合高檔轎車的營銷,因為高端客戶為了得到更優質更省心的服務,錢並不是他們首先考慮的。對中檔車來說,採用4S形式則要有良好的品牌和服務,成本核算和控制相對高檔車而言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對於低端車來說,雖然採取4S店的模式可以提升品牌形象,但是恐怕要為此付出比廣告費高得多的代價。因為這里有個成本分攤的問題,汽車市場中銷售一輛40萬元的車和銷售一輛20萬元的車相比,利潤差距很大,如果4S店賣的是高檔車,一年銷售300輛可能有1200萬元的毛利,但如果銷售低端車,一年銷售300輛毛利可能不到120萬,這120萬元毛利可能連固定資產的每年分攤都支付不起,更不要說盈利了。此外,一些銷量很低、市場佔有率很小的品牌,也不宜採用4S營銷模式,2006年連續幾個月汽車銷量下滑,對這類弱勢品牌的4S經銷商已是致命的打擊,它們有的已成為第一批被洗牌出局的犧牲品。
4.不必拘泥於4S
這里有兩重含義:一是4S店的部分功能,如售後服務、零配件供應可以合並,以取得規模經濟。在這方面,歐美已有可供汲取的經驗。美國的汽車銷售已經實行銷售和售後服務的分離。美國的汽車銷售是特許經營的,而售後服務則逐漸趨向專業化經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美國有2.2萬個汽車專賣店,大多數專賣店只做銷售,少數具有一定規模的才會建設售後服務體系,像通用公司賣出的汽車中,74%不是由特約經銷商提供維修服務的,因為3S、4S經銷模式提供維修服務費用很高,而且每個經銷商都購置一套維修設備也是一種資源浪費。歐洲作為4S店的起源地,這幾年也決定「開放汽車銷售形式」,重新設計適應新環境的營銷形式,將銷售和維修完全分開,並且對汽車零售業進行改革,允許多品牌經營,減少中間環節,以達到降低成本,促進消費之目的。
二是從宏觀的角度看,汽車銷售除了4S模式,還有汽車有形市場(汽車大市場)、汽車經銷集團等業態。4S店模式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是需求的多樣化決定供給的多樣化,無論什麼銷售方式,只要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就目前而言,汽車大市場和汽車銷售集團作為汽車營銷模式依然充滿著生命力。這是因為:①汽車大市場有產品集中、品種品牌多、方便購車者貨比三家的優點,專賣店銷售規模再大,也不能與大的汽車大市場相比,因此,越來越多的4S店開進了大市場也就不足為奇了,像北京的亞運村汽車市場交易量佔北京汽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廣州的廣東汽車市場2005年銷售額達到了63億元,這都說明汽車大市場優勢依舊;②汽車經銷集團經過多年的沉寂之後,因為具有規模經濟的優點,近兩年又顯露出它的生命力。車市洗牌使那些零散的、粗放式的經銷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有實力、懂管理、有戰略眼光的大型汽車經銷集團,像中汽南方、兆方機電都是多品牌、集約化經營的成功代表。其實,縱觀發達國家或地區,一個區域的汽車經銷多為幾大集團所壟斷:像香港,所有汽車品牌均被英之傑、大昌行、森那美三大集團瓜分;像廣東順德的汽車市場,經過市場的一番大浪淘沙之後,最終幾乎所有的汽車品牌商都歸屬於新協力集團和合成汽貿兩個汽車營銷集團旗下。這種適度的集中,體現了規模經濟和協同效應,是對過度競爭和亂鋪攤子的糾正。
五、結束語
當我們把眼光投向西方,發現幾年前國內汽車經銷商追隨歐美大力發展的4S營銷模式,原來卻是人家快要淘汰的東西。當我們把眼光投向我們的鄰居日本,會發現,日本不同品牌汽車的銷售模式不盡相同,日本汽車品牌經銷模式並不存在4S之說。
顯然,國內汽車4S營銷模式超越了中國汽車工業的步伐,脫離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實際,有盲目跟風之嫌。合資企業要求國內經銷商興建4S店,自有其自私自利的一面,亦不排除廠家有關人員設租的可能。作為一種市場行為,經銷商開不開4S店,屬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自由交易,不必旁人說三道四,但是,當這種交易給第三方造成損害,降低了社會總福利時,政府不能坐視不理,我們的產業政策制定者和有關部門不能無所作為,而作為投資方,更是要有清醒、冷靜的頭腦。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㈢ 某品牌產品生命周期分析和營銷策略分析開題報告
某品牌產品生命周期分析和營銷策略分析
這個我就可以完成,,要不
自己的
㈣ 別克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營銷戰略分析
. 2.2產品策略
2.2.1差異化產品定位
別克在產品層面,其旗下的君威、GL8陸上公務艙、賽歐內、凱越等產品和現容剛上市不久的別克凱越HRV系列均為用戶耳熟能詳,並成為國產轎車各級別的主導品牌之一。
通用剛進入中國走的是高端路線。在當時的中國轎車市場上,桑塔納、捷達和雪鐵龍富康已經占據中檔車的主要市場,經濟型轎車的競爭也比較激烈,只有中高檔轎車市場還是以進口車為主,市場存在較大的空間。於是通用把旗下成熟的別克車型引進中國市場,與全球同步上市的別克的登場亮相,給了中國汽車市場耳目一新的感覺,1998年第一輛別克新世紀轎車下線,配以世界級水平的2.98升六缸電控多點燃油噴射發動機和電子控制自動變速箱,脫胎於北美別克的上海別克,保持了母體車的舒適性、安全性、易操縱和低排放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同時又加以特別設計。
㈤ 求一篇關於李寧品牌與耐克(阿迪達斯)營銷差別的開題報告
10000字
㈥ 求一篇論文,和開題報告.題目是品牌價值特徵是汽車營銷創新的基礎工具
2007年上半年汽車營銷戰略創新研究報告 捷達、桑塔納老車型降價後引領市場,說明強勢品牌加優勢價格的雙優模式,成為上半年中國汽車營銷的主流模式;同樣,也是汽車品牌成功崛起的主要模式 單純優勢產品加低價格的雙優模式,能夠獲得短期的突破,而不能形成長期的競爭優勢 單純產品優勢,或者單純價格優勢,已經無法帶來市場的迅速突破。即使寶馬品牌也不得不如此。 2、趨勢性的汽車品牌塑造與創新模式: 當前從海外引進的第三代營銷與品牌塑造理論和模式,同中國汽車產業的殘酷競爭現實相比,已經嚴重滯後,無法帶動汽車新品牌的崛起,亟待創新。價值特徵品牌理論與價值特徵品牌為核心的整合品牌傳播理論,將成為中國本土品牌的主要理論基礎。 戰略性公關與偶像比附營銷,是當前國內汽車市場突擊的兩大有效工具。 依託准確的價值定位,解決品牌目標市場的突破,並依託目標市場,帶動整體品牌塑造,將成為汽車營銷創新的主要手段之一。 綜合以上現象,我們認為,當前中國汽車產業仍然處於品牌重新定位的快速成長期,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建立中國本土特色的品牌塑造與發展模式,堅持產品價格時代,戰略前瞻性的以品牌為營銷手段,將最終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在市場自然增長速度很快的時代,完成銷售並不難,難得是能夠在堅持品牌營銷標准下,完成銷售。必須看到,依靠市場自然增長與優勢性價比完成銷售,雖然是目前的現實,但不能是滿足的標准,各汽車廠家在2007年良好市場形勢下和業績的支撐下,更應該積極發起汽車品牌營銷,為未來奠定寶貴的基礎。而在這個過程中,品牌營銷理論與模式的創新將成為汽車企業發展與突破的核心。 一、2007年上半年汽車銷售形勢與產業格局分析 1、汽車銷售形勢延續了2006年的銷售形勢,繼續快速增長 2007年上半年全國汽車銷售437萬輛,同比增長23%;其中商用車銷售129萬輛,同比增長26%,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提高11個百分點;乘用車銷售308萬輛,同比增長22%,其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量達到228.69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5.92%;功能乘用車(MPV)銷售10.70萬輛,同比增長12.90%;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銷售15.80萬輛,同比增長39.03%;交叉型乘用車銷售53.22萬輛,同比增長6.85%。 2、轎車增長結構:中級車快速增長,緊湊型車開始趨冷 從轎車市場需求結果來看,價格在20~30萬左右的中高檔轎車增長較快,成為市場的增長的主流,而去年增長較快的價格在5、6萬元左右的低檔轎車,開始趨冷。另據統計,二手車在2007年上半年也有一個很大的發展。1~5月,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為80.49萬輛,交易額為3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36%和39.67%。 轎車市場的需求結構表明,中國經濟的貧富差距變化,已經開始影響了汽車需求結構。一方面,有車階層收入穩定上升,轎車消費開始進入到到家庭用車升級階段。同時,高收入消費人群放棄的中低端轎車,促進了二手車市場逐步繁榮,同時,也搶佔了中低端消費者新車購買的市場。 這可能迫使各類轎車的價格進一步下跌,促進轎車市場走向成熟,使大眾普遍達到能夠購買轎車的水平,中國開始進入到一個大眾化的汽車消費時代。 3、轎車品牌主要競爭格局發生變化,大眾、奇瑞快速增長,上海通用出現增長乏力,而北京現代則出現大幅下滑 2007年上半年,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稱,全國轎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生產企業依次為:一汽大眾、上海大眾、上海通用、奇瑞、東風日產、廣州本田、吉利、一汽豐田、東風神龍、天津一汽。這十家企業今年上半年共銷售轎車146.11萬輛,佔全國銷售總量的63.89%。與上年同期相比,除一汽豐田和天津一汽外,其它企業均呈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和奇瑞增幅更為顯著。 上半年,排名前十位的轎車品牌依次為:桑塔納、捷達、凱越、凱美瑞、QQ、夏利、雅閣、福美來、伊蘭特、福克斯。上半年,上述十個品牌共銷售75.92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33.20%。其中,自主品牌奇瑞QQ的上半年銷量達到67241輛;而未入「前十」的比亞迪F3也實現銷量51758輛,同比增長101%,成為中國車市增長最快的車型;華晨汽車上半年銷售同比增長也高達58%。其中,東風本田依靠SUV異軍突起。東風本田今年上半年的銷量已超過5.3萬輛,同比增長160%,增速在行業中名列第一。銷量逐步提升首先要歸功於在上海車展上推出的新CR-V,這款小眾車型的SUV從5月開始月銷量就接近4000輛,月的銷量達到10813輛,單月銷售首次突破1萬輛,成為國內中高端SUV的第一。 這表明,中國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正在不斷發展,而滿足這種需求的個性化產品,將給汽車品牌帶來巨大的變化。同樣,哈佛今年上半年也在高速成長,從另一個角度證明,大眾化的個性化產品,仍然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北京現代今年上半年表現不理想。北京現代上半年銷量為11.21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其中,新舊索納塔一共賣了21391輛,伊蘭特賣了近6萬輛,6月銷量雖然達到6220輛,但只達到凱越近一半的水平,雅紳特半年銷售12925輛。 現代銷售滑坡,表明現代品牌由於文化與地域的影響,仍然在中國處於弱勢的地位,而弱勢品牌不能依靠簡單的廣告與活動推廣實現品牌的本質性提升與發展。因此,尋求弱勢品牌的強勢營銷戰略與品牌塑造戰略,這不僅僅是現代,而且也是左右中國自主品牌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二、2007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營銷以及主流汽車營銷模式的營銷學分析 分析2007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營銷戰略,可以說,中國本土化的汽車品牌戰略正在形成之中,同時仍然有進一步的創新和發展的空間。一個明顯的證據是,以奇瑞為代表的自主品牌獲得了快速發展。分析2007年是半年中國汽車界的營銷實踐,中國汽車營銷呈現出明顯的幾大特徵現象。 特徵現象一、品牌和價格的雙優模式,成為上半年中國汽車營銷的主流,捷達、桑塔納老車型降價後引領市場 老三樣依靠其強大的品牌優勢和不斷地降價,搶得市場份額,從3月份,老三樣率先發起一輪降價戰。捷達官方降價3000元-9000元。其中,售價最低的捷達夥伴降價後指導價7.68萬元,主力車型CIF春天手動擋指導價8.98萬元,頂配車型指導價10.18萬元。而且經濟在此基礎上還在不斷地進行促銷。東風雪鐵龍推出的07款富康,價格調整到7.2萬元;桑塔納全選優惠3000元售價7.68萬元,同時上海大眾還推出了一款簡配的普桑出租型僅售6.98萬元。 在車型成熟、維修方便、品牌價值突出的背景下,老三樣的降價,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今年上半年1-5月份,桑塔納和捷達再次獲得冠亞軍,銷量分別達到10.95萬輛和10.09萬輛。 同時,我們也看到老款車型降價,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主流特徵,並且成為影響車市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強勢品牌降價,對中低端品牌定構成巨大影響。這表明,隨著汽車市場不斷成熟和發展,強勢品牌逐漸降低價格,已經成為汽車產業的基本技術。完全依靠低價格而不積極塑造品牌的汽車企業,將面對絕對存亡的境地。 特徵現象二:強勢品牌的策略與結構性價格……
本文關鍵字
2007年上半年汽車營銷戰略創新研究報告 捷達、桑塔納老車型降價後引領市場,說明強勢品牌加優勢價格的雙優模式,成為上半年中國汽車營銷的主流模式;同樣,也是汽車品牌成功崛起的主要模式 單純優勢產品加低價格的雙優模式,能夠獲得短期的突破,而不能形成長期的競爭優勢 單純產品優勢,或者單純價格優勢,已經無法帶來市場的迅速突破。即使寶馬品牌也不得不如此。 2、趨勢性的汽車品牌塑造與創新模式: 當前從海外引進的第三代營銷與品牌塑造理論和模式,同中國汽車產業的殘酷競爭現實相比,已經嚴重滯後,無法帶動汽車新品牌的崛起,亟待創新。價值特徵品牌理論與價值特徵品牌為核心的整合品牌傳播理論,將成為中國本土品牌的主要理論基礎。 戰略性公關與偶像比附營銷,是當前國內汽車市場突擊的兩大有效工具。 依託准確的價值定位,解決品牌目標市場的突破,並依託目標市場,帶動整體品牌塑造,將成為汽車營銷創新的主要手段之一。 綜合以上現象,我們認為,當前中國汽車產業仍然處於品牌重新定位的快速成長期,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建立中國本土特色的品牌塑造與發展模式,堅持產品價格時代,戰略前瞻性的以品牌為營銷手段,將最終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在市場自然增長速度很快的時代,完成銷售並不難,難得是能夠在堅持品牌營銷標准下,完成銷售。必須看到,依靠市場自然增長與優勢性價比完成銷售,雖然是目前的現實,但不能是滿足的標准,各汽車廠家在2007年良好市場形勢下和業績的支撐下,更應該積極發起汽車品牌營銷,為未來奠定寶貴的基礎。而在這個過程中,品牌營銷理論與模式的創新將成為汽車企業發展與突破的核心。 一、2007年上半年汽車銷售形勢與產業格局分析 1、汽車銷售形勢延續了2006年的銷售形勢,繼續快速增長 2007年上半年全國汽車銷售437萬輛,同比增長23%;其中商用車銷售129萬輛,同比增長26%,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提高11個百分點;乘用車銷售308萬輛,同比增長22%,其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量達到228.69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5.92%;功能乘用車(MPV)銷售10.70萬輛,同比增長12.90%;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銷售15.80萬輛,同比增長39.03%;交叉型乘用車銷售53.22萬輛,同比增長6.85%。 2、轎車增長結構:中級車快速增長,緊湊型車開始趨冷 從轎車市場需求結果來看,價格在20~30萬左右的中高檔轎車增長較快,成為市場的增長的主流,而去年增長較快的價格在5、6萬元左右的低檔轎車,開始趨冷。另據統計,二手車在2007年上半年也有一個很大的發展。1~5月,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為80.49萬輛,交易額為3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36%和39.67%。 轎車市場的需求結構表明,中國經濟的貧富差距變化,已經開始影響了汽車需求結構。一方面,有車階層收入穩定上升,轎車消費開始進入到到家庭用車升級階段。同時,高收入消費人群放棄的中低端轎車,促進了二手車市場逐步繁榮,同時,也搶佔了中低端消費者新車購買的市場。 這可能迫使各類轎車的價格進一步下跌,促進轎車市場走向成熟,使大眾普遍達到能夠購買轎車的水平,中國開始進入到一個大眾化的汽車消費時代。 3、轎車品牌主要競爭格局發生變化,大眾、奇瑞快速增長,上海通用出現增長乏力,而北京現代則出現大幅下滑 2007年上半年,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稱,全國轎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生產企業依次為:一汽大眾、上海大眾、上海通用、奇瑞、東風日產、廣州本田、吉利、一汽豐田、東風神龍、天津一汽。這十家企業今年上半年共銷售轎車146.11萬輛,佔全國銷售總量的63.89%。與上年同期相比,除一汽豐田和天津一汽外,其它企業均呈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和奇瑞增幅更為顯著。 上半年,排名前十位的轎車品牌依次為:桑塔納、捷達、凱越、凱美瑞、QQ、夏利、雅閣、福美來、伊蘭特、福克斯。上半年,上述十個品牌共銷售75.92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33.20%。其中,自主品牌奇瑞QQ的上半年銷量達到67241輛;而未入「前十」的比亞迪F3也實現銷量51758輛,同比增長101%,成為中國車市增長最快的車型;華晨汽車上半年銷售同比增長也高達58%。其中,東風本田依靠SUV異軍突起。東風本田今年上半年的銷量已超過5.3萬輛,同比增長160%,增速在行業中名列第一。銷量逐步提升首先要歸功於在上海車展上推出的新CR-V,這款小眾車型的SUV從5月開始月銷量就接近4000輛,月的銷量達到10813輛,單月銷售首次突破1萬輛,成為國內中高端SUV的第一。 這表明,中國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正在不斷發展,而滿足這種需求的個性化產品,將給汽車品牌帶來巨大的變化。同樣,哈佛今年上半年也在高速成長,從另一個角度證明,大眾化的個性化產品,仍然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北京現代今年上半年表現不理想。北京現代上半年銷量為11.21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其中,新舊索納塔一共賣了21391輛,伊蘭特賣了近6萬輛,6月銷量雖然達到6220輛,但只達到凱越近一半的水平,雅紳特半年銷售12925輛。 現代銷售滑坡,表明現代品牌由於文化與地域的影響,仍然在中國處於弱勢的地位,而弱勢品牌不能依靠簡單的廣告與活動推廣實現品牌的本質性提升與發展。因此,尋求弱勢品牌的強勢營銷戰略與品牌塑造戰略,這不僅僅是現代,而且也是左右中國自主品牌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二、2007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營銷以及主流汽車營銷模式的營銷學分析 分析2007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營銷戰略,可以說,中國本土化的汽車品牌戰略正在形成之中,同時仍然有進一步的創新和發展的空間。一個明顯的證據是,以奇瑞為代表的自主品牌獲得了快速發展。分析2007年是半年中國汽車界的營銷實踐,中國汽車營銷呈現出明顯的幾大特徵現象。 特徵現象一、品牌和價格的雙優模式,成為上半年中國汽車營銷的主流,捷達、桑塔納老車型降價後引領市場 老三樣依靠其強大的品牌優勢和不斷地降價,搶得市場份額,從3月份,老三樣率先發起一輪降價戰。捷達官方降價3000元-9000元。其中,售價最低的捷達夥伴降價後指導價7.68萬元,主力車型CIF春天手動擋指導價8.98萬元,頂配車型指導價10.18萬元。而且經濟在此基礎上還在不斷地進行促銷。東風雪鐵龍推出的07款富康,價格調整到7.2萬元;桑塔納全選優惠3000元售價7.68萬元,同時上海大眾還推出了一款簡配的普桑出租型僅售6.98萬元。 在車型成熟、維修方便、品牌價值突出的背景下,老三樣的降價,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今年上半年1-5月份,桑塔納和捷達再次獲得冠亞軍,銷量分別達到10.95萬輛和10.09萬輛。 同時,我們也看到老款車型降價,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主流特徵,並且成為影響車市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強勢品牌降價,對中低端品牌定構成巨大影響。這表明,隨著汽車市場不斷成熟和發展,強勢品牌逐漸降低價格,已經成為汽車產業的基本技術。完全依靠低價格而不積極塑造品牌的汽車企業,將面對絕對存亡的境地。 特徵現象二:強勢品牌的策略與結構性價格……
㈦ 市場營銷畢業論文關於汽車營銷的 開題報告 和論文 急求 拜託了!!!!好的話追加全部分...
我也需要,麻煩你找到了,告我一聲百?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