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計算思維在市場營銷中的應用
人類通過思考自身的計算方式,研究是否能由外部機器模擬,代替我們實現計算的過程,從而誕生了計算工具,並且在不斷的科技進步和發展中發明了現代電子計算機。在此思想的指引下,還產生了人工智慧,用外部機器模仿和實現我們人類的智能活動。隨著計算機的日益「強大」,它在很多應用領域中所表現出的智能也日益突出,成為人腦的延伸。與此同時,人類所製造出的計算機在不斷強大和普及的過程中,反過來對人類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大大增強了人類的思維能力和認識能力,這一點對於身處當下的人類而言都深有體會。早在1972年,圖靈獎得主Edsger Dii.kstra就曾說:「我們所使用的工具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從而也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能力」,這就是著名的「工具影響思維」的論點。計算思維就是相關學者在審視計算機科學所蘊含的思想和方法時被挖掘出來的,成為與理論思維、實驗思維並肩的3種科學思維之一。計算思維是計算時代的產物,應當成為這個時代中每個人都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
由此可見,在介紹計算機的誕生與發展時,自然地提及計算思維的基本思想,進而再較為詳細地介紹計算思維的相關概念和內涵,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並且在後續學習中主動而有意識地加強相關能力的培養。
3 計算思維要素的自然體現
演算法和數論中很多內容涉及計算與計算思維,如遞歸就是一種典型的計算思維。遞歸的案例很多,可以從德羅斯特效應(Droste effect)說起,用一張圖(如圖1)就能很好地說明什麼是德羅斯特效應,然後解釋德羅斯特效應與遞歸的關系,因為它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遞歸,讓學生從感性的角度對遞歸有一個認識。再如電影盜夢空間,從現實走入一層又一層有意構建的夢境,而後又克服重重困難走出層層夢境回歸現實,這部電影充斥著典型的遞歸思想,通過這種學生感興趣或者採用當前熱門的話題來介紹遞歸概念的方式,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下面我們通過與計算相關的案例進一步介紹遞歸,例如漢諾塔問題(Tower of Hanoi),這是目前在介紹遞歸的書中用的非常多的一個案例,它不僅是一個遞歸問題,而且通過計算我們不難發現,移動金片的次數,f(n)與寶石針上的金片個數n之間的關系是為:
f(n)=2n-1
因此當n=64時,f(n)的值將高達18,446,744,073,709,551,615,按移動一次花費1s計算,需要約5 845億年才能完成,這樣的問題在現實中幾乎是無法實現的,但我們可以借用計算機的超高速,在計算機中模擬實現。由此可見,藉助現代計算機超強的計算能力,有效地利用計算思維,就能解決之前人類望而卻步的很多大規模計算問題。
相對於漢諾塔問題,斐波那契數列(Fibonacci Sequence)是更為簡單、典型且易於接受的遞歸問題。斐波那契數列又稱黃金分割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1、1、2、3、5、8、13、21……,即後一個數字是前兩個數字之和,在數學上,斐波納契數列直接被以遞歸的方法定義:
f(0)=0
f(1)=1
f(n)=f(n-1)+f(n-2)(n>=2,n∈N*) 這個級數與大自然植物的關系極為密切,幾乎所有花朵的花瓣數都來自這個級數中的一項數字。例如,菠蘿表皮方塊形鱗苞形成兩組旋向相反的螺線,他們的條數必須是這個級數中緊鄰的兩個數字(如左旋8行,右旋13行),又如向日葵花盤(見圖2)。它形成了一種自然規律,現在人們也將其應用於股票、期貨技術分析中,在現代物理、准晶體結構、化學等領域也都有直接的應用,為此,美國數學會從1960年代起出版了Fibonacci Sequence季刊,專門刊載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趣的是,隨著數列項數的增加,前一項與後一項之比越來越逼近黃金分割的數值0.618 033 988 7,這個數值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諸如繪畫、雕塑、音樂、建築等藝術領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設計等方面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另外在取石子的博弈游戲中按此規律必能獲勝。利用這種規律,我們可以用計算機模擬自然、創建人機對戰的博弈游戲,以及對金融走勢的分析等。
此外,計算機中文件夾的復制也是一個遞歸問題,因為文件夾是多層次性的,需要讀取每一層子文件夾中的文件進行復制。掃雷游戲中也有遞歸問題,當滑鼠單擊到四周沒有雷的點時往往會打開一片區域,因為在打開沒有雷的四周區域時,如果其中打開的某一點其四周也沒有雷,那麼它的四周也會被打開,以此類推,就能打開一片區域。這些問題用遞歸方法實現既清晰易懂,還能通過較為簡單的程序代碼實現。
計算思維的要素還有很多,以上我們以遞歸為例介紹了如何通過學生喜歡並易於接受的案例將遞歸的概念、思維方法顯現出來,並應用於各種現實的應用和問題解決中。根據計算思維的要素構造案例時,最好能夠構造出3種不同層次的案例(見圖3),驅動學生主動思考並領會計算思維。這3個層次包括簡單的計算問題案例、與
通過案例的驅動、問題的解析,在強化計算思維要素的同時,也經由3種不同層次案例的遞進關系逐步深化對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
4 程序設計與計算思維
計算思維也可以體現在程序設計中,如經典的證比求易演算法――「國王的婚姻」。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一個酷愛數學的年輕國王向鄰國一位聰明美麗的公主求婚,公主出了這樣一道題:求出48,770,428,433,377,171的一個真因子。若國王能在一天之內求出答案,公主便接受他的求婚。國王回去後立即開始逐個數地進行計算,他從早到晚共算了3萬多個數,最終還是沒有結果。國王向公主求情,公主告知223,092,827是其中的一個真因子,並說,我再給你一次機會,如果還求不出將來,你只好做我的證婚人了。國王立即回國並向時任宰相的大數學家求教,大數學家在仔細地思考後認為,這個數為17位則最小的一個真因子不會超過9位。於是他給國王出了一個主意,按自然數的順序給全國的老百姓每人編一個號發下去,等公主給出數目後立即將它們通報全國,讓每個老百姓用自己的編號去除這個數,除盡了立即上報賞金萬兩。最後國王用這個辦法求婚成功。實際上這是一個求大數真因子的問題,由於數字很大,國王一個人採用順序演算法求解,其時間消耗非常大。當然,如果國王生活在擁有超高速計算能力的計算機的現在,這個問題就不是什麼難題了,而在當時,國王只有通過將可能的數字分發給百姓,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求取結果。該方法增加了空間復雜度,但大大降低了時間的消耗,這就是非常典型的分治法,將復雜的問題分而治之,這也是我們面臨很多復雜問題時經常會採用的解決方法,這種方法也可作為並行的思想看待,而這種思想在計算機中的應用比比皆是,如現在CPU的發展就是如此。同樣,計算機基礎教學在介紹各個知識點時,往往也是由簡人難、不斷深入的,隨著問題復雜度的逐步提升,需要讓學生掌握如何採用抽象和分解來控制龐雜的任務或進行巨大復雜系統設計的方法。這些思想方法和思維能力是一通百通的,也是如今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真正希望學生能夠掌握的。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介紹這些經典的演算法後,需要通過一種具體的程序設計語言將演算法轉換為計算機可以執行的程序,了解如何將具體問題抽象化後由計算機實現的過程,並從程序的執行效率中讓學生感性地判斷出演算法的好壞,從而對各種演算法進行評價分析,體現出在時間和空間之間,在計算機處理能力和存儲容量之間需要進行折衷的思維方法。當計算機基礎教育界在熱議計算思維的同時,「Machine Thinking」在管理學界也成為時下最流行的詞彙之一,他們認為編程特別是其思想正在成為數字時代的一項基本技能,對新時代的知識工作者而言,編程早已不是程序員的必修課,而是營銷人員、業務人員甚至CEO的必修課,一些必要的編程知識成為更好地理解新技術、新服務和新商業模式的第3隻眼睛。因此,對於各種專業的學生,無論文理,都應當學習一些基本的演算法和程序設計,雖然很多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將來可能很少進行程序設計和系統構建這樣直接應用計算科學的實踐,但是在其接觸到的信息技術中,計算科學的應用和計算思維的體現無處不在,而且由於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在不同的邏輯層次進行定製與開發,這也為非計算機專業學生進行計算思維培養相關的實踐活動提供了可能性。對於理工科學生可以學習C、Visual Basic、Visual C++、Java、c≠}、Fortran、Python等高級程序設計語言,而對於文科專業學生可以選擇學習的程序設計語言也很多,例如可以選擇文科專業需要掌握的某項技能軟體之上的二次開發,例如在EXCEL、WORD中的宏編程(Visual Basic Application),或者網頁開發中的腳本語言VB Script或JavaScript等。而且隨著程序語言向自然語言編程方向的不斷發展,還可以選用起點很低的完全可視化編程語言,如RAPTOR(the Rapid AlgorithmicPrototyping Tool for Ordered Reasoning)、MIT開發的Scratch、Google開發的Blockly等,這些可視化編程語言和環境可通過簡單直觀的圖譜結構實現編程,通過它們設計的程序和演算法亦可直接轉換成為c++、c#、Java等高級程序語言,為程序和演算法設計的基礎課程提供教學實驗環境。程序設計課程應當從復雜的語法規則中解放出來,將內容重點轉移到問題的抽象,演算法的構造,程序的實現和評價等知識上,讓學生不僅能掌握一門演算法語言,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他們對相關軟體實現的理解,從而進一步理解計算科學的本質――抽象和自動化。
⑵ 辯證思維---市場營銷考試問題,急~!!!
自己想吧 O(∩_∩)O~ 我也不會
⑶ 求一篇「第一學期對市場營銷這個專業的認知」 500字
市場營銷學只是研究企業市場營銷活動及其策略的科學;他的研究對象不是市場,而是與市場相關連的企業經營活動過程;他的立足點、著眼點是企業,是從賣主的角度研究市場經營問題。
市場營銷學20世紀初誕生於美國,20世紀初到20世紀20年代是它的創立階段、20世紀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是他的發展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20世紀60年代是他的「革命」階段、20世紀70 ~90年代成熟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今分化和擴展階段。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以經濟科學、行為科學和現代管理理論為基礎,以研究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企業市場營銷活動及其規律性的綜合性應用科學,屬於管理學范疇。從它的發展過程可以知道,他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充分吸收相關學科研究成果、博採眾長的跨學科演變過程,進而逐步形成了具有特定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的獨立科學。其中,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管理學等相關學科對市場營銷思想的貢獻最為顯著。
另外,市場營銷學還具有經驗性、實踐性和發展性的特點。市場營銷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它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
研究和學習任何一門科學,都要根據其自身的特點,運用適當的方法,才能掌握它的發展變化規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其他管理學科一樣,市場營銷學的研究方法,最基本的仍然是唯物辯證法。在市場營銷學的原理中,到處都充滿辯證法。但每一門學科由於其特定的研究對象,其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市場營銷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系統分析法;2案例分析法;3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分析法;4宏觀與微觀分析結合法;5實驗法。
⑷ 辯證思維方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表現在
辯證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的中介,是理論思維的工具 人類對辯證思維的認識有一個從自發到自覺的發展過程。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和認識論在思維領域中的運用表明了人類的辯證思維具有完整的、科學的形態,從而能夠正確 揭示辯證思維方法的性質。辯證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的中介,是主體觀念地把握客體的一種認識工具,是人們正確進行理論思維的方法。它是由一系列方法所組成的整體。
⑸ 辯證思維在哪些自然科學中應用
辯證,形容看問題的眼光全面。指人們通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客觀事物辯證發展過程的正確反映,即對客觀辯證法的反映。辯證思維最基本的特點是將對象作為一個整體,從其內在矛盾的運動、變化及各個方面的相互聯系中進行考察,以便從本質上系統地、完整地認識對象。
「辯證」一詞為和制漢語,由日本學者根據西文翻譯而來,有「爭辯與證明」的含義。其英語「dialectic」可以拆分為前綴「dia」(交互的,兩者之間的)和詞根「lect」(發言),有「不同人交換意見」的含義。
通過觀察和學習掌握一定的經驗和知識之後,不同的人對同一問題產生了不同看法,因此他們在一起通過類似辯論的方式闡述各自的想法,在交流的過程中剔除自己原本的想法中不合邏輯的部分。這其中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企圖讓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是「在討論中覺得自己原本的觀點不正確而將其放棄,轉而接受別人的觀點」。其本質是個人對自己和對別人的同時批判。參與辯證的人最終會得出共同結果,這個結果相較於他們原來各自的想法更加客觀和系統化。
歷史上,不同形式的有關辯證推理的系統思想在印度文化圈和西方都有出現,包括蘇格拉底方法論、印度教辯證法、佛教辯證法、中世紀辯證法、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塔木德辯證法(猶太教)和新教辯證法。
⑹ 結合生活和工作經歷談,談辯證思維,以及在以後的工作中怎麼應用辯證思維
首先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普遍聯系和永恆發展是它的兩大總特徵。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一系列范疇,從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普遍聯系和永恆發展。作為哲學范疇,聯系是指是指一切事物或現象之間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因而這種聯系是辯證聯系,它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和條件性的特點。發展與運動、變化屬同一序列概念,但發展是前進、上升的運動和變化。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分別揭示了事物發展的不同內容。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基本形式或狀態。通過對這一規律的掌握,要把腳踏實地與遠大理想有機結合起來,以利於人生價值的實現和取得事業成功。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方向和道路。通過這一規律的掌握,要明白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要樹立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唯物辯證法的主要范疇有原因和結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內容和形式以及現象和本質。這些范疇從不同的側面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聯系和永恆發展,是對唯物辯證法基本規律的補充和具體體現。由於這些邏輯范疇是對世界聯系和發展的基本環節的反映,這就要求我們在認識世界中,要正確理解因果關系,以把握 事物規律性;在必然中把握偶然,利用偶然;從可能到現實,並立足現實,把握可能;堅持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透過現象以揭示本質。
⑺ 如何在工作中運用辯證思維
各級領導幹部要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防止出現「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的情況。六種思維包括辯證思維、系統思維、戰略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精準思維。筆者就如何在工作中運用辯證思維談些自己的看法。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發展著的,要求黨員幹部用發展的眼光辯證的看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如果說對待工作,孤立、片面的看問題,將會止步不前。
在工作中運用辯證思維,要求黨員幹部做工作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辯證思維不僅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哲學高度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辯證思維能力是提高人口素質的關鍵,也是提高領導幹部素質的關鍵。黨員幹部要善於運用辯證思維來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對於提高領導效能具有倍增作用。黨員幹部的首要職責是做決策。要作出科學的決策,離不開辯證思維這一思想武器。黨員幹部要從培養辯證思維方式著手,學會全面地、聯系地和發展地看問題,提高思維的廣度、深度,使思維方式更加具有層次和靈活性,從而在工作中善於運用辨證方法處理問題。在領導工作中,分析任何事物,都不能只看一面,而要堅持兩分法,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不要只看錶面,也要看到它的更深層面;不能只憑主觀願望,還要看客觀條件。黨員幹部在領導工作中,只有堅持兩點論,在大同中看到差別,在差別中看到利益的重合點,善於辯證思維,才能根據不同情況,靈活地決定行動的策略,求得雙贏、多贏的結果。黨員幹部在工作中,尤其是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重大規劃的問題,必須要堅持發展變化的辯證思維,把眼光盡量放得遠一些,這樣才會使工作卓有成效,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領導者應學會辯證思維,關鍵是要堅持全面性,力戒片面性;堅持系統性,力戒孤立性;堅持發展和創新,力戒僵化和保守;堅持對立統一,力戒絕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