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淺析音樂劇的市場營銷策略

淺析音樂劇的市場營銷策略

發布時間:2021-05-14 19:02:30

市場營銷策略分析、市場營銷分析的區別;營銷策略、營銷戰略的區別。

一、營銷策略:

是企業以顧客需要為出發點,根據經驗獲得顧客需求量以及購買力的信息、商業界的期望值,有計劃地組織各項經營活動,通過相互協調一致的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銷策略,為顧客提供滿意的商品和服務而實現企業目標的過程。

二、市場營銷分析:

是指企業在規定時間,對各個營銷區域的各項銷售工作進行的總結、分析、檢討及評估,並對下階段的營銷工作提出修正建議,對某些區域的營銷策略進行局部調整,甚至對某些區域的銷售目標計劃予以重新制定。

因此,市場營銷分析工作,是企業營銷管理工作中一項極其重要的主體內容。

(1)淺析音樂劇的市場營銷策略擴展閱讀:

營銷策略:

1、4Ps,即:產品(Proct) 、價格(Price) 、促銷(Promotion)、通路與配銷 渠道和分銷(Place&Distribution)

這四個因素應用到營銷過程中,就形成了四方面的營銷策略。

在4Ps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6Ps、7Ps等,如加上政治POLITICS和公共關系PUBLIC,是為6Ps。

1981年布姆斯(Booms)和比特納(Bitner)建議在傳統市場營銷理論4Ps的基礎上增加三個「服務性的P」,

即:人員(People)、流程(Process)、環境(或實體環境;Physical evidence),而形成了7Ps理論。

7Ps多被用於服務行業。

根據與市場競爭對手對抗的需要而制定富有競爭力的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政策。

這一時期誕生了著名的4P理論。當時還是大眾媒體盛行的時代,依靠大眾媒體促進銷售,無差異化策略成為這一階段的明顯特徵。

2、產品策略主要研究新產品開發,產品生命周期,品牌策略等,是價格策略,促銷策略和分銷策略的基礎。

3、價格策略又稱定價策略,主要目標有四點:

(1)維持生存;

(2)利潤最大化;

(3)市場佔有率最大化;

(4)產品質量最優化

4、促銷策略主要目的是:傳遞信息,強化認知,突出特點,誘導需求,指導消費者,擴大銷售,滋生偏愛,穩定銷售。

5、渠道策略,是指為了達到產品分銷目的而起用的銷售管道。

6、人員(Personal Sales),所有的人都直接或間接地被捲入某種服務的消費過程中,這是7P營銷組合很重要的一個觀點。

知識工作者、白領雇員、管理人員以及部分消費者將額外的價值增加到了既有的社會總產品或服務的供給中,這部分價值往往非常顯著。

7、流程(Process),服務通過一定的程序、機制以及活動得以實現的過程(亦即消費者管理流程),是市場營銷戰略的一個關鍵要素。

8、環境(Physical Evidence),包括服務供給得以順利傳送的服務環境,有形商品承載和表達服務的能力,當前消費者的無形消費體驗,以及向潛在顧客傳遞消費滿足感的能力。

9、SWOT方法分析市場:

SWOT是一種分析方法,用來確定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

strength(優勢):評估自己的長處;

weakness(劣勢):找出自己的短處;

opportunity(機會):發現自己的機會;

threats(威脅):認識到存在的威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市場營銷

⑵ 市場營銷策略

去網路找啊。。

⑶ 音響市場營銷策略

你的產品當初設計的時候就應該有個客戶群體吧。如果沒有的話,你也不專用銷售了。沒有設屬計的客戶群體,你是設計的高檔的,抵擋的,還是演出用的,或者家庭用的。一點都沒有說,怎麼給你說呢。你反正做策劃,就抓住你產品的特點找到適合他的群體在來進行策劃,不要盲目。

⑷ 淺析法國音樂劇市場中的優勢 要求:1、以《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例子 2、2500字 求大神。。。

法國音樂劇(spectacle musicale)的發展史,比起英美來要短得多,然而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迅速發展,成為了倫敦和百老匯之外,另一個引人矚目的舞台。這段時間里,不僅曾誕生了完美的《巴黎聖母院.鍾樓怪人》,還有《十誡》,《羅密歐與朱麗葉》,《小王子》等等經典音樂劇,並保持了平均每年一部全法巡演的成功作品,前年有《陽光下的孩子》,去年有至今仍在巡演的《太陽王》。

這些音樂劇的成功,很大程度來源於法國和魁北克優秀的流行音樂土壤,許多有經驗的音樂製作人,戲劇及喜劇導演,法語流行樂歌手,現代舞蹈家都樂於參與這種文化形式的表演。大多由名著改編的劇本具有廣泛的觀眾基礎,法語的拉丁語系發音又適合於演唱大型曲目;沒有傳統舞台劇的表演束縛,法國人一開始就能接受現代的舞台造型和表現方式,耳麥,投影,甚至街舞被大量的使用,以及現場錄像和CD的同時發行,促成了法國音樂劇的迅速崛起。

由於法國音樂劇的情節或是耳熟能詳的名著(如《巴黎聖母院》和《羅密歐與朱麗葉》),或是簡單隨意(如《小王子》),在角色塑造和敘事方面省去的挖掘,製作人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唱段的詞曲創作,布景的搭制,和舞蹈的選配上。在音樂方面,法國的創作不像英美,有固定系統的模式,而是直接運用流行音樂的元素,幕間的轉換和背景的投影也使用了不少電影手法(這里還有一個Specatale Musicale'音樂劇'與 Comedie Musicale『音樂喜劇』 的細微差別)。.

共同點1:鮮明的「演唱會」風格 抽象的布景

這兩部作品,在演唱形式上,都使用了放置在嘴邊的、非常明顯的耳掛式麥克風,同主流音樂劇求真實場景、求演員入境的風格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這雖然只是一個細節,但是,我認為反映了主創人員的藝術理念,也就是把流行音樂元素放到了一個更突出的位置上來。這表現在不只是大量的應用流行音樂的旋律風格、節奏、和聲效果,大膽使用各種電聲樂器的聲音,選用流行歌星,而是將整個舞台風格流行化。試想,如果所有《貓》,或者《歌劇魅影》的主唱們全都帶上巨大的麥克風,會是什麼效果。貓將不貓,魅影「穿越」時空。因為這兩部代表世界音樂劇主流的作品,他們雖然是以流行元素為基礎創作的(《歌劇魅影》我更願意說是借鑒了唱法,而音樂還是以傳統的歌劇模式為基礎的),但是在舞台上追求的都是戲劇化、逼真化、大場面的藝術理念。當然,這也是音樂劇這個詞本身想落腳的地方。不論是音樂劇,或者歌劇,詞根都在「劇」,所以舞台風格呈現標準的戲劇模式,是一個自然的結果。

正是在與主流不同的創作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看到,這兩部作品的舞台風格在很大程度上褪去了戲劇的風格。從布景到道具,無論是《巴黎聖母院》還是《羅密歐與朱麗葉》都相當的抽象化、意象化。《巴》劇中,一面磚牆,牆前兩個石柱,就可以意會成聖母院;《羅》劇中兩層的背景建築更是被多個場景、環境以不同的形式運用。這樣,主唱們從傳統的戲劇環節中解脫出來,從而能夠將更多的經歷放在音樂的表現和人物的表演當中。同時,舞台更加空曠,無論是從主唱們的獨唱、合唱的表現,還是在群體劇情中方便了眾多的群舞,都凸顯了演唱會風格。

共同點2:歌者不跳舞,舞者不唱歌

這是這兩部音樂劇區別於主流音樂劇的又一大鮮明特色。我們暫且不討論這個處理到底是優是劣,來分析一下這樣的目的是什麼。首先,將主唱從繁雜的舞蹈中解脫出來,能夠節省主唱的體力,使得他們的氣息更容易控制,從而能夠駕馭更難的旋律,從而增強音樂的表現力。這顯然是建立在上面已經分析過的「演唱會」模式的基礎上的。唱被放到了絕對的主角地位,以至於需要從舞蹈形式中脫離出來。這與以舞蹈為重點的《西區故事》、《貓》等音樂劇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僅以《貓》舉例,我們記住的不只是莎拉布萊曼飾演的那隻流浪貓,眾多貓的形象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火車員、魔術貓、廚師貓、小偷貓……這靠的都是精湛的舞蹈技藝。《西區故事》開頭更是大秀芭蕾(表示不喜歡這種風格)。而這兩部音樂劇中,所有的舞蹈都是為音樂服務的,推動音樂的發展,音樂氣氛的渲染,屬於附屬品,音樂才是最重要的。在很多重要的演唱橋段,甚至都沒有舞蹈出現,這非常能說明主創非常看重此刻的旋律。在《巴》劇中,開場時游吟詩人的《大教堂時代》、游吟詩人和主教的合唱《佛羅倫薩》,卡西莫多和艾絲美拉達的部分獨唱,背景都是異常空曠的舞台。《羅》劇中部分男女主人公對唱傾訴愛慕的情節也是這樣。這一方面反映了曲作者對自己音樂旋律的充分信任,另一方面也放映了音樂被放在了一個無可替代的地位。

共同點3:靠獨唱撐檯面 主旋律線索消失

主流音樂劇,在演唱形式上和旋律創作上借鑒了很多歌劇創作的形式。表現為獨唱與合唱並重,全局音樂有貫穿始終的音樂線索。這兩點在這兩部法國音樂劇中都看不到。

先說演唱形式。兩部音樂劇的故事情節經常依靠一段獨唱接著一段獨唱的方式進展下去,即便是合唱,也是本來就不多的幾位主唱之間,而且篇幅不長,在全劇中並不佔據主要影響。合唱團的和聲基本都是事先錄制好的,沒有現場專門的伴唱出現。究其原因,我認為跟後面要說的一點是密切相關的。

作曲家一改以往音樂劇中交響樂式的系統創作模式,即精心設計好一個主題旋律,並不斷的變化或者重現,貫穿整個音樂劇。舉《歌劇魅影》的例子。這部音樂劇中,魅影的主題旋律幾乎每次魅影出現都要以不同的方式重現,而且在魅影的演唱中變化出現,或延續音樂形象的進一步發展,或者重復之前已經充分描繪的音樂形象。

而在這兩部作品中則完全不是這樣的。各段音樂相對獨立,沒有明顯的連帶關系,從而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就是上面說的,可以有很多獨唱,因為本來音樂就是相對獨立的,主唱一個換另一個。另一方面,從總體上,也非常契合「演唱會」的流行風格。流行音樂本來就是以一首一首動聽、有感染力的歌曲取勝的,自然創作起來要打破傳統創作方式。《巴》劇的開頭,從游吟詩人到艾絲美拉達的哥哥,到艾絲美拉達……這樣的好處是故事情節可以迅速展開,另一方面是給了主唱充分發揮的空間。

其實這也是曲作者給自己出的一道難題。他必須要對每首音樂的旋律都有充分的信心,每段音樂都要精心雕琢。從《巴》劇中,我認為作曲家取得了非常大的勝利。而《羅》劇除了「主打歌曲」,表現欠佳。

因為主旋律影子的消失,所以這兩部作品都是憑借精心雕琢的代表歌曲作為自己制勝的法寶。只需要看看他們返場的時候唱的安可曲,就能夠判斷出哪首作品是作曲家的得意之作。《巴》劇中無疑是一開場就讓所有聽者都低頭跪拜的《大教堂時代》;《羅》劇則是《愛》和《世界之王》。有意思的是,這些招牌曲目都出現在音樂劇的上半場的前半部分,抓住觀眾之意異常明顯。這三首都是欣賞這兩部音樂劇非聽不可的經典唱段。

寫到這里,明顯能看出,這又是流行音樂的運作形式了。歌星們不是都通過專輯中的主打曲目作為宣傳手段,開拓市場么?

共同點4:鮮明法國色彩的旋律、舞蹈、服裝

我認為這兩部作品都是法國藝術原汁原味的精彩展現。先說旋律,我非常的喜歡《巴》劇中的音樂。浪漫、悠揚,乍一聽好像是作曲家隨性的閑來之筆,再聽一遍,卻的確是感情飽滿,非常有特色,讓人過耳不忘,還要回去找來再聽。

舞蹈風格,這個我就不太懂了,但是跟國標隊跳的很多東西很像啊,具體叫什麼我就不敢說了,但是100%沒有了古典的痕跡,僵硬做作的芭蕾動作都消失了(開心)。

再說服飾,《巴》劇的服飾我認為非常符合劇情需要,既復古,又帥氣。相反《羅》劇的服裝我認為幾位家族長老的衣著過於華麗了,而且主唱的服裝,尤其是羅密歐等三位男主唱的服飾,反光的上衣面料,緊身的窄褲子,讓我怎麼看怎麼覺得特別現代,有穿越的感覺。而主教的服飾又太簡陋了……看著特別窮酸……

⑸ 市場營銷策略研究的意義

市場營抄銷策略是指企業根據自身內部條件和外部競爭狀況所確定的關於選擇和佔領目標市場的策略。它是制定企業戰略性營銷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質就是企業開展市場營銷活動的總體設計。

企業制定市場營銷策略,目的在於充分發揮企業優勢,增強競爭能力,更好地適應營銷環境變化,以較少的營銷投入獲取最大的經濟效果。



(5)淺析音樂劇的市場營銷策略擴展閱讀

誠實守信的原則:

誠實守信又是基本層的道德要求的最基礎部分,它是企業經商道德的最重要的品德標准,是其它標準的基礎。在我國傳統經商實踐中,它被奉為至上的律條。

誠實守信當今仍應是企業市場營銷活動中把握道德界限的重要基礎規則,具體地應當包括產品質量上的誠實,不假冒;廣告中要誠實相告;價格上明碼實價,叟童無欺;交易中履行合同責任,信守承諾,以及市場調查數據真實等等許多方面。

閱讀全文

與淺析音樂劇的市場營銷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烏市本色電子商務 瀏覽:267
湘潭市加快電子商務 瀏覽:990
隱形矯正營銷方案 瀏覽:406
散貨商場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299
策劃方案活動背景 瀏覽:986
電子商務商行要交稅嗎 瀏覽:325
加一元換購促銷方案 瀏覽:462
團日活動策劃方案活動流程6 瀏覽:653
銀行內訓師培訓方案 瀏覽:317
白酒進入市場促銷活動 瀏覽:736
項目部搬遷策劃方案 瀏覽:469
羽西化妝品整合營銷方案 瀏覽:694
寶鋼國際電子商務 瀏覽:227
大學勞動節策劃方案 瀏覽:959
三七女生節策劃方案 瀏覽:693
實體門店的推廣方案 瀏覽:983
幼兒園五周年慶祝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88
鄉鎮衛生院開展中醫葯培訓方案 瀏覽:285
商業街開街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13
培訓班聖誕活動方案抽獎環節 瀏覽: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