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王老吉品牌營銷戰略分析及啟示

王老吉品牌營銷戰略分析及啟示

發布時間:2021-05-14 16:06:55

❶ 王老吉的營銷策略對其他飲料企業的啟示

王老吉是中國的幾百年傳統涼茶作用是用來解熱氣的
炒作的就是這個賣點...而且市場上又剛好缺少這類型的飲料
王老吉的上市恰恰是門當戶所以能成功

❷ 王老吉的市場營銷分析

(我自己參加一個比賽的分析,簡單的把文字發上來,你看看吧)
1.准確的產品定位

2.用廣告加溫

3.巧妙運用網路宣傳炒作

4.終端出擊
1.准確的產品定位

——預防上火的飲料

王老吉以一種健康飲料的姿態迎合了現代廣大消費者崇尚天然、追求健康、預防上火的心理,變成了現代人「預防上火」的習慣性飲用的健康飲料。
2. 用廣告加溫

央視一套——晚間新聞聯播

(1)重新定位之後,加多寶當即決定投入1000萬人民幣;
(2)2003年底,廣告投放追加到4000萬人民幣;

「非典」期間投放了央視一套的黃金招標段;
(3)2004年,1個億;《嶺南葯俠》
3.巧妙運用網路宣傳炒作

5.12汶川大地震後的 CCTV「愛的奉獻」晚會中一個廣東加多寶(罐裝王老吉所屬公司)捐贈一億元人民幣。
4.終端出擊

1、選擇湘菜和川菜館、火鍋店作為「王老吉誠意合作店」;

2、牙簽、紙巾盒、牆上海報……

3、大小商店都有銷售;
缺點
1、功能性飲料有其天然缺陷。

(1)太過強調去火可以圈定一批忠實的消費者,但也把沒有「去火」打算的人群排斥在外。

(2)功能性飲料具有可替代性(因為去火產品不止一個王老吉)
2、品牌不統一,阻礙企業做大做強。

(1)1997年公司從廣葯集團租來紅罐「王老吉」的品牌使用權,租期為20年。租用使得品牌經營在可持續性上存在隱患。

(2)生產「王老吉」的三家企業(廣葯集團、香港加多寶以及王老吉後人王健儀主辦的香港王老吉國際有限公司)對市場的瓜分又阻礙了王老吉的做大做強。
3、王老吉究竟賣的是葯還是飲料。

目前已經有人開始質疑王老吉的去火功能,暫且不論,但有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至今尚未解決,就是王老吉究竟是葯還是飲料,如果是葯,就一定有副作用,那麼它宣傳的「老少皆宜」是不是存在問題?如果不是葯,但它的宣傳是「可以去火」,那麼就是有葯的功效,喝這個飲料同樣會有副作用的擔心。

4、競爭激烈

如果放眼整個飲料行業,以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以康師傅、統一為代表的茶飲料、果汁飲料更是處在難以撼動的市場領先地位

❸ 王老吉的營銷思路究竟是什麼

王老吉作為第一個預防上火的飲料推向市場,屬於開創一個新品類。它通過高強度央視廣告轟炸和地面執行部隊的配合來向市場推廣。文章摘自成美公司的《紅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戰略》。

❹ 以王老吉為案例,從營銷學的定位戰略解析品牌與市場、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在頻頻的消費者促銷活動中,同樣是圍繞著「怕上火,喝王老吉」這一主題進行。如在一次促銷活動中,加多寶公司舉行了「炎夏消暑王老吉,綠水青山任我行」刮刮卡活動。消費者刮中「炎夏消暑王老吉」字樣,可獲得當地避暑勝地門票兩張,並可在當地渡假村免費住宿兩天。這樣的促銷,既達到了即時促銷的目的,又有力地支持鞏固了紅罐王老吉「預防上火的飲料」的品牌定位。
同時,在針對中間商的促銷活動中,加多寶除了繼續鞏固傳統渠道的「加多寶銷售精英俱樂部」外,還充分考慮了如何加強餐飲渠道的開拓與控制,推行「火鍋店鋪市」與「合作酒店」的計劃,選擇主要的火鍋店、酒樓作為「王老吉誠意合作店」,投入資金與他們共同進行節假日的促銷活動。由於給商家提供了實惠的利益,因此紅罐王老吉迅速進入餐飲渠道,成為主要推薦飲品。
這種大張旗鼓、訴求直觀明確 「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運動,直擊消費者需求,及時迅速地拉動了銷售;同時,隨著品牌推廣的進行,消費者的認知不斷加強,逐漸為品牌建立起獨特而長期的定位——真正建立起品牌。
推廣效果
紅罐王老吉成功的品牌定位和傳播,給這個有175年歷史的、帶有濃厚嶺南特色的產品帶來了巨大的效益:2003年紅罐王老吉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4倍,由2002年的1億多元猛增至6億元,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出廣東,2004年,盡管企業不斷擴大產能,但仍供不應求,訂單如雪片般紛至踏來,全年銷量突破10億元,以後幾年持續高速增長,2008年銷量突破100億元大關。
結語
紅罐王老吉能取得巨大成功,總結起來,以下幾個方面是加多寶公司成功的關鍵所在:
• 為紅罐王老吉品牌准確定位;
• 廣告對品牌定位傳播到位,這主要有兩點:
廣告表達准確;
投放量足夠,確保品牌定位進入消費者心智。
• 企業決策人准確的判斷力和果敢的決策力;
• 優秀的執行力,渠道控制力強;
• 量力而行,滾動發展,在區域內確保市場推廣力度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❺ 王老吉營銷案例分析

紅色王老吉 ---防火讓自己火起來分析流程: 1、引言-- 2、紅色王老吉--歷史及概況簡介 3、公司簡介--加多保以及王老吉葯業公司 4、案例的理論分析--定位戰略、文化營銷 5、展望--王老吉路在何方 6、總結 1、案例基本情況分析 人們都習慣了一種說法: 怕上火,喝王老吉。2003年是飲料王老吉的旺年。 "這一年王老吉突然火了起來,飛身上了超市、飯店、飲料機的寵兒榜。延續至今,仍是勢不可擋。2005年,王老吉銷量超過25億,是2002年銷量1.8億的14倍,成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2、歷史及概況介紹 王老吉涼茶? 老老實實王老吉,清熱解毒祛暑濕。在眾多老字型大小涼茶中,又以王老吉最為著名,堪稱涼茶始祖。何謂「涼茶」 涼茶,從字義理解,涼即寒涼,茶即茶葉,合起來講,涼茶乃用茶葉製成具有寒涼清熱,生津止渴作用的一種飲料。 " 涼茶起源於廣東,因為廣東地區屬於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水質偏於燥熱,再加上廣東人喜歡吃煎炒燥熱的食物,並習慣晚睡,很容易生「熱氣」 ,即北方人所說的「上火」。每到夏天,涼茶是廣東人必不可少的飲料。 王老吉最早是在1828年由王澤幫(乳名阿吉)所創,在廣州市十三行路靖遠街開設了一間王老吉涼茶鋪,專營水碗涼茶。
王老吉涼茶由於配方獨特、價格公道,因而遠近聞名,門庭若市,供不應求。
在1840年,王老吉涼茶鋪便開始以前店後廠的形式,生產王老吉涼茶包。 解放後,王老吉葯號分為兩支,一支歸入國有企業,發展為今天的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王老吉牌沖劑產品(國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後人帶到香港。
在中國大陸,王老吉的品牌歸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國大陸以外有涼茶市場的國家和地區,王老吉的品牌基本為王氏後人所注冊。而目前生產紅色王老吉的加多寶公司則是通過品牌租賃形式向王老吉葯業租賃了20年的品牌使用權。 發展的困境
加多寶的紅色王老吉只在兩廣、浙南一帶,由於過於濃厚的地域色彩,從1998年到2004年,王老吉飲料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中,默默無聞地固守著一方區域市場。
羊城葯業發展不盡人意 成為廣州第一批股份制改革的企業,走上了包括房地產投資在內的多元化的道路。隨之而來的卻是連續幾年的巨額虧損,最終資不抵債、負債經營。現實中的解決之道 為了求得更大的突破,盡管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境,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攜手加多寶公司,依託紅色王老吉,王老吉葯業走出了困境,讓一個享有170餘年歷史品牌的老字型大小企業重新煥發了春光。3、公司簡介:王老吉的組成
加多寶-------------------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是香港加多寶集團在大陸地區設立的獨家投資公司。公司主導產品是紅色罐裝王老吉飲料。
廣州王老吉葯業-------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 1828年,歷經百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我國中成葯生產企業50強之一
主要產品有王老吉系列、保濟丸、保濟口服液、小兒七星茶、清熱暗瘡片、克感利咽口服液、痰咳凈、藿膽丸等。 2004年8月,東莞加多寶的「王老吉」紅罐涼茶銷售額突破了10億元人民幣,是2002年全年銷售總額的5倍
廣州王老吉葯業於2004年開始推出利樂包的綠罐包裝,全年銷售收入達到8,000萬元。
廣葯王老吉和加多寶現在已開始廣告時間上的互相配合,產品定位也有區別:紅罐是高檔,綠罐則定位中低檔市場,主要針對中小城市以及腹地更廣的農村地區。
轉自一網友的博客,僅供借鑒

❻ 王老吉的品牌策劃分析

王老吉營銷成功之處
(一)品牌定位
在年之前,王老吉的銷售狀況一
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深究其內在原
因,模糊的定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一方面,王老吉作為一種傳統涼茶在
兩廣地區早已得到了普遍的認同,「王老
吉」就是涼茶的代名詞,就像一提到創可
貼,人們馬上就會想到邦迪一樣。但它是
經國家審核批準的食字型大小產品,其氣味,
顏色,包裝都與傳統涼茶有很大區別,而
且口感偏甜,更像是一種飲料。而按中國
「良葯苦口」的傳統觀念,消費者會本能的
認為,不苦的涼茶降火的效果會比較差。
作為涼茶他表現出了一種「葯力不足」的
形象。
另一方面,在兩廣以外的廣大地域,
消費者對涼茶的概念並不了解,想讓消費
者認同上百年歷史的傳統葯茶,難度是超
乎想像的,進行消費者教育的投入太高,
回報效果也很難預期。很有可能為其他涼
茶品牌做了嫁衣,免費幫他們進行了消費
群體的培養。更重要的是,一旦消費者教
育過程中出現偏差,中葯色彩太濃,很容
易遭致消費者的抵制。因為傳統中醫觀點
中認為,是葯三分毒,明明是中葯方子,卻
讓消費者當成飲料大量飲用,必然難以接
受。作為飲料他很難擺脫「中葯方子」的
形象。
為了解決這種尷尬的身份,王老吉必
須解決定位的問題,究竟是涼茶、還是飲
料。經過成美營銷的策劃,最終確定了「怕
上火.喝王老吉」的定位,成為了一種特
殊的功能型飲料。至此,王老吉徹底擺脫
「中葯方子」的形象,弱化其治療效果,不
是為降火,而是預防上火。通過這樣的重
新定位,新形象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認
同,銷售額不斷攀升。
(二)事件營銷
2008年最經典的事件營銷,非王老吉
莫屬。「封殺王老吉」的熱帖從天涯論壇不
斷的向各大論壇轉載,在網路推手的精心
策劃之下,全國上下要買光王老吉的熱情
空前高漲,這與「吃垮必勝客」的實例有
著異曲同工之處。
加多寶集團在汶川地震的賑災晚會
上,一嗚驚人的捐款1億人民幣,在震撼
了全國人民心靈的同時,也讓他們記住了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加多寶就是「王老吉」
的生產商。捐款這件事本身,就已經營造
了很強大的震撼效果,在當時「捐款比富」
的形勢下,捐款一億所創造的影響力遠遠
超過了投放4,5個億廣告所能達到的效
果。隨後,一篇被瘋狂轉載,跟貼無數的
熱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作為中國
民營企業的王老吉,一下就捐款一個億,
真的太狠了。絕對不能在讓王老吉的涼茶
出現在超市的貨架上,見一罐買一罐,堅
決買空王老吉的涼茶,今年爸媽不收禮,
收禮就收王老吉!支持國貨,以後我就喝
王老吉了,讓王老吉的涼茶不夠賣!讓他
們著急去吧!」就是這篇「封殺王老吉」的
熱帖,將追捧王老吉的熱情推向了高潮。
這篇熱貼像病毒一樣不斷的被各大網站、
論壇傳播,卻幾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完全
是一種自發性的擴散。這種將事件營銷與
病毒式營銷相結合的方式,成為其2008年
營銷活動中最大的亮點。
(三)文化內涵
在每一罐王老吉上都可以清晰的看到
「涼茶始祖王老吉,創於清朝道光年間,已
逾百年歷史」。秉承中國傳統文化是王老
吉能夠取勝的又一重大原因。對於傳統涼
茶來講,擁有傳統文化內涵的並不只是王
老吉一家,關鍵是看誰能夠把文化內涵的
價值更充分的發揮出來。王老吉在深化其
文化內涵的過程中,不但把傳統文化的招
牌扛了起來,並且以更容易被受眾接受的
方式進行傳播。看過電視劇《大宅門》的
觀眾都知道,其實這部電視劇就是以百年
老字型大小的同仁堂為原型的,應該說這部電
視劇的熱播成為了同仁堂做了一場聲勢浩
大的免費宣傳。王老吉也借鑒了這種方
式,拍攝的電視劇《(嶺南葯俠》在央視播
出,讓兩廣以外的眾多消費者開始了解王
老吉背後的故事,蘊含的文化內涵,用講
故事的方式讓消費者了解嶺南文化,在此
基礎之上認同這種文化。

❼ 「王老吉」品牌之爭留下什麼啟示

「王老吉」商標爭議,最主要的是對現有商標法關於使用者保護的制度提出了挑戰,它可能拉開使用者利益保護討論的序幕。給我們國內企業帶來的啟示有如下幾個方面:

啟示一:商標還是自己的好
「王老吉」商標爭議,爭議的背後在於商標的價值。根源是在於「王老吉」的商標使用權,加多寶不管如何向社會表現悲情和不甘,把王老吉商標從默默無聞做到年銷售收入160億,它只是取得了「王老吉」的商標使用權這是鐵的一個事實。商標的所有權是在廣葯方,即使加多寶擁有王老吉在港台及海外的商標注冊權,但在國內也必須要依照我國的《商標法》。

啟示二:從商標到品牌,需要經營
在多加寶租賃之前,2003年以前,王老吉只是一個區域性品牌,在廣東、浙南地區有比較固定的消費群,銷售額連續幾年維持在1億元左右,廣葯集團評估上千億的王老吉的品牌價值完全是加多寶公司塑造和運營的,加多寶成就是王老吉品牌的含金量。

啟示三:商標的價值無法估量
商標是一種商業符號,而品牌價值是與生產經營者的運作能力譬如廣告投入、銷售營運等投入分不開的,品牌不僅是企業做出來的,更有消費者情感上的認同。所以,商標產生之初並沒有價值,而是因為在使用中不斷累積商譽才逐漸產生價值。

啟示四:商標權的市場化
企業最寶貴資產不是土地廠房設備,而是品牌。商標是品牌的命根子。商標權是一種無形資產,具有經濟價值,可以用於抵債,即依法轉讓。王老吉雖然是一個中華老字型大小,但是它在2000年以前是一個日漸沒落的傳統醫葯品牌,廣葯集團手中的一塊「雞肋」,「用不上的資源」,加多寶公司正是看中了王老吉商標的潛質,1997年的某月某日加多寶和廣葯簽了個獨家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合同約定租期15年,加多寶使用王老吉商標至2011年12月31日,商標使用費一年506萬元。

啟示五:民族商標前途無限
從王老吉商標之爭中,我們欣喜的看到民族商標的價值,至少王老吉在國內的品牌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在國內市場的兩樂。民族品牌不僅是企業的,更是民族的。沒有民族品牌的崛起,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很難說真正強大。

啟示六:商標的授權之道
如何完善使用者保護制度,平衡商標所有者與使用者的利益關系,打造商標許可使用的良性運行模式,這是國內企業的一個難題,一方面國內企業不會授權,王老吉的租賃合同就存在在很大的漏洞,甚至還出現受賄協議。另一方面國內企業的商標維權意識淡薄,在外企的市場擴張下,我們很多的民族商標(如活力28、天府可樂、奧妮等商標)就是這樣與消費者漸行漸遠,直到消失。

❽ 有關王老吉定位戰略分析的

紅色王老吉 ---防火讓自己火起來分析流程: 1、引言-- 2、紅色王老吉--歷史及概況簡介 3、公司簡介--加多保以及王老吉葯業公司 4、案例的理論分析--定位戰略、文化營銷 5、展望--王老吉路在何方 6、總結 1、案例基本情況分析 人們都習慣了一種說法: 怕上火,喝王老吉。2003年是飲料王老吉的旺年。 "這一年王老吉突然火了起來,飛身上了超市、飯店、飲料機的寵兒榜。延續至今,仍是勢不可擋。2005年,王老吉銷量超過25億,是2002年銷量1.8億的14倍,成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2、歷史及概況介紹 王老吉涼茶? 老老實實王老吉,清熱解毒祛暑濕。在眾多老字型大小涼茶中,又以王老吉最為著名,堪稱涼茶始祖。何謂「涼茶」 涼茶,從字義理解,涼即寒涼,茶即茶葉,合起來講,涼茶乃用茶葉製成具有寒涼清熱,生津止渴作用的一種飲料。 " 涼茶起源於廣東,因為廣東地區屬於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水質偏於燥熱,再加上廣東人喜歡吃煎炒燥熱的食物,並習慣晚睡,很容易生「熱氣」 ,即北方人所說的「上火」。每到夏天,涼茶是廣東人必不可少的飲料。 王老吉最早是在1828年由王澤幫(乳名阿吉)所創,在廣州市十三行路靖遠街開設了一間王老吉涼茶鋪,專營水碗涼茶。
王老吉涼茶由於配方獨特、價格公道,因而遠近聞名,門庭若市,供不應求。
在1840年,王老吉涼茶鋪便開始以前店後廠的形式,生產王老吉涼茶包。 解放後,王老吉葯號分為兩支,一支歸入國有企業,發展為今天的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王老吉牌沖劑產品(國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後人帶到香港。
在中國大陸,王老吉的品牌歸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國大陸以外有涼茶市場的國家和地區,王老吉的品牌基本為王氏後人所注冊。而目前生產紅色王老吉的加多寶公司則是通過品牌租賃形式向王老吉葯業租賃了20年的品牌使用權。 發展的困境
加多寶的紅色王老吉只在兩廣、浙南一帶,由於過於濃厚的地域色彩,從1998年到2004年,王老吉飲料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中,默默無聞地固守著一方區域市場。
羊城葯業發展不盡人意成為廣州第一批股份制改革的企業,走上了包括房地產投資在內的多元化的道路。隨之而來的卻是連續幾年的巨額虧損,最終資不抵債、負債經營。現實中的解決之道為了求得更大的突破,盡管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境,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攜手加多寶公司,依託紅色王老吉,王老吉葯業走出了困境,讓一個享有170餘年歷史品牌的老字型大小企業重新煥發了春光。3、公司簡介:王老吉的組成
加多寶-------------------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是香港加多寶集團在大陸地區設立的獨家投資公司。公司主導產品是紅色罐裝王老吉飲料。
廣州王老吉葯業-------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 1828年,歷經百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我國中成葯生產企業50強之一
主要產品有王老吉系列、保濟丸、保濟口服液、小兒七星茶、清熱暗瘡片、克感利咽口服液、痰咳凈、藿膽丸等。2004年8月,東莞加多寶的「王老吉」紅罐涼茶銷售額突破了10億元人民幣,是2002年全年銷售總額的5倍
廣州王老吉葯業於2004年開始推出利樂包的綠罐包裝,全年銷售收入達到8,000萬元。
廣葯王老吉和加多寶現在已開始廣告時間上的互相配合,產品定位也有區別:紅罐是高檔,綠罐則定位中低檔市場,主要針對中小城市以及腹地更廣的農村地區。
轉自一網友的博客,僅供借鑒

閱讀全文

與王老吉品牌營銷戰略分析及啟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烏市本色電子商務 瀏覽:267
湘潭市加快電子商務 瀏覽:990
隱形矯正營銷方案 瀏覽:406
散貨商場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299
策劃方案活動背景 瀏覽:986
電子商務商行要交稅嗎 瀏覽:325
加一元換購促銷方案 瀏覽:462
團日活動策劃方案活動流程6 瀏覽:653
銀行內訓師培訓方案 瀏覽:317
白酒進入市場促銷活動 瀏覽:736
項目部搬遷策劃方案 瀏覽:469
羽西化妝品整合營銷方案 瀏覽:694
寶鋼國際電子商務 瀏覽:227
大學勞動節策劃方案 瀏覽:959
三七女生節策劃方案 瀏覽:693
實體門店的推廣方案 瀏覽:983
幼兒園五周年慶祝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88
鄉鎮衛生院開展中醫葯培訓方案 瀏覽:285
商業街開街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13
培訓班聖誕活動方案抽獎環節 瀏覽: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