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美的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美的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02 22:38:24

⑴ 美的的營銷模式是什麼樣的

美的集團的品牌營銷策略
1.品牌定位
隨著近幾年的不斷發展,美的集團在同行業里處於前列,其產品定位於中高檔產品,同時也很重視中低端產品的消費需求。對於自身品牌的未來,美的集團將通過持續穩健發展,打造成為全球化、科技化、適度多元化的具備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企業集團,到2015年成為全球前三的世界級白色家電類製造企業集團並實現「再造一個美的」的戰略目標。
目前,美的集團公司產品的品牌定位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多元化。美的集團的產品包括空調、冰箱、冷櫃、洗衣機、生活小家電、廚衛家電等為美的集團生產的產品,但還擴展到個人護理、其他產品等方面,以擴大生產市場競爭力,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2)大眾化。美的集團公司生產的產品主要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目的,以滿足消費者追求家電多樣化為出發點,做到符合消費者的消費心理。
(3)專業化。美的集團公司生產的產品主要採用現代化的生產技術,注重產品的科技含量,有自己的生產體系。
(4)產品多樣化。美的集團公司在生產的產品有多種型號、規格、多種不同使用功能。
2.品牌塑造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家電行業里,只有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信譽,才能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才能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品牌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要通過不斷地創新,使自己的產品在品質,質量和售後等方面得到迅速提高,能夠讓廣大消費者受益。而美的在持續的發展中,正是通過對品牌的不斷塑造,使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和影響 力得到了不斷的提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擴大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佔有率,生產出能為消費者認可、接受的產品,實現產品的有用價值。
(2)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運用高科技,以綠色為重點,開發出新產品,提高售後服務的質量,給企業樹立良好形象,創造更高的價值。
(3)根據市場的供求情況,正確地分析產品組合情況,適當的調整產品組合,堅持走品牌化的道路。

⑵ 美的、海爾、格力營銷渠道差異是什麼有什麼優缺點

海爾的營銷戰略:

1、先難後易:先抓「客戶」 後攻「對手」。

海爾總裁張瑞敏多年來的每個成功,其最根本依靠的一條是,永遠不對顧客說「不」,永遠把邁克爾·波特競爭模型(它包括「對手」即同行、潛在競爭者,替代品競爭者、供應商和客戶五個競爭對象)中的「顧客」奉為「上帝」;視作最重要的、第一位需要攻下來的「敵人」。因為只有「攻佔」了客戶的心,才有可能戰勝「對手」。

2、先難後易:先攻佔制高點再及其它。

在作為被攻佔的客戶、客戶群市場選擇上,海爾同樣實施「先難後易」的策略。這就是,在深入有效市場調研、市場細分基礎上,先進攻最難攻打的「客戶群」,待「最難客戶群」攻打下來之後,再攻較容易攻打的客戶群。在全國范圍內先攻打上海、北京、廣州,然後再攻打其它市場。在國際范圍則先攻打德國、美國市場,然後再拓展到其它國際市場,其優越性是顯然的。因為大體說來,消費時尚亦有一個梯度傳遞效應。

3、先難後易:先把握戰略樞紐再及其它。

毛澤東在總結勝利經驗時指出:要打勝仗,應當從戰略樞紐上把握戰役;從戰役樞紐上把握戰斗動作。張瑞敏之「先難後易」實質上正是這樣把握事物之樞紐、大系統,然後再攻具體細節、子系統的。比如,按照他的3個1/3大戰略思路,第一個是先在美國實現了國際化,即在這樣一個國家打造了包括設計、製造、銷售三個中心在內整合為一體的「美國海爾」。這一舉措的實質在於,它最先抓住了現代市場化、資本化經濟最發達,企業市場化機制最完備的因素;抓住了海爾走向國際化的當代最高戰略樞紐,具有空前重大的意義和作用。這樣做:(1)有利於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2)可以最及時、有效而科學地抓住當地信息流、資金流、物流;(3)有利於最早抓住新的業態形式,加快向信息化跨越的步伐。

4、先難後易:先抓「能力」,後抓規模。

經驗一再證明,干企業,一個極其重要的道理必須明了,這就是企業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是買不來的;能從市場上買來的,只能是資源。而企業之能否生成,長大,又主要是靠能力,而不是靠資源。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提出的一個重要的論點是:向上的東西表現在質上;向下的東西表現在量上。「先難後易」作為張瑞敏的卓越思維模式尤其表現為在其長期的戰略發展思路上,始終堅持先抓人的素質、企業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的升級換代;後抓企業發展規模,即先「抓強」而後「抓大」。

5、先難後易:先抓「心勝」,後抓「物勝」。

要贏得客戶,第一位的是「心勝」,即在心理上讓人折服。而要心理上的真正折服,那就不僅只是一般的產品質量好些,或者技術水平高些就可以達到的事情;它必須是從產品質量,到服務,到品牌等等在同客戶互動關系中,所有要素之整合令顧客滿意,才能達到。海爾從一開始就貫徹張首席的「賣信譽不賣產品」的營銷宗旨。而其核心之點在於,時時刻刻以贏得人心作為首位的准則,而其關鍵就尤其體現在服務上。

格力的營銷戰略:

在家電領域,很多品牌在市場上躊躇不前,而格力卻是逆勢而發,不僅實現了銷售的大幅度增長,而且拉大了與其他一線品牌的距離。因而,不論是其他企業,還是行業輿論,都在尋找格力成功的原因。而多數企業以及媒體都把格力的成功歸結於格力模式的成功。

因此,一些企業據此就急急忙忙調整市場策略,把格力模式作為學習的樣板,也開始組建自己的各個區域銷售公司。一時間似乎有一種扎堆兒學格力的勢頭。

不可否認,格力在行業整體陷入調整之際,還能夠保持較高速度的成長,與其渠道模式不能說沒有一定的關系。正是格力在渠道上的優勢,敢在眾多廠家面對不平等敢怒不敢言之際站出來向國美叫板,從而堅定了傳統經銷商與格力合作的信心。

格力空調的銷售模式並不神秘,關鍵存在三點成功的因素,第一點,淡季貼息返利、年終返利,甚至不定期返利政策,能夠很好的穩住經銷商。第二點,是格力的「股份制區域銷售公司」模式,通過相對清晰的股份制產權關系,很好地解決了利益的創造和分享的問題。第三點則是一個以朱江洪、董明珠為主導的誠信踐諾、制度嚴謹、執行到位的企業文化的張力,能夠聚攏到一批大戶經銷商一起打拚市場。

既然實踐證明格力模式是一個很好的營銷模式,現在又有那麼多的企業表明要學格力模式,那麼是不是說只要學了格力模式,就能夠像格力一樣在市場上縱橫捭闔?回答是:不一定!格力模式不是一種包打天下的靈丹妙葯。

從本質上講,營銷模式不過是企業整體營銷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知道,企業的經營除了營銷模式,還受制於企業的發展戰略、產品規劃、品牌建設、企業文化建設等諸多方面,最主要的還是解決好發展戰略問題。

格力穩定的發展戰略是最有特色的,很值得力圖趕上或者超越的企業學習。在發展戰略上,除了格力一貫塑造的專業形象外,最突出的一點莫過於對品牌建設的持之以恆,不像有些品牌那樣急功近利。另外與營銷模式相比較,產品似乎更為重要。格力之所以在國內市場上能夠持續處於強勢地位,領先同類競爭品牌,最基本的是產品的過硬。

其實,在國內這樣一個地緣廣大、層次多樣、消費能力差別明顯的市場上,營銷模式也應該是多樣性的,適合格力的未必適合其他企業。格力模式也未必能包打天下,切合自己的實際才是最好的。海爾的專賣店加大連鎖,美的的區域代理加直營,志高的兩條腿走路,格蘭仕「為你而變」的多種模式並存,都不失為有自己的特色。為什麼非要套搬格力的營銷模式呢?弄不好「畫虎不成反類犬」,得不償失更麻煩。

⑶ 美的集團營銷渠道

1、1、美的空調渠道營銷結構

(1)美的空調渠道營銷基本框架
國內營銷公司

各片區銷售公司
(華南、華中、華東、西南、北部)

產品管理中心
(05年度已由34個增至43個中心)

↓ ↓ ↓ ↓
代理商代理商代理商直營商
1區1代1區多代多區1代
↓ ↓ ↓
分銷商…… 分銷商…… 分銷商……
美的空調的主要渠道營銷結構如上圖所示,主要就是「區域代理+直營」的營銷結構,在這種渠道結構下存在代理商、分銷商、直營商這3種客戶類型。

(2)美的空調渠道角色詳細分解
⒈代理商:美的空調的代理商1般分為兩類,1類是區域代理商指代理某1固定市場區域,代理權利以行政地區為限。另1類是網路代理商指代理范圍為固定的供銷網路,代理的范圍以供銷網路為限。代理商負責指定區域內對指定分銷商進行批發業務,供貨單位為美的空調生產商的商業企業。作為美的的代理商必須有雄厚的資金優勢,具備發達的物流配送系統及儲存能力。具備開發市場的能力能對下級市場進行規劃與操作,實現有效的市場通路維護的問題,主要指對分銷商層面的管理與控制工作。能有效的解決渠道寬度問題,同時具備先進的管理能力,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市場。具備良好的市場服務意識,包括配送,售後服務,渠道成員培訓,品牌推廣,市場規范管理。具有批發工作需要的業務,售後,財務等職業相關的專業管理人才。能協助廠家進行網路開發,渠道維護,終端促銷,品牌推廣,銷售政策執行及配合且商業信用高無異地銷售,虛假工程記錄。代理商所代理批發的區域不得重復和交叉,必須進行嚴格的區隔。
⒉分銷商:美的分銷商在指定區域內進行0售,其供貨單位為指定代理商的商業企業,部分市場因市場開拓及經營需要,經美的公司確認,可進行批發業務,重點指面向3、4級市場的經銷業務具有較強的資金優勢和較好的融資渠道,有較強的品牌忠誠度,有1定的穩定性和合作的持久性,有較強的0售能力和工程機能力。有1定的市場潛力,深度覆蓋當地的市場。分銷商在指定的代理商處提貨,未經美的空調公司的同意,嚴禁多頭提貨或隨意挑選上

2、渠道問題
2006年,在空調產能過剩、無法繼續依靠規模高速增長獲取利潤、經濟增長方式面臨調整的關鍵時刻,美的集團主動調整戰略,經營思路從價格導向走向價值導向,從搖擺不定的渠道選擇到依靠代理商銷售體系為主,其中最大的轉型莫過於渠道。
公司於2006年下半年在八個城市試點建立了合資銷售公司,按設想當地經銷商大約佔80%的股權,美的公司下派的經營者大約佔20%的股權,且具體經營主要由後者進行。在當時家電銷售終端已經由大型連鎖店完成一二級市場布局的狀況下,強勢廠商(包括格力)主動占據未觸及的三四級市場,類似於「農村包圍城市」的對廣大鄉鎮市場有效滲透,並減少對家電連鎖大賣場的依賴及二者之間的利益沖突。當然,「百花齊放」仍然是合適的戰略。公司在自建渠道的同時並沒有忽略大賣場在一二級市場的絕對銷售優勢,與各大連鎖巨頭的合作協議仍然繼續著。就是這樣的「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銷售渠道戰略,在自建渠道的過程中卻走得不是十分的平坦。
自去年年底以來,美的電器風光無限:引進高盛戰略投資者,收購冰箱業務,股價表現尤佳;前不久,商務部也通過了公司向美國高盛集團全資擁有的定向增發7559.52萬股普通股,投資者給予了很高的市場預期指數。

但是,公司渠道問題卻逐漸凸現。一方面是美的電器與其母公司美的集團之間的同業競爭業務規模已經高達40億元人民幣,突出反映在空調與冰箱業務上,其中,資產規模約為20億元,收入規模約為20億元;公司內部的同業競爭帶來了很多的資源浪費,比如原本只需要一個產品宣傳線,在同業競爭情況下,可能就要多浪費一條產品宣傳線,同時,在銷售上又要多耗費一筆渠道鋪設資金;另一方面則是美的與部分三四級城市的代理商關系緊張,各自利益沖突比較明顯。競爭者、代理商、家電連鎖巨頭等多方博弈問題讓美的集團面臨尷尬困境。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美的缺乏成套的家電生產能力以及品牌號召力還不夠,導致其與中小經銷商之間關系協調有點困難。這進一步增加了美的自建渠道的資源協調及利益方溝通成本。
目前美的集團在全國已經擁有三個層面近2000家專賣店,第一是美的集團層面的「大綜合專賣店」,第二是製冷家電集團和日用家電集團二級平台專賣店,第三則是事業部層面的專賣店。這三個層面的專賣店很多渠道建設與營銷資源都是重復性的,但是卻各自為政。
突出表現在營銷資源分配上太過分散,社會資源利用和整合力度不夠。

3、區別
業內專家承認,中國的家電行業的各大市場,存在著驚人的相似性,彩電、冰箱等行業的成長道路可為後來的空調界借鑒。空調四強勝出決不是最終的結果,未來的競爭可能比以往任何一場戰爭更微妙,也更殘酷。同質化的技術、同質化的產品、同質化的營銷手段……在這個同質化的時代,創新能力的比拼將成為品牌之間競爭的關鍵!
目前四強中,海爾、美的、格力都是「老資格品牌」,其營銷存在既有的慣性,如海爾持續其一貫的「服務營銷」,美的和格力強調其技術和能效;奧克斯是前四中最有爆發力、最有可塑性的「年輕品牌」,但它目前還沒有前三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最終誰將贏得下一輪創新營銷的勝利,現在還難以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此輪空調品牌座次排定之後,空調行業的創新能力將是最值得期待的。
有業內人士諫言,長期以來,國內空調的高端市場都被國外品牌霸佔,國內品牌大多都在低端市場苦打苦拼,這是目前中國空調市場包括家電市場都廣泛存在的「營銷死角」,而這一點能否成為空調行業今後實現差異化的突破點?據本次公布的《中國家電品牌零售終端競爭力監測報告》顯示,中外家電品牌在賣場終端仍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特點。國外品牌重視"展台表現",不同城市、不同賣場都執行一套統一、完整的視覺表現標准,而國內品牌在「產品展示、現場吸引客流、價格表現、促銷信息」等方面有優勢,品牌展示則比較凌亂。
專家認為,即便國內廠商不會染指高端,精細化的終端建設仍是未來國內品牌需要努力改進的方向。零售終端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消費者的最終購買。一段時間內,賣場終端的競爭仍將左右著今後中國空調品牌的格局

⑷ 請問美的的品牌營銷策略是哪個公司策劃的呢

我在壹串通策劃公司網站了解到有美的策劃案例。

像美的這樣大的企業,可以拿到回他們的品牌營答銷策劃來做,實力確實比其它策劃公司好很多才行。

案例包括:美的空調品牌推廣、美的電暖器整合營銷策劃、美的燃氣灶,還有美的熱水器廣告片、美的中央空調廣告、美的大冷霸廣告、美的飲水機廣告、美的微波爐廣告、美的風扇廣告等。

⑸ 請問美的的品牌營銷策略是什麼呢

要說美的則不得不提及空調

先引用兩段資料吧

美的集團

美的與格力的真正區別是什麼?知乎

這兩段資料一則是美的集團從注冊商標以後的發展歷程,另一個是同樣位於廣東,同樣空調起家的格力與蘇寧間的對比。

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來美的公司1985年開始生產空調,在之前的很長的一段時期,空調沒有自主生產,基本上全部依靠進口。1985可以說的上是中國空調的元年,因為海爾成功推出了中國第一台分體式空調。在這之前,美的公司是做電風扇的。但是在85年之後,空調仍舊作為高端商品,無法進入千家萬戶的家中。在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由於美的,格力,海信等公司進入空調市場,加之引入日本的產品線,包括收購一些公司,才使得公司空調業務越來越好,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大量的廣告戰略。

無論是08年變頻空調,還是12年的一晚僅需一度電,到處都可以見到美的的領先地位

1993年成立電機公司和電飯煲公司

1998年成立蕪湖製冷公司、工業設計公司,收購壓縮機公司

1998年收購東芝萬家樂進入空調壓縮機領域

2001年新項目MDV、微波爐、飲水機、洗碗機、燃氣具等相繼投產

美的的定位在於它整個做的是一個家電行業的先驅者,而格力公司所做的卻僅僅定位在一個空調之上。

可以這么說,美的公司所進入的行業基本上都處於藍海市場,其產品的寬度也是其他幾個公司望塵莫及的,盡管可以說美的技術上比不過格力,售後並不過海爾。但是美的就是依靠著自己靈敏的商業嗅覺打入一個又一個未被開發的市場,使得自己可以在家電領域分得一杯羹。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取決在第一次在空調領域的投入,以及後續其他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其實公司本身並沒有特別多的定位或者是品牌戰略,只能說那個年代本身人們的選擇就不多。美的的並沒有屬於自己的產品特色,大概這也是美的進入房地產和理財行業的原因吧,畢竟非互聯網行業,都挺吃現金流的。

⑹ 哥。我是市場營銷專業學生 選了一個淺談美的電磁爐市場競爭策略 的論文 綱領列出來,可是不夠新穎

淺談玫瑰門突圍—「玫瑰門」化妝品營銷策劃1背景:玫瑰門化妝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在2004年時其公司業績上有明顯下滑,其公司委託外腦咨詢公司進行策劃。下面是我們進行模擬;(案例背景在2007年《營銷與市場》雜志戰略版3,5期)。2環境分析:1) 主要適用人群:比較時尚的職業女性(25~35歲為年齡段)2) 主要經營產品:以深海珍珠粉為原料的女性護膚品3) 當前市場定位:希望成為本土市場高檔化妝品。3 SWOT分析:優勢:在創業之初,「玫瑰門」化妝品憑借其差異化市場定位、獨特的原料和生產工藝很快佔領二、三市場大部分市場份額,同時在廣州的美博會和相關行業的展覽會吸引到來自全國各地經銷商(渠道優勢)。在三線市場上有一定品牌知名度2)單從產品質量角度看與國際同類產品沒有區別3)在價格上具有本土優勢4)具有一定的民族品牌號召力5)企業員工的企業忠誠度高,不僅體現在企業對於員工的保健機製做的好,同時也在激勵機制也是比較健全的。主要表現在由於公司一直把員工的待遇和工作環境放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首位。這樣不僅使的玫瑰門公司有著一支非常專業的管理層,同時也有大量有著該行業技術 、銷售和企業營銷戰略制定的人才。即使在企業最困難的時候也幾乎沒有一個員工應此跳槽。(是在企業市場開拓緩慢、財務危機、以及管理層4個月沒有發工資的時候也大家毫無怨言。劣勢:1)渠道管理混亂。2)給經銷商優惠條件太多了如;返利過多。3)在廣告宣傳投入太少了等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在渠道上我們的企業缺少對他們的有效管理即表現在找不到好的銷售渠道模式(是選擇直接還是間接、在市場上的亮相程度是採用密集、選擇或獨占,還有其他一些問題)。這就只有一個道理:因為分銷渠道的建設的主要目的是便於企業更快捷、更安全、更方便把大量產品通過中間商和零售商轉化的消費者手中,但是玫瑰門公司沒有這樣考慮。4)在技術和資本實力上我們的本土企業沒有外資企業強(是客觀事實)。同時我們的價格上雖然具有本土優勢,但(價格)定位上太小家氣了,一點沒有大家風范。這就是公司為什麼年銷售額才4000多萬元。而凈利潤只有區區幾百萬元,原因之一。同時公司定位不明即一下是「是漢方世家」一下又是「中國文化」品牌定位不明也是他們在銷售是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機會:在2006年10月,香港媒體爆出震撼性新聞:SK—Ⅱ、雅詩蘭黛、歐萊雅、迪奧等跨國品牌的產品中,被查出含有「鉻、釹」等12種有害違禁物質,國內市場立刻響應,SK—Ⅱ被工商部門勒令下櫃、退貨顧客排成長隊、很多女性顧客明確表示,以後不再敢用SK—Ⅱ……以化學原料為核心的國際化妝品軍團第一次面對巨大的威脅。當然對他們的威脅就是我們的機會就看我們有沒有這樣的能力。威脅:隨著我國的日化企業中的一線自主品牌一個一個被國際品牌企業強勢收購,一致於被不斷的「連根拔」。在國內以沒有一個成氣候的品牌於洋品牌對抗。這樣我們的玫瑰門公司將在「列強」爭霸的市場中求生存、求發展、求壯大是一件非常困難事情。(大寶投身強生、小護士外嫁歐萊雅之後國內以沒有一個成氣候的品牌於洋品牌對抗)。那麼如何破解「在中國所有化妝品企業銷額加起來,可能還不如歐萊雅集團的一個品牌。」這句現實咒語。讓我們的公司可以在這個充斥這「弱肉強食」超級競爭的市場中突圍了。那麼我們分析當下市場競爭狀況:從20世紀90年代 後期,中國日化行業發生重大變化,外資日化巨頭們通過並購、租用(被稱為雪藏)還有改變價格、變更渠道等軟刀子來消磨我國品牌的銳氣從而達到「屠殺」本土品牌。主要原因是在本土品牌在其發展提升時期,本土企業希望獲得外資企業的技術和資金等而普遍採用合資方式,而外資企業則希望獲得本土企業手中的生產線、勞動力以及大量忠實消費群體和銷售網路。然而本土企業在當初合資時就註定了要犯錯誤:將自有品牌與設備轉讓給外資,但是在合資公司里占據不到一半的股份,喪失了在企業中決定權。也就是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優秀的民族品牌就這樣逐漸淡出歷史舞台。正所為「偷雞不成,反失一把米。」,同時也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些中國日化企業剛開始不過就是想獲得資金和技術來解決企業發展的問題,但是後來誰也沒有想的會被「屠殺了」(除了外資企業本身)。同時九成的消費者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崇洋媚外」的心理,當然在銷售渠道中我們的一些經銷商也有這樣的心理和想法,同時他們也是這么去做的。4 分析當前企業要解決的一些問題:總上所述,在國外大品牌擠壓下,玫瑰門公司是否可以成功突圍。首先要解決以下問題:1) 產品在市場品牌的定位是否明確。2) 公司對渠道的管理和市場開拓是否要加強,並嚴格制定相關市場管理條例來指導工作。3) 是否重新對經銷商進行利潤分配來調整企業回款量。4) 國外品牌在一線市場趨於飽和時,他們將採用渠道下沉戰略來搶佔二三線市場,一致有些外資品牌要搶佔三四線小城鎮市場。我們就如何守住自己的市場。5) 同時如何提高自身的品牌形象也是一個重要問題。5 下面我們要通過具體的戰略、戰術來分析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案:1)就是重新進行產品的市場定位,將產品本身定位在高檔日化產品市場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市場消費群體是城市中都市(白領)麗人。這是由於她們在日常的工作壓力和不規則的生活節奏導致皮膚比較易乾燥、易生粉刺、易起皺紋,同時臉部皮膚無光澤等。所以她們就會選擇一種使用起來比較方便、效果較快(見效快)但不能對皮膚有刺激性傷害。所以我們的產品因定位在以漢方世家為企業產品的新的品名,推出一系列美容、護膚產品。突出產品製作原料是來源於深海珍珠和天然植物精華配方並運用傳統工藝製作而成的。2)在價格上定位方面我們想採取高價定位法,因為只有這樣才有提升「玫瑰門」的品牌市場價值。才能突出品牌效應,也只有這樣才能表明自己的「高貴之氣」,同時為了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所以我們就要才用高價位來迎合我們的目標市場消費者一種「高貴之氣」的感覺。這樣才能在一線市場有立足之地。定位的價格是和SK—Ⅱ等國外品牌價格是相仿的。3)在渠道上的改進方案我們已經在前面說過了,在這里我們只想說一點那就是,在分銷渠道上我們一定要注意加強對分銷商和業務員的管理即要對他們在業務上加強監督,同時要在傭金和薪金方面的激勵。(所以我們要用銷售量和利潤等一系列數據來考核他們)。4)在促銷策略上:1 要加強廣告宣傳投入,2 要組織店面促銷(POP廣告投入)幫助銷售商做銷售工作,3 同時建立CRM數據管理系統(暫時只是對銷售商管理)4 通過一些活動來加強和消費者的聯系從而強化消費者的對本產品的認識。總上所述我們對本產品的一些想法都是在認識其市場營銷本質:營銷是發現顧客潛在需求後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來更好的滿足他們的需求。也就是說產品的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科學的管理是企業制勝的法寶。

⑺ 分析格力、美的、海爾空調4P營銷策略的比較

按營銷策略都比不上格力:
1:廣告轟炸效果不錯,甚至於用想像數據欺騙消費者。專
2;套牢各個經銷商,使其難以屬脫身。
3;不惜代價抓工程形象, 大面積的工程機能吸引眼球。
4;降低一切可以降低的成本,給經銷商留下更大的利潤空間。
按質量要求都比不上海爾。
1:嚴抓質量關,以35無氟變頻機為例,每台成本要比格力的高出700左右。
2:完善的售後體系給用戶一個放心的服務。
3:減少廣告費用,以便把銷售價格降到最低,甚至於低到格力的銷售價格持平。

⑻ 高分求美的廣告策略分析

訊息策略>媒體策略>營銷策略>廣告策略 (">"的意思是包含關系)

營銷策略:敘述能使專你建立屬起客戶基礎的市場營銷策略包括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 市場調研;
第二部分:市場分割;
第三部分:傳達你的特別銷售主題;
第四部分:客戶建立起長期關系;
第五部分:制定銷售計劃;
整個部分的一次性暢述就是制定銷售計劃,每一部分都圍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怎麼展開?...

廣告策略,是企業在廣告活動中為取得更大的效果而運用的手段和方法。常見的廣告策略有四大類:產品策略、市場策略、媒介策略和廣告實施策略。每一大類下又細分具體策略,在廣告活動中要根據具體情況來使用。

有效的媒介策略一直是廣告活動追求的目標。什麼是有效的媒介策略呢?在經過無數次的爭論後,世界的廣告人和媒介研究者終於坐下來開始討論一個實際的問題: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策略才是有效的媒介策略?

閱讀全文

與美的市場營銷策略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普燈具廣告策劃方案 瀏覽:490
易特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67
政務中心進窗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234
南京品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82
大學班會流程策劃方案 瀏覽:770
淘寶活動促銷條如何自動添加 瀏覽:113
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功能 瀏覽:502
中餐廳的營銷方案 瀏覽:1
奧派電子商務實驗報告 瀏覽:241
我國電子商務如何發展 瀏覽:26
健康教育館策劃方案 瀏覽:83
黨務工作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587
團體活動策劃方案分享心得 瀏覽:752
自考電子商務概論題庫及答案 瀏覽:946
網路營銷和電子商務的相同點 瀏覽:345
促銷活動場地費 瀏覽:728
房地產培訓方案ppt模板下載 瀏覽:604
外賣公司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953
網吧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12
b2b電子商務交易模式分析 瀏覽: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