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快遞發展面臨的問題
現在快遞市場競爭模式其實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價格與服務匹配度的問題。
為了滿足電商平台對於下沉市場的服務方向需求,現有國內主流快遞企業競爭的核心維度變成了價格競爭優先的慘烈的紅海市場,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電商出貨核心區域如義烏地區,電商件價格已經逼近0.8元,這個價格對比一個參數就是90年代郵政普信(50G)的價格。對應產生的就是採用快遞的客戶對於服務質量的滿意度下降趨勢,主要體現在這樣的價格體系,對應三通一達派件人員日派件量至少大於200件以上,無法滿足D(door)TD(door)的標准,其次路由計劃無法滿足匹配服務時限。
逐步形成一個劣幣市場,收入價格與服務內容倒掛,服務滿意度卻穩定下降。
㈡ 順豐快遞的優點和缺點分別是
順豐快遞的優點:
優勢一:服務
①365全天候服務,一年365天不分節假日提供服務。
②順豐提供代收貨款、保價、等通知派送、簽回單、代付出/入倉費、限時派送、委託收件、MSG簡訊通知、免費紙箱供應等多項增值服務。
③呼叫中心:
採用CTI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客戶可以通過呼叫中心快速實現人工、自助式下單、快件查詢等功能;方便快捷的網上自助服務:客戶可以隨時登陸順豐網站享受網上自助下單和查詢服務;
④擁有靈活的支付結算方式,可以通過寄方支付、到方支付、第三方支付,現金結算、月度結算、轉賬結算、支票結算等方式結算。
⑤「四件制」上門服務時效為收件1小時,派件2小時,選用該產品的用戶也將享受順豐航空件所包含的增值配套服務。
優勢二:速度
擁有自營的運輸網路、信息監控系統。
HHT手持終端設備和GPRS技術全程監控快件運送過程。根據調查,民營快遞企業比EMS速度快約50%,而順豐比其他民營企業快約20%,並且順豐擁有自己的航空公司以及屬於自己的專運貨機,自有專機和400餘條航線的航空資源以及龐大的地面運輸網路,保障快遞在各環節最快發運,在正常情況下可實現快件「今天收明天到」。在機動性和快件時效性上富有主動性,順豐在速度方面富有競爭力。
優勢三:經營靈活性
順豐與EMS相比更加的靈活從服務方式來說,順豐實行門到門、手對手交接、上門收件送件、對大顧客實行派駐專人給客戶提供上門送件服務,並且對於客戶寄送的物品沒有太多的限制和要求。
從服務時間上來說,順豐更加具有競爭力。順豐目前實行的兩班制,屬於晝夜不間斷的營運機制,為滿足客戶需求新增夜晚收件服務,順豐延長收取快件時間,在北京市、天津市以及山東省、江浙滬、廣東省以及安徽省部分服務地區推出夜晚收件服務。保證客戶的快件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中轉派送。
順豐快遞的缺點:
①從業人員普遍素質低。
由於民營快遞企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不高,行業技術含量低,初級資料投入少,利潤高,入職相對容易,且廉價勞動力資源充足,因而導致快遞市場的不規范。同時民營快遞業的管理也相對空白,有些企業為追求高利潤,鬆散管理,人員流動性大,不講信用的事時有發生,給民營企業的整體信譽帶了極大的沖擊。
②資金不足,融資渠道不通暢。
物流快遞行業是資金投入較大的行業。像很多外國快遞企業,他們每年都要投入十幾億來擴大和完善其服務。而順豐則是通過自身的經濟實力來維持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順豐本身的發展。雖然順豐快遞在資金上尚為強大但這種自給自足的運營方式已經制約了企業本身的發展。快遞企業通過銀行貸款、非金融機構及其他機構融資的也相對比較低,大部分都是通過自身的融資來發展的,所以,融資難也是快遞發展壯大的一個「瓶頸」
。
③快遞網路局限。
順豐快遞在網點上的分布還是存在局限的。順豐快遞走的是中高端路線,網路覆蓋只能在經濟比較發展的鄉鎮及其附近的村莊。不健全的網路覆蓋,或多或少的減少了順豐的發展機會。
④費用普遍比其他快遞貴
順豐的快遞之所以快是因為他完善的物流系統及節點布局,還有其發達的交通系統。為了支持其內部發展和運營的需求,順豐速遞不得不從運費上提高價格,以滿足公司發展的需要。
⑤宣傳力度不夠,對外聯絡不夠廣泛、不夠主動。
⑥人才缺乏
目前我國快遞企業都存在著人才缺乏的問題,包括民營快遞的領頭羊——順豐。
初中以下學歷占總人數的25.73%;高中/中專佔43.35%;大專佔21.45%;本科佔9.47%。三個基地大專以上學歷僅佔30.92%,比例較低,本科以上的更是少得可憐。
㈢ 順豐作為國內物流行業的代表。請從市場營銷學差異化營銷的角度來分析順豐成功的原因
快遞行業是高附加值的物流產業,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現代物流
業已經被確定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和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我國快遞行業當前呈現國營、外資、民營快遞三足鼎立格局。隨著國家物流業調整振興計劃的實行和新《郵政法》的頒布實施,我國民營快遞企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本文從戰略角度出發,結合理論和實際,運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了目前經營最為成功的民營快遞企業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的成功經營之道。本文的研究意義在於,為順豐速運公司提出未來發展的對策建議,同時為我國民營快遞企業走向成熟提供借鑒
你可以參考: http://wenku..com/link?url=IU6VtxoT2gltjXdiKCQDD5bv_bT_5ylJQZKOk0BdYq9kSdHfWkQUU7_vd3kHhUdyFNNn2GHCsjcWIOcs_jUFGvgpauf7aNykssBbJ_YH36a
㈣ 快遞行業面臨的問題
問題一:霸王條款快遞業屬於新興的產業,由於至今仍未有相應的法律規定,行業的「霸王條款」屢見不鮮。調查發現,快遞公司存在賠償金額限制、索賠時間限制、擴大不可抗力范圍、隨意處置逾期、滯留貨物等諸多霸王條款。消費者意見最大的是索賠時間限制,有47.2%的消費者反映快遞公司限定索賠時限。幾乎所有的快遞公司規定,快遞物品一旦損壞、丟失,顧客的索賠時間只限於在貨品到達之日起的30天內,過期視為托運人主動放棄權利。對於賠償金額限制,消費者意見也頗大,有31.67%的消費者反映,在投遞貴重物品時,快遞公司沒有事先提醒或明示要求消費者作保價投遞。如果物品傳遞中損壞,消費者要求賠償時,快遞公司往往以消費者沒有做保價投遞,只給予最低100元的賠償。問題二:丟失賠付問題不少快遞公司在遺失或損壞顧客的物品以後,非但沒有主動告知顧客,甚至還欺騙消費者。遇到糾紛時,快遞公司往往以種種理由來推卸責任,或者與消費者磨蹭,或象徵性地給些補償等,讓消費者在筋疲力盡後自認倒霉。有的快遞公司因本身是掛靠或是加盟外地快遞公司的,因此在快遞物件丟失後,往往將責任推到外地公司,給解決糾紛平添難度。問題三:投遞不及時快遞不快,也是消費者反映最多的問題之一。按目前快遞服務業內規則,國內同城快遞服務時限在24小時內,國內異地城市在72小時內,但不少快遞公司往往不遵守承諾,快遞延誤一兩天成家常便飯。有37.68%的消費者反映,快遞公司存在快遞延期(即快遞不快)現象。如一些快遞明明已經到了本地,快遞公司因各種原因無法及時送往消費者手中的,就尋找理由請消費者自己上門領取,這一「去」一「來」,就耽誤了時間。此外,少數快遞公司還有失職業道德,常常利用航、陸快遞資費差異較大的特點,擅自將已受理的航空快遞改用鐵路、公路寄遞,從兩者收費差價中牟取利益,導致送達時間延遲;更有一些規模偏小的快遞公司,因為缺乏競爭力,不惜用一些虛假的承諾以吸引顧客。而後再轉手給資費較低的快遞公司寄遞,從中賺取差價,使快遞變成慢遞。問題四:收費沒有標准由於缺乏規范的服務標准和相應的職能監管,目前快遞行業還沒有統一的服務定價標准。而隨著快遞公司的不斷增多,收費混亂現象也日益突出,同一件物品送往同一地點在不同的快遞公司價格不同的情況相當普遍。本次調查顯示, 23.5%的消費者反映快遞企業有亂收費現象。快遞公司隨意增加快遞收費標準的情況常有發生。如一些快遞公司在投遞海外快件時,實行雙向收費,而他們事先並沒有向消費者說明;快遞業務員一般不向消費者提示快遞價格,一旦達成協議,收費額則在保價額的3%~5%,遠遠高於中國郵政同類快遞保價1%的快遞費。比如,100元的物品,中國郵政的快遞保價費是1元,一些快遞公司卻要收取5元。
㈤ 順豐快遞存在的不足之處,如何改進
高層的決策,到下面已經變了味了。下面的人執行力太差,而且已經有小團隊了。每件事都要靠關系,和領導關系好,犯了錯就沒事,和領導關系不好,就會到處挨罵。就像流量通,高層領導要所謂的數據,而客戶覺得流量通不好用,都不用,而每個區部會向點部要數據,點部沒有,就會強求,說什麼排名之類的,點部主管覺得排名在後面會有處罰,所以就會弄虛作假,要求點部自己人給自己用流量通下單來提高排名。像這類的例子有很多,說也說不完,說起來就傷心,這么好的企業,下面的人就是這么辦事的,還說什麼誠信第一,上面把下面逼得就沒有辦法講誠信了。從這看來,順豐還是有錢。我個人覺得,現在順豐的發展速度這么快,如果「地基」不牢固,「樓」蓋的越高,問題就越多。再這么下去,總有一天會出事的。
㈥ 順豐的優勢,劣勢,機遇,風險,有哪些
順豐
優勢:
1、 速度優勢
速度是快遞市場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想要分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快遞企業必須把速度放在第一位。據了解,無論是同城快遞還是異區快遞,民營快遞企業都比EMS速度快了50%,而順豐比其他企業還要快20%。與此同時,順豐快遞2010 年創建了屬於自己的航空公司,擁有了自己的專運貨機,無論從配送貨物的激動性、靈活性還是送貨的時效性上都佔有絕對的優勢,顯而易見,速度成就了順豐的成功。
2、 經營靈活
順豐快遞的經營方式相對於其他快遞公司來說更加靈活,在服務方式上,順豐快遞實行門到門的服務,當面交接,上門收件送件,對於大客戶還派遣專人收件。並且對貨物沒有過多的限制和要求。在服務時間上,靈活的順豐更具有競爭力,順豐現在實行兩班制,屬於晝夜不間斷的運營機制,保證客戶的快件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中轉派送。
3、 企業文化順豐
順豐有著自身的一套較為完善的激勵獎懲機制,因而產生一大批責任心強、積極肯乾的員工以及有經驗、責任很強上進心的領導層;有一批先進的設備和先進的T&T、阿修羅系統以及較為健全的交通輸送網路,可以保證速度與服務質量的高效完成;有著自己崇高的企業願景,即「成就客戶推動經濟,發展名族速遞業」,「成為最值得信賴和尊敬的速遞公司」也有著全面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念。
劣勢:
三、順豐速遞公司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一)運作模式不適應電子商務的要求
現今電子商務的配送過程除了快遞流程外,還包括驗貨,試用,確認收貨,無效退款等等環節,對於快遞公司而言,只是負責送達簽字即可,由於驗貨,試用,確認等環節會嚴重影響運作效率,而電子商務業務要求快速的物流服務,大部分電子商務網站現在都自建物流倉儲,50%都有自己的配送隊伍。電子商務網站在全國各大城市有了倉庫之後,其實就只需要順豐這樣的快遞公司做落地配送。實際上順豐正在遠離電子商務物流此後,順豐對於電子商務物流的業務保持謹慎和觀望的態度。
(二)物流公司人員素質偏低
如今我國快遞企業普遍都存在員工素質偏的問題,順豐也不例外。以下是順因為人員的素質不高,導致快件丟失,破損,毀壞等等的事件時有發生,不但給客戶造成嚴重的損失,而且給公司的名譽帶來嚴重的影響。另外,現在國家法律
1/5
法規並沒有物流相關方面的具體規定和處罰措施,整個快遞行業內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業標准。
3、客戶投訴日益增加
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快遞行業業的投訴也在迅猛增加。順豐的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4個點:
問題一: 物件延誤、晚點問題
物流企業的員工配備以及硬體的更新換代跟不上業務量的增長;快件在配送過程中存在眾多影響派送速度的因素,如人員失誤、天氣突變、交通堵塞等;客戶對快遞企業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
問題二:業務員態度差等服務問題
從業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缺乏統一的服務標准;在解決用戶的糾紛時,服務態度較差,遇到問題總是推拖。
問題三:物件丟失、損壞及賠償問題
在物流配送過程中,首先目前的硬體保障設備還不完善其次是操作人員在配送過程中粗暴野蠻的操作,導致貨物順壞需要賠償。理賠處罰力度不夠賠償過程遙遙無期。
問題四:營業人員代收貨款問題
營業人員辦理業務的效率太低;私自挪用貨款寄出;所送貨物沒有對號標價、涉及詐騙。
4.網點之間缺少關聯,快遞網路有局限性
現在順豐的營業網點覆蓋地區還是比較小,快件在省內邊遠地區,不容易聯系。有些縣級地區只能送到市區,鄉鎮無法送達。EMS作為我國郵政快遞的先祖,網路優勢無人能敵滲透能力強。而對於順豐來說,與EMS及其他大型民營快遞相比,其最大的劣勢在於網路的相對不健全,在涉及偏遠或較不發達地區,順豐的
2/5
快遞業務尚未觸及,這或多或少的減少了順豐的發展機會。
綜上分析,順豐速遞市場空間是巨大的但是自身有很多不足,如產品的市場定位、快件派送性價比不高、網路范圍不夠廣泛等。順豐可以採取扭轉型戰略,在現有產品的市場定位上,提高我們的操作質量以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在理上,加強組織架構的搭建,招收高質量人才,擴大人員的招募,及崗前培訓;目標制定合理性及強調執行力的重要性;加強快件的監控力度,對員工的操作實行全方位為追蹤,規范操作實行合理化,統一服務標准。
建議:順豐速遞公司對遇到的問題的對策建議
針對順豐速遞的運營模式並不太適合電子商務的配送模式,順豐可以借鑒其他專門運作電子商務物流的企業,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物流運作模式,並獨立於快遞業務之外,如今,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相關物流企業的發展。如果順豐能在電子商務物流轉型之時進入,打造自己的對電子商務服務物流平台,業務量就會增加,能夠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對於人員素質與貨損貨差及法律法規及行業規則中的不完善和漏洞導致的問題,順豐現在已經將原先的網路擴張加盟方式轉化為直營方式,並對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和法律法規及公司內部規章的約束,並運用先進技術全程監控貨件的投遞力爭提高人員素質,減少物流配送流程中的貨損貨差,落實行業標准規范,從根本上解決服務標準的問題;加強服務規范,提高一線員工整體服務質量。
要減少客戶的投訴量,順豐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關於物件延誤、晚點問題
優化網路站點布局,標准化業務流程,簡化員工操作,提高派送效率,對運輸設備和硬體進行更新升級;加強管理和監控機制,把損失降到最低;整合運輸資源。
2、關於業務員態度差等服務問題
3/5
企業要長期對員工進行職業素質和業務技能培訓;制定統一的標准化服務准則,如客服人員的服務標准化;實行問題或投訴責任制,把服務效果計入員工考核機制,提高服務效率。快件丟失、貨物損壞及賠償問題完善硬體系統等基礎設施;對從業人員進行規范化管理與培訓;強化理賠,進行標准化操作流程處理。
㈦ 中國在快遞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電商市場的擴大促進了快遞業的發展。中國快遞企業多達數百家,行業競爭非常激烈,為了擴充人員和縮短配送時間以提升競爭力,各家企業競相募集資金。另一方面,快遞業勞動環境惡化、對電商依賴程度加深等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在快遞行業,為了提高競爭力,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借殼上市」,而不是耗時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上市,以實現短時間內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中國最大的快遞公司順豐速運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採用的正是非上市公司通過收購上市公司,短期內上市的借殼上市手法。行業的快速增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同時也導致利潤減少,容易出現大企業兼並小企業的情況。在這場募集資金、向小城市擴大配送網路的競爭中,勝利者將更容易在未來行業重組中生存下來。
中國國金證券分析師稱,「勢頭強勁的第一輪成長期已經過去。收益的增幅在未來2至3年內將從目前的40%下降至15%。快遞企業需要提高效率,否則結局只能是,要麼落後要麼被收購」。
中國政府允許民營企業參與快遞業,促進了行業的競爭與整合。國家郵政局稱,最近10年,隨著新加入企業的增加,平均每件貨物的配送費比10年前下降57%,只有12.8元。
此外,政府還鼓勵企業從股票市場融資,允許借殼上市。據稱,在中國IPO上市需要3年的時間,而如果借殼上市,則可以縮短至約1年。中國證監會相繼批准了4家快遞企業借殼上市。其中的圓通速遞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建設物流網點,提升配送速度,更新設備等。
報道稱,另一方面,快遞員成為競爭的犧牲者。相關研究人員稱,快遞員基本上每天工作12個小時,每周工作6至7天,沒有休息日。因為掙錢快,一開始快遞行業頗受外來務工人員的青睞。但是,待遇和勞動條件卻在逐年惡化。
收益來源依賴電商也是重要的經濟課題。據國家郵政局稱,快遞業務量突破310億件,其中60%是淘寶和天貓所代表的電商平台的貨物。德勤中國物流與運輸行業負責人表示,「現在出現了探索擺脫對阿里巴巴的依賴和增加跨境業務量的動向。手頭上有上市募集來的資金後,企業可以擴大業務范圍。順豐速運等中國企業在今後10年間或許有實力與全球大企業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