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冠生園如今所存在的內部問題
南京冠生園正式啟動破產程序,目前正在等待法院的核資清算和最終裁決。一傢具有70年歷史的知名企業轟然倒地,留下了深長回味。南京冠生園破產,有人說是媒體曝光引起的,其實根子上是該企業本身失去了起碼的「誠信」,不重視產品質量,只想著獲取不法利潤,結果既害了消費者,又害了自己。 月初,南京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的消息,成為眾多傳媒的要聞人們關注這條消息,不僅僅因為冠生園是在南京市食品行業享譽70餘年的知名老字型大小,也不僅僅因為它是南京第一個申請破產的合資企業,更因為去年9月間轟動全國的「陳餡事件」。 「陳餡事件」使南京冠生園的商業聲譽一落千丈,企業形象幾乎降到冰點。時隔半年,企業生產難以為繼、申請破產,是否與之有關?近日,記者專程趕到南京采訪。萬劫不復 南京廣東路的一條小巷裡,冠生園廠區已經是人去樓空。廠門兩側張貼著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核資清算告示…… 小巷居民也是一聲嘆息:「效益好的時候,提貨的車一輛接一輛。如今,說敗也就這么敗了……」 據說原先的經營情況還不錯。曝光之後,不只是月餅,其它產品如元宵、糕點等也銷不動了。南京冠生園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的理由是「經營不善,管理混亂,資不抵債」。據稱,該廠目前的債務已達2000多萬元,單是積欠工商銀行和交通銀行的貸款就達500多萬元,而企業本身資產則只有600萬元。法院目前已經派出由工商、稅務部門參加的破產核資清算小組,對企業現存資產和債務進行清理,並開始接受企業債權人的債權登記。有關方面對媒體的諱莫如深、三緘其口,更讓南京冠生園破產一事顯得撲朔迷離。曝光打擊在南京采訪期間,市民們的街談巷議,都把眼下的企業破產與年前的曝光事件直接聯系起來。甚至連計程車司機聽說記者是來采訪冠生園的,也脫口議論了幾句:「被電視台和報紙曝光以後,還有誰敢買冠生園的東西?這樣的黑心企業就應該讓它破產!」南京市商貿局的一位人士也說,在媒體集中曝光之前,南京冠生園的經營情況還算不錯,每年能有一定的利潤;曝光之後,不只是月餅,就連其它產品如元宵、糕點等也銷不動了,企業很快就垮掉了。使用陳年餡做月餅的隱情被揭露後,冠生園的確受到巨大的市場沖擊。工商部門進廠調查,衛生防疫部門再三檢測,「南冠」月餅在全國范圍內被撤櫃。南京分布最廣的連鎖商業零售企業———蘇果超市的營銷人士介紹說,雖然撤櫃後商家又接到通知說「南冠」的月餅陳餡在菌群衛生指標方面均為合格,可以恢復面市,但當時顧客一聽說是「南冠」的產品,避之惟恐不及,誰還敢買?「陳餡事件」不僅沉重打擊了南京冠生園,還給當年的月餅市場走勢蒙上了一層陰影。據統計,2001年,全國月餅市場與往年同期相比,銷售減量高達四成。誠信缺失南京冠生園的垮台,是否因為被媒體曝光呢?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走訪了相關業界人士。央視首揭「南京冠生園陳餡事件」黑幕的記者介紹,南京冠生園2000年企業利潤1000萬元,去年在月餅生產一項的投入只有100多萬元。即使這100多萬元全虧了,也不至於導致破產。更多的人則在思考將「陳餡事件」與冠生園破產聯系起來的原因。南京桃源村食品廠廠長孫學鈺說,表面看來,「南冠」垮於媒體曝光,而根子上是該企業本身失去了起碼的「誠信」,不重視產品質量,只想著獲取不法利潤,結果既害了消費者,又害了自己。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建文認為,南京冠生園破產雖然是一個個例,反映的卻是當前國內企業界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從經濟角度講,市場主體要追求最大的利潤,靠什麼?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投入和投資場所的選擇,同時必須接受道德約束。追求利潤是人的經濟特性,但必須建立在誠實和信用的基礎上,否則就要被社會拋棄。也就是說,只有在正常的經濟秩序條件下,在遵守法律規范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獲得持續的利潤。同時,市場行為必須服從市場經濟的規則,通過誠實、公平、合理的途徑實現生財致富,而不是通過欺詐等手段獲得不義之財。缺少監督復旦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高汝熹認為,誠信的缺乏與對企業的經營行為缺少有效監督有關。企業誠信,光講不行,必須用一整套監督機制來促進行為規范。他認為,誠信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安身立命的基礎。就南京冠生園來說,媒體曝光只是一根導火線,內部一定有很多問題,否則不會如此不堪一擊。就像美國的安然公司一樣。片面追求利潤,不重視誠信的建設,一旦受到沖擊就有可能帶來大廈傾覆的危機。如果企業不守信用,越是知名品牌,受到的「報復」也就越大,往往令企業短期內很難恢復元氣。
⑵ 旅遊市旅遊市場營銷戰略特點
1.決定性
企業的戰略規劃與一般日常事務管理的根本區別在於戰略是關系企業興衰存亡和決定企業整體利益的管理,而不是一般的局部利益的管理,作為一種高級決策,它是最大限度實現企業整體利益的根本保證。
市場猶如繁榮的港口,進進出出、你來我往,川流不息。市場又如一個井然有序的排列場,只有決策正確,才能佔有一席之地。石英錶的技術最先是瑞士人發明的,可這項專利卻被鎖在抽屜里長達十幾年後,才被日本人找出來,得以重見天日。日本人大量生產石英錶的戰略決定,使其企業大受其益,而瑞士的名貴精工機械表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我國的巨人集團本來從事電腦行業,卻貿然進入生物製品和房地產市場,這個戰略決定最終使其債台高築,遭受慘痛的失敗。旅遊市場營銷戰略的決定性特徵,要求旅遊營銷者在作戰略規則時,要眼界寬闊,有大局觀,對營銷系統加以全面把握,使各個局部在營銷戰略的整體中得到協同發展。
2.長遠性
營銷戰略的制定,是一種長期性的目標管理,旨在謀求企業長期的生存和發展,它要求營銷人員要具有長遠發展的戰略眼光、高瞻遠矚,特別是不能為了短期利益,採用各種虛假和欺騙的手段、形成一時的消費熱潮,而造成一種長期的危害。1997年,宜昌旅遊企業大力開展「告別三峽游」的宣傳活動,形成了游三峽的高潮,很多企業爭相購買豪華游輪,建賓館和辦計程車公司。很快,高潮過後,便是長時間的低谷,這些企業普遍陷入了困境。現在,國家制定了「開發大西部」的宏觀戰略,西部有很豐富的旅遊資源,在開發的過程中,一定要有長遠的眼光,注意保護環境,長遠發展。
3.危機性
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很多,並且總是千變萬化的,因此,在作戰略決策時,總會有一定的風險。這種風險主要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決策者始終無法掌握全部的信息,正如克萊斯勒的總裁雅科爾所說:「你只能在掌握95%的情況下作出決策,否則當你又掌握了剩餘的5%時,時機已過。」第二,由於決策者們自身的原因,如教育、經歷、成長環境、個性等方面,在面對同一市場情況時,他們往往會作出不同的決策。很顯然,最佳決策只有一個,其他的決策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如2001年的月餅市場就因冠生園月餅的陳餡事件而風雲突變,銷量銳減。
4.調適性
戰略一般是針對重大問題的中長期計劃,在實施的過程中,不能一成不變,而要根據外部市場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不斷加以調整,抓住有利機會,消除不良影響和潛在威脅,以順利實現企業的目標。
⑶ 冼冠生的營銷手段
2006年8月,中國品牌研究院首次公布了《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價值百強榜》,這是第一次有機構對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價值進行專業的評價和研究。而在這張長長的百強榜排行榜單中單單食品行業就佔到了四分之一的數量,而在那眾多的食品商號中,位居榜首的則是一家名為冠生園的企業。
上個世紀初,老上海的報紙上、汽車上、馬路招牌上,到處都可見冠生園的廣告,而也許很多中國人,尤其是上海人都還記得,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到逢年過節,購買限量發售的冠生園大白兔奶糖總是家裏的一件大事,因為那時,各家串門拜年,若是在誰家茶幾的果盤中發現大白兔奶糖總會讓主人覺得很有面子,而那一顆顆印著可愛的小白兔的糖果卻也不知是那時多少孩子的最愛。
1912年,冼冠生在南市新舞台戲院門口再一次設攤,每天晚上把正在日益發展的文明戲的觀眾吸引並轉化成自己的食客,他的食品終於開始打開銷路。冼冠生白天在自己的亭子間里製作陳皮梅、果汁牛肉乾,晚上就設攤銷售。由於他製作的食品風味獨特,價格便宜,加上一個「香港、上海冠生園」的商標包裝,深受顧客的歡迎,冠生園的食品生意越做越紅火,成為文明戲觀眾的看戲休閑食品。
1915年冼冠生與人合作,在南市終於正式創辦了冠生園,並擔任了經理。當時,上海的食品業已經有外商「沙利文」的糖果糕點,華商的泰康食品廠和泰豐食品廠,都以出產餅干、罐頭為自己的特色。冼冠生看到市場上外商的「麥根太妃糖」銷路較旺,就組織力量仿製了國產的「奶油太妃糖」,其口味和質量與外貨相同,但價錢卻比外貨要低,所以國產的「奶油太妃糖」就以價廉物美贏得了市場。對華商的食品廠,冼冠生堅持發展自己的特色食品,把糖果、糕點作為自己的經營重點。為了創出自己的食品品牌,他在杭州的超山建立了青梅原料基地,超山梅子核小肉厚,比一般的核大肉薄的蘇州鄧尉梅要好,這就從根本上保證了梅製品的質量,使冠生園的陳皮梅很快就成為食品行業里的名牌產品。
1918年,冼冠生為擴大生產規模,將冠生園增資到15萬元,改造成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並在南市斜橋創建了食品工廠,改變了原來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模式。同時,他還擴大了粵菜粵點品種的經營。1928年,冼冠生把冠生園開到了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上,他租下了原金城銀行的舊址,作為冠生園的總店。店的底層設門市部和飲冰室,供應冠生園的各種食品,還兼銷洋酒和土特產;二樓是飲食部,供應粵點粵菜,可以舉辦大小宴會,還附設了冠真照相部;三樓為餐廳雅座。冠生園的原址則改為冠生園老店,並在市區各地廣設分店,使營業額大大提升。
1931年,冼冠生又在漕河涇建立起新的廠房,生產飲料、餅干、糖果、麵包、糕點和罐頭。同時還引進了成套的食品機械設備,使工廠的生產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原來的老廠則改造為專門生產罐頭食品的車間,產品有紅燒牛肉、紅燒雞、鳳尾魚、果子醬、油燜筍等名牌產品。所以,到1936年時,冠生園在上海就有總店1個,工廠3個,分店10個,成為一個工商聯營的食品企業,年產值在食品行業里超過原來的泰康等廠家,居第一位。
推動冠生園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冼冠生熟練的廣告技巧。冼冠生向來重視廣告的宣傳,在實踐中他總結了有關做廣告的「廣、大、小、活」的四條原則。廣是指廣告的宣傳面要大、要寬,凡報刊、路牌、電影、電台、車站、碼頭等都應該是冠生園的廣告發布地。大是指要做特大型的廣告,冠生園在自己的廠房上豎起過高達6米的「上海冠生園糖果餅干廠」巨型霓虹燈廣告,在進出上海的吳淞碼頭豎立起高達3層樓的「冠生園陳皮梅」廣告牌,使進出上海港的旅客無不為巨大的廣告所吸引。小是指在報刊上不斷地發布活潑的小廣告,使冠生園這三個字不斷地映入人們的眼簾。活是指廣告的手段要靈活新奇。1934年冼冠生請出了著名的當紅明星胡蝶做廣告,她坐在紅地毯上,手搭著一隻碩大的月餅,照片的說明寫著:「唯中國有此明星,唯冠生園有此月餅。」結果,從未有過的明星效應帶動了冠生園月餅的銷售,出人意料的廣告技巧使企業的營銷獲得了成功。
⑷ 我國企業道德營銷的研究與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營銷道德的含義,營銷道德的判斷標准,接著對我國營銷中存在的不道德行為進行了詳細分析,主要就產品問題、價格問題、促銷問題、分銷問題分別進行了分析,最後就我國企業營銷道德的建立與發展的思路進行了綜合分析。
關鍵詞:市場營銷;營銷道德;營銷策略
一、營銷道德概述
1.營銷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一定社會絕大多數成員承認、接受和遵守的評價各種社會行為對與錯、美與丑、善與惡、真誠與虛偽、公正與偏私、正義與非正義的准則的總和。一般說來,道德具有非正規形式的規范力量,它適用於廣泛的個人和組織行為,能夠讓人們對有關的行為和行為主體產生某種看法和態度。當這種看法和態度為多數人所共有時,社會中就形成一種力量,通過某種方式對有關行為加以支持或反對、鼓勵或約束、每一個社會成員要在社會中與他人和諧相處,順利實現個人目標,就一定要了解和遵守各種道德准則。
市場營銷道德是用來判定市場營銷活動正確與否的道德標准,即判斷企業營銷活動是否符合消費者及社會的利益,能否給廣大消費者及社會帶來最大幸福。
2.營銷道德的判斷標准
西方國家倫理界對營銷道德的判斷標准存在著兩大理論:(1)功利論,主要以行為後果來判斷行為的道德合理性,該行為就是道德的,否則就是有問題的或不道德的。(2)道義論,主要從處理事物的動機來審查是否道德,並從直覺和經驗中歸納出人們應當共同遵守的責任和義務,以這些義務的履行與否來判斷行為正確與否。
筆者認為,判斷某一營銷行為是否符合道德,在很多情況下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容易。有的營銷行為,諸如販賣假煙、假酒、假種子,漫天要價,虛假廣告等普遍為社會所痛恨,其不道德性一目瞭然。然而某些營銷行為,由於個人價值觀及生活經歷不同,每個人對道德與不道德存在著不同的見解,例如對何為欺騙性廣告,人們的看法就各不相同。
我認為評價營銷道德問題,應該將功利論與道義論結合起來。也就是說,要從行為後果和處理的事物的動機兩方面來審查該行為是否道德,只有該行為符合兩方面的標准,才能真正算是有道德的營銷行為。
二、我國現階段企業營銷中存在的不道德行為及其分析
市場營銷道德問題貫穿於企業營銷活動的始終,以下從企業營銷基本組合出發逐一加以分析。
1.產品問題
產品中存在的道德問題,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產品缺乏應有的質量、產品實際上提供的利益較少。
(2)企業有時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不願披露與產品有關的危險。例如對兒童玩具中所含有的有害化學元素可能由於兒童的吮吸而致病,對於家用電器可能由於使用不當而發生爆炸等危險未加以披露。
(3)產品包裝不能提供真實的商品信息或包裝過多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及環境的污染等。
此外,某些行業故意使其產品很快地過時,鼓勵消費在尚可使用時就丟棄權不用;製造廠家故意保留已發展成功且極具吸引力的產品特性,採用細水長流的方式推出,以促使消費者一再地更新產品,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這些也屬營銷不道德行為。
2.價格問題
在購買產品中出現掠奪性價格,歧視價格,壟斷價格及未披露全部價格信息等都是價格行為中違背道德的典型表現。具體表現為利用消費者對價格無知漫天要價,攫取超額利潤;以不實的「廠價」、「批發價」和「成本價」大做廣告,抬高標價再聲稱特價優惠等。一般來說,差異價格不一定都是違法的,但從道德角度來看,差異價格易於引起懷疑,而且,如果價格差異性是用來削弱或傷害競爭對手時,就會產生道德問題。
價格中的道德問題還包括營銷系統通過巧妙的安排,使價格比合理的水平高出許多,很多消費者指責現代商品價格中所包含的廣告及促銷費用過高。某些壟斷性行業對產品實行超額加成也構成營銷中的道德問題。
3.促銷問題
在信息溝通中經常會出現道德問題,諸如虛假和誤導性廣告,操縱或欺騙性促銷,欺騙性戰術或過度宣傳等。在此,著重闡述廣告及人員推銷中的道德問題。
(1)廣告中的不道德行為主要表現為:①欺騙性廣告,過度地誇大產品的功能效用,誘使消費者購買,這種廣告在葯品和保健品上表現得成為明顯;②誤導性廣告,在廣告宣傳中含糊其辭,故意利用易引起誤解的廣告語,使消費者做出錯誤的購買決策;③廣告污染,有意義的節目常受到商業廣告的干擾,印刷刊物幾乎整本都是廣告,美麗的風景區也常為廣告所破壞。這些廣告過多地向人們灌輸「物質主義」、「性」、「權勢」以及「地位」等觀念,對社會造成嚴重的文化污染;④對競爭者的攻擊性廣告,通過含沙射影詆毀同業來抬高自己企業和產品的地位。
(2)人員推銷中的不道德行為主要來源於對顧客高壓式推銷。人們常說像網路全書、保險、不動產及珠寶這類產品都有是靠推銷員高壓式推銷出去的,而不是由顧客主動購買的。這類推銷人員都被訓練得具有整套的推銷談話技巧,以引誘人們購買。
4.分銷問題
分銷中的道德問題主要源於企業與分銷商之間的關系,生產者可能脅迫其所控制的分銷商從事某種特殊的違背道德的事情,以謀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果在業務關系中分銷商處於主動的地位,分銷商也可能這樣做而產生道德問題。
縱觀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整個過程,在每一個環節上,企業都可能出現道德問題。盡管對上述問題經濟學界和倫理界並沒有形成共識,然而,對於營銷中可能出現的道德問題,我們必須引起注意。因為這些道德問題,無論是對消費者的利益、企業自身的利益,還是對社會整體的利益均造成嚴重的損害。對消費者而言,營銷中的不道德行為輕則造成經濟損失,重則影響身心健康甚至威脅生命安全;對企業自身而言,不道德行為一旦被揭穿,勢必使企業聲名掃地,一蹶不振;對整個經濟而言,市場營銷不道德行為的泛濫必定導致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和整個經濟的不健康發展。要使我國市場經濟良性發展,對市場營銷不道德行為的防範就顯得非常必要。
三、我國企業營銷道德的建立與發展
1.研究並構建企業營銷道德的必要性
道德的研究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末期的「五帝」時代,我國原始部落就開始重視「德治」,並用淳樸的道德規范在部落中傳播推廣。2500多年前,老子著述《道德經》,並對「道」和「德」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指出,所謂「德」就是「內得於己,外施於人」。「內得於己」是指探索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及其規律,並形成科學正確的認識及價值觀;「外施於人」是用已形成的價值觀、倫理觀及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心得等影響、引導、規范他人的行為。市場營銷活動不僅反映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還反映人、企業與自然的利害關系。營銷作為微觀組織的市場活動也是一種社會行為,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倫理、道德。與老子同一時期的孔子創建了儒家學說,並將人類社會的道德規范概括為「仁、義、禮、智、信」。在幾千年的經濟活動與商業活動中,我國以儒家倫理為核心,創建了比較先進的道德規范體系。
由於我國封建社會長期的自然經濟和「重農抑商」政策,限制了生產力及商品經濟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因為我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商品經濟和市場交換受到限制,直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我國「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路線的貫徹實施,我國開始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營銷理論受到學者的重視,市場營銷實踐也得到了企業的重視及全社會的關注。目前,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相對低下,市場經濟還未進入發達階段,「重利輕義」、「見利忘義」,甚至「唯利是圖」的市場行為是存在的,「假冒偽劣」、「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的現象也不少。所有這些都需要道德與法律的力量加以規范。對此,我國學術界和企業界開始重視營銷道德的研究,盡管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對企業營銷道德的研究還不夠全面、系統和深入。因此,從我國的市場營銷實踐來看,研究並構築合國情的企業營銷道德體系是非常必要的。
2.構建我國企業營銷道德思路與對策
(1)加強企業營銷道德建設,不僅有利於更好地調整企業與相關利益者的關系,增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而且能夠從根本上確保消費者的利益不受侵害,從而促進經濟的繁榮、社會的和諧與進步。我國還處於市場經濟的不發達階段,加強企業營銷道德建設,對促進市場交易,提升企業形象,增強經濟活力,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都具有重要意義。我國企業營銷道德的建立與發展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①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建立「義利統一」的價值體系。市場營銷行為的本質應是利人利己的行為,並通過利人實現利己。中國傳統儒家文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儒商,至今亞洲不少國家與地區,如日本、新加坡、韓國,以及我國的香港、台灣等國家與地區比較奉行儒家文化。日本資本主義之父澀澤榮一先生在其著作《論語與算盤》中說:「我的算盤打得精,是因為有《論語》;《論語》又因為籍著算盤,替我攢了不少財富。《論語》跟算盤看起來是八竿子的打不到一塊的兩件事,實際上可以《論語》為體、算盤為用、相輔相成。」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在現代企業營銷中仍具有積極的意義:「仁」可以作為企業經營與營銷的核心,以「愛心」和「仁慈」去經營,贏得消費者的心;「義」是企業經營及營銷的行為准則,「義」的准則要求企業不搞對不起消費者的商業活動,不為消費者設置陷阱,不發不義之財;「禮」是推進企業營銷,構建企業與消費者關系網路和新秩序的重要手段,古文中的「禮」與「理」同義,企業的「禮」,不是簡單的文明禮貌,而是要貫徹「維護消費者利益,誠心為消費者服務,一切為了消費者」的道理;「智」是企業市場營銷的謀略,在當代,企業的競爭也是智慧的競爭,智慧不能離開仁慈之心,也不能脫離道義,這是商業的大智慧;「信」是市場營銷的結果,企業要重視通過市場活動,樹立信譽,提高聲譽,實現美譽。在市場營銷活動中「義」與「利」不一定完全相悖,只要遵循「先義後利」、「以義求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等價值准則,就能實現義與利的統一。由於政治與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在中國歷史上佔主導地位的儒家文化曾多次遭到批判和拋棄,「重義輕利」、「捨生取義」的價值取向似乎成為古老的童話。因此,繼承、宣傳,並大力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的傳統優秀文化,建議「義利統一」的市場營銷價值體系,是一項艱巨、長期的任務,需要國人的共同努力。我認為,21世紀是造就「新儒商」,促使「新儒商」走向成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新時代。
②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樹立市場位與生態位並重價值觀,追求「天人合一」。可持續發展理論是處理人口、資源、環境、經濟與社會協調、持續發展的理論,該理論對企業建立營銷道德也具有支撐作用。隨著可持續發展觀的形成與推廣,生態觀已成為全球企業或集團生存與發展的支撐性觀念。企業的市場營銷不僅是市場行為,還是社會行為;不僅要建立市場鏈,還要維護生態鏈。發達國家的不少大企業在經營與營銷中就非常重視市場與生態的關系,並把二者並重起來。如美國AT&T公司就比較早地提出了市場位(Market Niche)和生態位(Ecological Niche)並重的觀念。其中,市場位代表了產品的商業競爭力,生態位代表了產品的環保、生態和美學方面的競爭力。他們認為,只有把這兩種競爭力集中於同一產品,並對企業自身生產要素進行調整、優化,才能實現企業健康、持續、協調發展,從而促進企業的市場營銷。我國現階段的不少企業仍存在「重市場輕生態」的觀念,這種觀念導致危害環境等不健康道德與行為的存在。因此,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宣傳並建立「市場與生態並重」的價值體系,與道德觀念是非常必要的。就企業而言,拒絕經銷不符合國家環境標準的產品,引導綠色消費就是可持續發展價值觀的體現。
③道德與法制建設相結合,促進「德治與法治」的統一。企業營銷道德建設,離不開法制建設的推動與保證;而市場營銷法制建設又以一定的道德體系為基礎。二者是辯證的,只有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促進「德治與法治」的統一。從法制的角度看,我國必須加強消費者權益法、價格法、廣告法、經濟合同法、質量法、市場交易與管理法等方面的法制建設,加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的市場行為,才能保證健康、向上的企業營銷道德價值體系的確立、發育與成長。
(2)營銷不道德不僅影響單個企業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影響其競爭能力,而且對一個行業來說也是個要非常重視的問題,它會影響整個行業的信譽和可持續發展。若是一個行業中的營銷不道德的企業很多,消費又由於信息不對稱很難或無法鑒別產品的優劣、企業的好壞,而且企業要向目標顧客傳遞產品信息情況並讓其接受、相信的成本很高,消費者就只能將市場上的產品都歸根於劣質之列。這樣消費者對整個行業信心喪失,導致差企業驅逐好企業、劣質產品驅逐優質產品的現象發生就不足為奇了。在那種情形下,整個行業就陷入了困境,好壞企業都喪失了競爭能力,沒法持續發展了。像去年中秋時節發生的南京「冠生園陳年老餡月餅」事件,在報紙上曝光後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不僅是南京的冠生園幾近倒閉,全國的以「冠生園」為字型大小的企業都大受牽連,「冠生園」這個中華老字型大小聲譽大降,而且全國的消費者都或多或少的受這一事件影響,很多人表示不敢買月餅吃月餅了,引發對全國的月餅行業的信心問題。今年的月餅能否復興還是個難題。同樣的情形還有我國的保溫杯、五金商品市場等,冒牌劣質產品充斥市場,消費者不認為市場上有真貨出售,凡是市面上有售的通通歸為假貨。道德企業面對這種情形就只能退出了。此時若有新的強有力的特別是外國企業進入,則會很容易佔領高利潤市場,樹立自己的信譽度,逐步把原有的企業逐出競爭之外,因為它們已經不具有與其競爭的能力。這對原來行業中的所有企業都將是個毀滅性打擊。
可見提高營銷道德水平是當前營銷中不可忽視的問題,對此有如下意見:
①樹立全民的社會營銷觀念
按營銷學的定義:社會營銷觀點是指營銷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即營銷活動是否有害於目標消費者的利益、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和社會利益。企業營銷道德的實質就是解決企業利益同消費者利益及社會利益的關系。企業遵循良好的道德標准就應該不僅以追逐利益或滿足消費者直接需求為目標,而要切實關心與維護所有消費者及社會的長期利益。這實際上就是要求企業樹立起社會營銷觀念,自覺地約束自己。
②應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規,建立更多的消費者保護機構及監督、檢察、執法機構,為約束企業遵循法律、道德規范開展經營活動提供保證,制定法律、法規一方面維持企業間的公平競爭,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另一方面也對消費者、合法經營者的利益損害實施法律救濟,如打假賠償等。
③加強對消費者的教育,增加消費者的商品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企業和政府應通過報刊、雜志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商品知識,使其成為明智的購買者,並宣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動員消費者積極地和違法、不道德行為的營銷行為作斗爭。
④通過消費者協會建立更多的保護政策,如針對直銷人員的高壓推銷現象,建立一種「冷靜三天」的政策,規定三天之內可以退款,並且沿門推銷員要表明來意,消費者如果覺得推銷員給他們過大的壓力,可以向有關部門告發。
提倡營銷道德,在營銷活動中做到兼顧企業、顧客、整個社會三者的利益,有利於贏得目標顧客的信任與認可,建立良好的關系,樹立良好的企業信譽、形象、口碑等。有研究表明,留住一個老顧客的成本僅為吸引一個新顧客的五分之一。而且在現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要吸引消費者還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情。關系營銷的順利開發對於鞏固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實現長遠發展十分有利。同時良好的口碑宣傳還是企業低成本高效果的競爭手段,遠勝於企業自身所做的宣傳。這些都是企業長期的無形資產,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優勢所在。另一方面,兼顧三者利益不一定就會減少企業當期的利益,企業若是處理得當,二者兼得是可以做到的。比如現在提倡的「綠色營銷」,要求企業生產和銷售對環境無污染、沒有負面影響的綠色產品,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顧客願意多支付價錢來購買綠色產品,而不會因為省錢或圖方便買不利於環保的產品。保護環境、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在消費者心中還有利於提高美譽度,吸引更多的顧客。一個各個企業都遵守營銷道德的市場,必然是規范而又有序的,交易成本大降低,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下每個企業都可以各顯其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優勢,整個行業也能得到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2)誠信是講求營銷道德的根本所在
誠信,是做人之本,也是企業經營之本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信」二字具有極其重要的分量。「仁義禮智信」是人們提倡並力求遵循的行為准則。「人無信不立」、「千金一諾」、「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都反映了人們對誠信的推崇。現代成功的企業都把自己的成功歸功於誠實,如世界著名船王包玉剛成功的要訣就是「與信譽成交,借信譽發展」。誠信營銷就是要求企業在市場營銷活動中,誠實經營,保證營銷活動的公開,公平與公正,以維護和增進全社會和消費者的長遠利益,以求得企業的長期發展。特別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市場競爭的規范化,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等都迫切要求企業實施誠信營銷。
參考文獻:
1.吳健安著.市場營銷學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甘碧群著.企業營銷道德 〔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3.郭國慶,劉鳳軍,王曉東著.市場營銷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4.王淑芹,論企業市場營銷倫理〔J〕.社會學輯刊,1998(5)
5.牛全得,劉勇,許秋強. 營銷道德,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營銷道德問題的調研與建議〔J〕. 經濟經緯,1997(5)
⑸ 蜂蜜消費市場現在怎麼樣,未來景氣嗎
問主我有一份相關報告給你看看,你看行不
蜂蜜消費習慣調查:加強品牌建設是大趨勢【賺零用微調研中心出品】
隨著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對營養保健也越來越關注。蜂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天然滋養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補品之一。雖然同樣出於健康養生原因,但不同的群體對蜂蜜的需求仍然呈現多樣化趨勢。本著為廠商制定合理產品規劃、營銷策略和消費者進行決策提供一定的客觀參考,賺零用微調研中心通過在線收集數據,對蜂蜜消費習慣進行了一定了解。此次調研共收集950份有效樣本數據,樣本標准為平常會喝蜂蜜的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作為參考時請注意在線樣本的特點。
調研背景簡介
n調研時間:2014年1月2日20:00-2012年1月2日22:03
n調研方式:賺零用APP在線調研
n樣本定義:18-70歲,平常會喝蜂蜜的人群
n有效樣本量:950(N=950)
調研要點
1.會喝蜂蜜的人,多數都把喝蜂蜜當做了一種生活習慣:近半數的蜂蜜消費者每天都喝蜂蜜
2.絕大部分人喝蜂蜜是出於養生、健康等方面的考慮,男女消費者在這一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
差異:女性主要出於潤腸和美容的目的,而男性相對更關注健康改善方面的功效。
3.大部分人對於蜂蜜的的接受價位在50元以內。大賣場/大型超市是最主要的購買場所。
4.消費者選擇蜂蜜時最看重的因素中,品牌占首位。近八成的人購買蜂蜜時會認牌子,但大部
分人是在幾個固定的牌子間做選擇,也有近一成的人是只認一個牌子的。
5.從品牌滲透率來看,冠生園以絕對優勢穩坐蜂蜜市場的第一把交椅
一、由於養生原因,蜂蜜食用易被培養為日常習慣
表九:常喝的蜂蜜品牌有哪些?(N=950平常會喝的品牌為多選,最常喝的品牌為單選)
從品牌滲透率來看,冠生園以絕對優勢穩坐蜂蜜市場的第一把交椅:在參與調研的950名蜂蜜消費者中,70%的人表示平常會喝冠生園,56%的人表示最常喝的蜂蜜就是冠生園。這一比例超過其他所有蜂蜜品牌之和。
具體來說,「平常會喝的品牌」和「最常喝的品牌」中,品牌位次趨勢大致相同,冠生園均遙遙領先。但需要注意的是,品牌喜好調查可能和地域有一定關系。
總結:在被訪者群體中,冠生園無疑是蜂蜜市場中的領軍者,而消費者對品牌的關注也給新產品進入市場加大了難度。口感是蜂蜜產品贏得消費者的鑰匙,而品牌是蜂蜜產品留住消費者的關鍵。
⑹ 用市場營銷的知識分析南京冠生園主要受什麼環境因素影響
用市長他的影響他的只是他的分店,南寧他的怪生,他的主要他的受壞影響影響,這個我們這邊還是可以得到更好的解釋。
⑺ 市場運作方案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防水工程包括:屋面,地下工程,外牆,室內廁浴間等,主要用的材料:柔性和剛性,柔性分卷材類和塗膜類,剛性一般是塗膜類,操作要領根據不同的材料參考國家標准進行
⑻ 南京冠生園事件主要受市場營銷的哪個環境因素影響
這件事情在新聞上有報道過,這個每個公司營銷策略都有每個公司要營銷策略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