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做好媒體的推廣,品牌樹立
你要搞清楚,你首先遇到的問題不是如何進行品牌推廣,而是你所應聘的公司對你專業能力的考察。你的公司要招聘的不是一位能夠寫出一份推廣方案的人,而是一位能夠持之以恆的推廣公司產品的人才。而對你個人而言,不管用什麼方法雖然能夠搞定一份推廣策劃方案,但是這只是作為一名市場部的普通員工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你所要做的是具備能夠隨時隨地駕駑產品推廣策劃的戰略思維,這才是你職位提升的根本。
從你的問題背景中可以看出,你的公司實際上在考察你的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是企業文化管理能力;二是公共關系管理能力。然而從你的兩個問題又看出,你沒有認識到公司議題的重點。軟文投放和公關活動是推廣策劃的果,對一個市場人員來說是最基本的必備知識。如果你把研究重點放在這兩個方面,那麼你很可能被公司輕視,也可能失去這一崗位。如果品牌的樹立只用幾篇小軟文和幾次策劃活動就可功成,那麼中國的「海爾」早已遍地。
企業文化管理和公共關系管理是兩門很深的學問。特別是公共關系,已經上升為一門專門的學科。這里我不多談,我們談一下樹立公司品牌的關鍵。
你可以先從CIS(企業形象識別)談起,大膽陳詢所應聘公司的MI(理念識別系統)、BI(行為識別系統)、VI(視覺識別系統)的建立建設情況,你要清楚這三個識別系統是品牌樹立的關鍵,因為它們建立建設的好壞、執行與否,直接反映著這個企業的內部管理情況,據此,你了解到詳細情況後,提出針對性意見和建議。
對於軟文的投放,如果你真需做,可以考察三樓的回答。關鍵在於: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為了什麼、投放什麼性質的軟文。
公關活動這個問題很難有針對性的回答,因為你沒有提出針對性的公關。它的包含面太廣,譬如內部關系協調、對外關系協調、緊急事件處理(如三鹿事件,近期的公關活動)、公關活動策劃(演出、促銷、招待會等)、廣告策劃等等。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跟你有沒有媒體的朋友關系不大。
以上內容請參考,雖然說的不多,關鍵一點要把握好公司到底在考察你什麼。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可以繼續保持聯系。最後,祝願你夢想成真!
⑵ 新媒體營銷方式有哪些
新媒體的方式有:
1、搜索引擎(SEO/SEM)搜索引擎並沒有失去價值,甚至永遠不會失去價值。目前的科學技術還只能依靠文字來進行精準的搜索,在海量的信息源面前,人們獲取信息必須基於搜素引擎,所以有需求搜索引擎就有價值,而基於搜索引擎的也必不可少。搜索引擎並不是傳統的方式,它同樣是基於互聯網的,而且移動互聯網的搜索引擎正在逐步發展,搜索引擎註定在新媒體環境下作用凸顯。
2、微信,微信是目前最流行的方式,沒有之一。並不是誇大微信的作用,甚至有不少觀點認為每一家企業都需要一個主編,微信是目前的主流方式。微信是天生的即時通訊工具又是天然的社交平台,微信所具備的開發潛能是非常大的,而微信官方也在雄心壯志的實現著「連接一切」的夢想,跟著大佬走肯定沒錯。至少,目前沒有一個更好的平台能夠代替微信的功能。
3、微博,微博具有及時性、傳播快的特點。微博是一個天然的信息港,網友能各抒己見,靈活性大,這是微信所不具備的優勢。很多新聞媒體將微博當做自己的第二平台,微博能夠迅速的傳播給大眾,一日要聞只要通過微博皆可獲悉。此外,微博信息流式的廣告能夠發揮不錯的傳播效果。
4、論壇,各種老牌網路社區論壇已經回不去當年的輝煌,各種關於天涯、貓撲等社區落寞的新聞,這是不爭的事實。但論壇不過是一種網路媒體形式,它的作用可以千變萬化,有人的地方就有社區,只是現在的社區更加「小而美」。小米社區就是論壇價值最好的體現,論壇有很多劣勢,但只要做好用戶運營能帶來更多的價值。魅族社區、花粉俱樂部、360 OS社區等全都是一個模式,社區已經變成企業用戶運營平台,價值猶在。
5、其他社會化媒體平台,陌陌、美拍、人人等,這一類平台用戶更加精準,影響力歲不如微信微博,但傳播價值也是不錯的,畢竟都是用戶過億的大平台。這類平台需要公司產品的用戶習慣符合產品特性,比如人人網就是學生群體,那麼企業產品消費的主力一定要是學生,不然沒有任何意義。
⑶ 品牌媒介有哪些傳播方式
品牌媒介有直接和間接的傳播方式。合肥上知品牌營銷策劃可以根據您公司的具體情況,為您定製專屬的品牌媒介傳播方式!
⑷ 辨析題 媒介品牌的營造依賴於媒介產品的營銷。
1媒體本身就是產品及服務2媒體的廣播需要具體的內涵(細化的越具體越好)3產品的營銷只是重要的一個方面4還有企業、產品內外部的關聯5內外部環境的關系6社會政治的適應度等等!
⑸ 10大廣告媒介都有哪些
1. 電視是目前中國最普遍最主流的媒體。
2. 報 紙
報紙廣告的特點是及時性強,閱讀人群比較廣泛,而且信息量大於電視,可以保存,還有就是更具有隱蔽性,其中以軟文為代表。
3. 互聯網
單純看待媒體形式,互聯網是最能互動的媒體,也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媒體,同時是信息量最大最齊全的媒體,但是這個媒體最大的問題就是魚龍混雜,沒有合適的策略更容易迷失和血本無虧。
4.牆 體
這里說的牆體廣告主要是指高速公路、公路和鐵路邊具有較大可視面積的牆體,除了廣告,很多政治性標語也非常普遍。
5. 分眾傳媒
目前中國的分眾(聚眾)傳媒從寫字樓電視開始,逐漸演化到列車移動電視(包括汽車和火車、輪船)、超市多媒體(電視DVD 為主)、手機電視(多媒體)、以及各類論壇等,主要目的還是在於「產品——用戶群」的切合,當然,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我
6. 戶外(招牌式)廣告
機場側、路牌、燈箱、報刊亭、售貨亭、地鐵車廂、公交車體……這類廣告都屬於戶外廣告。共同特徵是通過大副的圖片文字吸引過往人群,以較高的公眾曝光率吸引受眾視線,達到宣傳和促銷的目的。
7. 雜 志
中國的雜志廣告是離歐美廣告最近的,從設計的思路到表達方式、表現形式,都離開了單純的銷售,以寫意和創意成為中國廣告發展的風向標。
8. 電台/收音機
電台廣告在80年代曾成就過不少的產品,包括很多著名的流行歌曲也都是從電台開始傳播的,在沒有網路的時代,收音機一直是大學的主要娛樂,相信一代人都是收音機的忠實聽眾。
9. 海報DM
DM (DM 來源於英文DIRECT MAIL,意為直郵廣告或者快訊商品廣告,俗稱海報)廣告的范圍也十分的廣泛,從宣傳單頁折頁、海報、企業宣傳手冊到終端POP ,都可以成為廣義的DM ——快訊商品廣告。
10. 手 機
目前手機廣告營銷的方式有簡訊息、彩鈴、預制新聞圖片廣告等各種形式,很快就要出現企業定製手機的業務(例如不生產手機的企業和生產企業合作,可以叫MOTO 寶潔饋贈手機……)中國龐大的手機群體每月固定的消費將是企業覬覦的大蛋糕,通過這一快速的傳播手段可以產生諸多奇跡,在網路上,一條流行的信息可以被下載數十萬次之多,同樣祝福的信息可以在幾年內反復的出現和流傳,哪個企業能通過巧妙的策劃搭上這趟順風車,品牌的提升是十分樂觀的。
⑹ 五大傳統營銷媒介是什麼
在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以前的五大傳統營銷媒介是:
1、實體店營銷媒介:實體店營銷利用店鋪、櫃台讓顧客直面、試用商品的方法;實體店模式在當時要佔有整個流通領域的大部分比率;與現代實體店相比較沒有那些打折、會員制、積分等等優惠舉措;
2、直銷營銷媒介:直銷方式主要是直郵(產品目錄和信件)、電話營銷和電視導購等方式,針對有意向的顧客,進行推銷;一旦有意向的客戶,會有營銷人員直接上門推廣營銷,其中著名品牌的著名洗護、保健用品和高檔吸塵器等視為主要營銷手段;
3、分級批發營銷媒介:由於當時由國有企業為主的模式,那麼就有了省市級、地區級、縣市級的三級批發模式,採用約定的扣率,分別對於經銷的商品的進行營銷;
4、展銷會營銷媒介:由於信息溝通的缺陷,基本上各個商業行業協會都會每年舉辦定期的展銷會方式,集中商品進行營銷之外,還有溝通、會友的功能;現在能夠維持的就是每年北京、上海輪辦的車展會,但是其實際意義已經改變,以展示為主的展覽;
5、廣告營銷媒介:廣告營銷是指企業通過廣告對產品展開宣傳推廣,促成消費者的直接購買,擴大產品的銷售,提高企業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的活動。就在現在廣告營銷還是具有發展趨勢,在企業營銷戰略中廣告營銷活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⑺ 媒介組合營銷案例
媒介營銷案例之《城市畫報》
[案例分析]
"我們曾經被《新周刊》評為中國最具小資情調的雜志,那是一個很好的品牌。"主編李迪生在新華傳媒工場的一次沙龍上說,《城市畫報》所有的營運工作都是圍繞品牌進行的。"我們的推廣,我們的采編人員,我們的廣告,我們的發行人員,一切圍繞這個中心推進。"
《城市畫報》以品牌為中心的經營和營銷策略與"城市年輕人"的讀者定位密切相關。其核心讀者為國內大中城市中25--35歲的年輕人,這個群體的消費生活越來越傾向於"品牌主導型":喝咖啡去星巴克、買東西去宜家、健身要去舒適堡……再看看他們打的手機、用的電腦、穿的衣服,幾乎無一不跟品牌相關。《城市畫報》要讓這些喜歡"可口可樂"、"耐克"的年輕人接受,必然也要像"可口可樂"、"耐克"一樣樹立和鞏固自己的品牌優勢。它的目標不僅要從國內8000多份雜志中脫穎而出,更希望能使年輕人像買"可口可樂"一樣習慣於買"畫報"。
據悉,《城市畫報》目前的期發行量在30萬左右,年廣告收入超過1000萬元。
快樂:品牌的內涵
品牌經營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品牌內涵的確立。只有確立品牌的定位,明確品牌的內涵,產品的品牌營銷才可能有的放矢。實際上,對真正懂得,品牌營銷的企業來說,品牌不是一個環節的事情,也不是一個局部的事情,而是整個企業系統的長久之計。在企業運營的流程中,品牌貫穿始終、無所不在。從產品、定價到促銷、渠道,品牌如一根紅線,而品牌的內涵則是品牌最終希望傳遞給消費者的印象和感受。
《城市畫報》有個理念:不單純做一本雜志,而要做年輕人文化的表率,要做一個文化滲透者。在這種文化理念的驅動下,雜志社必須賦予自身品牌以明確而豐富的文化內涵。這個內涵既要符合雜志的定位,符合讀者的需求,也應該符合廣告商的偏好,乃至符合目標市場的趨勢或規律。如何確立自己的品牌內涵?《城市畫報》選擇了"快樂",要做一份始終把"快樂"作為行銷訴求和經營理念的雜志。
"畫報"的讀者主要瞄準70年代左右出生的年輕人,他們正日益成為社會的主流人群,他們對生活的追求非常具有個性,而且消費力不斷提升、旺盛。加之,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速度驚人。《城市畫報》將目標人群定位於城市的年輕人,意味著找到了一個可持續成長的市場。《城市畫報》的編者認為,當今城市的青年奉行"快樂至上"的人生觀,力圖通過"快樂"驅動下的內容和經營,吸引自己的目標讀者。也正是這樣獨特的經營理念,才使其在雜志業的同質競爭中保持特色、鞏固優勢。
CI:品牌的視覺
在《城市畫報》的品牌營銷中,CI始終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對CI策略的應用,可以當作我們解讀該雜志品牌營銷的線索。
CIS是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英文縮寫,也可以簡稱CI,主要包括企業理念識別(M1)、企業行為識別(B1)、企業視覺識別(V1)、企業聽覺識別(H1)四個部分。其中,最直觀、最外在的部分是視覺識別(V1),一般意義上的CI也主要指VI,它通過組織化、系統化的視覺方案傳達企業的各種信息。
對報刊來說,CI的視覺組成主要有報頭、Logo(標識)、字體、紙張、色彩、象徵物、代言人等。報刊雜志的品牌打造,與這些CI要素密不可份。藉助視覺化、規范化、系統化的CI形式,可有效地向讀者傳播傳媒自身的理念和文化,使其對傳媒的品牌印象和認知逐步與傳媒的品牌特徵相吻合。"媒體根據自身獨特的文化理念確立的CIS,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是顯示本媒體與其他媒體區別的一個快捷方式,也是媒體實施差異化競爭的重要環節。"
下面,我們分別從口號、封面、logo、代言人等幾個方面來看一看,《城市畫報》的若干CI要素如何服務和引領這本雜志的品牌營銷售。
口號口號既是雜志定位的最洗練概括,也是品牌營銷的最響亮聲音。《城市畫報》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定位,與之相對應也有不同的口號。口號直接印在每期封面上,與logo形成一個整體的視覺符號,以直接而簡單的文字傳遞出雜志的定位。改版之初,以"帶給你一個全資訊的廣州"告訴人們廣州城市資訊的新定位;此外,打出"新生活"的旗號,表達了《城市畫報》對內容與眾不同的追求,對時尚生活獨特的頌揚。而從"傳播者"到"引領者"的升級,也體現出雜志社對內容質量提升的自信,對品牌文化提升的自信。顯然,引領比傳播更加領先超前、更加高瞻遠矚。
封面作為產品直觀的外部形態,封面無疑是雜志競爭的前沿陣地。雜志封面遵循一個"三步五秒"效應原則,就是要讓讀者在三步之遙、五秒之內在琳琅滿目的報攤上發現自己。如果沒有彰顯個性、令人矚目的封面,整本雜志的營銷便失去了"良好的開端"。對雜志來說,封面可謂第一賣點,也是品牌創建的關鍵。在所有雜志品牌的cI要素中,封面無疑是最具視覺沖擊的要素。
1999年,《城市畫報》改版時就對雜志封面做了很大的調整,以當時比較流行的女性作為封面視覺的主打內容。開設"寵兒"欄目後,每期封面都會推出一位在廣州生活、打工的漂亮另類女孩,圖片精美、創意性強,文字簡練耐讀。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寵兒"照片做封面具有個性和吸引力,給《城市畫報》贏得不少眼球。
然而,2001年5月11日出版的第39期《城市畫報》卻將封面由"寵兒"改成了"非常男女",放棄了原先靠"一女"做封面的做法,代之以"一男一女"。對於封面的這次重大調整,編輯在扉頁中向讀者道出了她們的苦衷:"我們嘗試著用一男一女的形象作為本期雜志的封面。是不是不一樣?一定會不一樣。是不是一種更好的不一樣?……
當大多數雜志都習慣用美女當封面的時候,《城市畫報》的大膽創新顯然有利於其保持與眾不同的視覺形象和品牌風格。一般雜志很少用兩個人來做封面,用專業攝影師的說法"容易分散注意力",但《城市畫報》偏偏追求"人無我有"。編者在改革封面的同時,也給新封面的雜志內容之間找到了更為默契的解釋:"非常男女"要表現的是"男女關系",而這恰恰是我們核心讀者最敏感、最容易引起共鳴的主題。
和《城市畫報》相類似,《女友》雜志對封面人物的選擇上也很有巧妙的心思。當新銳豪華雜志成為都市女性寵愛的讀本時,《女友》有意識地進入這個市場,期望成為成熟女性的首選。然而,逐漸長大的老讀者再也回不到豆寇年華,正在長大的花季少女也期待雜志的更符合她們的需求。為此,《女友》從單月刊改為半月刊,上半月號為原來的《女友》,繼續針對花樣年華的學生,而下半月號則為新版的《女友》,針對已經走向社會的成熟女性。在決定封面時,《女友》考慮到:花季少女訴求的是群體意識,而成熟女性強調的是自我意識。因此,同樣是兩個人,《城市畫報》用的則是一男一女在一起的封面風格,《女友》上半月刊用的是兩個少女在一起的封面風格。
LOgO 10go就是標識,對雜志來說主要指刊頭。在《城市畫報》的歷史上,logo的變化始終是雜志變化的主要標志。1999年9月9日,《廣東畫報》從一個省級圖片宣傳刊物搖身一變成為面向城市青年的時尚刊物,當月出版的"畫報"10so發生重大變化,"廣東"兩字縮小後放置於"畫"字的右上角,整個封面上非常顯然地突出"畫報"兩字。據悉,早在9月份改版前,申請改名的報告已在審批中,但因尚未取得正式批文刊名不能更改。因此,9月號的處理,將"畫報"而字放大,起到了很好的過渡作用。10月8日,《廣東畫報》正式改名為《城市畫報》,L0go中的"廣東"也順理成章地改為"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類似《城市畫報》放大"畫報"縮小"城市"的LOGO處理方法,當前已被很多雜志所運用。在刊名更改相對不易的政策條件下,許多雜志把刊名中不希望突出的部分以縮小、淡化等形式進行弱化,而將需要突出的部分通過鮮艷的色彩、放大的字體加以突出。這樣的做法既沒有直接違反政策,又起到間接的更名效果。讀者不仔細看《城市畫報》的話,很容易把這本雜志當成《畫報》。
2002年底,《城市畫報》又對使用了三年的10go進行大手術。因為,國內打"畫報"牌的雜志相當多,幾乎每個省都有《**畫報》,其中,也有不少雜志採用與《城市畫報》類似的logo處理辦法,以相近的字體突出"城市"二字。這樣一來,《城市畫報》的刊頭在花花綠綠的報攤上很難"跳"出來。
總體來說,新logo對舊logo在風格上有所繼承,又有所創新。新舊logo的最大區別有兩點:1.把"畫報"二字縮小放至右下角,而將"城市"二字放大;2.把"城市"二字略微傾斜,並加了框。可以說,以放大"城市"取代"畫報"既和其他類似的雜志logo區別開始,又更加直接的突出了雜志本身的"城市"定位。對於傾斜"城市"二字的做法,《城市畫報》執行主編李暉解釋說:"這個設計沿用了原先的字體,為了結構不致左重右輕,兩個字稍稍向左並加粗了邊框。"
考慮到"這個方案未必是一個完美的設計,所以,需要拿出來徵求讀者和各方面的意見。"因此,《城市畫報》推出了"雙封面",把新舊logo做成兩個不同的方面,以便讀者比較、熟悉和接受。當時,適逢新年度雜志的征訂時間,發行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以"雙封面"的形式發布新的logo,既製造了新年新形象的閱讀預期,也為發行和廣告招商提供有力支持。新logo從2003年1月起正式啟用,《城市畫報》在讀者心目中再次製造了新的視覺和品牌形象。
代言人代言人是雜志形象的具體化和人性化的體現,也是雜志品牌宣傳的一種重要策略。選擇與雜志定位、風格和氣質相符合的形象代言人,對推廣雜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很有幫助。根據《城市畫報》捕捉時尚、傳播流行的特點,其形象代言人也必須具有充分的時尚感以及與眾不同的氣質。為此,"畫報"選擇了周樵、古宇。兩位代言人模特出身,或英俊,或美麗,其氣質較一般模特都更顯個性。由於《城市畫報》經常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舉行時尚排對,代言人正好可以經常參加活動,拉近雜志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以鮮活的方式傳播"你快樂,我快樂"的新生活理念。
⑻ 如何維護媒介品牌
如何維護媒介品牌
一,品牌進行定位後,還必須有一個清晰、豐富的品牌識別,創造或保持與品牌有關聯的事物和理念。與品牌形象(品牌外部的關聯物)不同,品牌識別富有啟發性,暗示著品牌形象需要哪些增加或改變。品牌識別體現了企業組織希望品牌所代表的東西。所有涉及品牌工作的人,包括品牌團隊和他們的合作者必須既能理解品牌識別的內容,又能關心它的發展,其中一點做不到,品牌也許就難以發揮潛力,就會處於無差別產品和價格競爭夾擊的危險境地之中。由於品牌識別被用於推動所有的品牌創建工作,它的內容就必須具有深度和廣度,而不只是一句廣告口號或一個定位的說明。
二、創造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戰略是指企業以品牌為核心,從企業整體象、全方位運作而顯現品牌形象、提高企業知名度的的一種戰略。為實現企業品牌戰略總體目標,對企業品牌形象進行的戰略規劃。它是企業品牌總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品牌形象戰略是一種系統的品牌運作戰略,是企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創造品牌競爭優勢的總體設計。企業的文化特徵、經營內容、產品的特點以至企業精神,必須通過整體的視覺系統,尤其是具有強烈沖擊力的視覺符號,將具體可見的視覺形象與內蘊特徵的抽象概念融為一體,以傳達企業情報信息,達成與受眾群體的有效溝通,以促進產品的銷售,提升品牌知名度,創造品牌的印象價值。
三、製造高質量信息產品 媒介的信息產品質量是媒介品牌建設的前提和基礎。信息創造價值,這應是媒介創造強勢品牌、提升競爭優勢的關鍵,信息的誠實、鮮明、娛樂、服務、互動等特性,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資訊,有效的製造差異化,不斷地創新競爭優勢。在提高信息產品質量的過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應當重視新聞策劃的作用。在當今日趨激烈的媒介競爭中, 新聞資源的共享性提高,新聞策劃能夠新聞資源的開發利用,是原本簡單的新聞內容豐富化,使表面的新聞事實深層化,從而變「共享」為「獨享」。做好新聞策劃對提高信息產品的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延伸品牌價值 媒介品牌的延伸在當前可謂盛行,其中,自有成敗得失,有喜有悲。這種延伸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跨行業延伸,跨媒體經營已成為一種趨勢。未來的傳媒業,媒體間的界限會變得越來越模糊,新聞信息與其他行業互相進入的機率則會越來越頻繁,這樣可以大大增強在市場經濟風浪中的抵禦能力第二種是橫向延伸,即品牌擴張,朝橫向發展系列子刊以消化其剩餘的廣告資源。第三種是縱向延伸:即擴大目標受眾的范圍,如北青報曾一度把讀者乃至辦報的定位放在青年這一對未來有影響的讀者層面上。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 1993年在自身改革的過程中,北青報首先推出了《北京青年報·青年周末》,一進入市場,即在報業市場引起了較大的反響,並拉動了該報社廣告收入的迅速飈升。媒介品牌的延伸,不管如何延伸,都不應追求媒介本身的延伸,而應該延伸品牌的價值。媒介品牌的延伸是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媒體會進行品牌延伸,品牌延伸的優勢在於成本較低,但是品牌延伸應在不毀壞核心品牌識別的基礎上,更有效地發揮品牌效應,強化品牌價值。
五、在目標群體中有所作為 傳媒品牌的成功,其重要的法則之一就是在目標群體中有所作為,這是傳媒品牌市場推廣的重要手段,這不僅有利於提升品牌的形象力,傳達品牌的個性化信息,形成差異化競爭,為客戶創造價值,與讀者進行全面的溝通。媒介品牌應超越媒介本身,承擔起社會責任,發揮輿論工具的優勢,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來展現品牌的精神和內涵,創造較高的讀者參與度,並將其轉化為可見的實在收入。媒介品牌的社會行為,一定要與媒介品牌的定位相符,這樣才有助於整合優勢資源,在目標群體中有所作為,決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而且在實際操作中並不是完全分割的,應根據媒介的特徵有效地加以組合,其目的都是為了創造品牌價值。 創建媒介品牌,並不是品牌的簡單營銷,而是透過品牌整合媒介本身的資源,更大地為客戶、為讀者創造價值。單一的營銷模式,已無法適應現代媒介品牌的快速發展。媒介經營者一定要轉變觀念,由媒介的經營層面上升到經營媒介的高度,用品牌戰略驅動媒介的經營戰略,充分把握媒介運營的特徵,依據市場的變化,積極地用戰略的眼光重新審視媒介的經營狀況、以及可能受到的威脅,建立媒介的品牌經營系統,真正地創建媒介的強勢品牌,以迎接未來的市場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