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市場均衡意味著什麼
市場交易行為中,當買者願意購買的數量正好等於賣者所願意出售的數量時,我們稱之為市場均衡,也可以稱之市場交易均衡量。
在經濟體系中,一個經濟事務處在各種經濟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關該經濟事務各方面的各種力量能夠相互制約或者相互抵消,那麼該經濟事務就處於相對靜止狀態,並將保持該狀態不變,此時我們稱該經濟事務處於均衡狀態。
『貳』 市場均衡表示的是當供給量和需求量相等時的狀態,是市場運行的常態。哪裡不對
均衡價格是指一種商品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時的價格。當實現了市場供求均衡時,該商品的需求價格與供給價格相等稱為均衡價格,該商品的成交量(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稱為均衡數量。變動:也就是商品的市場供給量與市場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給價格與需求價格相等時的價格。在市場上,由於供給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場價格趨向於均衡價格。如果市場價格高於均衡價格,則市場上出現超額供給,超額供給使市場價格趨於下降;反之,如果市場價格低於均衡價格,則市場上出現超額需求,超額需求使市場價格趨於上升直至均衡價格。因此,市場競爭使市場穩定於均衡價格。在均衡價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數量被稱為均衡數量。從幾何意義上說,一種商品市場的均衡出現在該商品的市場需求曲線和市場供給曲線相交的點上,該交點被稱為均衡點。均衡點上的價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別稱為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市場上需求量和供給量相等的狀態。
『叄』 市場均衡與市場出清的區別是什麼
首先,我們先把二者的定義仔細閱覽一下:
市場均衡——市場交易行為中,當買者願意購買的數量正好等於賣者所願意出售的數量時,我們稱之為市場均衡,也可以稱之市場交易均衡量。在經濟體系中,一個經濟事務處在各種經濟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關該經濟事務各方面的各種力量能夠相互制約或者相互抵消,那麼該經濟事務就處於相對靜止狀態,並將保持該狀態不變,此時我們稱該經濟事務處於均衡狀態。
市場出清——市場出清是指在市場調節供給和需求的過程中市場機制能夠自動地消除超額供給(供給大於需求)或超額需求(供給小於需求)市場在短期內自發地趨於供給等於需求的均衡狀態。
市場出清是經濟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一般經濟分析中,常常假定通過價格機制,可以自動實現市場出清,即價格的波動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量以及廠商的產量,並使得供給量和需求量相等。但是,在現實經濟中,影響市場出清有很多因素,例如,在不同產業結構中,產品的同質性、供給和需求的變動性、存貨量以及生產的計劃性等都有較大的差異,從而導致廠商的不同行為,這些都會對市場出清產生較大的影響。
由此可見,若想更好的釐清他們的關系和區別,應把市場均衡理解為一個狀態,把市場出清理解為一種機制,在這種機制下,在市場調節供給和需求的過程中,市場能夠自動的消除超額供給或超額需求,使得市場在短期內自發的趨於供給等於需求的平衡狀態。在給定的價格P下,市場上的意願供給等於意願需求。這樣就可以進一步認為市場均衡是市場出清的一種結果,若市場是出清的,當市場處於非均衡狀態時,通過價格、供需等的相互影響,市場圍繞均衡狀態波動。市場出清是假設的理想狀態,而市場均衡僅需滿足「買者願意購買的數量正好等於賣者所願意出售的數量」這一條件即成立,因此同樣存在在某一時點上市場均衡而不出清的可能。這就像我們駕駛時需要80邁的速度,我們可以把車速控制在75-85邁之間波動,這樣車速在某一時刻可以正好是80邁。
『肆』 市場均衡與市場出清的區別是什麼_
一、特點不同:
1、市場均衡:
在影響需求和供給的其他因素都給定不變的條件下,市場均衡由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的交點所決定。此時商品價格達到這樣一種水平,使得消費者願意購買的數量等於生產者願意供給的數量。
2、市場出清:
市場出清是市場非出清向出清的過渡,非市場出清只是市場出清的一個環節。從長期看,市場是出清的、均衡的。
二、表現不同:
1、市場均衡:
在一種商品或服務的市場上,市場需求和供給相互作用使得市場趨向於均衡。如果價格太高,消費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數量相對於生產者願意並且能夠出售的數量不足,生產者不能在該價格下銷售所有的產出,市場價格就會降低。
2、市場出清:
在不同市場結構的條件下,實現市場出清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市場集中度(市場類型)、消費和生產的時間替代性、產品生產周期、產品的耐用性、供求雙方交易關系的持續性等等,都會對市場出清的過程產生影響。
(4)市場與市場營銷均衡狀態擴展閱讀
一種商品的均衡價格是市場上需求和供給兩種相反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當市場價格偏離均衡價格時,市場上會出現超額需求或者超額供給的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
經濟學把供求隨價格變動而自動趨向均衡的情形看成是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在均衡價格下,一種商品的均衡數量只表明買賣雙方意願的交易量相等,並不是指買賣雙方實際交易量相等,後者在任意價格下總是相等的。
『伍』 (1)如何理解市場均衡的概念市場均衡是如何決定的 (2)需求價格彈性有什麼實際意義
1。市場交易行為中,當買者願意購買的數量正好等於賣者所願意出售的數量時,我們稱之為市場均衡,也可以稱之市場交易均衡量。在經濟體系中,一個經濟事務處在各種經濟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關該經濟事務各方面的各種力量能夠相互制約或者相互抵消,那麼該經濟事務就處於相對靜止狀態,並將保持該狀態不變,此時我們稱該經濟事務處於均衡狀態。
市場均衡是又供求力量共同決定的。當市場上商品的需求量與供給量相同時,這個產量就是均衡產量,當時的價格,就是均衡價格。
2.需求價格彈性的意義在於,它對於企業定價具有指導意義。因為在一條需求曲線上,不同的位置彈性不同,在彈性大於一的區間上,價格變化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化大,所以降價促銷有效,但是提價,就會引起很大的銷量減少。在彈性區間小於一的區間上,價格變化引起的需求量變化小,所以降價促銷意義不大,提升價格損失的銷量也不會太多。
不同的行業面臨的需求曲線彈性是不同的,有的行業其面臨的需求曲線各處彈性都大,比如奢侈品類。有的行業面臨的需求曲線卻非常缺乏彈性,比如糧食需求。有的行業的需求曲線是單位彈性,既曲線各處彈性為1.這樣的行業,價格變化引起的需求變化的比例在任何價位都一樣。
『陸』 什麼是市場均衡,為什麼會達到均衡
在經濟體系中,一個經濟事務處在各種經濟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關該經濟事務各方面的各種力量能夠相互制約或者相互抵消,那麼該經濟事務就處於相對靜止狀態,並將保持該狀態不變,此時我們稱該經濟事務處於均衡狀態。
消費者和生產者根據市場價格決定願意並且能夠購買或者能夠提供的商品數量,帶著各自的盤算,消費者與生產者一起進入市場,最終決定市場的均衡。
需求和供給相互作用決定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過程
1、如果市場是充分競爭的,過剩產品的存在必然導致價格下降,隨著價格下降需求量擴大,供給量減少,所以,價格的下降可以減少市場的產品積壓,使供求保持平衡。
2、價格的上升可以擴大生產的產量,同時抑制消費。所以價格的上升可以清除市場上的短缺現象,從而使有供求保持一致。
需求變動對市場均衡的影響
需求增加引起均衡價格上升,需求減少引起均衡價格下降。
需求增加引起均衡產量增加,需求減產引起均衡產量減少。
需求的變動引起均衡價格與均衡產量同方向變動。
供給變動對市場均衡的影響
供給增加引起均衡價格下降,供給減少引起均衡價格上升。
供給增加引起均衡產量的增加,供給減少引起均衡產量的減少。
供給的變動引起均衡價格反方向變動,供給的變動引起均衡產量同方向變動。
供求規律
影響商品供求關系的非價格因素的變動對價格和產量的影響我們稱之為供求定理
『柒』 當市場處於均衡狀態下,消費者剩餘為0,我們知道這是因為在均衡狀態下,市場價格與消費者願意為該產品支
扯什麼?為0不就沒有?
『捌』 如果市場處於均衡狀態,那麼是否所有的買主與賣主對於市場價格都是滿意的
不一定。
市場交易行為中,當買者願意購買的數量正好等於賣者所願意出售的數量時,我們稱之為市場均衡
比如說,糧食價格,定的很高很高,買家也要買,因為不買就不能活,這時候也能實現均衡,但買家肯定不滿意。賣家也不一定滿意,因為他可能更願意囤貨,以獲取更高的賣價。
『玖』 什麼叫作"市場不處於競爭性均衡狀態"
經濟學里有個名詞叫自由競爭市場,當市場處於自由競爭,供應與需求達到平衡時就是競爭性均衡。反之。 追問: 我知道,當供需雙方的利益均為最 大化 時,處於 市場競爭 均衡性狀態,難道意思就是說,其他可能的供需狀態<如政府幹預後>都是不處於競爭性均衡市場狀態? 回答: 每種均衡都是有條件的, 經濟學 的理論也不少,不同的均衡適用的條件都不一樣。
『拾』 請問有哪四種市場均衡啊 作用和意義
1、完全競爭是指競爭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市場結構。
2、完全壟斷是指整個行業中只有一個生產者的市場結構。
3、壟斷競爭是指許多廠商生產和銷售有差別的同類產品,市場中既有競爭因素又有壟斷因素存在的市場結構。
寡頭壟斷是指少數幾個廠商控制著整個市場中的生產和銷售的市場結構。
4、不完全競爭是指某些行業因具有經營規模越大,經濟效益越好,邊際成本不斷下降, 規模報酬遞增的特點,而可能為少數企業所控制,從而產生壟斷現象。廠商均衡理論說的是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市場條件下廠商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超額利潤變動的規律是分中要的一部分.
1.市場結構及其特徵
市場結構,是指反映競爭程度不同的市場狀態.包括完全競爭市場結構,完全壟斷市場結構,壟斷競爭市場結構和寡頭壟斷市場結構四種.
市場結構的特徵:
第一,交易數量;
第二,交易商品的質量是否相同;
第三,進入市場是否有障礙;
第四,廠商對市場價格的控製程度.
2.完全競爭的含義與條件
是指競爭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市場結構.
條件:
第一,市場上有無數個購買者和生產者;
第二,市場上的產品無差異;
第三,廠商和生產要素可以自由流動;
購買者和生產者對市場信息完全化.
3.完全競爭條件下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
因為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他不能改變價格,需求曲線即價格線是水平線,同時需求曲線又是平均收益線和邊際收益線.P=AR=MR=d
但這里所說的需求曲線是指單個企業的需求曲線,而不是整個行業的需求曲線.
4.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廠商短期均衡
在短期,完全競爭市場上產品價格和生產規模都是確定的,廠商不能根據市場需求來調整全部生產要素,因此,從整個行業來看,就有可能出現供給小於需求(盈利)或供給大於需求(虧損)的情況.邊際收益曲線與平均收益曲線相交於平均收益曲線的最低點E,此點的產量為最大利潤產量或最小虧損產量最大.
第一種情況:供給小於需求,即價格水平高(P>SAC),此時存在超額利潤
由於供不應求,所以價格線一定在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的上方.按照利潤最大化的原則:MR=MC,此時總收益TR=PO·QO=POOQOE,總成本TC = P1·QO = P1OQOF
超額利潤=TR-TC = P0P1FE>0 或P>SAC
第二種情況:供給等於需求,即價格等於平均成本(P=SAC),此時存在正常利潤,超額利潤為零,此點叫收支相抵點
由於供求平衡,所以價格線一定與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相切.按照利潤最大化的原則:MR=MC,總收益TR=PO·QO=POOQOE,總成本TC = PO·QO = POOQOE
超額利潤=TR-TC = O或P=SAC
第三種情況:供給大於需求,即價格水平低(P由於供過於求,所以價格線一定在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的下方.按照利潤最大化的原則:MR=MC,總收益TR=PO·QO=P0OQOE,總成本TC = P1·QO = P1OQOF
超額利潤=TR-TC=-P0P1FE<0或PSAVC),此時存在虧損,但依然生產
第五種情況:存在虧損的情況下,但價格等於平均變動成本(P=SAVC),即價格線與平均變動成本的最低點相切,此點E叫停止營業點,此時廠商生產與否對他來說虧損額都是一樣的,即生產所得只夠彌補全部可變成本.但對廠商來說,還是生產比不生產要好,因為,一旦形勢好轉,廠商可以立即投入生產.
所以在短期,廠商繼續生產的條件是P≥SAVC.
第六種情況:在存在虧損的情況下,但價格小於平均變動成本(P綜上所述,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短期均衡的條件是:MR=MC
5.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條件
在短期內,完全競爭廠商雖然可以實現均衡,但由於不能調整生產規模,廠商在短期均衡時可能會有虧損,如上所分析的那樣.但在長期中,所有的生產要素的數量都是可變的,廠商就可以通過調整自身的規模或改變行業中廠商的數量來消除虧損,或瓜分超額利潤,最終使超額利潤為零,實現新的均衡,即長期均衡.
具體過程如下:
如果供給小於需求,價格水平高,即存在超額利潤時,各廠商會擴大生產規模或行業中有新廠商加入,從而使整個行業供給增加,市場價格下降,單個廠商的需求曲線下移,使超額利潤減少,直到超額利潤消失為止.
如果供給大於需求,價格水平低,即存在虧損時,則廠商可能減少生產規模或行業中有一些廠商退出,從而使整個行業供給減少,市場價格下升,單個廠商的需求曲線上移,直至虧損消失為止.
供給等於需求,實現長期均衡
在長期內由於廠商可以自由地進入或退出某一行業,並可以調整自己的生產規模,所以供給小於需求和供給大於需求的情況都會自動消失,最終使價格水平達到使各個廠商既無超額利潤又無虧損的狀態.這時,整個行業的供求均衡,各個廠商的產量也不再調整,於是就實現了長期均衡.
長期均衡的條件是:MR=AR=MC=AC
也可寫成:MR=AR=LMC=LAC=SMC=SAC
完全競爭市場長期均衡狀態的特點:
第一,在行業達到長期均衡時生存下來的廠商都具有最高的經濟效率,最低的成本;
第二,在行業達到長期均衡時生存下來的廠商只能獲得正常利潤.如果有超額利潤,新的廠商就會被吸引進來,造成整個市場的供給量擴大,使市場價格下降到各個廠商只能獲得正常利潤為止;
第三,在行業達到長期均衡時,各個廠商提供的產量,不僅必然是其短期平均成本曲線之最低點的產量,而且必然是其長期平均成本曲線之最低點的產量.
6.對完全競爭條件下企業行為模式的評價
在理解長期均衡時要注意兩點:
第一,長期均衡的點就是收支相抵點(P=AC).這時成本與收益相等.廠商所能獲得的只能是作為生產要素之一企業家才能的報酬——正常利潤.正常利潤作為用於生產要素的支出之一,是成本.收支相抵點中就包含了正常利潤在內.所以只要獲得正常利潤就是實現了利潤最大化.
第二,實現了長期均衡時,平均成本與邊際成本相等(MC=AC),這就說明了,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可以實現成本最小化或叫經濟效率最高,即從社會的角度來看,資源在各種產品之間的分配是最優的.
全競爭市場機制像一隻看不見的手,能夠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7.完全壟斷的含義,特徵與存在的原因
完全壟斷是指整個行業中只有一個生產者的市場結構.
條件:
廠商即行業,即整個行業中只有一個廠商,它提供了整個行業所需要的全部產量;
廠商所生產的產品沒有任何替代品,即產品的需求交叉彈性為零,這樣,廠商就不受任何競爭者的威脅;
其他廠商幾乎不可能進入該行業.
在這些條件下,一個完全壟斷者就沒有了競爭對手,市場中完全沒有競爭的因素存在,廠商可以控制和操縱市場價格.
存在的原因:
獨家廠商控制了生產某種產品的全部資源或關鍵資源的供給.
獨家廠商擁有生產某種產品的專利權.
政府的特許權,如對鐵路運輸,供水,供電等部門,政府往往授予某個廠商壟斷經營
自然壟斷,是指那些生產的規模效益需要在巨大產量條件下才能呈現或具有明顯的規模報酬遞增特徵的行業.
8.完全壟斷條件下的廠商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
在完全壟斷市場上,由於市場中只有一家廠商,對壟斷者產品的需求,就是對整個市場產品的需求,所以,壟斷者所面臨的需求曲線就是整個市場的需求曲線.完全壟斷的廠商是市場價格的決定者,它可以通過改變銷量來決定價格,因此,完全壟斷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它表明完全壟斷廠商要想增加銷量,就必須降低售價,廠商只能在高價少銷或低價多銷間進行選擇.
完全壟斷廠商確定了產品價格後,買者所支付的價格,也就是廠商出售單位產品所得到的平均收益,因此,廠商的平均收益也是隨產品銷量的增加而不斷減少的,平均收益曲線AR與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D重疊.與此同時,廠商從每增加一個單位產品銷售中所得到的邊際收益MR也是遞減的,且在每一個銷量下,都小於AR,所以邊際收益曲線在平均收益曲線的左下方.
9.完全壟斷條件下的廠商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
完全壟斷市場的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與完全競爭相比,從文字論述上來說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圖形的變化.因為在完全壟斷市場上,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線,而在完全競爭市場上,需求曲線是一條水平線.具體過程如下:
廠商短期均衡:
在完全壟斷市場上,廠商可以通過對產量和價格的控制來實現利潤最大化,但居於完全壟斷地位的廠商也並不能為所欲為,要受市場需求狀況的限制.在完全壟斷市場上,廠商仍然要遵循利潤最大化的原則(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來確定其最佳產量,這種產量決定後,短期中難以完全適應市場需求進行調整.這樣,也可能出現供給小於需求(盈利)或供給大於需求(虧損)的情況.
要注意以下幾點:
需求曲線即價格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因為在完全壟斷市場上廠商是價格的決定者,他可能改變價格;
邊際收益小於平均收益;
邊際收益曲線相交於平均收益曲線的最低點E,此點的產量為最大利潤產量或最小虧損產量最大.
第一種情況:供給小於需求,即價格水平高(價格線在平均成本曲線的上方),此時存在超額利潤(圖a)
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MR=MC時的價格和產量是最優的,此時的價格和產量分別為PO,QO.做圖時要注意,要由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的交點向橫軸(數量軸)引線,此點QO為最優產量,再向需求曲線做引線交F點,再引向縱軸(價格軸),此點PO為最優價格.
按照利潤最大化的原則:MR=MC,此時總收益TR=PO·QO=POOQOF,總成本TC = H·QO = HOQOG
超額利潤=TR-TC = P0HGF(圖a中陰影部分)
(a) (b)
第二種情況:供給等於需求,即價格等於平均成本(價格線與平均成本線相切),此時存在正常利潤,超額利潤為零,此點叫收支相抵點(圖b)
按照利潤最大化的原則:MR=MC,總收益TR=PO·QO=POOQOE,總成本TC = PO·QO = POOQOE
超額利潤=TR-TC = O
第三種情況:供給大於需求,即價格水平低(P價格線在平均成本曲線的下方),此時存在虧損,超額利潤為負(圖c)
按照利潤最大化的原則:MR=MC,總收益TR=PO·QO=P0OQOE,總成本TC = H·QO = HOQOG
超額利潤 = TR-TC = - HPOFG(圖c中陰影部分)
在存在虧損的情況下,企業是否生產 此時要看平均變動成本的情況,只要平均變動成本在價格線的下方,盡管虧損,但依然生產,因為此時廠商能收回全部可變成本和部分固定成本,生產比不生產要少虧損.
第四種情況:存在虧損的情況下,但只要價格大於或等於平均變成成本,企業就依然生產,價格線與平均變動成本的相切點F,叫停止營業點,此時廠商生產與否對他來說虧損額都是一樣的,即生產所得只夠彌補全部可變成本.但對廠商來說,還是生產比不生產要好,因為,一旦形勢好轉,廠商可以立即投入生產.(圖c)
所以在短期,廠商繼續生產的條件是P≥AVC.
(c) (d)
第五種情況:在存在虧損的情況下,但價格小於平均變動成本(即價格線在平均變動成
本線的下方,)此時廠商只能收回部分可變成本,生產比不生產虧損要大,所以必須停止生產.
綜上所述,完全壟斷市場上,廠商短期均衡的條件是:MR=MC
長期均衡條件:
在短期內,完全競爭廠商雖然可以實現均衡,但由於不能調整生產規模,廠商在短期均衡時可能會有虧損,如上所分析的那樣.但在長期中,完全壟斷廠商可以調整全部生產要素,改變生產規模,從技術,管理等方面取得規模經濟,所以廠商總會使自己獲得超額利潤,加之完全壟斷行業在長期內也不可能有其它廠商加入,廠商的超額利潤是可以而且應該長期保持的,如果一個完全壟斷廠商在長期經營中總收益不能彌補其經濟成本,那麼,除非政府給予長期補貼,否則它勢必會退出此行業.完全壟斷行業的長期均衡是以擁有超額利潤為特徵的.如圖所示:
圖中,壟斷廠商的長期邊際成本曲線LMC與邊際收益曲線MR相交於E點,此時,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廠商實現了長期均衡,均衡產量為Q0均衡價格為P0,廠商獲得的超額利潤為圖中陰影部分.
長期均衡的條件是:MR=LMC=SMC
10.完全競爭廠商長期均衡與壟斷廠商長期均衡的區別
第一,長期均衡的條件不同.
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的條件是:P=MR=SMC=LMC=LAC=SAC.壟斷廠商的長期均衡條件是:MR=LMC=SMC.
第二,長期均衡點的位置不同.
完全競爭廠商長期均衡產生於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而完全壟斷廠商長期均衡不可能產生於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
第三,獲得利潤不同.
完全競爭廠商在長期均衡時只能獲得正常利潤;而壟斷競爭廠商由於其他廠商無法進入該行業,可以獲得超額壟斷利潤.
11.完全壟斷廠商的價格歧視
價格歧視,或差別定價,即壟斷者在同一時間,對同一產品的不同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
實行價格歧視的條件:
第一,賣者是一個壟斷者,可以操縱價格;
第二,賣者了解不同的消費者對其所出售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
第三,賣者能將按不同彈性區分的市場分離開,使低價格市場上的消費者無法將低價購進的商品在高價市場上出售,否則,價格歧視無法實行.
種類:
一級價格歧視,也稱完全價格歧視,是指廠商按每一單位商品消費者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確定單位商品的價格.
二級價格歧視,是指廠商按照消費者不同的購買量段收取不同的價格,購買量越小,廠商索價越高,購買量越大,廠商索價越低.
三級價格歧視,是指廠商把對同一種商品在不同的消費群,不同市場上分別收取不同的價格.
12.壟斷競爭的含義與條件
壟斷競爭是指許多廠商生產和銷售有差別的同類產品,市場中既有競爭因素又有壟斷因素存在的市場結構.它兼有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這兩種市場結構的特點.
條件:
1.市場上有很多的生產者和購買者,每一個生產廠商的生產規模都比較小.
2.行業中廠商生產的產品是有差別的,而這些產品彼此之間又存在很好的替代性.
3.進入市場的障礙較少,生產廠商和生產要素都可以比較自由地進出市場.
比較壟斷競爭市場和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發現,二者市場結構比較接近,根本區別在於產品的差別性.產品差別是造成壟斷競爭市場上壟斷因素與競爭因素並存的決定性原因.
13.壟斷競爭的需求曲線
壟斷競爭市場上的廠商面對的需求曲線既不像完全競爭廠商那樣是水平的,也不像完全壟斷廠商那樣陡峭,而是比較平坦的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壟斷競爭市場結構的特點使每一個廠商面臨著兩條需求曲線,如圖5-10所示,一條是廠商期望的需求曲線d,另一條是廠商實際的需求曲線D.
圖5-10 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
14.壟斷競爭的廠商均衡
壟斷競爭廠商短期均衡的條件是:
MR=SMC
d=D
此時,廠商可能有超額利潤,虧損或只得到正常利潤.
壟斷競爭廠商長期均衡的條件是:
MR=LMC=SMC
AR=LAC=SAC
d=D
15.寡頭壟斷的含義與條件
寡頭壟斷(又稱寡頭)是指少數幾個廠商控制整個市場中的生產和銷售的市場結構.
一般用集中率作為測定寡頭壟斷程度的標准,集中率是指一定數量廠商(如四個)的銷售量(或產量,雇傭人數,資產等)佔全行業的比率,集中率越大,壟斷程度也就越高.
條件:
1.行業中廠商數量較少.
2.廠商所生產的產品可以是無差別的,也可以有差別.
3.入寡頭壟斷市場存在比較大的障礙.
16.古諾模型
是法國經濟學家古諾創立的,最早的寡頭壟斷模型.
古諾模型的假定條件是:市場上只有A,B兩個廠商生產完全相同的產品;廠商生產的成本為零,因而只須獲得最大收益便可獲得最大利潤;兩個廠商面臨相同的線性需求曲線,採用相同的市場價格;每一個廠商都認為對手的產量不會發生變化.
在這樣的假定條件下,A和B的均衡產量都等於市場最大需求量的1/3,兩個廠商的總產量等於市場最大需求量的2/3.如果該行業有n個廠商,則每個廠商的均衡產量為市場最大需求量的1/n+1,總產量則為市場最大需求量的n/n+1
17.斯威齊模型
是美國經濟學家斯威齊提出的,用以解釋寡頭壟斷市場上所存在的價格具有相對穩定的現象.
斯威齊模型的假定條件是:由於寡頭廠商會意識到相互依賴的關系,因此,當一個寡頭廠商提價時,其競爭對手並不提價,以保持市場份額;但是當一個寡頭廠商降價時,其競爭對手也降價,以避免市場份額減少,由此形成有特點的需求曲線——折彎的需求曲線(突點的需求曲線),如圖所示E點即為彎折點.
由於需求曲線有彎折點,對應邊際收益曲線也就成為間斷的兩段:MR1,MR2.那麼當邊際成本曲線MC位於FG兩點之間的任何一個位置上時,廠商的最大利潤所對應的產量和價格都保持不變.也就是說當成本在一定范圍內變動時,廠商的產量和價格都是相對穩定的,總收益(價格與產量的乘積)也是不變的.成本下降(由MC1下降到MC3)而收益不變,那麼利潤(總收益與總成本的差額)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