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文化營銷知識和什麼是文化營銷
答復:作為廣告營銷的創作與實踐的經驗,以發展新創意的廣告元素為實質內涵,以新創專意廣告策劃體現人文、屬社會景觀、人們的需求價值及慾望,以集中表現為社會文化的體制創新,和社會文化的輿論宣傳力度,從廣告創意上表現為富有文化知識和新穎的主題創作;從廣告策劃上表現為主題人文和人們開放思想一齊迸發出來的美麗畫卷,從廣告寓意上表現為客戶的需求與客戶意願,進而促進客戶的訂單需求增長和客戶群體的消費需求,讓廣告情感元素成為客戶的追求或時尚潮流的市場發展趨勢。
以廣告文案的市場營銷管理人員為制訂適合的文案策劃,以戰略決策層探討和研究廣告策劃部的工作計劃流程,以調研決策為策劃部提供支持和服務的。
以客戶為中心的思想論點,以『顧客就是上帝』為終極目標,以帶動購物、休閑、消費、體驗於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平台,以拉動消費者對於產品市場需求和變化,以『顧客創造價值』為理念和承諾,以傾力打造顧客首選可信賴的合作品牌,以全心全意提升產品的品質服務,以全心全力打造客戶的高端品位及品牌。
謝謝!
B. 國際市場營銷中的文化因素及如何實現跨文化營銷
一、在國際市場營銷中,我國企業應考慮的文化環境因素主要有
1價值觀——價值觀念是一種信仰,它闡明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或說一種總的偏愛。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在價值觀念上常常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價值觀包含個人主義強度指數(IDV)、權利距離指數(PDI)和風險規避指數(UAI).如在美國,美國人的風險規避指數較我國國民要低,也就是說美國人更喜歡冒險和挑戰。
2社會禮儀、儀式——在不同的國家內,會有一些不同的風俗習慣,這也是社會禮儀、儀式的一方面。風俗習慣是人類社會代代相傳的思想和行為規范,也是消費者的一種消費形式。禁忌是風俗習慣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成功的營銷活動總是與對目標市場的消費者風俗習慣的了解、分析、研究相聯系的。例如,不同國家的商人有不同的商業習慣和禮節,談判的風格和禮節也各不相同。比如,美國人喜歡邊吃邊談,所以與美國人談生意多在餐桌上,德國人很注意體面,注意形式,但比較缺乏靈活性。在日本和新加坡,商業名片是通向商業交易的頭等重要的人場券。遞交名片時,應雙手呈上,微微鞠躬,並懷著感激的樣子欣賞一番。只有懂得了這些,才能帶來商業交往上的方便。
3文化符號——文化符號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語言,語言是思想、文化和信息交流的工具,要進入國際市場,就必須了解各國的語言文字,並掌握它,這對於溝通思想、掌握市場信息、做好產品介紹和廣告宣傳工作,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國一些出口商品的主要顧客是散布於世界各國的華僑和華裔人士,因此商標標簽上的文字應該避免使用簡體字和拼音文字,否則顧客看不懂。此外,還應注意語言文字的翻譯問題。翻譯實際上是兩種文化的交流,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現錯誤。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生產的「Nova」牌汽車,在美國很暢銷,但是銷往拉丁美洲卻無人問津,原因是拉美許多國家都講西班牙語。而「Nova」一詞在西班牙語中譯為「不動」,試想一下,誰願意買「不動」牌汽車呢?相反,「Benz」和「BMW」這兩個汽車品牌在翻譯成中文時卻翻譯得恰到好處
C. 文化市場營銷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的發展極為迅猛,但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版題權也與日俱增。比如,在人們精神生活日益多元化的形勢下,文化企業如何生產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文化產品?在文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境遇下,文化企業如何增強自身的實力擴大市場份額?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文化企業如何通過市場營銷走向國際市場?面對上述的挑戰和考驗,中國的文化市場主體應該說還沒有做好充分的准備。而這一節在一定程度上都有賴於中國文化市場營銷的不懈努力。市場營銷學已經是一門較為成熟的學科,但由於文化市場有其特殊性,一般市場營銷理論並不能完全適應。而且,當前中國文化市場營銷的分析系統還缺乏規范的分析框架和話語關系。因此,積極引入國外先進的管理與經營分析成果,結合中國實踐,創建符合中國文化市場發展階段的解釋和損傷體系,是建設有中國特色文化市場營銷學的題中之義。
D. 市場營銷學中文化的含義是什麼
市場營銷中的文化主要指一個國家、地區的民族特徵、價值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倫理道德、教育水平、語言文字等的總和。
E. 市場營銷對企業文化的作用
市場營銷其實是企業文化的一個具體表現形態,企業文化潛移默化的營版銷表現到了企業的權各個方面,包括最前線的市場營銷上。市場營銷反過來說也促進了企業文化的完善,市場營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得出的結論都促進了企業文化的更新和完善。市場營銷對企業文化的另一個作用環表現在認知價值上,讓公司全員更深刻地認識到顧客需求才是真正的價值驅動力,市場營銷的顧客需求的深層次把握傳達到了公司的各個部門,如研發、生產、售後服務、品質監控等方面促進了企業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F. 文化營銷理念是什麼
文化營銷理念是指把商品作為文化的載體,通過市場交換進入消費者的意識,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費者對物質和精神追求的各種文化要素。文化營銷既包括淺層次的構思、設計、造型、裝潢、包裝、商標、廣告、款式,又包含對營銷活動的價值評判、審美評價和道德評價。
它包括三層含義:
①企業需藉助於或適應於不同特色的環境文化開展營銷活動;
②文化因素需滲透到市場營銷組合中,綜合運用文化因素,制定出有文化特色的市場營銷組合;
③企業應充分利用CI戰略與CS戰略全面構築企業文化。
G. 什麼叫 文化營銷
二十一世紀營銷——文化營銷 ★★★
縱觀國內外市場營銷界,營銷制度創新速度日益加快,新型營銷技術與策略日新月異,其中文化營銷脫穎而出,成為企業商戰利器之一,為企業開創商機無限。究其原因,恰在於這種新型營銷方式契合於時代背景,把握了市場脈搏。世紀之交,知識經濟浪潮洶涌澎湃,全球經濟科技文化一體化時代即將來臨,不難預見,蘊涵著深厚知識文化與哲學的營銷方式得到廣泛而迅速地傳播與應用, 二十一世紀競爭將聚焦於文化營銷。筆者認為: 文化營銷實質上是指充分運用文化力量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市場營銷活動。
縱觀國內外市場營銷界,營銷制度創新速度日益加快,新型營銷技術與策略日新月異,其中文化營銷脫穎而出,成為企業商戰利器之一,為企業開創商機無限。究其原因,恰在於這種新型營銷方式契合於時代背景,把握了市場脈搏。世紀之交,知識經濟浪潮洶涌澎湃,全球經濟科技文化一體化時代即將來臨,不難預見,蘊涵著深厚知識文化與哲學的營銷方式得到廣泛而迅速地傳播與應用,二十一世紀競爭將聚焦於文化營銷。
文化營銷內涵
目前文化營銷理論還遠未形成,仍需在市場實踐中不斷發展與完善。筆者認為:文化營銷實質上是指充分運用文化力量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市場營銷活動。即在市場調研、環境預測、選擇目標市場、市場定位、產品開發、定價、渠道選擇、促銷、提供服務等營銷活動流程中均應主動進行文化滲透,提高文化含量,以文化作媒介與顧客及社會公眾構建全新的利益共同體關系。文化營銷含義有四:其一為:企業須藉助於或適應於不同特色的環境文化開展營銷活動;其二為:企業在制訂市場營銷戰略時,須綜合運用文化因素實施文化營銷戰略;其三為:文化因素須滲透到市場營銷組合中,制訂出具有文化特色的市場營銷組合;其四為:企業應充分利用犆犐戰略與犆犛戰略全面構築企業文化。
總之,文化營銷本質目的在於營建企業新型文化價值鏈,以文化親和力將各種利益關系群體緊密維系在一起,發揮協同效應,以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優勢。
文化營銷的關鍵環節
一、 審時度勢:適應文化環境,創造文化需求
企業面臨的市場營銷環境變化莫測,機遇與風險並存。其中,社會文化環境尤其難以把握。在實際市場營銷活動牗尤其是跨國市場營銷活動牘過程中,目標市場存在的特殊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與企業投資、人事、財務相比,往往易被營銷者忽略。但這些文化因素往往會對企業營銷活動能否正常開展產生深遠影響,甚至「牽一發而動全身」,成為決定企業營銷成敗之關鍵。要逾越無形的文化壁壘,需要審時度勢,認真細致地綜合考察目標市場的文化環境因素,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營銷活動。
文化是社會歷史范疇的內容,內涵廣博,在營銷活動中,企業面臨的文化環境因素主要包括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價值觀念、道德規范、民風習俗、審美觀與文化教育水平等。如果這些文化因素處理不當,就可能導致企業與顧客之間的溝通紐帶徹底斷裂,構成對企業的威脅,甚至給雙方國家政治經濟關系造成不良影響。相反,如應用得當,則轉化為企業商機。因此,企業營銷部門及營銷人員應全面認真分析目標市場特有的文化特徵及文化背景,避免與當地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宗教禁忌等發生抵觸或沖突,而應因勢利導,將本國文化本土化以適應當地文化,或將本國文化與東道國文化巧妙融合,利用本國文化魅力創造消費需求。
以往我國企業在開拓國際市場時,由於對文化環境因素缺乏認真分析而痛失良機的實例並不少見。以品牌為例,如中國「山羊」牌鬧鍾在英國市場上銷售失敗的症結在於:營銷者對產品品牌譯注未作深究,直接英譯為「犌狅犪狋」,卻未料及,英文「犌狅犪狋」不僅作「山羊」解,還有「色鬼」、「淫盪的」之意;「芳芳」牌化裝品以漢語拼音標注出口至英語區國家被理解為「毒牙」牌而無人問津。由此可見,對品牌的語言文字譯注缺乏透徹理解,跨國營銷必遭敗績。此外,色彩在企業跨國營銷中也需審慎採用,由於不同地域文化和風俗習慣,使當地居民對色彩的注釋也大相徑庭。如中國人把綠色當作生機盎然的象徵,在東南亞某些國家則象徵著疾病與衰落;紫色在我國及日本有華貴之意,在美國卻成為忌諱之色。禁忌更是企業的營銷「陷阱」,在洽談業務中,營銷人員的服飾、言行一定要因地制宜,投客戶之所好。
二、 潮流所向:重組企業文化營銷戰略
這對企業提出了兩個要求:首先,企業在制訂營銷戰略目標時,必須建立文化子目標。如企業以提高市場佔有率或獲取較高投資收益為總體戰略目標時,子目標應包含擴大企業文化力影響或企業品牌文化的顧客感召力等。其次,企業細分市場時應巧用文化變數。毫無疑問,任何規模企業都無法滿足所有顧客的需求。因此「為誰的需求」服務,即選擇目標市場成為企業的必須決擇。然而,選擇目標市場的前提與基礎是市場細分。傳統的市場細分變數有地理、人口、心理、行為、受益這五類,但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蒞臨,知識的生產、使用與分配成為經濟基礎,知識作為第一生產要素成為經濟增長的首要源泉,知識產品的市場份額大幅提升,消費者知識素質及收入水平明顯提高,因此以文化變數來細分市場將成為營銷戰略策劃潮流所向。尤其是對於知識產品而言,文化變數成為主要細分依據,如對計算機硬軟體、網上服務及書籍等,企業可運用文化變數中的消費者受教育水平、產品的知識含量等因素來細分市場。
三、 再創輝煌:文化滲透市場營銷組合
不難預見,二十一世紀,全球市場營銷網路信息化進程將大大加快,知識化、信息化、全球化、網路化成為市場營銷活動的主要特點,企業的市場營銷組合策略將進行全面更新與調整。市場營銷組合由四個策略子系統構成,即產品策略、渠道策略、價格策略與促銷策略。簡稱「4P'S」。企業惟有通過對這四個策略子系統的配套運作,才可全面有效地實現企業營銷戰略目標,體現企業的市場定位特色和目標市場競爭優勢。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文化營銷。
1. 產品文化策略。在產品策略中文化營銷如應用得當,企業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企業可通過提高員工文化素質,將文化寓於產品設計、生產、經營環節中,創造全方位、高品位的文化氛圍,以文化親和力重整企業內部營銷。在產品設計、定位、製作工藝品牌形象、服務等方面都力求文化創新。
首先,應提高產品形式層中包裝的文化蘊涵。包裝不僅有保護產品安全的作用,更是產品的「無聲推銷員」。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包裝工藝中的應用拓展,在線印刷將大幅提高包裝水平,但如果僅注重包裝技術含量的增加,就不能完全挖掘盡包裝的促銷功效。企業應在包裝設計中強調包裝材料、圖案設計、色彩與文字說明的統一協調和搭配,突出文化特色與文化韻味,結合目標市場的文化定位,樹立獨特的產品形象。
其次,實施中國名牌工程可謂任重道遠,擅用品牌文化策略是企業創造名牌優勢的關鍵。產品質量問題不僅要常抓不懈,更要深化產品品牌的文化蘊涵。如江蘇紅豆集團的「紅豆」品牌享譽國內外,一定程度上得益於中國傳統文化魅力。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令「紅豆」品牌身價倍增。無獨有偶,美國知名品牌牏犚犲狏犾狅狀」化妝品進入中國市場首戰告捷,即與其品牌本土化策略休戚相關。李白詩雲「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扶檻露華濃」,美國公司採取拿來主義,將「犚犲狏犾狅狀」中國化為「露華濃」,將其與楊玉環的國色天香相提並論,中國女性對「露華濃」倍加青睞也就不足為奇了。
再次,在產品附加層中應增加各種服務的文化附加值。如加強員工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提高其文化素質;建立消費者資料庫,主動對消費者進行購物指導及消費教育,加強售前、售中、售後服務的管理等。
2. 促銷文化策略。企業利用廣告、公共關系、營業推廣或人員推銷等促銷手段的目的在於向目標顧客傳播具有說服力的產品信息或企業信息,說服顧客進行購買本企業產品。也就是說,促銷實質上是企業與外部環境中的顧客或社會公眾的說服性溝通過程。中華五千年文明璀璨瑰麗,源遠流長,如能在促銷活動中滲透傳統文化,結合現代文化,以文興商,一定能夠拓廣促銷空間,在企業與顧客間建立相互信任與忠誠的情感模式,打動顧客心扉。
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是率先開展文化促銷活動的三大商業街。「黃浦旅遊節」、「上海美食節」、「黃浦之春」等系列文化促銷活動令「中華商業一條街」的美譽名副其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六朝古都南京的文化促銷活動更是方興未艾。號稱「金陵第一樓」的金鷹國際購物中心寓購物、旅遊、消閑、飲食、娛樂、藝術文化為一體,以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如「四季咖啡屋」典雅溫馨,「天福茗茶莊」令人夢回明清,金鷹藝術中心書畫大廳定期的藝術作品展覽得到好評如潮;秦淮河夫子廟商家則對底蘊深厚的「秦淮文化」情有獨鍾,文化促銷活動經久不衰。
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則以其博大精深的「京味文化」成為中外商家的必爭之地。如北京藍島大廈1993年1月18日開業以來,商品銷售額逐年高速增長,在北京大型商場零售額中名列前茅,這與其文化促商活動的蓬勃開展密切相關。每年9~10月藍島大廈都舉辦文化購物節,以弘揚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服務文化、裝潢文化、花卉文化、商品包裝文化、攝影藝術文化、民間工藝文化、禮儀文化、商品知識文化等為主題,舉辦的活動異彩紛呈,諸如藍島之友聯誼會、重陽節敬老日活動、中秋節月餅品嘗、金秋花屋、藍島情文化表演、禮儀迎賓表演、民間工藝製作、現場紀實攝影比賽等,文化促銷提高了企業購物環境的文化品味,在消費者心裡確立了一個高雅文化聖地的藍島形象,給藍島帶來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四、 全力以赴:塑建全新企業文化,培育新的營銷增長點
美國當代經濟學家萊斯特在其新作《21世紀的角逐》中指出:《21世紀的企業競爭,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企業文化力的較量。」企業文化力即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習慣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企業整體觀念,實質上是指企業在長期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共同的行為模式與習慣。因此,強化以共同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力,要求企業確立全新經營理念,培育企業精神,增強企業凝聚力,塑造良好企業形象,構築全新的「以顧客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從企業形象設計的CI戰略到滿足顧客需求的CS戰略成為文化促銷的關鍵環節。CI戰略通過反映企業的視覺、行為、理念識別來塑建企業形象,CS戰略是以顧客為核心,獲取消費者滿意作為企業效益的衡量標准,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實現塑建全新企業文化的目標。
毋庸置疑,在消費心理日趨成熟,消費需求多樣化、感性化、個性化,市場競爭白熱化的時代背景下,企業惟有加強文化營銷,弘揚民族文化,更新與消費者的價值鏈關系,才能獲取牪牨世紀成功企業的入場券。
H. 營銷文化的內容及形成
1、營銷哲學與營銷理念
營銷哲學也稱營銷觀念,一般指人們做事情的指導思想,它可以隨著環境而發展、演變。營銷哲學的演進經歷了由以產品生產或銷售為中心的產品導向營銷觀向以滿足市場需求為中心的顧客導向營銷觀的轉變,隨著市場的開放、競爭的激化,必然發展到以顧客和競爭者兩者為焦點的市場導向營銷觀,進而向以眾多利益攸關者為主導的關系導向營銷觀發展,即:產品導向營銷觀--顧客導向營銷觀--市場導向營銷觀--關系導向營觀。
理念是正確觀念、良好心態和巧妙方式的有機結合。現代營銷理念是一個全方位的、立體的概念,不僅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即以上所述的營銷觀念的指導,而且要求企業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即企業為什麼賺錢?為誰賺錢?也就是企業的營銷目的要明確,同時在企業的日常營銷活動中還必須融合靈活,巧妙手段的運用。將這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構成了現代營銷理念的深刻內涵。
現代營銷理念主要有以下幾種:從企業出發,塑造富有特色的企業營銷文化,佔領市場制高點;真誠面對顧客,以優質的產品為顧客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善待競爭對手,變冤家為夥伴,通過公平競爭,增強競爭優勢;樹立「取之於社會,服務於社會」的新型營銷理念。
2、營銷形象
(1)產品形象是企業營銷形象的一部分,是以產品的整體概念為核心,圍繞著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更大限度地適合消費者的個體與社會的需求而開發 設計、提供給消費者的產品的綜合特質的呈現。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市場,企業要獲得市場的一席之地、打開產品銷路,就必須從樹立產品形象著手,提高產品質量,亮出產品風格,打出產品特色,保持網路通暢,搞好售後服務。只有樹立產品形象,產品才有銷路,企業才有活力。
(2)服務形象指的是服務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務及其過程中,為顧客所感受、所看到、或所聽到的印象 認知或看法的綜合體。因而,凡是在服務的提供過程中或服務本身,顧客所能看到、感受到及體會到的任何事情、景象及事物,都涵蓋在服務形象中,進行服務形象營銷的目的在於創造出優於競爭對手的形象,以建立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的期望價值,爭取消費者的信任。一旦取得消費者信任,企業就有可能獲得持續收益。
服務形象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的結果 應從確立服務理念制定服務規劃、塑造服務形象、統一服務標識 打造服務品牌、物化服務形態、優化服務隊伍和提煉服務文化等多方面著手,精心打造。
(3)人員形象。企業員工的形象,尤其是營銷人員的形象,將直接代表企業的檔次。企業應重視對員工的培訓,有文化的、有教養的、高層次的工作人員,對企業的生存、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4)廣告形象。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中,企業想要贏得競爭激烈的市場,就必須塑造 強化自身的形象,將企業的歷史、規模、產品、質量技術、價格 售後服務等諸方面的信息要素化為簡單的視覺符號——商標、廠標、公司標志、廣告口號廣告歌曲、色彩基調等。通過廣告的形式 利用各種媒體向廣告受眾反復強調,來提升某個企業 產品品牌等的整體形象,久而久之,廣告受眾受其感染,形成記憶,產生聯想,並將企業形象印人心中。因此,企業通過各種媒體向顧客傳達的視覺、聽覺等符號信息,對企業營銷形象的建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營銷文化的制度化體現
企業營銷文化作為一種營銷理念,一種營銷觀,必須落實到企業員工的行動中去,使之成為企業員工自覺的行為習慣,營銷文化的價值才能得以實現最大化。
要讓營銷文化深入人心,就必須:將營銷文化體現在制度中,這樣才能真正讓營銷文化沉澱下來,實現企業營銷文化向員工自覺行為習慣的回歸,不至於讓營銷文化只成為一句口號。營銷文化制度化建設就是要建立在企業市場營銷過程中,參與活動的全體員工要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營銷制度的建設,是每個員工不斷對照改善自己營銷行為的過程。通過對制度的制定和學習,進而使自己的工作更符合公司的營銷理念,更適合服務的顧客,營銷效率得到提高。營銷制度是營銷文 化的物化體現,營銷制度對於指導企業營銷行為,塑造核心競爭力具有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