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xerox市場營銷案例分析

xerox市場營銷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2021-04-17 22:09:08

Ⅰ 施樂的品牌介紹

一個專利事務律師和業余發明家,於1938年10月22日,在紐約市的阿斯多利亞(Astoria ,Queens ,New York City)的簡易實驗室中,首次成功地製作出了第一個靜電復印圖像。他用了幾年的時間,試圖出售這個發明專利,但未能成功。當時的公司管理人員和企業家們不相信有了碳素復寫紙, 復印機還會有什麼市場,況且當時復印機的原型產品是那麼的笨重難看。當時有大約20家公司,包括IBM和通用電器公司,都以卡爾遜稱之為毫無興趣的態度拒絕了這項發明。最後在1944年,俄亥俄州的巴特爾研究院(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和卡爾遜簽訂了合同,資助他改進這項被他叫做電子圖像復制技術(electrophotography) 的發明。三年後,紐約州羅徹斯特一家生產相紙的哈羅依德公司來到了巴特爾,購買了開發並銷售卡爾遜發明的復印機的許可。哈羅依德公司後來獲得了卡爾遜這項發明的全部專利權。卡爾遜和哈羅依德公司都認為電子圖像復制技術這個詞過於晦澀難懂。
於是他們接受了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位古典語言教授的建議,將其改為靜電復印術(xerography) ,這個詞源於希臘詞根乾和書寫。哈羅依德公司又創造出了另一個單詞Xerox(施樂)作為新的復印機的商標。靜電復印術(用於形容復印過程)和施樂(標識產品)這兩個詞在1948年同時推向了市場。在最初淺嘗施樂復印機的成功之後,哈羅依德公司於1958年改名為哈羅依德施樂公司。1961年,當全世界都接受了首台使用普通紙的自動辦公復印機-施樂914復印機的時候,公司又再次改名為施樂公司(Xerox Corporation)。
1999年9月是施樂914(因為它所使用的紙張為9x14英寸而得名)復印機的四十周年慶典。從1959年到914復印機停產的1976年,施樂公司一共生產了超過200,00台這個型號的復印機。1985年,推出914復印機的26年之後,施樂公司宣布不再續簽914復印機的全保維修合同。對於仍然在運行之中的6,000台914機器,施樂公司將採取材料和人工單獨收費的維修服務方式。今天,施樂914復印機已經成為Smithsonian中的展示品,成為美國歷史的一部分。在世界的有些地方,914機器仍然在客戶的公司中使用,在南美洲,施樂公司還在維修著若乾颱914復印機。

Ⅱ 要不要去富士施樂做銷售

我同事在富士施樂深圳車公廟這邊上班5個月辭職了,天天要外面跑工廠,而且列印機價格很版貴,市權場2000,富士施樂賣2萬。雖然底薪很高5000,但是天天都過得很揪心,基本他們那一批人就剩2個人還在堅持著。
另外,富士施樂和施樂 是有區別的,施樂是美國的,但是亞太地區被富士收購了,所以改名叫做富士施樂,全是日本人管理模式,壓榨中國人,反正這個富士施樂說是500強,其實根本不是,掛這個施樂的名字而已。

產品競爭力很差,業務員的銷售根本做不下去。別聽招聘時候說底薪5000-6000元,但是你拿了錢就得做這么多事,等於就是操著賣白粉的心。。。。。。。

Ⅲ 富士施樂的品牌介紹

切斯特卡爾遜(Chester F. Carlson)——一個專利事務律師和業余發明家,於1938年10月22日,在紐約市的阿斯多利亞(Astoria ,Queens ,New York City)的簡易實驗室中,首次成功地製作出了第一個靜電復印圖像。他用了幾年的時間,試圖出售這個發明專利,但未能成功。當時的公司管理人員和企業家們不相信有了碳素復寫紙, 復印機還會有什麼市場,況且當時復印機的原型產品是那麼地笨重難看。哈羅依德公司又創造出了另一個單詞"Xerox"(施樂)作為新的復印機的商標。"靜電復印術"(用於形容復印過程)和"施樂"(標識產品)這兩個詞在1948年同時推向了市場。在最初淺嘗施樂復印機的成功之後,哈羅依德公司於1958年改名為"哈羅依德施樂公司"。1961年,當全世界都接受了首台使用普通紙的自動辦公復印機-施樂914復印機的時候,公司又再次改名為"施樂公司(Xerox Corporation)"。
1999年9月是施樂914(因為它所使用的紙張為9x14英寸而得名)復印機的四十周年慶典。從1959年到914復印機停產的1976年,施樂公司一共生產了超過200,00台這個型號的復印機。1985年,推出914復印機的26年之後,施樂公司宣布不再續簽914復印機的全保維修合同。對於仍然在運行之中的6,000台914機器,施樂公司將採取材料和人工單獨收費的維修服務方式。今天,施樂914復印機已經成為Smithsonian中的展示品,成為美國歷史的一部分。在世界的有些地方,914機器仍然在客戶的公司中使用,在南美洲,施樂公司還在維修著若乾颱914復印機。
從1980年起,施樂公司和富士施樂在世界20個國家獲得了25個國家質量大獎,其中包括世界上最高級別的三項質量獎項:在美國,施樂公司兩次榮獲美國國家質量大獎(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第一次是1989年施樂商業產品和系統,第二次是1997年施樂商業服務;1992年,施樂歐洲解決方案集團(前身是蘭克施樂)榮獲第一個歐洲質量大獎(European Quality Award);1980年,富士施樂獲得了日本的最高質量大獎戴明獎(Deming Prize)。

Ⅳ 奧托的施樂與奧托

施樂公司本身並沒有意識到PARC所開發技術的價值,20世紀60年代末,該公司吸取有關科學數據系統(SDS,後來XDS)的經驗,不願再次用未經考驗的商業設計進入電子商務領域。
在個人電腦,如1977年的Apple II 和1981年的 IBM Personal Computer (IBM PC)出現之前,占據電腦市場主導地位的是配備有中央計算機分時處理時間終端的昂貴的大型機和小型機。因此, 20世紀70年代之間,施樂公司並沒有顯示出對PARC所做工作的興趣。當施樂最後用 Xerox 820進入PC市場時,他們有針對性地拒絕了奧拓的設計並選擇了很傳統的模型, CP/M型機,採用當時只有24個字元的監視器,沒有滑鼠的80標准。
在施樂PARC研究人員的幫助下,施樂公司最終開發出了施樂之星(以及後來的成本降低的型號:6085)辦公系統,其中包括Dandelion 和 Daybreak工作站。這些機器,基於當時Butler Lampson的一片論文中提到的「野花」架構,結合大多數奧托的創新技術,包括圖形用戶界面,圖標,窗口,文件夾,基於乙太網的本地網路,和基於網路的激光列印機服務。
在20世紀80年代初蘋果公司利用奧托的創意,採用點陣圖顯示和以滑鼠為中心的介面技術開發的Macintosh徹底改變了個人電腦市場後,施樂公司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雖然在施樂之星系列上取得了相對的商業成功,但為時已晚。昂貴的施樂工作站不能戰勝競爭對手便宜的基於GUI的第一代Macintosh工作站,施樂最終退出工作站市場。

Ⅳ 競爭者分析怎麼寫啊問學市場營銷的朋友!

主要體現在以下內容:
一、 競爭對手分析的框架
面對一大堆的財務數據、市場信息以及其他紛沓而至的各種信息,如何理順和篩選這些信息,如何對競爭對手進行分析是擺在企業的情報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筆者認為建立一個競爭對手分析的框架非常重要。將雜亂的信息按照建立好的框架進行分類,這樣就可以避免情報工作的盲目性,有的放矢的收集競爭對手的信息。這里介紹三種競爭對手分析的框架。
1.基於平衡計分卡的競爭對手分析框架
平衡計分卡從四個方面來考察企業的業績,學習與創新、內部業務流程、客戶與市場、財務。既然可以用平衡計分卡來考察一個企業的績效,那麼同樣可以用平衡計分卡的思想來分析競爭對手。
下表是用平衡計分卡對競爭對手進行分析的一個例子。
只是給出了競爭對手分析的一個框架,並沒有列出所有的分析指標,企業可以根據自己所在的行業的關鍵成功因素,來選擇指標,然後對競爭對手進行分析。並且在指標權重的選擇也需要企業自己來掌握。
在以上的框架里,有些信息是可以公開獲得的,比如市場信息和財務信息,有些信息則比較難以獲得,比如企業的內部業務流程的信息。內部業務流程方面的分析最好的方法就是採用標桿管理的方法來進行。標桿管理 (Benchmarking),也叫做基準管理或參照管理。這種管理方法在70年代末由施樂公司首創,後經美國生產力與質量中心系統化和規范化。據美國1997年的一項研究表明,1996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有近90%的企業在日常管理中應用了標桿管理,其中包括AT&T、Kodak、Ford、IBM、Xerox等。標桿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以最強的競爭企業或那些在行業中領先和最有名望的企業在產品、服務或流程方面的績效及實踐措施為基準,樹立學習和追趕的目標。通過資料收集、比較分析、跟蹤學習、重新設計並付諸實施等一系列規范化的程序,將本企業的實際情況與這些基準進行定量化的比較和評價,在此基礎上選取改進本企業績效的最佳策略,爭取趕上或超過競爭對手。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為了進一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選擇了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作為基準,進行了標桿管理。這是我國企業第一次選取國外的大公司全方位的進行標桿管理。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成立於1972年,在世界石油公司中排名第14位,而中海油排名50位左右。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在發展歷史上跟中海油有很多相似之處,而中海油跟它的差距又很大,有一定的可比性。這也是中海油選取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作為基準對象的原因之一。通過標桿管理中海油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有了較大的提高。標桿管理為企業分析競爭對手的內部業務流程,找出與競爭對手的差距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和方法。
2.波特的競爭對手分析模型
在波特的《競爭戰略》一書中提出了競爭對手分析的模型,從企業的現行戰略、未來目標、競爭實力和自我假設四個方面分析競爭對手的行為和反應模式。 通過對未來目標的分析,可以看出是什麼驅使競爭對手在向前發展。在企業常用的目標體系中,分析競爭對手的目標多是財務目標。這里我們不只是要了解它的財務目標,同時要了解它的其他方面的目標,比如對社會的責任、對環境保護、對技術領先等方面的目標設定。同時目標是分層級的,要了解總公司的目標,還要了解各個事業單位的目標,甚至於各職能部門的相應的目標。
現行戰略的分析,表明競爭對手目前正在做什麼,和將來能做什麼。列出競爭對手所採取的戰略,對其盡心分析,以便本企業做出有效及時的回應。
競爭實力的分析,可以找出本企業與競爭對手的差距,找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和劣勢,從而更好的改進自身的工作。
分析競爭對手對自身和產業的假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競爭對手對自身的戰略定位,以及它對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的預測。競爭對手對自身和對產業的假設有的是正確的,有的是不正確的,通過掌握這些假設,可以從中找到發展的契機,從而使本企業在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
3.中國經營報開發的競爭力監測系統
中國經營報開發的企業競爭力監測系統也為競爭對手分析提供了一個比較完善的分析框架。在這套企業的競爭力監測系統中,設立了兩組指標體系,一組是分析性指標體系,一組是顯示性指標體系。顯示性指標體系是企業競爭力強弱的表現,分析性指標體系是企業競爭力強弱的原因。企業可以根據自身行業的特點,參照競爭力監測體系,建立本企業的競爭對手分析的指標體系。有關競爭力監測指標體系的論述,在《中國經營報》以及金碚老師主編的《中國企業競爭力報告—競爭力的性質和源泉》一書中作了詳細地論述,本文就不再贅述。
二、 競爭對手分析的主要的內容
以上介紹的是競爭對手分析的框架,它為企業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法,下面介紹幾種競爭對手分析的主要的方法。
1.競爭對手的市場佔有率分析
市場佔有率通常用企業的銷售量與市場的總體容量的比例來表示。
競爭對手市場佔有率的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明確競爭對手及本企業在市場上所處的位置。
分析市場佔有率不但要分析在行業中,競爭對手及本企業總體的市場佔有率的狀況,還要分析細分市場競爭對手的是佔有率的狀況。
分析總體的市場佔有率是為了明確本企業和競爭對手相比在企業中所處的位置是什麼?是市場的領導者、跟隨著還是市場的參與者。
分析細分市場的市場佔有率是為明確在哪個市場區域或是哪種產品是具有競爭力的,在那個區域或是那種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從而為企業制定具體的競爭戰略提供依據。
2.競爭對手的財務狀況分析
競爭對手財務狀況的分析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成長性分析和負債情況分析、成本分析等等。
競爭對手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通常採用的指標是利潤率。比較競爭對手與本企業的利潤率指標,並與行業的平均利潤率比較,判斷本企業的盈利水平處在什麼樣的位置上。同時要對利潤率的構成進行分析。主要分析主營業務成本率、營業費用率、管理費用率以及財務費用率。看哪個指標是優於競爭對手的,哪個指標比競爭對手高。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提高本企業的盈利水平。
比如,本企業的營業費用率遠高於競爭對手的營業費用率。這里就要對營業費用率高的具體原因作出詳細地分析。營業費用包括:銷售人員工資、物流費用、廣告費用、促銷費用以及其他(差旅費、辦公費等)。通過對這些具體項目的分析找出差距。並且採取相應的措施降低營業費用。
競爭對手的成長性分析。主要分析的指標是產銷量增長率、利潤增長率。同時對產銷量的增長率和利潤的增長率做出比較分析,看兩者增長的關系。是利潤的增長率快於產銷量的增長率,還是產銷量的增長率快於利潤的增長率。一般說來利潤的增長率快於產銷量增長率,說明企業有較好的成長性。但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下,企業的產銷量增長,大部分並不是來自於自然的增長,而主要是通過收購兼並的方式實現。所以經常也會出現產銷量的增長率遠大於利潤的增長率的情況。所以在作企業的成長性的分析的時候,要進行具體的分析,剔除收購兼並因素的影響。
其他的財務狀況分析,如資產負債率的分析、成本分析,在很多財務管理書里都提到,這里就不再討論。
3.競爭對手的產能利用率分析
產能利用率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尤其是對於製造企業來說,它直接關繫到企業生產成本的高低。產能利用率是指企業發揮生產能力的程度,很顯然,企業的產能利用率高,則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就相對的低。所以要對競爭對手的產能利用率情況進行分析。
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找出與競爭對手在產能利用率方面的差距,並分析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改進本企業的業務流程,提高本企業的產能利用率,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4. 競爭對手的創新能力分析
目前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是一個超競爭的環境。所謂的超競爭環境是指企業的生存環境在不斷的變化著。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很難說什麼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只有不斷的學習和創新,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所以學習和創新成了企業的主要的核心競爭力。
對競爭對手學習和創新的分析,可以從如下的幾個指標來進行:
1)推出新產品的速度,這是檢驗企業科研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指標。
2)科研經費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這體現出企業對技術創新的重視程度。
3)銷售渠道的創新。主要看競爭對手對銷售渠道的整合程度。銷售渠道是企業盈利的主要的通道,加強對銷售渠道的管理和創新,更好的管控銷售渠道,企業才可能在整個的價值鏈中(包括供應商和經銷商)分得更多的利潤。
4)管理創新。在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一直處於一種較低的層次上。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外的資本更多地參與到了國內的市場競爭中。在這樣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只有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進行管理的創新,才能不被激烈的市場競爭所淘汰。
通過對競爭對手學習與創新能力的分析,找出本企業在學習和創新方面存在的差距,提高本企業的學習和創新的能力。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創新,才能打造企業的差異化戰略,提高企業的競爭水平,以獲取高於行業平均利潤的超額利潤。
5.對競爭對手的領導人進行分析
領導者的風格往往決定了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一個敢於冒險、勇於創新的領導者,會對企業做大刀闊斧的改革,會不斷的為企業尋求新的增長機會;一個性格穩重的領導者,會注重企業的內涵增長,注重挖掘企業的內部潛力。所以研究競爭對手的領導人,對於掌握企業的戰略動向和工作重點有很大的幫助。
對競爭對手領導人的分析包括:姓名、年齡、性別、教育背景、主要的經歷、培訓的經歷、過去的業績等等。通過這些方面的分析,全面的了解競爭對手領導人的個人素質,以及分析他的這種素質會給他所在的企業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和機會。當然這里還包括競爭對手主要的領導人的變更情況,分析領導人的更換為企業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三、 企業進行競爭對手分析應該注意的問題
企業要做好競爭對手分析的工作,為企業制定戰略提供充分的依據,除了掌握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以外,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建立競爭情報系統,做好基礎數據的收集工作
要對競爭對手進行分析必須有一個基礎來作保障,這個基礎就是競爭情報的系統和競爭對手基礎資料庫。
競爭情報系統包括:競爭情報工作的組織保障、人員配備、以及相應的系統軟體支持、競爭情報個方面的內容。只有建立了競爭情報的系統,才會將競爭對手的監測和分析,變成一項日常的工作,才可能及時地掌握競爭對手的動態,為企業決策提供及時地信息。
同時競爭對手基礎資料庫的建設非常的重要。現代企業的決策,強調科學性和准確性,更強調基於事實和數據的決策。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競爭對手的資料庫,對於競爭對手的分析才不會成為空中樓閣,才可能落到實處。
2.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競爭對手分析模型
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特點,比如有的行業關注投資回報率,有的行業更關注市場佔有率。同時行業所處的階段不同,關注的焦點也會不一樣。所以企業有必要建立符合自身行業特點的競爭對手分析模型。絕對不能照搬照抄。
3.加強競爭對手分析的針對性
對競爭對手的分析,每一項都應該有其針對性。有的企業在對競爭對手進行分析的時候,往往把所能掌握的競爭對手的信息都羅列出來,但之後便沒有了下文。所以這里要明確對競爭對手分析的目的是什麼。按照戰略管理的觀點,對競爭對手進行分析是為了找出本企業與競爭對手相比存在的優勢和劣勢,以及競爭對手給本企業帶來的機遇和威脅,從而為企業制定戰略提供依據。所以對於競爭對手的信息也要有一個遴選的過程,要善於剔除無用的信息,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無效率。

Ⅵ 施樂的品牌形象

美國施樂公司是全球最大數字與信息技術產品生產商,是一家全球500強企業。是復印技術的發明公司,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其復印機市場佔有率,特別是彩色機器的市場佔有率,占據全球第一的位置;其彩色的技術方面是全球領袖企業;施樂意味著「更好的解決方案,更低的綜合運營成本,更出色的效果,更高的工作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的居民二代身份證也是由富士施樂的設備生產;
世界著名的CI設計公司——蘭德聯合公司,在1995年受聘於美國「施樂」公司,負責為這家在全球辦公自動化領域頗有建樹的公司設計全新的企業形象識別系統。於是,新的「施樂」logo設計一改以往冷漠、嚴謹的藍色調,以採用一種指定紅色來替代以前的「施樂藍」。紅色給人們的是一種朝氣蓬勃、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視覺效應,是「施樂」企業發展的最好象徵。
施樂商標不可用作動詞。施樂同時還是企業全稱施樂公司(Xerox Corporation)的簡稱。為了更好地體現施樂的核心業務-文件管理,1994年,公司採用了新的企業標識The Document Company Xerox。施樂還採用了像素化的X進行市場推廣活動。這個標記右上角的馬賽克圖案表示數碼成像技術以及文件在紙張和電子世界的運動。XEROX、施樂、The Document Company和像素化的X標記是施樂公司的注冊商標。

Ⅶ 富士施樂數碼印刷機的銷售好做嗎前景怎樣,如果完不成任務會怎樣提成高嗎 請大家不要吝惜 謝謝!

1,目前還算好做,有任務,有目標。
2,前景:只能說近兩年市場需求還不錯,長遠就不好說了。數碼印刷行業,施樂的產品還是最有綜合優勢的。
3,關於完不成任務:施樂的銷售剛到公司會先培訓1個月,然後跟著同事熟悉一下市場,大概3個月或6個月,分區域,定目標。
完不成任務,頂多老闆會老找你談,分了區域後,要是3個月出不去1台,你的壓力就會特別大,如果6個月不出1台,就危險了。
4,提成還好吧,做的好的銷售,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

Ⅷ 富士施樂

富士施樂公司是全球第四大數字與信息技術產品生產商,施樂公司在其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創造了無數個發明:
Windows下拉菜單
滑鼠
個人電腦
圖形用戶介面(GUI)
靜電復印機
普通紙復印機
桌面傳真機
彩色復印機
激光列印機
以太區域網系統
第一套商用數字出版系統
第一台全彩色網路激光列印機
世界最快的數碼彩色復印機

施樂公司簡史
切斯特卡爾遜(Chester F. Carlson)——一個專利事務律師和業余發明家,於1938年10月22日,在紐約市的阿斯多利亞(Astoria ,Queens ,New York City)的簡易實驗室中,首次成功地製作出了第一個靜電復印圖像。他用了幾年的時間,試圖出售這個發明專利,但未能成功。當時的公司管理人員和企業家們不相信有了碳素復寫紙, 復印機還會有什麼市場,況且當時復印機的原型產品是那麼的笨重難看。當時有大約20家公司,包括IBM和通用電器公司,都以卡爾遜稱之為"毫無興趣"的態度拒絕了這項發明。最後在1944年,俄亥俄州的巴特爾研究院(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和卡爾遜簽訂了合同,資助他改進這項被他叫做"電子圖像復制技術 "(electrophotography) 的發明。三年後,紐約州羅徹斯特一家生產相紙的哈羅依德公司來到了巴特爾,購買了開發並銷售卡爾遜發明的復印機的許可。哈羅依德公司後來獲得了卡爾遜這項發明的全部專利權。卡爾遜和哈羅依德公司都認為"電子圖像復制技術"這個詞過於晦澀難懂。於是他們接受了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位古典語言教授的建議,將其改為"靜電復印術(xerography) ",這個詞源於希臘詞根"干"和"書寫"。哈羅依德公司又創造出了另一個單詞"Xerox"(施樂)作為新的復印機的商標。"靜電復印術"(用於形容復印過程)和"施樂"(標識產品)這兩個詞在1948年同時推向了市場。在最初淺嘗施樂復印機的成功之後,哈羅依德公司於1958年改名為"哈羅依德施樂公司"。1961年,當全世界都接受了首台使用普通紙的自動辦公復印機-施樂914復印機的時候,公司又再次改名為"施樂公司(Xerox Corporation)"。
1999年9月是施樂914(因為它所使用的紙張為9x14英寸而得名)復印機的四十周年慶典。從1959年到914復印機停產的1976年,施樂公司一共生產了超過200,00台這個型號的復印機。1985年,推出914復印機的26年之後,施樂公司宣布不再續簽914復印機的全保維修合同。對於仍然在運行之中的6,000台914機器,施樂公司將採取材料和人工單獨收費的維修服務方式。今天,施樂914復印機已經成為Smithsonian中的展示品,成為美國歷史的一部分。在世界的有些地方,914機器仍然在客戶的公司中使用,在南美洲,施樂公司還在維修著若乾颱914復印機。
施樂公司的質量。施樂產品一直被許多獨立的測試機構評定為"世界最佳品質"。從1980年起,施樂公司和富士施樂在世界20個國家獲得了25個國家質量大獎,其中包括世界上最高級別的三項質量獎項:在美國,施樂公司兩次榮獲美國國家質量大獎(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第一次是1989年施樂商業產品和系統,第二次是1997年施樂商業服務;1992年,施樂歐洲解決方案集團(前身是蘭克施樂)榮獲第一個歐洲質量大獎(European Quality Award);1980年,富士施樂獲得了日本的最高質量大獎戴明獎(Deming Prize)。施樂公司是第一家從日本競爭對手手中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的大型美國企業,這正是全公司致力於改進質量所產生的結果。
施樂公司的形象
"施樂(Xerox)"是一個著名商標和品牌。作為商標,"施樂"只用來標識施樂公司的各種產品和服務。"施樂"商標應在名詞的前面起到形容的作用:如施樂復印機、施樂列印機等。施樂商標不可用作動詞。"施樂"同時還是企業全稱"施樂公司(Xerox Corporation)"的簡稱。為了更好地體現施樂的核心業務-文件管理,1994年,公司採用了新的企業標識"The Document Company Xerox"。施樂還採用了像素化的"X"進行市場推廣活動。這個標記右上角的馬賽克圖案表示數碼成像技術以及文件在紙張和電子世界的運動。XEROX、施樂、"The Document Company"和像素化的"X"標記是施樂公司的注冊商標。
施樂公司的研究和技術開發
為了幫助客戶在現有和未來的市場中進行競爭,施樂公司必須開發多種技術專長。這就是施樂研究和技術部(XR&T)的任務。在一個不斷變化的數字化、網路、基於知識的世界中,XR&T研究並開發施樂客戶所需的新技術。XR&T研究的范圍包括四個主要的領域:材料、紙張成像、數字式成像和系統。其主要技術包括普遍存在的彩色、網路和先進的數字式技術。XR&T的很多發明都是源於那些為了理解人們如何使用技術和文件所進行的研究工作。XR&T目前的研究重點是基於文件的知識管理解決方案,該方案能夠有效地促進機構中知識的形成、捕捉和溝通。XR&T的研究內容具有以下的特點:風險,從高度不確定性到確定的數量時間,從支持現有產品的技術,到未來多年以後才能應用的技術業務需要,從在當前的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到在未來的市場中樹立領導地位。
XR&T的研究是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研究中心中,與富士施樂在日本和帕洛阿圖的研究合作進行的。尖端技術的開發在四個技術中心中展開。在1999年,施樂公司在研究和開發中投入了超過9.79億美元-即1999年總營業額192億美元的5.1%。加上富士施樂在研究和開發上所投入的5.55億美元,施樂公司1999年在研究開發方面總共投入了超過15億美元。通過許可證協議,XR&T的研究和技術成果也正在不斷對其他公司開放。 1970年,施樂公司建立了帕洛阿圖研究中心,這個中心以其簡稱PARC聞名全球。PARC所面臨的挑戰是構造出未來的辦公室,並建立施樂的領導地位。該中心的科學家接收了這個挑戰:他們開發出了圖形用戶界面(graphicuser interface)、客戶機/伺服器結構和乙太網絡,從而改變了計算機的本質。隨著激光列印技術的問世,他們革命性地改變了文件列印的方式,並為施樂公司創造出一個數十億美元的激光列印業務。
今天,PARC仍然保持著她創新的傳統,在以下幾個領域中繼續其研究工作:Smart Matter,探索設計和生產多種設備的新方式。新近出現的文件類型(Emerging Document Types),研究生成、查看、和使用文件的新技術。知識生態學(Knowledge Ecologies),研究文件中的知識如何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地促進機構和個人獲取知識。網路設備和文件服務(Network Devices and Document Serices),利用施樂公司在紙張文件和數碼文件領域的專長,擴展文件解決方案和服務。文件信息組織(Document Information Fabric),建立標准和協議,定義未來的國際互聯網路,並形成施樂數碼產品和服務主幹的運算結構。
施樂公司有與其他的領先企業結成企業聯盟的良好歷史,她將在今天快速變化的高科技全球市場中,更好地服務客戶。聯盟方式令合作雙方都能夠專注於自身的核心優勢,為客戶管理復雜的信息需求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這些合作確保了商業用戶的文件管理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的一致性,集成性,並實現了信息在紙張和電子形式之間的自由流動。施樂公司擁有300多個第三方合作協議(包括和同一家公司簽訂的多份協議),涉及多種特定的產品系列、技術、和分銷渠道。有的協議超過了單個項目的范圍,而包含了廣泛的知識產權的互換、合作開發和銷售等。
對於未來增長和施樂公司的競爭力有重大意義的關鍵夥伴關系被稱作企業聯盟(Corporate Alliances),由企業聯盟計劃總監負責管理。施樂為這些聯盟的企業帶來了有關客戶如何使用文件、知識管理、文件服務和技術等方面無可比擬的豐富經驗。我們與這些企業聯盟,施行合作戰略,共同開發和推廣知識共享解決方案。施樂公司目前與以下的企業聯盟:奧多比系統有限公司(Adobe Systems Inc.)。奧多比系統公司是在頁面描述語言和文件工作流方面樹立標準的行業領導者。這一合作提高了施樂公司為企業中各個級別所使用的文件生產系統的開發能力。
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s,Inc.)思科公司在互聯網路和網際網路解決方案領域處於領導地位。思科公司和施樂公司合作,為共同的網路分布式解決方案客戶優化集成的產品解決方案。康柏電腦系統 (Compaq Computer Systems)康柏公司是個人電腦、網路伺服器、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領導者。施樂和康柏合作,將康柏產品集成到施樂產品中,從而為雙方的客戶提供工業標准平台上的優化解決方案。IBM公司在硬體、軟體、服務、電子商務和網路計算領域具備專長。施樂和IBM正在集成IBM的Lotu Notes/Domino結構和施樂Document Center系列產品的項目上進行合作。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 英特爾公司在提供尖端技術的處理器結構領域處於領先地位。英特爾和施樂合作,為施樂的客戶提供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並優化企業中的圖像處理。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 微軟公司在操作系統、商業應用軟體和網際網路領域具備專長。這個聯盟將改進當與微軟產品集成時,施樂文件系統和服務的兼容性、可操作性、和擁有者總成本。諾威公司(Novell Inc.)Novell在聯網軟體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她擁有領先業界的目錄服務和全球8000萬用戶。而施樂公司擁有在文件服務、生產等領域的技術專長,這一合作將確保施樂的產品和服務與Novell環境的兼容性。太陽微系統公司(Sun Micro systems,Inc.)Sun公司在企業級客戶機/伺服器運算、網際網路/內部網、和Java編程語言領域具備專長。施樂與Sun之間的廣泛而且緊密的互補聯盟為客戶帶來了企業級解決方案。
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1月3日,是富士施樂在華的獨資控股公司,注冊資本為3,900萬美元。
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的總部設在北京,目前在上海、廣州、成都、深圳、沈陽、武漢、杭州和天津等城市設有分公司及辦事處。另外,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亦有一家在上海浦東新區外高橋保稅區注冊的百分之百控股的子公司-富士施樂實業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目前,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有員工1000多名(不包括深圳富士施樂)。

富士施樂在華投資
目前,公司在華有三家生產企業:上海富士施樂復印機有限公司、華昭施樂文件通訊系統武漢有限公司以及富士施樂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上海富士施樂復印機有限公司
上海富士施樂復印機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9月18日。合資企業的注冊資本為3,000萬美元,合資各方為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80%)、上海申貝辦公機械總公司(約15.9%)和上海久事公司(約4.1%)。上海富士施樂是我國光學-機械行業中的一家集機、鼓、粉研究生產於一體的合資企業。
上海富士施樂位於上海閔行經濟開發區,佔地2.8公頃,擁有500多名員工。上海富士施樂現有裝配廠、光導體廠和色粉廠3家工廠,公司內部有10個經營管理部門,另外在上海、北京、杭州、廣州和成都設有5家分公司。目前,上海富士施樂的年產量為6萬台復印機及零部件,及相配套的消耗材料。
公司於1990年開始出口復印機和零部件,並開始了產品國產化的進程。1994年,上海富士施樂出口復印機3,865台,2萬套零部件,全年出口額超過 1,000萬美元。產品遠銷巴西、美國、英國和香港等地。1998年,上海富士施樂出口復印機25,000台,出口額近3,000萬美元。1999年,其出口額再次達到3,000萬美元。
1990年,上海富士施樂成為唯一榮獲上海市政府頒發的「質量管理獎」的企業。 1992年3月獲得ISO9001認證。1992年至1994年,上海富士施樂連續三年榮獲「盈利和創匯先進外資企業」稱號。其產品曾連續兩年被內貿部授予「金橋獎」。上海富士施樂還曾被命名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1998年2月上海富士施樂又獲得國際ISO14001認證。2001年,公司又榮獲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機電日報聯合授予的「2000年中國機械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十強」 稱號,2002年上海富士施樂復印機有限公司又榮膺《中國機械工業年鑒》評選的「中國機械工業銷售500強」稱號。
華昭施樂文件通訊系統武漢有限公司
華昭施樂文件通訊系統武漢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12月30日,注冊資本210萬美元。公司以生產、經營文件通信產品、辦公自動設備和其他相關產品為主。合資企業於1994年8月開始生產傳真機。
富士施樂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富士施樂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6月2日,注冊資本3800萬美元,總投資額5900萬美元。其中富士施樂株式會社控股90%,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占股10%。公司主要製造激光列印機、復印機、多功能一體機(傳真、掃描、列印、復印)和其他相關電子配件。目前,公司產品全部出口。

閱讀全文

與xerox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團年宴促銷活動 瀏覽:687
電子商務大型企業挑戰 瀏覽:639
旅遊電子商務體系 瀏覽:930
慈善公益活動策劃方案範文 瀏覽:493
客房春節促銷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92
會銷母親節策劃方案 瀏覽:924
迎新年活動策劃方案溫馨提示 瀏覽:466
嘉興市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901
歐普燈具廣告策劃方案 瀏覽:490
易特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67
政務中心進窗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234
南京品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82
大學班會流程策劃方案 瀏覽:770
淘寶活動促銷條如何自動添加 瀏覽:113
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功能 瀏覽:502
中餐廳的營銷方案 瀏覽:1
奧派電子商務實驗報告 瀏覽:241
我國電子商務如何發展 瀏覽:26
健康教育館策劃方案 瀏覽:83
黨務工作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