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請分析聯合利華在中國市場實施的品牌策略
聯合利華的中國戰略
數據編號:K7-F5755
200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WTO,本土企業在新的市場營銷環境下,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適應——創新。跨國公司在20世紀主導世界經濟,在21世紀將主宰世界經濟。從十幾年前寶潔(P&G)等最早進入中國市場到今日跨國公司全面進入,跨國公司已在中國市場做了大量的跨國行銷活動,其市場戰略、營銷策略為本土企業學習如何適應WTO後國際市場競爭提供了生動的、近距離的、鮮活的啟示。
「中國是聯合利華未來發展戰略中最重要的地區,它的重要性使其成為惟一在聯合利華全球策略中被明確提到名稱的國家。」
「在持續高速發展的經濟大潮中,聯合利華和其合作夥伴將以更為強有力的姿態拓展其業務,以期在中國這個競爭激烈的廣闊市場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會成為聯合利華全球增長的重要發動機,一顆20世紀20年代播下的種子開出了21世紀的花。」
上述這些言論,出自全球著名消費品企業聯合利華總裁之口,我們分明可看出並確信它的「中國戰略」。
早在1923年,聯合利華的前身利華兄弟公司就在上海建造了肥皂廠,於1986年重返中國後,先後建立起14家合資企業,正銷售旁氏、力士、夏士蓮、奧妙、潔諾、金紡、立頓、和路雪、蔓登琳等近20個品牌。
事實上,聯合利華在重返中國後的初期道路並非平坦。那麼現在呢?聯合利華顯然已度過了「磨合期」,找到了中國戰略的執行策略。雖然聯合利華在華銷售額僅占其在全球銷售額的2%,但它對中國市場極為看好,其在中國的目標是到2003年使現有業績再翻一番。
一、聯合利華中國業務概況
1999年,聯合利華對中國地區原有的14家合資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形成了三大主要業務:家庭及個人護理用品,食品及飲料,冰淇淋。同時,果斷退出一些非主營業務領域,以重點突出主業。這次重組增強了聯合利華在中國的投資和發展能力,強調了中國在聯合利華全球策略中的重要地位,不僅使聯合利華在中國產品的分類生產更加明晰、銷售得以統一、品牌推廣更有針對性,而且減少了內部各公司間的內耗,避免了無序競爭,提高了競爭效率。
二、全方位的本土化戰略
1.人力資源本土化
員工本土化的組成,為聯合利華深入了解各地迥然相異的消費文化、消費需求和生活習慣提供了有益的幫助,為公司拓展中國地區的業務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聯合利華堅信啟用本土的經理人員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外籍員工的人數已由1998年的100多名降到目前的30多名,公司的最終目標是由中國人領導在華業務體系。今年以來,公司在大幅裁減外員的同時,提拔了很多本土經理人員,力爭使中國經理級員工占總管理人數的95%。同時公司還每年招收130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對他們進行國內外的培訓,以提高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
2.采購本土化
目前,聯合利華在中國的本土采購已達到90%。業內人士評價說,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聯合利華對中國傳統的中草葯、天然植物之道已非常熟稔。作為在烏發領域的市場創新者,「夏士蓮」已佔有該領域市場的最大份額——洗發水總份額的5%。而在沐浴市場,由於近年致力於對本土自然材料的研發,「夏士蓮」香皂市場佔有率節節攀升,目前已佔據中國沐浴市場70%的份額。而這些含有天然材料的洗護用品,其原料的采購幾乎完全在華完成。
3.資本運作本土化
自「中國將試行允許外資企業國內上市」的消息公布後,聯合利華中國公司方面就表達了希望在中國A股上市的想法。據業內人士分析,聯合利華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個在A股上市的外資企業。今年6月30日,聯合利華中國公司向中國證監會表達了在華上市的意向,其新聞發言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旦證監會的有關法規和實施細則出台,公司將擇時向證監會遞交有關上市材料。
在聯合利華看來,能在中國國內上市有三大好處:一是跨國公司本土化的表現之一,通過證券市場把公司自身的發展與當地消費公司產品的公眾緊密地聯系起來,能夠產生最直接的反應。二是有助於通過推出股票期權的激勵和留任本土員工,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按照公司最高領導的說法,目標是兩三年後,讓聯合利華的所有員工有能力——如果他們願意的話——參股或持有聯合利華的股票,讓他們成為企業的所有者。三是有助於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4.形象本土化
以前,消費者通過產品品牌認識聯合利華。為了與中國消費者更加直接有效地溝通,聯合利華認為有必要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新的企業標識。2001年4月12日,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了盛大的新聞發布會,宣布在中國啟用新的企業標識。新標識的口號「有家,就有聯合利華」,不僅是對聯合利華進入中國後發展的總結,更重要的是表明了聯合利華今後對中國市場和每個家庭的承諾——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將美好和幸福帶給每一個家庭。新標識中新增添的小房子更使人感到溫馨、舒適和浪漫,充分體現了聯合利華重視中國市場,關愛中國家庭的初衷。這是聯合利華全球第一次以本土形象面向本土市場。
5.研發本土化
聯合利華每年用於研究發展的費用約為10億美元。今年2月28日,聯合利華在上海成立了其在全球的第6個研發中心。該中心投入資金1.66億美元,今年年底在此工作的中國科研人員將達150人,今後每年的運行費用6000萬元人民幣。這一研發中心將全部僱用中國科學家,他們將有機會接觸到聯合利華全球研發網路的資源,這是聯合利華實施本土化戰略的一個重要標志。研發中心除了致力於產品的技術開發和技術更新外,同時注重將中國傳統科學倡導的天然成分引入到產品中,以不斷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6.品牌本土化
聯合利華在把它的全球品牌帶到中國的同時,也不斷收購中國當地有影響、有潛力的本土品牌,並對之在技術、研發、形象和推廣方面加大力度,使它們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要。
三、品牌管理
聯合利華有著豐富、成熟的多品牌管理經驗。從全球角度看,它是採取了集中品牌戰略,壓縮品牌數量,並保證一線品牌的增長率;從當地戰略看,它力求在發展全球品牌的同時,保護和發展本土品牌。總體上,使公司擁有的品牌處於動態最優狀態,這有力地說明聯合利華滿足當地消費者需求的決心。
1.集中品牌戰略
如何迅速提高、保持企業高速發展,一直是許多國際型企業非常關注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同樣,對於業務量龐大、人員及機構眾多的聯合利華,提高企業發展速度也並非易事,所以公司於1999年提出了全球戰略:即增長之路。增長之路主要包括:與消費者再聯系、集中優勢品牌、探尋新的銷售模式、分銷方式、建立世界級的供應鏈、業務結構簡單明了、構築良好的企業文化,他們希望用5年的時間,經過一系列的調整,到2004年公司的年銷售額增長率達到6%、利潤率達到16%(目前聯合利華每年的銷售增長率為2%,利潤率為10%)。目前增長之路雖然剛剛開始,但是在公司的財政報表上已有所體現,2000年第三季度的銷售增長率為5%,亞洲新興市場的銷售也從21%增長到35%。
集中戰略主要體現在行業、產品類別和品牌三個方面。聯合利華認為,衡量公司是否健康發展的標准有兩個:一個是一線品牌的增長率;一個是它們在所有業務中所佔的比例。到2004年,一線品牌應該佔到全部業務的90%~95%,年增長率必須達到5%~6%。目前,它們的業務佔有率是80%。
聯合利華壓縮品牌規模是從2000個品牌中選出400個品牌,其根據是80/20規律。那麼,如何在眾多的品牌中選擇出400個品牌?聯合利華的標準是看「是否有潛力成為有吸引力和有規模的品牌」。當然,沒有被選擇的品牌並非全部賣掉,有些會根據業務的調整重組到現有的400個品牌結構中。
2.全球品牌與當地品牌並舉
聯合利華在華的近20個牌子幾乎都是同類產品的佼佼者。力士與夏士蓮在洗發水和沐浴類產品中位居前列;中華牙膏是牙膏市場的老字型大小;奧妙洗衣粉在去年降價30%後,迅速成為城市洗衣粉市場的領導者;立頓紅茶的市場佔有率超過80%;和路雪在冰淇淋市場的地位無人可替。
保持如此驚人的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與聯合利華的品牌運作密切相關。對全球品牌,聯合利華進行本土化改造,使其符合本土消費者的需求;對本土品牌,聯合利華對之注入國際經驗、資源和技術,一方面充分繼承和發揚品牌特色,另一方面不斷推陳出新,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和內涵。這一品牌策略帶來的是超過50億元的銷售額和每年兩位數的增長業績,這證明聯合利華將本土化和全球化相結合的努力已獲得成功。事實上,很少有跨國公司像聯合利華這樣並不一味推廣自有品牌,而是善於收購本土品牌並提升為國際品牌。
3.品牌創新
「品牌要發展就要不斷的創新」,這是聯合利華推廣品牌的一個重要原則。每年聯合利華花費60億美元推廣自己的品牌,使之成為世界上廣告花費最多的公司之一。
聯合利華將品牌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要保證品牌生存所要具備的基本生存能力,如需要有產品的配方和廣告以及分銷和營銷的改良;第二個階段是品牌要有新的形式,品牌要不斷以新的形式創造新的價值,如過去的洗衣粉和洗衣液,現在公司發明了一種洗衣葯片,洗衣葯片放在洗衣機中具有洗衣粉和液體的功能,品牌正是要通過其他形式創造價值;第三個階段是要讓品牌有突破,如聯合利華目前推出的速食湯,它是一種投幣購買食物,類似於從投幣購買機購買可口可樂。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過去47年裡,「中華」一直是中國人的、有著悠久歷史的品牌,給人這樣的感覺:質朴、平和、成熟、穩重,但多少顯得有些老化。作為聯合利華中華專業口腔護理中心全新技術的成果,中華牙膏推出了一款創新型產品——中華草本抗菌牙膏。它是目前市場上惟一能夠「去火抗菌雙保護,牙齒牙齦都健康」的牙膏產品。
聯合利華對中華牙膏的創新不僅在技術和配方上,同時也在外包裝和形象上。絕大多數消費者覺得中華牙膏整個標識的設計過於陳舊,因此自2001年5月中旬,聯合利華重新設計了中華牙膏新形象。它由消費者在數百種設計方案中挑選出最後結果:包裝圖文分明,標識醒目,色彩時尚;採用復合管,輕便耐用;在保留「中華」堅實的品牌內涵的同時,更賦予品牌創新、現代、專業的附加價值。品牌標識中固有的三個元素非常令人難忘:華表、「中華」繁體字樣和天安門圖形。新標識保留了這三個特有的元素,同時注入了新的內涵——創新、專業精神和現代感。形象和內涵雖然改變,但中華產品的定位不變:它永遠是中國人的大眾化家庭性口腔消費用品。
四、社會營銷
作為中國現代公民的一員、中國社會結構的一部分,聯合利華認為有責任滿足這個國家和所在社會人們的需求,這僅僅通過提供產品來完成是遠遠不夠的。公司所選擇的公益項目並不注重商業回報或宣傳價值,卻力求所作所為能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做出積極的貢獻。公司的公益活動包括兩大主題,一是」希望家園」——加強環境保護意識,推行可持續性發展,保護水資源,以及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機會;二是」溫暖家園」——慈善捐贈活動。
針對中國森林覆蓋率僅有13.9%的現狀,聯合利華於2000年6月正式推出 「聯合利華中國綠水青山行動」,整個行動持續5年。第一年已投入約700萬元人民幣,致力於在全國范圍內植樹造林,涵養水土,改善生態環境;同時還將資助青少年環境教育及環境宣傳項目。
在教育方面,通過「聯合利華希望之星」項目,資助來自貧困地區的優秀學生,如在青海建造了7所小學;在復旦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設立了多項獎學金;贊助中歐工商管理學院和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幫助中國培養更多的經理人才;資助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以促進中國培養更多的政府和公共事務人才。
五、營銷渠道策略
營銷渠道的建立和管理成為跨國公司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聯合利華公司的營銷渠道覆蓋全國1800個縣的1500個,覆蓋鎮達全國總數的1/3,在其每一個區域單位中都有專門的人員在從事聯合利華產品的銷售工作。聯合利華的銷售渠道不僅覆蓋率高,而且對渠道的管理和激勵水平也比較高,使總部的營銷意圖在經過多層的傳遞後仍然通暢。這種渠道戰略的確成為公司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
和路雪自行分銷的網路幾年間已經遍布70多個大、中城市,除了和路雪自己,沒有人知道這個企業確切的銷售情況,但業內都知道和路雪是國內銷售最穩定的冰淇淋生產企業。 2001年3月,和路雪又開始嘗試建立自己的品牌直銷店——和路雪冰吧,定位是時尚青年的休閑場所,價位低於哈根達斯、DQ等品牌冰淇淋的直銷店。也許這正是走批發渠道的即食產品性市場趨於飽和使然,零售店應該是和路雪找到的一個新市場空隙。
六、市場推廣
聯合利華的廣告策略體現了每個品牌的特性,形成了互動效應。雖然聯合利華對廣告投入費用諱莫如深,但它的確是中國市場上的第二大廣告投入商。
據悉,對於剛剛進入市場的產品,聯合利華的廣告投放毫不吝嗇,投入額甚至佔到銷售額的50%。例如今年僅為京華茶葉的推廣,聯合利華就投入了幾百萬元的電視廣告。而對已深入市場的成熟產品,聯合利華也會至少拿出50%的銷售額去鞏固更新其市場形象。以旁氏為首的幾大護膚品品牌,其一年的廣告投入就超過億元。在冰淇淋方面,聯合利華的和路雪2001年在中國市場投入1億元用於品牌推廣與產品創新,並首次在央視投播30秒廣告。
聯合利華極力塑造自己的主流品牌形象。比如奧妙的廣告從一開始的「污漬油漬,不留痕跡」,變成「越洗越鮮艷」,現在則熱播一套廣告——「有她不怕臟,孩子快成長」,聯合利華廣告的主體思想已從對產品功能的單一介紹,轉變到了對於品牌形象的再塑和維護。
通過廣告成功傳遞各品牌信息,同時烘托聯合利華整體形象,使聯合利華成為在中國運作最為成功的日用消費品提供商。
七、中國市場的特殊對策
1.價格戰
雖然聯合利華、寶潔等跨國公司都不承認自己在打「價格戰」,但降價策略已越來越被諸多跨國公司所熟諳,而互相矛盾的說辭恰恰表明跨國公司的兩難:在洗衣粉和冰淇淋等進入門檻不高、利潤空間有限的行業中,不降價,市場份額不保;降價則有損品牌形象。早在1999年,聯合利華第一個在行業內發動降價,400克奧妙洗衣粉的價格從近6塊錢一下直逼3.5元,相當於當時主要對手價格一半左右。由於奧妙精心營造的高檔形象已深入人心,老百姓突然能夠買起以前買不起的奧妙洗衣粉了,市場由此洞開,奧妙也一躍成為洗衣粉市場的領導品牌。月銷售量大幅度增加,整整比原來增長了4倍以上。
在中國冰淇淋市場上,低價也成一大特點。和路雪和伊利本來分別把守著冰淇淋的高檔和中檔價位,特別是和路雪一直占據著高檔即食性冰淇淋銷售的一半以上市場份額,而經過一系列調整後,兩個品牌有相當一部分產品在中檔價位重合。2000年末至2001年初,和路雪多次進行「夢龍」等高價品種買一贈一的促銷活動,力圖使自己的產品價格與主要國內品牌拉齊。和路雪中國區總經理孔澎韜曾明確表示,中國這個市場是個開放的競爭激烈的市場,每年都會有價格戰,但和路雪並不懼怕價格戰。其實所謂不怕價格戰最好的辦法就是融入其中,和路雪近來推出的新品大多保持在2元錢左右的中低價位。
聯合利華並不否認價格手段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他們甚至認為自己對於價格的運用恰到好處。「如果價格長期背離市場需求,產品就必將被消費者所淘汰。」
然而,面對洗滌市場越來越多國內外品牌的擠軋,聯合利華又開始大聲呼籲,大家降價不要以犧牲質量為前提,而要注重質量以及塑造品牌形象。其復雜的心情顯而易見。
2.打假
聯合利華公司在中國市場每年因假貨損失3.5億元人民幣,為了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和企業的自身利益,聯合利華公司已將打假列入議事日程,決定每年花費1000萬元人民幣,組建專門的打假隊伍,遏制假貨的蔓延。
3.定位雙刃
聯合利華盡管一直堅持其全球品牌與當地品牌並舉的戰略,但仍無法迴避中外品牌共存中的經營矛盾。其結果是,2000年上海牙膏廠有限公司依據有關合同,果斷收回了美加凈牙膏的商標使用權。這個創建於1962年、出口量曾占據全國牙膏出口總量70%的老牌,被合資企業獨家有償使用了6年。合資後的前3年,美加凈品牌的市場地位和年銷售量一直處於上升狀態。但是不久,聯合利華對美加凈採取了一項措施:把美加凈的價格從4.5元壓到了3元一支。這迫使合資公司改動美加凈的配方,換成比較低檔的原料,使得原來處於中高檔的美加凈品牌下跌檔次,於是大多數從美加凈上游離出來的顧客成了聯合利華中高檔品牌「潔諾」的用戶。這個經營策略最終使得美加凈牙膏在國內外市場的地位每況愈下,銷售情況嚴重滑坡。1994年雙方合資之初,美加凈年銷量6000萬支,但收回時年銷量卻只有2000萬支。
在不動聲色中,「改變」或者說「破壞」國產品牌的市場定位,動搖它對固定消費者的長期承諾,是否是跨國公司征戰中國市場的又一「高招」呢?
那麼,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聯合利華對前述發展「中華」牙膏的舉措,是否會有新的認識呢?
B. 可口可樂網路營銷的成敗他與百事的優缺點!
可口可樂:作為外國品牌,而積極融合中國文化,實施廣告本土化策略的典範。
對於可口可樂,實在是一言難盡,它太富有傳奇色彩了。2001年《商業周刊》公布的全球100個最具價值品牌名單中,可口可樂以高達725億美元高居榜首。二十世紀調查顯示,全球最流行的三個詞分別是上帝(God),她(her)和可口可樂(Coca Cola)。可口可樂還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個進入中國的外企,也是第一個在中國做廣告的。1984年英女王訪華,英國電視台BBC拍了一個紀錄片給中國中央電視台放。作為外交禮節,中央電視台必須播放,但苦於沒錢給BBC,於是找到可口可樂要贊助。可口可樂提出了一個贊助條件:在紀錄片播放之前加播一個可口可樂的廣告片。這成了新中國電視廣告歷史上的開篇之筆。此後很多企業寫報告問「可口可樂可以做電視廣告,我們行不行?」於是做電視廣告的口子打開了。
撇開可口可樂榮耀不論,可口可樂的廣告策略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可口可樂公司的前老闆伍德拉夫有一句名言:「可口可樂99.61%是碳酸、糖漿和水。如果不進行廣告宣傳,那還有誰會喝它呢?」從歷史上看,可口可樂公司機以廣告投入巨大而取勝的。如今可口可樂在全球每年廣告費超過6億美元。中國市場也不例外,可口可樂在中國每年廣告投入高達幾千萬元。
起初,可口可樂是以國際化形象出現在中國消費者面前的,憑最典型化的美國風格和美國個性來打動消費者,所用廣告也是美國亞特蘭大版本。臨近20世紀末時,可口可樂意識到,要當中國飲料市場的領導者,品牌融合中國文化才是長久之路。於是在1997年,可口可樂的廣告營銷策略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在中國推出的電視廣告,第一次選擇在中國拍攝,第一次請中國廣告公司設計,第一次邀請中國演員拍廣告。可口可樂開始大踏步實施廣告本土化的策略。
可口可樂廣告本土化策略,首先體現在其廣告與中國文化的結合。中國人喜歡熱鬧,尤其是春節這個合家團聚的日子,而可口可樂廣告引人注目的手筆就是1997—2002一系列的春節賀歲片了。可口可樂賀歲片選擇了典型的中國情境拍攝,運用對聯、木偶、剪紙等中國傳統藝術,通過貼春聯、放煙花等民俗活動,來表現中國濃厚的鄉土味。可口可樂還就北京申奧成功、中國入世大打廣告宣傳,現在它又大力贊助中國足球隊,聲稱喝可口可樂,「分享世界盃精彩」。可口可樂儼然成了中國本地產品,而這種鄉土形象,確實達到了與中國消費者溝通的效果。
其次,可口可樂積極選擇華人新生代偶像做形象代言人。可口可樂一貫採用無差異市場涵蓋策略,目標客戶顯得比較廣泛。近來,可口可樂廣告策略把受眾集中到年輕人身上,廣告畫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青年形象為主體。1999年,先是起用張惠妹,這個女歌手潑辣、野性、「妹」力四射,贏得了一大批青少年的喜愛,然後由新生代偶像謝霆鋒出任可口可樂數碼精英總動員。
2001年又推出當紅偶像張柏芝,作為可口可樂夏季市場推廣活動的形象代言人,緊接著就是跳水明星、三屆奧運冠軍得主、中國跳水皇後伏明霞與可口可樂簽約,成為新世紀「雪碧」品牌在中國的第一位廣告代言人。電視廣告中伏明霞從千米高空的飛機上騰空躍起,落在晶瑩剔透的冰雪中,暗示了雪碧的清新直爽。據稱,起用華人新生代偶像做宣傳之後,可口可樂在中國的銷售增長了24%。
可口可樂不愧為世界第一品牌,具有長期的戰略眼光。為了長期保持在中國軟飲料市場的霸主地位,它的廣告策略可以放棄美國思維,而主動融合中國本土觀念。這種本土化策略,受到了每一位中國民眾的歡迎。據中央電視台調查咨詢中心數據,可口可樂已連續7年在市場佔有率、最佳品牌認同比例和品牌知名度上名列第一,中國現在有90%的消費者認識可口可樂。可口可樂的廣告本土化策略值得欲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品牌借鑒,比如聯合利華的力士香皂的廣告代言人常是國際女明星,如今堅持聘請中國女明星如李嘉欣、張曼玉、舒淇。作為本土化策略的榜樣,可口可樂列為十佳廣告策略排行榜第二名當之無愧。
C. 聯合利華和瑪氏公司哪個厲害
從年營業額和員工總數來看還是聯合利華厲害哦 聯合利華集團是由荷蘭Margarine Unie人造奶油公司和英國Lever Brothers香皂公司於 1929年合並而成。總部設於荷蘭鹿特丹和英國倫敦,分別負責食品及洗劑用品事業的經營。在全球75個國家設有龐大事業網路,擁有500家子公司,員工總數近30萬人,是全球第二大消費用品製造商, 年營業額超過美金400億元,是全世界獲利最佳的公司之一。 瑪氏公司是一家由私人家族弗蘭克·馬斯(弗瑞斯特·瑪氏)創立於1911年擁有的跨國公司,主要業務涉及零食類(糖果巧克力)、寵物類、主食和電子產品的製造和營銷。公司年收入逾300億美元,全球同事總數65,000名,分別在全球68個國家的370個分支工作,其中包括135家工廠,產品行銷100多個國家。其中,糖果巧克力類產品和寵物類產品銷量分別位居全球同類產品首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寵物每天都在食用瑪氏公司的寶路狗糧和偉嘉貓糧。
瑪氏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食品生產商之一,擁有眾多世界知名的品牌。在這些品牌中,價值超過十億美元的品牌就包括德芙、瑪氏、M&M』S、士力架、UNCLE BEN』S、傲白、寶路、皇家、偉嘉和特趣。
希望能幫到你
D. 面試問題「為何選擇聯合利華」求翻譯
Why I chose Unilever
chose Unilevr is because of the reasons following:
1.I like the procts of Unilever. The procts of your company is my necessaries. The impression of people from your company take things philosophically and make me feel warm. I hope I can know your company more.
2.Your company is a famous international company on the world. It has a high-lever management group. Also, it is known for its novice training and its "study tree" training. Like " The way one person is better than another people is one group is better than another group." If I can study or work from the organized groups of your company, I believe I can give myself a hand on raising my value.
3.In the future of China, cosmetics and food have a very wide marketplace, your company also has a big prospect. So, I also want to watch the future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elling marketplace nearly by studying in that profession.
4.I have some selling experience. I also have some have some people-web in my selling area, it will help me to get into selling practices high-efficiently.
5.My speciality may help me to get better on understanding selling. Being as a speiality of economy, I have some understanding of economy and marketplaces, and also have taken the subject such as "The study of marketplaces selling" It will help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selling more high-levelly.
The reasons above is why I chose Unilever. Thanks!
E. 網路口碑營銷的危機公關
危機公關與口碑營銷(網路危機公關與網路口碑營銷)
態度決定一切。對危機事件所造成的損失和傷害,企業要勇於承擔責任,並盡力爭取公眾和當事人的原諒。因為危機事件發生時,企業就是輿論的中心,這時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公眾的關注,如果採取逃避或推卻的態度,必然引起人們的反感,並造成媒體的大范圍報道,使負面影響擴大化。
樹立負責任和坦誠面對事實的態度,對出現的問題首先是承擔責任,毫無推諉;爭取與媒體合作;擁有同情心,重視消費者的感情,爭取消費者的理解;將網路轉變為廠商與消費者和外部其它相關者的直接溝通平台。
如康泰克發生PPA危機後,勇於面向公眾,改進產品,去除有害含量,並把市場上的缺陷產品全部收回。在寶潔的SK-II發生後,公司始終抱著負責任的態度,坦誠面對事實,迅速召集法律、研發、品牌、公關等部門聯合商討對策,在網上公布產品成分及其解釋;為應付可能大量來到的消費者質疑,寶潔公司將周六周日不開通的消費者熱線即時打開;寶潔公司的醫生們則24小時開機,隨時准備答疑。
細節決定成敗。網路作為媒體與通訊工具,在營銷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對於網路時代下的危機公關,要從細節著手。關注網路上口碑的乘數效應、網路編輯、虛擬社區、版主、「網路大蝦」等草根力量;要防止網路上危機的「非典」效應(小報新聞迅速上升為全國新聞);「滾雪球」效應(不斷衍生新的報道);「野草」效應(網上的負面報道無法根除)。
在寶潔的SK-II發生後,寶潔公司為了防範起見,總部非常關注細節,甚至連對經銷商他們手中有相關衛生部批文的確認,同時還對櫃員如何應對消費者的提問進行了標准化訓練和和口徑統一,並要求櫃台不要接受記者訪問。要重視網路的有效傳播。在傳播的過程中,需要採取創意和媒體的有效結合來吸引和轉移目標受眾的注意力。
因為不同的網路媒體傳播重點不同;同一網路媒體的不同位置(不同頻道、欄目、頁面位置等)效果也不同;因而企業在不同的階段應選擇不同的傳播手段和策略。如有效利用網路,在危機爆發開始,要弄清事件的源頭,要利用事實和證據來闡述清楚事實的真相、產品的標准和成分等;在危機處理過程中,要善於引導和轉移消費者的注意力,如企業參加公益活動、關注社會責任等,從而使事件向企業自身有利的方向發展;在危機過後,還應加強對產品和企業形象的宣傳。
如在聯合利華的「立頓」事件中,聯合利華通過網路和媒體迅速表明了如下的立場:該教授的此項研究並不針對「立頓」產品;聯合利華並未接獲美國FDA及任何司法部門要求改變產品現狀的法律通知;強調作為創始基業,聯合利華對食品安全有深刻認識;願意和全世界不同地區與國家的科學家保持密切的聯系和溝通;在還沒獲得事件真相時,希望各方避免猜測。
整合資源運用。星之傳媒公關公司在網路經濟時代下的企業危機公關,要善於整合各種資源,不僅要關注大型門戶網站、還應關注社區類網站、目標客戶聚集的地方網站、專業性網站和傳統有影響力媒體的網站,注意搜索類網站的力量;不僅要加強與傳統新聞媒體的溝通,還應與網路媒體的溝通;不僅要軟文或新聞類的資訊傳播,還應關注虛擬社區、發言積極活躍的網友和版主的狀況。整合和利用一切相關資源,使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有效互動配合運用,加強溝通,不僅加強與媒體、消費者溝通外,還要加強與政府相關單位及權威機構及專家、協會的溝通。因為只有藉助於政府、協會或專家他們,得到他們的認可,公眾才會覺得這是可信的。同時與還要積極與公司董事及股東、渠道、經銷商溝通,獲得他們的理解,維護他們的利益。還有重要一點是,要與自己的員工溝通,獲得員工的理解,因為每個員工都可以代表公司。通過溝通來消除消費者的恐懼從而快速解除危機。
總之,公關不是用來粉飾太平,也不是去辯駁,公關是工具,更是思想和藝術,以幫助企業成為社會楷模。因此,網路時代的危機公關需要有效利用網路的及時傳播和互動作用,整合資源和傳播,關注細節,從而形成完善的基於網路的危機公關解決方案。
F. 天天網的核心團隊
鞠傳國,在大學學習期間接觸到互聯網,並專注於網路營銷模式的開發、經營。1999年成立運營天天網,經歷了12年的美時尚事業的發展,擁有會員600萬。
天天網專注於女性化妝品時尚購物平台的搭建,銷售化妝品、彩妝、香水等女性時尚用品,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正品化妝品時尚購物網。天天網同時為商品提供了靈活多樣的展示空間,消費者無論是購物還是查詢,都將不受時間和地域的任何限制。其12年打造的龐大物流體系已分布在華北、華東、華南、華西,覆蓋了全國各大城市。
天天網是行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提出假一罰十的化妝品B2C領軍企業,充分給予消費者產品品質承諾。 張建秀,80後成功女性代表,2003年加入天天網(中國最大的正品化妝品購物網),現任天天網CEO。
最早在中國開拓化妝品電子商務應用並堅守在電子商務領域的企業家,並和她的團隊創造了中國最大的正品化妝品購物網站,是最具有獨創商業模式的理想者和實幹家。
一直以來在化妝品領域專注塑造」美麗達人」概念及聚集時尚女性美麗。她付出極大的時間、熱情、膽識、智慧,在中國宣傳化妝品的正確使用方法,領先影響著「美」的潮流。 張帥,2007年11月加入天天網(中國最大的正品化妝品購物網),現任天天網采購副總裁。
負責與公司共同制定部門各項指標以及完成部門各項指標、銷售的促進、供貨商的考核、采購成本的控制、品牌的運營、戰略和重點供貨商的引進、商品的采購計劃制定、產品線和商品結構的規劃、庫存和應付賬款的控制、人員的規劃、管理、培訓、考核,部門之間的協調。
協助決策層制定公司發展戰略,負責本部門的各項指標的整體規劃和完成,對現有供貨商整體的考核。根據市場變化和公司業務方向整理完善商品組織結構,制定其方案。規范采購渠道,重點品牌的運營、策劃、談判、采購成本、庫存、應付賬款的控制,部門的培訓和管理。
主要工作成就:與歐萊雅集團,上海家化,高絲中國,Face shop中國,寶潔集團,聯合利華集團等達成合作
G. 聯合利華利用醜女無敵進行產品植入式營銷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有哪些
(一)植入式廣告的概念植入式廣告又稱植入式營銷,是指將產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視覺符號甚至服務內容策略性融入電影、電視劇或電視節目內容中,通過場景的再現,讓觀眾留下對產品及品牌印象,繼而達到營銷的目的。植入式廣告與傳媒載體相互融合,共同建構受眾現實生活或理想情境一部分,將商品或服務信息以非廣告的表現方法,在受眾無意識的情態下,悄無聲息地灌輸給受眾。因其隱秘的特點,植入式廣告還被稱為嵌入式廣告或軟性廣告。
由此定義可知,電視劇植入廣告是通過將產品或品牌信息植入電視劇中,暫時讓受眾忘記其背後隱藏的功利性,而沉醉於電視劇的欣賞娛樂之中,無察覺的將受眾引向營銷的產品。淡化了傳統廣告的商業特徵,易於受眾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產品或品牌的相關信息,使其記憶力更持久。
(二)電視劇植入廣告的發展狀況
電視劇植入廣告的出現,源於各個商家免費提供產品作為電視劇的背景及道具,把產品融入劇情之中,達到帶動產品營銷的目的。中國最早的電視劇植入廣告是上世紀90年代由葛優和呂麗萍主演的《編輯部的故事》,劇中首次採用了植入廣告的形式,播出了百龍礦泉壺的隨片廣告。而近幾年,隨著《奮斗》《我的青春誰做主》《鄉村愛情》等電視劇中植入廣告的成功,電視劇植入廣告在國內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奮斗》和《我的青春誰做主》中大量提及奧迪的各款車,為奧迪賺足了噱頭;而在《鄉村愛情》中,從第一部的「大黑賓士」到國產轎車「中華駿捷」,從謝大腳超市的蒙牛未來星到牆壁上的「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電視劇植入廣告早已「深入骨髓」。
(三)電視劇植入廣告的形式
電視劇植入廣告的表現空間十分廣闊,在電視劇中可以看到諸多的植入形式,常見的形式有:道具植入,台詞植入和故事情節植入。
道具植入即指產品或品牌以道具的形式出現在電視劇中,這種形式較適合那些已經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產品,新產品或新品牌缺乏認知度,僅憑畫面很難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如在電視劇《奮斗》中,那幾個男人在每集中,無論是難過之後還是開心之後,都會買一包「點八中南海」。在這里「點八中南海」只是以道具的形式出現,卻藉助《奮斗》著實火了一把。
台詞植入,即產品或品牌名稱出現在電視劇台詞中。在電視劇《奮斗》中,大量台詞提及奧迪,如徐志森對他的副總說:「沒有公司對你的栽培,你怎麼能開著奧迪A8上班。」而在《我的青春誰做主》中,錢小樣則用奧迪「A5」「Q7」來稱呼追求她姐姐的那兩位男士。台詞的植入,潛移默化中讓受眾接受品牌所代表的意義及內涵。
故事情節植入,即指產品或品牌不再只是道具,而是故事發展的內容甚至線索,產品或品牌已經成為故事的一部分。例如在網路熱播劇《愛情公寓》中,張偉與秦羽墨之間那個益達的故事,在這里「益達」不再是一個道具,而成為了故事的一個線索。
以上就是電視劇植入廣告的主要形式,隨著植入廣告的發展,新的形式將會出現。選擇適合的形式植入廣告是植入廣告的關鍵。
二、電視劇植入廣告的優勢及問題
(一)電視劇植入廣告的優勢
電視劇植入廣告受到贊助商的追捧,源於其具有獨特的傳播優勢,這些優勢使得植入式營銷更加有效。
1.電視劇植入廣告使產品面對細分市場
電視劇植入廣告使產品直接面對細分市場,信息傳遞更具針對性。與傳統硬廣告的疲勞轟炸、強迫收看、說教性高、時效性差、觀眾接受程度低等特點相比,植入式廣告的身段則要軟得多。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願意來選擇觀看不同的電視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對廣告的抵觸和防備心理。
2.電視劇植入廣告具有隱蔽性
電視劇植入廣告具有隱蔽性,廠商可以規避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推廣如香煙、烈酒等一些原本不能進行廣告宣傳的產品。例如電視劇《奮斗》中人人愛抽的點八中南海,香煙借著電視劇火了一把,這無疑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3.電視劇植入廣告的光暈式影響
電視劇植入廣告利用電視劇或明星的效應,將品牌置身於情節中,對消費者形成一種行為示範,在深化品牌影響力的基礎上,獲得品牌聯想,最終贏得廣泛的認同與品牌價值的提升。例如在電視劇《奮斗》中奧迪成為成功人士身份的標志,無論是徐志森的言論還是楊曉芸對於奧迪和奧拓的討論,都深刻的影響著消費者對其品牌的認知。
(二)電視劇植入廣告中的問題
植入式廣告在電視劇中的成功運用,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媒體、廣告公司等大量使用。近幾年來,電視劇中植入式廣告在我國有了很大發展,但還存在一些問題。
1.植入的品牌生硬,引起觀眾反感
植入的要求是比較巧妙的,如果猛然出現在觀眾面前,並與劇情不協調就會引起觀眾的反感。電視劇《微笑在我心》中,女主角向天微使用的是某品牌的MP3,圍繞這個MP3與男主角引發的情感糾葛竟達五集左右的戲份,讓觀眾直指「生硬」。
2.植入過多的品牌
植入式廣告是一種不像廣告的廣告,它既不能引起觀眾的反感,又不能讓廣告信息蜻蜓點水,在觀眾心中不留一點印象。但過多的品牌植入,既不會對某品牌產生強烈印象,又會引起觀眾的反感。湖南衛視的一部《醜女無敵》,首次讓國人意識到了廣告植入也能如此狂轟濫炸無處不在,食品、飲料、洗發水、隱形眼鏡、飾品、銀行信用卡、網站、沐浴露……在這部36集電視劇中,超過30個品牌共創造了上千萬人民幣的植入廣告收入。
3.植入頻率過高
植入廣告是植入在電視劇中,而當電視劇變成一則大的廣告片時,這將使植入廣告的優勢轉變為劣勢。電視劇《鄉村愛情故事》中多如牛毛地植入廣告讓觀眾反感,如某乳製品的一個特寫鏡頭就足足超過了45秒;另外,每集都有某品牌轎車駛過淺池濺起水花的鏡頭,全村都開同一品牌轎車,集體開出來就像搞車展一樣。這樣高頻率的廣告植入會引起觀眾的抵觸心理。
三、電視劇植入廣告的策略(一)內容第一,廣告第二
品牌要與作品的定位相吻合,這是植入式營銷的基本要求。失敗的典型例子應屬電視劇《一起來看流星雨》中,慕容雲海身為知名企業的繼承人,而在他初次亮相時開的汽車卻是一台國產轎車,使人大跌眼鏡。
合理出現,而非生硬存在。不得不再次提到《一起來看流星雨》,劇中女主人公楚雨蕁在傷心時總喜歡用某品牌洗發水洗頭發,甚至有一集中出現5分鍾左右的洗發鏡頭,這一情節讓觀眾大呼生硬。
(二)充分考慮目標人群
即指廣告主的目標消費者與電視劇的目標受眾分析有沒有交集,這一點是採用植入式廣告時優先考慮的問題。在一部以家庭婦女為目標受眾的電視劇中植入IT類產品顯然是不合適的,目標受眾群的分離將造成廣告的無效或低效投放。
(三)植入式廣告要考慮品牌或產品自身的特點
雖然植入式廣告是一種有效的信息傳遞方式,但是並不是任何一種產品使用此種方式都會取得良好的信息傳播效果。因此要先從產品自身的特點出發,來判斷其是否適用於植入式廣告。首先,因為植入式廣告是一種較隱蔽的信息傳播方式,因此這種方式比較適合處在企業產品生命周期中後期的老品牌,不太適合那些處在品牌導入期的新品牌。當品牌處在導入期的時候,消費者對該品牌比較陌生,可能根本不會注意到被植入的該種品牌產品;而當品牌處在品牌生命周期的中後期時,品牌已經深入消費者內心,通過植入式廣告可以鞏固消費者對該品牌產品的記憶和認識。
H. 聯合利華B2B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同海爾、蘇寧類似,屬於企業自建B2B,即行業龍頭企業自建B2B模式,是大型行業龍頭企業基於自身的信息化建設程度,搭建以自身產品供應鏈為核心的行業化電子商務平台。行業龍頭企業通過滋自身的電子商務平台,串聯起行業整條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通過該平台實現資訊、溝通、交易。
http://ke..com/view/439117.htm
I. 聯合利華的企業理念
聯合利華公司:聯合利華集團是全球最知名的日用消費品公司,總部設於荷蘭鹿特丹(Rotterdam)及英國倫敦(London),整個事業集團共分北美、歐洲、亞太、拉丁美洲、非洲與中東等區域事業體,公司是英、荷合資企業,在100個國家設有分公司,產品行銷網遍及150個國家,是全球獲利最佳的公司之一 ,在88個國家擁有約300多個業務機構,1000多個著名品牌的產品在150多個國家銷售,整個集團現有員工近30萬人。聯合利華於全球五百大名列第68 。2000年,該公司營業額292億英鎊,聯合利華荷蘭公司銷售收入16.74億歐元,利潤1.06億歐元。
聯合利華的產品主要包括兩部分:食品(人造黃油、各種食用油及油脂、奶製品、茶、冷凍食品、冰激凌、各種飲料等);各種洗滌用品及個人保健護膚用品等。該公司的工業用特殊化工品部門已於1997年5月份售予英國帝國化學公司。
聯合利華在中國市場以前的品牌標識,那是一個溫馨舒適,給人以家的感覺的藍色的小房子,它與"有家,就有聯合利華"這句溫馨的標識語一起,表明了聯合利華對中國消費者的美好承諾——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將美好和幸福帶給每一個家庭。
聯合利華集團目前正在中國進行著緊張的換標志活動。聯合利華總部對外宣布|:到2005年年底,聯合利華推出的產品外包裝都將採用新標志。中國消費者原來已經非常熟悉的那個線條穩重硬直的"U"字將從此隱退。新的標志為一個由25個小圖案拼接成的"U"字。而且在中國使用的標志還在英文字母下方增加了中文"聯合利華"字樣。
聯合利華:
集中化戰略(企業集中化、產品集中化、品牌集中化、廠址集中化)有利於迅速提高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實現在華投資的戰略目標。
聯合利華日前決定將其在中國的食品零售營銷網路轉包給第三方公司----尤尼森營銷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他們計劃首先在北京和石家莊進行如下試點:主要由第三方公司負責零售促銷計劃的實施、樣品陳列、現場銷售、訂單處理等,而自己將集中精力制定戰略計劃、管理主要客戶及分銷商。
評述:集中化戰略在聯合利華得到了充分體現:
一是企業集中化,1999年,把14個獨立的合資企業合並為4個由聯合利華控股的公司,使經營成本下降了20%,外籍管理人員減少了3/4;
二是產品集中化,果斷退出非主營業務,專攻家庭及個人護理用品,食品及飲料和冰淇淋等三大優勢系列,取得了重大成功;
三是品牌集中化,雖然擁有2000多個品牌,但在中國推廣不到20個,都是一線品牌;
四是廠址集中化,今年5至8月,通過調整、合並,減少了3個生產地址,節約了30%的運行費用。這次將食品零售營銷網路轉包,可以說是營銷環節集中化。實現營銷環節集中化,把自己不特別擅長的零售營銷轉包出去,從而專心制定戰略計劃、管理主要客戶及分銷商,有利於迅速提高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實現在華投資的戰略目標。向第三方轉包零售營銷網路是集中化戰略的又一重大創新。
我國的企業不但要與著名的跨國公司競爭,更要自覺地向他們學習。聯合利華的集中化戰略就很值得我國的企業學習。集中化是經營智慧的突出體現。企業無論大小強弱,能力、財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經濟全球化和競爭激烈化的形勢下,為了向客戶提供值加比(即價值與價格之比)較高的產品或服務,必須在各個方面善於集中,善於爭取和發展相對優勢,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拉長戰線、分散資源,不要搞無原則的多元化,更不要盲目進入非擅長的領域。
兩個公司共同的可取之處:
一品多牌策略
英國的聯合利華公司,推出一種新產品就使用一種新商標,號稱世界上擁有商標最多的公司,擁有十多萬個有效注冊商標。美國的P&G公司僅洗發液就分別使用"潘婷"、"海飛絲"、"飄柔"等不同商標。這種模式既克服了"單一模式"的缺陷,又可不斷創立新的名牌,起到區別商品的特點、品質或檔次的作用。採用這種模式的另一個好處是有利於在企業內部建立競爭機制,各生產單位創立各自的品牌獨立參與市場競爭不依靠一塊牌子生存。
兩個公司共同的可取之處:
都採取了一品多牌策略:
英國的聯合利華公司,推出一種新產品就使用一種新商標,號稱世界上擁有商標最多的公司,擁有十多萬個有效注冊商標。美國的P&G公司僅洗發液就分別使用"潘婷"、"海飛絲"、"飄柔"等不同商標。
值得我們學習的是這種模式既克服了"單一模式"的缺陷,又可不斷創立新的名牌,起到區別商品的特點、品質或檔次的作用。採用這種模式的另一個好處是有利於在企業內部建立競爭機制,各生產單位創立各自的品牌獨立參與市場競爭不依靠一塊牌子生存。
而相對於我國的很多企業的產品,都比較的單一,在市場競爭中很容易被產品的有限性所鉗制,在長遠的發展中易受到市場供求的影響。結束語:
在分析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我國的很多本土企業陸續被外企兼並、甚至擠出銷售市場。此現狀應該引起我國民族企業的高度關注和深思,並向國外的優秀企業學習先進的管理、經營模式和理念,完善和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從而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民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