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營銷案例的品牌案例
案例之一:農夫山泉
2000年左右,中國水市競爭格局基本上已經成為定勢。以娃哈哈、樂百氏為主導的全國性品牌基本上已經實現了對中國市場的瓜分與蠶食!同時,很多區域性品牌也在對水市不斷進行沖擊,但是往往很難有重大突破。當時,比較有代表性的水產品有深圳景田太空水、廣州怡寶,大峽谷等等,還有一些處於高端的水品牌,如屈臣氏、康師傅等。但是,中國水市競爭主導與主流位置並沒有改變。正是在此時,海南養生堂開始進入水市,農夫山泉的出現改變了中國水市競爭格局,形成了中國市場強勁的後起之秀品牌,並且,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農夫山泉在一定意義上逐漸取代了樂百氏成為中國市場第二大品牌,從而創造了弱勢資源品牌打敗強勢資源品牌著名戰例。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首先,農夫山泉買斷了千島湖五十年水質獨家開采權,在這期間,任何一家水企業不可以使用千島湖水質進行水產品開發,不僅在瓶蓋上創新,利用獨特的開瓶聲來塑造差異,而且打出「甜」的概念,「農夫山泉有點甜」成為了差異化的賣點;其次,為了進一步獲得發展和清理行業門戶,農夫山泉宣稱將不再生產純凈水,而僅僅生產更加健康、更加營養的農夫山泉天然水,並且做了「水仙花對比」實驗,分別將三株植物放在純凈水、天然水與污染水之中,我們會發現,放在純凈水與污染水中的植物生長明顯不如放在天然水中生長速度,由此,農夫山泉得出一個結論,天然水才是用營養水。其「天然水比純凈水健康」的觀點通過學者、孩子之口不斷傳播,農夫山泉一氣呵成,牢牢占據瓶裝水市場前三甲的位置。 農夫山泉,在於其策劃與造勢,一方面對賣點不斷提煉,從瓶蓋的開蓋聲音到有點甜,從有點甜到而今的PH值測試,宣稱弱酸弱鹼性;另一方面是善於炒作和造勢,通過對比來形成差異,進而提升自己。
案例之二:王老吉
從2002年的1.8億元到2005年的25億,是一個快速的增長,王老吉,作為一種涼茶,產生於道光年間,從一個區域性品牌迅速發展為一全國性的品牌,一是改變了觀念,「涼茶」當作「飲料」賣,提煉了核心的賣點,不上火,「怕上火,喝王老吉」成為了時尚與流行;二是藉助於影響力大的媒體——央視進行了傳播,提升了影響力和形象,當然,其紅色的包裝也獲得了足夠的視覺沖擊力和吸引力,加上在終端和渠道設計,王老吉獲得了快速的發展。
案例之三:洽洽瓜子
洽洽瓜子,將一小小瓜子從安徽賣向全球,小小瓜子能夠賣出十幾億的銷售,洽洽的出現推翻了行業的游戲規則,對行業進行了整合,由炒改為煮,不僅拓大了市場,而且改變了消費行為,演變成了休閑食品,而且不會上火,「洽洽瓜子是煮出來的」,差異化的定位不僅鎖定了消費者,而且形成了獨特的賣點,當然,洽洽瓜子在營銷過程中還主打文化牌,利用集卡等手段培養忠誠。
案例之四:五穀道場
方便麵作為一快速消費品,五穀道場的出現也改變了行業的游戲規則,從油炸到煮,是一種質的變化,是過程與機理的改變,「非油炸,更健康」,倡導了一種新的理念與方式,獨特的賣點也贏得了市場的青睞。
其實,社會在不斷發展,營銷也在與時俱進,無論是方法還是手段,無論是模式還是創意,都需要創新,如當街喝塗料、當街裸體洗浴就是新產品上市的創意和造勢;如嫁接和借道就是借勢。為了有效吸引眼球和注意力,首先需要的是打破和顛覆行業規則,引起領導性品牌關注,或者是瞄準領導性品牌軟肋,其次是能不能引起主流媒體主動關注;最後是要建立和形成差異,區隔競爭品牌。當然,賣點也並非永遠是賣點,特別是在當前同質化競爭的環境下,需要的是動態調整,與時與市俱進,因時因地制宜,進而不僅贏得眼球,而且贏得市場。
『貳』 整合營銷案例有哪些
說一下從小吃到大的衛龍辣條
近年來經濟形勢的動盪,食品行業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回各種產品的銷量答不斷劇減,利潤下滑。尤其是三鹿奶粉、地溝油等事件之後,人們對於飲食健康的注重,對於食品的品質要求也開始越來越高,零食也漸漸變成了垃圾食品的代名詞。
但是如今小食品界卻出現了一個奇葩,就像是開了掛一樣,銷量不降反升,而且從「垃圾產品」的光榮代表迅速躥成了「食品界第一網紅」,這么反常的現象不得不讓人其他同行們驚掉了大牙。
衛龍辣條的成功在於其網路上整合營銷的成功,論壇上腦洞大開的段子,微博上讓人捧腹的表情包,以及敢於模仿、創意無限的電商網站,如此順應互聯網思維的創意營銷不但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而且還引爆了廣大網友的G點,從而形成一種熱門的話題和大信息時代的人們追求新奇獨特的關注點。並且平時網路上關注這些信息的群體也正好是他們的主要消費者,投放信息的定位十分的精準和明確,在不斷增加品牌曝光度的同時引導潛在的消費者關注他們的產品,最終轉化成了實際的銷量。
『叄』 結合整合營銷的理論,分析一個品牌能夠很好運用整合手段的案例
10分1500字 你也真黑的.
湯姆·鄧肯與桑德拉·莫里亞蒂將整合營銷界定為:「經營有利品牌關系的一種交互作用過程,通過帶領人們與企業共同學習來保持品牌溝通策略上的一致性,加強公司與客戶、其他關系利益人之間的積極對話,以及推動增進品牌信賴度的企業任務。」
他們認為,營銷最初便是一個整合的概念,致力於集中全力滿足客戶需求,整合營銷不過是在一種全新的市場環境下回歸到營銷的源頭罷了。其實,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他早期著作中便已提出,真正的營銷應該是公司整體的努力,是一個從客戶觀點出發的全方位事業。
湯姆·鄧肯與桑德拉·莫里亞蒂關於開展整合營銷的必要性,可以大致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1)把握品牌信息的主動權。湯姆·鄧肯與桑德拉·莫里亞蒂認為很多公司都忽略了以下真相:真正的品牌其實是存在於關系利益人內心之中,雖然公司擁有品牌名稱和商標的所有權,但是品牌的真正擁有者卻是關系利益人。關系利益人會自動整合有關品牌的諸多信息,從而形成他們與品牌的關系,而關系利益人對品牌的支持度累積起來,便構成了品牌資產。溝通是整合營銷的生存要素。倘若企業自己不實現進行品牌信息的整合,那麼就將決定權讓給關系利益人,令自己陷入被動。
(2)保證品牌溝通策略的一致性。企業每個部門和每一項職能都負有對外溝通之責,因為企業所作出的每一件事甚至沒有做過的每一件事,都會傳達出某種品牌信息,進而促進或者削弱品牌關系。因此,對不同部門與職能的對外溝通進行系統性整合便顯得尤為必要。
(3)經營關系利益人的互動網路。品牌溝通的目標對象不只是客戶,還包含員工、供應商、媒體、政府官員、特殊利益團體,甚至競爭對手。並且,這些關系利益人之間已不是傳統的「從原料供應商、製造商、經銷商到客戶」那樣的直線關系——價值鏈,而是交互影響、彼此依賴的非線性關系——價值范疇。客戶接受品牌信息的渠道,不只來自於企業,同時也包括許多其他的來源。品牌即存在於關系利益人的相互作用之中。於是,營銷不再只是關心企業與客戶二者之間的關系,而應經營所有關系利益人的互動網路。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湯姆·鄧肯與桑德拉·莫里亞蒂提出了十大整合營銷策略:(1)創造並培養品牌關系,而不是只注重商品交易;(2)重視所有的關系利益人,而不是只注重客戶與股東;(3)保持策略一致性,避免品牌信息的分散;(4)創造有意義的互動關系,而不是利用大眾媒體自說自話;(5)推廣企業願景或使命,而不是只強調產品的特點;(6)採用自主性企劃,而不要受制於上一年的舊計劃;(7)採用跨職能的企劃與監督,而不是單一部門的企劃與監督;(8)注重核心能力的培養,而不只注重傳播方法的專業與否;(9)選擇與整合營銷代理商合作,而非提供全面服務的傳統營銷代理商;(10)建立與經營資料庫以維系現有客戶,而不只一味爭取新客戶。
其中,前三個與企業認識有關,中間四個與執行策略有關,而最後四個則與組織結構有關。首先,企業從上到下,尤其高層管理人員,都要達成共識,認為品牌關系的建立比商品交易更為重要,同時還要認識到建立關系的對象不只是客戶,而是所有的關系利益人;其次,實施整合營銷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品牌信息整合、互動媒體、企業願景及其自主性企劃等手段來整合品牌信息;最後,需要通過跨職能管理、核心能力培養、建立客戶數據資料以及與整合營銷代理商合作,為整合營銷的實施提供組織保證。
『肆』 求幾個失敗的整合營銷傳播案例:第一個、盲目使用廣告 第二個、不用廣告 第三個、廣告傳遞的信息不一致
能分享成文章形式么
『伍』 靈思傳播機構都獲得過什麼獎項謝謝。。
靈思傳播機構榮譽:
整合營銷獎
2010年,靈思傳播機構在人民網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企業十大新聞發言人評選暨中國企業新聞發布服務商20強盛典"中,榮獲整合營銷獎。
中國最佳公共關系案例大賽銀獎、提名獎
2010年,靈思傳播機構案例:中華力量I Believe----聯合利華2008中華牙膏文化體育項目,榮獲文化體育類銀獎;發現內心的力量----拜耳2009年力度伸品牌網路推廣活動案例,完美風暴----聯合利華2008年舒耐品牌登陸中國年度推廣案例榮,全球貴賓贊譽的奧運牛奶----伊利金典2008年奧運營銷案例,無屑可擊,柔順到底----聯合利華2009清揚品牌360度整合營銷案例,分別榮獲提名獎。
中國營銷案例特別獎
2009年,靈思傳播機構案例:"雀巢咖啡玩上'飲'漫畫總動員";"青島啤酒炫舞激情"NBA拉拉隊全國選拔賽;"新浪NBA 巨星科比整合營銷傳播案",共計3案例,同時榮獲第六屆中國營銷領袖年會、科特勒(中國)戰略營銷年會----中國營銷案例特別獎。
快消行業最佳效果營銷獎
2009年,靈思傳播機構榮獲2009年第四屆艾瑞新營銷獎----快消行業最佳效果營銷獎。
中國"諸葛亮"策劃獎
2008年,靈思傳播機構榮獲中國"諸葛亮"策劃獎,中國最具競爭力策劃機構。
中國本土廣告公司綜合實力50強
2008年,靈思傳播機構榮獲"中國廣告風雲榜"2007-2008年度中國本土廣告公司綜合實力50強。
中國最佳公共關系案例大賽銀獎
2007年,靈思傳播機構案例:"健康中華,奇幻童話之旅----聯合利華'中華小精靈'童話劇推廣案",榮獲第八屆中國最佳公共關系案例大賽文化體育類銀獎。
優秀廣告代理公司
2006年,靈思傳播機構榮獲《北京晚報》年度優秀廣告代理公司。
最信賴合作夥伴稱號
2006年,靈思傳播機構榮獲《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度最信賴合作夥伴稱號。
中國最佳公共關系案例大賽金獎、銀獎
2006年,靈思傳播機構案例:"連鎖危機的解決之道----蘇泊爾不沾鍋危機公關案例",榮獲第七屆中國最佳公共關系案例大賽銀獎; "聯合利華'中華挑戰世界之最'----大型公益巡展",榮獲金獎;"你身邊的好網路----華為3com合資公司品牌管理項目",榮獲銀獎。
最佳合作夥伴稱號
2005年,靈思傳播機構榮獲《電腦商情報》年度最佳合作夥伴稱號。
金牌廣告公司
2005年,靈思傳播機構榮獲《中國計算機報》2004-2005年度金牌廣告公司。
銀牌廣告代理稱號
2004年,靈思傳播機構榮獲《計算機世界》銀牌廣告代理稱號。
最佳廣告代理公司
2004年,靈思傳播機構榮獲中小企業IT采購最佳廣告代理公司。
黃金廣告代理商
2003年,靈思傳播機構榮獲《中國計算機報》頒發的年度黃金廣告代理商。
最佳合作夥伴稱號
2003年,靈思傳播機構榮獲《電腦商情報》最佳合作夥伴稱號。
黃金廣告代理稱號
2002年,靈思傳播機構榮獲《中國計算機報》年度黃金廣告代理稱號。
靈思人所獲榮譽:
中國廣告長城獎銅獎、入圍
2009年,靈思北京創意中心二部成員:喬穎波、羅澤、鍾業海、黃雪晶、胡全勝、趙鄧卓,其團隊作品:澳柯瑪冰箱產品平面廣告系列稿----《蝦篇》《螃蟹篇》《鯉魚篇》(1套3支),獲中國廣告長城獎銅獎;澳柯瑪酒櫃酒櫃產品形象廣告《葡萄篇》(1支),獲入圍資格。
ONE SHOW青年創意大賽金獎、銅獎
2009年,靈思北京公司劉博(別名:劉博榕)作品《The Shark》靈思傳播機構榮獲"2009 ONE SHOW青年創意大賽"金獎;靈思北京公司全超作品《女孩尋找男友兩年,感動千萬人的愛情尋人啟事》靈思傳播機構榮獲"2009 ONE SHOW青年創意大賽"銅獎。
中國4A創意金印獎優秀作品獎
2009年,靈思傳播機構上海分公司設計工程中心平面設計部成員:王榮、汪夏艷、王晨、李曉輝、楊曉峰、蔣磷、李時先,在國內兩知名廣告獎項中連續榮獲佳績。平面作品:200cc的力量,投遞2009中國4A創意金印獎及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廣告節長城獎,榮獲優秀作品及入圍提名;平面作品:舉手之勞篇,投遞2009中國4A創意金印獎,榮獲優秀作品獎。
『陸』 結合清揚整合營銷傳播活動案例,思考該品牌的整合營銷傳播活動的整個流程有哪些缺欠和不足
清揚去屑的市場定位
整合營銷優劣 你自己網路吧
『柒』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品牌cp營銷案例
TCL和央視紀錄片《大國品牌》算一對~TCL一開始是《大國品牌》冠名贊助品牌,可以說「大國品牌」這個標簽成為TCL與國家主流價值觀之間的橋梁,畢竟TCL和「大國品牌」這個tag確實很搭呀
『捌』 整合營銷的案例解讀
DHC是日本的一個化妝品品牌,它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相比要比其他歐美品牌要晚很多,而對於化妝品營銷而言,想在一個新市場當中搶得一席之地,即使大量的營銷投入,也未必完全可以實現目標。相比DHC的營銷策略,應該說他們很懂市場,他們所做的事情,完全符合以上的數據分析。
網路病毒營銷
互聯網是消費者學習的最重要的渠道,在新品牌和新產品方面,互聯網的重要性第一次排在電視廣告前面。
DHC採用廣告聯盟的方式,將廣告遍布大大小小的網站,因為採用試用的策略,廣告的點擊率也是比較高,因為採用了大面積的網路營銷,其綜合營銷成本也相對降低,並且營銷效果和規模要遠勝於傳統媒體。
體驗營銷
一次良好的品牌體驗(或一次糟糕的品牌體驗)比正面或負面的品牌形象要強有力的多。
DHC採用試用體驗的策略,用戶只需要填寫真實信息和郵寄地址,就可以拿到4件套的試用裝。當消費者試用過DHC產品後,那麼就會對此有所評價,並且和其他潛在消費者交流,一般情況交流都是正面的(試用品很差估計牌子就砸掉了)。
口碑營銷
31%的被采訪對象肯定他們的朋友會購買自己推薦的產品。26%的被采訪對象會說服朋友不要買某品牌的產品。
消費者對潛在消費者的推薦或建議,往往能夠促成潛在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媒體逐漸有失公正的公關,已經讓消費者對傳統媒體廣告信任度下降,口碑傳播往往成為化妝品消費最有力的營銷策略。
會員制體系
類似於貝塔斯曼書友會的模式,只需通過電話或上網索取DHC免費試用裝,以及訂購DHC商品的同時自動就成為DHC會員,無需繳納任何入會費與年會費。DHC會員還可獲贈DM雜志,成為DHC與會員之間傳遞信息、雙向溝通的紐帶。採用會員制大大提高了 DHC消費者的歸屬感,拉近了DHC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多渠道營銷
網路營銷是DHC營銷體系的一部分,當然傳統媒體依然會有DHC的廣告,包括重金聘請代言人等行為,都是在提升品牌的形象,多渠道的營銷推廣,加深了消費者對DHC的品牌印記,當接觸到試用的機會後,促成購買的可能也大大增加。
整體來看,DHC近幾年的告訴發展和其營銷策略是密不可分的,或者可以說DHC更了解市場,懂得利用新媒體為品牌傳播。通過傳統媒體、形象代言人提升品牌形象,品牌可信度,對於新產品而言是核心關鍵;網路的病毒營銷能夠將傳播的點放大化,投入1分的成本看到的也許是10分的效應;通過體驗營銷的方式,直面消費者,用產品去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一旦能夠建立品牌信任,很有可能DHC在這個消費者影響范圍內就傳播開來,更多的人申請試用,更多人嘗試購買;最終用DHC的會員DM雜志將用戶和品牌緊緊捆綁在一起,不斷關注和提醒消費者,自然會促成更多的購買決策和傳播影響。
從以上的分析而言,互聯網對DHC最大的促進有3方面:
1. 降低了營銷成本。
2. 大幅度提高了品牌佔有市場的速度。
3. 消費者通過互聯網對潛在消費者有效的口碑。
從此數據和案例我覺得可以引起很多的思考,一方面是傳統企業如何針對消費者的心態,利用互聯網新媒體工具進行有效的營銷推廣。另外一方面,消費者的心態和消費交流的慾望,本身也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需求,進而商業的轉化也是十分便利,幫助品牌凝聚精準用戶產品的應用,必然會受到商業的青睞。也許這就是社會化商務應該做的事情,只是一個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