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市場營銷學期末試題
《市場營銷學》形成性考核冊參考答案2008-09-22 19:53《市場營銷學》形成2、兩者的區別: ①營銷出發點。推銷觀念是以產品為出發點;市場營銷觀念是 ..
『貳』 市場營銷試題及答案
企業的產品只要質量好,就不愁打不開銷路。(×)2.根據恩格爾定律,恩格爾系數增大,說明該國家或地區的生活水平提高。(×)3.社會市場營銷觀念就是要兼顧企業、消費者和社會三方的利益,以此實現企業利潤。(√)4.消費者市場強調以消費者為中心,生產者市場強調以產品為中心。(×)5.偏好「美的」牌空調的用戶能津津樂道其優點,而對別的品牌空調的優點似乎一無所知,這是由於「選擇性記憶」的感覺過程引起的。(√)6.集中營銷戰略是指企業不考慮各子市場的特性,而只注重共性,決定推出單一產品,運用單一的市場營銷組合,力求在最小的市場上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7.市場細分就是把市場劃分得越細越好。(×)8.所有的企業和產品都應實行市場細分策略。(×)9.生活方式屬於心理細分的細分變數。(√)10.如果幾乎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採用差異營銷戰略,那麼本企業也應毫不猶豫地採用差異性市場策略。(√)11.市場細分是由美國營銷學家溫德爾·斯密提出的。(√)12.目標市場是指企業為滿足現實或潛在需求而開拓和要進入的特定市場。(√)13.產品組合的寬度是指企業生產經營的產品線的數量。(√)14.企業增加產品組合的深度可以擴大經營范圍,分散風險。(√)15.產品在成熟期時,其利潤趨於穩定或已開始下降。(√)16.品牌中可以識別但不能用口語發音表達的部分稱為品牌名稱。(×)17.企業在制定產品價格時,只考慮成本因素即可。(×)18.當需求價格彈性大於1時,企業在定價時可以通過降低價格達到薄利多銷和增加盈利的目的。(√)19.製造商給某些批發商或零售商一種折扣優待,促使他們願意執行某種市場營銷職能,這種折扣一般稱為現金折扣。(×)20.滲透定價策略的優點是能使新產品的投資取得最大報酬。(×)21.分銷渠道具有信息收集和促進銷售的功能。(√)22.代理商在商品流通中對商品不擁有所有權。(√)23.按照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同一層次使用中間商數量的多少,可將分銷渠道分為寬渠道和窄渠道。(√)24.按照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有無中間商的介入,將分銷渠道分為直接渠道和間接渠道。(√)25.密集分銷較適用於價格低的日用消費品。(√)26.大型機械設備適合採用間接分銷渠道。(×)27.社會贊助是企業常用的銷售促進的促銷方式。(×)28.人員推銷的缺點主要表現為推銷費用高。(√)29.拉引策略就是以企業的人員推銷為主,輔之以折扣等銷售促進手段,對中間商進行促銷,使之產生購買慾望。(×)30.如果市場區域廣闊,那麼應多用人員推銷,配合以廣告和。(×)這是專業市場營銷老師給你做出的答案,請採納,謝謝支持!
『叄』 2013年全國市場營銷大賽模擬試題及答案
1996年,統一公司推出了它的「冷藏杯裝咖啡」,可這不是普通的一杯咖啡,因為奧美廣告公司像對待統一其他的產品一樣,賦予了這杯咖啡不同的動人故事。
針對年輕的女性,整個設計充滿著濃濃的的人文色彩,法國式的視覺感受,日本式的文字風格讓人寧願相信遠在巴黎真的有這樣一家「左岸咖啡館」。
左岸咖啡的電視廣告是一個女孩的巴黎旅行手記;
而平面廣告採用的是一個個的小故事,耐人尋味。
其中,那幾則「平面廣告」在第二十屆台灣廣告金像獎商品飲料項平面類得了佳作獎,作品上的那個咖啡杯留下的印漬則是這個系列作品的點睛之筆。
A:左岸咖啡館策劃紀實
品牌就像人,你賦予它性格、情感、意念,塑造一些真摯動人的故事,它就不再是冷冰冰的產品,我們處在一個產品日益同質化的年代,但品牌卻微乎其微。
每個品牌的背後都會有一個產品,但並非每個產品都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品牌。我們看到:太多的產品流落街頭,無人問津,而品牌卻大行其道。
品牌到底是什麼?品牌為什麼這樣炙手可熱?從無到有建立一個品牌到底有多難?讓我們看看台灣統一企業創建「左岸咖啡館」的品牌歷程。
台灣統一企業的乳類食品都是以「統一」牌子出售,在市場上長期以來無法突破二、三線商品的形象。究其原因,是「統一」也有其它商品以企業的名字為牌子,不僅包括飲食,還有保險甚至娛樂場。這導致了牌子混淆,給「統一」的乳類食品造成了長期問題,它們需要一個新鮮和專業的清晰形象。
為此,「統一」希望它的乳類食品建立一個新品牌,並利用在台灣具競爭力的冷凍設施及分配系統。 而當時台灣市面上,以Tetra
Pak包裝的飲料,不論是高價的咖啡還是低價的豆奶,價錢總是10到15元新台幣,罐頭包裝飲料則賣20元。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統一」希望能將同樣類別、相同容量的飲料賣到25元。「統一」創品牌的故事從一個塑料杯開始。為此,他們開發了一種白色塑料杯,它看起來像一般麥當勞外賣咖啡的杯子,差別是快餐店用的是紙杯。這個沒有真空密閉的杯子只有在5℃冷藏櫃才能讓內容物保存一段短暫的時間。這本應是一個缺點,但反過來看問題,這也是一個機會:保存期短使消費者相信物料新鮮。而一杯新鮮的飲品自然比其它要貴些。
於是,所有的策略思考集中在一個主要目的上:如何讓消費者接受25元一杯的高價?在這杯子里放進什麼商品才能賣到最高價,以確保能創造出一個高級品牌?在考慮過很多商品:葡萄汁、果汁、牛奶等等之後,最後選取了咖啡。因為咖啡不易變質,被認為是高質飲品,並因牛奶成分而得到優惠稅率。
1.空中廚房。來自空中廚房專門為頭等艙准備的咖啡。
2.日式高級咖啡館。來自優雅、精緻的日式咖啡館的咖啡。
3.左岸咖啡館。來自巴黎塞納河左岸一家充滿人文氣氛的咖啡館的咖啡,一個詩人、哲學家喜歡的地方。
4.唐寧街10號。來自英國首相官邸廚房的咖啡,平日用來招待貴賓。
經過分析嘗試,人們覺得來自左岸咖啡館的咖啡價值最高,他們願為此付最高價錢。但是風險仍然存在,用Tetra
Pak包裝的咖啡只賣15元,誰會再高出10元買一杯?新飲品在推出三個月內如果達不到高營業額就會被撤走。一些人會出於品牌的創意而購買這個新牌子,但僅有好奇心不能形成固定的消費群,還需要賦予品牌以個性和意念,並編造一些動人的故事。
「統一」決定選擇17到22歲的年輕女士作為目標對象,她們誠實、多愁善感、喜愛文學藝術,但生活經驗不多,不太成熟,她們喜歡跟著感覺走。相對於產品質量而言,她們更尋求產品以外的東西,尋求情感回報、使她們更趕成熟的東西,尋求了解、表達內心需求的品牌。
左岸咖啡館,這個來自法蘭西塞納河邊的神秘幽遠的藝術聖地,帶著咖啡芬芳、成人品味,給她們精神上一種全新的感覺。
對台灣17到22歲的年輕女士作調查,她們最欣賞的作家是村上春樹。她的作品憂郁、超現實、冷峻,能喚起城市人的感覺。因此左岸咖啡館的廣告視覺應該非常法國化,但其文本卻應是很有日本文學的風格。
「讓我們忘記是在為包裝飲料做廣告,假想是在為一家遠在法國的咖啡館做廣告!」策劃師如此告訴自己。他們從法國收集來許多咖啡館的資料,包括圖片甚至菜單。進一步,策劃人員想到:既然我們的品牌是咖啡館,那麼它不僅賣咖啡,它可以延伸到咖啡館餐單上的所有東西。因此,現在台灣人從便利店的冷藏櫃里,還能找到左岸咖啡館牌子的奶茶、牛奶凍和其它法式甜品。
現在,左岸咖啡館要推出自己的廣告了。廣告應促使消費者在腦海里建造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法國咖啡館、一個理想的咖啡館、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藝術氣息濃厚的咖啡館。左岸咖啡館有能力刺激消費者在她們的想像中產生一種真實、強烈的反應,它和消費者的關系,就像一本喜愛的書、一冊旅遊摘記,在你享受一片獨處空間時,它隨手可得,帶你到想去的地方。就好比你身在台灣,忙碌中偶爾想到歐洲度過浪漫之旅,左岸咖啡館能夠滿足你隨時可能冒出的一點精神慾望。
於是左岸咖啡館的電視廣告是一位女孩的旅行摘記;平面廣告是一系列發生在咖啡館的短篇故事;電台則在深夜播放著詩般的咖啡館故事。
為使消費者相信咖啡館的存在,策劃人員又計劃了一連串節目讓幻想變成現實。在法國咖啡館攝影展期間,台灣最豪華的書店外布置著左岸咖啡館,還製作了15分鍾題為「左岸咖啡館之旅」的有線電視節目,介紹塞納河左岸20家咖啡館。法國國慶期間,左岸咖啡館是慶宴和法國電影節的贊助商之一。與雷諾、標致、香奈兒、Christian
Dior等法國品牌同在贊助商之列。左岸咖啡館的電視廣告有一種愉快的孤獨感,八成被訪者相信有左岸咖啡館的存在,其中一位說「寧願相信有」。
左岸咖啡館廣告如一陣旋風刮過台灣,在一批年輕女士的心中產生很大反響,她們說「廣告太棒了,我們去買吧!」頭一年,左岸咖啡館就賣了四百萬美元,品牌繼續得到鞏固。此後每年都保持著持續穩定的增長,今天,左岸咖啡館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強勢品牌。
左岸咖啡館這一成功策劃告訴了我們建立品牌的五個秘訣:
1.保證您的品牌是質量好的產品,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一定角色;
2.精確地定義您的產品類別;
3.超越價格因素去想什麼能在人們心目中產生「價值」;
4.將產品的好處與品牌個性/形象、消費者的需求/信念聯系起來;
5.把您的品牌主題超越廣告。
B:左岸咖啡文化
十九世紀,法國巴黎的塞納河,蜿蜒西流穿過巴黎市中心,河以北被稱為右岸;以南則稱左岸。十九世紀的法國巴黎,到處充滿了一種新興的氣息,一種拋棄了過去宮廷浮華,開始講究屬於思想,那發自於內的清新氣質。
河岸,一向是最容易沾染當代氣氛的地方;於是,也開始變得新穎。
河的右岸是新興商業的繁華氣質,河的左岸則是藝術豐沛的人文思潮。當時河的左岸林立許多的咖啡館。
咖啡館里有溫文爾雅的店主人,灰白的發絲滲透著擁有一家咖啡館的驕傲。他親切地站在吧台後方向進來的熟客們問好;有忙碌的侍者,修長的手指托著鏤花的銀盤,兩杯Espresso,干練且優雅地穿梭在座位間;白色的圍裙上有咖啡淡淡地印漬和佚名的速寫。
當然,更會有來來去去的過客:
他是薩特,和一名叫做西蒙波娃的女子在咖啡館里醞釀存在主義也醞釀愛情;
他是達文西(達芬奇),面對蒙娜麗莎的微笑,嘴裡跟眼裡都嘗了一杯加了糖的咖啡;
他是雪萊,追逐著愛情,累了,正坐在咖啡館里歇腳;
他是海明威,坐在窗邊透光的那一張桌子,寫"妾似朝陽又照君",也寫心情;
他是伏爾泰,正在品嘗他今天的第三十九杯咖啡,同時,也列出法國王室不合理的第二十個理由。
塞納河左岸的咖啡館里,就是如此這般的忙碌,無數的他和她,思潮交錯的時空里,豐富了整個河岸,連帶那些咖啡館們也因為這些文人而變得個性了起來。不管是通往自由之路的花神,歷史斑斑的波寇柏,還是海明威曾經駐足的圓頂;它們超越了建築本身,進化為形而上的文化意識。
這樣子的左岸,在法國,經歷了兩百年,咖啡館也承傳了好幾代,左岸的咖啡館們便代表一種深沉自內心的人文氣質,在咖啡館里,你面對自己,享受孤獨帶來的清明,也閱讀藝術和生活。巴黎人喝咖啡,品嘗物質以外的愉悅,也變成一種時尚的流行。這樣的流行讓喝咖啡,成了時髦事,也暗示著從人們想從咖啡里尋找心裡的缺口,一塊會滿足精神與自我的缺口。
咖啡是實質的形體,但是咖啡隱含的精神,無形,卻鏗鏘有力。一杯朴實單純的咖啡,不用昂貴,不用過分講究,但是一定要有人文氣質的氛圍;要有文學藝術的印記。它可以是一杯左岸咖啡館,形式簡單卻內涵深遠;一杯可以讓你在下午三點的辦公室享受的人文咖啡,解放不只感官,更深及大腦皮層思考。
左岸咖啡館品牌的誕生即是由這份對人文思潮的渴求促成。人文精神匯聚並非局限於某一家咖啡館,而是來自整個塞那河左岸的薈萃,思想與藝術豐沛的強度更隨著河左岸而蔓延世人。
左岸成為一個無可取代的形容詞;代表了豐沛人文思想的形容詞。
身為一杯富有人文特質的咖啡,左岸咖啡館對咖啡本身,有藝術家的要求,呈現純粹又執著完美;
對於咖啡意境,有哲學家的思考,追求真理又布施浪漫。品嘗的人喜歡它裝盛的意境,追求它法蘭絲的質感。站立在冷藏櫃的排面就展現了越洋的氣質,不同於罐裝的保守風格。它純正的取材,更貼近現烹的原味,滿足對飲料有要求的一群人。
對於一杯咖啡,左岸咖啡館所傾注的不只是二百五十公克的黑色液體,而是一份數百年來對人文思想的尊敬。這樣的尊敬,被存在現代的我們所珍藏著。左岸咖啡館想帶給每一位消費者的是一個文學大夢,咖啡杯里隱藏的是一份濃烈的藝術氣質;
於是,左岸開始成為一種形容詞,在坊間流傳,而我們都深深地迷戀上左岸咖啡館…… 我們都在咖啡里 見證天荒地老……
『肆』 關於市場營銷的試題!!!
1.市場營銷觀念的演變與發展,可歸納為六種,即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市場營銷觀念、客戶觀念和社會市場營銷觀念。
(1)生產觀念
生產觀念是指導銷售者行為的最古老的觀念之一。這種觀念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前。企業經營哲學不是從消費者需求出發,而是從企業生產出發。其主要表現是「我生產什麼,就賣什麼」 。生產觀念認為,消費者喜歡那些可以隨處買得到而且價格低廉的產品,企業應致力於提高生產效率和分銷效率,擴大生產,降低成本以擴展市場。例如,烽.火獵頭專家認為美國皮爾斯堡麵粉公司,從1869年至20世紀20年代,一直運用生產觀念 指導企業的經營,當時這家公司提出的口號是「本公司旨在製造麵粉」。 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傲慢地宣稱:「不管顧客需要什麼顏色的汽車,我只有一種黑色的。」也是典型表現。顯然,生產觀念是一種重生產、輕市場營銷的商業哲學。
生產觀念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產生的。在資本主義工業化初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和戰後一段時期內,由於物資短缺,市場產品供不應求,生產觀念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頗為流行。中國在計劃經濟舊體制下,由於市場產品短缺,企業不愁其產品沒有銷路,工商企業在其經營管理中也奉行生產觀念,具體表現為:工業企業集中力量發展生產,輕視市場營銷,實行以產定銷;商業企業集中力量抓貨源,工業生產什麼就收購什麼,工業生產多少就收購多少,也不重視市場營銷。
除了物資短缺、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之外,有些企業在產品成本高的條件下,其市場營銷管理也受產品觀念支配。例如,亨利•福特在本世紀初期曾傾全力於汽車的大規模生產,努力降低成本,使消費者購買得起,藉以提高福特汽車的市場佔有率。
(2)產品觀念
它也是一種較早的企業經營觀念。產品觀念認為,消費者最喜歡高質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種特色的產品,企業應致力於生產高值產品,並不斷加以改進。它產生於市場產品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形勢下。最容易滋生產品觀念的場合,莫過於當企業發明一項新產品時。此時,企業最容易導致「市場營銷近視」,即不適當地把注意力放在產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場需要上,在市場營銷管理中缺乏遠見,只看到自己的產品質量好,看不到市場需求在變化,致使企業經營陷入困境。
例如,美國×××鍾表公司自1869年創立到20世紀50年代,一直被公認為是美國最好的鍾表製造商之一。該公司在市場營銷管理中強調生產優質產品,並通過由著名珠寶商店、大百貨公司等構成的市場營銷網路分銷產品。1958年之前,公司銷售額始終呈上升趨勢。但此後其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開始下降。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形勢發生了變化:這一時期的許多消費者對名貴手錶已經不感興趣,而趨於購買那些經濟、方便牏新穎的手錶;而且,許多製造商迎合消費者需要,已經開始生產低檔產品,並通過廉價商店、超級市場等大眾分銷渠道積極推銷,從而奪得了×××鍾表公司的大部分市場份額。×××鍾表公司竟沒有注意到市場形勢的變化,依然迷戀於生產精美的傳統樣式手錶,仍舊藉助傳統渠道銷售,認為自己的產品質量好,顧客必然會找上門。結果,致使企業經營遭受重大挫折。
(3)推銷觀念
推銷觀念(或稱銷售觀念) 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末至50年代前,是為許多企業所採用的另一種觀念,表現為「我賣什麼,顧客就買什麼」。它認為,消費者通常表現出一種購買惰性或抗衡心理,如果聽其自然的話,消費者一般不會足量購買某一企業的產品,因此,企業必須積極推銷和大力促銷,以刺激消費者大量購買本企業產品。推銷觀念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被推銷大量用於推銷那些非渴求物品,即購買者一般不會想到要去購買的產品或服務。許多企業在產品過剩時,也常常奉行推銷觀念。
推銷觀念產生於資本主義國家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過渡的階段。在1920-1945年間,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管理和大規模生產的推廣,產品產量迅速增加,逐漸出現了市場產品供過於求,賣主之間競爭激烈的新形勢。尤其在1929-1933年的特大經濟危機期間,大量產品銷售不出去,因而迫使企業重視採用廣告術與推銷術去推銷產品。許多企業家感到:即使有物美價廉的產品,也未必能賣得出去;企業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重視推銷。例如,美國皮爾斯堡麵粉公司在此經營觀念導向下,當時提出「本公司旨在推銷麵粉」。推銷觀念仍存在於當今的企業營銷活動中,如對於顧客不願購買的產品,往往採用強行的推銷手段。
這種觀念雖然比前兩種觀念前進了一步,開始重視廣告術及推銷術,但其實質仍然是以生產為中心的。
(4)市場營銷觀念
市場營銷觀念是作為對上述諸觀念的挑戰而出現的一種新型的企業經營哲學。這種觀念是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出發點的,即「顧客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盡管這種思想由來已久,但其核心原則直到50年代中期才基本定型,當時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市場趨勢表現為供過於求的買方市場,同時廣大居民個人收入迅速提高,有可能對產品進行選擇,企業之間為實現產品的競爭加劇,許多企業開始認識到,必須轉變經營觀念,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市場營銷觀念認為,實現企業各項目標的關鍵,在於正確確定目標市場的需要和慾望,並且比競爭者更有效地傳送目標市場所期望的物品或服務,進而比競爭者更有效地滿足目標市場的需要和慾望。
市場營銷觀念的出現,使企業經營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也使市場營銷學發生了一次革命。市場營銷觀念同推銷觀念相比具有重大的差別。
西奧多•萊維特曾對推銷觀念和市場營銷觀念作過深刻的比較,指出:推銷觀念注重賣方需要;市場營銷觀念則注重買方需要。推銷觀念以賣主需要為出發點,考慮如何把產品變成現金;而市場營銷觀念則考慮如何通過製造、傳送產品以及與最終消費產品有關的所有事物,來滿足顧客的需要。可見,市場營銷觀念的4個支柱是:市場中心 ,顧客導向,協調的市場營銷和利潤。推銷觀念的4個支柱是:工廠,產品導向,推銷、贏利。從本質上說,市場營銷觀念是一種以顧客需要和慾望為導向的哲學,是消費者主權論在企業市場營銷管理中的體現。
許多優秀的企業都是奉行市場營銷觀念的。如日本本田汽車公司要在美國推出一種雅閣牌新車。在設計新車前,他們派出工程技術人員專程到洛杉磯地區考察高速公路的情況,實地丈量路長、路寬,採集高速公路的柏油,拍攝進出口道路的設計。回到日本後,他們專門修了一條9英里長的高速公路,就連路標和告示牌都與美國公路上的一模一樣。在設計行李箱時,設計人員意見有分歧,他們就到停車場看了一個下午,看人們如何放取行李。這樣一來,意見馬上統一起來。結果本田公司的雅閣牌汽車一到美國就倍受歡迎,被稱為是全世界都能接受的好車。
再如美國的迪斯尼樂園,歡樂如同空氣一般無所不在。它使得每一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兒童美夢得以實現,使各種膚色的成年人產生忘年之愛。因為迪斯尼樂園成立之時便明確了它的目標:它的產品不是米老鼠、唐老鴨,而是快樂。人們來到這里是享受歡樂的。公園提供的全是歡樂。公司的每一個人都要成為歡樂的靈魂。遊人無論向誰提出問題,誰都必須用「迪斯尼禮節」回答,決不能說「不知道」。因此遊人們一次又一次地重返這里,享受歡樂,並願付出代價。反觀中國的一些娛樂城、民俗村、世界風光城等,那單調的節目,毫無表情的解說,愛理不理的面孔,使人只感到寒意,哪有歡樂可言?由此可見中國企業樹立市場營銷觀念之迫切性。
(5)客戶觀念
隨著現代營銷戰略由產品導向轉變為客戶導向,客戶需求及其滿意度逐漸成為營銷戰略成功的關鍵所在。各個行業都試圖通過卓有成效的方式,即使准確地了解和滿足客戶需求,進而實現企業目標。實踐證明,不同子市場的客戶存在著不同的需求,甚至同屬一個子市場的客戶的個別需求也會經常變化。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企業的營銷戰略必須及時調整。在此營銷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由奉行市場營銷觀念轉變為客戶觀念過顧客觀念。
所謂客戶觀念,是指企業注重收集每一個客戶以往的交易信息、人口統計信息、心理活動信息、媒體習慣信息以及分銷偏好信息等,根據由此確認的不同客戶終生價值,分別為每個客戶提供各自不同的產品或服務,傳播不同的信息,通過提高客戶忠誠度,增加每一個客戶的購買量,從而確保企業的利潤增長。市場營銷觀念與之不同,它增強的是滿足一個子市場的需求,而客戶觀念則強調滿足每一個客戶的特殊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客戶觀念並不是同於所有企業。一對一營銷需要以工廠定製化、運營電腦化、溝通網路化為前提條件,因此,貫徹客戶觀念要求企業在信息收集、資料庫建設、電腦軟體和硬體購置等方面進行大量投資,而這並不是每一個企業都能夠做到的。有些企業即使捨得花錢,也難免會出現投資大於由此帶來的收益的局面。客戶觀念最適用於那些善於收集單個客戶信息的企業,這些企業所營銷的產品能夠藉助客戶資料庫的運用實現交叉銷售,或產品需要周期性地重購或升級,或產品價值很高。客戶觀念往往會給這類企業帶來與乎尋常的效益。
(6)社會市場營銷觀念
社會市場營銷觀念是對市場營銷觀念的修改和補充。它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出現能源短缺、通貨膨脹、失業增加、環境污染嚴重、消費者保護運動盛行的新形勢下。因為市場營銷觀念迴避了消費者需要、消費者利益和長期社會福利之間隱含著沖突的現實。社會市場營銷觀念認為,企業的任務是確定各個目標市場的需要、慾望和利益,並以保護或提高消費者和社會福利的方式,比競爭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標市場提供能夠滿足其需要、慾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務。社會市場營銷觀念要求市場營銷者在制定市場營銷政策時,要統籌兼顧三方面的利益,即企業利潤、消費者需要的滿足和社會利益。
上述五種企業經營觀,其產生和存在都有其歷史背景和必然性,都是與一定的條件相聯系、相適應的。當前,外國企業正在從生產型向經營型或經營服務型轉變,企業為了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樹立具有現代意識的市場營銷觀念、社會市場營銷觀念。但是,必須指出的是,由於諸多因素的制約,當今美國企業不是都樹立了市場營銷觀念和社會市場營銷觀念。事實上,還有許多企業仍然以產品觀念及推銷觀念為導向。
目前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由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程度及市場發展趨勢,經濟體制改革的狀況及廣大居民收入狀況等因素的制約,中國企業經營觀念仍處於以推銷觀念為主、多種觀念並存的階段。
2.政治營銷是指依據政治對營銷活動的影響范圍、程度和規律,藉助政治權力和政府的政治行為來進行企業的營銷活動,達到營銷目的。企業的戰略研究部門應該關注與企業相關的政策變動,在戰略層面加強對公共政策的研究、了解、利用和影響,根據政策的變化及時調整企業的營銷戰略。
3.
1.一、生產者市場
生產者市場又叫產業市場,有時也叫生產資料市場,就是由這樣一種個體和組織構成的,它們采購貨物和勞務的目的不是為了個人消費而是為了加工生產其它產品,以便出售或出租,從中牟利。
二、生產者市場的特點
生產者市場從市場結構和需求特性方面與消費者市場有許多不同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 :
1.購買者數量較少,購買者規模較大。在消費者市場上,購買者是個人和家庭,購買者數量很大,但規模較小。而生產者市場上的購買者,絕大多數都是企事業單位,購買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其一定規模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因而購買者的數量很少,但購買規模很大。由於有生產集中和規模經濟,要達到一定的生產批量,一次的購買額必然很大。但是,在生產者市場內部,購買者的規模和購買批量的分布是不均衡。
2.地理位置集中。由於國家的產業政策、自然資源、地理環境、交通運輸、社會分工與協作、銷售市場的位置等因素對生產力空間布局的影響,容易導致其在生產分布上的集中,我國現代化大工業主要集中於東北、華北、東南沿海一帶。正因為這樣,企業把生產資料賣給企業購買者的費用就可以降低。
3.生產者市場的需求是派生需求。派生需求又叫引申需求,即生產者市場的需求是由消費者市場需求派生和引申出來的。例如,消費者對電視機的需求,引申出電視機廠對電視機生產資料的需求。派生需求要求生產者市場的企業不僅要了解直接服務對象的需求情況,而且要了解連帶的消費者市場的需求動向,同時企業還可通過刺激最終消費者對最終產品的需求來促進自己的產品銷售。
4.生產者市場的需求波動性較大。生產者市場比消費者市場的需求波動性更大。這是因為,生產者市場內部的各種需求之間具有很強的連帶性和相關性,而且消費品市場需求的結構性變化會引起生產者市場需求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受經濟規律的影響,消費品市場需求的少量增加與減少,會導致生產者市場需求較大幅度的增加和減少;生產者市場的需求更容易受各種環境因素(尤其是宏觀環境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較大的波動。
5.生產者市場的需求一般都缺乏彈性。在生產者市場上,生產資料購買者對價格不敏感,一般不受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生產者市場的需求在短期內尤其缺乏彈性。這首先是因為生產者不能在短期內明顯改變其生產工藝。例如,建築業不能因水泥漲價而減少用量,也不能因鋼材漲價而用塑料代替鋼材。其次是因為生產者市場需求的派生性,只要最終消費品的需求量不變(或基本不變),引申的生產資料價格變動不會對其銷量產生大的影響。再次是因為一種產品通常是由若干零件組成的,如果某種零件的價值很低,這種零件的成本在整個產品的成本中所佔比重很小,即使其價格變動,對產品的價格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因此這些零件的需求也缺乏彈性。
6.長期聯系。生產者市場上的買賣雙方傾向於建立長期的業務聯系,相互依存,賣方在顧客購買決策的各個階段往往要參與決策,幫助顧客解決一些購買過程的問題,提供完善的售前咨詢、答疑及售中、售後服務,有時要幫助顧客尋找能滿足其需要的商品,甚至按顧客要求的品種、性能、規格和時間定期向顧客供貨。生產者市場的供方一定要通過有效的服務與顧客建立長期的業務聯系,以保持自己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和企業的穩定客戶。
7.生產資料的購買要求較為嚴格。這是因為,生產資料所購買的產品將被用於生產經營活動,不易替代,且單位產品價值較高,購買的數量較大,其質量好壞、適用性、經濟性、供應等會給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滿足市場需求、應變能力、競爭能力及盈利能力等方面形成較大的影響。因此,生產資料購買者對所購產品在技術經濟性等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
[編輯本段]消費者市場簡述
又稱最終消費者市場、消費品市場或生活資料市場,是指個人或家庭為滿足生活需求而購買或租用商品的市場,它是市場體系的基礎,是起決定作用的市場。從交易的商品看, 產品的花色多樣、品種復雜,產品的生命周期短;商品的專業技術性不強,替代品較多,因而商品的價格需求彈性較大,即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較大。從交易的規模和方式看,消費品市場購買者眾多,市場分散,成交次數頻繁,但交易數量零星。從購買行為看,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具有很大程度的可誘導性。從市場動態看,由於消費者的需求復雜,供求矛盾頻繁。
[編輯本段]消費者市場的概念
消費者市場,是由那些為滿足生活消費需要而購買商品的所有個人和家庭所組成的。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指的是消費者在整個購買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有意識的活動。這一購買過程從引起需要開始,經過形成購買動機、評價選擇、決定購買到購買後的評價行為等。
[編輯本段]消費者市場的重要性
消費者市場又稱最終消費者市場、消費品市場或生活資料市場,是指個人或家庭為滿足生活需求而購買或租用商品的市場,它是市場體系的基礎,是起決定作用的市場。消費者市場是現代市場營銷理論研究的主要對象。成功的市場營銷者是那些能夠有效地發展對消費者有價值的產品,並運用富有吸引力和說服力的方法將產品有效地呈現給消費者的企業和個人。因而,研究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主要因素及其購買決策過程,對於開展有效的市場營銷活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