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園藝生產當前發展的熱點和未來發展的趨勢有哪些
前瞻網摘要:伴隨著全球園藝用品行業的發展,通過逐步吸收和消化國外園藝用品設計、研發和生產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我國園藝用品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伴隨著全球園藝用品行業的發展,通過逐步吸收和消化國外園藝用品設計、研發和生產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我國園藝用品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我國對園藝文化的崇尚、快速的城市化進程、逐年增長的城市公共綠化面積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都有效促進了我國園藝用品行業的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園藝用品行業市場容量為27.6億元,其中機械類園藝用品比重最高,超過50%,手工具、和資材比例大致相同,裝飾比例最小。到2015年,行業市場容量有望超過87億元。
目前,我國園藝用品銷售業態主要是通過各地區花鳥市場、大型商超和園藝中心等進行銷售。其中,以花鳥市場為主,大型商超和園藝中心為輔。根據調查統計,花鳥市場銷售的產品從價格和質量角度區分,基本屬於中低端產品。中高端產品銷售渠道主要為大型商超和園藝中心。大型商超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其銷售的產品價格相對較高,質量好,主要針對城市高端用戶。隨著人們對園藝用品的要求不斷提高,中低端的花鳥市場將越來越難滿足顧客需求,預計中高端銷售渠道在數量上和地域覆蓋上都將有所增加。
我國園藝用品生產企業數量眾多,但大部分以OEM和ODM為主,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數量較少,已有的一些知名品牌有「沃施」,「翠筠」和「萬德凱」等。並且,大部分企業根據各自特點選擇其所熟悉的產品系列作為自己的主營業務產品,產品只覆蓋單一或少數幾個大類,如青島德之助有限公司只生產手工具類園藝用品,浙江萬德凱公司只生產灌溉類園藝用品。從市場份額角度來看,各品牌佔有率相差並不大,並沒有主導性強的品牌。
前瞻產業研究院園藝用品行業研究員劉吉偉指出,我國園藝用品行業巨大的增長潛力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創立自主品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園藝用品生產企業的當務之急。只有不斷滿足消費者不斷上升的消費水平與要求,園藝用品在如此廣闊的市場潛力上,才會有飛躍的發展。
望採納謝謝
Ⅱ 什麼是園藝我國園藝的現狀存在的問題發展的趨勢
園藝就是指:園地栽培,果樹、蔬菜和觀賞植物的栽培、繁育技術和生產經營方法。可相應地分為果樹園藝、蔬菜園藝和觀賞園藝。
園藝一詞,原指在圍籬保護的園囿內進行的植物栽培。現代園藝雖早已打破了這種局限,但仍是比其他作物種植更為集約的栽培經營方式,對於豐富人類營養和美化、改造人類生存環境有重要意義。
我國園藝產品存在的主要問題 :
①結構失衡;流通不暢。
②質量不高;產後處理薄弱。
我國園藝產品的發展對策:
①組織實施良種工程,加快品種改良步伐;布局區域化。
②經營產業化;產品優質化和信息網路化。
園藝產業發展趨勢:
1、正在向適度規模產業化經營方向發展
園藝產業在政府引導、企業帶動、重點戶示範等多項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正在向規模化經營、產業化生產的現代化農業方向發展。通過培養園藝產品經紀人、加強流通環節管理等措施,正在形成各環節有機結合、利益共享的產業結構,有望實現園藝產品的種植、加工、銷售等一體化經營。通過園藝經紀人跑市場、摸行情,哪裡市場緊缺就把產品運往那裡,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引導農民種植一些價格高、市場潛力大的時令園藝產品。通過建設具有區位優勢和重要集散功能的批發市場,增強大流通樞紐,以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綜合功能,來加強流通管理。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2、各地優勢園藝產業和品牌發展迅猛
我國有豐富的名特優園藝資源,例如新疆的哈密瓜、葡萄,山東菏澤的牡丹,寧夏的枸杞、煙台的蘋果、萊陽的梨、濰坊的蘿卜等等。政府正在通過大力推進「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和「一村一品」工程,來挖掘和發揮各地的資源優勢,近年來,各地的優勢園藝業得到了迅猛發展。
目前,我國的園藝產業正朝著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方向加速發展,城鄉居民對安全優質園藝產品的消費需求也呈快速增長的態勢。提倡無公害、綠色、有機園藝產品的生產,有品牌、有商標已成為發展趨勢,「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質量體系正在建立,因此無公害、綠色、有機園藝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
3、觀光、休閑園藝發展迅速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郊等許多地方,以觀光、旅遊、採摘等為主的休閑園藝、生態餐廳等迅速發展[1,9][7-8],都市農業提上發展日程。生態餐廳又叫溫室生態餐廳,餐廳有充滿綠色的自然環境,綜合運用建築學、園林學、設施園藝學、生態學等相關學科知識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以設施園藝調控技術、農藝栽培技術來維護餐廳的優美環境,形成以綠色景觀植物為主,蔬、果、花等植物合理配置,結合假山、瀑布、小橋流水等園林景觀,全方位立體展現綠色、優美、宜人的就餐環境。發展生態餐廳要有較好的地理優勢和客源潛力,目前我國已有生態餐廳200多家。
都市農業是由「城郊農業」發展派生而來,把現代農業展示、旅遊觀光、科普教育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走的是果、菜、花綜合經營發展的道路,集農業生產、生態建設和愉悅身心於一體,實現了城鄉互動,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都市農業具有保障生活、發展經濟、平衡生態、旅遊休閑、出口創匯、教育示範、致富農民等作用,可以有參與體驗(採摘等)、展示示範(觀摩教育)、休閑療養等形式,如今已經日益成為大城市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Ⅲ 產品的差異化對園藝產品營銷有什麼指導意義
園藝產品主要分為:
盆景、栽培、果樹栽培、花卉學、插花、草坪、內觀賞樹木、植保、機械、統容計、食用菌栽培等等。
產品的差異化是指上述產品或服務於其他競爭對手有所差別,並保持一定的市場競爭力。例如新穎的栽培方式,更精美的插花藝術,或者更流程化更科學的栽培技術指導等等。
市場營銷分主動和被動,假如有店鋪或養殖場可以坐等客戶上門(被動),主動營銷方式主要靠互聯網推廣,可以尋找垂直細分的黃頁網如,搜好資源網sohojoy,或通過搜索引擎翻頁查找。
Ⅳ 園藝產品市場營銷包括哪些方面
園藝產品有很多,最基本的是蔬菜,水果,花卉,以此為基礎就就有了種業,各種苗子,園藝設施品…能叫上名的都能賣…園藝處處有商機!
Ⅳ 園藝行業前景怎麼樣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條件的改善,蔬菜、水果在食物構成中的比例愈來愈大,在補充人體營養、增進人體健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他園藝產品(例如花卉等)也越來越多地走進了尋常百姓的生活。2006年僅食用葯用花卉銷售量就達到9356.9萬kg,銷售額17.18億元;據悉,國家發改委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2009年啟動「喝營養」,向公眾推薦「喝健康水」、「喝水果」、「喝糧食」等,並計劃將其列入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園藝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狀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標志。 1園藝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1園藝產業發展現狀 園藝產品不僅是人體主要食物來源,還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園藝產品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不斷增強。從2001年開始,蔬菜產值超過糧食成為種植業第一產業,此後所佔比重呈逐年上升的態勢(蔬菜播種面積由1992年的571.22萬hm2發展到2005年的l772.07萬hm2、2006年的1821.69萬hm2)。如果計算上果品(2005年果園面積l003.52萬hm2、2006年1004.23萬hm2)和花卉(2006年種植面積72.2萬hm2),則園藝產業在種植業中的比重更大,園藝產業在農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日益穩固。此外,園藝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比較效益高,有利於解決就業、發展農村經濟、縮小城鄉差距。 1.2抵禦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能力弱 我國的園藝生產多為個體分散生產、抵禦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能力弱。小生產與大市場、大流通的矛盾十分突出,由於土地分散,生產組織化程度低,加之政府宏觀調控職能很難控制園藝產品的種植面積,使園藝產品種植計劃性不強,面積變動大,從而造成價格波動過大,過剩「賣難」問題十分突出。 1.3園藝產品利用形態多為生鮮狀態,運輸途中損失大 園藝產品利用形態多為生鮮狀態,一般含水量在90%以上,又由於園藝產品產後處理相對落後,園藝產品的加工程度不高,產後處理鏈尚未形成或很不規范,造成運輸途中損失嚴重的現狀。據統計,我國蔬菜每年在地頭和流通過程中損失浪費率高達產量的l/3。 1.4品牌化率低 雖然我國是世界果品、蔬菜、花卉生產大國,蘋果、梨產量為世界第一,柑橘產量僅次於巴西和美國,且2007年蔬菜和水果的出口均為增長,但我國的園藝產品大多以原料或半成品的形式出口,沒有龍頭品牌,沒有高附加值或精深加工的產品,我國的園藝產業在國際競爭中將只能賺取廉價的勞務費。而我國的勞動力成本正在迅速上升,過去園藝生產中的成本優勢將逐漸弱化。 1.5園藝產品的安全生產重視不夠 一方面是人們對食品安全高度敏感,另一方面是對生產環節的控制和監管很難到位。雖然我國是世界果品、蔬菜、花卉生產大國,但由於農葯、化肥殘留超標,僅有5%能夠參與國際競爭。許多發達國家出於對食品安全性和貿易保護主義考慮都相應出台了越來越多的技術貿易限制措施,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准入門檻。2006年5月29日日本《食品中殘留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通常簡稱「肯定列表」制度)的出台和實施,就是有針對性地加強了對進口農產品、食品的葯物殘留監控。2007年日本扣留我國農產品、食品共439批次,其中因農葯殘留超標被扣的蔬菜120批,占被扣產品的27.33%。 2園藝產業發展趨勢 2.1正在向適度規模產業化經營方向發展 園藝產業在政府引導、企業帶動、重點戶示範等多項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正在向規模化經營、產業化生產的現代化農業方向發展。通過培養園藝產品經紀人、加強流通環節管理等措施,正在形成各環節 有機結合、利益共享的產業結構,有望實現園藝產品的種植、加工、銷售等一體化經營。通過園藝經紀人跑市場、摸行情,哪裡市場緊缺就把產品運往那裡,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引導農民種植一些價格高、市場潛力大的時令園藝產品。通過建設具有區位優勢和重要集散功能的批發市場,增強大流通樞紐,以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綜合功能,來加強流通管理。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2.2各地優勢園藝產業和品牌發展迅猛 我國有豐富的名特優園藝資源,例如新疆的哈密瓜、葡萄,山東菏澤的牡丹,寧夏的枸杞、煙台的蘋果、萊陽的梨、濰坊的蘿卜等等。政府正在通過大力推進「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和「一村一品」工程,來挖掘和發揮各地的資源優勢,近年來,各地的優勢園藝業得到了迅猛發展。 目前,我國的園藝產業正朝著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方向加速發展,城鄉居民對安全優質園藝產品的消費需求也呈快速增長的態勢。提倡無公害、綠色、有機園藝產品的生產,有品牌、有商標已成為發展趨勢,「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質量體系正在建立,因此無公害、綠色、有機園藝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 2.3觀光、休閑園藝發展迅速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郊等許多地方,以觀光、旅遊、採摘等為主的體閑園藝、生態餐廳等迅速發展,都市農業提上發展日程。生態餐廳又叫溫室生態餐廳,餐廳有充滿綠色的自然環境,綜合運用建築學、園林學、設施園藝學、生態學等相關學科知識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以設施園藝調控技術、農藝栽培技術來維護餐廳的優美環境,形成以綠色景觀植物為主,蔬、果、花等植物合理配置,結合 假山、瀑布、小橋流水等園林景觀,全方位立體展現綠色、優美、宜人的就餐環境。發展生態餐廳要有較好的地理優勢和客源潛力,目前我國已有生態餐廳200多家。 都市農業是由「城郊農業」發展派生而來,把現代農業展示、旅遊觀光、科普教育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走的是果、菜、花綜合經營發展的道路,集農業生產、生態建設和愉悅身心於一體,實現了城鄉互動,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都市農業具有保障生活、發展經濟、平衡生態、旅遊休閑、出口創匯、教育示範、致富農民等作用,可以有參與體驗(採摘等)、展示示範(觀摩教育)、休閑療養等形式,如今已經日益成為大城市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3發展園藝產業的對策和措施 3.1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園藝產業 根據各地資源稟賦的差異,按照國內外市場需求,生產具有當地區位優勢、資源優勢,適於當地自然氣候特點和生產實際的有特色、高附加值的優勢園藝產品。資源稟賦包括地理條件和歷史人文條件等。比如,張家口、承德地區是全國突出的夏秋蔬菜優勢產區,生產優質錯季蔬菜產品;還有湖北的高山蔬菜生產,都是利用地理優勢的成功案例。而洛陽、菏澤的牡丹則帶有歷史人文特色。現在我國正在鼓勵推廣的「一村一品」和「地理標志」戰略,就是要根據各自區域的資源稟賦和特點,以市場為導向,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和品牌優勢,使其逐步成為具有區域特點的產業鏈或產業集群。 發展園藝產業,不要盲目跟風,要立足資源優勢、氣候優勢,因地制宜走特色化道路。前幾年富士蘋果好銷,許多地方就把原來的果樹砍了換成了富士,可是現在有些人要吃原來的「國光」蘋果而且是 「小國光」。陝西一個農民,原來種植的蘋果品種是「秦冠」,在大家都跟風改種「富士」時,他考慮到「秦冠」不錯,在生產上好管理,又沒有大小年,就保留了下來,現在他的「秦冠」蘋果賣得很火。 3.2採取差異化戰略,推動市場競爭力提升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改善,以及城市化的加速發展,消費市場不斷細分,消費習慣的多樣性正在形成,要求產品多樣化、高營養、無公害化,因此要求園藝產品的生產安排上合理布局形成特色,一是要合理搭配品種,在產品上實現差異化;二是要在茬口安排上也要實行多樣化,錯開播種期,實現同一上市期的產品種類多樣化和同種類產品的不同上市期。只有細分市場,合理定位,實現差異化(迷你型、保健型、休閑觀光型),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北京的「一區一品」格局是,豐台花卉、房山食用菌、懷柔板栗、門頭溝櫻桃、昌平的蘋果、大興西瓜、平谷的桃等14種特色農產品,都是實現產品差異化最好的例證。 任何競爭優勢都是暫時的,而不是可以長期保持的,所以在持續壯大核心業務的同時,不斷微調策略,以適應市場變化。當今世界,創新和速度成為重要的成功因素。 3.3實施品牌戰賂,為園藝產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食品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消費者對品牌和名特優園藝產品的追求正在增加,因此要求在安全、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基礎上,增加產品中有機園藝產品、特色園藝產品等高質高價產品的比例;在通過注冊商標大力開展品牌經營的基礎上,結合地理標志、無公害認證等措施,打造綠色有機園藝產品。 一個園藝產品發展的好壞,與社會的發展水平、社會環境、政府支持、產品包裝、營銷策劃等方面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最終能夠走多遠關鍵在園藝產品本身的內在質量,其他方面只是錦上添花。所以,取得了商標、地理標志、獲得了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還需要在產品的內在品質上下功夫。 3.4加強營銷,保持產業持續發展 採取多措施、多角度的營銷策略,形成多元化的市場營銷模式:現場展示、展覽會、展銷會、節假日禮品盒禮品箱、超市直銷等,還有保健、教育、採摘、娛樂、體閑等各個方面。北京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的園藝產品以直銷為主,在北京的60多家超市有專櫃,還提供節假日禮品菜,2005年周年銷售蔬菜430萬kg,銷售收入超過2700萬元。 在園藝產品的營銷中,口碑的重要性不能忽視。特別是當口碑出自於具有說服力的人,並且配合最佳時間、地點會刨造極大的產品知名度,營銷適時介入,就可以讓這些知名度刺激出銷售訂單。吸引一個新顧客所耗費的成本大約是保持一個現有顧客的5倍,顧客流失率降低5%,利潤能增加5%~85%。所以有了好的產品,打造了品牌,還要做好產品的營銷服務,才能保持產業的持續發展。 3.5與國家政策保持一致。爭取政策扶持 國家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會有不同的產業發展方向,以及相應的扶持政策和鼓勵措施。園藝產業的發展,要善於搭上國家政策扶持這趟便車。現在國家鼓勵適度規模經營、各種安全認證、地理標志的申請與認證等,許多地方政府會相應地出台一些鼓勵措施,或者政府出面舉行一些推介活動。比如,江蘇東台西瓜獲得原產地證明商標以後,政府協助在主銷區開展推介活動,同時規定創建西瓜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品牌分別獎勵申報主體1萬、2萬、3萬元。北京的昌平區為了打造蘋果品牌,在取得國家地理標志同時,加大了推介活動,已經連續舉辦5屆蘋果節,還出台了有機肥行動、授粉機補助政策、果袋補助等許多鼓勵和扶持政策。各地方政府都在熱衷於舉辦各種與當地特色園藝產品有關的節日,是對當地特色園藝產業做大做強的有力支持。武漢洪山菜薹文化節、武漢蔡甸蓮藕節、甘肅定西的馬鈴薯節、山東菏澤牡丹節、北京大興的西瓜節、壽光的蔬菜博覽會等等。 3.6科學種植,持續發展 雖然園藝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加強,農民種植園藝作物、農業相關企業發展園藝產品的積極性在提高,園藝產品的生產也越來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視,但園藝生產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也應得到重視。目前,連作是制約設施園藝特別是蔬菜產業持續高效發展的瓶頸。盲目擴大高山蔬菜的種植面積就面臨著環境被破壞的危險。 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為代價。同理,發展園藝產業,也應探求既能實現發展目標,又能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途徑,尋求農業持續發展之路。
Ⅵ 園藝產品貯藏營銷的作用與研究前景
一、園藝產品貯藏營銷的作用
(一)保障周年供給、促進生產發展
1.園藝產品是重要的營養食品,具觀賞價值和醫療保健的作用;
2.保障周年供給,滿足市場需求,可提高物質和文化水平及經濟的發展;
3.採摘、貯藏、運輸、商品化處理和包裝,營銷管理水平等均影響產品價值,造成損失。
(二)實現社會經營、促進產品流通
1.目的並不是滿足經營者的消費需要,
而是滿足別的部門、企業或個人在生產和生活上的需要;
2.溝通城鄉經濟、促進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保障城鄉居民生活需要;
3.通過實現商品價值和利用價值的機能, 充分發揮其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能動作用。
(三)活躍市場、發展產業經濟
一套效率高、費用低、流通快、服務質量好,經濟效益大的園藝產品流通體系可促進園藝生產和再生產的發展,搞活經濟。
二、園藝產品貯藏營銷學的研究內容和前景
(一)基本原理
特徵:保障周年供給,滿足消費者需求。
園藝產品季節性強,屬易腐產品。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既要掌握園藝產品的貯藏運輸技術,又要了解和開發研製新品種,更重要地是事先要充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以需定產、以需。此外,還必須考慮到社會要求。最為注重的是安全性,如貯藏園藝產品中殺菌劑的殘留量,花卉保鮮劑中的銀離子對環境的污染,以及園藝產品加工品的食用保證期等。
(二)經營決策及組合
園藝產品市場營銷業務的核心即貯藏營銷決策,貫穿於每個職能中。只有進行營銷決策,才有市場營銷的目標方法和行動。
市場營銷組合即綜合運用市場調查與預測、產品管理、流通渠道的管理、人員推銷及廣告、貯運管理和確定價格的決策。可以概括為園藝產品的目標市場、產品因素、定價因素、促銷因素、分銷因素這五個方面因素的策略組合。
(三)研究范圍及相關內容
專門研究園藝產品貯藏、運輸和銷售,其相關內容包括果樹學、蔬菜學、花卉學、植物學、植物生理學、解剖學、微生物學、食品學、工藝學、醫學、營養學、物理學、化學和建築工程學等自然科學;以及社會學、法學、經營學、經濟學、心理學等社會科學。
(四)前景
通過學習或研究,可以掌握已有的貯藏保鮮技術和經驗,通過掌握基本原理、經營手段和決策和研究國外的先進理論和技術。可以達到以下目地:一)避免腐爛:園藝產品屬易腐產品,貯藏運銷的各個環節都易造成腐爛損失。建立冷鏈系統,安全防腐保鮮劑的使用和輻射處理等措施均能起到良好防腐效果。
二)積極競爭:即發揮自己的優勢引起購買者的購買慾望。主要表現在質量和數量兩個方面,還包括品種、包裝及價值。必須做到:市場行情反映敏感,情報迅速准確,堅持信譽第一、質量第一、薄利多銷、價格低廉、品種齊全、
服務態度良好。 三)勤儉經營:最大限度地節約人力、物力消耗。
整理了一些網上資料,應該這個答案對你有幫助
Ⅶ 市場營銷和園藝養殖比哪個好
擦地 掃樹葉 拿個破剪子叫來叫去 園藝專業:就業率高,薪情欠佳 2005年12月,筆者對20名畢業於園藝專業的畢業生進行了現狀調查。發現本專業在畢業時專業對口率(不包括考研的學生)為50%,畢業兩年後則不足30%。而且,在剩下的這些人里,八成表達了有機會會轉行的意願。為什麼要轉行?幾乎所有被調查者都認為,待遇不好是最關鍵的原因。 「只有五個同學專業對口了。」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專業2001年畢業生佘彬感嘆,他們一個班30多人,剛畢業時還有10多名同學找到的工作基本上對口,幾年下來,轉行的轉行,考研的考研,都走了。「我們這五個人都想走,只是暫時沒有合適的機會。」 佘彬已經結婚,並有了一個可愛的寶寶,而他的工作所在地在湖南懷化——他說自己不忍心拋妻棄子遠去他鄉,不然早走了。 就業方向一 科研機構 就業去向:農科所、蔬菜公司等農業科研、事業機構。 應聘途徑:各農業類高校校園招聘會、專業網站。 就業形勢:因為農產品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另外,國家在加入WTO後承諾開放農業市場,而我國的農業科技基礎薄弱,因此,基層研究所和各類農業事業單位對農業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總體來說比較旺盛。也就是說,只要你願意,那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但薪金待遇確實比較低。前文中提到的那位佘彬先生,月收入僅僅為700元-800元(不含各種保險)。 規劃分析:一般的園藝專業對口工作單位都位於城市邊緣,位置偏僻(大多在郊區)且效益不是很好。但專業基礎扎實,又有想在本專業一展鴻圖的同學,或只是暫時找個安身之地,以後要繼續考研深造的同學,選擇工作環境相對寂寞,工作待遇暫時較低的專業對口單位也未嘗不可。 因為這些單位的共性是,自主支配的時間比較多,又能接觸到同專業的行家裡手,從他們那裡能了解到一些關於新品種開發等專業技術。前者有利於准備考研的同學,後者則有利於准備創業的同學。 推薦課程:應用概率統計、遺傳學、園藝植物育種學、園藝植物栽培學、園藝植物病蟲害防治學等。 就業方向二 商業機構 就業去向:各農業科技園區、園藝類公司。 應聘途徑:招聘會、專業園藝或農業網站、毛遂自薦。 就業形勢:農業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行業,科技農業也喊了許多年,但真正進入市場化的快速發展軌道,卻也是近幾年才有的現象。國家實施了好多年的「菜籃子工程」,近年來對農業產品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漸加大,勢必讓越來越多的資本和資源進入農業科技領域,理所當然的,新增加的投入會成就更多的就業機會——這些都反映出園藝職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對園藝專業葯用植物方向的畢業生來說,中醫葯市場的重新旺盛也是一個不錯的兆頭。 規劃分析:「學習→就業→創業」是園藝專業畢業生目前最常見的成長軌道。一旦確定了在這一行奮斗,那就得細細規劃好上述三步曲中的每一個步驟。 學習,包括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習兩個部分,這關繫到整個職業生涯中的專業底蘊和畢業後第一次就業的起點。有同學總會感覺到學校教科書上講的太枯燥,而且一點用也沒有(多半從學長處得到的「經驗」)。那該學什麼呢?那就得靠你通過實習自己去發現,這也是職業顧問總是建議學生客戶們堅持從大一開始尋找實習機會的原因。在實習過程中,你可以從實踐工作需要中,和老員工嘴裡知道什麼東西是最需要學習的。反過來,你學到的東西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和校正,例如在圖紙上園藝場(園)的規劃設計與實際情況可能會在資金和場地局限的情況下,與實際建設有很大的出入,那如何在實際中運用你學到的規劃理論就是實習中的重要任務。 就業方向三 公務員、考研 就業去向:農業局或其他行政部門、考研。 應聘途徑:研招考試,全國統一公務員考試,各地分別組織的公務員考試。 就業形勢:公務員考試的競爭激烈程度相信不用我再多費口舌了。園藝專業學生如果說要有優勢的話,那一定在競爭專業對口的農業類行政職位方面。考上公務員的好處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工作穩定、待遇有保障。 規劃分析:公務員招錄考試在2005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考,充分證明了這類職業的魅力。從過去幾年國家招聘的職位來看,監獄獄警等比較「偏」的崗位數量最多,如果你對薪酬、辦公地點要求不是太高的話,選擇報考地方政府招聘的這些崗位的成功可能性要大些。 考研有兩種選擇,一是還考園藝專業,二是換別的熱門專業。在專業選擇上,相信如果你想換考專業的話,肯定是因為你後悔本科選擇了園藝專業,有了這次經驗,相信一定會謹慎很多。 推薦課程:行政行為能力測試、公務員法、演講與溝通等。 就業方向四 轉行 就業去向:各行各業,以市場類職位為主。 規劃分析:市場營銷一直是人才市場招聘數量最多的崗位,也是一個真正鍛煉、考驗人的崗位,而且,它進入的專業門檻低。因此,在筆者的調查中,大多數園藝專業的畢業生轉行後都選擇了市場類職位,另外,有一小部分人轉行做觀賞園藝——這個行業在大城市也漸漸繁榮起來。 鍛煉自己的溝通技巧,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對各行業銷售現狀的熟悉程度,可以保證畢業生在畢業時順利找到合適的銷售類工作。 推薦課程:市場營銷學(包括銷售、市場)、消費者心理學、參加一些保險公司提供的免費推銷培訓。 大學生就業調查:專業離基層越近 就業離專業越遠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9 月7 日 |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雖然幾次到黑龍江小興安嶺基層林場實習,北京林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林學專業大四學生孫茜的感覺卻是,同學們和基層的關系不是近了,而是更遠,「不少同學被基層的環境嚇倒了」。該校林學專業連續幾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大致都是:接近一半的同學讀了研究生,找工作的同學大部分去了省級林業廳、林業科學院或大城市的造紙廠、大公司,還有部分同學乾脆轉行,比如轉入計算機和市場營銷行業等。 「按理說,基層林場是我們林學專業最對口、也最能施展才能的地方,實習時林場場長給我們開出每月2000多元的工資。要知道林場工齡最長的職工每月也才300多元,即便這樣,願意去的同學還是很少。」孫茜說。 最能施展專業才能的基層工作單位,大學生反而不願意去;和基層越近的專業,大學生就業時反而離得越遠———孫茜的這種感覺,很多大學畢業生都有。這是記者近日在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等高校畢業生中進行調查采訪時了解到的情況。 專業離基層應用很近 很多畢業生卻首選考研 大四被很多學校就業辦公室的老師稱為「就業沖刺年」,可很多畢業生的第一選擇是考研。 中國農業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馬國玉說,大部分人都做了考研准備,學校讀研究生的人數超過畢業生總人數的1/3。北京林業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王立平說:「考研成了很多畢業生的思維習慣,本科畢業不就業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學生工作處處長喬紅兵說,考研是學習成績較好的大四學生的首選。該校上一屆本科畢業生中有近30%的人考取研究生或保研。 中國農大生物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大四學生趙翼說,全班90%以上的同學都在准備考研,上一屆畢業生中有80%的同學上了研究生。「我們這個專業搞生物理論研究,本科生就業沒有什麼競爭力,到基層單位沒有好的實驗條件,用處不大,本科生不就業是絕大多數同學的想法。」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地質工程專業一位姓馮的大四學生說,全班25名同學,只有3人不準備考研。 記者在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化學專業、動物科學學院動物科學專業、生物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城市規劃專業、資源與環境學院林學專業、資源與環境學院環境科學專業,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源與安全工程專業、采礦工程專業等十幾個院系了解到,大部分畢業生都做好考研的准備。學生們說:只要考研成功,就無須選擇就業了。 考研不成功,畢業生就業首選也是北京、省會城市和其他大城市,一些專業幾乎沒有學生去基層。「寧要北京一張床,不要西部基層一套房。」有學生這樣表述自己的決心。 北京林業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王立平說,學校去年作的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顯示,80%的畢業生選擇留在北京。「學校很多涉及林業技術的專業在基層林場用得上」,可近年來沒有考研的畢業生都到了省級的林業院校和設計研究單位,到基層林場的畢業生幾乎沒有,「去了也養不住」。 中國農業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馬國玉也表示,「畢業生中留在北京的,保守估計也佔到了60%」。 中國農大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洪莉說,找工作的同學大部分留在了北京的各大貿易公司、國家科研單位和外企,最不濟的選擇也是到大的農葯生產廠家,「去基層的同學很少」。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學生工作處就業指導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該校畢業生中在北京地區就業的學生佔有相當大的比例。處長喬紅兵說:「近幾年,畢業生選擇去大型統配煤礦、油田和科研單位的較多,還有一部分去中央機關和企事業單位。」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資源與安全工程專業一名大四學生說:「即使考不上研,也沒有人願意去基層,環境不好;何況我們對基層也不了解。」 專業和基層工作越近 找工作和專業偏離越遠 在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很多畢業生發現,自己所學的專業越貼近基層工作實際,找工作時自己和專業就離得越遠。 中國農業大學生物科學專業的羅樹坤說,生物科學專業主要從事生物科學理論研究,和基層單位需求距離較遠,本科畢業除了考本領域研究生外,要麼進入本專業科研院所,要麼進入生物領域企業,兩者的工作環境和待遇都不錯;而不對口就業的情況很少。 在北京林業大學,城市規劃專業和觀賞園藝專業的畢業生都表示,本專業和基層相距較遠。只有在大城市,城市規劃和園藝花卉才有市場。觀賞園藝專業的聶艷霞說,本專業在大城市找工作不難,一個月工資幾千元,「很少有同學放棄自己的專業從事其他行業,上一屆就業的大部分同學都留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 與上述兩個專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農大的動物科學專業研究如何養牛
Ⅷ 園藝未來的發展方向
做研究 在農業公司做推廣 營銷 農科院 公務員 選調生,比較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