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歷中求職意願該怎麼填寫
簡歷中求職意願應該寫清楚求職意向,工作地點,期望薪資等。
尊敬的領導:
您好!感謝您百忙中查閱我的資料,在此我謹以一個剛剛畢業的學生真實的一面接受您的甄選。
作為一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我熱愛我的專業,不斷的完善自我,為的就是能積累知識,在貴單位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職位,以最高的效率為單位創造更多的效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手捧菲薄求職之書,心懷自信誠摯之念,我期待著能成為貴單位的一員!最後,祝貴單位事業蒸蒸日上!
此致
敬禮!
求職人xxx
Ⅱ 高考報考時填寫報考專業要填到什麼程度比如我想報 管理類 工商管理類 市場營銷專業 要怎麼填
這個要看各個大學了.你高中會給你發書的.就是關於高考各個大學的招生情況.裡面哪個學校招哪個專業.招幾個人.有什麼要求(比如國貿要求英語)這些都有的.一二三本專科.文理.也都分的很詳細.如果學校是按小專業招生,比如市場營銷專業.那你填志願的時候就是市場營銷專業就好.如果學校是大類招生.就會寫工商管理類(一年或一年半後專業分流,包括市場營銷,工商管理.會計.人力資源.財務管理).這個時候你只要報工商管理類就好了.具體專業分流是到了大二的時候才會分.到時候會再填志願的.哪個時候會有班主任或者輔導員告訴你的.
Ⅲ 怎麼填志願
建議一:准確給自己定位
填報志願前,最主要的是要給自己准確定位。
高考志願填報專家說,今年高考雖然將一本和二本批次相融合,但是錄取大框架其實沒有發生多大變化。考前填志願如何給自己准確定位非常重要。
「每所高中每年的錄取情況基本都差不多。因此,建議考生了解學校往年的文理科一本率、二本率,然後對照自己在學校的排位,來對自己合理定位。」
建議二:沖穩守志願均衡分配
本科普通批次的10個志願要把握好「沖、穩、守」的關系。
前幾個「沖一沖」的志願可以高於自己的正常實力,中間幾個「穩一穩」的志願屬於自己的正常發揮,而後面幾個「守一守」的志願主要是考慮自己發揮失常的去處。
其實沖穩守沒有嚴格界限,把自己正常發揮能夠錄取的院校志願放在中間位置,上下做延展為妥。平時發揮比較穩定的考生,延展的幅度可以略小一點。平時發揮不太穩定的考生,向下延展的幅度應當寬一點。
建議三:「沖志願」判斷要理性
「沖」的志願最高沖到什麼位置,可以是考生理性判斷自己發揮最佳能夠夠到的學校與專業。
建議四:志願要符合興趣愛好
無論如何,考生填報的10個志願,以及10個志願中的專業選擇,都應當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對於不符自己興趣愛好的院校,不應因為不想浪費分數而去填報。
建議五:把10個志願當9個志願看
任何一名考生都要考慮極端情況,「守」在最後的志願要「守」到最大限度。
論考生成績多麼好,都要把最後一個志願放在自己心理上能夠接受的最最底線的學校,以防止自己萬一考試發揮失常,至少還有一個學校托底。
建議六:順序填報,留好間距
對於如何填好本科批次志願,彭曦認為,今年填報10個志願,志願數量增多,可以擴大「沖、穩、保」學校的數量,他建議可以採取「沖三、穩六、保十」的策略,即前三志願「沖一沖」,四至六志願「穩一穩」,最後四個志願「保一保」。
建議七:志願之間梯度有講究
本科普通批次的10個志願要把握好「沖、爭、穩、守、保」的關系。
建議八:外地名校,不要放棄
建議九:專業錄取,規則分清
目前在專業志願錄取中主要有「分數清」、「專業清」、「專業級差」三種模式。
建議十:盡量服從專業調劑,降低被退檔可能性
此外,所有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看清學校的招生章程,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院校情況相符才去填報,降低被退檔風險。
最後也是最為關健的:
填志願就是選專業,這個不是問別人,因為你不可以聽別人的,別人的意見你只能是參考,不能拿來做決定,而是要根據你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的目標奮斗而言作出的選擇,喜歡什麼就去學什麼,這樣,你不會覺得枯燥反而很輕松;
如果你喜歡小朋友,那就可以填報幼師;如果你喜歡教書,那你就填師范類;如果你喜歡銷售類,那就可以填市場營銷……很多的選擇,看你自己怎麼選,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來選!朋友,祝你如願!
Ⅳ 如何填報志願
同學你好,不可以的,本科都有填報批次的,一般來說是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二本C類)、專科,這樣的順序。
志願填報應該注意什麼:
關於志願填報,不僅關乎到我們未來大學四年的學習與生活,更關乎到大學畢業後未來的人生發展方向。
尤其是能去一所喜歡的院校又是喜歡的專業就讀的話,能為接下來的大學生活增添更大的學習動力。
但,志願填報沒那麼簡單,選擇一所院校也沒那麼容易。
例如說考生的成績、價值觀、經濟條件等因素都會影響制約到院校的選擇與錄取結果。
因此,關於院校的選擇,同學家長們還是要考慮的面面俱到。
通常,大部分考生的思維都是:我這個成績,能上哪些大學?
殊不知,這樣的思維導向會導致忽略了究竟哪些大學才是適合自己的。
對於有些院校也許你的分數段是可以達到錄取線,但未必就是適合你的。
關於美術類的專業一般分為:造型類、設計類、傳媒類。
而這裡面的專業分支甚多,由此可見在院校的選擇上還需要多加考慮適合自己並且擅長的專業方向。
例如說集訓時學過設計基礎的同學,可以選擇設計類比較有名的院校;而造型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可以選擇造型類比較出名的院校。
每個學校的各個專業的教育水平與特色專業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考生在進行選擇時拿捏分析清楚。
與此同時,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才不容易讓自己產生後悔的餘地。
再有,在進行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避開競爭激烈的院校。
對於術科成績既不拔尖文化科成績又一般的同學而言,避開競爭激烈的院校即是避開雷區。
因為,這類的學校並不缺乏考生報考,並且還會是成績拔尖的考生,在這種形勢下毋庸置疑是去當炮灰。
一般經濟發達地區的院校普遍競爭都比較激烈,也就意味著風險也極其高。
有些同學也許會存在僥幸心理,可笑地以為既然大家都認為錄取幾率比較小就不會選擇報考,那就可以嘗試。
然而,往往結局會令人無奈。
這種撿漏的僥幸在平行志願下,可能性已經幾乎為零。
因此,與其高風險地去與競爭激烈的院校進行賭博,不如選擇同樣具備發展潛力,競爭又相對比較小的學校。
Ⅳ 銷售類求職意向怎麼寫
不一定要唯一具體啊,你要結合自身的能力情況,比如市場營銷崗位要求有比較強專的溝通屬能力,那營銷專員,市場專員,銷售崗位對溝通能力都有比較高的要求,所以你可以同時投這幾個崗位。在求職意向里就可以這么寫:個人擁有比較強的溝通能力,所以覺得在該崗位上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關鍵是你得了解每個企業里崗位的職責。同樣的崗位,在不同的企業里職責也是有差別的。比如你去招聘會的時候,看到一個崗位,先問明白這個崗位都需要做什麼,對人員的能力有什麼要求,問明白了之後再投簡歷。
Ⅵ 要當公務員:志願該怎麼填報 選專業有哪
工商管理類
本科工商管理類專業包括:物業管理、資產評估、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商務、審計學、財務管理、文化產業管理、勞動關系、體育經濟與管理、財務會計、教育市場營銷教育。
職高專工商管理類專業包括:工商企業管理、商務管理、物流管理、客戶服務管理、招商管理、速遞服務與管理、拍賣與典當管理、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工商行政管理、連鎖經營管理、企業資源計劃管理、創業管理、采購供應管理、國際工程物流管理、移動商務、項目管理。
計算機類
本科計算機類專業包括:數字媒體技術、信息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物聯網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高職高專計算機類專業包括: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硬體與外設、網路系統管理、圖形圖像製作、計算機網路與安全管理、游戲軟體、廣告媒體開發、計算機音樂製作、嵌入式技術與應用、網路軟體開發技術、物流信息技術、數碼音效設計、建築可視化設計與製作、下一代網路技術及應用、計算機平面設計、資料庫管理與開發、網路施工與管理、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系統維護、計算機信息管理、軟體技術、動漫設計與製作、網站規劃與開發技術、數據通信與網路系統、軟體開發與項目管理、三維動畫設計、軟體測試技術、網路數字媒體、軟體外包服務、信息技術開發與服務、物聯網應用技術、智能監控技術、醫用軟體與網路技術、網路營銷、計算機輔助翻譯、航空計算機技術與應用。
財政學類
本科財政學類專業:財政學、稅收學。
高職高專財政金融類專業:財政、金融管理與實務、金融與證券、保險實務、資產評估與管理、投資與理財、產權交易與實務、農村合作金融、物流園區金融管理、機動車保險實務、服務外包、稅務、國際金融、金融保險、醫療保險實務、證券投資與管理、證券與期貨、信用管理、村鎮銀行經營管理、國際航運保險與公估、國際保險服務、邊境貿易。
法學類
本科法學類專業:法學、監獄學、知識產權。
高職高專法學類專業:法律實務類、法律執行類、司法技術類。
經濟學類
本科法學類專業:經濟學、國民經濟管理、經濟統計學、商務經濟學、能源經濟、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高職高專法學類專業:財政金融類、財務會計類、經濟貿易類。
中國語言文學類
本科法學類專業:漢語言文學、漢語言、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古典文獻學、應用語言學、秘書學、漢語國際教育。
高職高專法學類專業:語言文化類、廣播影視類。
金融學類
本科法學類專業:金融學、金融工程、信用管理投資學、金融數學、保險學、經濟與金融。
高職高專法學類專業:財政金融類、財務會計類、經濟貿易類。
統計學類
本科法學類專業:統計學、應用統計學。
高職高專法學類專業:無
外國語言文學類
本科法學類專業:翻譯、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菲律賓語、泰語、印地語、緬甸語、捷克語、葡萄牙語、蒙古語、印度尼西亞語、義大利語、希臘語、荷蘭語、瑞典語、朝鮮語、商務英語、越南語、波斯語、梵語巴利語、柬埔寨語、寮國語、馬來語、僧加羅語、烏爾都語、希伯來語、豪薩語、斯瓦希里語、阿爾巴尼亞語、保加利亞語、波蘭語、斯洛伐克語、羅馬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土耳其語、匈牙利語、泰米爾語、普什圖語、世界語、孟加拉語、尼泊爾語、克羅埃西亞語、芬蘭語、烏克蘭語、挪威語、丹麥語、冰島語、愛爾蘭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斯洛維尼亞語、愛沙尼亞語、馬爾他語、哈薩克語、烏茲別克語、祖魯語、拉丁語。
新聞傳播學類
本科法學類專業:新聞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網路與新媒體、數字出版。
高職高專法學類專業:無
Ⅶ 不知道怎麼填志願
《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日前發布。大學生總體就業率狀況如何?就業率最高和最低的專業分別是什麼?就業的主要行業、職業、僱主、地區變化怎麼樣?
記者為正在填報志願的學生們進行了梳理——
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整體穩定
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91.9%)與2016屆、2015屆(分別為91.6%、91.7%)基本持平。其中,2017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1.6%,與2016屆(91.8%)基本持平,近六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整體穩定。2017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2.1%,比2016屆(91.5%)略高,近十年應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穩步上升。值得注意的是,2017屆高職高專就業率首次超過本科。
(圖為2015~2017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後自主創業的比例變化趨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的普通本專科畢業生人數735.8萬估算,2017屆大學生中約有21.3萬人選擇了創業。大學畢業生創業的主要動因是「理想就是成為創業者」「有好的創業項目」,屬於機會型創業的畢業生占創業總體的大多數(本科為86%,高職高專為84%)。
2017屆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最高的就業經濟區域為泛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體(2.7%)。2017屆高職高專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最高的就業經濟區域為中原區域經濟體(4.9%)。
2017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自主創業主要集中在教育產業(22.7%)。2017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後自主創業主要集中在零售商業(12.3%)。
創業失敗風險不容忽視
更值得注意的是,畢業半年後自主創業的2014屆本科畢業生中有46.9%的人三年後還在繼續自主創業,與2013屆(46.2%)基本持平;畢業半年後自主創業的2014屆高職高專畢業生中有45.8%的人三年後還在繼續自主創業,比2013屆(46.8%)略低。三年內,超過一半創業人群退出創業市場,創業失敗風險不容忽視。
本報告基於麥可思公司2018年度的大學畢業生跟蹤數據而撰寫,反映了社會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於大學生就業信息的跟蹤評價和公開發布。麥可思公司自2007年以來,每年對畢業半年後大學生的就業狀態和工作能力進行全國性研究,從2010年開始,連續九年對之前跟蹤過的全國2006~2014屆大學畢業生進行畢業三年後的職業發展跟蹤,建立了2006~2017屆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資料庫。
(麥可思研究院供圖)
Ⅷ 志願怎麼填
在這給你提供兩個有用信息:
(一)
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日前公布了全國普通高校規模以上專業2007年的就業狀況,其中涉及本科專業226個,就業狀況依據為每年9月初應屆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統計數據。
根據對2007年各本科專業初次就業率的統計,就業率位於前60位的專業分別是:金融工程、園藝教育、機械製造工藝教育、機電技術教育、電氣技術教育、汽車維修工程教育、烹飪與營養教育、市場營銷教育、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大氣科學、微電子學、采礦工程、石油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地質工程、礦物資源工程、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熱能與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建築學、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安全工程、油氣儲運工程、飛行技術、航海技術、輪機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輕化工程、紡織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信息對抗技術、工程力學、森林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茶學、基礎醫學、國際商務。
教育部公布2007年本科專業初次就業率前60強
(二)
平行志願
基本概念
這是高考志願的一種新方式,此前也在湖南、江蘇等地試行。從2008年起,教育部將在全國逐步推廣此類做法。
平行志願即在普通類院校各錄取批次分別設置一個平行院校志願和一個徵求平行院校志願,專二批次不設置徵求平行院校志願。提前錄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願均包含A、B、C3所院校,專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願均包含A、B、C、D、E5所院校。每所院校志願中含有6個專業志願和1個專業服從調劑志願。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願錄取結束後,省招辦將及時公布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專業及人數,未被錄取的考生須按省招辦規定的時間,自行前往市、縣(市、區)招辦規定的地點填報徵求平行院校志願。徵求平行院校志願包含A、B、C3所院校志願和1個院校服從志願。體育、藝術類各批次暫不設置平行院校志願,每批次設置第一至第四院校志願和院校服從志願,並按志願順序依次投檔。
普通類平行院校志願的投檔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在投檔時按考生五門科目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並逐個投檔,在依次檢索考生所填A、B、C或A、B、C、D、E志願時,只要被檢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經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該生即享受了該批次平行院校志願投檔機會,由高校決定其錄取與否及所錄取專業。平行志願投檔時,根據有關高校提出的調檔比例,按照投檔原則進行投檔。對五門科目總分相同的考生,按其語、數、外三門科目分數之和從高分到低分排序並投檔,如上述三門科目總分仍相同,則對這部分同分考生按其志願(按從A至C或從A至E的順序)全部投檔,由高校決定其錄取與否及所錄取專業。對實行自主選拔錄取高校確定的自主選拔錄取考生,且其A志願填報該高校,則按其A志願投檔。對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特長生、單科優秀學生等符合投檔條件的考生,分別按有關政策,並依照考生所報志願,進行補充投檔,由高校決定其錄取與否及所錄取專業。其中,對單科優秀考生,按其所填報平行志願中的最後一所院校志願投檔。
在高校錄取結束後,省招辦將通過市、縣(市、區)招辦及時向考生、社會提供考生錄取狀態和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專業及招生人數等信息查詢。未被錄取的考生須按省招辦規定的時間,自行前往市、縣(市、區)招辦規定的地點填報徵求平行院校志願(含院校服從調劑志願)。省招辦對填報徵求平行志願(含院校服從調劑志願)的考生按投檔原則再次進行投檔,由高校決定其錄取與否及所錄取專業。如考生不按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填報平行院校志願及徵求平行院校志願,則視為其自願放棄該志願填報機會。如考生不按當地招辦規定的程序對本人所填報的志願信息進行簽名確認,而對考生本人錄取產生的不利影響,由考生本人負責。
具體操作
1、什麼是 「平行院校志願」?
普通類考生可以在提前及本科各批次中分別填報A、B、C 3個平行院校志願,在專科各批次中分別填報A、B、C、D、E 5個平行院校志願。各院校志願之間是平行關系。另外,每個院校志願下可填報6個專業志願和1個專業服從志願。平行志願的填報時間分別是第一階段6月28日至7月1日;第二階段7月25日至7月27日。
2、什麼是「徵求平行院校志願」?
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願錄取結束後,省招辦將向社會公布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專業及人數,由市、縣(市、區)招辦在規定的時間、地點,組織未被錄取的考生填報「徵求平行院校志願」,在「徵求平行院校志願」中,考生還可填報3個院校志願和1個是否服從其他院校志願。省招辦將按平行院校志願投檔原則再次投檔。
徵求平行志願的填報時間是在錄取過程中每批次平行院校志願錄取結束後。
3、「平行院校志願」加「徵求平行院校志願」在錄取時怎樣操作?
(1)投檔原則:按「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投檔。
(2)投檔辦法:按普通類上線考生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由計算機對每個考生所填報的平行院校志願A、B、C 3個(提前和本科批次)或A、B、C、D、E 5個學校(專科批次)依次檢索,首先將考生檔案投給考生填報的A學校,如成績不夠,則投給B學校,如此類推,只要被檢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經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檔案投出則完成該考生投檔過程,投檔後由院校決定錄取與否。如果經檢索未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也完成了該考生的投檔過程。
在每批「平行院校志願」錄取後,對該批未被錄取的考生提供了又一次填報志願的機會,即「徵求平行院校志願」。屆時,將分別在每批的「平行院校志願」錄取結束後,由省招辦統計並向社會公布生源未滿的院校及專業缺額數,並由各市、縣(區、市)招辦組織本批次未被錄取的考生再次填報志願,即「徵求平行院校志願」。 「徵求平行院校志願」的投檔辦法按「平行院校志願」的操作辦法進行。
(3)每批院校投檔程序如下:
①進行平行志願的投檔;
②對未被投出的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特長生、報考非英語語種的外語專業的考生、報考民族院校的少數民族考生、單科 優秀學生等特殊考生,按照相應政策進行補充投檔;
③進行平行志願退檔處理;
④向社會公布錄取及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信息;
⑤未被錄取的考生填報徵求平行志願;
⑥進行徵求平行志願的投檔及退檔;
⑦徵求平行志願中的服從志願投檔及退檔。
4、符合條件的考生怎樣才能確保參加「徵求平行院校志願」的填報?
(1)考生在領取准考證同時領取《錄取進程表》,以了解整個錄取工作的時間安排和各項進程的安排。
(2)「徵求平行院校志願」的填報由省、市、縣(區、市)招辦組織進行。考生應在每批錄取過程中到市、縣(市、區)招辦以及所在中學的「公告欄」中了解錄取與否,查詢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情況,以及徵求志願填報的要求等;同時要注意省招辦在新聞媒體及各有關信息渠道上發布的相關信息。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參加徵求平行志願的填報。
5、實行新的志願填報辦法後,能否保證錄取的公平、公正?
省高校錄取工作已全部實行「網上錄取」,錄取工作全部依託計算機網路系統進行。先進的網路技術使高校招生錄取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公開、透明和高效;考生檔案的投放完全由計算機控制,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為因素的干擾,從技術手段上保證了錄取的公平、公正。
在長期的錄取工作中省招辦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制定了嚴格的紀律要求,省紀檢監察部門的同志參與招生錄取的全過程,同時邀請新聞媒體的記者到現場采訪,隨時進行監督,這些措施和辦法都切實地保證了錄取的公平、公正。
優勢比較
過去:先看志願再看分數。過去,每批次設置4個院校志願和1個服從志願。投檔時,第一步:省招辦根據考生志願分學校排序,比如在本科第一批院校錄取時,同時將所有第一志願填報南京大學的考生排序,將所有填報東南大學的考生排序……第二步:再從高分往低分順序向學校投檔。第一志願錄取結束後,再將未錄取考生按其所填的第二志願院校分別排序,然後從高分往低分投檔……以此類推。由於每批次考生只能選擇一個第一志願,其他志願錄取率相對較低,考生如果第一志願報考的學校不能錄取,所填第二、第三或其他志願院校已錄滿,那麼該考生就只能降低到下一個批次中錄取,個別考生甚至因此落榜。因此,怎樣選擇第一志願一直是考生和家長十分頭疼的問題。
現在:既看分數又看志願。今年實行平行志願後,每批考生可同時選擇A、B、C 3個或A、B、C、D、E 5個學校,錄取投檔時,「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第一步: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順序排序,比如最高分是700分,則先投700分的考生,再投699分的考生,再投698分的考生……以此類推。第二步:每個考生投檔時,按志願中先A學校,再B學校,再C學校的順序檢索,如考分夠A學校,就投檔到A學校,如不夠,則看B學校,以此類推……這樣就相當於考生一次選擇了3個或5個第一志願,擴大了考生選擇范圍。對未被平行院校志願錄取的考生,還可以再參加徵求平行志願的填報,使考生擁有了更多的錄取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報志願的風險。
填報志願方式的改變,是招生部門在現有的錄取模式下,堅持以考生為本,進一步為考生服務、為院校服務的一項重要改革,是深化公平競爭、公正選拔招生原則的重要舉措。這一辦法的優勢:
(一)對考生來說,擴大了考生的選擇范圍,降低考生填報志願的難度,有效地提高考生的錄取率。
(二)對於高校來說,生源素質更加均衡,也解決了以往投檔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滿而另一部分嚴重斷檔的問題,有利於順利地完成錄取工作。據模擬預測,平行志願一次錄取率可達90%以上。
(三)進一步提高了錄取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平行好處
以往,考生和家長填報志願時,「必修課」之一就是查詢有意報考高校往年的錄取情況:去年分數線高了,今年報考的人會少一些,分數就會降低。這種非正常現象又直接影響到下一年度考生的志願填報,於是頻頻出現「大、小年」等現象,造成惡性循環。前幾年未推行平行志願時,幾乎所有一流大學都曾遇到過在某地第一志願考生數不滿,錄取分數線僅為當地重點控制線的情形。
如果實行了「平行志願」,考生就不用再為一批次中的幾個志願先後發愁了,只要將自己心儀並符合自身水平的幾個學校都填上就可以了。在招生中,則按照分數高低錄取。一個批次里,一個學校進不了,可以到另一個學校,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平行志願最大的受益者是廣大考生,尤其是農村地區和貧困家庭的考生」,江蘇省教育考試院辦公室主任汪國培表示,設置平行志願增加了考生填報志願的范圍,減小了考生填報志願的難度和風險,增加了考生被投檔機會。據了解,江蘇省實行平行院校志願改革後,出現了「三減少、三提高」的可喜現象,即填報志願風險減少了,高分落榜現象減少了,高校斷檔現象減少了;志願匹配性提高了,錄取透明度提高了,人民滿意度提高了。
實施平行志願,變「志願優先、分數從高到低」為「分數優先,遵循志願」,體現了「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從字面上看,似乎「分數優先、遵循志願」模式更強調分數,對志願尊重不夠。但從深層次探究,原來的志願優先只能選擇一個志願,尊重的是一個選擇;而平行志願可以選擇三個第一志願,給考生更充分的表達個人志願的餘地和空間,尊重的是三個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說,平行志願的設置更能體現考生的意願,更尊重考生的志願。
近年來,高等教育發展步入大眾化階段,廣大考生已不滿足「上大學」,而要「上好大學、讀好專業」。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越來越成為爭奪生源的利器。
據了解,當初平行志願辦法剛出台時,一些高校也曾持反對態度,認為只有少數名牌高校才能從中受益,會降低自己學校的生源質量。不少高校招辦負責人擔心,「平行志願」有可能導致強校更強、弱校更弱。因為除重點院校,一般高校所錄取的考生,其分數將趨向「扁平化」。對於同一批次中的一些中、下等級的院校來說,很難吸收到高分考生。被同一所院校錄取的考生,分差都不會太大,學校總體生源質量就會有所下降,同時也不利於學校的發展。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負責人指出,平行志願的推行,使學生學業水平與相應高校社會公認度相對應,高校和考生達成「雙贏」。由於高校錄取考生學業水平較為接近,也有利於高校教學組織管理。更為重要的是,它對促進高校提高辦學質量具有激勵作用,學校要想提高生源質量,吸引更多學業能力強的學生報考,就必然會高度重視教育教學質量,以不斷提升學校的品牌效應。
風險提示
設置院校平行志願後降低了考生填報志願的風險,但並不能完全化解現行錄取體制下填報高考志願的所有風險。風險不是平行志願帶來的,在現行錄取體制下,院校調檔數大於其招生計劃數(高校調檔比例在1∶1.2范圍內),必然有一定數量的考生在公平競爭、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後自然落榜。因此考生填報志願仍然要准確定位,統籌兼顧,慎重選擇。並要及時了解省市縣招辦發布的有關信息,確保能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填報徵求平行院校志願。
Ⅸ 市場營銷志願問題。。。。
我就是學市場營銷專業的,怎麼說呢,這個專業可以說你什麼都學,譬如從產品研發之前的市場調查和研究開始,到產品、定價、分銷、促銷,廣告宣傳,品牌打造,客戶關系維護等整一過程,而且還會涉及管理學,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網路營銷,企業策劃,公共關系,商務談判,推銷學,經濟法,消費者心理學等等,總之學的內容很寬廣但是都學不精,都是點到為止,不像一些類似技術、設計等專業性那麼強,但是就業前景很好,基本上近幾年市場現狀是營銷人才供不應求,營銷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也很高,因為你想,大到國家形象和國際地位的樹立和提升,小到一家便利店的盈虧,都與營銷息息相關。 如果是剛剛畢業的話,一般都會做業務員,因為這個很鍛煉人,也能學到很多經驗,所以不管哪個行業,都需要業務員,不過也要拜託一些存在的普遍的對營銷的誤區,以為所謂營銷就是推銷,營銷專業你還可以選擇做策劃,如廣告策劃,一些活動策劃等等,還可以選擇做市場調查、公關人員、客戶服務,網路營銷等等,甚至像文秘,會計等也可以選擇,總之就業面很廣,不過也正因為就業面廣,門檻低,所以你如果選擇這個專業的話也要有一個心理准備,那就是打「持久戰」,要想在這個領域出類拔萃的話沒有經過風雨的洗禮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像我的話,是很熱愛營銷的,當初報志願的時候我可以報五六個學校,而且五六個學校中可以選擇該校的五六個專業,還可以專業服從,但是我選的五六個學校都是設置市場營銷專業的,而且每個學校光填一個專業,並且專業不服從,這在當時來講可是相當危險的,不成功便成仁,班主任好說歹說都沒讓我改變主意,不過結果么,不用說樓主也知道啦,O(∩_∩)O~ 個人認為興趣是第一的,因為你只有對某件事或某樣東西有興趣了你才會有激情有熱情,會全力以赴的去付諸行動,就像我,你看都半夜了還在為這營銷類的題目攪腦筋,呵呵,所以建議樓主你先考慮清楚自己的興趣和將來發展的志向在那方面,如果因為一些客觀原因退而求其次了,以後不說後悔吧多少會有遺憾,而且做著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讀著自己不感興趣的課本,多辛苦,呵呵。 以上個人見解,不說能幫助你解決問題至少希望對你有一點點參考價值吧,呵呵,加油哦樓主!
Ⅹ 市場營銷專業適合什麼樣的人學畢業以後做什麼高考志願填報
市場營銷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市場營銷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內,受到營銷方法與技巧容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營銷問題的基本能力。
市場營銷專業就業方向:市場營銷畢業生可以從事市場調研、營銷策劃、廣告策劃、市場開發、營銷管理、推銷服務和教學科研等工作。
市場營銷專業就業崗位如下:
1、企業的銷售部門的業務員或主管崗位;
2、零售企業或批發企業的促銷員、推銷員等崗位;
3、企業營銷部門的市場調查、信息統計、售後服務等崗位
4、企業的營銷策劃、市場預測人員;
5、各類咨詢公司的相關崗位.
市場營銷專業就業前景:市場營銷專業是經濟管理類專業中比較實用的類型,在市場經濟逐步完善的今天,對於作為獨立經濟實體的企業、公司,如果沒有專業的市場營銷人才,以科學、現代化的營銷手段來"做生意",肯定無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市場營銷人員是各個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不可缺少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