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網上銷售產品的選擇。企業首先要考慮產品自身的性能特點是否適合進行網路營銷。一般從大的方向來說,產品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經驗性產品, 一類稱為標准化產品。
第二,根據企業的物流配送能力以確定企業經營的產品種類。網路營銷消除了地域的限制,但是這僅限於信息的傳播。企業在實際的網路營銷過程中,不能忽視企業的自身營銷的區域范圍。遠距離的顧客購買時,要避免出現無法配送而使企業的聲譽受損,或者在進行配送時物流費用過大。因此,在選擇網路營銷產品時要考慮到實物配送的問題,選擇一些容易配送的產品進行網路營銷。另外一些易變質、變壞產品如食物等,配送起來也不方便。 在網路營銷中,企業的網上品牌的重要性怎麼說也不過分。因為在虛擬網路社會里,消費者憑什麼有信心購買你的產品,企業品牌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消費者希望與他們信任的公司打交道。此時,品牌成為了信任的代名詞,品牌塑造對於銷售有著切實的影響。
創建網上品牌的主要方法:
一是通過一系列措施如廣告、促銷以及產品包裝等推廣品牌;
二是通過產品的品質與顧客的使用經驗來建立品牌;
三是搞好網上公共關系,利用公關來建立品牌;
四是要持續不斷的塑造網上品牌形象,這是一個應長期堅持的工作。 (1)市場需求導向法。產品網路營銷可使企業較為迅速地了解到消費者的需求,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心理預期來為自己的產品制定價格,並隨著消費者需求變化而作出相應的修改。
(2)顧客定製定價法。企業可以根據顧客的選擇和要求及時進行定製生產,使得顧客跨時空得到滿足其個性化要求的產品和服務。
(3)成本加成定價法。這是傳統的基本定價方法,如果企業認為對市場需求估計不準,則可採用此方法,避免產生太大的誤差。
(4)拍賣式定價法。主要有拍賣式定價法和拍買式定價法。 1、希望能依託門戶的力量來吸引人氣
2、期待能讓消費者很好的參與互動來提升品牌影響力
3、利用一些獎品和獎勵來激勵參與者。但正是這些問題制約了其網路互動營銷的效果。 a) 小區推廣的意義和必要
當時代的車輪駛入到21世紀,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崛起,中國本土家電市場正由先前的以產品為導向的「產品競爭時代」向以服務為代表的「服務競爭時代」轉變。在這個過程中,家電企業產品本身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而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變革都以圍繞如何能快速方便地將產品送達顧客的手中,提高本企業在激烈競爭環境中的市場佔有率為中心展開。
在此前提下,有的廠商選擇了渠道為王,將渠道重心下沉,優化渠道效率的策略;有的選擇了終端為王,廣開網點的策略;有的選擇了利用傳統大賣場的強勢,期望快速走貨的策略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策略都是有道理的,但是這些策略歸納起來都只是從優化渠道結構和提高渠道效率這個角度來運作的,還沒有真正拉近產品本身和顧客之間的距離,所謂「行一百,半九十」,整個價值鏈條的環節就差最後一公里,那就是系統有效地出貨,而家電營銷的小區推廣是達到這個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b) 小區推廣的目的
家電營銷中小區推廣的本質是將銷售終端前移,再向消費者靠近一步,把為顧客貼身服務為根本宗旨,以產品質量為依託,以直銷為手段徹底解決家電行業渠道中「最後一公里」的服務問題。
無論是傳統的4P還是流行的4C,無非都是一點,那就是如果有效地在廠家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起一個平台,通過該平台將產品快速有效地銷售出去。而小區推廣的本質就是採用「市場前置」的打法,將終端前移並縮短其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讓消費者更加方便、更加質感、更加相信這個品牌。 不同的行業在小區推廣方面有不同的營銷方法和手段,正如「行業無大小,達者為先」得道理一樣,小區推廣在很多行業已經開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在建材類和衛浴行業。當然在家電行業也有一些企業在嘗試小區推廣這種新的終端運作模式,有的甚至直接照搬照抄建材類和衛浴類行業的小區推廣經驗,雖然有些企業也略有斬獲,但是相對於家電行業,這個略帶有技術色彩的產品的小區推廣方法和手段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
『貳』 家電行業網路營銷有哪些方式
迷惘是正常的.正說明你還不太理解營銷,下面粗介紹. 營銷網路概述 全球性的競爭催生了「營銷網路」(marketing network)概念的形成。 營銷網路是指公司在國內外尋找「戰略夥伴」或「同盟者」,並與他們結合起來,以獲得更廣泛、更有效的地區市場的一種發展戰略。營銷網路的建立,為某一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市場上同時推出同一新產品提供了可能,因而,也減少了由於種種原因的限制,使產品在進入其他國家和地區市場的時間上的延誤而導致被仿製者奪走市場的風險。 早在1975 年,日本企業就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尋找貿易夥伴,建立營銷網路。日本企業歷來以國內為生產基地,針對各個國家的特點開發適應各國需求的產品,發展出口貿易,取得了巨額利潤。同時,也遭到美國及其他一些國家的不滿和抵制,加上日元升值而帶來出口萎縮,迫使日本企業走出國門,到世界各國投資建廠,建立營銷網路。近幾年,日本企業以每年數百億美元的速度對外輸出資本,建立起自己的營銷網路。走出國門尋找貿易夥伴,走國際化、集團化道路,是90 年代企業營銷發展的又一新趨勢。 營銷網路的功能 它具有以下幾大功能: 一、商品流通功能 工人生產出的東西要拿出來銷售,要銷售就必須設點(店鋪),銷售點的大而廣之,細而化之,縱橫交錯,便成網路狀,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足夠的市場占據率,進而提高市場佔有率。因此營銷網路的商品流通職能是顯而易見的。企業通過自設的或代理商的銷售網路,將產品層層傳遞,最後在網路終端完成銷售,形成往返的資金流和物流,企業也因之不斷獲得利潤和生命活力。因此,營銷網路首先是一個「渠道」,一個實現資金流和物流不斷對流從而使企業不斷獲得生存和發展動力的 「渠道」。 二、營銷推廣和形象傳播功能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發展,企業營銷意識的增強,網路亦被賦予了營銷推廣的重要職能。在強力進行廣告促銷攻勢的同時,不能忘了提升企業在當地的形象和知名度。這與傳統的網路僅為銷售流通渠道的觀念相比前進了一大步。有的企業甚至先構築自己的營銷網路,創造市場,然後才建設工廠。如廣東TCL集團在 1992年進軍彩電市場時,根本沒有自己的彩電基地,但他們倡導「有計劃的市場推廣」概念,大力籌建在全國的營銷網路,沒有工廠找人代加工,硬是靠著網路在各地的強有力的市場營銷推廣,強力促銷.奇跡般在5年內躋身於中國彩電業三強之列,成為現代營銷學「先有市場,再造工廠」模式的典範。 三、信息採集功能 企業的決策行為不是憑空憑感覺做出的,而是源於對大量信息的收集、歸納及分析基礎上的認識。除重大決策行為需要專業調查公司參與外,大量的決策依然要靠企業的力量去收集信息。麗網路的末梢由於最接近於市場,消費者的意見,經銷商的態度乃至競爭對手的舉措在市場上均有敏感的反映,企業必須准確掌握這些信息才能有的放矢,做出正確決策指導企業採取相應的行動,在競爭中獲勝。因此網路內部的信息流通的暢通相當重要。企業必須加強制度管理和綜合培訓,大力確保網路信息流動的快速度和暢通,發揮網路在這方面的潛能。 四、網路的兼容性 網路的兼容性,即企業在實現一種產品銷售的基礎上,能不斷適應企業發展、新品拓展的需要,迅速有效地提高企業其他品類產品的銷售力,使其快速攻人市場並提高市場佔有率。當然,網路在兼容的同時也要注意自身產品以前的形象定位,盡量削弱對這種定位的負面影響,並達到不同產品之間在同一網路內互相映襯的效果,以有效節約企業資源。目前國內家電企業中建有最龐大、最細膩營銷網路的TCL集團,在已有的彩電、VCD、家庭影院等產品基礎上,正准備推出自己的 DVD、無繩電話機和電腦產品。如能發揮網路的兼容性優勢,那麼這些產品在全國的迅速提升是完全可能的。目前他們已開始正視這一問題,提出了「網路航空港」建設的戰略構想,著力提高網路的兼容性,快速提升新產品的市場份額。 五、吸納人才 龐大的營銷網路像龐大的根須,它的觸角伸展到哪裡,都會極大地樹立企業在當地的形象,像吸納水分一樣吸納當地的人才。這是「人才本土化」管理原則的要求,也是網路得以在當地紮根、不斷發展和繁榮的根本所在。這就要求各區域網路的負責人不僅要全力以赴銷售產品,更要注重網路單位在當地的內部管理及形象建設,提高網路的精神張力,大力吸納高素質的人才精英,強化其對企業的忠誠度,提高整個網路運作的績效和水平。 六、提供快捷、溫情服務 在日趨激烈的市場條件中,為消費者、客戶提供溫情、周到、細致而又快捷的服務已成為國內越來越多企業的共識。有家彩電生產企業甚至乾脆扯起了「服務營銷」的大旗、網路在各地的建設使服務在這些方面的迅速提升成為可能,龐大的網路可以提供對於消費者面對面的微笑與關懷,使消費者感受到企業的力量,進而產生無比的信賴。當然,這中間網路的擴張也要掌握——個「度」,避免盲目膨脹和延伸導致的低效作業現象。 綜上所述,目前一些企業營銷網路的建設已遠遠超出了銷售網路的概念范疇,它所具有的復雜功能使網路單位必須樹立長遠經營的眼光,並且融入當地社會與經濟生活,在銷售產品的同時不斷地傳播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如此,營銷網路的建設將最終成為企業永立不倒的基石,企業最寶貴的生命資源。 網路營銷(On-lineMarketing或Cybermarketing)全稱是網路直復營銷,屬於直復營銷的一種形式,是企業營銷實踐與現代信息通訊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指企業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網路為媒介和手段而進行的各種營銷活動(包括網路調研、網路新產品開發、網路促銷、網路分銷、網路服務等)的總稱。 廣義的網路營銷 網路營銷概念的同義詞包括:網上營銷、互聯網營銷、在線營銷、網路行銷等。這些詞彙說的都是同一個意思,籠統地說,網路營銷就是以互聯網為主要手段開展的營銷活動。 網路營銷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徵,從實踐中發現網路營銷的一般方法和規律,比空洞的理論討論更有實際意義。「中國網路營銷網」Tinlu匯集了最新最全最完善的網路營銷資訊.因此,如何定義網路營銷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理解網路營銷的真正意義和目的,也就是充分認識互聯網這種新的營銷環境,利用各種互聯網工具為企業營銷活動提供有效的支持。這也是為什麼在網路營銷研究必須重視網路營銷實用方法的原因。 狹義的網路營銷 狹義的網路營銷是指組織或個人基於開放便捷的互聯網路,對產品、服務所做的一系列經營活動,從而達到滿足組織或個人需求的全過程。網路營銷是一種新型的商業營銷模式
『叄』 壟斷競爭的家電行業的競爭策略在線等!!!
壟斷競爭,由於家電企業每家都會有一些區別,
那麼短期內他會有一些壟斷特點,
短期內壟斷競爭能獲得超額利潤,
利潤最大值為 邊際收益=邊際成本 時的產量,
也就是多生產一件商品的成本與收益相等。
長期來說,
由於壟斷競爭有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
長期的話超額利潤會吸引其他企業進入這個行業,
那麼商品需求降低,利潤會逐漸降低直到0,
這個時候不會有企業進入市場的激勵,
市場達到平衡。
如果做廣告的話,
對企業來講,
廣告的劣勢是增加競爭,
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選擇餘地。
優勢的話主要是培養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
企業的廣告能培養客戶對品牌的特殊偏好,
那麼你的產品與其他產品在嗜好方面會有更大差距,
那麼競爭會減少,利潤會增長。
企業喜歡找大明星代言廣告,
雖然廣告本身沒有什麼意思,
但是他也能給客戶一些信息概念,
比如,企業的實力,企業的產品足夠好,
因為很多企業做的都是回頭客,
只有產品夠好回頭客才會多才肯花大錢做廣告。
如果企業產品不太好,
那麼企業知道使用其產品的人不太可能再次購買,
無法帶來長期利益,
所以他們不會花大錢做廣告。
這也是為什麼春晚的那幾秒廣告費都是上y的原因了。
大概就這些吧。。。
『肆』 家電行業之間的競爭是怎樣的
首先是市場需求的形成,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人們的生活水平對於家電的需求,主要分為黑色家電(娛樂和消費電子)白色家電(解放人的雙手及更高級的生活享受)和米色家電(一般指廚電),以及精品小家電。目前黑電從改革之初的天南海北加長黃(即天津的「北京」南京的「熊貓」綿陽的「長虹」和陝西的「黃河」)後來還有如意、海燕、西湖等,現在主要是新四軍(海信、海爾、廈華、夏新)和老四家(長虹、康佳、創維、TCL)在競爭,外資的東芝、松下、日立、索尼、三星、LG、和飛利浦。白電主要是海爾和格力、美的(收購榮事達和小天鵝及華凌)海信(收購科龍和容聲)長虹(收購華意壓縮)、格蘭仕、TCl.外資有博士——西門子、伊萊克斯、惠而浦、LG\ 三星、通用電氣。
米色家電也有不少,海爾、西門子、華帝、老闆等
精品小家電:美的、格蘭仕、九陽、蘇泊爾、尚朋堂、海爾、格力、龍的、外資的飛利浦、伊萊克斯等
『伍』 急~~小弟要寫篇論文,其中有一節是「我國家電行業網路營銷存在問題分析」實在不知道怎麼寫了,跪求幫助!
家電行業網路營銷分析報告
http://www.qiyecg.com/html/yingxiaoxueyuan/shichangyingxiao/20070318/2123.html
『陸』 以家電產業為對象,分析一個其內部的競爭結構和格局
展望2001年,有關專家預計國內需求還不會在短期內復甦,因而今年實際上將成為家電企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化的關鍵年。
據美蘭德信息公司與全國21家調查機構最近對上海、北京等22個城市居民生活進行調查,在2001年有相當部分家庭仍有意向購買家用電器,意向購買支出達440億元左右,這個數字比2000年增長了37.3%。據該公司調查,去年上海、北京等22個大城市家庭購買家電支出總額高達320億元,按實際購買家庭戶數平均計算,每戶支出約4800元。調查結果表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新一輪家用電器的更新換代速度將加快,家用電器市場的銷售仍具有廣闊的前景。
簡單重組並非萬能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中國家電行業面臨大調整。不絕於耳的價格大戰,電子商務,多元發展,黑白交融,網路家電,聯合結盟,家電行業新聞不斷。種種跡象表明,國內家電業已經揭開了新一輪產業結構大調整的序幕。在硝煙彌漫的價格大戰和尋找新技術新產品的突破口面前,中國家電業的發展和前景便成為引起人們深層思考的重要現實問題。
根據以往的模式,不外乎是沒有競爭力處於劣勢的小企業倒閉,實力強的大企業進行兼並組合跨區域並購,以重整河山。然而,今天與過去所不同的是,家電業面臨著多重問題:隨著我國加入WTO的臨近,我國企業在管理、質量、技術和科技含量諸方面必須積蓄足夠的力量,迎接國際市場的挑戰;在國內,城市家電市場已經飽和,農村市場的開發難以到位,在時間差和空間差的夾縫中怎樣作為等,來自國際和國內的雙重壓力,遠非一個簡單的重新組合所能釋放。
家電廠商將加大科技和新產品開發力度
從目前各公司對科研的重視程度來看,估計明年國內將在核心技術會有所突破,康佳可能會推出技術上更為先進的彩電晶元,而在製冷電器的無氟壓縮機、影碟機的解碼晶元等領域,都可能會出現突破。有消息透露,粵美的集團在上市後,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去年僅空調投入新產品就達60多款,於是占總銷量60%的新產品迅速成為公司利潤和收入增長的保證,成為中國家電業中為數不多的連續幾年保持業績高速增長的企業。
跨行業投資及合作將加速
家電類上市公司內部其他行業產品所佔比例將有所增長。從最近幾年來看,家電行業由於競爭太過激烈,許多企業已經實施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戰略,因此今年許多家電企業內部產品的結構將發生較大的變化,如康佳的最終目標是家電產品佔30%,移動通信產品佔30%,而剩下的全部將是網路產品,其他的如廈華、海信、長虹、粵美的、萬家樂等大部分家電類上市公司均將在明年增加家電以外行業的投入。
幾年前便開始涉足摩托車和汽車行業實行多元化發展的春蘭集團,最近又在董事局增加了比例超過1/4的經濟研究、自然科學領域中的專家學者為外聘董事,公司近期的投資項目開始向高科技領域邁進。
長虹集團的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取得重大進展,產品結構開始向信息產業進軍,已先後和東芝、松下、飛利浦等國際著名企業建立技術聯盟。海信集團建立的信息產業園也標志著它們將從傳統家電製造業轉型升級為以信息服務業為主的企業。
從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的變動到公司投資方面的轉移,從戰略性的聯盟到國際化的拓展,從產品結構的調整到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轉型升級,人們看到的是中國家電企業正在發生的深層變化,一個重新構築的新產業格局已經初見端倪。
今年國內家電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由於外資企業、鄉鎮企業和私人企業不斷加入家用電器製造領域,家電業將繼續演繹更加激烈的產業重組和行業調整。
家電業傳統營銷模式受到挑戰
一項來自權威調研機構的最新調查表明,以廣告拉動銷量的中國家電業傳統的營銷模式正在受到嚴峻挑戰。
最新統計數據表明,在廣告投入方面,國產品牌仍是主力。在由北京經略智成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提供的2000年1至7月廣告費用排行榜上,新飛以3962.97萬元的廣告支出高居榜首,其後依次排名為海爾3801.79萬元、容聲2683.87萬元、美菱2489.63萬元,顯示出國產冰箱巨頭對廣告的重視。而外資品牌在廣告投入上顯然沒有國內品牌那麼大方,在此排行榜上,伊萊克斯列第五,西門子列第八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國產品牌巨額的廣告投入並沒有帶來相應的銷售回報。據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對全國35個城市106家商場的調查表明,截至2000年8月,以伊萊克斯、三星、西門子為代表的國外品牌市場份額已達28.1%。其中,進入中國市場僅3年的伊萊克斯的零售量及佔有率高達12.9%,在全部20個品牌中名列第二,成為國產品牌最強勁的競爭對手。而國產品牌中,海爾、容聲、新飛雖然在全國綜合市場佔有率仍高居前三位,但在城市市場上,除海爾外,其他均不太理想。
洋品牌雖然在廣告投入上採取了低姿態,但卻在影響長期購買力的品牌、技術、服務上不斷優化組合。以上升勢頭最猛的伊萊克斯為例,作為全球最大的家電製造商,進入中國市場後,根據中國國情不斷進行品牌推廣,其平易務實、充滿親情的營銷策略極其適合現代年輕人的品牌消費的心理需求。同時,依靠強大的資金與技術實力,國外品牌在推出新品上,已呈加快趨勢。伊萊克斯中國區總裁就曾表示:在歐洲家電市場已日趨成熟,家電很少做廣告,伊萊克斯花大量資金都是用於技術研發,這樣對消費者更實惠。廣告投入與銷售提升並沒有直接必然聯系。這組反差強烈的數據,除了顯示中國消費者日趨走向成熟外,也給國產品牌提出嚴峻課題
『柒』 家電行業的競爭狀況
2007年,國內白色家電市場呈現城鎮更新、鄉村普及。中心城市保有量相對較高,
開拓中小城鎮與鄉村市場成為內銷增長動力。冰箱進入城鎮較早,面臨更新換代,
且鄉村普及令需求潛力得以釋放,加之科龍與美菱恢復性增長,令冰箱內銷增長顯
著。空調進入城鎮較晚且未向鄉村普及,處於城鎮飽和與鄉村需求難釋的境況,令
內銷增幅驟降甚至負增長。獨具的價格優勢令白色家電出口持續高幅增長,退稅是
出口獲利重要來源。出口擴大產銷可提高產能利用率,凸顯規模效應,利於攤薄單
位成本。降低家電出口退稅率令企業原材料成本增加,擠壓了盈利空間。人民幣升
值對家電企業影響負面,產能過剩致使出口成為企業生存的倚仗,低價低成本是主
要優勢,匯率變動難以實現出口價格提升。非關稅壁壘作用凸顯,主要出口地區提
高節能指標和徵收回收費;換用新冷媒製冷劑令空調單位成本增加,削弱了出口成
本優勢。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對我國家電產品實行反傾銷措施,倘若遭受全面反傾銷
,必定對家電行業和企業造成致命打擊。
第一章 2006年全球白色家電產業發展概述
第一節 發展現狀
一、整體狀況
二、空調
三、電冰箱
四、洗衣機
第二節 基本特點
一、行業進入壁壘低,競爭者眾多,市場逐漸呈現飽和狀況。
二、廠家差異化道路
三、市場細分更加明顯
四、產品走向
五、行業加速整合
第三節 主要國家與地區
一、美國:市場成熟、需求增長平穩,品牌眾多,市場競爭激烈
二、歐洲:市場首次出現負增長、新的環保政策加大外來品牌進入的難度
三、日韓:消費市場保持平穩,產量逐漸外移
四、印度:市場潛力巨大,未來戰略要地
第二章 2006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發展概況
第一節 發展現狀
一、產業規模
二、產業結構
三、產業競爭
第二節 基本特點
一、國內廠商的市場地位優勢依舊明顯
二、各廠商上紛紛將注意力瞄向三四級消費市場
三、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制約行業發展
四、中國白色家電產業正處於整合關鍵期
五、宏觀政策利於行業整體發展
第三節 重點地區發展概要
一、長三角
二、珠三角
三、其他重點區域
第三章 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發展預測
第一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趨勢分析
一、空調市場發展趨勢
二、電冰箱市場發展趨勢
三、洗衣機市場發展趨勢
第二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規模預測
一、空調市場預測
二、電冰箱市場預測
三、洗衣機市場預測
第三節2007-2011年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結構預測
一、產品市場結構
二、區域市場結構
三、營銷渠道結構
第四章 006年中國白色家電細分產業研究
第一節 空調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
三、阻礙因素
第二節 電冰箱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
三、阻礙因素
第三節 洗衣機產業
一、發展狀況與特點
二、驅動力:技術創新成為產業熱點
三、阻礙因素
第五章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競爭分析
第一節 國內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二節 國外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三節 渠道廠商
一、競爭策略
二、白電市場的渠道結構
三、細分市場的渠道結構
四、渠道發展特點
五、各廠商比較分析
第六章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分析
第一節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發展研究
一、特徵
二、趨勢
第二節 中國白色家電產業鏈模式演進
一、產業生命周期
二、傳統模式與新型模式
三、演進路徑與挑戰
第七章 我們的建議
第一節 對政府的建議
一、宏觀調控
二、更加發揮家電行業協會的幫助企業經營的作用
三、指導家電行業發展方向,增強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第二節對 廠商的建議
一、產品策略
二、價格策略
三、渠道策略
四、品牌策略
五、服務策略
第三節對 渠道商的建議
一、改進運作模式達到與廠家的雙贏
二、避免盲目投資,減少渠道成本擴大銷售利潤
三、品牌店、超市和大型百貨商場惟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才能保存自己的份額
『捌』 中國家電行業競爭力分析
全球家電銷售額起底回升,亞太地區市場份額較大
國際著名咨詢機構Statista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主要家電(包括九類:洗衣機、滾筒式烘乾機、洗碗碟機、冰箱、冰櫃、炊具/烤爐、爐灶、抽油煙機、微波爐)的銷售規模達到1830億歐元(按照歐元兌美元比例為1.11),約合2031億美元,同比增長3.4%。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家電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玖』 家電行業如何有效的做網路營銷
1)、面向企業用來戶進行推廣:源家電行業企業網路營銷開展首先需要明確定位,根據自身的產品特點,面向企業用戶進行推廣。
2)、圍繞產品進行營銷推廣:將家電企業的產品利用網路營銷推廣出去,是家電企業上網的主要目的。通過網站產品介紹展示、產品信息發布、產品關鍵詞廣告投放、產品在線洽談等多種途徑,面向企業用戶,圍繞產品進行營銷推廣是家電行業網路營銷的基本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