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一直是美國天然氣出口國是什麼意思
是病句,因為主語是中國,謂語是美國天然氣,賓語是出口國,也就是說中國是出口國,如果想表達描述中的意思,應該更換主語,或者出口國改成進口國。
㈡ 美國天然氣行業與中國有什麼不同
行業區別:
美國將天然氣作為發電的主要能源。在中國,天然氣主要用於民用。
美國天然氣供應量龐大、價格低廉;中國天然氣開采量不足,對進口依賴較大。
中國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與美國天然氣產業相比還有不小差距。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也是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國。天然氣消費構成中,天然氣發電佔比為主體,其次是工業用氣,再次是居民用氣。
美國天然氣能大規模地消費和推廣,與天然氣價格優勢和管網基礎設施的優勢是分不開的。頁岩氣革命爆發之後,大量美國國內投資和國際投資流向美國,為頁岩氣革命添薪加柴。頁岩氣產量在這樣的環境下保持了持續穩定增長。
㈢ 美國政府是如何利用網路營銷推廣所謂的自由和民主的
網路營銷來,我們不妨將自其理解成為「大眾傳媒」。而電視作為大眾傳媒中最為關鍵的一個媒介,是很多美國政府官員進行價值熏陶的手段。
以美國的總統競選為例。大眾傳媒與美國總統選舉密不可分。美國的總統競選運動成為一種媒體策劃下的「儀式「和」表演」。大眾傳媒對美 國總統選舉的影響表現為:關於競選過程的消息大部分來自媒體;在形成選民對候選人的印象上有著巨大影力;媒體新聞報道的方式有助於確 定公眾認為重要的政治問題,從而影響公眾對候選人的選擇;媒體在投票日開展的離場民意測驗對選民行為有一定影響。也正因為以上這幾點,競選人可以通過以電視作為媒介,將其所謂的「民主」與「自由」的思想灌輸給選民,從而俘虜人心。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近幾年來,由於媒體在總統競選中扮演的角色超越了它本來的功能,給競選帶來種種負面效應。
這是我綜合一些相關報道以及自己的理解所作出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到你!
㈣ 國外網路營銷發展現狀
多數國家已進入信息時代,網路接入和先進的終端設備給互聯網專營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屬環境。下面舉幾個例子來解釋下國外網路營銷的現狀:
美國也在不斷地完善互聯網營銷的法律法規體系來給消費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網路購物環境。
新加坡不僅及時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引導企業進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還積極推動網路營銷的發展,消除電子商務發展的安全障礙,並確保網上交易者獲得全面、安全和高質量的服務。
以電子產品著稱的日本也正在積極實施互聯網營銷, 而這對於加大電子產品在全球的市場佔有份額,促進企業轉型,助推經濟增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由於互聯網營銷因不受空間、地域、時間限制的優勢, 也逐漸成為重要的市場交易模式,網路營銷已成為經濟最具有活力的增長點。
㈤ 同為天然氣,為何美國的價格要遠遠高於俄羅斯
美國提高天然氣的價格,是為了賺錢,美國有限制一些國家購買伊朗的天然氣,使得伊朗的天然氣無處可售,然後自己低價買回;還有一個原因也有受美國國內的天氣影響,嚴寒天氣導致天然氣漲價。
還有就是美國不讓各國去購買伊朗的石油天然氣等,但是美國又給一些國家購買的權利,美國這樣做是為了給伊朗一點顏色看看,但是又不能做的太過分,所以給一些國家購買權利,也體現了美國的慷慨大方,真是一手好牌啊,然後自己再將伊朗天然氣低價買回,再高價賣出。
當然天然氣的漲價也有受美國國內的天氣影響,嚴寒天氣導致天然氣漲價。但是美國的天然氣並不是很缺乏的,因為美國開採的技術是成熟的、成本都是很低的。
㈥ 國外的網路營銷現狀
多數國家已進入信息時代,網路接入和先進的終端設備給互聯網營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內環境。下面舉幾個容例子來解釋下國外網路營銷的現狀:
美國也在不斷地完善互聯網營銷的法律法規體系來給消費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網路購物環境。
新加坡不僅及時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引導企業進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還積極推動網路營銷的發展,消除電子商務發展的安全障礙,並確保網上交易者獲得全面、安全和高質量的服務。
以電子產品著稱的日本也正在積極實施互聯網營銷, 而這對於加大電子產品在全球的市場佔有份額,促進企業轉型,助推經濟增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由於互聯網營銷因不受空間、地域、時間限制的優勢, 也逐漸成為重要的市場交易模式,網路營銷已成為經濟最具有活力的增長點。
㈦ 俄羅斯與美國的石油天然氣貿易
20世紀20~40年代,北美墨西哥灣的美國、墨西哥和委內瑞拉是石油出口的主要基地。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國,石油總蘊藏量佔世界的2.9%,天然氣總蘊藏量佔世界的3.3%。美國又是最大的能源消費國,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美國一次能源的消費量超過了20億噸油當量,佔世界總消費量的24%。如今委內瑞拉、墨西哥的大量原油流向美國,從而開始改變了世界石油貿易的地理分布。
迄今,每年除自產外,美國消費量的一半以上靠進口,是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進口的石油主要來自中東、北非和幾內亞灣地區,約占石油進口量的2/3,另外,也從拉美和加拿大進口一部分。
隨著世界能源需求的增加及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天然氣以其獨具的優勢,正在成為備受人們青睞的能源。美國《油氣雜志》曾報道,市場分析家們預測,2010年美國天然氣消費量將從目前的5800億立方米,增加到8000億立方米以上。
從波斯灣、拉丁美洲國家進口能源是美國對外能源政策優先發展的方向,在其單邊世界指導下,為了石油發動了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後,動盪的海灣,風雲變幻的拉美,促使美國能源外交呈多元化趨勢。美國能源對外政策的基本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全球能源安全體系的同時,提高美國的能源安全;其次是保存美國的能源。」美國將「保障相應的能源生產基地」僅排在防止核武器擴散下,可見美國對能源的重視。美國不僅與西方發達國家在進口能源方面有共同的利益,還是西方發達國家協調能源政策的領袖人物。2002年俄美峰會發表了《關於新一輪能源對話的聲明》,標志著俄美能源合作進入了新階段。
一、美國在中東環裏海大中亞地區的政策及與俄羅斯的較量
美國將環裏海地區視為與波斯灣同等重要的地位,並將環裏海與波斯灣一起劃入其戰略利益范圍。裏海石油儲量超過200億噸,天然氣儲量18萬億立方米,成為僅次於波斯灣的第二大油氣產區,美國將環裏海地區油氣視為能夠保持21世紀上半葉世界石油市場穩定的重要因素。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烏茲別克、哈薩克、土庫曼等都是該地區重要國家。美國認為亞塞拜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美國擬引亞塞拜然天然氣入歐,向歐洲供應天然氣,打破俄羅斯的壟斷地位。此外,美國還欲打破俄羅斯在供歐天然氣的壟斷地位,計劃修建穿越土耳其的天然氣管道,將亞塞拜然的天然氣引入南歐和中歐。美國利用當地的新老盟友:土耳其、亞塞拜然、喬治亞與波斯灣的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聯酋將兩大油氣區連成一片,與俄羅斯既合作又較量。
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表示,伊朗和俄羅斯兩個天然氣大國可以建立一個類似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天然氣輸出國組織。伊朗提出創建「天然氣歐佩克」的倡議,得到普京的回應。2007年普京訪問卡達時表示,目前天然氣出口國必須協調彼此的行動,不反對建立一個類似於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天然氣歐佩克」。「天然氣歐佩克」目前暫時沒成立,但決定成立高級委員會,協調論壇成員國今後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針對俄羅斯近來欲壟斷能源,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授權政府對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及類似組織的價格操縱行為提起訴訟的新議案。俄羅斯外交部立即對該議案予以抨擊,稱其違反了國際法准則。
美國在中東環裏海大中亞地區有自己的能源利益、地緣戰略利益,更有支持協助該地區獨聯體國家擺脫俄羅斯控制,阻止由俄羅斯壟斷世界油氣的價格及油氣管道的走向。該地區集中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第一大和第二大產油氣區,所以中東環裏海大中亞地區是俄美能源爭霸最重要的地區,該地區的爭霸將一直持續下去。「9·11」事件後美國在該地區處於優勢,在協助獨聯體國家反對派發動的「顏色革命」方面也取得了成功的優勢,但目前俄羅斯充分利用手中的油氣展開能源外交攻勢,不但暫時沒有挑戰歐佩克的地位,反而利用與這些國家擁有油氣資源的共同利益與這些國家結盟,加上該地區獨聯體國家經濟困難,急欲出口能源緩解經濟困境。蘇聯時期建成的油氣管道成就了今日俄羅斯能源霸國的地位,也使該地區獨聯體國家暫時很難擺脫俄羅斯的控制。
俄羅斯經濟雖然繼續增長,但資金短缺是俄羅斯面臨的最大困難。因此,在中東環裏海大中亞地區,俄羅斯也需要美國的資金投資油氣開發及管道建設。總之,俄美在中東環裏海大中亞地區既體現能源爭霸的一面,又體現合作的一面。世界能源政治格局的走向也由該地區能源爭霸的結果決定,既決定著世界能源政治格局的走向,也決定著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的走向。
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政策及與俄羅斯的合作
美國的能源政策自始至終強調對象國的內部穩定和民主發展,天然氣產量前三位的國家是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其中,俄羅斯天然氣產量6121億立方米,佔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21.4%;美國天然氣產量5241億立方米,佔世界總產量的18.3%;加拿大天然氣產量1870億立方米,佔世界總產量的6.5%。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其消費量佔世界的1/4強,達7億多噸。迄今,每年除自產外,消費量的一半以上靠進口,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2005年世界天然氣消費量達27496億立方米,俄羅斯僅次於美國,為世界第二大天然氣消費國,消費量達4051億立方米,佔世界總消費量的14.7%。保存能源是美國主要能源政策之一。俄羅斯特別重視發展與亞太國家的能源合作。一方面,亞太地區的能源需求穩步增長;另一方面,亞太地區又是新興的資本市場,世界地緣戰略中心向此轉移,該地區聚集了中、美、日等重要國家。
與歐洲市場相比,俄羅斯出口到亞太市場的石油數量就顯得微不足道了。2004年,俄羅斯出口到世界上最大的三個石油消費國的原油分別為:美國443.26萬噸、日本709.73萬噸、中國772.23萬噸。其中向日本輸出的石油比2003年還略有減少;向中、美輸出的石油比2003年雖稍有增加,但顯然增幅與需求遠不相稱。俄羅斯工業和能源部長赫里斯堅科說,俄羅斯將大幅增加對亞太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預計到2020年俄羅斯對亞太地區的油氣出口在俄羅斯油氣出口總量中所佔比例將由目前的3%和5%提高至30%和25%。在未來的15年間,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與天然氣出口國,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將在佔領傳統歐洲市場的基礎上,加大向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等亞太地區的出口。到2020年前,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的對外出口前景,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等亞太國家將成為主要供應國家。但這一切將取決於俄羅斯的管道進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建設。
成立於1989年的亞太經合組織,是與俄羅斯能源對話的組織之一,集中了亞太地區近20個國家,中、俄、美、日、加、澳、墨、智等國家都是其成員。此外,日本與俄羅斯都提出了構建能源共同體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