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房地產市場營銷中存在的風險

房地產市場營銷中存在的風險

發布時間:2021-03-10 15:26:59

Ⅰ 我國房地產企業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目前我國的房地產企業在營銷方面已經非常重視,現在大部分開發商都把開發的項目交給代理商來銷售。這樣做雖然會付出些報酬,但是回款卻2得到了保證。目前我國的營銷團隊的建設也已經由以前的第一代銷售理論逐漸轉變向第四代營銷模式,現在的營銷團隊很重視營銷理念的建設,甚至現在的購房群體也已經有了自主購買的模式。這種發展是營銷的進步,也是人性化的轉變。但是並不是說這樣就沒有問題,相反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透明化逐漸顯示出來代理公司人難找、人難留、團隊不穩定等等現象。營銷靠團隊,但是市場透明化了售樓人員工資反而低了,說雖然有個好聽的名字--置業顧問,但是待遇不穩定。團隊建設不穩定:很多公司發展良莠不齊甚至有些做過兩個月的置業顧問就跑去做售樓經理了,團隊的管理還沒有正規化。
我個人認為只要還是利益在作怪,營銷中需要的人才第一要專業對口。第二要長線發展,公司要簽合同,要不然人員流失客戶就流失,匯款的不到保證誰來負責。第三要向國際化接軌,雖然房地產市場在中國逐漸成熟,營銷模式天天更新,但是還沒有正式和國際接軌,將來的營銷手段肯定會是面對面的營銷,也就是說開發商直接面對客戶,甚至一定會出現預訂式開發和銷售。
目前來看也就是營銷隊伍不健康!

Ⅱ 房地產投資有哪些風險

房地產投資過程中,投資風險種類繁多並且復雜,其中主要有以下幾種:
(1)市場競爭風險。是指由於房地產市場上同類樓盤供給過多,市場營銷競爭激烈,最終給房地產投資者帶來的推廣成本的提高或樓盤滯銷的風險。市場風險的出現主要是由於開發者對市場調查分析不足所引起的,是對市場把握能力的不足。銷售風險是市場競爭能力的主要風險。
(2)購買力風險。是指由於物價總水平的上升使得人們的購買力下降。在收入水平一定及購買力水平普遍下降的情況下,人們會降低對房地產商品的消費需求,這樣導致房地產投資者的出售或出租收入減少,從而使其遭受一定的損失。
(3)流動性和變現性風險。首先,由於房地產是固定在土地上的,其交易的完成只能是所有權或是使用權的轉移,而其實體是不能移動的。其次,由於房地產價值量大、佔用資金多,決定了房地產交易的完成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這些都影響了房地產的流動性和變現性,即房地產投資者在急需現金的時候卻無法將手中的房地產盡快脫手,即使脫手也難達到合理的價格,從而大大影響其投資收益,所以給房地產投資者帶來了變現收益上的風險。
(4)利率風險。是指利率的變化給房地產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性。利率的變化對房地產投資者主要有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對房地產實際價值的影響,如果採用高利率折現會影響房地產的凈現值收益。二是對房地產債務資金成本的影響,如果貸款利率上升,會直接增加投資者的開發成本,加重其債務負擔。
(5)經營性風險。是指由於經營上的不善或失誤所造成的實際經營結果與期望值背離的可能性。產生經營性風險主要有3種情況:一是由於投資者得不到准確充分的市場信息而可能導致經營決策的失誤;二是由於投資者對房地產的交易所涉及的法律條文、城市規劃條例及稅負規定等不甚了解造成的投資或交易失敗;三是因企業管理水平低、效益差而引起的未能在最有利的市場時機將手中的物業脫手,以至使其空置率過高,經營費用增加,利潤低於期望值等。
(6)財務風險。是指由於房地產投資主體財務狀況惡化而使房地產投資者面臨著不能按期或無法收回其投資報酬的可能性。產生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購房者因種種原因未能在約定的期限內支付購房款;二是投資者運用財務杠桿,大量使用貸款,實施負債經營,這種方式雖然拓展了融資渠道,但是增大了投資的不確定性,加大了收不抵支、抵債的可能性。
(7)社會風險。是指由於國家的政治、經濟因素的變動,引起的房地產需求及價格的漲跌而造成的風險。當國家政治形勢穩定經濟發展處於高潮時期時,房地產價格上漲;當各種政治風波出現和經濟處於衰退期時,房地產需求下降和房地產價格下跌。
(8)自然風險。是指由於人們對自然力失去控制或自然本身發生異常變化,如地震、火災、滑坡等,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性。這些災害因素往往又被稱為不可抗拒的因素,其一旦發生,就必然會對房地產業造成巨大破壞,從而對投資者帶來很大的損失。

Ⅲ 關於房地產投資的風險主要有哪些的問題分析

房地產投資的風險主要有哪些?房地產投資過程中,
投資風險種類繁多並且復雜,
其中
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市場競爭風險。是指由於房地產市場上同類樓盤供給過多,市場營銷競爭激烈,最
終給房地產投資者帶來的推廣成本的提高或樓盤滯銷的風險。
市場風險的出現主要是由於開
發者對市場調查分析不足所引起的,
是對市場把握能力的不足。
銷售風險是市場競爭能力的
主要風險。

2
、購買力風險。在房地產投資的風險主要有哪些
的分析中,是指由於物價
總水平的上升使得人們的購買力下降。
在收入水平一定及購買力水平普遍下降的情況下,

們會降低對房地產商品的消費需求,
這樣導致房地產投資者的出售或出租收入減少,
從而使
其遭受一定的損失
3
、流動性和變現性風險。首先,由於房地產是固定在土地上的,其交易的完成只能是
所有權或是使用權的轉移,而其實體是不能移動的。其次,由於房地產價值量大、
佔用資金
多,
決定了房地產交易的完成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這些都影響了房地產的流動性和變現
性,
即房地產投資者在急需現金的時候卻無法將手中的房地產盡快脫手,
即使脫手也難達到
合理的價格,從而大大影響其投資收益,所以給房地產投資者帶來了變現收益上的風險。

Ⅳ 投資房地產有什麼風險

1、市場競爭風險。是指由於房地產市場上同類樓盤供給過多,市場營銷競爭激烈,最終給房地產投資者帶來的推廣成本的提高或樓盤滯銷的風險。

2、購買力風險。是指由於物價總水平的上升使得人們的購買力下降。在收入水平一定及購買力水平普遍下降的情況下,人們會降低對房地產商品的消費需求,這樣導致房地產投資者的出售或出租收入減少,從而使其遭受一定的損失。

3、流動性和變現性風險。由於房地產是固定在土地上的,其交易的完成只能是所有權或是使用權的轉移,而其實體是不能移動的。房地產投資者在急需現金的時候卻無法將手中的房地產盡快脫手,即使脫手也難達到合理的價格,從而大大影響其投資收益。

4、利率風險。是指利率的變化給房地產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性。貸款利率上升,會直接增加投資者的開發成本,加重其債務負擔。

5、財務風險。是指由於房地產投資主體財務狀況惡化而使房地產投資者面臨著不能按期或無法收回其投資報酬的可能性。

(4)房地產市場營銷中存在的風險擴展閱讀:

房地產收益方式:

1、投資分散策略

房地產投資分散是通過開發結構的分散,達到減少風險的目的,一般包括投資區域分散、投資時間分散和共同投資等方式。房地產投資區域分散是將房地產投資分散到不同區域,從而避免某一特定地區經濟不景氣投資的影響,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

2、投資組合以及保險保險

對於房地產投資者來說購買保險是十分必要的,它是轉移或減少房地產投資風險的主要途徑之一。保險對於減輕或彌補房地產投資者的損失,實現資金循環運動,保證房地產投資者的利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對於嗇房地產投資者的信譽,促進房地產經營活動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房地產保險業務主要有房屋保險、產權保險、房屋抵押保險和房地產委託保險。房地產投資者在購買保險時應當分考慮造反房地產投資者所需要的保險險種,確定適當的保險金額,合理劃分風險單位和釐定費率以及選擇信譽良好的保險公司等幾方面的因素。

Ⅳ 房地產營銷策劃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簡單一點說,其內容包含如下:
房地產項目全程營銷策劃內容
[項目前期策劃]
1、市場調研及走勢分析、預測
□ 宏觀、微觀市場走勢分析
□ 最新房地產市場行情分析
2、前期產品及市場定位可行性研究
□ 產品定位分析
□ 市場定位潛力分析
□ 市場定位風險分析
□ 市場定位的可行性評價
□ 項目市場定位
3、品牌戰略策劃
□ 名稱確定建議及推廣名確定
□ 樓盤風格確定
□ 建築用料的建議
□ 項目賣點的挖掘及提練
□ 小區環境營造—空間環境、生態環境、視覺環境、人文環境、智能環境
□ 小區景觀設計要點(環境規劃)
□ 電梯的設置
□ 停車庫設計要點、車位比例及安排
□ 會所功能內容劃分及概念的提煉
□ 裝修標准
□ 社區服務項目配置建議
□ 物業管理服務項目建議

[項目營銷策劃]
□ 項目營銷階段性劃分
□ 項目分期推出的戰術部署及促銷手法建議
□ 市場進攻要點有切入法建議(入市時機)
□ 價格策略制定
□ 價格體系及付款方式原則
□ 現場包裝要點
□ 賣場包裝要點
□ 賣場促銷要點
□ 展銷會舉辦方案
□ 外銷方案制定
□ 制定CS系統(顧客滿意系統)
□ AIDAS原理(階段性促銷活動策劃)
□ 模型製作指導
□ 收集市場反饋信息及時調整營銷方案
□ 分銷網路輔助措施
□ 新聞推廣方案(軟性文章及題材炒作)
□ 公關推廣方案(政府機關及集團購買的可能性建議)

[廣告、宣傳、推廣設計]
(一) 品牌識別
1、礎系統設計—標志(LOGO)標准
1) 展示系統設計
□ 地盤形象設計
□ 工地圍牆展示設計
□ 工地路牌、樓體招示布、工程進度牌
□ 售樓形象展示
□ 售樓處外觀展示指導
□ 售樓處內部形象定位指導
□ 售樓處設計建議
□ 樣板房形象定位、效果建議
□ 售樓處展板保保創意建議
□ 看樓車體外觀設計
□ 售樓人員服裝設計、保安服裝建議
2)展示系統設計
□ 售樓書、折頁
□ 售樓合同及相關文件格式
□ 價目表、付款方式單頁設計
□ 工作證(卡)、售樓人員名片
□ 辦公事務用品
3)廣告類規范
□ 報紙廣告標准格式
□ 電視廣告標准格式
□ 手提袋
4)售樓導示系統
□ 樣板房導示牌
□ POO彩旗式弔旗設計
□ 各類標示牌
□ 戶外看板
5)小區形象系統
□ 導示系統
□ 公共導示系統設計
□ 公共信息展示設計
□ 會所導示系統設計
□ 各項配套設施形象系統設計
□ 物業管理人員服飾設計
(二)廣告運動
□ 廣告訴求目標
□ 廣告訴求理念
□ 廣告主題口號
□ 廣告內容及表現手法
□ 創意策劃
□ 統一宣傳口徑制定
□ 整體氛圍概念提示
□ 媒體計劃
□ 創意延展
□ 報紙廣告方案
□ 電視廣告創意方案審核建議
(三)整體營銷費用預算及成本控制的策略

[銷售階段工作]
□ 銷售人員的安排及培訓
□ 銷售人員的進場及銷售的實施
□ 現場看樓團的籌劃
□ 客戶區域、年齡、職業等層面分析
□ 客戶信息反饋表的編制、登記、匯集及總結分析
□ 廣告發布效果的跟蹤
□ 放棄購買客戶的原因調查
□ 售前及售後服務內容
□ 定期銷售總結及策略調整
□ 系列促銷活動
□ 銷售後期收尾工作

體會文章:http://www.cxoe.com/web/fdcch/5.htm
房地產項目營銷策劃與實際運作流程

一、營銷是市場經濟的永恆主題

房地產營銷在計劃經濟中表現出來的只是制度上的福利分配。計劃經濟在某種意義上講,是統制經濟、短缺經濟,或者叫倉庫經濟,采購員滿天飛。而市場經濟是自由經濟,過剩經濟或推銷經濟、推銷員經濟。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生產已經是一個讓人頭痛的事,最讓人捉摸不定的、令人驚心動魄的、一籌莫展的,就是從商品到貨幣。這裡面,營銷是企業最本質的經營活動。

研究一般的商品到貨幣,已經不是一個輕松的話題了,研究巨大的、不可移動的、十分耐用的房屋這個特殊的商品就會難上加難了。

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我們所有的勞動和一切付出,都要受到市場的最後檢驗,它的自身價值最終都是要經過銷售才能得到承認。

所以,營銷是永恆的主題,是社會生產目的決定的,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

從商品到貨幣,既是一個生產經營過程的完結,又是一個新的、更加生動活潑的、帶來增值的另一個生產經營過程的開始。否則,就會窒息,就會破產,就會淪為乞丐。

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營銷不等於銷售和推銷,它首先是在對市場的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的高智能的策劃。它蘊含在企業生產開發經營的全過程,由市場調查、方案制定和建築總體設計、價格定位、廣告中介服務、售後服務以及信息反饋等組成。

如果我們不能正確理解營銷是企業最本質的職能,只是到了應該出售自己產品的時候才來組織推銷,那麼,你的樓宇就很難適合市場需求,這種生產開發的盲目性,必然會導致銷售的無的放矢,使企業陷入被動的局面。因此,營銷不是從推銷產品的時候才開始的,而是要從開發設計時就應該著手,它不僅僅是銷售機構、銷售人員的事,而是公司決策者乃至全體員工都應當說關注的大事。從房地產商來講,首先是董事長,總經理對營銷理念的正確把握和運作。

我們在理解和把握營銷這個理念的同時,還要深刻認識市場、競爭、客戶等概念。

所謂市場,可以稱為需求,或者講有效需求。隨著金融機構的介入,有效需求的規模呈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提升和延伸。市場是由顧客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組成的。這種需求的滿足可以由多種方式,多個營銷主體去實現。這里就存在市場機會和市場風險。由於多種方式的可選擇性,多個主體的供應,那麼,對本企業及其樓盤來說,就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種對房地產市場需求的絕對性與本企業房屋產品的相對性(不確定性),就是營銷工作中最大的難點。克服難點或者講出路,只能是發展商去全面迎合適應市場和客戶,而不是相反。這種適應,不是始於建築成品或者是半成品,而是從征地、立項就要著手的了。到了入市的時候,可變性不大,避免造成營銷中的「黑屋」、「死角」。

營銷工作的目標,是把這種相對的、普遍的、不確定的需求,轉變為絕對的,具體的(特定的)需求。

可以概括為:

作為現代企業的從業人員,迎接挑戰,接受挑戰,就是熱愛生活,熱愛生命。一個成功企業家的心態,永遠是:我要拿到最大的蛋糕,鮮花一定屬於我。

市場需求來源於客戶,爭奪的對象也是客戶,因此,房地產營銷就不能不研究客戶了。

從理論上講,客戶既是顧客,也是未來的業主,營銷運作的結果,就是主客易位的過程。也就是從購買者變成所有者。這種轉變,使我們實現了收益,實現了資本的回收與增值,同時,也創出了品牌,佔領了市場。從這個意義上講,顧客就是上帝,顧客就是一切。

曾八次榮登美國《福布斯》雜志為世界首富的日本企業家堤義明講了他爺爺的事故:一個乞丐來買包子,他親自收錢,親自給包子。別人問他為什麼不為那麼多經常光顧我們店的老顧客親自服務?他說,大多數有正常經濟能力的人來買包子,是很正常的事,一個乞丐攢了錢來買包子是極不容易的事,因此,我要親自服務。那麼,為什麼不送給他呢,他說,他本來是乞丐,但今天就是顧客,他需要的不僅僅是幾個包子,同時也需要得到做顧客的尊嚴,如果不收錢,反而會羞辱了他。他最後講了一句至理名言,「我們的一切都是顧客給予的」。

二、房地產公開發售的策劃與運作

1、定位

樓盤公開發售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要進行周密的策劃,不打無把握之仗,不能匆忙上陣,持以簡單、粗放的營銷心態,一定要有十分的把握。因為樓盤在發售前,社會對此如之不多,不太了解,精心的准備,意味著已經具備了搶占市場份額的先機,如果准備不充分,將直接影響到樓盤的銷售,也意味著將市場份額推向別人的懷抱。我們對於銷售的意義要有一個准確的把握。

如何精心准備,樓盤公開發售前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物業在投放的市場中怎樣選擇目標群,即什麼樣的人會買這個樓。市場營銷定位,消費階層的選擇,都離不開地區的經濟環境,消費者的生活習慣、文化層次等等;其次,樓盤所在街區的功能、人群分布情況;第三,針對樓盤歸屬哪類功能、檔次。弄清這幾個前提,才能把握定位。

定位分以下幾種內容:

1)市場定位。所謂市場定位,指如何去爭取樓盤對於消費群體的需求量。在此基礎上,一切推廣手段都圍繞著這一消費群體展開,否則就風馬牛不相及了。例如:大型樓盤番禺麗江花園,在策劃樓盤銷售時,利用其具有吸引力的硬體,不僅立足於番禺本地消化,更放眼於廣州市區,定價對人也有吸引力,結果取得了成功。即購買者為60%的廣州市區人,30%的外地人,10%為番禺人。其中,包括了二次置業、休閑置業等投資者。

2)功能定位。所謂功能性,一般寫字樓、商鋪、酒店、公寓涉及較多,由於公務、商務活動越來越現代化,用戶要求的不僅是有一個辦公場地,對商廈的現代化辦公設施、經商行為、發展潛力也提出了要求。因此,在銷售寫字樓、公寓等物業時,功能的作用愈顯重要。國際上將寫字樓分為3A、5A、智能大廈等,這都成為寫字樓的重要賣點,而各個國家有各自不同的標准,一般來講,5A即通訊、管理、辦公、消防、保安自動化。寫字樓如果功能不全,就難於啟動市場。中房集團開發的北京京瑞大廈、廣州中房大廈在香港、國內銷售時,都強調5A級,當時外商都很驚訝於中國大陸也有5A級的寫字樓。隨著消費者的日益成熟,對住宅也有了較高的要求。住宅不僅要滿足消費者居住和休息的基本功能,而住宅的外形美觀,配套設施齊全,室內布局合理,居住方便和舒適,住宅面積寬綽,採光良好,對消費者就有吸引力,也為其發展智力提供了條件。

3)專營性定位。目前商鋪的市場狀況是供大於求,小商販形不成規模,商場發展紛紛推出經營性定位,即把物業先設定為服裝、鞋業、電腦、通訊設備等中心,發展商設計營業方向,然後將之切割出售,這就免除了客戶買了之後不知做什麼,或者想做某種生意而苦於沒有一種大環境的顧慮。由於能滿足部分客戶的要求,而且營造出整體的商業氛圍,就可以吸收更多的買家。

4)象徵性定位。由於消費水平的不同,通過價值取向的自然選擇,很多物業無形中形成了高尚住區、「貴族」住區、普通住區等等。房地產開發商,可以用形成物業檔次的方法,對居住在小區的階層給予一定身份的特徵——象徵性定位。如香港的半山、廣州的錦城、名雅苑、白雲堡、碧桂園,北京的龍苑別墅,美國的比夫利山莊等,都是這種自然選擇的結果,也是開發商營造了象徵性群體,通過購買、居住使之實現歸屬感、榮譽感、自豪感。

2、價格設定

一棟樓宇、小區的銷售往往是一個時期的或跨年度的。而消費市場變化莫測,樓宇的定價要能被市場接受,需要一定的超前意識和科學預測,可以說定價部分是藝術,部分是科學。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成本、樓盤素質、顧客承受的價格、同類樓宇的競爭因素等。產品的可變成本是定價的下限,上限是顧客所願意支付的價格。市場中消費者總想以適中的價格獲得最高的價值,因此不應把價格和價值混為一談。定價之後,運行中可以做適當的調整,但不能做大幅度的或否定性的調整,否則會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從定價來講,主要有幾個方法:1、類比法:所推銷的物業,應清楚在同等樓盤中屬上、中、下哪種。2、成本法:物業包括稅金、推廣費等在內的綜合成本及利潤期望值的幅度,是微利多銷或高價高利潤,這要根據發展商自身和市場情況確定。3、評估法:由專業地產評估師對樓盤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後作出定價。無論哪種,均應隨行就市,最大限度地獲取市場份額。在弄清方法之後,具體執行有低價、高價、內部價、一口價、優惠價等戰略。採用低價戰略:入市時比較輕松,容易進入,能較快地啟動市場。採用高價策略:為了標榜物業的出類拔萃、身份象徵、完善功能、優良環境等,可用高價吸引高消費者入市,但不是盲目漫天要價,要物有所值。此法風險較大。

3、定價比例

一般來說,先設定一個標准層,高層一般定在1/2高度,多層一般3-4層(9層以下)為最好。然後確定一個樓層系數,標准層以上一般每層加價比例為0.8%,標准層以下每層下調0.5%。在高層建築中,7層以下因其視野受限,一般應為低價區,頂層與低層的價格一般相差約30%。

用戶選擇購房不僅受樓層的影響,房子所處兩個主力面的景物和視野如街景、江景、馬路等亦是影響樓價的因素之一,即朝向系數。一般來說,江景、街景等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朝向系數大,為8-10%左右,而臨馬路邊因其噪音大,塵埃多,朝向系數亦低,為3-5%之間,樓盤的南、北兩個方位,如無景觀差別,一般南面售價高於北面。有的樓盤,因其朝向系數不合理,好的樓層和好的朝向全部賣光,剩下的全部都是不好賣的,使樓盤出現滯銷狀態。

商鋪的定價,由於一般顧客購物習慣在首層,因此首層商鋪定價一般是住宅平均價的三保以上。車位的每平方米定價一般相當於住宅的50%。

4、概念的策劃與引導

從某種意義上講,買樓首先是買概念,這是人們在生活中越來越注重的問題。假如發展商以無法模擬的方式對消費者的觀念形成施加影響,使其樹立的品牌與其競爭者之間造成巨大的差距——感覺吸引程度方面的差距,那結果便會截然不同了。所以說,我們要讓消費者「學會」想要什麼,在滿足消費者需求方面的競爭便不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和影響市場的看法、偏愛和決擇方面的競爭。發展商在樓盤推出之前,先為樓盤樹立一個概念,營造出一個品牌的形象,以吸引消費者,並深入人心,之後畫龍點睛,隆重地推出樓盤,由此造成一種轟動效應,搶占市場。這樣就不會使樓盤銷售陷入平庸、一般化。

5、銷售的策略

銷售樓盤可以採取先易後難,也可以採取先難後易的方法,先進行試銷,根據試銷的情況作一些適當的調整,最後全面鋪開。一個成功的樓盤銷售應達到85%以上,才能保證毛利潤20%以上。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市場旺銷時,不能盲目提價,否則會導致市場崩潰。應該引而不發,或蓄勢待發,重兵投入一發而不可收,「一網打盡」,抓住銷售高潮,一鼓作氣,不能惜售。

6、銷售的組織和實施

樓盤的銷售要實行專業對口,以互補的模式將自有隊伍與中介公司相結合。中介公司具有國內外客戶的網路,在談判、銷售技巧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應該為我所用。但長期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發展商,也必須自己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推銷策略和戰術的專業隊伍。因此,培養和提升銷售人員的敬業精神十分重要。一個優秀的推銷員不僅僅是推銷產品,同時也是人格、品位、審美價值的推銷,如果沒有與客戶建立起良好的關系,而是單單進行產品的推銷,是不可能推銷成功的。這是建立一種職業意識的修養,因為任何一次銷售都會由於推銷人員對樓盤的理解和情感溶解程度不同而產生的推銷差異。這也是一個合格的推銷員首先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推銷員是市場經濟整個鏈條中非常關鍵的一環。

三、大宗交易的策劃與運作

筆者主持過多項大宗不動產交易,有11萬平方米廣州天倫花園(改名南方國際大廈)、7.1萬平方米廣州中房大廈(合同價10.8億元)和北京京瑞大廈(總建面積8.1萬平方米,7.38億元)等項目的轉讓。也有廣州半山花園(15萬平方米高尚居住小區)和影城花園(總建面積5.1萬平方米,金額價1.99億元)等項目的銷售。

1、不動產大宗交易的內容和意義。房地產發展商能夠將所擁有或興建的物業整盤整幢一次性轉讓出去,對於化解企業經營的市場風險,緩解資金不足、實現預期收益,降低銷售成本等,都是一勞永逸的大事。必須抓住機遇,果斷正確地決策,促使交易獲得成功。這樣做的重大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2、叫價。大宗交易的叫價學問,難處在於不可補救,零售就不會有這種擔心。因此,要注意幾種叫價形式:

1)直接式叫價。明碼實價,迴旋餘地小,這在房地產呈賣方市場時是常用的交易方式。

2)間接式叫價。先試探性報價,留有交易餘地,最後雙方協商讓步完成交易。

3)透明叫價(玻璃價)。讓對方容易弄清你的經營成本,並在比較中與你成交。

4)隱蔽價。對方不清楚你的經營狀況,以自身的購買目的為准,在交易中一般採用此種交易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叫價與成交價的回落值,一般在8-12%之間比較正常,相反,叫價的虛值部分過高,可能一開始就導致失敗。

3、談判的階段與隊伍。大宗交易談下來曠日持久,一般過程需要一年半載,大致分以下幾個階段:①牽線和意向階段。②要約和信譽調查,項目和公司評估審計。③交換法律文件和資信證明,銀行近期存款余額。④起草合同文本及附屬文件。⑤草簽或正式簽字。⑥執行和制約機制的設定(法人地位、水、電控制),定金5%,首期款15-30%。

談判的班子,主要由負責經營的具有相當授權的領導、公關人員、會計師和律師組成。

4、轉讓方式。整盤計價轉讓,分項計價轉讓,先回購後轉讓,部分股權轉讓,全部股權轉讓(賣公司、法人資格)。

5、風險與防範。由於執行合同時間跨度大,建設周期長,期間建材設備價格波動、進口關稅、政策因素影響、金融匯率變化(如日本三菱集團在美收購洛克菲勒大廈耗用15億美金,,由於匯率變化等因素虧損8億多)等,如果沒有一定的預見性,很可能預期利潤會不翼而飛,還會出現虧損。因此有關合同、財務的風險以及成本敏感性變化都要有所預測和防範,以確保預期利潤的安全實現。

考慮到合理減輕稅費負擔,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採用轉股形式。由於轉股價款受到注冊資本的公司權益的聯系,不可能超出太多。其餘部分可以總承包來實現收益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Ⅵ 房地產開發與銷售過程中如何有效的風險規避!請盡可能詳細說明!謝謝

房地產項目市場研究涉及房地產項目開發的各個環節,是開發策劃、投資策劃、發展策劃、營銷策劃以及全程營銷服務的有力支撐點,力求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確保項目能夠完全被市場接受。
一、常規研究內容主要有:

(1)競爭環境研究

通過對區域市場產品供求總量及其結構分析、典型競爭企業/樓盤營銷策略研究、片區同類項目普查、需求變化趨勢預測等供應、需求、產品、策略的調查,以及研究宏觀人口、收入、行業、政策等數據,從而對當前整體市場狀況進行描述,對未來行業趨勢進行定性預測,對具體項目影響進行分析評估,協助已進行項目制訂開發決策。

(2)細分市場選擇和目標市場需求研究

主要通過對潛在客戶的品牌和產品認知、使用、決策、購買、影響因素、個人和家庭社會經濟文化特徵等方面的調查研究,進行市場細分和選擇目標市場,同時描述目標市場特徵和規模。尺度的細分市場選擇和目標市場需求研究服務,可以為項目市場定位、產品設計、營銷策略提供全面准確的決策信息,是建築設計和營銷策略賴以成功的基石。

(3)產品研究

產品質量和功能設計在銷售促進中的影響權重在70%以上,不動產產品本身綜合質素的好壞決定著銷售業績,如何針對居住行為和心理需求以及特定目標消費群的特殊需求,設計開發產品功能及環境、文化等屬性,既是房地產市場營銷要求解決的問題,也是建築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研究的課題。沒有科學全面的產品研究結論,就不可能設計開發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住宅產品,更談不上創造住宅建築精品,產品研究向來是尺度房地產市場研究的重中之重。

(4)商圈研究和商業物業定位研究

商圈研究主要為商業物業的定位和營銷策略服務,是各類百貨公司、主題商場、專業市場、連鎖商業、零售店選址和選擇經營品種、規模的重要依據,研究內容主要有各渡倘

Ⅶ 企業市場營銷存在哪些問題

企業市場營銷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兩點:

1、服務類國有企業的市場營銷難點

國有企業同一般性質的企業一樣,都可以從廣義上將企業劃分為實體產品類企業與等值服務類企業。分析市場發展客觀規律後可知,等值服務類國有企業明顯在市場影響力上與實體產品類國企有一定的差距。

2、國有企業的市場營銷存在的不足

營銷觀念的傳統思想仍然存在,營銷策略缺乏創新精神,良好的營銷渠道是確保國有企業資金回籠、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很多情況下,國有企業的營銷渠道過於集中和單一,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中,國有企業若堅持舊營銷管理計劃,就無法獲得廣闊的發展前景,若對營銷人才不加以重視,就不能組建更專業的營銷隊伍。

針對上述問題解決對策如下:

1、構建更加科學規范的營銷體系

按照三個階段來構建營銷體系,首先要重新規整營銷理念,再強調加強員工對企業營銷工作的參與積極性,最後要要因地制宜地設計和規劃企業文化,能夠凝聚出真正代表本企業職工精神面貌的口號與思想。

2、形成更具特色的營銷思路

經濟新常態下,國有企業應該在不斷滿足客戶需求的基礎上,主動靈活地開拓更大的市場。

3、通過技術創新贏得更大的競爭性

國有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營銷還應重視技術創新,不但強調對產品規格、樣式、功能等因素的創新,更強調對企業營銷管理的制度創新。

(7)房地產市場營銷中存在的風險擴展閱讀

企業市場營銷策略:

開拓新市場

企業應該意識到市場的重要性,應該成立專門的市場部。專門進行市場分析和市場調研。收集產品及時數據,想辦法將產品打入相關市場,先區域市場,再到國內市場,最後進入國際市場,有效的進行產品的銷售。

企業應該學會在新市場中尋找更多的潛在客戶,很久之前,計算機一般是銷售給一些科研機構和學校等,根本不會考慮達到會進入個人家庭,而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的普及率也越來越高,普通人家中也開始使用計算機了,潛在客戶變成了實際客戶。

多渠道銷售模式

企業對產品的銷售不應該是單一渠道銷售,建議企業應該採取多渠道對產品進行銷售,在之前,葡萄酒廠都會把生產的葡萄酒交給經銷商去銷售,而後來發現,這種單一渠道並不能更好的解決產品的銷售問題,於是葡萄酒商就開始尋找新的銷售渠道,也就是後來出現的葡萄酒商直接成立葡萄酒直銷店,直接把葡萄酒賣了消費者,另外還把葡萄酒直接賣給一些飯店,酒店。這就是種很明顯的採取多渠道銷售模式。

良好的產品開發戰略

企業的產品開發戰略需要一定的技術,資金,成本的基礎,但是在產品開發時,首先必須透徹的了解市場的需求,了解顧客的需要,開發的應該是滿足客戶需要的產品。而一種產品開發戰略需要一定的創新性,要求企業有一定的創新能力,企業能夠很好的對新事物進行探索,有創新能力的企業才是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新產品開發戰略能很好的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適應力,這也需要企業花費較大的成本去尋找新市場,特別是對於那些正在成長的新市場對企業來說是更有利的。

營銷技巧

企業需要發展,那必然需要好的營銷方式,尤其是產品方面,打好產品戰,能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讓企業在眾多的競爭者中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資料:市場營銷策略---網路企業營銷戰略---網路

Ⅷ 營銷存在的威脅

你好!這是我們培訓的一點材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營銷六大怪 自從中國從計劃經濟步入市場經濟,歷經20多年的風風雨雨,無論是中國的企業管理還是市場營銷,都從最原始的市場本能反應到居於一定高度的理論體系,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的市場已經與國際市場越來越接近,如海爾的服務、聯想的渠道管理、娃哈哈的品牌運作、長虹的市場策略、格蘭仕的低成本擴張等,這些優秀的企業,無論是在內部管理、產品研發、市場營銷以及售後服務等領域,都以其獨到的一面並獲得巨大成功而受到人們的擁戴。而菲利普科特勒的《營銷管理》一書,更是因為養育了中國第一代營銷人而被尊崇為營銷聖經。作者本人也被喻為營銷教父。盡管有先進的現代營銷理論指導,中國營銷也已經經過了20多年的洗禮,同時隨著中國加入WTO,我們與世界級營銷專家的直接接觸和交流也越來越多,但綜觀中國的營銷界,甚至一些比較有名的專家和著名的企業,無論是其言論還是文章著述乃至實際的市場操作,都對營銷理論中一些基本的概念混淆不清,我總結了一下,大約有六種現象,我稱之為中國營銷六大怪。 第一怪:市場部與銷售部不分 把這個問題當成第一怪,是因為到今天為止,仍然有一大批企業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我相信大部分營銷人都有深切的感受,筆者曾經以不同身份接觸過不少企業和企業的老總,幾乎有近80%的企業和他們的老闆,都對市場部和銷售部各自的職能難以正確區分或者述說清楚,學過管理學或者市場營銷學的人都知道,市場部與銷售部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盡管它們都是面對市場的機構,市場部的主要職能為:市場信息收集和研究、營銷策劃方案的制定、廣告設計和文案創意、媒介計劃和促銷效果評估等;而銷售部的主要職能就是企業產品銷售任務的直接完成者和營銷網路的管理者,如果把市場部比喻為一個軍隊的參謀部,那麼銷售部就是直接向敵人發起攻擊的戰斗部隊。但現實中,有很多企業往往把銷售部叫成市場部或者只有銷售部沒有市場部。根據我所掌握的情況,目前國內企業重銷售部輕市場部的現象十分普遍。 第二怪:銷售渠道與營銷網路混為一談 營銷4P的第三P就是渠道,而這里所說的渠道是指產品從製造商到消費者手中的通道,從整個營銷角度而言,就渠道一詞所包含的涵義也太狹窄了,因為渠道是縱向的,而構成營銷網路是需要縱橫交錯並科學合理分布銷售網點的。譬如目前對渠道叫得最響的IT行業,其經銷商的選擇和銷售網點的開發設立往往缺乏根據市場特點和消費形勢而合理的布局,主要體現在橫向上的不足,即經銷商與經銷商、代理商與代理商之間的信息互動和資源共享上的嚴重缺乏,這就造成了IT行業只重視渠道概念不重視網路概念的弊端。到目前為止,很多IT企業根本搞不清楚渠道和網路以及網路中的網線、網面、網員和網點等概念。有一次一個計算機報的記者,在跟我交流當中就笑話百出,他竟然不懂什麼叫營銷網路的子系統和輔助系統。我上面已經說過,構成一個營銷網路需要批發商、經銷商和零售商間的縱向合作,同時也需要批發商與批發商、經銷商與經銷商、零售商與零售商之間的協作,但這只是網路系統中一個,為了實現營銷的成功,公司還需要與銀行、廣告公司、技術部門、政府部門和司法部門等輔助系統的合作,只有縱橫交錯,兩個系統一起運作管理,才能在市場上真正取勝。 第三怪:經銷商與代理商概念模糊 這又是一個常見的卻容易搞混的問題,甚至很多企業管理專家和市場營銷的教授,都在經意不經意之間把兩者搞混了,尤其在一個企業的招商項目上,很多把加盟該公司的經銷商喚作代理商。那麼究竟什麼是代理商,什麼是經銷商呢?代理商跟經銷商之間又有什麼性質的區別呢?菲利普科特勒在他的《營銷管理》一書中早已經做了非常明確的解釋:所謂代理商,是指受企業委託負責幫企業尋找市場甚至幫企業銷售產品的企業和私人機構,它的明顯特徵是不具有產品的所有權,只收取相應的傭金,譬如演員經紀人和國外產品在中國尋找的代理商等等。而經銷商卻大不一樣,盡管其在某些方面跟代理商有相似之處,也是銷售企業產品,但經銷商加盟企業銷售企業產品,是完全擁有了該企業產品的所有權的,即經銷商會按照企業的要求,現金支付產品費用,從而獲得該產品的所有權。所以很多企業將產品賣給經銷商以後就死活不管,經銷商如果選擇企業不當,就會損失 慘重,所以經銷商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而代理商因為只支付部分協作保證金(也有不支付的),不需要支付產品費用,要待到產品銷售出去之後,才跟企業結算自己該得的傭金,所以不具有風險性。 由此可見,經銷商和代理商確實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第四怪:營銷與分銷不分 這個現象比較普遍,就從字面上而言,應該是很好理解的,營銷的理論含義是:營銷指個人和集體通過創造,提供出售,並同別人交換產品和價值,以獲得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種社會和管理過程。而分銷,只是指產品利用營銷網路的功能進行分化和轉移產品的銷售,如某企業將產品交由全國十個省級經銷商,再由十個省級經銷商批發給各自下游的十多家二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在自有終端銷售產品的同時又分銷給下游縣級城市的幾十多家零售商,這樣一層層將產品分化轉移,就達到了企業分化轉移銷售產品的功能,也就是說分銷,單指企業產品在各類渠道中的轉移銷售,而營銷當然是指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包括企業的戰略兼並、資本運營等,營銷,是大的概念,分銷卻是具體的行為,所以分銷與營銷的概念完全不一樣,也不應該混淆。 第五怪:連鎖經營與特許加盟不分 連鎖經營是目前在中國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熱中的一個原因是它能快速地使企業進行市場擴張,這一點國外眾多企業的成功運作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典範,著名的如麥當勞、肯德基等,國內運用這種擴張方式做得比較成功或者相對成功的是美容機構連鎖和餐飲業連鎖如自然美連鎖機構、馬蘭拉麵、全聚德烤鴨以及小肥羊火鍋等等。連鎖經營需要更為規范的管理能力和品牌整合推廣能力,目前中國企業在這方面相對薄弱,只是由於市場存在很大的需求,所以這個問題尚不構成企業的威脅。由於連鎖經營是由企業自己投資,擴張越快就越出現管理和資金上的漏洞,於是特許加盟應運而生。 特許加盟顧名思義就是指某企業運用自己的商業成功經驗和自身品牌的影響力以及所謂的秘密配方和操作專業技能,來吸引企業機構和私人投資商加入,授權企業只需要輸出品牌、管理和技能就可以坐收漁利,而加盟方就可以沿用授權方的品牌,並依照授權方的管理模式甚至購買專用的設備進行日常運營。 麥當勞和肯德基,都有自己直接投資的直營店,同時也有部分外人投資的特許加盟店,由於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卓越的統一管理和統一物流配送能力,我們很難從其表面看出哪家店是自營連鎖,哪家店又是特許加盟的。而且據說,每年申請加盟麥當勞和肯德基商家不下幾千家,甚至要排隊等待...... 如何區分這兩個概念呢?連鎖經營,顧名思義只是一種企業的擴張模式,而特許加盟只是連鎖經營模式中的一種方式,兩者不具有等同性,更不是對立的。 第六怪:營銷總監和市場總監混為一談 這個問題一般人是很難區分的,同時由於企業本身對這兩個職位的含糊,造成社會上對這兩鍾職位的概念不清。筆者在最近《深圳特區報》的一期招聘啟示上,看到這樣一則可笑職位廣告:銷售副總--年薪20萬;營銷總監--年薪15萬。當是我確實糊塗了,究竟銷售副總和營銷總監管理的職權范圍哪個更大?這家公司的營銷總監要來管什麼?或者為何單單銷售要有副總管理,那麼營銷總監呢?其實營銷總監也是最近才在行業內盛行起來的,其主要由於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的變化,尤其是很多企業推行了以市場為導向的組織結構,都將企業的營銷部門改為營銷中心,其職位就成為總監制。而營銷總監的職位說明書寫的非常明確:在企業總經理的授權下,全面管理公司的營銷工作;營銷中心一般下設市場部和銷售部以及其他相關部門。但也有公司設營銷部或營銷公司的,營銷部或營銷公司設總經理,下設銷售總監和市場總監,這樣就很容易區分,市場總監和營銷總監盡管其在職位名稱上有相同之處,但管理范圍完全不一樣,營銷總監是全面管理整個公司的營銷工作,而市場總監只負責企業市場的研究、信息的收集整理、整合營銷方案的策劃、執行以及企業的公共關系等。 筆者曾被獵頭公司介紹到東莞的一家集團公司,職位是市場總監,但實際管理的工作卻是營銷 總監范圍的,這家公司嚴格來說,需要的其實是一位營銷總監而不是市場總監。 但也有人告訴我,說市場總監和營銷總監是一樣的概念,還說市場總監其實就是市場營銷總監的簡稱,真是貽笑大方! 盡管以上所提出中國營銷的六大怪現象,並沒有因為混淆了概念而在實際的工作中造成什麼重大的影響,但作為專家、學者以及一些比較著名的企業和市場營銷人員,就不該混淆這些常規的概念,就象學中文的,不能連漢語拼音都讀不準一樣。尤其是我們眾多的營銷人員,在日常的營銷管理中,要嚴格區分每個概念的作用和所指含義,不要隨意混淆,這樣才能非常准確地安排各項工作,執行各項特指的任務,以免因概念模糊含義不明而鬧出笑話,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成功就是成為最小笨蛋 一位推銷員從總公司被派到歐洲分公司,他報到的時候,帶來了公司CEO寫給分公司總經理的一張字條:「此人才華出眾,但是嗜賭如命,如你能令他戒賭,他會成為一名百里挑一的出色推銷員。」 總經理看完紙條,馬上把這位推銷員叫到自己的辦公室:「聽說你很喜歡賭,這次你想賭什麼?」 推銷員回答:「什麼都賭,比如,我敢說你左邊的屁股上有一顆胎痣。假如沒有,我輸你500美元。」 這位總經理一聽大叫道:「好。你把錢拿出來!」 接著,他十分利索地脫掉褲子,讓那位推銷員仔細檢查了一遍,證明並無胎痣,然後把推銷員的錢收了起來。事後,他撥通了CEO的電話,洋洋得意地告訴他說:「你知道嗎?那位推銷員被我整治了一下。這叫以其治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毒攻毒。」 「怎麼回事?」 於是總經理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CEO嘆了口氣回答說:「他出發到你那裡之前,同我賭1000美金,說在見到你的五分鍾之內,一定能讓你把屁股給他看。」 停了一會兒,CEO又說:「不過,我和董事長打賭5000美元,說你會讓這個推銷員參觀你的屁股。」 在這場環環相扣的博弈中,每個人都很聰明,但每個人又都是笨蛋,因為他們在把別人當作籌碼的同時,又成為別人賭局中的一個籌碼。但是笨蛋又有大小之分,整場博弈中的最大贏家,實際上不過是損失最小的那個笨蛋而已。 最小笨蛋的概念,來自於經濟學上的最大笨蛋理論。 所謂最大笨蛋理論,就是說經濟活動中,即使你明知某個東西的真實價值很小,甚至一文不值,你也願意花高價買下,原因在於你預期會有一個更大的笨蛋,花更高的價格從你那兒把它買走。博弈成敗的關鍵,在於你對有沒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的判斷。如果再也找不到願出更高價格的更大笨蛋把它從你那兒買走,那你就是最大的笨蛋。 「最大笨蛋理論」最早是由經濟學家凱恩斯發現的。 1919年8月,凱恩斯借了幾千英鎊干遠期外匯投機去了。僅4個月時間,他就凈賺一萬多英鎊。但是3個月之後,凱恩斯把賺到的利和借來的本金虧了個精光。7個月之後,凱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貨交易,狂賭一通大獲成功。此後,他把期貨品種做了個遍。還嫌不過癮,就去炒股票,在十幾年的時間里賺得盆滿缽滿,到1937年他因病金盆洗手的時候,已經積攢起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額財富 通過對自己投資經歷的總結,這位經濟學家給後人留下了極富解釋力的賭經——最大笨蛋理論。期貨和證券以及賭博等投機行為,都是建立在對大眾心理的猜測之上的。比如說,你知道某個股票的真實價值為10塊錢,但為什麼肯付出20元一股的價錢呢?因為你預期有人會花以25甚至更高的價錢從你那兒把它買走。 後來,馬爾基爾把凱恩斯的這一看法歸納為最大笨蛋理論。投機行為的關鍵是判斷有無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就是贏多贏少的問題。如果再也找不到願出更高價格的更大笨蛋把它從你那兒買走,那你就是最大的笨蛋。 在17世紀30年代的荷蘭,就曾經發生過一次尋找最大笨蛋的風潮:鬱金香風潮。 1593年,一位維也納的植物學教授到荷蘭的萊頓任教,帶來了在土耳其栽培的一種荷蘭人此前沒有見過的植物——鬱金香,馬上被發現具有重要的「傳播知識和觀賞藝術」的價值。欣賞和栽培鬱金香不久成為時尚,並演變為投資風潮。稀有品種的花價瘋狂攀升,到了公元1630年,一枝鬱金香可以換回了「兩馬車小麥、四馬車黑麥、四頭強壯的公牛、八頭肥豬、十二頭肥羊、兩角葡萄酒、四桶啤酒、兩桶黃油、一千磅乳酪、一張華麗的婚床,再加上一輛寬大的馬車」。 1636年,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等地的股票交易所全部開設了鬱金香交易,貴族、農民、女僕甚至煙窗清掃工都捲入其中,一枝花還沒露出地面,就以節節上漲的價格幾易其手。沒錢的人抵押房產借貸投資,巨額貸款不斷堆積到小小的花莖上。每一個被卷進來的人都相信會有更大的笨蛋願出更高的價格從他(或她)那兒買走鬱金香。花價的漲落造就了一大批富翁,而花價的每一次高漲都使更多的人堅信,這條發財之路能永久地延伸下去。 1638年,隨著一些先知先覺者的離場,持續了近8年之久的鬱金香狂熱迎來了悲慘一幕,拋售即刻變為恐慌,花價從懸崖上向下俯沖,很快鬱金香球莖的價格跌到了一隻洋蔥頭的售價。於是,最大的笨蛋出現了,在這場風潮中浮出水面:無數巨富淪為乞丐,無數抵押房產者無家可歸…… 我們不能把這段歷史僅僅當作故事,也不要把投機僅僅看做是一種愚蠢。2004年,大批熱錢湧入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市場,中國的房地產價格漲幅居全世界第九,一些發達城市的房地產價格漲幅高達15%甚至更高。在這樣的市場里,誰聞不到1630年鬱金香的香味,誰就可能隨時成為最大笨蛋。 在每一次博弈中,要回答誰是最大的笨蛋只需要等待片刻,但是要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最大的笨蛋,卻不僅需要深入地認識自己,更需要對別人心理有高超的猜測和判斷能力。凱恩斯曾經說說:從100張照片中選擇你認為最漂亮的臉蛋,選中有獎。當然最終是由最高票數來決定哪張臉蛋最漂亮。你應該怎樣投票呢?正確的做法不是選自己真的認為漂亮的那張臉蛋,而是猜多數人會選誰就投她一票。 只要不是最大的笨蛋,剩下的問題的就是贏多贏少的問題。由此反推回去,在這場博弈中的最大贏家,實際上也就是最小笨蛋。 最大與最小的笨蛋不僅存在於經濟生活中,實際上在社會生活的任何領域中都無處不在。我們古人所說的「聰明反被聰明誤」、「瞞之智正瞞之愚」,其實都反映了對博弈結果的各種概括。 在這個社會上,天才都是少數,永遠不敗的成功者也還沒有出生。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經歷成與敗。所不同的是,多數人把成與敗歸結於偶然性,拍拍屁股爬起來頭也不回地向前沖,結果「在哪兒爬起來又在哪兒摔倒」,而且不止一次;只有少數耐心的人,對自己的成與敗會靜下心來觀察研究,發現和學習其中存在的規律性的東西,使自己變得聰明起來,不再一次次成為最大笨蛋。 而本書中所介紹的法則、規律和效應,就是這樣一些能夠使我們在社會生活的博弈中避免成為最大笨蛋,或者說努力成為最小笨蛋的天條。 有人說,避免犯錯誤,就意味著成功。從這個意義來說,通過學習本書中的天條而成為最小笨蛋,要比努力贏得一切勝利,擊敗所有對手更容易成功,也要現實得多! 成功就是成為最小笨蛋,這句話或許有些粗,但是話粗理不粗,對於無時無刻不生活在各種博弈中的我們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值得我們終生追求的目標。

閱讀全文

與房地產市場營銷中存在的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慧成電子商務待遇怎麼樣 瀏覽:813
營銷團隊組織架構方案 瀏覽:188
衣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62
節假日超市紙質用品促銷方案 瀏覽:686
電子商務重大誤解 瀏覽:610
骨幹教師送教下鄉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172
電子商務信息流如何運作 瀏覽:291
g2c電子商務 瀏覽:877
古詩詞唱誦策劃方案 瀏覽:265
慕尼黑啤酒節策劃方案 瀏覽:814
護理部急救技能培訓方案 瀏覽:807
機器人上市推廣方案 瀏覽:513
元旦打折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640
阿里巴巴如何成為電子商務行業的先驅者 瀏覽:191
惠氏微信公眾號策劃方案 瀏覽:480
培訓機構與學校合作的方案怎麼寫 瀏覽:170
社區商業沙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57
2017年促銷活動案例 瀏覽:603
英語作文促銷活動 瀏覽:152
團結團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