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有哪些品牌的文化營銷做得比較好
多啊!各個城市的中央四套的文化品牌推廣都做的不錯呢,企業類的有聯想、海爾、紅蜻蜓、哈葯等等,各個行業都有龍頭這方面做的很好呢!
⑵ 聯想公司近幾年的公益營銷活動
【一向的營銷理念】聯想奧運營銷之路 勝在理念與堅持
早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人們就已經有了將體育與營銷相互結合的意識。奧運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體育盛會,受到了來自全世界的矚目,其中更是蘊涵著無限的商機。而藉助奧運之機,打造黃金品牌,進行營銷突圍對許多企業來說是個千載難縫的機會。
自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辦奧運成功的那一刻起,新的一輪「奧運營銷」便已經拉開了序幕。對於許多企業而言,這無疑又是一個全球化的機遇。不過對於許多中國企業而言,由於從未有過「奧運營銷」的經驗,恐怕這條路顯得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走。
2004年3月26日,聯想集團在北京與國際奧委會簽署合作協議,宣布其正式成為第六期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TOP贊助商),是奧運歷史上首次獲此資格的中國企業。
直至現在,聯想的奧運營銷之路已經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4個年頭。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聯想自贊助奧運後其知名度從62%提高到了68%,品牌美譽度從53%提高到了62%,聯想的品牌價值從2004年的307億元到目前已經提升了200多億。
聯想成功的「奧運營銷」戰略為許多中國企業作出了榜樣!不但如此,聯想希望借奧運會加快其國際化步伐的目標也得到了有效的實現。
將奧運文化與品牌相融合
傳統的贊助與冠名方式是「奧運營銷」中最直接並且也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如今運用得最多,投資巨大的方法之一,這種方式被一些大企業所用,如可口可樂、VISA等知名品牌。而聯想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提出了將奧運文化與品牌融合的理念,這是其「奧運營銷」戰略中的一大亮點。
「通過幾年來聯想贊助奧運會,我們總結出,一個企業如何做好策劃,使奧運的文化內涵與自己品牌有很好結合,就能(在營銷上)有很好的收獲。」 聯想集團負責奧運營銷的副總裁李嵐表示。
從2007年開始聯想的「奧運營銷」戰略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除了傳統的廣告投入以外,眾多圍繞奧運的活動逐漸開始啟動。聯想的火炬傳遞計劃、全球奧運冠軍計劃、千萬客戶回饋計劃等都意味著聯想的「奧運營銷」進入了一個沖刺階段。而奧運火炬「祥雲」的奪魁,更是將聯想的「奧運營銷」帶入高潮。
奧運火炬「祥雲」
「按照北京市名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的數據,從2004年到2006年,聯想品牌在拿到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成員的這段時期,品牌價值從307億元提升到了607億元,今天聯想設計火炬的發布,也許讓這個價值又大幅增值了。」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陳紹鵬如是說。
而通過近期聯想公布的2008年「奧運營銷」戰略,包括奧運倒計時及系列奧運公益宣傳,奧運聯想千縣行、奧運百城巡禮、奧運科技快車等全國巡迴活動等等。我們不難發現,在秉承奧運文化與自身品牌融合的理念的同時,聯想更是將自身的渠道及推廣策略引入其中。
真正的奧運營銷與品牌精品打造過程,除了賽事本身以外,如何能借用奧運資源,結合自己的產品創造出一種「本土奧運文化」,也很重要。
【營銷活動】聯想推萬元高端游戲PC 價值營銷理念成功落地
2008年10月13日,在奧運倒計時300天的日子裡,聯想迄今為止最高端的家用PC--鋒行King在京正式發布。至此,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史上最牛PC」在經歷一個月的觀望與揣測後終於高調現身。從其史無前例的超高配置、無敵的綜合性能、獨創的外觀設計還有不菲的價格來看,聯想鋒行King無疑樹立了中國高端PC的新標竿。
「史上最牛」電腦叫價近4萬元
目前,聯想鋒行King接近4萬元的價格,已經超過了一輛小排量汽車。此前,聯想頂級台式電腦最高大約2萬元,鋒行King的問世將此價格上限拉高了一倍。
不過,讓記者好奇的是,被聯想稱為「史上最牛」的電腦究竟配置了哪些部件,敢叫出讓人瞠目的、相當普通電腦10倍的價格呢?據悉,該電腦處理器採用了英特爾當前國內最高端的家用4核CPU,核心頻率為2.93G,擁有8MB超大二級緩存。此外,4G DDR 800超大內存,大到1T的海量硬碟,高性能獨立顯卡Geforce 8800ultra,5ms極速響應的22英寸寬屏大液晶顯示器,都是豪華電腦的標配,滿足玩家的游戲需求。此外,同時考慮到用戶和電腦的「健康」,還採用了聯想特有的智慧溫控調節技術,納米防輻射塗層、智慧降噪技術等。
當然,作為人稱「史上最牛PC」的鋒行King,絕不僅僅是高配置這么簡單。為了讓鋒行King更加符合游戲玩家的使用習慣,進一步提升整機的人性化與使用舒適度,聯想力邀《魔獸世界》游戲中具有「中國人族皇帝」之稱的WE.Sky和 「暗夜精靈之王」Moon參與前期設計,根據玩家苛刻的使用體驗進行實用新型改良,使之成為最適合游戲玩家使用的至尊裝備。
首推訂單銷售模式
聯想消費台式電腦總經理王忠表示,過去聯想做的更多的是去提升產品性價比,更多的去加強快速的周轉率。但是現在消費者成熟了,有一部分消費者需要精緻的電腦,有一部分消費者需要性能高的電腦,這些特殊的市場需求都促使聯想必須推出有高附加值的電腦,這也是聯想年初提出的價值營銷的成功落地。
聯想鋒行King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推出來的。聯想發現在消費PC市場中,游戲玩家占據了一個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不過在此之前,市場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產品推出,而這次鋒行King的面市,其價格和玩家自己組裝的成本差不多,將是吸引玩家購買的主要理由。同時,這款機器也是聯想試水高端市場做的一次嘗試。
據聯想集團副總裁夏立向本報記者透露,由於這款電腦市場定位特殊,聯想台式電腦也首次採用了訂單生產的銷售模式。也就是說,聯想待接到用戶訂單後再生產產品。
實際上,中國PC市場在經歷了一系列同質化與低價的風潮後,豪華與高端台式PC的發展勢頭卻越來越明朗起來。此次聯想推出「史上最牛PC」鋒行King,不僅表現出聯想作為國內PC領導廠商正式進軍高端PC市場的決心,其賦予鋒行King獨特的奧運價值以及邀請電競大師參與PC設計的大膽嘗試,無疑也為國內PC的發展探索出了一條重要的出路。
⑶ 聯想企業文化是什麼
聯想企業文化:
1、企業定位
聯想從事開發、製造及銷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術產品。我們的成功源自於不懈地幫助客戶提高生產力,提升生活品質。
2、發展使命
為客戶利益而努力創新;創造世界最優秀、最具創新性的產品;像對待技術創新一樣致力於成本創新;讓更多的人獲得更新、更好的技術;最低的總體擁有成本(TCO),更高的工作效率。
面向新世紀,聯想將自身的使命概括為四為,即,為客戶:聯想將提供信息技術、工具和服務,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簡便、高效、豐富多彩;為員工:創造發展空間,提升員工價值,提高工作生活質量;為股東:回報股東長遠利益;為社會:服務社會文明進步。未來的聯想將是「高科技的聯想、服務好的聯想、國際化的聯想」。
3、核心價值觀
成就客戶—致力於客戶的滿意與成功
創業創新—追求速度和效率,專注於對客戶和公司有影響的創新
精準求實—基於事實的決策與業務管理
誠信正直—建立信任與負責任的人際關系
4、品牌精神
高端品質、創新、國際化、企業責任
5、企業傳統
聯想的創新精神和IBM個人電腦事業部不斷尋求突破的傳統在今天的聯想得到了延續,新聯想是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IT巨人。
在全球范圍內,聯想為客戶提供屢獲殊榮的ThinkPad筆記本電腦和ThinkCentre台式機,並配備了ThinkVantage Technologies軟體工具、ThinkVision顯示器和一系列PC附件和選件。
在中國,聯想個人電腦產品的市場份額達35.2%(Q2/FY2007,IDC數據)。聯想已連續10年保持中國排名第一。
6、全球公民
聯想承諾成為一名負責和積極的企業公民,不斷改善經營,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聯想堅信企業是社會的一個重要部分,並致力於與員工和當地社會一道改善人們工作和生活的質量。
2003年,在中國非典肆虐的巔峰時期,聯想捐款支持預防這一疾病,此外,聯想員工也踴躍捐款。2005年,聯想向南亞海嘯受災國捐款。
聯想還積極支持中國的體育和健身事業。1999年,聯想贊助了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兩年後,又贊助北京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2004年,聯想簽約成為第一家源自中國的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
⑷ 聯想的營銷理念是什麼以及它是如何進行營銷組織的
【一向的營銷理念】聯想奧運營銷之路 勝在理念與堅持
早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人們就已經有了將體育與營銷相互結合的意識。奧運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體育盛會,受到了來自全世界的矚目,其中更是蘊涵著無限的商機。而藉助奧運之機,打造黃金品牌,進行營銷突圍對許多企業來說是個千載難縫的機會。
自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辦奧運成功的那一刻起,新的一輪「奧運營銷」便已經拉開了序幕。對於許多企業而言,這無疑又是一個全球化的機遇。不過對於許多中國企業而言,由於從未有過「奧運營銷」的經驗,恐怕這條路顯得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走。
2004年3月26日,聯想集團在北京與國際奧委會簽署合作協議,宣布其正式成為第六期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TOP贊助商),是奧運歷史上首次獲此資格的中國企業。
直至現在,聯想的奧運營銷之路已經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4個年頭。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聯想自贊助奧運後其知名度從62%提高到了68%,品牌美譽度從53%提高到了62%,聯想的品牌價值從2004年的307億元到目前已經提升了200多億。
聯想成功的「奧運營銷」戰略為許多中國企業作出了榜樣!不但如此,聯想希望借奧運會加快其國際化步伐的目標也得到了有效的實現。
將奧運文化與品牌相融合
傳統的贊助與冠名方式是「奧運營銷」中最直接並且也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如今運用得最多,投資巨大的方法之一,這種方式被一些大企業所用,如可口可樂、VISA等知名品牌。而聯想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提出了將奧運文化與品牌融合的理念,這是其「奧運營銷」戰略中的一大亮點。
「通過幾年來聯想贊助奧運會,我們總結出,一個企業如何做好策劃,使奧運的文化內涵與自己品牌有很好結合,就能(在營銷上)有很好的收獲。」 聯想集團負責奧運營銷的副總裁李嵐表示。
從2007年開始聯想的「奧運營銷」戰略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除了傳統的廣告投入以外,眾多圍繞奧運的活動逐漸開始啟動。聯想的火炬傳遞計劃、全球奧運冠軍計劃、千萬客戶回饋計劃等都意味著聯想的「奧運營銷」進入了一個沖刺階段。而奧運火炬「祥雲」的奪魁,更是將聯想的「奧運營銷」帶入高潮。
奧運火炬「祥雲」
「按照北京市名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的數據,從2004年到2006年,聯想品牌在拿到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成員的這段時期,品牌價值從307億元提升到了607億元,今天聯想設計火炬的發布,也許讓這個價值又大幅增值了。」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陳紹鵬如是說。
而通過近期聯想公布的2008年「奧運營銷」戰略,包括奧運倒計時及系列奧運公益宣傳,奧運聯想千縣行、奧運百城巡禮、奧運科技快車等全國巡迴活動等等。我們不難發現,在秉承奧運文化與自身品牌融合的理念的同時,聯想更是將自身的渠道及推廣策略引入其中。
真正的奧運營銷與品牌精品打造過程,除了賽事本身以外,如何能借用奧運資源,結合自己的產品創造出一種「本土奧運文化」,也很重要。
【營銷活動】聯想推萬元高端游戲PC 價值營銷理念成功落地
2008年10月13日,在奧運倒計時300天的日子裡,聯想迄今為止最高端的家用PC--鋒行King在京正式發布。至此,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史上最牛PC」在經歷一個月的觀望與揣測後終於高調現身。從其史無前例的超高配置、無敵的綜合性能、獨創的外觀設計還有不菲的價格來看,聯想鋒行King無疑樹立了中國高端PC的新標竿。
「史上最牛」電腦叫價近4萬元
目前,聯想鋒行King接近4萬元的價格,已經超過了一輛小排量汽車。此前,聯想頂級台式電腦最高大約2萬元,鋒行King的問世將此價格上限拉高了一倍。
不過,讓記者好奇的是,被聯想稱為「史上最牛」的電腦究竟配置了哪些部件,敢叫出讓人瞠目的、相當普通電腦10倍的價格呢?據悉,該電腦處理器採用了英特爾當前國內最高端的家用4核CPU,核心頻率為2.93G,擁有8MB超大二級緩存。此外,4G DDR 800超大內存,大到1T的海量硬碟,高性能獨立顯卡Geforce 8800ultra,5ms極速響應的22英寸寬屏大液晶顯示器,都是豪華電腦的標配,滿足玩家的游戲需求。此外,同時考慮到用戶和電腦的「健康」,還採用了聯想特有的智慧溫控調節技術,納米防輻射塗層、智慧降噪技術等。
當然,作為人稱「史上最牛PC」的鋒行King,絕不僅僅是高配置這么簡單。為了讓鋒行King更加符合游戲玩家的使用習慣,進一步提升整機的人性化與使用舒適度,聯想力邀《魔獸世界》游戲中具有「中國人族皇帝」之稱的WE.Sky和 「暗夜精靈之王」Moon參與前期設計,根據玩家苛刻的使用體驗進行實用新型改良,使之成為最適合游戲玩家使用的至尊裝備。
首推訂單銷售模式
聯想消費台式電腦總經理王忠表示,過去聯想做的更多的是去提升產品性價比,更多的去加強快速的周轉率。但是現在消費者成熟了,有一部分消費者需要精緻的電腦,有一部分消費者需要性能高的電腦,這些特殊的市場需求都促使聯想必須推出有高附加值的電腦,這也是聯想年初提出的價值營銷的成功落地。
聯想鋒行King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推出來的。聯想發現在消費PC市場中,游戲玩家占據了一個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不過在此之前,市場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產品推出,而這次鋒行King的面市,其價格和玩家自己組裝的成本差不多,將是吸引玩家購買的主要理由。同時,這款機器也是聯想試水高端市場做的一次嘗試。
據聯想集團副總裁夏立向本報記者透露,由於這款電腦市場定位特殊,聯想台式電腦也首次採用了訂單生產的銷售模式。也就是說,聯想待接到用戶訂單後再生產產品。
實際上,中國PC市場在經歷了一系列同質化與低價的風潮後,豪華與高端台式PC的發展勢頭卻越來越明朗起來。此次聯想推出「史上最牛PC」鋒行King,不僅表現出聯想作為國內PC領導廠商正式進軍高端PC市場的決心,其賦予鋒行King獨特的奧運價值以及邀請電競大師參與PC設計的大膽嘗試,無疑也為國內PC的發展探索出了一條重要的出路。
【資料找的很幸苦,望加分!】
⑸ 求。聯想集團的品牌定位
Lenovo:聯想品牌國際化
多年來聯想一直在用的英語名稱Legend被終止使用,基本理由是Legend在很多國家已被注冊,聯想集團無法獲得商標權。為了推行國際化,聯想起用了新的英語名稱Lenovo。
聯想換名之際,柳傳志在網上回答《IT時代周刊》記者提問時說:「如果把我比作聯想,把我穿的衣服比作聯想標識,我覺得聯想的品牌並沒有改變。就相當於我柳傳志沒有改變一樣,只是今天穿的衣服和昨天的不一樣了,柳傳志還是柳傳志,柳傳志的品牌在於這個人。」我們都知道,柳傳志先生喜歡用生動的比喻深入淺出地表達自己高深的管理思想。可是,這一次很遺憾,上面的這個比喻卻不夠恰當:
1、Lenovo是聯想的企業名稱,而不是聯想的企業標識。標識表現為圖形,而名稱則表現為語言文字。柳先生把他穿的衣服比作聯想的標識,我想這里的標識指的是Lenovo,而不是那個經常與聯想一詞一起出現的方形標志。把企業的名稱比作衣服是不恰當的,因為衣服是經常換的,可是名稱卻不會經常換,經常換名稱會造成公眾的識別困難,不利於名牌戰略的實施。事實上,企業的名稱就是企業無形的「臉」,這張臉是不大變的,因為這張臉承擔了不可推卸的法律責任和公眾對其品牌的信任。在這個意義上說,「柳傳志還是柳傳志」,因為姓名沒有改變。
2、聯想的英語名稱變了,聯想的品牌就變了。我們知道,從文化的角度來說,事物存在的必要條件有兩個:一是事物本身存在,二是事物名稱的存在,二者缺一不可。即事物存在不僅要有其「實」,還要有其「名」。柳先生談聯想的品牌時,只看到了聯想品牌的「實」,卻忽視了品牌的「名」。從這個意義上說,「柳傳志的品牌在於這個人」,也在於柳傳志這個姓名。我們之所以從文化這個角度來理解品牌,是因為品牌存在於公眾的心理之中,而不是在自然中純客觀地存在著。也許是柳先生的科技背景和客觀性思維使得他忽視了品牌的人文意義。
3、聯想的英語名稱已經更換,聯想的品牌已經變了,可為什麼說「聯想的品牌並沒有改變」?為什麼不說聯想的品牌將變得讓公眾更容易接受,更感親切?我們都知道,變是這個世界最不可抗拒的潮流之一。可是為什麼要強調「不變」?聯想對Lenovo的解釋也與此自相矛盾。「Le」暗示Legend及其傳奇的含義,試圖保留聯想多年來Legend良好的品牌形象。「novo」暗示聯想不斷開拓的創新之義。至於「novo」本身是否有創新之義,一般公眾是否能從中直觀地看出創新之義,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有一個詞有創新之義,那就是「nova」。「nova」是天文學用詞,是「新星」的意思。可是這個詞作為品牌用詞卻有風險。據說,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曾經推出nova牌新車,該品牌汽車在西班牙市場的銷售不理想,因為「nova」一詞在西班牙語中是「不走」的意思。雖然這個意思對汽車品牌的推廣是致命的,但是也並不意味著對電腦產品的銷售推廣沒有風險。由此我們又引申出另一個問題:國際化過程中的品牌個性和普遍性。通用汽車的「nova現象」讓我們感到中國品牌的英語化只是品牌國際化戰略的開始,而不是一勞永逸的終結。美國埃克森(Exxon)公司遇到的問題也與此類似。據日本著名戰略咨詢大師大前研一介紹,美國埃克森公司為了推行品牌的國際化,決心起用一個對多種民族語言都不存在傳播障礙的名稱。公司花費了大量的資金,聘請了專業的咨詢機構,歷時幾年時間,從多種語言的角度進行了音、形、義的綜合考慮,可以說費盡了心機,最後優中選優,品牌被確定為Exxon。可是在日本的分公司卻保留了舊的品牌名稱「Esso」(埃索)。因為日本上流社會難以接受Exxon中xon的發音。
在此,我們要提醒聯想品牌的當家人,Lenovo能否避免「nova」和「Exxon」在國際化經營中遇到的品牌問題。如果不能,那麼Lenovo還有一個自身的傳播障礙如何克服的問題。
為了克服國際環境中的語言問題,我們能否嘗試:不使用任何一種民族語言,而起用比民族語言更有普遍性和規范性的語言,如通俗的行業語言、數學語言等。如果可能的話,為什麼不把1+1注冊為聯想的全球通用商標和品牌?從品牌本身信息的角度來看,「1+1」作為品牌肯定比Lenovo更有國際化的意義。
二、聯想1+1:聯想最有價值的品牌
聯想在起用Lenovo的同時,終止了聯想1+1作為產品品牌的使用。主要理由一是聯想1+1會削弱Lenovo在公眾層面的品牌推廣;二是聯想1+1作為聯想產品的單一品牌已經成為電腦個性化需求滿足的障礙。細究起來,這些理由都難站得住腳:
1、聯想1+1不會削弱Lenovo在公眾層面的品牌推廣。因為聯想1+1是產品品牌,Lenovo是組織品牌。如果產品品牌與組織品牌不同,那麼產品品牌自然就成為品牌推廣的重心。公司經營的核心在業務,即產品和服務,品牌推廣的重心也應在此。聯想採取了與寶潔公司相似的品牌策略:多個產品品牌獨立運作,產品品牌與組織品牌只有鬆散的間接關系。這樣就使得Lenovo並不能成為聯想品牌推廣的重心,就如寶潔不成為寶潔公司品牌推廣的重心一樣。寶潔公司在為「飄柔」、「海飛絲」、「潘婷」等產品品牌大做廣告的同時捎帶著提到「寶潔」這個組織品牌。實踐證明,產品品牌的推廣會帶動組織品牌的推廣,而不是相反。組織品牌的推廣只在一種情況下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全部或大部分產品品牌與組織品牌是完全一樣的。就象海爾那樣,產品品牌和組織品牌是一樣的,品牌推廣沒有任何沖突。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中國市場無疑是聯想最重要的市場。在中國市場,聯想1+1顯然是品牌推廣的重心,因為中國的消費者會對漢字的「聯想」比英語的「Lenovo」感到更親近。這種語言的習慣和情感的靠近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品牌的市場價值。因此,放棄聯想1+1品牌對聯想在中國市場的影響會意味著重大損失,這種損失不僅是名義上的,更是市場利益的。
在國外市場,將「聯想1+1」翻譯成「Lenovo1+1」也未必不可,並且實現了產品品牌和組織品牌的有機融合。從經驗來看,品牌要想在新市場取得成功,借用品牌在本土市場的成功會比起用全新的品牌有更多的成功機會。
聯想1+1在產品上不再使用,可是「聯想1+1仍在銷售渠道中,因為相當一批店長對這個品牌情有獨鍾」。這體現了聯想1+1的真正價值:情感價值。品牌價值主要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價值,也不是理性意義上的價值,而是情感意義上的心理認可。這么有價值的品牌棄之不用,實在可惜!
2、產品的個性化並不意味著品牌的多元化。
聯想1+1從誕生那一天起就是針對消費者的個性需求的:「不同的你,不同的聯想1+1」。聯想1+1的個性化是通過產品的副品牌多元化(「天蠍、」「天騏」等)實現的,而不是品牌多元化。這次聯想品牌的調整之一就是由過去的主副品牌化改為品牌多元化策略。品牌多元化是指公司注冊和使用了多個獨立的品牌,它們與其他品牌之間存在主副關系,並且獨立品牌是主品牌,其他為副品牌。品牌多元化策略意味著用多個品牌分別針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提出解決方案。如果注冊的多個品牌無法獨立使用,那麼它們就不是主品牌,而是副品牌。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多元化,而是主副品牌化。戴爾公司的品牌策略就是這樣一種模式。戴爾公司的每一個廣告和產品包裝上都有兩個品牌,第一個是Dell,第二個對應具體產品可能是Dimension,也可能是Inspiron,或者其他品牌。這第一個品牌是幫助公眾在公司間選擇,第二個品牌有利於公眾在產品間作出選擇。兩個品牌放在一起,強化了第一個品牌,弱化了第二個品牌。戴爾公司的真正品牌實質上只有一個,那就是戴爾(Dell)。相對於第一個品牌,第二個品牌弱了很多,但還是比一般意義上的產品型號更有利於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和選擇。
我們不否認品牌多元化是提高市場覆蓋面的重要方式,但是主副品牌化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在電子領域。
聯想的副總裁劉軍先生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辯駁說:「聯想1+1不是完全不用,而是變成了渠道品牌。」由此我們提出以下問題供大家思考:聯想需要專門的渠道品牌嗎?渠道品牌比產品品牌,哪個對企業的意義更重要?
我們認為:聯想1+1作為渠道品牌幾乎沒有意義。
⑴品牌最大的作用是對風格相似的產品進行整合,以與其他的風格及相應產品鮮明地區別開來。那麼我們要問,聯想有那麼多渠道需要整合和區分嗎?這種渠道的明牌顯示在多大程度上能指導消費者的購物選擇?
⑵如果用產品品牌就能顯示渠道特徵,還有必要設立單獨的渠道品牌嗎?這種不必要的品牌不是只能增加推廣的成本嗎?
⑶聯想賣的是產品,不是渠道,為什麼要用一個渠道品牌來干擾產品品牌對市場的影響呢?
⑷既然聯想1+1可以作為渠道品牌,那麼為什麼就不能作為產品品牌呢?放棄一個未顯頹勢的品牌,是不是太可惜?
⑸聯想1+1的品牌內容由產品變成渠道,極容易造成公眾對聯想品牌的理解混亂。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三、「天驕」、「鋒行」、「家悅」:多品牌多風險
聯想整合產品品牌的結果是剔除「聯想1+1」,保留「天驕」,新增「鋒行」和「家悅」。整合的傾向非常明顯,就是由單一品牌策略改為多品牌策略。整合的初衷也許就如一位在國內家用電腦市場中浸淫多年的資深人士所言:「假如聯想仍然對所有消費者都提供單一的聯想1+1產品,恐怕很難讓所有的消費者滿意。要囊括那部分特殊用戶,用單獨的聯想1+1品牌顯然是不夠的。」
聯想的品牌多元化蘊涵著多方面的風險,理由如下:
1、品牌定位應該以客戶的特點為准,而不是以產品性能為准。聯想這次品牌調整的動因就是那次請咨詢公司做的花費不菲的市場調研。調研的結果是發現以性能為主要買點的產品市場表現出色,於是就有了這種以產品性能為核心的產品線重新劃分。有營銷常識的人都知道,市場細分和品牌整合最重要的原則是以客戶為中心,而不是以企業的產品性能為中心。品牌的意義最終主要體現在公眾的感知、理解和信任中,而不是體現在產品上。產品可以相似,但品牌卻千差萬別。在這里,我們不能不談到聯想的戰略誤區。可能是出於公司歷史和領導者背景等原因,聯想一直將自己定位於高科技,這在原來的國內競爭格局中對聯想是有利的。可是從日益國際化的競爭格局和趨勢來看,聯想的這種定位並不有利於其參與競爭。因為聯想相對於國外對手並沒有高科技優勢,且市場競爭實質是爭客戶而不是在產品上競爭。品牌定位應該著眼於客戶,圍繞客戶和公眾的主流需求或有價值的細分市場來定位。就這一點來說,我們覺得聯想應該向他的對手戴爾公司學習:強化服務爭客戶,降低成本保利潤。戴爾的這兩點成功經驗顯示了電腦整機行業兩個最主要的「成功的關鍵因素」。
2、品牌定位應該有統一的劃分標准,不能亂而無序。「天驕」定位於時尚品位,「鋒行」定位於電腦玩家,「家悅」定位於家用電腦。實際上,「天驕」是從風格角度定位,「鋒行」是從技術檔次角度定位,「家悅」是從使用場合角度定位。這種多角度的定位策略造成了品牌劃分界限的模糊,不利於消費者分辨品牌的風格和特徵。
3、新品牌的創立比使用已有的品牌困難得多。既然「家悅」定位於家用電腦,那麼為什麼不保留聯想1+1?畢竟創立一個全新的品牌是非常困難的。更何況聯想1+1還是一個深入人心的品牌?
4、如果聯想不作為核心的產品品牌,聯想品牌就有被架空的嫌疑,在聯想這個品牌上的長期努力可能付之東流。這值得嗎?
5、戴爾的經驗暗示了這樣一種可能:聯想的「天驕」、「鋒行」和「家悅」就其品牌實力來說都將成為副品牌,而只有聯想(Lenovo)才能成為主導產品品牌。這種可能對聯想來說是最好的,因為只有作為產品品牌而不是組織品牌的聯想(Lenovo),才能統一「天驕」 、「鋒行」和「家悅」等產品品牌。如果聯想(Lenovo)作為產品品牌的領頭羊,那麼聯想的品牌戰略將會大有起色。
四、聯想品牌國際化:逆水行舟
品牌國際化的主要方式有二:一是「順水推舟」,即在發達市場取得成功的品牌推廣到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市場。二是「逆水行舟」,即在欠發達市場取得成功的品牌推廣到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市場。從一般經驗來看,前者相對較容易,後者則困難得多。聯想的品牌國際化就如逆水行舟,步履艱難。這一點聯想的柳傳志曾在公開場合多次闡發過。其實困難的不僅僅是聯想,中國大陸的企業,就是對較早走向國際市場的台灣企業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宏qi(棋的古字)電腦的經驗最典型。宏qi由於看到了品牌的巨大價值,就積極在國際市場實施名牌戰略,可是效果並不太好,於是就產生了在創名牌和OEM之間的徘徊。在這方面比較成功的是日本極少數企業,如本田、索尼等。但是他們也是付出了長達半個世紀的不懈努力。相比較而言,聯想只有不到20年的歷史,國際化的過程剛剛開始,路途還很遙遠,但是柳傳志為聯想設計的「國際化的穩定戰略」確實平凡而又高明。
說聯想的國際化剛剛開始,是因為:一、有些基礎工作已經做好,如Lenovo在其他國家的注冊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二、有些工作還未做好,如在中國市場聯想品牌的整合問題以及如何鞏固聯想在本土市場的消費者信任問題;三、有些事情還未提上日程,如在國際市場如何解決電腦消費需求個性化的問題。
總之,聯想作為中國的旗艦企業之一,開始了其艱難而又前途無量的國際化歷程。但願柳傳志和他的一隊人馬一路走好,希望聯想的品牌享譽世界。
⑹ 聯想企業文化
聯想企業文化,把聯想20年來洶涌澎湃的歷史濃縮,我們大致能把它分成三個主要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以目標導向的創業文化。
上世紀90年代之前,這是聯想求生存階段,主要通過代理、服務等手段累積資金。創業階段的口號是「不看過程看結果,不看苦勞看功勞」、「質量是生命,用戶是皇後」、「信譽比金子還貴」等等,這時的聯想文化以目標導向的創業文化為主。
第二個階段:管理文化、嚴格文化、親情文化。
1990年到2000年,這一階段是聯想創立自有品牌的階段,成功打造了「 聯想電腦」這個金字招牌。2000年聯想集團實現銷售收進284億人民幣,聯想電腦以28.9%的市場份額保持國內第一,並且蟬聯亞太電腦第一,躋身全球 電腦十強。這個階段的發展,以1990年通過的《 聯想集團管理大綱》為標志,聯想集團進進了規范化管理階段,開始倡導「求實、進取」的管理文化,1996年柳傳志總結出了著名的「管理三要素」。到90年代中後期,聯想的發展從助跑進進起跑狀態,公司迅速擴張。要將更多的人組織起來,必須有強有力的規則與流程,於是,1997年楊元慶在 聯想電腦公司提出了「認真、嚴格、主動、高效」的「嚴格文化」。過於要求認真嚴格,公司內缺少一種「濕潤的空氣」,1999年9月,以楊元慶舉著「請叫我元慶」的牌子在大門口迎接員工為例,聯想電腦公司推行「無總稱謂」的「親情文化」。
第三個階段:重提「創業文化」。
從2000年開始,聯想集團進進躍進新台階的時期,追求在IT領域的多元化發展,進行新的創業。為適應網路大潮以及矩陣管理模式的需要,
2000年5月 聯想集團將「親情文化」概括為「平等、信任、欣賞、親情」;
2001年向大企業病開火,重提「創業文化」,重新提倡創業企業管理;
2002年,倡導以客戶體驗為主的「服務文化」,追求「精細化管理」;
2003年,隨著越來越多的高級人才加進 聯想, 聯想文化中又加進了「包容、尊重、溝通」的要素,從「無障礙溝通」前進到「朋友式溝通」。
楊元慶在一次「高級人才進職班」上總結說:「 聯想最大的特點是學習型企業,不斷地完善自己。外人感覺 聯想文化比較硬,實際上,細細品的話,它也在不斷完善,軟的成分在增加。這個社會最基本的法則就是適應,我們要做多元化,要做產品和服務,要做技術創新,沒有在文化上的變化是不可能的。」 聯想文化的發展歷史就是這樣一個不斷學習、完善、適應、變化的歷史。
⑺ 聯想的企業文化是什麼
【概況】
聯想集團於1984年在中國北京成立,是一家全球領先的PC企業,由原聯想集團和原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組合而成。聯想2009/10財年營業額達166億美元,該財年全球PC市場份額8.8%。聯想從1997年以來蟬聯中國國內市場銷量第一,並連年在亞太市場(日本除外)名列前茅(數據來源:IDC)。聯想集團於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
【企業文化】
——企業定位
·聯想從事開發、製造及銷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術產品。
·我們的成功源自於不懈地幫助客戶提高生產力,提升生活品質。
——使命
·為客戶利益而努力創新
·創造世界最優秀、最具創新性的產品
·像對待技術創新一樣致力於成本創新
·讓更多的人獲得更新、更好的技術
·最低的總體擁有成本(TCO),更高的工作效率
——核心價值觀
· 成就客戶—我們致力於每位客戶的滿意和成功。
· 創業創新—我們追求對客戶和公司都至關重要的創新,同時快速而高效地推動其實現。
· 誠信正直—我們秉持信任、誠實和富有責任感,無論是對內部還是外部。
· 多元共贏—我們倡導互相理解,珍視多元性,以全球視野看待我們的文化。
——願景
聯想基於對行業的深厚理解,以及對優秀的管理和文化基因的傳承,正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在全球范圍內打造高品質的產品,讓消費者充分享受卓越的科技生活。聯想致力於發展成為一個行業領導型企業,一個在全球內受人尊重的企業,一個基業常青的企業,為客戶、股東、員工和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讓世界因聯想更美好。
——企業社會責任
作為企業公民,聯想積極關注來自全球各地社區的發展需求,將社會參與聚集「縮小數字鴻溝、環境保護、教育、扶貧賑災」四大領域。通過「結合業務發展戰略、引入創新公益機制、堅持傳統慈善捐贈」三大手段持續加大對社會的投入。聯想支持公益事業發展,積極創造條件,鼓勵更多的員工投身志願者活動,為社會奉獻才智和愛心。在2003年和2005年,聯想分別向中國非典防治和南亞印度洋海嘯災區提供了資金幫助,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地震後的第一時間,聯想捐贈1000萬人民幣並組織員工獻血。
2007年12月,聯想啟動公益創投計劃。兩年來,共支持了近30家公益組織發展壯大。2009年和2010年,聯想面向以大學生為主的青年群體,啟動了「聯想青年公益創業計劃」,支持青年群體的就業和成長,並呼籲更多機構關注青年公益創業,共同推動中國公益事業創新發展。
⑻ 以聯想企業為背景,針對實行有效的市場營銷組織...
濟發展的過程, 可以說是一個文化發展的過
程。一個成功的企業一定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有競
爭力的核心技術、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和管理團隊,
以及積極和諧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一種力量, 隨
著知識經濟的發展, 它對企業興衰將發揮越來越重
要的作用, 甚至是關鍵性的作用, 以文化催生企業發
展之力正成為越來越多成功企業的共識。
三角集團始建於1976 年, 是山東省24 戶重點
企業集團和中國500 家最大企業集團之一。「三角」是
山東省重點培植的9 個國際知名品牌之一, 是全國
輪胎品牌中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首批中國名牌產
品。公司品牌文化底蘊豐富, 「三角」已成為最有價
值商標輪胎行業第一名, 價值15.25 億元。公司現有
6 大類160 多種規格800 多個品種的子午胎和100
多種規格近400 個品種的斜交胎, 三角牌輪胎年生
產能力2000 萬套, 其中子午胎1600 萬套。預計今
年銷售收入可達到90 億元。
近年來, 三角集團在強化經營管理和經濟大發
展的同時, 在公司上下著力培育「誠信、創新、勤奮」
的企業精神, 積極倡導和營造一種尊重信任人、關心
愛護人、教育培養人和提拔使用人的文化氛圍, 促進
了企業「三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 走出了一條「企
業發展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勇攀高峰, 企業文化建設
在企業發展中形成特點」的精神與物質共進同贏的
良性發展之路。公司先後榮獲威海市先進基層黨委、
黨建紅旗單位、山東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精神
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企業文化建設示範單位和全國
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培育精神文化,
構建企業發展的思想力
三角集團企業文化建設十分重視人的因素, 強
調精神文化的力量, 凝聚員工的歸屬感、積極性和創
造性, 通過「兩個抓」、「兩個滲透」, 積極開創三角企
業文化的亮點。
一手抓「外樹形象」。三角集團司徽由太陽、月
亮、地球和三角的商標組合而成, 在三角集團隨處可
見製作印刷精美的司徽, 營造了一個「胸懷前球, 放
眼世界」的發展氛圍。三角集團還選擇國際知名影星
關之琳和數次挑戰世界頂級賽事———達喀爾拉力賽
的「中國車王」盧寧軍作為企業的品牌代言人, 向世
人昭示三角集團不斷追求完美和勇於挑戰困難、挑
戰極限的企業精神, 從各個層面打造企業優良的外
部形象。
一手抓「內強素質」。近年來, 三角集團從規范員
工行為入手, 制定了《三角集團員工禮儀手冊》、《青
年文明公約》、《員工職業道德規范》等文本, 並組織
員工認真學習, 企業幹部以身作則, 號召員工人人爭
做文明人。公司多次舉辦現代企業經濟發展培訓班,
為員工進行形勢任務教育, 不僅增強了員工的緊迫
感和責任感, 而且提高了員工參與市場競爭的意識
和能力。
通過文化滲透力全面提升員工綜合素質。三角
集團積極開創員工教育的新形式、新載體。把《論
語》、《道德經》等中國古代文學名著與今天的時事相
結合, 組織員工學習, 將其中的精華製作成精美的條
幅張貼在員工休息室, 讓員工在休憩娛樂之餘品味
中華文化的精髓。組織員工收看《大國崛起》等優秀
影視作品, 使員工從中吸收國內外優秀文化的營養。
在員工中成立「大學生聯誼會」, 開辦「英語沙龍」等
興趣小組, 定期開展系列科技和文化講座, 為各層次
員工提升文化修養創造了條件。
通過情感滲透力全面增強企業凝聚力。近年來,
三角集團克服各種困難, 全力為員工謀利益、辦實
......
經濟實惠、價廉物美、方便快捷,時尚快購吧 就是這樣一個購物便捷,導航清晰,交易安全的一個很好的淘寶商品展示購物網站時尚快購吧 皇冠店,讓你省錢省到笑!~~
⑼ 聯想的營銷策略有何特色
讓代理商很郁悶!
⑽ 請問聯想集團理念是什麼你們的宗旨是什麼對於產品的保證是什麼
[總是]聯想奧運營銷理念營銷之路勝在理念,堅持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人們不得不結合體育和營銷的相互了解。奧運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盛會,受到了重視來自世界各地,這是一個充滿無限商機的含義。而隨著奧運會打造的黃金品牌,營銷突破,為許多企業是很難關節的黃金機會。
自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的那一刻,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奧運營銷」。對於許多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全球性的機會。但對許多中國企業來說,因為從未有過的「奧運營銷」的經歷,恐怕這條路是不是真的,似乎好走。
2004年3月26日,聯想集團在北京與國際奧委會簽署合作協議,宣布正式成為第六個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TOP贊助商),首次在奧運歷史上這名中國企業。
到現在為止,路上的聯想奧運營銷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走過了4個年頭。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聯想奧運贊助商,因為其受歡迎程度從62%提高到68%,提高品牌美譽度從53%至62%,30.7十億萬元起2004年到現在聯想的品牌價值已經提高超過200十億。
聯想成功的「奧運營銷」策略,許多中國企業做出了榜樣!此外,該協會希望加快國際奧林匹克目標的步伐得到了有效實現。
奧林匹克文化與品牌整合
傳統的最直接和非常有效的方法,並贊助「奧運營銷」的標題方式,也是現在用的最多的,偉大的投資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已經被一些大公司,如可口可樂,VISA等知名品牌。聯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整合奧林匹克文化和品牌理念,這是它的「奧運營銷」戰略的一大亮點。
「通過多年的聯想奧運贊助商,我們的結論是如何與奧運品牌自身的文化內涵做一個商業計劃有一個很好的結合,可以(營銷)有個好收成。」負責奧運營銷的李嵐聯想集團副總裁說。
自2007年的「奧運營銷」策略聯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除了傳統的廣告,一些圍繞奧運的活動逐步展開。聯想的火炬接力計劃,全球奧運冠軍計劃,這樣做意味著聯想的客戶獎勵計劃「奧運營銷」變成了沖刺。奧運火炬「祥雲」放在首位,這是該協會的「奧運營銷」進入高潮。根據北京名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2004年至2006年的數據
奧運會火炬「祥雲」
「,聯想品牌在國際奧委會的全球合作夥伴,以獲得該成員期間,由30.7十億人民幣的品牌價值提高為607十億人民幣,今天聯想設計的火炬的發布,或許讓高級副總裁兼聯想大中國區總裁陳紹鵬表示,這個值在值顯著增加。「
最近由2008年的「奧運營銷」的策略,包括全國巡演等一系列奧運賽事的奧運倒計時公共服務公告,聯想千縣行奧運,奧運盛典在商場,等等,並宣布該協會等奧運Express技術。我們發現,在堅持用自己的品牌理念融合奧運文化,同時該協會是其自身的渠道和營銷策略,以介紹他們。
真正的奧運營銷與品牌品質的構建過程中,除了賽事本身,如何能借用奧運資源,與自己的產品結合起來,創造一個「本地奧運文化」,也很重要。
[]聯想的營銷活動,推動萬元的高端游戲PC的營銷理念成功登陸
2008年10月13日,在奧運倒計時300天的日子,該協會迄今為止最高高端家用PC - 鋒行KING正式發布。到目前為止,網路廣為流傳的「最牛電腦史」等一個月經歷了很高的知名度和猜測終於出現之後。其前所未有的超高配置,無與倫比的性能,獨特的設計以及不菲的價格,將聯想鋒行王無疑將中國的高端PC的新標桿。
「史上最牛」,近4萬台電腦嘩然
目前,聯想鋒行金近4萬元的價格,已經超過小型車。此前,聯想頂級台式電腦高達約20,000元,此前線王的出現上調最高限價一倍。
但是,讓記者好奇的是被稱為聯想「史上最牛」的計算機被配置到底是什麼成分敢叫出讓人大跌眼鏡,相當普通電腦10倍的價格?據悉,該電腦處理器採用了Intel目前國內最高端的家用4核CPU,2.93G的核心頻率,有兩個大的8MB緩存。此外,4G DDR 800超大內存,超大1T的海量硬碟,高性能獨立顯卡的Geforce 8800Ultra的,5ms的響應速度大的22英寸寬屏液晶顯示器,電腦是豪華的標准,以滿足游戲玩家的需求。此外,考慮到用戶和電腦的「健康」,聯想還採用了獨特的智慧溫度調節技術,納米防輻射塗層,智能降噪技術。
當然,作為一個人,前排國王,遠超過高調的那麼簡單「最牛電腦史」。為了讓游戲更加符合鋒行KING玩家的使用習慣,進一步提升了使用整個人類和舒適性,邀請游戲公司章程「魔獸世界」,「中國人族皇帝」的WE.Sky和「夜說精靈王「月亮參與初步設計,根據玩家苛刻的改善用戶體驗進行實用新型,使其成為使用極限裝備的玩家最適合的。
貶值,為了銷售模式聯想王忠,消費者的總經理台式機,在過去的關聯做更多,以提高產品的性價比更加提升了快速的周轉率。但現在成熟的消費者,一些消費者需要精密的電腦,也有一些消費者需要高性能的計算機,這些特殊的市場需求,促使將具有高附加值的計算機,它是由在價值年初推出的聯想關聯營銷的成功著陸。
聯想鋒行國王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出來的。聯想發現在消費PC市場,游戲玩家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但在此期間,市場一直飽受沒有合適的產品推出,而這個鋒行KING的市場,成本價和玩家自己組裝的差不多了,將是主要的原因吸引玩家購買。同時,這款機器是高端市場試水協會所做的第一次嘗試。
據夏立,聯想集團副總裁告訴本報記者,因為這個特殊的電腦的市場定位,聯想台式電腦首次與生產訂單的銷售模式。換句話說,該協會之前生產的產品待收到客戶訂單。
事實上,中國PC市場已經經歷了一系列同質化與低價的時尚,奢侈品和高端台式PC的發展勢頭已經越來越清晰了。該協會推出的鋒行KING,不僅顯示了聯想作為國內PC老大進入了高端PC市場的決心,這給了鋒行KING獨特的奧運價值觀的「最牛電腦史」,並邀請電競大師參與在大膽嘗試電腦的設計無疑也為國內PC的發展探索出一條顯著的方式。
[尋找非常幸運的苦看看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