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煙有故事,煙盒更有故事。
香煙盒—即香煙商標,簡稱:煙標。
香煙商標在社會歷史和社會現實作依據,記錄了歷史,折射了社會生活,以豐富的民情風俗反映了文化,產生了很有價值的煙標文化。
正是煙標所具有的歷史和文化仍大俗太雅,吸引子無數收藏愛好者。在民間收藏熱浪的推動下,形成了一道前所未有的煙標收藏的風景線。
煙標為何物?煙草製品的商標及包裝物也。凡是有吸煙者的地方,都可毫不費力地收到被人不屑一顧的煙紙盒。偏偏也是,就有人喜歡這種充滿情趣的東西,視若寶貝,收藏起來。可見,每一品類的藏品都有其收藏者自認為的各種價值,藏品沒有高低貴賤及雅俗之分。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有兒故起了——
煙標收藏的夢
一本著名「補白大王」鄭逸梅撰的《三十年來之上海》,(註:所稱「三十年來」,是指1946年前的三十年而言)記敘了老上海著名戲曲演員錢化佛的口述,其中有一篇為「香煙盒殼之集藏」。這位錢先生便是煙標收藏的先行者。可惜,在那個年代,「集藏香煙盒殼,這是鄙人的獨門生意,簡直找不到第二個同志」,但是「那些香煙盒殼,五光十色,非常美麗」。可見由於煙標的美麗而吸引了錢化佛為之收藏的興趣。據說他收藏了幾千種煙標,並在老上海的大新公司舉辦過煙標展覽。
錢化佛先生收藏煙標的這種「獨門生意」,自覺和不自覺的,之後卻是大有人在。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煙標收藏的代表人物開始浮出水面。江蘇無錫的華壽椿先生,率先於1964年辦了一份名為《煙標目錄》的刊物,使愛好者從中獲得不少收藏知識和煙標信息,此刊的集友廣告,把煙標集友逐漸匯聚起來。南京沈夢筆先生在「漫話煙標」的文章中介紹了當時的集標情況,他以為「煙標須一枚枚收集起來,能集到五千種已屬不易,越萬關尚未聞之」。但是,「偶得一枚稱心滿意之標,如獲似寶,愛不釋手之樂趣,決非局外人所能領略哉」!
但是,當時的收藏畢竟不成氣候,加上「文化大革命」的沖擊,人們不可能再把心思放到玩收藏上。在「玩物喪志」舊思想的指斥下,煙標收藏的星火終究還是沒有被點燃。然而,我國的改革開放翻開了歷史新的一頁,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收藏者迎來了盛世之下的民間收藏高潮。在民間收藏事業的升騰中,開始了——
煙標收藏的興趣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無數次的收藏黃金歲月,但是從歷史的記載來看,所謂收藏都是達官貴人這些有錢人的雅事,同普通老百姓毫無千系。即使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私人收藏也被祝為一種奢侈,涉足收藏者少之又少。好在改革開放的社會變遷,人們生活安定而富裕,時逢盛世,真正讓有興趣的人都可以走近收藏。
以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始,民間收藏走進了千家萬戶。中國的古玩、字畫、陶瓷乃至錢幣、郵票、火花和煙標等一些文化內涵較豐富的物品,都成了收藏的項目和發展的方向。一個火紅的收藏年代開始形成,如今的收藏高潮,其質的變化就是民間性,參與收藏的人群在數量上的眾多是前所未有的。現在,民間收藏已成為廣大群眾普遍喜愛的文化活動。
正是在收藏大浪的強勢帶動下,中國民間煙標收藏的大軍也逐步形成。1980年10月1日,無錫曹愛葆先生首先在上海淮海公園舉辦了煙標藝術裝璜展覽,在收藏界引起了轟鳴。蘇州張家偉先生同國外交流聯系,收藏了大量外國煙標,他還編寫了《世界煙標集翠》等書藉。各地的煙標愛好者聞風而動,開始交流交換煙標,互通有無,組織聯宜活動等等,熱鬧非凡的煙標收藏活動拉開了序幕。
基於江南一帶的煙標收藏基礎,令收藏活動十分健康地展開。據有關資料載,南京的集標活動盛況空前,門庭若市,多時達數百之眾。為順應收藏潮流,中國煙標收藏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收藏組織——南京煙標收藏協會成立,時間定格在一九八五年元月,成為煙標收藏界具有標志性的事件。之後,大江南北有了眾多的煙標收藏團體,從此有規模的收藏活動開始了。這些組織舉辦煙標藝術展覽,開展學術研究討論,進行市場調劑拍賣,將有聲有色的煙標收藏推向了整個社會,中國民間收藏煙標的夢榻真正實現了。為了進一步實踐收藏,讓我們去領略如何開展——
煙標收藏的活動
早於1985年之前,煙標收藏者勢單力薄,在社會上的影響面甚小。有了收藏組織,形成了一股骨幹力量,他們為煙標收藏搖旗吶喊,收藏隊伍不斷壯大。
二十年來,煙標收藏的文化作用已被越來越多的收藏者所認識和接受,這歸功於收臧組織的力量和指導作用,各地的收藏組織開展了多方面的活動;以不同形式進行收藏講座;以刊物指導收藏活動:以展覽展示收藏成果,以調劑促進收藏交流;以評比促進收藏發展。據不完全統計,20年來,出現了300種之多的民間煙標刊物;收藏者在各地報刊書籍上發表煙標文章3000篇:出版煙標專題近30部;舉辦全國民間煙標文化交流節9屆;參與全國性的煙標博覽會、交流會、精品展等近10次;舉辦不同形式的個人煙標展200餘次……還有更多的收藏者接受媒體采訪不計其數,更有收藏中的佼佼者走進了電視畫面和電台的直播間,面向觀眾,聽眾演講煙標收藏的知識和趣聞。較有影響力的《東北煙標》民刊,在2001年還評選了煙標收藏界歷史上的「百強收藏家」、「百佳集友」和「二十佳煙刊」。第七屆煙標文化節在無錫舉行,除舉辦首屆全國專題煙標收藏展覽外,還進行了煙標文化學術論文研討會,並授於一定數量的煙標收藏家光榮稱號。
1997年5月,第一屆中國煙標文化節由揚州煙標收藏協會成功舉辦。文化節的倡始人為江蘇的王安珠先生及各地煙標協會的收藏元老,他們為促進煙標收藏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每年一次的煙標節已分別在太原、哈爾濱、天津、寧波、無錫、北京和武漢等地舉辦了九屆,昆明獲得了第十屆的舉辦權。煙標文化節通過收藏者面對面的交流,縮短了距離,促進了情意,增加了藏品,展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煙標收藏者紛紛反映,煙標的節日吸引人,煙標的世界很精彩。
2001年9月,在北京舉辦的全國煙標、火花精品展,煙標界精稀藏品凸現了獨特的魅力。早期煙標經歷了悠久年代的跨越,經典品牌顯示了珍貴的歷史價值;初期煙標具有明顯的歷史寫實特點和藝術的民族特色;「簡裝」和「語錄」專題煙標獨具特色,前者曾在新中國煙草史上作為代表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是我國人民勤儉建國歷史的一個縮影,後者則具有史料研究價值;旅遊觀光套標可見風光獨秀的名勝;博學有東北地區的初期專集,一展「白山黑水」的瑰麗風景……。
在這些年的大型煙標活動中,煙標拍賣成為重頭戲,從而引發了煙標投資的熱潮。參與拍賣的標品大多為早中期的精品,由於時間的流逝,這些煙標存世量較少,已難以尋覓,往往成為競拍的中J山。隨著收藏活動的深入,拍賣市場則體現出煙標的經濟價值,今年來,拍賣交易額十分可觀。
由中國煙草學會等組織舉辦的煙標博覽會,更吸引了民間收藏者的參與,通過展示煙標收藏成果,進行學術研討,更多的民間收藏者站到了更高層次的領獎台上。
煙標所具有的現實意義,反映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內涵,通過豐富多彩的收藏活動,煙標展現了中國文化藝術的一角。其中最為可喜的是,不少收藏者從單純的收藏轉化為更高地境界,他們熱衷於——
煙標收藏的研究
收藏煙標是一種樂趣,但是收與藏畢竟留停在收藏保存和孤芳自賞的階段。經過長期收藏,一部分愛好者對煙標的趣味性、藝術性、知識性和史料性等特徵有了認識,在鑒賞研究中將煙標收藏實踐上開到一個新高度。
煙標收藏文化的豐富內涵,始終成為民間收藏永不衰敗的生命力。研究煙標,既可以了解煙草工業的發展史,又可以探索民族文化在煙標中的體現。收藏者在對煙標的整理分類過程中,編寫了目錄,研究了版式的演變以及煙標的起源、變遷、特點等,還創造了一批收藏專用名詞。收藏者編著的煙標、鑒賞指南、文化圖鑒、圖譜等圖書和一大批收藏文章見諸報端,為豐富煙標史料和擴大收藏鑒賞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收藏實踐中,煙標收藏界出現了一批學者型的收藏家,他們著書立說,呼籲建立與發展「煙標收藏學」,為收藏的基礎與理論提供重要的依據。上世紀九十年代,從由收藏者策劃並提供煙標原件的大型圖書《中國早期煙標集》始,《中國煙標文化圖鑒》、《中外煙標套標集翠》、《煙標收藏與鑒賞》等一批專著先後問世,江蘇揚州煙標收藏協會和南京煙標收藏協會整理編集了《聽裝紙質煙標圖錄》和《語錄煙標集》,由收藏者參與編集的煙草企業煙標圖集有《江蘇煙標史冊》、《上海煙標集》、《哈爾濱百年煙標薈翠》等。這些專著的產生,可以認定為是收藏研究的成果,同時也是收藏者對煙標文化作出的積極貢獻。
很多收藏者積極收集史料,對煙標的研究多有獨列之處。如《煙標收藏入門》、《中國卷煙商標目錄》、《煙標簡明收藏手冊》等,都是指導煙標收藏的教科書和工具書,受到歡迎。還有一本《煙標收藏大全》,網羅了名詞圖解、論文選登、煙標目錄、煙廠概況、收藏事記等等,詳詳大觀,不失為煙標收藏集大成的專用圖書,令人感嘆。
煙標的分類與市場價格的確定
一、煙標的發展
煙標是煙製品的商標,俗稱煙盒。煙標和郵票、火花並稱為世界三大收藏品。
最早的煙標是舶來品,而PINHEAD(品海)則是最早進入中國的舶來品之一。舶來品煙標設計的一個重要題材就是船,如約翰公司的「快船」牌、大英公司的「帆船」牌和「沙船」牌、花旗公司的「快速艦」牌等。
隨著香煙的進入,華商煙標逐漸興起,同時受到了國民的喜愛,民族色彩、愛國主義、民族文化始終是華商煙標表現的主題。如北洋煙草公司的「龍珠」牌。上海三星煙公司生產的「三星」牌,正版為福祿壽三個人物造型,副版用福祿壽三個篆字作裝飾。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白鶴」、「喜鵲」、「長城」等都備受人們喜愛。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完成對舊標改造的同時還推出了很多新的煙標,比如「中華」、「飛馬」、「解放」、「民主」、「幸福」等,同時還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比如印上「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等字樣。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還引進了很多外國香煙,如555、KENT、Marlboro等。
二、煙標的分類
除了按照形狀區分,在收藏界又分為老煙標(二十世紀初到建國前)和新中國煙標(建國後生產的煙標),其中中國煙草工業公司成立之前(1950年-1963年之間)所生產的煙標又稱為「早期標」。
另外還可以根據內容區分,以及一些其他標准區分。
三、煙標價格的量定
稀有度:指煙標存市量的多少,越多價格越低,這也是量定煙標價格的首要因素。中國茂生洋行(美國)生產的「銅鼓」牌、天津北洋煙草公司生產的「龍球」牌、北京大象煙草公司生產的「大象」牌都已經是稀世罕見的煙標了。
年代:煙標年代的近與遠要參考其他幾項因素,如解放前「大前門」十支卡標參考價格在60-150元之間,50年代末「恆大」慶祝建國十周年的紀念標參考價格在200-400元之間。
代表性:此煙標在家族中是否代表某一時期,或某一品類或某一國家、地區等等。但代表性只是一個考慮因素,不能作為評定價格的唯一因素。
證史性:煙標能夠證明、證實某件史事或某段歷史事實,可證史者價優。比如上海三興煙草公司為紀念孫中山生產的「大中山」煙標,參考價就在4000-8000元之間。
文化性:主要是指煙標在煙草文化中的作用。比如解放初期上海生產的「老刀」牌煙標上明確說明將「老刀」改為「勞動」,這就體現了煙標的文化載體作用。
這個我也不知道.網上也找不到,郁悶勒.
2. 有沒有關於營銷的真實故事
市場營銷案例:
「奧普浴霸」市場營銷案例
「白沙」品牌的企業文回化內涵
「大紅鷹」答品牌戰略透析
「芙蓉王」開發的成功要素
「海爾」的擴張之路
「麥當勞」管理制勝
「萬寶路」的市場定位
「沃爾瑪」的成功經驗
「中華」長盛不衰的「國煙」
「中南海」另闢蹊徑創新
廣州市卷煙銷售網路建設聯動工作實施方案
日本企業的大市場營銷
上中國客戶關系網論壇「學習資料」中下載
3. 煙草企業文化故事一篇
開欄的話 企業文化有很多載體,故事就是其中的一個。一個好的企業文化故事,不但能夠深深吸引讀故事的人,其本身也蘊含著不少思想與智慧,能夠說明很多深奧的道理,可以給每個員工以心靈觸動與精神震撼,也能起到傳播和繼承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從本期開始,「企業文化」版開設「企業文化故事」專欄,以期促使行業員工更好地理解企業文化,推動行業的企業文化建設。
打造學習型團隊
芙蓉 每逢星期二上午,人們都會在煙廠技術中心的評吸室里看到這樣一個情景,4個人圍坐在一起,互相討論著什麼,氣氛熱烈。廠里的人都知道,這是技術中心中檔卷煙研發小組的成員在集體評吸卷煙,研究配方。坐在中間的那位長者是團隊的「領頭羊」老李,是廠里的元老級技術專家,從事卷煙配方工作已近30年,經驗非常豐富。坐在他周圍的是他的3個得意門生小盧、小鄧和小馬。
在這個小組里,工作、學習的氛圍是平等、互動的。老李在評吸卷煙方面擁有絕對權威,但在集體評吸單料煙時,他總是讓年輕人先談,等靜靜地聽完年輕人的見解,自己才深吸一口,沉思片刻,再說出自己的感受,非常平易近人。小鄧和小馬進廠前對卷煙配方接觸不多,進入這個小組後,老李毫無保留地把多年積累的經驗傾囊相授。兩人深受感動,努力學習,進步神速。小盧對市場調研很有一手,他每次調研必會帶上小馬或小鄧。在市場上奔波已是十分辛苦,他還是經常抽時間向兩個新人指點技巧、傳授心得。
隨著企業的發展,配方組引入了計算機管理。老李以前沒有接觸過電腦,小馬和小鄧就成了老李的電腦老師。小馬和小鄧教得認真,老李學得投入。現在,老李的計算機水平跟年輕人比已是不相上下。
在這個團隊中,4人通力合作,取長補短,致力於卷煙的降焦減害,為煙廠中檔煙品牌的突破屢建奇功。年終評先,喜訊傳來,小組被廠里評為年度先進小組,小組里的每個成員也都獲得了榮譽。
4. 求幾個品牌故事的經典案例。 越多越好
1,雅詩蘭黛的品牌故事。
雅詩蘭黛夫人一直認為「每一個女人都可以永遠擁有美麗和時尚」。由此,她將自己的生活品位和對時尚的敏感度融入雅詩蘭黛品牌中,不但重塑了美國化妝品行業的面貌,更影響了全球的化妝品市場。
1946年,雅詩蘭黛夫人憑借著想為每個女性帶來美麗的渴望創立了雅詩蘭黛公司。當1953年具有革命性意義的Youth Dew 香水被推出之時,雅詩蘭黛品牌因其不斷追求創新、精於科研開發、優良的品質而贏得廣泛美譽。如今,雅詩蘭黛的護膚、彩妝及香水產品系列已以領先的科技和卓越的功效聞名於世,在全球130多個國家有售。
雅詩蘭黛從誕生至今有無數的革新和創造。例如,現在已經普遍被眾多化妝品品牌採用的營銷手段:產品試用、購物送禮、提倡女性為自己選購香水等都是雅詩蘭黛最早創新提出的。
同時,品牌也在不斷地推出專利的科技和成分,用更多更好的產品為每位女性帶來美麗。 盡管業績斐然,雅詩蘭黛品牌始終堅持創造這個美麗事業時的初衷:為每個女性帶來美麗。堅信科學研發的力量;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況;體驗護膚品帶來的改變;保持與人良好的交流,這些精神至今仍是品牌為女性帶來的指引與啟迪。
雅詩蘭黛的品牌精神一直延續至今並成為未來發展的寶貴基礎。其與時尚先驅的合作、在科學技術上尋求突破的追求和龐大忠實的消費群是雅詩蘭黛成功的原因所在。而雅詩蘭黛追求美的旅程也將永遠地延續。
2,伊麗莎白雅頓品牌故事。
二十世紀初, 一位充滿遠見與夢想的女性,雅頓夫人,創建了伊麗莎白雅頓化妝品公司, 在將近100年後, 伊麗莎白雅頓成為享譽盛名,備受全球女性歡迎的化妝品牌。而雅頓夫人的獨到見解以及推動化妝品工業大眾化的成就, 亦獲得了極高的贊賞與尊崇, 成就了非凡的傳奇史頁。
雅頓夫人的基本信條是:美容決不是虛飾靚妝, 而地融為一體,襯托出婦女的天生麗質。秉持著這樣的信條,雅頓夫人始終走在美容業的最前沿,不斷地給愛美的女性帶來新產品與新理念。
雅頓夫人從率先研發胭脂、彩粉到率先研發採用旅行套裝,從率先致力於產品包裝與形象設計到率先引進「居家SPA 美容盒」並配有名為「美容之聲」的護膚指導唱片以及提出革命性的化妝品應與服裝而非頭發顏色相配的時尚理念,不僅開創和領導著美國美容業,更是將伊麗莎白雅頓品牌發展成為國際領先的高端美容品牌,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了整個化妝品工業。
早在幾十年前,伊麗莎白雅頓便徹底改變了整個世界對美的認識! 雅頓夫人以跨世代的創新想法將美與運動相結合,通過紅門沙龍向消費者灌輸健康美以及形體塑型的理念。
3,迪奧品牌故事
Dior 自從1954年推出同名彩妝品牌,就懂得與「時裝」掛鉤,宣傳slogan 如「即使你未穿Dior 時裝,Dior 唇膏亦能裝飾你的笑容」,深深打動貪靚女郎。1955年,Christian Dior宣告:「我熱愛紅色,它是生命的顏色!」因而,創造了Rouge Dior 藍金唇膏,至今是品牌的王牌產品,有業界最美最齊的玫瑰色系。
1970年首家推出四季變化的彩妝和妝容,分為春妝、夏妝、秋妝和聖誕妝Look 。 20世紀80年代,紙醉金迷,女性主義強勢抬頭。Dior 用Poison 毒葯香水濃郁的香氛,演繹女人極致的放肆、強勢和魅惑。同時,肌膚抗衰老的經典之作Capture 逆時空活膚駐顏系列誕生,成為世界上首家成功運用並推出liposome 質脂囊技術的產品,替Dior 護膚品奠定了專業口碑。
Chanel 的時尚敏銳度固然厲害,但她的創作動力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興趣與鞏固社交地位Chanel 品牌真正的經營高手,甚至說Chanel 化妝品與香水事業的推手,是幕後投資Chanel 的Wertheimer 家族。Chanel 於1921年與調香師Ernest Beaux調制出如今舉世聞名的Chanel No5香水獲得空前成功。1924年推出同名化妝品與香水。
Chanel 彩妝保留品牌時裝屋的簡約線條與貴氣品質,以黑、白、金包裝配雙C 標記。其中Coco Chanel最愛口紅,認為口紅是適度與人交談的第一步,她偏愛濃郁的大紅色與深暗色的口紅,讓整體的妝容與衣服的顏色形成鮮明對比。Chanel 眼影也擁有瑰麗得如寶石般的顏色組合,造型獨特。
5. 常德卷煙廠名牌營銷戰略的成功對你有何啟示
中國煙草品牌的發來展,在源近十年中才隨著外部的競爭壓力,漸漸的成為行業、企業、經營者們的重視。
「芙蓉王」的成績,代表著常德卷煙廠在營銷戰略、策略層面的智勝之道。即,始出於靈魂的締造--「芙蓉王」,基於地理、歷史文化的挖掘,濃縮「芙蓉」文化(湖南故稱芙蓉國);又融入社會發展、經濟與商業氛圍凸顯的亞文化-「能者為王」、「王為精品」的概念。既可以在原本的社會消費體系中,引領消費理念,又可以為品牌後續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並形成了後續檔次漸被認可,銷量節節攀升的成績。但其中不能忽視的一點,應該是常德卷煙廠在營銷管理中,能夠驅使全員對「芙蓉王」的文化理念,「芙蓉王」人的自豪感、影響力的塑造上,是延續至今的芙蓉王人都沒有降低對這一品牌擁有的那份自豪!
芙蓉王的成功,雖說是一個品牌發展和提升的很好案例,但需要重視的並不單單是他的品牌策劃,而是基於企業戰略發展的品牌策略的有效布控的定位。
6. 讓你印象深刻的經典品牌競爭故事有哪些
經典的品牌競爭應該是當初的索尼和蘋果吧,其實兩家公司都是非常有自己的設計感覺,而且都是有劃時代的產品出現,只不過索尼被完爆了。
7. 萬寶路的品牌故事
1908年,一個雪花飛舞的早晨,一個紳士模樣的中年人行色匆匆,手裡握著一張剛剛申領的營業執照。經過一系列艱苦的步驟,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終於得以開業,這怎能不讓這個躊躇滿志的創業者興奮不已呢?為了給公司的卷煙產品起一個好名字,莫里斯可謂費盡心機,最終,他想到公司倫敦工廠所在的一條街道的名字Marlborough,這個長長的英文單字很有些特點,尤其是前面的八個字母,讓人感覺有一種王者之風。就是它。Marlboro。
起初的Marlboro試圖取悅女性煙民,那時的美國女青年奉行及時行樂主義,很多人沉迷於香檳酒和爵士樂,一天到晚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香煙的味道讓人忘記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心理創傷,沉浸在樂而忘憂的氛圍中。「像五月的天氣一樣溫和」是這個時期萬寶路引以為榮的廣告詞。
然而時間緩緩流瀉,萬寶路作為一個歷史悠久,品質上乘的煙草品牌,並未如它期望的那樣在廣大煙民中產生強大的號召力。是品牌定位出了問題?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如果戰略方向錯了,那麼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莫里斯苦苦思索,終於,他發現,一個僅僅關注現實需求,「溫和」的品牌形象是不足以打動人心的,要讓萬寶路成為煙民心中的最愛,一個粗獷豪放、野性不羈的強有力形象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在鋼筋水泥中的現代人,嚮往的是寬闊無垠的藍天,一望無際的草原,和那賓士的駿馬,矯健的騎馬者……那麼就讓萬寶路也插上翅膀,自由地奔跑起來吧,越過群山,翻過峻嶺,跑遍世界的每個角落,跑進每一個嚮往自由奔放的人的心裡。
從那以後,一個溫文爾雅的萬寶路不見了,一個粗獷豪放的萬寶路出現了。1955年,萬寶路榮膺全美十大香煙品牌。1968年,萬寶路單品牌市場佔有率升至全美煙草業第二位。1975年,萬寶路摘下美國卷煙銷量的桂冠。80年代中期,萬寶路成為世界煙草業的領導品牌。
1989年,萬寶路在全世界售出3180億支,比瓶裝可口可樂或罐裝Campbell湯銷量還大。若將萬寶路以一獨立公司來看,以其1989年營業額高達940億美元計算。當時在美國《財富》雜志(Fortune)全球500家大企業中排第4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