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市場營銷:4P、6P、7P、10P、11P理論,4C、理論各指什麼
市場營銷四大理論概括了企業市場營銷的主要策略,從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出發,旨在滿足市場需求和顧客期望。在不斷發展的市場環境下,理論也逐漸豐富和完善,如六大理論(大市場營銷)、十大理論(戰術+戰略)和七項理論(增加了服務元素),以及四C理論強調了顧客需求、成本、便利和溝通的重要性。以下是對市場營銷理論的簡要概述:
一、4P營銷理論(產品、價格、渠道、促銷)
1.1 產品(Proct):產品包括實體、服務、品牌、包裝等,需針對客戶需求開發,為企業創造價值。
1.2 價格(Price):考慮成本、營銷成本、市場定位和品牌戰略,制定合理的定價策略。
1.3 渠道(Place):通過高質量分銷商建立銷售網路,確保產品有效進入目標市場。
1.4 宣傳(Promotion):包括品牌宣傳、公關、促銷等營銷行為,以樹立良好形象和增強市場影響力。
二、6P營銷理論(大市場營銷)
2.1 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理解國內外政治經濟狀況,與政府合作,避免風險。
2.2 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ons):樹立產品良好形象,處理危機事件,增強公眾信任。
三、10P營銷理論(戰術+戰略)
3.1 探查(Probing):了解市場、客戶需求、競爭對手,制定戰略。
3.2 細分(Partitioning):根據市場需求和客戶特徵進行市場細分。
3.3 優先(Prioritizing):識別並優先滿足最重要和目標客戶的需求。
3.4 定位(Positioning):在顧客心中建立品牌形象,使用4P策略。
3.5 第11個「P」(People):關注員工需求,激勵積極性,確保戰略實施。
四、7P營銷理論
4.1 人(People):公司服務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顧客體驗。
4.2 過程(Process):顧客獲取服務的過程應簡潔高效。
4.3 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通過展示提高顧客對產品的認知。
五、4P+3R理論
5.1 顧客保留(Retention):建立長期關系以保持客戶。
5.2 相關銷售(Related Sales):利用老顧客推廣新產品。
5.3 顧客推薦(Referrals):通過口碑促進產品銷售。
六、4C營銷理論
6.1 顧客(Customer):了解顧客需求,提供客戶價值。
6.2 成本(Cost):考慮顧客購買成本和企業盈利。
6.3 便利(Convenience):提供購物和使用便利。
6.4 溝通(Communication):與顧客進行有效溝通,建立關系。
市場營銷理論通過不斷演進,旨在更好地滿足顧客需求、優化營銷策略、提高市場競爭力。這些理論的互補關系強調了顧客中心、成本意識、便利性和溝通的重要性,為企業制定營銷策略提供了指導框架。
⑵ 11Ps營銷理論理論簡介
1986年6月,美國市場營銷領域的傑出學者菲利浦·科特勒教授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營銷理念,被後人稱為11P營銷理論。這一理論擴展了傳統的6P營銷框架,即在原有的產品(Pro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之外,新增了市場調研(Research)、市場區隔(Differentiation)、優先順序(Priority)、產品定位(Positioning)以及對人性的理解(People)。
科特勒將產品、定價、渠道和促銷進一步細分為戰術4P,而調研、區隔、優先和定位則被歸類為戰略4P。這一理論強調,企業要想成功進入和佔領市場,必須在戰術4P的基礎上,運用策略4P來制定長遠規劃。同時,企業的職責(Jurisdiction)和與公眾的關系(Public Relations)也被納入考慮,它們作為關鍵的支撐,幫助企業掃清通向目標市場的障礙,實現有效的市場策略。
美國著名市場營銷學家菲利浦·科特勒教授又提出了11P營銷理念,即在大營銷6P之外加上調研、區隔、優先、定位和人,並將產品、定價、渠道、促銷稱為戰術4P,將探查、分割、優先、定位稱為戰略4P。
⑶ 市場營銷11P具體指哪些
產品(Proct)質量、功能、款式、品牌、包裝
價格(Price)合適
促銷(Promotion)好的廣告
分銷(Place)建立合適的消售渠道
政府權力(Power)依靠兩個國家政府之間的談判,打開別外一個國家市場的大門
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ons)利用新聞宣傳媒體的力量,樹立對企業有利的形象報道,消除或減緩對企業不利的形象報道。
探查(Probe)即探索,就是市場調研,通過調研了解市場對某種產品的需求狀況如何,有什麼更具體的要求。
分割(Partition)即市場細分的過程。按影響消費者需求的因素進行分割。
優先(Priorition)即選出我的目標市場。
定位(Position)即為自己生產的產品賦予一定的特色,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或者說就是確立產品竟爭優勢的過程
員工(People)「只有發現需求,才能滿足需求」,這個過程要靠員工實現。因此,企業就想方設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已經11個了,不過我知道還有幾個
process(處理程序),physical evidence(企業的物質條件,比如經營的場所布置,給人留下怎麼樣的印象)
國外一般用7P, 就是最前面的4P加上people,prosess 和physical evidence
這里的people不單單指員工,也指顧客。顧客也是企業營銷過程的一部分,比如網上銀行,客戶參與性就很強。
⑷ 營銷中 3R 、11P分別指什麼
3R營銷概念:
3R營銷指客戶維持(Retention),多重銷售(Relation Sales),客戶介紹(Referrals)。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哈佛大學有兩位教授根據服務性企業的數據,研究了企業的市場份額與利潤的關系,發現市場份額對利潤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而顧客忠誠度較高的服務性企業更能盈利。他們認為,服務性企業應採用3R營銷策略。1994年,哈佛的赫斯凱特(Jamew L·Heskett)等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服務利潤鏈管理理論。
3R營銷內容:
1.客戶維持:優秀的客戶維持可以維持到穩定的客戶群體,節省成本,提高利潤率。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穩定客戶群的建立,一方面可以省卻重新爭奪新客戶的費用,另一方面也省卻了重新調查審核客戶信用的成本。通過各種策略,努力把客戶尤其是優質客戶留下來,並培養成忠誠客戶群。
2.多重銷售:即向同一客戶銷售多種商品。據日本BOOZ·ALLEN&HAMILTONH咨詢公司調研,同一客戶使用的產品數量與客戶維持存在密切關系。多重銷售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促進客戶多重購買,並增強顧客的忠誠度,減少顧客流失。
3.客戶介紹:即通過現有客戶的推介擴大客戶數量。顧客的口碑很重要。因此提高原有顧客對企業的滿意度並鼓勵客戶對企業的口碑宣傳,可以幫助企業擴大新顧客群體、爭奪優質客戶。
11P營銷理論:
1986年6月,美國著名市場營銷學家菲利浦·科特勒教授又提出了11P營銷理念,即在大營銷6P之外加上調研、區隔、優先、定位和人,並將產品、定價、渠道、促銷稱為戰術4P,將探查、分割、優先、定位稱為戰略4P。該理論認為,企業在戰術4P和「戰略4P」的支撐下,運用「權力」和「公共關系」這2P,可以排除通往目標市場的各種障礙。
11P營銷理論的內容
11P分別是:
1.產品(Proct)質量、功能、款式、品牌、包裝;
2.價格(Price)合適的定價,在產品不同的生命周期內制訂相應的價格;
3.促銷(Promotion)尤其是好的廣告;
4.分銷(Place)建立合適的消售渠道;
5.政府權力(Power)依靠兩個國家政府之間的談判,打開別外一個國家市場的大門,依靠政府人脈,打通各方面的關系,在中國所謂的官商即是暗含此理;
6.公共關系(PublicRelations)利用新聞宣傳媒體的力量,樹立對企業有利的形象報道,消除或減緩對企業不利的形象報道;
7.調研(Probe)即探索,就是市場調研,通過調研了解市場對某種產品的需求狀況如何,有什麼更具體的要求;
8.區隔(Partition)即市場細分的過程。按影響消費者需求的因素進行分割;
9.優先(Priorition)即選出我的目標市場;
10.定位(Position)即為自己生產的產品賦予一定的特色,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或者說就是確立產品竟爭優勢的過程;
11.員工(People)「只有發現需求,才能滿足需求」,這個過程要靠員工實現。因此,企業就想方設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這里的people不單單指員工,也指顧客。顧客也是企業營銷過程的一部分,比如網上銀行,客戶參與性就很強。
「11P」包括大市場營銷組合即6P組合(產品、價格、促銷、分銷、政府權力,公共關系),這6P組合稱為市場營銷的策略,其確定得是否恰當,取決於市場營銷的戰略「4P」(依次為市場調研(探查)、市場細分(分割),目標市場選擇(優先)、市場定位(定位)),最後一個「P」(員工),貫穿於企業營銷活動的全過程,也是實施前面10個「P」的成功保證。
市場營銷策略組合作為現代市場營銷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其發展過程中,營銷組合因素即P的數目有增加的趨勢,但應當看到,傳統的4P理論仍然是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