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市場向左,「銀河」向右!吉利的突圍哲學
「傳統車企一發力,結果就是臉著地。」
這個梗越來越有玩爛的趨勢,至少在我的朋友圈,看好造車「舊」勢力的並不多。
不怕你們笑,我也曾經是「新」勢力的堅定擁護者,但近來臉被打得生疼,尤其是看到吉利單月新能源滲透率多次突破30%後。
也就是說,「國產BBA」的時代有望提前到來,我指的是品牌層面。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其實李書福早就把Ending設想好了?要不怎麼把那台概念車定名為「銀河之光」呢?
EV說:
電影《蜘蛛俠》中,彼得·帕克說「The greater the power, the greater the responsibility」,銀河系列吹響了吉利的新號角,也掀開了國產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新篇章。而回過頭去看銀河,冥冥之中一切早有預示,比如啟用全新系列標識、成立吉星事業部等等。
有心人或許早就看穿了吉利的「野心」,這頭短暫蟄伏的猛虎,是時候發發威了。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車界EV,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貳』 5.98萬起的純電小車吉利星願,憑啥能連續4個月登頂銷冠
吉利星願作為一款起售價為5.98萬的純電小車,能夠連續4個月登頂銷冠,主要憑借其以下優勢:
親民的價格定位:
出色的產品性能:
豐富的配置與舒適性:
品牌影響力與口碑:
營銷策略與服務:
綜上所述,吉利星願憑借其親民的價格定位、出色的產品性能、豐富的配置與舒適性、品牌影響力與口碑以及精準的營銷策略與服務,成功連續4個月登頂銷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