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哪些比較成功的品牌營銷案例可以借鑒的
1、杜蕾斯感恩節」十三撩」文案
杜蕾斯已經成為熱點營銷的代名詞,而2017年感恩節,杜蕾斯一次性調戲了13個品牌,包括綠箭、德芙、士力架、宜家等,被撩的品牌們也紛紛機智回應,立即成為火熱的話題營銷。
這種品牌互相調戲的方式其實很常見,但是每一次都能引爆市場,關鍵點就看文案能不能撩倒大眾對品牌的那個「嗨點」。
2、扎心了老鐵!網易雲音樂扎心地鐵文案
2017年3月,網易雲音樂把APP上點贊數最高的數百條樂評印滿了杭州市地鐵1號線和整個江陵路地鐵站,紅底百字簡直搶眼。這些文案條條走心,讓人留下深刻的影響。
這種由用戶的UCG產生的內容,一直是市場的經典玩法。而知乎的全部內容,不都是如此嗎?在APP運營推廣中,值得借鑒。
3、小朋友畫廊,」1元最美公益」
8月29日一早,朋友圈在一個晚上全部淪陷,大家紛紛在購買自己的畫作做屏保。這些從小自閉症朋友的繪畫著實驚人,風格不同,大家可以通過微信購買,非常便利。
當公益與小朋友、藝術掛鉤,沒有道德綁架,而且具有個性化;1元購畫,參與門檻低;以朋友圈的平台,容易形成從眾心理,取得刷屏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這些活動由騰訊公益牽頭,具有品牌背書。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得到激發,活動在極短的時間內,據達到了初步設定的1500萬的目標。
4、芝麻信用地鐵長長長文案
6月6日芝麻信用在上海地鐵投放了一組長廣告,形式非常新穎,被譽為壓到鍵盤的文案,腦洞極大。
B. 求幾個品牌故事的經典案例。 越多越好
1,雅詩蘭黛的品牌故事。
雅詩蘭黛夫人一直認為「每一個女人都可以永遠擁有美麗和時尚」。由此,她將自己的生活品位和對時尚的敏感度融入雅詩蘭黛品牌中,不但重塑了美國化妝品行業的面貌,更影響了全球的化妝品市場。
1946年,雅詩蘭黛夫人憑借著想為每個女性帶來美麗的渴望創立了雅詩蘭黛公司。當1953年具有革命性意義的Youth Dew 香水被推出之時,雅詩蘭黛品牌因其不斷追求創新、精於科研開發、優良的品質而贏得廣泛美譽。如今,雅詩蘭黛的護膚、彩妝及香水產品系列已以領先的科技和卓越的功效聞名於世,在全球130多個國家有售。
雅詩蘭黛從誕生至今有無數的革新和創造。例如,現在已經普遍被眾多化妝品品牌採用的營銷手段:產品試用、購物送禮、提倡女性為自己選購香水等都是雅詩蘭黛最早創新提出的。
同時,品牌也在不斷地推出專利的科技和成分,用更多更好的產品為每位女性帶來美麗。 盡管業績斐然,雅詩蘭黛品牌始終堅持創造這個美麗事業時的初衷:為每個女性帶來美麗。堅信科學研發的力量;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況;體驗護膚品帶來的改變;保持與人良好的交流,這些精神至今仍是品牌為女性帶來的指引與啟迪。
雅詩蘭黛的品牌精神一直延續至今並成為未來發展的寶貴基礎。其與時尚先驅的合作、在科學技術上尋求突破的追求和龐大忠實的消費群是雅詩蘭黛成功的原因所在。而雅詩蘭黛追求美的旅程也將永遠地延續。
2,伊麗莎白雅頓品牌故事。
二十世紀初, 一位充滿遠見與夢想的女性,雅頓夫人,創建了伊麗莎白雅頓化妝品公司, 在將近100年後, 伊麗莎白雅頓成為享譽盛名,備受全球女性歡迎的化妝品牌。而雅頓夫人的獨到見解以及推動化妝品工業大眾化的成就, 亦獲得了極高的贊賞與尊崇, 成就了非凡的傳奇史頁。
雅頓夫人的基本信條是:美容決不是虛飾靚妝, 而地融為一體,襯托出婦女的天生麗質。秉持著這樣的信條,雅頓夫人始終走在美容業的最前沿,不斷地給愛美的女性帶來新產品與新理念。
雅頓夫人從率先研發胭脂、彩粉到率先研發採用旅行套裝,從率先致力於產品包裝與形象設計到率先引進「居家SPA 美容盒」並配有名為「美容之聲」的護膚指導唱片以及提出革命性的化妝品應與服裝而非頭發顏色相配的時尚理念,不僅開創和領導著美國美容業,更是將伊麗莎白雅頓品牌發展成為國際領先的高端美容品牌,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了整個化妝品工業。
早在幾十年前,伊麗莎白雅頓便徹底改變了整個世界對美的認識! 雅頓夫人以跨世代的創新想法將美與運動相結合,通過紅門沙龍向消費者灌輸健康美以及形體塑型的理念。
3,迪奧品牌故事
Dior 自從1954年推出同名彩妝品牌,就懂得與「時裝」掛鉤,宣傳slogan 如「即使你未穿Dior 時裝,Dior 唇膏亦能裝飾你的笑容」,深深打動貪靚女郎。1955年,Christian Dior宣告:「我熱愛紅色,它是生命的顏色!」因而,創造了Rouge Dior 藍金唇膏,至今是品牌的王牌產品,有業界最美最齊的玫瑰色系。
1970年首家推出四季變化的彩妝和妝容,分為春妝、夏妝、秋妝和聖誕妝Look 。 20世紀80年代,紙醉金迷,女性主義強勢抬頭。Dior 用Poison 毒葯香水濃郁的香氛,演繹女人極致的放肆、強勢和魅惑。同時,肌膚抗衰老的經典之作Capture 逆時空活膚駐顏系列誕生,成為世界上首家成功運用並推出liposome 質脂囊技術的產品,替Dior 護膚品奠定了專業口碑。
Chanel 的時尚敏銳度固然厲害,但她的創作動力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興趣與鞏固社交地位Chanel 品牌真正的經營高手,甚至說Chanel 化妝品與香水事業的推手,是幕後投資Chanel 的Wertheimer 家族。Chanel 於1921年與調香師Ernest Beaux調制出如今舉世聞名的Chanel No5香水獲得空前成功。1924年推出同名化妝品與香水。
Chanel 彩妝保留品牌時裝屋的簡約線條與貴氣品質,以黑、白、金包裝配雙C 標記。其中Coco Chanel最愛口紅,認為口紅是適度與人交談的第一步,她偏愛濃郁的大紅色與深暗色的口紅,讓整體的妝容與衣服的顏色形成鮮明對比。Chanel 眼影也擁有瑰麗得如寶石般的顏色組合,造型獨特。
C.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成功或失敗的飢餓營銷案例
最經典和成功飢餓營銷案例當屬:當年萬寶路香煙,滿大街的廣告,消費者都想買,跑了整個上海,沒一家賣的,結果商家也跟著急起來了,到處找關系和門路想進貨,後來萬寶路一投入市場,都賣瘋了。
D. 推薦幾個近5年的經典營銷案例體現市場定位策略的案例
你可以在網上搜索更多 這只是參考
大眾市場定位的傑出代表:福特公司
當被問到「是誰發明了汽車?」這個問題時,許多人都會回答:亨利·福特。這個普遍的誤解正是對亨利·福特的贊美——是他使千千萬萬人擁有汽車的夢想成為可能。雖然人們普遍承認汽車是在歐洲發明與誕生的,但在19世紀末,有許多美國和歐洲的實驗者們同時在努力實現這一理想。但是,亨利·福特可以擁有所有的榮譽,因為是他使汽車不再遙不可及。他的指導原則是:「我要製造一輛適合大眾的汽車,價格低廉,誰都買得起」。正是亨利·福特的這種遠見和激情促成了福特汽車公司的誕生。
在美國工業由手工作坊向工廠製造生產的過渡中,享利·福特首創世界上第一條大規模流水作業生產線,為現代發達的工業生產奠定了基礎。他發明的物美價廉的T型車,一舉打開了新興的汽車業市場,為美國迅速步入汽車時代做出了貢獻。為此,在美聯社所做的美國獨立200周年20件大事的民意測驗中,享利·福特和他的汽車公司名列第10,與宇航員登上月球,原子彈爆炸成功相媲美,為全世界所矚目。
1.定位大眾市場。
100年前,汽車業傳統的做法幾乎無一例外是面向較為富有的階層,福特公司1906年推銷的新型汽車也是這樣一種「奢華型」產品——車體笨重,且多為定製,非一般人的財力所及。這時,福特公司推出八種車型,分別用八個不同的字母標示,設計有別,價格各異。同時,他們提高了售價,最便宜的車售價為1 000美元,最高的為2 000美元。這一變革帶來了災難性的結果,銷售數量猛然下降,利潤僅10萬美元,為前一年度的1/3。滯銷震驚了亨利·福特,他不得不再易其轍,轉為薄利多銷。次年,公司降低了售價,生意又魔術般地回升了。盡管當時全國性經濟蕭條已經露頭,但從1906年下半年到1907年底這一段時間里,福特汽車的顧客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其他生意紛紛倒閉,而福特公司卻盈利125萬美元。及時的政策變動,獲得如此成功,主要歸功於亨利·福特本人。
亨利·福特開始夢想建造一種既簡單又堅固耐用、而且人人都承受得起的汽車。1908年初,亨利·福特製定了一個劃時代的決策,公司宣布從此致力於生產標准化,只製造較低廉的單一品種。實際上這項方案在亨利·福特腦子里已醞釀了數月,甚至可以說數年之久。這種生產方針已有盈利的先例。該公司1906年至1907年的生產無疑地證明,產品價格越低,利潤越大。因此,轉而生產統一規格、價錢低廉、能為大眾所接受的車輛從根本上講是明智之舉,從銷售、盈利相結合的角度看,這個決定只是將昔日的最佳實踐固定下來。
亨利·福特的夢想之車就是T型車。T型車渾身上下找不到一絲裝飾或華而不實之處,百分之百地實用。這正是亨利·福特所希望的樣子。它的車體輕,堅固而不求其外表美觀,而專在性能上刻意求精,普通人也買得起。T型車去掉了所有的附件,以850美元一輛出售,規格一致,的確像「別針或火柴」一樣。
T型車一投產就受到廣泛的歡迎。它無須推銷,自有主顧,其原因不言而喻。它之所以躍居當時各類汽車之首是因為農民正需要這種車,普通人又都買得起。它的機械原理極為簡單,任何耐心的外行人都會很快地掌握。而且,當時的車輛包括T型車在內,都面臨征服馬車時代遺留下來的路面的難題。一般的汽車都經受不了危險的小路和平原各州土路復雜路面的考驗,而T型車的每一個零件都是針對這種情況設計製造的。與當時其他類型汽車相比,T型車具有經久耐用、構造精巧和輕盈便利的優點。這種車底盤較高,可以像踩高蹺那樣通過亂石遍布或類似沼澤的路面,具有能穿越沙地、腐土和泥潭的優良性能。
福特汽車公司這一時期的盈利情況也證明福特關於生產廉價車的決定是無比明智的。T型車僅用一年時間就躍居暢銷車之首,成為第一號盈利車。這一年出售了1.l萬輛,在銷售量和利潤方面均超過其他汽車製造商。大眾化產品策略為福特公司贏得了巨大的市場發展機會,其實可以說是亨利·福特造就了美國汽車市場。
為適應汽車需求量的劇增,天才般的亨利·福特潛心研究生產流程,開發出產品生產線。依靠良好的產品市場和高效的流水線作業,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福特汽車公司的最低日薪為5美元——幾乎兩倍於當時的最低日薪,震驚了全世界。亨利·福特認為,既然已經能夠大批量生產價格低廉的汽車,如果員工們能夠買得起的話,就可以賣出更多的車。他相信一個8小時工作日5美元的報酬是他所做的削減成本的最佳舉措。他說:「可以找到創造高工資的生產方法。如果降低薪水,就是降低顧客的數量。」
2.順應市場。
隨著美國汽車市場的成熟、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需求的專業,福特公司適時調整了產品組合。當時的消費者需要更為豪華、動力更為強勁的汽車。福特汽車公司的下一個產品——於1932年3月31日推出的第一台V-8發動機正好滿足了這兩種需要。福特汽車公司首次成功地將V-8缸體鑄為一體,這比他的競爭對手學會造出可靠的V-8發動機早了許多年。同時福特汽車及其強大的發動機成為注重汽車性能的美國人的最愛。
二戰期間,福特公司為適應戰時需要,轉產飛機發動機等產品,由埃德塞爾·福特發起的龐大的戰時計劃,在不到3年的時間內一共製造了8 600架四引擎B-24「解放者」轟炸機、57 000台飛機發動機以及超過250 000台坦克及其他戰爭用機器。在二戰中,福特公司的傑出表現為其贏得了口碑,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二戰結束後,民用汽車市場迅速膨脹,為適應新的市場需求,福特公司推出新車型。1948年6月8日,福特汽車1949款車型在紐約隆重推出。這輛側身平滑光潔的福特1949款汽車擁有獨立前懸架和可開啟的新型後角窗;車身與翼子板的融合是一種創新,為日後的汽車設計設立了標准。福特1949款給了福特汽車公司在競爭激烈的美國汽車製造業中奪回亞軍寶座以強大的動力。1949年,福特公司大約銷售了807 000輛汽車,盈利由前一年的9 400萬美元上升到1.77億美元。這是自1929年以來創下的最高汽車銷售記錄。
憑借良好的先發優勢,福特公司致力於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從而取得了市場競爭中的利器——價格優勢。
亨利·福特二世的戰後重組計劃使公司迅速恢復了元氣,並使之進一步推出了擴展計劃,最終在美國成立了44個製造廠、18個裝配廠、32個零件倉庫、2個大型試車場和13個工藝開發和研究機構。
E. 品牌網路營銷經典案例分析
現在我們經常在網上抄看到有網友在問:XX家網路營銷公司怎麼樣?好不好?哪裡有網路營銷公司以及網路營銷步驟、網路營銷經典案例、網路營銷策略、如何開展網路營銷等等諸多的問題。實這些問題看似不同,實際上都是同一個問題,說明了網友們比較關心以下兩個問題:
1. 網路營銷推廣是不錯的營銷方式,只是自己不會操作,又怕合作被人騙。
2. 自己想學習網路營銷推廣,希望找到一個比較好的方法,通過網路來提升知名度和變現。
根據《解密:網路營銷推廣實戰和流量變現公式》一書中的解釋:「究竟有沒有一種以實戰為根本目的,無需懂太多的網路營銷技術,少花成本或者不花成本就能」更快、更好、更多「的通過網路來獲得流量以至於流量獲得和流量變現」公式法「呢?實際上網友的這些問題,一句話就能說的明白。
實際上網路營銷推廣是根據不同產品搭配不同的營銷渠道方能起到好的推廣效果,並不通用。好的產品又需要好的內容為寫作基礎,所以將產品進行分類+營銷渠道進行分類+吸引力的創作才能獲得好的流量效果。
具體的大家可以詳細參考網路文庫:《解密:網路營銷推廣實戰和流量變現公式》
F. 有哪些經典的營銷例子
鑽石,沒用的石頭,炒作成愛情象徵
G. 飢餓營銷的現實案例
「飢餓營銷」讓買車者排隊或加價購買,加價部分不開票也要買。
一段時間以來,每當知名品牌汽車新款上市,多採用飢餓營銷方式上市促銷。如廣本雅閣、廣豐凱美瑞、漢蘭達、奧迪Q5等新車上市,推出時都要排隊等候,有的要先交錢排隊,有的要加價銷售,甚至要託人找關系才能排隊提前買到。廠家利用剛上市汽車產能未達產契機採取限量銷售,以擴大「熱銷」的影響,到產能達產後可以快速銷售。 「飢餓營銷」讓購房者心裡發慌,高房價也不得不下定。
樓盤在開盤前後,開發商先大量廣告宣傳,吸引人看樓,請看樓者登記、交誠意金、登記VIP客戶等,有的還張榜公布銷售情況(實際沒有銷售那麼多),形成臨時性缺貨或只剩少數存量假象,造成樓少恐慌。因為長長的等待名單也為樓盤作了免費廣告。
在樓市旺季,有兩種捂盤惜售方式製造飢餓營銷:一是放慢銷售速度,將整個銷售周期拉長,一年內有好幾次調價機會。二是當現有房子銷售到一定程度後,開發商會停止銷售,把一些房子(相對好些)留到下一期一起賣,以便賣個高價。有的開發商一次只開賣一棟樓,或者幾十套房子,如果人數不夠一次售罄就繼續延期開盤,這樣以來可以製造熱銷氣氛,形成購房者飢餓,二來可以不斷提價。 蘋果是最擅長飢餓營銷企業之一,由於iPhone4S的火爆,中國的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在貼有「近期iPhone沒貨」的蘋果授權經銷商處體驗產品,再去國美、蘇寧、運營商處以加價搶購的方式購得手機。蘋果公司在中國的這種「限量銷售」營銷策略大有玄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iPhone4S發售前後的市場情況,發現蘋果在中國市場大肆推行「飢餓營銷」策略,整套流程情節緊湊,恰似一出精心布局的大片。
記得蘋果平板電腦iPad剛上市很熱銷,有時斷貨,造成一些時尚人士找店長預留,甚至高價買水貨,這無形中更加加大了蘋果iPad的知名度和更多的人的購買欲。
從2010年iPhone4開始到iPad2再到iPhone4s,蘋果產品全球上市呈現出獨特的傳播曲線:發布會—上市日期公布—等待—上市新聞報道—通宵排隊—正式開賣—全線缺貨—黃牛漲價。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產能不足、飢餓營銷、黃牛囤貨」使得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正一步步加速。從蘋果高級營銷經理位置上卸任的JohnMartellaro曾發文指出,蘋果一直在執行一項名為「可控泄露」的營銷策略,即有計劃、有目的地放出未發布新產品的信息。 小米手機供貨緊張,在10月份只有一萬兩千人才能拿到真機。對於小米手機供貨緊張的問題,雷軍曾對外表示,大量高端定製器件在生產環節很復雜,一時難以滿足用戶們的需求。而對於小米手機供貨緊張,我們都知道這是雷軍的飢餓營銷罷了,要知道小米手機上市之初,按照小米科技之前發出的公告,首批預定小米手機的用戶將根據排位順序支付,完成支付-發貨-收貨流程。小米手機定價1999利潤不多,這個定價也只是為了吸引別人的關注。等大家都關注小米手機的時候,小米手機再來個供貨不足。當時,在小米論壇上很多網友在求預定號的相關貼子,這樣看來,飢餓營銷作用算是達到了,小米公司做好了前期的大肆宣傳,等大家有興趣想購買時,小米手機就宣布供貨不足。
H. 有哪些較為成功的飢餓營銷案例
飢餓營銷可以參考一下小米的。
I. 有哪些較為成功的飢餓營銷案例
較為成功的飢餓營銷案例就是小米的手機,小米的手機都是在網上銷售,現實生活中沒有貨,然後每批都指出那麼幾千台,讓大家總是會去搶購,其實這就是最。成功的飢餓營銷,我覺得雷軍把這個營銷手段玩的很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