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新浪2016里約奧運營銷方案

新浪2016里約奧運營銷方案

發布時間:2022-01-26 02:26:58

A. 奧運營銷的現代奧運會

1896年的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就有私人和公司的贊助,第一屆的資金來源有:會員費、門票、顧拜旦(d eCoubertin)和其他捐助者捐助, 其中George 給予了很大的資助,他認為奧運會的復活有助於提升希臘在海外的形象。柯達公司從第一屆就開始贊助奧運會。IOC 的知識產權收入從該屆就有,本屆奧運會共發行12張紀念郵票,雖然數量很少,但是知識產權的授權使用是現代奧運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
營銷在第二、三屆奧運會上體現的更為明顯,為了配合當時的巴黎和倫敦世博會,奧運會會期延長到5個月左右,與世博會同時舉辦和過長的會期削弱了奧運會本身的影響。1908年的奧運會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縮短了會期,但營銷工作也沒有很大起色。
正式規范的贊助開始於1912年的斯德哥爾摩奧運會,瑞典公司買斷了奧運會的獨家攝影和紀念物發售權。
1920年的安特衛普奧運會商業廣告(戶外)開始盛行,負面影響也很大。1924年巴黎奧運會室內廣告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出現,因為IOC從此禁止比賽場地內廣告。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是第一屆嚴格意義上按照商業原則運作的奧運會,並且首次出現盈利。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由於納粹的影響而成為一屆爭議最大的奧運會,但是從營銷的角度看本屆奧運會首次出現電視轉播,雖然當時是免費的,並且觀眾也僅限於柏林的很少市民,但電視轉播權已經是現代奧運會舉辦資金的最大來源。1948年的倫敦奧運會組委會說服英國廣播公司(BBC) 花費3千美元取得電視轉播權,這是首開收費電視轉播權的先例。
1952年的赫爾辛基奧運會開始國際營銷方案,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公司贊助了資金和實物,包括運動員食品和獲勝運動員的鮮花。同時,首次發行奧運會紀念幣,其發行收入佔1972 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會組委會收入的52.8%。
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IOC 開創了特許授權,Olympia商標授予一家煙草公司,取得了第一筆100萬美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Seiko-Epson公司將其全新的石英技術用於比賽計時。
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開始使用彩電直播,電視轉播收入大增。IOC 開始考慮在1972年奧運會與東道國、國際體育聯合會 (ISF) 、東道國組委會 (NOC)分成,1972年慕尼黑運動會開始由專業代理機構來開展營銷,到1976 年蒙特利爾運動會有 628 家贊助商提供了七百萬美元。
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是營銷最不成功的一次。由於蘇聯禁止商業廣告,此次奧運會沒有一家本國贊助商,只有少數幾家國際品牌贊助。
總的來說,1980年以前的奧運營銷還處於初始階段,缺乏完善的整體營銷方案,加上舉辦的巨大開支,政府需要大量投資,舉辦奧運會帶來的沉重的財政負擔導致各國申辦熱情不高,現代奧運會的發展陷入了困境。 由於舉辦奧運會的開支不斷上升和莫斯科、蒙特利爾奧運會巨額虧損,薩馬蘭奇在1980年當選為新主席後,開始強調營銷對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重要性。IOC開始制定完整、透明的奧運營銷方案,制定了一系列營銷政策使得IOC和東道國都有利可圖,同時使奧運會擺脫了困境,成為各國爭辦的賽事。
1983年成立了新資金來源委員會,後更名為國際奧委會營銷委員會,全面負責奧運會的營銷,受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領導,在其下設立了協調委員會,負責實施營銷委員會制定的營銷原則和方案。奧運會營銷的目標是保證奧運會資金來源的穩定性和增強IOC的獨立性。奧運會營銷方案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特許贊助商計劃、電視廣播權、特許授權和門票收入。
TOP 計劃實施使IOC 與其合作夥伴開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 (1985)。這一計劃直到今天未做根本性改變,使IOC 和其忠誠合作夥伴和供應商之間的關系比較穩定,共同享有奧運會帶來的收益。國際奧委會首次對贊助商分類管理:分為官方贊助商、官方供應商和特許授權商,不同層次的贊助商給予不同層次的企業參與奧運會的贊助提供了可能,同時使贊助收入大幅度增長。洛杉磯奧運會組委會將贊助商嚴格限制在30家以內,只選擇一流的超級企業,每種類型保留一家;贊助額最低線為400萬美元,贊助商獲得了在某類商品上對奧運會無形資產的獨家使用權,結果,大大激化了同類公司之間的競爭。可口可樂飲料公司出資1260萬美元,壓過了百事可樂公司。日本的富士膠卷公司出資700萬美元,取代了柯達公司,成為奧運會專用膠卷,一舉打入美國市場。
電視直播使奧運會成為全球關注的盛事,1984年的電視轉播覆蓋156個國家超過25億觀眾,目前電視轉播權收入成為IOC營銷最大的收入來源。在電視轉播權的出售中,尤伯羅斯採用了招標的辦法。此前電視轉播權收入最高的首推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不過1.01億美元,洛杉磯奧運會因為前蘇聯等一批國家抵制,原先估計電視轉播權的收入很難超過莫斯科奧運會。但投標中,僅在美國就賣出了2.25億美元的天價,加上其他地區,總進賬飆升到2.87億美元。
特許授權使奧林匹克知識產權得到廣泛的商業運用,在1984年奧運會上出售有奧運會標志的商品給組委會帶來2.15 億美元的收入。
隨著奧運會吸引力的與日俱增,各國爭相舉辦。新的營銷手段不斷涌現,奧運會營銷面臨的是如何避免過分的商業化,尤其是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過度商業化受到廣泛的批評,保證奧林匹克精神和運動的純潔性的同時,還要吸引到足夠的資金來舉辦奧運會,是各國組織者面臨的共同問題。

B. 奧運營銷的奧運營銷的方案

贊助與冠名是奧運營銷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運用得最多,投資巨大的方法,一般都為大品牌、大企業所用。比如Visa公司就把贊助視為整合營銷溝通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並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雖然投資巨大,但回報甚豐。 它贊助過的活動除了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外,就連美國十項全能隊、NBA夢之隊、美國體操聯合會等等都不放過,由此可以看出贊助給企業與產品帶來的好處。
奧運營銷
當然,公司贊助的目的一方面是為接受方提供資助以外,更多的是能從賽事本身得到更多的宣傳,而這種宣傳效果要遠比普通電視廣告要好得多。一個人在激動不已的情況下接受一個產品與在電視機前昏昏欲睡的情況下接受一個產品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商家為了要實現這一特定的商業目標,才肯投入巨資。
很多跨國公司也都願意贊助奧運會活動,從而讓自己的品牌獲得更大的提升。比如奧林匹克的全球合作商就有博士倫、IBM、 《時代》 、Visa(付款系統)、可口可樂、柯達、松下、施樂等等等。
除了贊助以外,冠名也是個不錯的方式,比如曾經爭取冠名權的就有雅芳、尼桑、寶馬、麥當勞等等,它們都從冠名的過程當中,獲得了相當的好處。
2008年奧運會預計在2003年1月開始實施共同市場開發計劃,預期10家國際企業集團將成為組委會合作夥伴,10~15家企業集團將成為組委會的贊助商。到時具體競爭情況如何,我們只有試目以待了。 奧運期間,電視、廣播、報紙等各大媒體都將成為焦點,也將成為商家與產品競爭的真正舞台,如何能在這方面前瞻性的進行投入,也必將成為致勝的關鍵所在。
這一點從申奧過程中就有了很大的體現。單是央視連續14小時的申奧直播收視率一直穩定在70%,申奧成功後收視率一度攀升到88%的創紀錄數字,與央視聯盟的海爾集團的手機廣告被反復播放,這一連串的數字不能不讓各商家垂涎。
另外,各種戶外媒體也將成為競爭的注意點,如何能在奧運期間,讓品牌能在各個角落形成一個統一鮮明的視覺系統,商家從現在開始計劃與打算,其實並不算為時過早。 真正的奧運營銷與品牌精品打造過程,除了賽事本身以外,在前期如何能借用奧運資源,結合自己的產品創造出一種「本土奧運文化」,也很重要。
這一點從美國柯達公司借日本長野辦1988年冬奧會之機,一舉攻進被富士公司壟斷的日本膠卷市場這一案例,就能給各商家以很大的鼓舞。事實上,柯達公司在這之前是經過了長時間精心准備與籌劃的,而並不是奧運賽時時的突發奇想,這一點要引起我們的足夠注意。
比如我們的商家,完全可以在奧運之前,創造一些本土的奧運文化,從而為奧運期間的成功突破打下基礎。
例如某一產品或商家,完全可以就此想很多辦法,進行連續的品牌打造工作。比如可以結合申奧紀念日舉辦各種紀念與慶祝活動,一方面與消費者互動,另一方面暢導一種文化或精神,並進行廣泛傳播,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

C. 如何借勢里約奧運會,讓自己的產品爆發一下洪荒之力

H5活動是很多app運營都接觸過的推廣方式,在里約奧運會期間,我們也可以利用一些活動開發工具(如網路H5、活動盒子、趣兔、兔展等)製作一些和奧運會有關聯、簡單好玩的H5游戲。可以是奧運獎牌競猜,也可以是為奧運點贊等形式。
如伊利的「奧運遠在里約跟你有什麼關系」h5游戲,讓用戶都參與到奧運中來;還有耐克的「你不信極限」活動,向每一個不斷打破自己極限的運動愛好者、冠軍運動員,以及志在於今夏或未來證明自己無限潛力的運動員們致敬。

D. 求關於奧運營銷的論文

設計產品:「奧運營銷」的詩外功夫

2008 年7 月24 日,中國體育代表團奧運會禮儀裝備發布,提供正裝的恆源祥,攜同奧組委、國家體育總局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中國運動員的禮儀裝備採用傳統的「紅黃配」,男裝以紅上裝配黃襯衫,奧運五環領帶;女裝以黃上裝配紅吊帶,祥雲絲巾;下裝、禮帽、腰帶及禮儀鞋則均以白色為主。技術官員上裝及下裝的顏色以藏藍色為主色調,內配白色襯衫。

消息一出招致全國網友的陣陣炮轟,有網友甚至說:「你說我們即使不是時尚之都也是文明古國,就沒有一件拿得出來的衣服。那樣的衣服也叫設計嗎?」,「恆源祥蛋蛋蛋,恆源祥黃黃黃」,「中國的『驚鴻一瞥』啊」⋯⋯雖然剛近立秋,大江南北卻彌漫著「責罵、質疑和痛苦」的深秋迷霧。

如果從營銷管理和品牌傳播的角度,我們不難看出,為奧運設計產品,也是開啟奧運營銷制勝的一個良好途徑。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做好奧運營銷,關鍵是要找到一個支點,有了這個支點,就可以以小勝大、以點帶面贏取關注力。因此,無論是跨國企業阿迪達斯,還是本土精英企業聯想,它們為本屆奧運會設計產品,都獲得了相當的成功和預期收益。

筆者將從傳播價值、精神價值和消費價值三方面解讀為奧運設計產品的企業是如何「細做」奧運營銷,而「大成」品牌效應,「坐收」顧客、「真心」愛戴和銷售增長的真正要義。

傳播價值 品牌雙翼飛翔的發動機

傳播價值的主要表現就是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知曉度,產生了品牌效應。奧運會中所使用的產品本身已經凝聚了注意力和傳播價值。如果企業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能量,鎖定奧運會中幾項與自己企業產品關聯度較高的產品,由自己的企業設計特定奧運產品,是強有力地凸現「傳播焦點物」、快速提升品牌效應的很好方法。因此它具有以下兩大功能:

其一,具有搶占媒體傳播制高點的凝聚功能。

奧運會火炬是奧運會中的一個重要物品,國際奧委會歷來非常重視奧運會火炬的設計。我們都知道,聯想設計的「祥雲」方案,成為了此次火炬競標的定案。聯想的名字便與火炬聯系在一起,經由數萬名火炬手的相傳,並展示給全世界數十億熱切期盼的觀眾,因此快速提升了聯想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另外一個例子則更有代表性,西班牙代表團的入場服是由中國的體育用品品牌李寧設計的,由此也引起了很高的關注度,由於同樣是由紅黃兩色組成,就更與恆源祥為中國代表團設計的入場服形成直接對比,而且好評如潮。更值得一提的是李寧為中國體操和跳水提供比賽服,在勝利和歡呼的場景中,其品牌標識的展示矚目中外。

其二,具有製造熱門話題的焦點功能。

話題焦點功能傳播,屬於口碑營銷的一種。話題傳播主要是運用媒體的力量以及消費者的口碑,讓廣告主的產品或服務成為消費者談論的話題,以達到營銷的效果。這種方式所帶來的營銷效益是傳統方式的3〜5倍。話題營銷除了可以對消費者購買行為起作用之外,在搜索引擎優化、增加網站流量、建立品牌認知度方面也有不小的作用。

比如,聯想集團把自己為奧運火炬的設計作為一個話題拿來說事。話題的「點」都製作成傳播的靚點。比如這個創意是如何誕生的、創想團隊如何艱苦卓絕的溝通、碰撞和協作、火炬的規格和材質等。

聯想集團採取主動姿態來宣傳這件事,依託遍布全球的分支機構和銷售網路,全力實施創新的火炬手、護跑手選拔,以及圍繞火炬的支持推廣計劃。為了更好地向全球推廣北京奧運,聯想還傾力贊助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它本身的行為,就是一個可圈可點的話題,更何況它也是奧林匹克運動歷史上第一家源自中國的奧運會火炬接力合作夥伴。

無獨有偶,阿迪達斯把自己為奧運會設計提供比賽用球的「事件」,打造成一件重要的品牌營銷推廣方案,掀起「有你支持,讓夢成真」足球之旅奧運體驗活動。活動主要圍繞阿迪達斯近期剛剛發布的比賽用球「長城之星」以及中國足球運動員鄭智的奧運廣告片展開;採取「大型戶外廣告+ 現場活動」的互動營銷模型,在參與、互動、體驗和擴散中,徹底地感受阿迪達斯。現在大家經過各大重要城市的商業中心或城市廣場,以及地鐵過道時,常被這「風景」感動著,自然不免重提此事,在時不時於耳旁響起的聲浪中,走進大家的心中。

精神價值 消費者心智份額的「產權證」

「奧運會本身具有時效性,奧運精神卻具有長效性,支撐我們更高、更快、更強的促進社會和諧與經濟發展。」這些話道出了奧運的精神價值。把企業設計的產品提供給奧運會,它可以固化精神價值於具體的物品。

從營銷學角度而言,這種品牌行為必將占據受眾的記憶份額。尤其在後奧運時代,它促使人們繼續購買該品牌的產品,鞏固了此品牌的市場份額以及情感份額。這種基於為奧運提供產品的「事實」與「行為」,必將成為提供商的品牌文化和品牌故事,它具有兩方面的功能,一是傳承價值;二是激勵價值。

其一,傳承價值。

子曰:「吾道一以貫之。」所以,品牌也是如此。它是具有基因和血統的。這個基因和血統可以通過奧運精神來表達其尊貴和傳承的清凈和完整。奧林匹克的「更快、更高、更強」既是體育運動的精神,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因此,這種精神具有商業價值,再加上奧運的廣泛影響力和傳播力,很容易把這種精神根植在人們的腦海中。

其二,激勵價值。

激勵價值的道理不言而喻,激勵的對象主要有兩個方面,分別是內部員工和外部顧客。

「祥雲」火炬是由來自聯想創新設計中心的34 名設計師組成的國際團隊歷時10 個月合作完成,共有來自中國、德國、義大利和法國的設計師參與創作,跨越十大學科專業。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尋求創新,不斷探索,推敲每一個細節,最終換來「祥雲」火炬的誕生。這種環境是誕生創新精神,促進協作文化的良好環境和難得的土壤。因此它便起到增長內部員工在創新和協作上的能力,這就是內在激勵的力量。

對於外部的顧客而言,他們也得到激勵。他們會深刻聯想到「聯想的產品」不單單是「產品」,這裡麵包蘸著愛、奧運精神、火炬精神等人類積極的美好情感。因此聯想產品,是完整的,與競爭對手有本質上的區別。這樣的激勵價值作用,幫人們透過表象,看到營銷的內涵。「只有買主或用戶才能給產品賦予價值,因為它們的價值只存在他們需要或者感知到的利益。」現代營銷奠基人萊維特的話,也告訴我們精神價值對顧客的重要。阿迪達斯的案例,也佐證了上述的道理,暫不贅述。

消費價值 市場佔有率的硬功夫

消費價值的產生,是基於傳播價值和精神價值的效應而派生出來的消費行為或者消費信心。消費價值,是產生物質的實效性,為企業進行「輸血」的營銷效果。由「傳播價值」和「精神價值」的「虛名」光環效應作用,促進「消費價值」的「實利」收益。

正如一年半以前,當聯想的設計師們集聚在一起絞盡腦汁設計出北京奧運的「祥雲」火炬後,他們還隨即將這一創意應用於一款筆記本電腦的創意上。「這有助於聯想集團在世界舞台上建立起最佳設計的形象。」IBM全球設計總監李•格林(Lee Green) 評價說。而這正是聯想這樣的中國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如何將奧運贊助所提升的品牌影響力轉化為具體的市場表現,借奧運的機會讓西方消費者對其產品更有信心。而國內也是如此,受眾在接受「為奧運設計火炬,為你設計天逸」的理念和精神價值轉移的暗示,很自然就對聯想產品產生好感。

奧運不僅是營銷品牌,也是產品平台,因此將品牌傳播和產品都結合起來,將能獲得更大的收益。企業可以開發一些帶有奧運標志的產品,或者具有奧運意義,或者具有珍藏價值的產品。作為贊助商或者合作夥伴,完全可以圍繞奧運專門辟出一個品類來開發新的產品或打造奧運產品體系。

一言以蔽之,為奧運設計產品,是奧運營銷最好的利劍之一,它可以把奧運營銷的預想收益快速變現成價值收益。但這把利劍, 也是一把雙刃劍, 一旦使好了,效益明顯,銀兩迅速膨脹;沒有使好,便將自己搞得「身敗名裂」。如恆源祥那樣遭受炮轟,抵制其產品。

IBM 也曾遭遇如此的滅頂之災。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IBM 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承辦商,提供信息時出現低級錯誤,如將拳擊選手身高說成0.7 米或7 米。為在悉尼奧運會上重新贏得口碑,IBM 出動了技術人員和志願者7000 人,提供24 小時的服務等,花費超過1 億美元。

總之,為奧運設計產品的企業,應該從傳播價值、精神價值和消費價值三個方面來著力,深諳「奧運營銷」的詩外功夫,定然會實現收益的「大滿貫」。

E. 里約奧運會,媒體玩出了哪些新花樣

奧運會不單是體育競技的盛會,也是媒體的盛筵。層出不窮的奧運報道給予了媒體大膽嘗試新聞報道新方式的絕佳機會。
《紐約時報》的體育編輯稱,在報道奧運和世界盃這樣的體育盛事的時候,通常媒體會在賽事前提前數月開始准備。記者們會盡可能嘗試多樣的表達方式,不同的人可以帶著不同的視角、經驗和興趣來審視報道。報道的多樣性是關鍵。
里約奧運會也是如此,各家媒體在這場盛事面前可謂使出了百般花樣、千種手段。
《紐約時報》
全景圖片+簡訊互動,可視化與社交化結合
飛人博爾特衛冕百米三連冠的那一場比賽可謂驚心動魄:一開始他落後於對手,然而,到了約60米處,局勢出現了反轉,飛人已躋身前列。
為了詳細展現博爾特是如何贏下這場比賽的,《紐約時報》採取了全景圖的方式,將賽程中每一秒都分解開展現給讀者,並且該全景圖是移動友好的,這意味著用戶在移動端也可以看到這一詳解圖片。用戶在移動端和電腦端滑動屏幕,就可以看到這場比賽是如何進行的。

從各方面來講,這一全景圖都比傳統的七百字的文章更能說清楚博爾特奪冠的過程,也更加直觀。《紐約時報》的這一選擇並不出人意料,近年來圖片等可視化手段越來越受到媒體的追捧,直觀的呈現方式更易於吸引受眾注意力、也便於受眾理解報道內容,可見,未來可視化手段會越來越多地被運用。
《紐約時報》同時也嘗試在賽事進程中以簡訊方式給用戶更新信息:《紐約時報》的體育編輯Sam Manchester表示將給讀者發送賽事更新,然而這一更新並不是一般的新聞推送。
Manchester打算在每日三至四次的更新中加入人情味的元素,選擇快照、動圖、表情和私人化的談話方式來更新賽事新聞。這種私人化的簡訊或許可以給賽事報道帶來不一樣的交互體驗,這也意味著新聞和社交的界限正在模糊,Facebook此前將親友分享的新聞演算法優先等級提高也證明了這一點。傳播是新聞的重要特質,而在社交傳播日益發達的今天,媒體不得不考慮新聞的社交化路徑。
《華盛頓郵報》
機器人上陣報道,關注小眾賽事
《華盛頓郵報》則開始使用機器人作戰歐奧運報道,戰略策略部主管Jeremy Gilbert表示:「我們並不是想用機器人來替代記者,而是想讓記者能夠有時間來做更具影響力的新聞。」
Heliograf是《華盛頓郵報》研發的工具,能夠自動寫作新聞,其可以使用數據和現成模板來生成新聞,生成內容包括獎牌榜單、賽事日程和比賽結果等等。這些新聞將和《華盛頓郵報》體育記者所寫的文章一起加入到賽事報道的主博客中。

機器人進駐體育新聞報道已經不是新鮮事了,體育報道和財經報道某種程度上是最具可操作性的機器人新聞報道類型。
今年的奧運報道中,「今日頭條」也使用了機器人Xiaomingbot來報道新聞。可以預料的是,、,未來機器人新聞在體育新聞領域中的應用將變得越來越普及,而體育記者則可以集中精力推出深度、獨家的報道。
奧運中的有些項目缺乏廣泛的認知度,只有在四年一比的奧運中才能夠在媒體中曝光。所以盡管手球項目也有其球迷,媒體都會假設大部分的觀眾並不會密切關注這一比賽。為了使受眾意識到這樣的小眾賽事,《華盛頓郵報》採用餅圖方式比較各項運動的設施和場地多少,從而引起人們對於小眾項目的注意。這種對小眾運動的關切也體現出了《華盛頓郵報》不同的奧運報道風格。
《衛報》
推送和podcast,聯動線下
過去的幾個月中,《衛報》一直在實驗推送,現在《衛報》開始利用奧運的絕佳時機來進行實驗,推送每日的金牌積分榜、投票、小測驗等,甚至還推送某一特定國家的賽況。用戶可以登錄選擇獲取某一特定國家的獎牌信息,只要這個國家獲得了任何獎牌,《衛報》都會推送到用戶。通過這種方式,《衛報》強調了奧運報道的貼近性,來強化讀者對於其報道的需求。
《衛報》還結合線上和線下,開發了互動性的Podcast RioRun,鼓勵用戶在奧運舉辦期間走或者跑完里約馬拉松的賽程距離,當用戶在跑步過程中,《衛報》記者會分享里約和奧運的相關趣聞,並提供跑步的建議。

正如《衛報》所說的:「我們將追隨里約馬拉松的路程,帶你走上一段音頻的旅程。你所聽到的內容將取決於你跑了多遠、跑得多快。在馬拉松路程中的關鍵時刻,跑步的距離將開啟新的音頻段落,所以,你跑得越遠,聽到的內容越多。」《衛報》將線下活動和報道聯動一起,加入奧運體育元素,增加Podcast的趣味性。
趣數據:中國奧運在里約
「首金情結」的弦外之音
每年奧運會的中國首金,都會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今年也不例外。

數據顯示,8月6日到8月8日,從「瞄準」到「泳奪」再到「射落」,「首金」的熱度趨勢經歷了四次高點:第一個高點是易思玲、杜麗決賽時刻(第一次沖首金);
第二個高點為孫楊400米自由泳決賽時刻(第二次沖首金);
第三個高點為張夢雪奪首金時刻(「射落」首金);
第四個高點為中國隊奪首金次日上午,媒體大規模報道,首金的熱度趨勢繼續上升,之後迅速冷卻。

但在今年的首金情結外,增添了更多理性元素。對於金牌選手和非金牌選手,人們都給予了鼓勵和支持。
數據顯示,用戶對「8月6日杜麗、易思玲奪得銀銅」和「8月7日張夢雪奪得首金」都表達了鼓勵、認可的情緒,其中「驕傲」、「好樣的」、「中國姑娘」等成為評價二者共同的評論熱詞。而對於杜麗、易思玲未能奪首金,最多的字眼則是「並非屈居」、「盡力了」這樣的正面評價。
巔峰對決的數據畫像
對於一些焦點的巔峰對決,今日頭條通過大數據,對雙方進行的分析,包括用戶群、關鍵詞等。

譬如,在馬龍、張繼科決賽前夜,大數據提前為大家展示了這場對決的關注點——「沒睡醒」的張繼科和「國乒隊長」的馬龍。
男籃輸球,易建聯背「鍋」
由易建聯領銜的中國男籃在奧運遭遇了5連敗。盡管易建聯再比賽中起到了關鍵核心作用,但中國籃球的失利還是讓人扼腕。數據顯示,中國男籃每輸一場,國人對易建聯的支持度就下降一次。

新晉「男神」和「女神」
姣好的面容,完美的線條,鮮活的運動力,運動員身上具備的各種吸引眼球的要素,都會成為賽場內外大家關注的焦點。每屆奧運會,都會誕生頗受歡迎的男神、女神。里約奧運會上,這些面孔最受關注。


今日頭條從8月7日奧運會開幕式當天起,基於當日的奧運數據,每天一版奧運大數據報告,對當天賽場內外的熱點進行梳理、盤點:
每日最熱——對每日奧運賽事的跟蹤:最受關注的項目、國家、熱詞及熱門新聞;
誰愛看奧運——對關注奧運的人群的畫像:當日最關注奧運的省、市、性別、年齡;
聚焦熱點或即將奪金的運動員——如孫楊、吳敏霞、鄧薇等,包括哪個年齡、性別、地域的人最關注他們,以及與他們最相關的形容詞、稱呼等;
巔峰對決——對即將進行的金牌爭奪雙方做對比:如丁寧&李曉霞、馬龍&張繼科,對比關注他們人群畫像的差別、對他們評價的差異;
彩蛋類——根據輿論熱點新增內容:如11日的「國民老公」,對奧運會運動員中的有名男運動員和國民老公的相關性做了排序。
《北京青年報》《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瀟湘晨報》《成都商報》《重慶晨報》《江南晚報》《華商報》《海峽都市報》《溫州都市報》《燕趙都市報》等報紙,河南衛視、山東衛視、安徽衛視等電視台,BTV新聞、湖北綜合頻道等電視頻道、上海觀察、浙江日報微博、寧夏衛視微博等新媒體,都試水奧運數據新聞。


人工智慧、數據驅動會越來越多的介入到新聞事件的報道。機器人寫稿已經在體育、財經類垂直類新聞報道中發揮作用,數據新聞也成為繼計算機輔助新聞之後,大數據與新聞深度融合的新聞形式。

F. 非奧運營銷的非奧運營銷的方案

審視奧運精神,其激情、榮譽、奮斗、和諧的傳播元素,實際上是奧運會及其贊助商無法壟斷的,因為其倡導的這種精神是人類社會共同的追求。因此,企業如果能夠尋找到自身已經具有的與奧運精神相吻合的要素並加以傳播,應該是一個相當漂亮的非奧運營銷。
以浪莎為例,浪莎產品的健康、舒適與技術訴求無不暗合北京奧運的口號「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這是先天性的企業資源挖掘。在雄厚資本實力、技術實力、經營歷史的支持下,浪莎完全可以喊出「健康浪莎、文化浪莎、科技浪莎」的口號。企業表示與新奧運文化同步,恐怕不應該成為奧組委扼殺的對象。 奧運會除了運動員、運動隊等基本要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參與者——觀眾。這一關鍵要素雖然是企業做營銷的終極目標,但卻往往讓企業無從下手。這方面,雪花啤酒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雪花啤酒的「啤酒愛好者正式合作夥伴」,不僅一下子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而且從多個方面與奧運會發生了較為清晰的聯系,比如,「啤酒愛好者=奧運會觀眾」,「正式合作夥伴」的稱謂又讓人聯想到奧運會的贊助商。
由於奧組委對奧運會的相關知識產權有嚴密的保護,非奧運贊助商往往無法利用奧運會的直接資源,比如口號、標志等,但雪花啤酒這種與奧運會關聯主體產生緊密聯系的做法,既能避免侵犯奧運會相關知識產權,又能與奧運會產生直接的聯想。 當企業無緣贊助奧運時,並不意味著奧運營銷之路已被堵死,它們可以直接將品牌同奧運會的傳播載體連接,在避免侵犯知識產權的同時,將自己的品牌同奧運會聯系起來。
以李寧公司為例,由於阿迪達斯是奧運會體育用品行業的贊助商,獲得了多項排他性權利,所以李寧只有劍走偏鋒與國內體育傳媒巨頭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達成協議,贊助出鏡的主持人和記者的服裝,使自己的品牌形象得以向所有奧運會觀眾進行有效展示。
從傳播角度來看,與贊助商在鏡頭前的一閃而過相比,這種「哪裡有記者哪裡就有李寧」的做法無疑能讓李寧獲得更多的「露臉」機會。 借花獻佛,亦見喜於佛。借花獻佛,核心是一個「借」字。
「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從現在起,你買一瓶農夫山泉,你就為申奧捐出一分錢。」這是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時,中央電視台播放的一則農夫山泉廣告。農夫山泉倡導的這種「聚沙成塔」的宣傳理念,讓你分不清它是商業廣告還是公益廣告。
農夫山泉不以個體的名義而是以消費者群體的利益來支持北京申奧,以企業行為帶動社會行為,以個體力量拉動整體力量,以商業性推動公益性。這種新穎的營銷方式,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一活動開展半年後,「農夫山泉奧運裝」在全國銷售近5億瓶,比上年同期翻一番。也就是說,農夫山泉代表消費者已為北京申奧貢獻近500萬元人民幣,從「一分錢」里做出了大文章。 奧運是全球最頂級的大型活動之一,也是東道主展示國家各方面形象與實力的良好舞台。事實上,奧運過程中的很多創新是能夠轉換為生產力的。這對於非奧運企業來講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商機。
例如,奧運火炬的燃燒系統就完全可以很好地轉換為燃氣灶、高檔打火機等產品的高端技術,誰能夠率先擁有,誰就有可能搶得市場先機。還有獎牌上應用的「金玉配」創新思路,也會對部分企業的工業設計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購買、合作、聘請專家等方式,可以將一些奧運資源轉換為企業有競爭力的資源,從而可以在日後的產品推廣中,將奧運概念順利嫁接到產品上。 如今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不是個體企業間的競爭,而是企業群體、企業聯盟間的競爭。因此積極謀劃成為奧運企業的聯盟企業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事實上,每個參與奧運的企業也都力圖將自己的奧運利益最大化,而由於行業的跨度以及實力所限,部分企業的奧運權利還有很大的「行權」空間。
例如,貝發是奧運的文具獨家供應商,但是過去很長時間內,它主要擅長與關注的還是筆類。那麼,其他的文具企業可以考慮採取與貝發聯合品牌的雙品牌營銷模式進行奧運資源的嫁接,利用奧運企業擁有的「富餘」奧運資源進行營銷推廣。 簽約明星作為企業形象代言人已經成為一種使用廣泛的營銷手段,但那些知名體育明星往往已經成為廣告界的寵兒,代言費用相對較高。這對於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依然可望而不可及。
在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奧運代表團里肯定會有新人第一次拿到奧運金牌,所以企業可以根據企業自身品牌定位與運動項目的關聯性,擬一個奧運會有可能奪金的運動員名單,並圈定一些與企業形象相符合的運動員(或者運動隊)進行溝通。一般來說,這些運動員的年度代言費用和市場運作費用都不會太貴,有的代言費10萬元左右就可以簽下。在進行初步的溝通以後,可以再進行相關的消費者調查,根據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最終確定簽約人選。如果企業有一定實力可以多簽幾個以增加奪金成功率。一旦有簽約的運動員獲得奧運會金牌,那麼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都會隨之提升,而且企業也有了與奧運會接軌的營銷推廣的由頭,後續品牌效應非常大。 眾所周知,奧運的贊助計劃、特許經營計劃、票務計劃、電視轉播權計劃等都是較為規范、系統的商業開發計劃。作為非奧運企業,我們不能一味地考慮怎麼打擦邊球,而是需要從營銷的基本元素考慮如何借勢奧運。
雖然北京奧運力圖讓更多人前往現場觀看比賽,但由於交通、住宿等費用因素影響,絕大多數人還是要通過媒體,尤其是電視媒體了解比賽的情況。而奧運賽場之外,媒體的競爭也會異常激烈。根據以往大型活動的經驗,包括央視在內的諸多媒體肯定會推出一些套播廣告。此時非奧運企業通過選擇合適的媒體投放組合,一樣可以在收視率居高不下的奧運時間里,高頻次、高密度地傳播企業的產品、服務以及促銷信息。 由於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很多人都會將2008年視為一個重要的年份,並希望將很多的夢想和願望放在2008年去實現。
面對即將到來的2008年,人們希望實現哪些個人的夢想?人們所夢想的2008年的生活空間會有哪些變化?企業可以與主流的互聯網視頻網站和電視台聯合舉辦「2008夢想」DV大賽,讓公眾用DV來表達自己最希望在2008年實現的夢想,以及最希望2008年發生的變化。通過舉辦DV大賽,可以打造出一個吸引廣大普通公眾廣泛參與的平台,企業可以圍繞比賽展開全方位的品牌傳播,通過簡訊投票、電視節目等形式來調動公眾的廣泛參與,巧妙地將2008年奧運會與企業的品牌結合起來。 未來一年多時間里,幾乎每月都會有許多值得紀念和引起關注的奧運節點,如奧運倒計時100天、「鳥巢」竣工日、奧運聖火點火日和傳入中國日等。這些節點是奧運贊助商最大化利用贊助資源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非奧運贊助企業「分一杯羹」的關鍵時刻。世界是多元的,營銷也是多元的,面對2008奧運也不例外。非奧運贊助商應充分珍視和利用這些節點,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營銷機會。具體而言,有8種手段值得非奧運贊助企業借鑒和思考:
1.研究媒體動向,合理借勢進行節點宣傳;
2.注重終端,予以消費者別致的節點體驗;
3.新廣告在節點中的合理推出運用,使消費者產生聯想;
4.關注手中原有的體育資源和體育資產,能否與節點掛鉤;
5.關注節點上國內大型體育項目和賽事,進行選擇性贊助和介入,製造事件;
6.選擇合適的形象代言人進行節點宣傳;
7.創造故事,製造人文氣氛和情感,營造企業品牌的節點事件;
8.產品包裝文化,有針對性地推出節點新包裝。

G. 奧運營銷是事件營銷么

事件營銷是指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利用具有新聞價值、社會影響以及名人效應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以求提高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樹立良好品牌形象,並最終促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的手段和方式。
奧運營銷是典型的事件營銷。

H. 2016里約奧運借勢營銷方案,有沒有最新的,最好是關於P2P行業的

4年一屆的奧運會是眾多商家競相爭奪的營銷契機,營銷方案各有不同,奧版運會贊助商比如可口可樂、權阿迪公司按照以往慣例會推出奧運產品,並配合相應的推廣方案。
其他一些商家也不會放過奧運這個契機,例如互聯網金融平台中金貸為助威中國奧運軍團,喝彩中國體育健兒,在里約奧運期間將推出大型互動活動「奧運聖火不熄 中國隊奪冠Style」。活動期間,每天將推出3場精彩賽事,供廣大用戶進行競猜,競猜成功可獲得1枚中金令牌,活動結束後,所有競猜成功獲得中金令牌的用戶共同瓜分50000元現金大獎。
活動期間,新注冊用戶並實名認證獲得1次競猜機會,首投成功獲得1次競猜機會;所有用戶每投資1000元獲得1次競猜機會;除此之外,每邀請1名好友完成投資,邀請人獲得1次競猜機會。
這個方案模仿了春節集福結合了互聯網玩法,和奧運結合的較為緊密,有一定參考價值。

I. 求奧運主題的營銷策劃方案

世界最大的啤酒瓶蓋「奧運五環」拼圖
青島啤酒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策劃案
【活動主題】
黃石迎奧運 共創吉尼斯
【活動時間】
2008年8月2日
【活動地點】
團城山人民廣場或黃石市體育館
【活動概述】
2008,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所有炎黃子孫的心與北京共振。為了表達了253萬黃石人民對第29屆北京奧運會的祝福之情,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的前5天,用「藍、黃、黑、綠、紅」五種顏色的青島啤酒瓶蓋,拼出奧運五環圖案,啤酒瓶蓋總量在10萬個以上,同時在「奧運五環」圖案下方,用瓶蓋拼出「黃石人民預祝北京奧運會圓滿成功!」字樣。這一時刻將把「青島啤酒」和「黃石」的名字一起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史冊。
這是一場集娛樂和挑戰為一體的大型市場公關營銷活動,這更是一場張揚「青啤」實力、彰顯黃石民眾團結與活力,眾志成城迎奧運的一項新的挑戰。這一活動將「青島啤酒」與「吉尼斯世界紀錄」有機結合,充分彰顯了黃石經濟文化的內涵,以黃石人自己的方式參與奧運,並以奧運精神激勵黃石人開拓進取,建設美好家園。
屆時活動將邀請省市領導、世界冠軍、行業精英、高校學生等社會各個層面的人一起來參加這次活動,共同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
【活動辦法】
一、活動准備階段:(2008年元月1日-2月29日)
1、與啤酒瓶蓋生產廠家聯系,特製「藍、黃、黑、綠、紅」五種顏色的青島啤酒瓶蓋;
2、設計出「奧運五環」拼圖的圖案尺寸,並計算出活動中各色啤酒瓶蓋所需的數量;
3、向政府有關部門上報活動方案,爭取更多的政府部門參與主辦本次活動;
4、研究和制定本次「青島啤酒」大型營銷活動的銷售政策,比如:幾個啤酒瓶蓋換一瓶青島啤酒;酒店和居民小區的啤酒蓋兌換政策等。
二、活動組織階段:(2008年3月1日-7月19日)
1、在市區各大酒店和大型居民小區設立「青島啤酒」瓶蓋收集箱,兩至三周對啤酒瓶蓋進行一次分色整理、集中收集和數量統計;
2、召集百名活動志願者,並給參與挑戰的每一位挑戰者頒發挑戰證書和贈送文化衫;
3、活動場地的定址。
三、活動實施階段:(2008年7月20日-8月2日)
1、活動所需的「青島啤酒」瓶蓋集中收集和分色統計整理;
2、參與挑戰活動的志願者進行培訓;
3、活動場地的布置以及安全保衛工作等;
4、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申報。
【活動賣點】
策劃一:青島啤酒五色瓶蓋特製包裝隆重上市暨「黃石迎奧運,共創吉尼斯」活動啟動儀式
賣點1:向媒體展示「奧運五環」色彩的啤酒瓶蓋,並在新聞發布會上用五色瓶蓋特製包裝青島啤酒擺出一個「奧運五環」創意示意圖;
賣點2:黃石市委領導帶頭開啟並捐獻首個活動啤酒瓶蓋。
策劃二:黃石名人捐獻啤酒瓶蓋
賣點1:世界冠軍程菲捐獻;
賣點2:黃石十大經濟風雲人物或百位企業家或黃石百位文化名人捐獻;
賣點3:黃石百家企業員工捐獻。
策劃三:捐獻啤酒瓶蓋龍虎榜和奧運幸運星抽獎
賣點1:每兩周在商業中心舉辦一次瓶蓋現場徵集活動,現場兌獎,前50名捐獻者在媒體公布和獎勵;捐獻瓶蓋成績可以累計,累計數量最高者給予重獎;
賣點2:每捐獻10個瓶蓋可獲得搖獎券一張,通過電腦搖獎,抽取「奧運幸運星抽獎」2008名。
註:獎勵為青島啤酒和奧運會紀念品
策劃四:百名活動志願者大徵集
賣點1:徵集與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同月同日出生之人。最少徵集29名,年齡29歲,出生日期為8月8日出生的青年男女;
賣點2: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者報名條件之一:捐獻五色瓶蓋各兩枚以上,方獲得申請表格。
策劃五:吉尼斯世界紀錄高調收官
賣點1:五位重要領導人各持一枚不同顏色的瓶蓋,在最後一刻填滿「奧運五環」拼圖;
賣點2:五色瓶蓋停止生產,收藏價值提升;
賣點3:「奧運五環」拼圖展覽一周,供市民拍攝紀念,門票收入全部捐獻希望工程。
【活動宣傳】
一、以《東楚晚報》和《黃石日報》為主要宣傳陣地,同時整合電視、廣播、戶外、網路等多種傳播途徑,並通過東楚網•黃石新聞網互聯全國,引起省內外新聞媒體的關注;
二、通過不斷的活動新聞炒作,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
三、活動廣告宣傳費用約x萬左右,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費用5萬。
【活動特色】
一、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之際,創造黃石首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主題,能激發廣大黃石市民的參與熱情,以及市民對「青島啤酒」的鍾愛;
二、通過活動推廣,尤其是與廣大消費者的互動,極大推動「青島啤酒」的銷售;
三、本活動依託《東楚晚報》和《黃石日報》等主流媒體,具有超強的權威性、公信力和影響力,能極大地樹立「青島啤酒」品牌形象。

閱讀全文

與新浪2016里約奧運營銷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綿陽電子商務培訓 瀏覽:644
廣州品牌營銷策劃 瀏覽:304
嬰兒品促銷方案 瀏覽:801
明一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762
企業微信做讓紅包飛營銷案例 瀏覽:907
大學校園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12
早教開班策劃方案 瀏覽:813
2018年新黨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62
過年策劃方案 瀏覽:785
全國2015年10月市場營銷學試題 瀏覽:506
天然氣工程開工儀式策劃方案 瀏覽:730
黨建工作現場會策劃方案 瀏覽:555
電子商務盈利模式ppt 瀏覽:395
關於醫療新品的推廣方案 瀏覽:200
邳州市電子商務 瀏覽:154
公司安全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362
民族團結聯誼會策劃方案 瀏覽:265
道德教育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30
北京千企互聯電子商務中心 瀏覽:532
最新網路營銷觀點詞條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