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使晨會開展的有意義
1、培養員工的時間觀念、紀律觀念、形象觀念;
2、會是民主管理的一種好形式。員工與領導之間互相監督;
3、快速提升員工的精神面貌。一天之際在於晨,利用早會上的具體行動來讓員工意識到新的一天開始,從而在思想意識上調整精神面貌;
4、晨會是員工學習交流的平台;
5、有利於企業員工思想、行為的統一。晨會就是公司的一面鏡子,能夠把公司存在的問題及時地反映給大家,使公司、員工充分認識自己;
6、晨會是企業管理人才的培訓平台。晨會是鍛煉培養企業的中高管理層人員的很好形式。有利於把管理工作細化到部門、個人,有利於培養主管的目標任務觀念;有利於提高管理人員的檢查、監督、執行力度。通過策劃早會,管理人員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指揮能力等都將得到極大地提高;
7、晨會是企業的信息溝通平台。早會中,各部門主管要匯報昨天工作情況,安排當天工作任務等。便於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戶滿意度。
❷ 如何寫一份優秀的活動策劃與執行方案
第一、活動前期的准備
1、活動方案設計:活動的目的,主題,主推品,贈品,時間,目標制訂。(預算成本:原則低成,高品質)
2、物料的准備:文宣活動推廣海報,宣傳單,主推品庫存,贈品,陳列的設計、營銷銷售話術的編輯(確定各項的完成時間及負責人)。
3、活動前期的推廣。(公司公眾微信平台、各店可依附推廣的平台、VIP平台、店內的文宣海報推廣,並要求屬於店長、店員參與推廣)
4、培訓:主推品的宣傳培訓、贈品培訓,陳列培訓,讓每個店員熟練掌握活動主題及內容。(大培訓+小培訓,大培訓即是對全國店長培訓,小培訓即是各店利用晨會,例會,專門培訓,督導下店培訓等)
5、店內氛圍的布置:文宣、主推品、贈品、音樂等就位(文宣,主推品,贈品按著標准方式陳列)。
6、活動前期的檢核。(現場跟進,抽查店員的對活動的熟悉程度、准備情況,及時調整)
第二、活動期間的跟進
1、宣布店鋪銷售目標及個人分解目標。
2、跟進各店銷售情況,並及時播報,形成PK機制(設立全體員工QQ公開群)
3、抽查、考核銷售服務現場:主推品的銷售過程、VIP服務狀況、活動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點並及時總結、調整等等。
4、跟進活動進行情況:每天訓練的跟進、銷售目標達成情況、員工活動中的狀態(對活動推進好的店鋪、員工及時表揚,全員通告,對銷售弱的店鋪、店員及時鼓勵,給予存在問題的現場指導、協助——督導、店長跟進)。
第三、活動結束的總結及檢討
1、活動策劃方案存在的問題點及建議。
2、主推品、贈品的合理性、儲備數量、贈送建議。
3、活動進程:做得好部分及存在的不足點。
4、總結。
❸ 以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和情緒的晨會活動可以做哪些
能激勵員工的『小故事 大道理』
員工管理和激勵是一個復雜的事情,有時讓管理者摸不著頭腦,甚至感到頭疼。銷售管理往往並非現場管理,遙控管理無形之中增加了管理的難度。輕松一下,看看以下的十個經典故事,也許你會從中受到啟發。
一、 分工 [故事]
一位年輕的炮兵軍官上任後,到下屬部隊視察操練情況,發現有幾個部隊操練時有一個共同的情況:在操練中,總有一個士兵自始至終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紋絲不動。經過詢問,得到的答案是: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規定的。原來,條例因循的是用馬拉大炮時代的規則,當時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務是拉住馬的韁繩,防止大炮發射後因後座力產生的距離偏差,減少再次瞄準的時間。現在大炮不再需要這一角色了。但條例沒有及時調整,出現了不拉馬的士兵。這位軍官的發現使他受到了國防部的表彰。
[分析]
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學分工。只有每個員工都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才不會產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現象。如果公司象一個龐大的機器,那麼每個員工就是一個個零件,只有他們愛崗敬業,公司的機器才能得以良性運轉。公司是發展的,管理者應當根據實際動態情況對人員數量和分工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否則,隊伍中就會出現「不拉馬的士兵」。如果隊伍中有人濫竽充數,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工資的損失,而且會導致其他人員的心理不平衡,最終導致公司工作效率整體下降。
二、 標准 [故事]
有一個小和尚擔任撞鍾一職,半年下來,覺得無聊之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調他到後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勝任撞鍾一職。小和尚很不服氣地問:「我撞的鍾難道不準時、不響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訴他:「你撞的鍾雖然很准時、也很響亮,但鍾聲空泛、疲軟,沒有感召力。鍾聲是要喚醒沉迷的眾生,因此,撞出的鍾聲不僅要洪亮,而且要圓潤、渾厚、深沉、悠遠。」
[分析]
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個常識性管理錯誤,「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是由於主持沒有提前公布工作標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進入寺院的當天就明白撞鍾的標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會因怠工而被撤職。工作標準是員工的行為指南和考核依據。缺乏工作標准,往往導致員工的努力方向與公司整體發展方向不統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浪費。因為缺乏參照物,時間久了員工容易形成自滿情緒,導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標准盡量做到數字化,要與考核聯系起來,注意可操作性。
三、 體制 [故事]
有七個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顯然粥每天都不夠。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分析]
管理的真諦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職責就是建立一個象「輪流分粥,分者後取」那樣合理的游戲規則,讓每個員工按照游戲規則自我管理。游戲規則要兼顧公司利益和個人利益,並且要讓個人利益與公司整體利益統一起來。責任、權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責任,公司就會產生腐敗,進而衰退;缺乏權利,管理者的執行就變成廢紙;缺乏利益,員工就會積極性下降,消極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責、權、利」的平台搭建好,員工才能「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四、 表率 [故事]
春秋晉國有一名叫李離的獄官,他在審理一件案子時,由於聽從了下屬的一面之辭,致使一個人冤死。真相大白後,李離准備以死贖罪,晉文公說:官有貴賤,罰有輕重,況且這件案子主要錯在下面的辦事人員,又不是你的罪過。李離說:「我平常沒有跟下面的人說我們一起來當這個官,拿的俸祿也沒有與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現在犯了錯誤,如果將責任推到下面的辦事人員身上,我又怎麼做得出來」。他拒絕聽從晉文公的勸說,伏劍而死。
[分析]
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屬必須以身作則。示範的力量是驚人的。不但要象先人李離那樣勇於替下屬承擔責任,而且要事事為先、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旦通過表率樹立起在員工中的威望,將會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團隊的整體戰鬥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下屬敬佩的領導將使管理事半功倍。
五、 競爭 [故事]
國外一家森林公園曾養殖幾百隻梅花鹿,盡管環境幽靜,水草豐美,又沒有天敵,而幾年以後,鹿群非但沒有發展,反而病的病,死的死,竟然出現了負增長。後來他們買回幾只狼放置在公園里,在狼的追趕捕食下,鹿群只得緊張地奔跑以逃命。這樣一來,除了那些老弱病殘者被狼捕食外,其它鹿的體質日益增強,數量也迅速地增長著。
[分析]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天生有種惰性,沒有競爭就會固步自封,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競爭對手就是追趕梅花鹿的狼,時刻讓梅花鹿清楚狼的位置和同伴的位置。跑在前面的梅花鹿可以得到更好的食物,跑在最後的梅花鹿就成了狼的食物。按照市場規則,給予「頭鹿」獎勵,讓「末鹿」被市場淘汰。
六、 溝通 [故事]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後想要當什麼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說:「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當在現場的觀眾笑的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注視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傢伙。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得林克萊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於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甚麼要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
[分析]
你真的聽懂了手下的話了嗎?你是不是也習慣性地用自己的權威打斷手下的語言?我們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在手下還沒有來得及講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們的經驗大加評論和指揮。反過頭來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領導,你還會這么做嗎?打斷手下的語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決策,另一方面使員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覺。時間久了,手下將再也沒有興趣向上級反饋真實的信息。反饋信息系統被切斷,領導就成了「孤家寡人」,在決策上就成了「睜眼瞎」。與手下保持暢通的信息交流,將會使你的管理如魚得水,以便及時糾正管理中的錯誤,制定更加切實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七、 指導 [故事]
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師勘彌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他要上場之前故意解開自己的鞋帶,試圖表現這個百姓長途旅行的疲態。正巧那天有位記者到後台采訪,看見了這一幕。等演完戲後,記者問勘彌:「你為什麼不當時指教學生呢,他們並沒有鬆散自己的鞋帶呀。」勘彌回答說:「要教導學生演戲的技能,機會多的是,在今天的場合,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保持熱情。」
[分析]
提高員工素質和能力是提高管理水準的有效方式。學習有利於提高團隊執行力,便於增強團隊凝聚力。手把手的現場指導可以及時糾正員工的錯誤,是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指導必須注重技巧,就象勘彌大師那樣要保護員工的熱情。管理者必須避免教訓式指導,應當語重心長的激勵員工提高自身業務素質。除了現場指導外,還可以綜合運用培訓、交流會、內部刊物、業務競賽等多種形式,激發員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型團隊。
八、 鍛煉 [故事]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里,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里。這只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隻雞。這只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只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拚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於飛了起來!
[分析]
每個人都希望用自己的能力來證明自身價值,手下也不例外。給他們更大的空間去施展自己的才華,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和支持。不要害怕他們失敗,給予適當的扶持和指點,放開你手中的「雄鷹」,讓他們翱翔於更寬闊的天空。是個猴子就給他們座山折騰折騰,是條龍就給他們條大江大河撲騰撲騰。他們的成長,將為你的工作帶來更大的貢獻。他們的成長,將促使你更進一步。
九、 發揮 [故事]
一位著名企業家在做報告。當聽眾咨詢他最成功的做法時,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只是並沒有畫圓滿,留下一個缺口。他反問道:「這是什麼?」「零」、「圈」 、「未完成的事業」、「成功」,台下的聽眾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對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實,這只是一個未畫完整的句號。你們問我為什麼會取得輝煌的業績,道理很簡單: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圓滿,就像畫個句號,一定要留個缺口,讓我的下屬去填滿它。」
[分析]
事必躬親,是對員工智慧的扼殺,往往事與願違。長此以往,員工容易形成惰性,責任心大大降低,把責任全推給管理者。情況嚴重者,會導致員工產生膩煩心理,即便工作出現錯誤也不情願向管理者提出。何況人無完人,個人的智慧畢竟是有限而且片面的。為員工畫好藍圖,給員工留下空間,發揮他們的智慧,他們會畫的更好。多讓員工參與公司的決策事務,是對他們的肯定,也是滿足員工自我價值實現的精神需要。賦予員工更多的責任和權利,他們會取得讓你意想不到的成績。
十、 鞭策 [故事]
拿破崙一次打獵的時候,看到一個落水男孩,一邊拚命掙扎,一邊高呼救命。這河面並不寬,拿破崙不但沒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獵槍,對准落水者,大聲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來,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見求救無用,反而增添了一層危險,便更加拚命地奮力自救,終於游上岸。
[分析]
對待自覺性比較差的員工,一味的為他創造良好的軟環境、去幫助他,並不一定讓他感受到「蘿卜」的重要,有時還離不開「大棒」的威脅。偶爾利用你的權威對他們進行威脅,會及時制止他們消極散漫的心態,激發他們發揮出自身的潛力。自覺性強的員工也有滿足、停滯、消沉的時候,也有依賴性,適當的批評和懲罰能夠幫助他們認清自我,重新激發新的工作鬥志。
❹ 如何開晨會
一、晨會的組織者要有掌控能力
公司開晨會,作為晨會的組織者要具備一下掌控能力,控制節奏、控制時間、控制情感、控制內
容、控制效果等;
二、要確定主題內容
今天的晨會主要想談什麼問題?要表達什麼中心思想,要想達到管理的什麼目的?這是首先要考慮
的。除上級統一布置的晨會內容外,由自己確定的晨會內容,至少要提前一天,甚至提前幾天就要
考慮好。
三、要選擇晨會形式
是灌輸式的宣讀,還是主題式的演講;是提問式的啟發,還是討論式的互動?是「官教兵」,還
是「兵教兵」?這些都應該有一個「策劃」的意識。如果全年就一種形式——「板著臉」訓人,效
果肯定不如人意。當然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從內容。一切從效果出發。
四、要注重學習和積累
開晨會要做到「專博合一」。專——就是管理中的專業知識要掌握,不說外行話;博——就是古今
中外,天文地理都要懂一點。
五、要注意語言表達
我們也許永遠也達不到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的水平,但是我們完全做得到:吐詞清晰、流利、准
確;精神飽滿,富有激情;略帶一些身體語言。
❺ 公司早會的計劃會議怎麼做
首先要充分准備。事先要精心策劃,從早會的主題、流程、主持人(確定)、所需時間、主要內容等方面都要提前謀劃。
同時,要確定主題。以探討和解決什麼問題為重點,圍繞主題,開好早會。
其次,氛圍要活躍。音樂應輕松歡快,游戲應形式多樣,喜聞樂見讓早會變成員工的樂園。
我覺得我們除了在禮節性環節注意調整安排外,其他環節、順序、內容可用不固定方式,靈活多樣創造新鮮感和實用性。如:一場早會可以是一場電影,如播放勵志激勵電影、專家講座,藉助其他工具,用不同方法達到推動目的;一場早會可以是一台娛樂節目(歌舞等),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製造企業文化,增強團隊凝聚力;一場早會可以是一個競技場(保單填寫、條款學習、話術比賽)提高專業技能。
要想開好早會,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一是程序要緊湊,節奏要明快,實現上下貫通。
二是控制時間,不易過長,防止和避免分散員工的注意力和影響其他工作。
三是制定完善有關制度,使員工積極參與,正常出勤,不遲到早退,如期參加。
四是讓員工廣泛參與,給每個人提供主持的機會,充分鍛煉和展示自己,避免唱「獨角戲」。
五是員工參加早會要有一個良好的狀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
六是加強追蹤,對前期召開的早會布置的工作要進行追蹤,對完成好的給以表揚,對未完成的查找原因,制定措施和目標,確保把布置的工作圓滿完成。
早會大廳的布置,與當期業務推動要點相匹配;早會內容,事前意見征詢(不同時期征詢不同職級人員建議),設計准備(符合管理者計劃與思路,迎合參與者需求與喜好);早會組織者(主持人、報喜鳥等環節人員事前挑選准備)選拔組織能力較強人員重點突出,保證會議質量;早會互動,調動各級人員積極參與尤為關鍵。
(1)主管參與,作好互動的引導要求;
(2)新人參與(鼓勵參與組織,學習成長,要求參會紀律);
(3)績優人員參與經驗分享展現專業品牌;
(4)晨會效果追蹤:感性追蹤(會後追蹤、意見征詢、匯總、回饋)理性追蹤(量化評分)。
❻ 怎樣開一個內容豐富的晨會
晨會的內容一般包括
1發出號令,集合人員。
2人員報數點到(通過報數聲音確認人員精神狀態)。
3總結昨天的工作。
4傳達今天的生產計劃和基本活動,說明注意事項。
5公司指示事項的傳達。
6人員工作干勁的鼓舞。
7宣布作業的開始。
❼ 我是一個新人要組織一個早會 公司有60人的早會 怎麼策劃啊
早會基本上就是鼓勵干勁的····簡單的就是···請領導講話··做游戲,喊口號··寫個簡單流程就行
❽ 如何開好晨會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如何開好晨會
最近,有些門店提出請文峰商學院開一些專題課,比如「如何開好晨會」。對門店「點菜下鍋」的培訓要求,商學院將盡量滿足,並積極備課。
每天開門前的第一件事就是開晨會。這一形式是1992年時的文峰商場向「日本八佰伴」學的。當年的晨會內容主要是學習《一日一章》,也就是說將我們對商業管理所了解、理解的內涵提煉概括成31個章節,以每月31天計算,每天學習一章,全年12個輪回。
1996年1月19日南通文峰大世界開業以後,晨會這一形式一直堅持不輟。但是晨會的內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進。不經意間晨會一開就開了15年,無疑晨會已經成為我們文峰商貿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這是值得繼續發揚光大的。
每天開晨會是商業管理的一種好形式。
雖然晨會時間只有短短15分鍾,但是可以「總結昨天,明確今天,要求明天」;
雖然晨會時間只有短短15分鍾,但是能上傳下達工作中很多管理要求;
雖然晨會時間只有短短15分鍾,但是日積月累,聚沙成塔,我們在不經意中獲得了很多管理新知。
15年來不少員工就是從開晨會中脫穎而出,鍛煉了自己,走上了管理崗位。他們中間有的擔任了管理員、部門經理,有的甚至還被提升為門店總經理。
從這一歷程的延續和發展來講,晨會給企業管理和我們個人帶來了多麼大的好處和成長空間!我們有必要開好每一次晨會,我們有必要認真參與好每一次晨會。
但是晨會天天開,怎樣才能開出新意,開出效果,這倒是我們天天要思考的事情。
如果比較系統的來談「如何開好晨會」,可能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第一,要確定主題內容。今天的晨會主要想談什麼問題?要表達什麼中心思想,要想達到管理的什麼目的?這是首先要考慮的。除上級統一布置的晨會內容外,由自己確定的晨會內容,至少要提前一天,甚至提前幾天就要考慮好。
第二,要選擇晨會形式。是灌輸式的宣讀,還是主題式的演講;是提問式的啟發,還是討論式的互動?是「官教兵」,還是「兵教兵」?這些都應該有一個「策劃」的意識。如果全年就一種形式——「板著臉」訓人,效果肯定不如人意。當然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從內容。一切從效果出發。
第三,要注意語言表達。我們也許永遠也達不到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的水平,但是我們完全做得到:吐詞清晰、流利、准確;精神飽滿,富有激情;略帶一些身體語言……
第四,要注重學習和積累。開晨會要做到「專博合一」。專——就是管理中的專業知識要掌握,不說外行話;博——就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要懂一點。如果硬要問「如何開好晨會」?只能說:開晨會是一個「功在詩外」的活兒。要想開好晨會,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積累積累再積累。有句話叫:「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有底氣底蘊扎實,才能藝高膽大,游刃有餘,風度翩翩……
在這里友情提醒開晨會的主持人注意:每天站在下面聽你開晨會的員工中一定會有「卧虎藏龍」之人。他們會在私下評論你的晨會水平。為此我們真要有點危機感,否則總有一天他(她)會站在前面為你上晨會!
究竟「如何開好晨會」?只有十六個字:不斷學習,點滴積累,愛崗敬業,身先士卒。
❾ 求一些晨會小活動
游戲名稱:電波的速度
時間:10分鍾
人數:不限,越多越好。
道具:秒錶。
概述:這個一個快速而且簡單的小游戲。它可以使整個小組協同工作,並給他們帶來歡笑。
目的:1.增強小組凝聚力。
2.激勵小組挑戰自我、超越自我。
步驟:1.讓所有隊員手拉手站成一圈。
2.隨意在圈中選出一個人,讓他用自己的左手捏一下相鄰同伴的右手。問第二個人是否感受到了隊友傳遞過來的捏手信號,這里我們把它稱為「電波」。告訴大家收到「電波」後要迅速把電波傳遞給下一個隊友,也就是要快速地捏一下下一位隊友的手。這樣一直繼續下去,直到「電波」返回起點。
3.告訴大家你將用秒錶記錄「電波」跑一圈所需要的時間。然後大喊:「游戲開始!」,並開始計時。
4.告訴大家「電波」傳遞一圈所用的時間,鼓勵一下大家,然後讓大家重新再做一次電波傳遞,希望這次傳遞能更快一些。
5.讓隊員們重復做幾次電波傳遞,記錄下每次傳遞所用的時間。
6.等大家都熟練起來之後,變更「電波」的傳遞方向,使電波由原來的沿順時針方向傳遞變為沿逆時針方向傳遞。
7.「電波」沿著新方向被傳遞幾次之後,再一次讓隊員們逆轉「電波」的方向,同時讓隊員們閉上眼睛或是背向圓心站立。
8.在游戲快要結束的時候,為了使游戲更加有趣,悄悄告訴第一個人同時向兩個方向傳遞「電波」,而且不要聲張,看看這樣會帶來什麼有趣的效果。
討論問題示例:
·為什麼「電波」傳遞方向突然改變後,「電波」傳遞速度會變慢?
·為什麼閉上眼睛後,「電波」傳遞速度會變慢?
·在「電波」沿兩個方向同時傳遞的情況下。「電波源」對面的隊員們感受如何?
變通: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傳遞電波,比如輕輕敲打同伴或是吹口哨。
游戲名稱:仙人指路
可6-8人分為一隊,每隊設隊長一名,可設裁判一名。道具眼罩。
在場地兩邊為每隊定一起點和一個終點,在起點和終點分別畫一直徑0.5到1米的圓圈。
每隊隊員依次蒙上眼睛,站在起點的圈內走向終點,在此過程中隊長只能用聲音發出向左或向右的指示,到達終點的圓圈後,在終點原地轉三圈,雙腳不得踏出圈外,然後在隊長的指引下回到起點的圈內。然後下一位隊友繼續,耗費時間最少的一隊獲得勝利。
如果還需要的話,在我的網路空間里去看看吧 還有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