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腦卒中培訓方案

腦卒中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1-05-03 20:12:02

Ⅰ 腦卒中患者的步態康復訓練

臨床上,步態訓練有如下幾點要求:
1.患肢能夠負重達到體重的2/3以上;
2.動態平衡3級以上;
3.患肢要具有主動屈\伸膝,屈\伸髖的功能
不贊成對偏癱患者做減重訓練,原因是負重可刺激下肢抗重力肌的收縮,提高患側的本體感覺。減重訓練對患側負重和重心轉移不利,如果負重不夠,可先做負重練習。
減重可以不同程度地減少上身體重對下肢的負荷,在理論上有利於支撐能力不足的患者早期進行各種步行訓練:
1.有利於改善和加大下肢關節的活動范圍,身體重心的分布趨於對稱,從而提高患者步行的穩定性;
2.有利於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動,雖然患者下肢肌力不到3級;
3.有利於提高了步行速度,因為減重平板訓練後患側髖關節的伸展活動范圍增大,步幅相應加大;
4.有利於促進正常步態恢復,提高步行能力,避免和緩解下肢伸肌協同運動異常模式、足下垂、內翻等病理性步態;
5.有利於提高患者安全性(在減重裝置的保護下),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緊張和恐懼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療師的治療。
傳統康復治療已採用減重的方式進行早期步行訓練,例如利用水的浮力進行水中步行,利用各類拐杖或助行器減少下肢負重等。正是PWS針對無步行能力的腦卒中患者,進行早期步行訓練,臨床上常常有佳效。
對於偏癱患者什麼時候開始練習步行的問題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如果病人病程比較短,功能狀況和運動控制還可以,並且對康復治療的反應也很好(進步比較快)的患者,在治療的時候應該以正常或接近正常步態行走為遠期目標,對這樣的患者應該按部就班的進行訓練,不鼓勵他們過早行走,至少是要達到患側能負重3/4,有一定的動態平衡能力(患側負重時健腿能比較自如地向各個方向邁步),患側能夠比較輕松的向前邁步(當然屈髖、屈膝不一定要很充分,踝背屈不行的話建議盡早用AFO),如果沒有達到以上指標的話還是以墊上的基礎訓練、平衡訓練、患側負重訓練和邁步前的准備訓練為主,待達到指標再開始聯系步行和步態矯正。
2)如果病人功能情況較差,如持續肌張力低下、持續比較嚴重的痙攣、持續平衡功能障礙等,對這樣的病人就不能不能用所謂的3原則了。如果對這樣的病人用3原則的話,他可能這輩子也走不了路了。對這樣的病人就要盡早採取補償措施,如用拐杖、採用特殊的步行方式等,不管用什麼方法讓病人先能夠走起來是最重要的,在這個基礎上再來談步態的問題可能更符合實際。如果病人連步行的能力都沒有,那麼哪裡還有什麼步態的問題呢?
當然臨床上碰到的問題都是具體的、復雜的,以上只談一點自己的看法而已,僅供大家參考。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任何病人都要先進行仔細的檢查和評定,然後根據具體情況給病人確定一個合適的目標。
建議如下順序:
1.訓練患者的單,雙腿負重;
2.平衡訓練:靜態,自動;
3.訓練站立位屈伸髖,膝,踝,以及髖外展;
4.骨盆控制;
5.簡單步行訓練;
6.日常生活中的步行

Ⅱ 老人中風後怎麼做康復訓練

老人中風後康復訓練方法:
一、運動功能訓練:主要用於肢體功能障礙。目的是舒展處於縮短狀態的癱瘓
肌肉,改善血液及淋巴循環,刺激神經營養功能。同時訓練代償功能,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對各肌群的協調控制。
(1)被動運動:被動運動應包括患肢所有關節各個方向的運動,運動幅度從小到大,爭取盡量達到最大的幅度。動作應平緩柔和,過快的牽伸往往激發牽張反射,使痙攣加重,粗暴的牽拉,容易引起損傷。可先進行按摩或在溫水中進行被動運動,肌肉鬆弛,提高活動效果。
(2)主動運動:運動應輕松平穩,先簡單,後復雜。要多做放鬆緊張肌肉的練習,深呼吸和輕松的腹背肌運動,帶動患側肌肉、關節的活動。然後做進一步恢復協調功能的練習,四肢互相配合的運動訓練等。要注意調節運動量,避免疲勞過度,加重偏癱病人的肌肉痙攣。
二、語言康復訓練:主要用於語言障礙的康復。對於失去發音能力的患者,每天讓其發「啊」音,或用咳嗽,或吹火柴 誘導發音。有發音能力不能言語者,陪護者要有計劃地每天固定教幾個宇,不斷重復,直至教會為止,在教時讓患者學教者的口形發音,先教字,然後教句。同時定 時給患者宣讀文章,進行聽覺刺激的語言訓練。

Ⅲ 腦卒中偏癱的基本訓練運動包括哪些

目的腦卒中是當今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而偏癱是腦卒中的 常見後遺症。偏癱導致患者一側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了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嚴重者甚至會使患者終生殘疾,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很大負擔。
與此同時,諸 多原因導致偏癱患者不能在專業的康復機構採取正規治療。因此,在家庭中開展康復訓練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顯得十分必要。

Ⅳ 腦卒中偏癱康復訓練需要怎麼做

腦中風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中醫說法,由於腦細胞的復雜性,經過治療可能還會遺留一些後遺症。 但通過積極的康復治療,可使90%患者重新獲得步行或者自理的能力。那麼康復治療主要分為肢體功能訓練、語言康復、日常生活訓練、作業療法等治療。 肢體康復訓練也就是說急性期將肢體置放功能位置,以防止肢體發生攣縮畸形,多採用仰卧位和側位,這種情況也一定要在病人病情穩定的情況下。再就是作業療法,在自體功能恢復的基礎上進行作業療法,使其盡可能回到社會參加一定的工作,包括保持和擴大生活能力,增強肌力和肌肉的耐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裡面還包括語言療法,採用口型法讓患者示範口型,讓其觀察每一個音的口型變化,糾正錯誤口型進行正確的發音等訓練。日常生活訓練,經日常生活的訓練,使患者盡快能獨立生活,訓練應由簡而繁,由室內到室外逐步的擴大。

Ⅳ 如何為腦卒中患者進行攝食訓練

探討腦卒中患者接受康復訓練功能恢復效果,了解吞咽訓練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將53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訓練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訓練組施行以吞咽飲食訓練為中心的康復護理。對照組和訓練組在人院時和治療1個月後進行吞咽功能評定,並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飲水結果比較、飲食分級比較及並發症比較無差異。4周後訓練吞咽功能及飲食分級優於對照組(P<0.01),並發症總例數明顯低於對照組(P<0.005),對患者攝食的護理量明顯減少,對照組為(37.5±32.0)min/d,訓練組為(124±9.0)min/d,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01)。結論:早期實施吞咽訓練有利於腦卒中患者提高吞咽功能和生活能力,減少並發症。

Ⅵ 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鍛煉康復方法有哪些

第一階段根本穩固後,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體向左右兩側活動,下蹲等活動;還可在原地踏步,輪番抬兩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側方挪動步行,一手扶人向前步行。錘煉時,應有意使患肢負重,但要留意活動量應逐步增長,掌握時刻不宜過度疲勞。一同可作患側上肢平舉、抬高、上舉等運動,以改善血循環,消弭浮腫,平卧床可自覺屈伸手臂,助行儀撐開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鐵球等。

閱讀全文

與腦卒中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區營銷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38
策劃方案巧編排 瀏覽:238
中國電子商務阿里巴巴 瀏覽:110
電子商務系統實施步驟 瀏覽:633
苗木培訓方案 瀏覽:793
社會實踐營銷方案設計 瀏覽:610
店鋪銷售策劃方案 瀏覽:460
學校中層幹部外出培訓方案 瀏覽:570
特色美食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41
重大志願服務活動培訓方案 瀏覽:66
旅遊電子推廣方案 瀏覽:285
4s開業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57
采訪電子商務比賽時該問什麼問題 瀏覽:380
按摩足療雙方策劃方案 瀏覽:233
整體衣櫃專賣店開業促銷方案 瀏覽:588
端午節組織跳舞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67
商場7月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390
第一批江西省電子商務示範園 瀏覽:882
幹部選拔任用培訓班方案 瀏覽:352
2020年幼兒園安保人員培訓計劃和方案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