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12 紀念汶川地震 活動策劃 要詳細內容 步驟
可以在全校組織一個關於汶川大地震的影展,還可以做一個緬懷逝者的儀式(就像堆蠟燭…………)
還有就是組織各班災區的同學講述自己的故事,搞成團日的形式也可以。當然也可以讓大家討論一下地震中體現出來的積極與消極影響。其他的暫時沒有啊!
⑵ 「紀念汶川大地震1周年愛心騎行活動書畫攝影展」怎麼翻成英文
我只能翻譯個大概看看,如果做為橫幅的話就真的不知道怎麼樣更加符合規格
A photo &calligraphy/handwriting exhibition will be held to memeorize one anniversary of Wenchuan 512 Earthquake.
如果要做標題,就可以簡化為
A photo &calligraphy/handwriting exhibition to memeorize one anniversary of Wenchuan 512 Earthquake.
⑶ 六年級班隊活動,跟汶川地震一周年有關,求活動方案~~~急
生物多樣性
每一物種都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存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際上,也在地球全球生態系統中起著關鍵作用。世界上的生態系統是彼此密切相關的,對一個生態系統的作用可以影響到遙遠的地方去。生物多樣性可以幫助清潔我們呼吸的空氣以及喝的水。生物多樣性提供我們食物,生物多樣性為建造我們的屋子提供原材料,生物多樣性還帶給我們自然世界的無盡美麗。
生態環境對生物多樣性尤為重要。雖然在這次地震中,四川卧龍保護區受災不嚴重,但重要的事情是所有的其他物種是與熊貓這一物種相互聯系的。只要食物鏈了的一個物種遭破壞,整個食物網(不僅僅是食物鏈)就會破碎,而修補是一件很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事。因此,當我們在生命之網中滅掉了一種物種,整個的網將變得搖搖欲墜。滅絕掉太多的物種就會撼動整個使生命在這個地球上變得可能的結構。數量眾多的物種和我們生活的生態系統提供給我們食物、葯物和建築材料,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可持續發展即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既有聯系,又不等同。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續發展的中心體;可持續長久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
人類在向自然界索取、創造富裕生活的同時,不能以犧牲人類自身生存環境作為代價。為了人類自身,為了子孫後代的生存,通過許許多多的曲折和磨難,人類終於從環境與發展相對立的觀念中醒悟過來,認識到兩者協調統一的可能性、終於認識到「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必須愛護地球,共同關心和解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並開創了一條人類通向未來的新的發展之路——可持續發展之路。
可持續發展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有: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與發展問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思想是:人類應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在不損害他人和後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發展。
因此對於這次地震,我們應該從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來考慮,可以就地保護,多植樹造林,爭取早日建設好災區,修復原有的生態環境(食物鏈),保護我們生活的家園,重建汶川,重建我們美麗的家園。
拼搏,苦熬,這些詞,並不能道出有關生存的全部內涵。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方式。
一年前,一場大地震,許多生命被奪去了。那時,我們曾經祈禱和祝願,祝願逝者靈魂安息,生者在迷途中重獲希望,在傷碎之地慢慢消去苦痛。接下來,日子該怎樣進行,血脈如何延續?那時,誰也不知道。
眼看著,一年就過去了。對於災區之外的許多人來說,曾經發生的那場災難就像一個遙遠的背景,它就在那裡,不曾被忘記,但也並不真切。人們散亂地傳遞著那裡的許多消息,一些英雄被樹立起來,又被推倒在地,一些悲傷的高潮被反復掀起,然後又迅速歸於忘卻。榮耀一個又一個上台,爭議一個又一個撲來,在眼花繚亂的變幻中,那些最尋常的人的形象,卻始終模糊。他們不會說很漂亮的話,也沒有太離奇的經歷,然而在這場災難的背後,他們承受了最大的生離和死別。
⑷ 關於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晚會策劃
.........感恩生活,珍惜現在 每天下午2:30,我們或許剛剛睡醒,或許正在上學路上,或許已經踏入教室,但是2008.5.12.的下午,是不同尋常的。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的大地震。山西和四川在同一個地震帶上,那一天,我們每個人都感到了,大地在震動,人們慌亂、尖叫。恐懼彌漫在空氣中。目前為止,四川災區死亡的已有近一萬人,還有好幾萬人被困地下,音信全無。打開電視看新聞,隨處可見斷牆和瓦礫。看到由於交通癱瘓開不進災區的救援設備;看到只能用雙手挖掘廢墟的武警戰士,看到風雨中在前線指揮救援的總理,看到一組組觸目驚心的傷亡數據……心情不由得變得很沉重。最近班裡也在為聾啞學校的同學們捐款、寫祝福……與他們相比,我們真的,真的很幸福。 世界上每秒有1.8人死亡,也就是每分鍾有106人死亡,一小就是6,360人,一天就是152,640人,一年就是55,713,600人。而我們現在還活著,很健康,很幸福的活著,我們是難道不應該感激上天對我們的眷戀嗎?人生是一個充滿了變數的生命過程,健康和平安只是相對的短暫的,未來具有不可知性。天災、人禍、病痛是我們生命歷程中不可預知的威脅,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未來對於我們而言是一個未知數。那麼我們要做得就應該是感恩生活,珍惜現在。人不能沒有目標,動力,上進心,但也要懂得珍惜,知足,釋懷,感恩…… 感謝父母,他們給予你生命,撫養你成人; 感謝老師,他們授給你知識,教你做人 感謝朋友,他們讓你感受到世界的溫暖; 感謝對手,他們令你不斷進取、努力。 同樣,我們也要感謝痛苦與艱辛帶給我們的財富 感謝藐視我的人,他喚醒了我的自尊 感謝傷害我的人,他磨練了我的意志 感謝欺騙我的人,他增進了我的智慧 感謝中傷我的人.他砥礪了我的人格 感謝遺棄我的人,他使我學會了獨立 感謝背叛我的人,他成熟了我的判斷 感謝絆倒我的人,他強化了我的雙腿! 感謝災難,讓我們懂得了活著的美好 我曾聽過烏鴉反哺的故事,因為小烏鴉心存感恩,這個外表醜陋的小生靈竟煥發出無與倫比的光彩。我曾聽過《聊齋志異》的故事,因為狐仙們心存感恩,這些以狡猾著稱的小動物竟顯得如此美麗多情。 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無論是神話還是歷史,因為心存感恩,原本普普通通的故事,竟然變得美麗動人。 只要心存感恩,一粒干癟的種子也能萌芽,最終生長成一片茂密的森林; 只要心存感恩,一條涓涓細流也能壯大,最終匯集成一片蔚藍的大海; 只要心存感恩,一顆冷如冰山的心竅也能融化,最終盪漾成一絲吹綠柳梢的春風!
⑸ 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默哀活動計劃書
自己去找啊
⑹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能舉行什麼活動
舉行一場悼念活動,來表達自己對地震殉難人員的悼念之情。和對黨、政府及社會各界對災區的援助和武警官軍表示感謝。
⑺ 汶川地震周年祭的活動
自建一個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網頁,號召全體華人團結起來,共同為逝去的人們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