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小學數學送課下鄉培訓方案

小學數學送課下鄉培訓方案

發布時間:2021-04-04 00:39:54

❶ 哪裡有江蘇省送優質教學資源下鄉工程小學數學教研組活動記錄

咳咳...這應該是內部人看的~~我們是找不到的!!

❷ 送課下鄉如何提高實效性

送教下鄉是幫扶薄弱學校的重要環節,其關鍵在於真實有效。只有做到前期任務具體、方向明確,才能避免送教下鄉活動變成一場獨角戲,也才能夠讓薄弱學校教師有持續學習改進的熱情和專業提升的空間。
■李聲智 鄭燈玉
前期准備:充分調研、合理規劃、明確要求,讓薄弱學校教師明白提高方向
為了提高送課下鄉的實效性,切實幫助薄弱學校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活動組織者不要僅滿足活動搞了、事情做了,要不怕麻煩、不圖省事,要做好一切前期准備工作,具體包括:
合理規劃。活動組織者要制定送課下鄉活動規劃,即每學期開展幾次活動,每次是哪一個學科,每次活動要解決什麼問題,每次活動怎麼開展,每次活動的預期目標,等等。活動組織者要有系統思維的能力,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讓受幫扶的教師覺得可望不可及,從而把送課下鄉活動變成促進自己提高教學水平、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自覺行動。
明確要求。應該說,每次活動都要花費一定的人力、物力。如何讓這些人力、物力發揮最大效益,對每次活動都要有明確的基本要求,包括對組織者、送課教師以及聽課教師的要求。其中,對於組織者的基本要求應該包括,根據規劃提前告知給參與教師的研討主題和目標,將教案或設計提前發放給聽課教師,精心設計有關主題的觀課議課表,每次活動要確保時間充足等;對送課教師的基本要求包括,提前通知送課內容和研討主題,根據規劃精心備課並提前將教學設計寫出來,教案中對關鍵的教學步驟要寫清楚設計意圖,上課時要利用薄弱學校現有的教學輔助設備,要有有關研討主題的教學論文,要耐心解答聽課教師的疑惑等:對聽課教師的基本要求包括,要熟悉聽課內容並設想自己如何上課,要依據研討主題在相應的表格上詳細記錄教師表現、學生表現以及自己的思考,要能圍繞主題做一次簡短發言,圍繞主題提出一個問題供大家交流等。有了具體的要求和任務,才能避免讓送課下鄉活動變成送課教師唱獨角戲。
現場操作:觀課議課、專題講座、解答疑問,讓薄弱學校教師有後續學習改進的熱情
傳統的送課下鄉活動的操作程序是送課教師上示範課——上課者說課——上課、聽課教師進行評課——組織者進行總結。在其中的相互評課階段,由於農村教師大都比較拘謹,往往都是同去的優秀教師、送課下鄉學校領導評課,沒有能夠真正互動起來,不利於激發薄弱學校教師後續學習改進的熱情。為此,不妨把送課下鄉活動的操作程序改為觀課——議課——專題講座——解答疑問。
觀課。送課者上主題課時,預先設計好有關授課內容和授課願景的觀課量表,也就是將研究的問題化為觀察點,讓聽課教師按照表格記錄與主題有關的信息。同時,要求教師將「思」貫穿於「觀」的全過程,尤其是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熱烈、意外冷場、效果不明顯的地方進行思索,透過這些現象去分析原因,探究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正是由於及時記錄了課堂上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東西,加之深入的思考,才可能會使議課時的互動成為可能。
議課。在議課階段,要集中話題、關注焦點,依據事實,從現象出發討論問題。這樣的議課不是對已經發生的課堂進行判斷或者作出結論,而是思考和研究如何上出更加理想的課,以追求和實現更加理想的課堂教學方式。實際操作中,由於有大量的的事實記錄和分析,在議課階段,「一言堂」的現象基本杜絕,也增強了上課者與聽課者的互動,為所有參與者鋪就專業成長和經驗共享的道路,真正實現共同成長的校本教研目的。
專題講座。送課者一般都是區域內學校教師當中的佼佼者,對教育教學領域某個問題往往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利用送課下鄉的機會,讓他們面向薄弱學校教師舉辦相關專題講座,一方面可以擴大聽課教師的視野,另一方面,也有利於聽課教師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
解答疑問。送課者的實踐經驗比較豐富,對教師提出的疑問,往往能結合鮮活的事例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有助於聽課教師提高實踐操作水平,對開展教學研究也不再有可望不可及的感覺,從而有效激發他們學習改進的後續熱情。
後續行為:資源共享、網路討論、師徒結對,讓薄弱學校教師獲得持續學習的有效幫助
資源共享。城區學校要及時將學校的優質資源(包括課件資源、優秀錄像課、優秀設計、優秀論文等)上傳到網路上或將文本送給幫扶學校,讓這些學校的教師及時了解相關動態、學科研究前沿等,為他們的後續學習提供資源保障。
網路討論。建立城區優質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網上學科工作群,讓兩所學校的教師能夠通過網路經常相互討論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相互分享教學成功的喜悅,做到交流經常化、幫助經常化。
師徒結對。建立城區優質學校優秀教師與農村薄弱學校青年教師師徒結對機制,讓他們的學習、交流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作者李聲智系湖北省潛江市後湖小學副校長,鄭燈玉系湖北省潛江市後湖學區主任)

❸ 小學語文教研組校本教研活動與送教下鄉實施方案怎麼寫

辦學理念:人文見長、和諧發展。
學校發展目標:特色化、優質化、精品化。
學生培養目標:規范與不凡、大氣與靈氣。

❹ 要一份小學語文教師下鄉輔導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教育發展觀,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引,立足我縣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實際,努力通過名優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學科品牌,推動全縣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水平再上新台階,進一步擴大我縣小學語文學科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影響力。

二、工作目標

1、學科建設目標:以全面推進語文學科課程改革為抓手,立足課堂教學,高舉「越派語文」之旗幟,充分發揮我縣小學語文學科中的省特級等名優教師在教科研領域中的領頭羊作用與教學示範作用,在傾心盡力於打造「越派語文」的群體風格下,通過五年的努力形成在全省具有影響力的優質課堂教學模式及一大批精品課典,一大批物化的教學學術成果,探索我縣小學語文有益於學生終身發展的展示成果,鞏固我縣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與學科教學質量,全面提升我縣小學語文學科教學在全省的影響力和引領力。

2、名師培養目標:建立、健全新的教研培訓機制,搭建促進適宜於教師成長和優秀教師脫穎而出的平台,形成名優教師梯隊集群。通過五年左右的時間,培育省特級教師1至2名,省教壇新秀2至3名,市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5至6名,縣級名師達到全縣小學語文文教師總數的20%-30%左右,同時充分發揮這批名師的示範與輻射作用,形成良性循環的名優教師培養機制。

三、實施途徑

人的因素是發展的一切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教師的發展,才能有學生的發展、學科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因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打造小學語文優秀教師團隊是促進學科建設的關鍵舉措。

以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建設為基本抓手,努力建構學習型團隊:即(縣)名師工作室——縣教學研究團隊——鎮[街] 教學教研團隊,通過名師工作室與各團隊之間的多元合作與多向互動,從縣級到鎮級,引導人人參與。一方面,以縣小學語文工作室成員為主體,激發其自主學習和善於研究的內驅力,充分發揮工作室成員的優勢和潛能,形成具有個性的教育教學風格。另一方面,增強導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之間的有效互動,形成合力,打造一個團結協作、奮發進取的學習型團隊,使之成為課改資源的生成站、先進成果的推廣站、專業發展的加油站和優秀教師的培養站,為紹興縣小學語文學科的科學和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與人才保障。

1、工作室的組織形式

(1)建立縣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在學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建立縣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由省語文特級教師李文泉總負責,金明東、洪志明為領銜導師,挑選17名「政治思想與職業道德、專業知識與學術水平、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教學理念和管理水平」諸方面優秀的語文教師作為縣小學語文學科名師工作室成員,聘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周一貫為顧問,同時與省內外的一些高等院校、課程專家、特級教師建立廣泛而密切的聯絡。

(2)設立縣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團隊。縣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為縣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團隊的核心成員,另在各鎮(街)中挑選38名肯鑽研、有威信、有親和力、有較高小學語文專業素養的教師作為縣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團隊的成員,其培訓與管理由縣名師工作室成員直接抓。

(3)成立各鎮(街)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團隊。團隊組長由縣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團隊成員擔任,成員為該鎮街所有語文教師。鎮(街)教學研究團隊是最基本的學術團體,通過教學研究團隊成員之間的互動和共同的探索活動將公共知識轉化為個體知識,從而提升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研究水平。其培訓與管理由該鎮(街)的小學語文教學團隊組長負責。

2、工作室的主要職能:

工作室將以小學語文教育為研究領域,以專題研究、學術交流、教藝切磋、互動提高為基本宗旨,實行「自主研修為主,集中研修為輔」的研修形式,堅持「高起點,高規格,高質量」的原則,採用「理論、互動、實踐」三三制板塊,主要包括:

(1)抓規劃引領。①制定名師培養目標,擴大語文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優秀青年教師的引領、輻射作用,帶動全縣語文教師整體提高。

②具體做法:重點扶植,個體突破,整體帶動。對重點對象發現、幫助、扶植、提煉、總結,採取壓擔子、搭檯子、出點子等方式,五年中,力爭培育省特級教師1至2名,省教壇新秀2至3名,市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5至6名,成長一批教壇新生力量。

(2)抓學科培訓。採用「理念培訓與操作培訓相結合、系統學習與課例研究相結合、理論學習與行動研究相結合、專題報告與個體思考相結合、傳統反思與新思路探索相結合」的方法,通過三級團隊進行全員培訓。

①培訓形式。採用理論探索、課堂實踐、名師講壇、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對教師進行分類培訓,老教師重在形成風格和特色,新教師重在提高課堂教學能力,並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開創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和諧局面。

②培訓內容。小學語文教學的新動態;影響小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要因素;小學語文教材教法;小學生聽說讀寫發展規律;小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途徑及方法;小學語文素質檢測方法等等。

③培訓方式。建立工作室專題網站,開展以項目研究為主體的網路教研活動,努力構建平等、民主、高效的對話平台,為教師提供觸及情感、引發思考、生成問題、達成共識的機會,提升各主體對課程與教學的感悟能力,從本質上提高研訓質量和教師素質。

(3)抓集體備課。利用集體備課的平台,積極鑽研教育教學業務。根據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的基本要求,以研究新課程教材、研究教法和學法為重點,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提高活動設計、組織實施和評價反思的能力,提高駕馭教材和駕馭課堂的能力,為一線教師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優化新課程教材的實施效果。

(4)抓教學研究。以「高質量、創特色、爭一流」作為語文教學研究的要求。

①發揮教學常規作用,規范教學行為,規范校本教研行為,定期進行教學常規觀摩和評比活動。

②深入研究語文學科常態課的特徵和幾種常見課型及基本模式。

③提倡課題研究。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有一個小課題,省、市、縣級名師要有(或指導)相應級別的立項課題,使「科研」的思維方式自覺地融入到日常教學、工作和生活中去,切實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讓教研、科研合二為一,使成長、發展齊頭並進。

④定期開展教學調研活動,按期提交有關本學科建設的調研報告或工作建議,為小學語文學科的整體推進提供借鑒。

3、工作室成員的要求:

(1)制訂成長規劃,促進名師快速成長。工作室研究成員從自身的條件出發,制訂「個人成長規劃」,確定五年發展總目標和分階段目標。要求名師工作室成員每學年開設一次專題報告或講座;每學期上一堂示範觀摩課或課改研究課;每學年參加一次送教下鄉活動;每學年發表一至二篇高質量的論文;每學期開展一次教學調研活動,提交一份有關本學科建設的調研報告或工作建議。工作室創造條件鼓勵和幫助每一個成員努力實現各項目標,定期對各成員目標達成情況進行評價,促進每一個成員不斷成長。

(2)開展課題研究,改變教師行走方式。針對語文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有一個小課題 (省、市、縣級名師要有(或指導)相應級別的立項課題),使「科研」的思維方式自覺地融入到日常教學、工作和生活中去,切實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讓教研、科研合二為一,使成長、發展齊頭並進。以「越派語文」為研究核心,著力構建新型的語文課堂教學體系,進一步完善「親醇和美」語文教學特色,設立子課題,在理論和探究的層面進行探究,努力取得一批成果,並進行推廣。

四、考核與管理

1、運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對工作方案目標的達成度進行評價、分析、完善,決定後續年度的工作方案實施計劃。名優教師工作室成員的考核主要由工作室導師負責,主要從思想品德、理論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研究能力、教學質量等方面考察,同時按有關程序吸收符合條件、有發展潛力的新成員。縣名師工作室領導小組負責對名師工作室在本學科建設與教師培養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並予以評定。

2、建立名師培養人選成長發展檔案,跟蹤記錄其成長發展經歷。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送課下鄉培訓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教育培訓立項報告方案 瀏覽:136
簡述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 瀏覽:223
永恆印記市場營銷策劃 瀏覽:688
2014北京電子商務大會 瀏覽:418
信息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48
電子商務和市場營銷哪個專業好 瀏覽:592
銀行企業客戶沙龍策劃方案 瀏覽:532
工廠開業慶典策劃方案 瀏覽:539
電子商務產業優惠政策 瀏覽:138
幼兒園新學期家長策劃方案 瀏覽:218
業務交流培訓會方案 瀏覽:586
教師普通話培訓達標實施方案 瀏覽:50
美麗說網路營銷策劃 瀏覽:669
賓士最新促銷活動 瀏覽:418
證券公司電子商務 瀏覽:641
市場營銷的實踐報告 瀏覽:278
網路營銷站點的規劃 瀏覽:451
市場營銷論文關系營銷 瀏覽:508
武功山旅遊市場營銷策劃書 瀏覽:956
招商引資局培訓方案 瀏覽:146